最新复习提纲-测绘地理信息专题
地理信息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特征:数据的空间定位特征空间关系处理的复杂性海量数据管理能力2、信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和用户四大要素组成,具有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能力的系统。
信息系统的分类:数据处理对象空间信息系统、非空间信息系统应用层次事务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3、数据(Data)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定性或定量对事物和环境描述的直接或间接原始记录,是一种未加工的原始资料,是客观对象的表示。
4、信息(Information)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从而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5、数据和信息都具有客观性、适用性、可传输性和共享性6、地理数据是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以他们之间关系的数字化表示。
7、地理数据和信息都具有空间上的分布性、数量上的海量性、载体的多样性和位置与属性的对应性等特征。
8、地理信息具有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属性特征三大特征9、GIS功能数据采集功能数据编辑与处理数据存储、组织与管理功能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功能数据输出功能第二章:地理空间数学基础1、地理空间的数学基础是GIS空间位置定位、量算、转换和参与空间分析的基准。
地理空间的数学基础主要包括地球空间参考、空间数据投影及坐标转换、空间尺度及地理格网。
2、地球表面的4 类几何模型:地球的自然表面大地水准面地球椭球面数学模型3、坐标系统的基本参数:球面坐标系地球椭球一个大地基准面平面坐标系地球椭球一个大地基准面投影规则4、高程——表示地球上一点至参考基准面的距离,就一点位置而言,它和水平量值一样是不可缺少的。
5、不同高程体系的参考面:正高——大地水准面正常高——似大地水准面大地高——地球椭球面6、投影——建立两个点集之间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地图投影——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网转换到平面上,建立地面点位的地理坐标(B,L)与地图上相应的平面直角坐标(X,Y)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一、地理学科概述
1.地理学科的定义和意义
2.地理学科的主要分支
3.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二、地球与地球运动
1.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2.地球的运动及其影响
3.地球上的坐标系统和经纬度
三、宇宙与地球
1.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2.地球的太阳系位置
3.地球和其他行星的比较
四、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
1.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2.土壤的形成和特征
3.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五、人类的生活环境
1.人类的聚居与分散
2.不同自然环境下的人类生活
3.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六、地理信息技术
1.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2.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学研究的影响
七、区域与区域发展
1.区域的概念和特征
2.区域的划分与分类
3.区域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八、地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1.地球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2.地球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3.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施
九、地理学科的实践应用
1.旅游地理和地理旅游
2.区域规划与城市发展
3.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十、地理学科的社会意义
1.地理学科对社会的贡献
2.地理学科的就业前景
3.现代社会对地理学科的需求。
2023年最新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2023年最新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
- 地球的结构和地理位置
- 地球自转和公转
- 经纬度和地球格网系统
- 地图的分类和制图要素
第二单元:宇宙与地球
- 太阳系的组成和运行
- 行星和卫星的特点及对地球的影响
- 星座和星系的基本知识
第三单元:水资源与利用
- 水的循环和地球上的水资源
- 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现状
- 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 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节水措施
第四单元:中国地理
-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境
-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特点
- 中国的气候和气象灾害
- 中国的主要山脉和河流
- 中国的经济地理和区域发展差异
第五单元:世界地理
- 世界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世界的大陆和洋流分布
- 世界各大洲的特点和自然地理条件
- 世界的人口和经济分布
第六单元:可持续发展与生活质量-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 生活质量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 可持续发展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 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约能源的措施
第七单元:旅游地理
- 旅游的定义和分类
- 旅游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旅游资源的分类和重要性
- 中国和世界著名旅游景点
第八单元:地理信息技术
- 地理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应用
- 地理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地理的复提纲,希望能帮助你有条理地复地理知识。
祝你成功!。
地理信息系统(GIS)复习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GIS)复习资料GIS 复习资料第一章、第一章、绪论定义: GIS 定义: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组成:GIS 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空间数据、系统开发管理和使用人员发展: GIS 发展:起源于 60 年代加拿大,发展最快是美国;最早系统:1963 年,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主要用于自然环境的管理和规划;主流系统: Arc/Info;我国系统:超图 Supermap,武汉中地 mapGIS。
发展热点: GIS 发展热点: 1、理论发展的需求与有待解决的问题;2、热点—面向对象技术的研究、时空系统、地理信息建模系统以及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等。
发展趋势: GIS 发展趋势:GIS 网络化、GIS 标准化、数据商业化、系统专门化、GIS 企业化、GIS 全球化以及 GIS 大众化等. ——OPEN GIS 区别于其他系统:GIS 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能处理空间数据。
GIS 区别于其他系统 GIS 功能及其应用:功能及其应用:空间数据的获取(采集与输入)空间数据的编辑处理空间数据的组织、存储与管理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数据的显示与输出(eg:举例说明空间叠加功能在哪一个领域的应用,比如空间选址、土地利用等方面) (eg:举例说明空间叠加功能在哪一个领域的应用,比如空间选址、土地利用等方面)应用:举例说明 RS、在某一领域的应用(具体,eg:保护区规划) GIS 应用举例说明 RS、GIS 在某一领域的应用(具体,eg:保护区规划)第二章、第二章、地理空间信息表达及空间数据结构地理空间:GIS 中的空间概念常用“地理空间”(geo-spatial)来表述,一般包括地理空间定位框架地理空间:及其所连接的空间对象。
空间对象:空间对象:指具有形状、属性和时序特点的空间实体,包括点、线、面、曲面和体。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参考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复习参考资料muerly@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考试大纲11、、 数数据据与与信信息息的的概概念念以以及及两两者者的的关关系系数据定义: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定性或定量对事物和环境描述的直接或间接原始记录,是一种未经加工的原始资料。
(存在形式:数据以多种方式和存储介质存在,如数字、文字、符号、图像等;如记录本、地图、胶片、磁盘等。
数据是对客观现象的表示,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
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信息定义: 以文字、数据、符号、声音、图像等形式记录下来进行传递和处理,为人们的生产、建设、管理等提供依据。
数据与信息两者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表达与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和对数据的解释,是形与质的关系。
2、 信息的特性客观性:任何信息都是与客观事实相联系;适用性:对生产、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的有用信息;传输性:信息可在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传输;共享性:信息可传输给多个用户,为用户共享,而其本身并无损失。
3、 地理数据的概念和特征概念: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数字化表示。
特征:地理数据具有空间分布性、数据海量性、载体多样性和位置与属性对应性等特征。
4、 地理信息的概念和特征概念:是有关地理实体和地理现象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是对地理数据的解释。
特征:空间相关性、空间区域性、空间多样性和空间层次性。
5、 地理信息系统定义不同领域、不同专业对GIS 的理解不同,目前没有完全统一的被普遍接受的定义。
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6、 地理信息系统基本特征数据的空间定位特征、空间关系处理的复杂性、海量数据管理能力 7、 地理信息系统外延GIS 是计算机、测绘、地理等学科的综合体, GIS 在定义、术语和内涵等运用上呈现出很大的弹性,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术语外延、地理信息系统定义外延、GIS 中“S ”含义的演变——系统(System )、科学(Science )、服务(Service )。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提纲—八年级上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地理信息技术1.地理信息技术的定义和特点-地理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获取、处理、存储和传输地理信息的方法和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具有高效、准确、可视化、动态等特点。
2.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功能-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的支持下,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表达地理信息的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制图、空间分析、数据库管理、网络通信和决策支持等功能。
3.遥感技术的定义和应用-遥感技术是指利用航空或卫星等观测手段,对地球表面进行非接触式的地物探测和信息获取的技术。
-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地质、环境、城市规划和气象等领域。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花费的时间,约为24小时。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一周所花费的时间,约为365天。
2.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的交替,造成地球表面的各地区有不同的光照和温度变化。
3.地球公转的影响-地球公转是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之一,地球公转使太阳照射地球表面的角度和范围发生变化。
第三单元:图形的绘制与解读1.地球上的地理现象的表示方法-等高线图:用等间距的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平面图。
-分级符号图:用不同的符号和颜色表示不同的地理现象。
-图例:图中用来解释符号或颜色的说明。
2.地图的比例尺-比例尺表示地图上距离与真实距离的比例关系,分为比例尺线和比例尺分数。
3.地图方向的表示方法-方位角:用角度表示方向。
-方位角和方向图:用简单的图形表示方向。
第四单元:气候1.气候带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经度:纬度越高,气候越寒冷。
-海洋和陆地分布:海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
-大陆气候和海洋气候:大陆性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海洋性气候季节变化不明显。
2.气候带的划分和特点-寒带气候:寒冷、干燥,气温呈日较差大的特点。
-温带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
-热带气候:气温高,年内温差小。
3.气温的计量和分布特点-气温用温度计来测量,以摄氏度为单位。
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一、地理知识概述
•地理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二、地球的形状与结构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运动和地理时区
三、地球的自然环境
1. 大气环境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
•大气的运动和风系
•大气的气候调节作用
2. 水文环境
•水循环过程
•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水污染与水环境保护
3. 生物环境
•生物圈的组成
•生物的适应性和生物多样性•生物圈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4.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
四、世界地图与地理标志
•世界地图的绘制与使用
•地理标志的含义和标注方法
•世界主要地理标志的介绍与分析
五、国家与地域
•世界各大洲的分布和特点
•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各国家的地理特点和主要经济活动
•中国国土概况和区域划分
六、中国地理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中国的气候和气候类型
•中国的主要地形和地貌类型
•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中国的资源与经济发展
七、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应用
•地理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地理信息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八、地理调查与实地考察
•地理调查的目的和方法
•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和步骤
•进行地理实地考察的注意事项
以上是七年级地理的复习提纲,包含了地理的基本概念、地球的结构与环境、国家与地域、中国地理等内容,希望能帮助同学们系统复习地理知识,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大纲
土地信息系统-复习大纲一、名词解释(30分)信息、数据、土地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线分类法、面分类法、分级、编码、数据输入、数据的输出、数据的准确度、数据的精密度、空间分辨率、元数据、数据库、土地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空间数据库应用系统、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拓扑关联、拓扑邻接、拓扑包含、矢量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二、填空或简答(40分)1、信息的特点2、数据与信息的关系3、土地信息的特征及土地信息系统的三个特征4、土地信息系统的功能5、土地信息系统一般由哪些部分组成?6、LIS与CAD和CAM的主要区别?7、土地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8、简述土地信息分类的原则及基本方法9、简述确定土地信息分级界线的基本原则1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中,有哪些一级类?11、我国城镇土地分类中,有哪些一级类?12、从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的角度,可以将土地信息分为哪四类?13、土地信息编码的原则有哪些?14、建立土地信息空间参考系的基础是什么?15、在地理坐标系中,大地经纬度和天文经纬度有什么区别?我国的大地原点的有什么特点,其大地经纬度和天文经纬度有什么关系?16、我国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中,水准原点的高程值为多少米?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中,水准原点的高程值为多少米?17、地图有哪几种分幅形式?各有什么特点?19、矩形分幅中,1:2000 地形图,x = 3810.0 km ,y = 25.5 km,则其编号为什么?20、土地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分别指的是什么?21、空间数据的测量尺度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含义?22、土地信息获取数据的途径主要有哪些?23、什么是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数据输出的形式有哪些?24、什么是几何裂隙和逻辑裂隙?25、什么是空间数据质量?26、空间数据库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27、数据库系统的结构一般分为哪三个层次?28、数据设计的整个过程包括哪几个典型步骤?29、简述在矢量(栅格)数据结构中,空间点、线、面如何表示?30、简述矢量(栅格)数据结构的优点与缺点。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提纲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复习提纲第一章概论1、数据,信息,两者之间的关系;数据:数据是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信息:信息是指主体与外部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和客体之间一切有用的消息或知识,是表征事物的一种普遍形式。
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表达形式,是信息的载体。
而信息是数据中蕴含的事物的含义,是数据的内容。
数据只有通过解释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
2、地理数据,地理信息及其特征;地理数据:地理数据是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图像、文字和图形的总称。
地理信息:地理信息是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
地理信息的特征(空间数据的特征):1、空间特征2、属性特征3、时序特征p.33、地理信息系统及其构成、基本功能;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和应用模型P.6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与编辑2、数据储存与管理3、数据处理和变换4、空间分析和统计5、产品制作与演示6、二次开发和编程应用功能:1、资源管理2、区域规划3、国土监测4、辅助决策4、研究内容,发展简史和研究前沿。
第二章地理基础1、地理空间及其数学建构;2、坐标系,地理坐标系,我国的坐标系;坐标系:地理坐标系:纬度,经度,任一点位置的确定平面坐标系:平面极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我国常用坐标系:1)1954年北京坐标系2)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3)200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4)WGS-84坐标系5)1956年黄海高程系6)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3、地图投影及其分类;投影:建立两个点集之间的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分类:1)根据投影面及其与球面相关位置的分类正轴、横轴、斜轴+圆锥、圆柱、方位2)根据投影变形性质的分类等角投影: 保证投影后的由任意两条微分线段构成的角度不产生变形,使得投影前后的形状保持不变。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1、地理信息与其他信息的区别: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其位置的识别是与数据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地理信息区别于其他类型信息的最显著的标志。
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地理数据: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的总称。
2、地理信息的特征(区别于其他信息的标志):(简答)1)空间位置:空间位置数据描述地理对象所在位置,这种位置既可以根据大地参考系定义,也可以定义为地物间的相对位置关系2)属性数据:有时又称非空间数据,是属于一定地物、描述其特征的定性或定量指标3)时域特征:指地理数据采集或地理现象发生的时刻或时段3、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由计算机硬、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操作、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4、GIS与其他IS之间的关系和区别:GIS是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联合体(选择)5、GIS的基本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和应用模型五大要素(选6、GIS的功能:(简答)基本功能:①数据采集与编辑;②数据存储于管理;③数据处理与变换;④空间查询与分析;⑤数据显示与输出应用功能:①资源管理;②区域与城乡规划;③国土检测;④辅助决策7、GIS的发展透视(选择):①60年代开拓期;②70年代为GIS巩固发展期;③80年代为GIS技术大发展时期;④90年代为GIS的用户时代8、GIS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简答)1)地理学与GIS:①地理学为GIS提供了一些空间分析的方法和观点,成为GIS的基础理论依托,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为地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
②用地学处理方法得到的数据是GIS的数据源;GIS内部数据处理(分析)功能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技术方法。
高考地理地理信息技术复习大纲
高考地理地理信息技术复习大纲正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仍然是命题的热点,并且题型多以选择题为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高考地理地理信息技术复习大纲,仅供大家参考!高考地理复习大纲一地理信息技术【知识梳理】一、概念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二、应用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考地理复习大纲二遥感【知识梳理】一、概念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二、装置1.传感器——遥感的关键装置传感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
2.组成遥感平台、传感器、地面接收站、信息处理系统等。
三、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功能四、遥感的优越性1.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2.遥感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源,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模式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五、遥感技术的应用【典例】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以下是我国北疆地区不同日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
图中前3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
读图回答1~3题。
1.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 )A.蓝波段B.绿波段C.红波段D.近红外波段2.根据图中信息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月份和9月份相比,棉花遥感识别最佳时期在9月份B.盛絮期棉花反射率明显增大C.北疆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D.棉花随着植株增高、叶片增多,叶面积系数增大,覆盖率增大,反射率逐渐降低3.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有不同的反射率,据此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监测的有( )①近海赤潮灾害②人口分布③海上石油污染④工业生产总值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1.D 2.A 3.D多,叶面积系数增大,覆盖率增大,反射率逐渐升高。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重点复习提纲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重点复习提纲一、填空:1、GIS的英文全称: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2、在GIS中计算机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外部储存介质、输入输出设备、网络传输设备3、GIS中的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GIS专业软件4、空间信息的基本特征:空间位置特征、属性特征、时态特征5、专题地图内容表示方法:符号法、等值线法、质底法和范围法、基于统计资料的方法P236二、解释概念1、信息: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它不随载体的物理设备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特点:客观性、实用性、传输性、共享性。
2、数据结构:(P38)具体指同一类数据元素中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三个组成成分: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
3、数字高程模型:(P170)(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是以(x,y)为自变量的高程z数据的有序集合。
常用的DEM有两种形式:一种称为高程矩阵,高程数据布满覆盖整个区域的方格网的网格,相当于高程的栅格数据;一种称为DEM的高程数据布满覆盖整个区域的三角网网点,实际上就是TIN数据。
4、不规则三角网:(P84)(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简称TIN):TIN由基于离散数据样点直接构造,即直接采用不规则样点构成的三角形作为空间分析的地面单元。
TIN的网眼结构本身适应于数据的实际分布,即在空间数据或事件密度较高的区域,TIN的地面单元即分析单元自然地小而密;反之则变大而疏。
5、数字地形模型:是在一个区域内,以密集的地形模型点的坐标(x,y,z)表达地面形态的有序数值阵列。
(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
是描述地面特性的空间分布的有序数值阵列。
)6、空间数据插值:是指通过已知点或分区的数据,推求任意点或分区数据的处理及其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复习提纲
(一)在国民经济建设方面 1.用于资源的勘测、规划、设计和开发; 2.各级政府机构和工农业管理部门将地图作为规划和管理的工具; 3.各种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和施工; 4.资源利用和环境改良; 5.航空、航海等其他领域 (二)在国防建设方面 1.各种国防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 2.军事训练和演习; 3.战争中用地图来研究敌我态势、地形条件、自然资源、交通条件、居民情况等 4.卫星侦察、导弹飞行都需要用到地图。 (三)在科学、文化方面 1.在地学研究中探索地理规律,开拓新的区域,记录科学成果; 2.在文化领域作为宣传、鼓动的工具。 (四)在其他方面 1.在人民生活中作为查询有关资料的工具; 2.各种文件、报告的附图; 3.划定边界时具有法律意义的附件 二、地图学的定义及学科体系 (一)地图学的定义 廖克——地图学是研究以图形的、数字的或触觉形式反应空间关联信息的结构、传输、表现 和利用的科学, 它包括在制作地图及有关空间信息产品中从数据获取到最终产品利用的所有 阶段。 (现代地图学) 祝国瑞——地图学是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 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 地图学——地图学是一门研究利用地图图形或数字化方式科学地、 抽象概括地反映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相互联系、空间关系及其动态变化,并对地理环境空间信息 进行数据获取、智能抽象、存储、管理、分析、处理和可视化,以图形或者数字方式传输地 理空间环境信息的科学和技术。 地图学由地图理论、制图技术和地图应用三个分支学科组成。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联系?(见课本) 1) 地图学理论不断开拓,从70年代提出地图传输论到90年代的空间认知论,从过去地图语 言和地图符号学到现在地图可视化,以及一些文献讨论的地图模型、数字制图综合和最近陈 述彭教授提出的地图图谱等。应该说这些理论概念的探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2) 地图制作方式发生根本变化。大家知道,传统地图生产是模拟方式,一种是野外测绘(包括 航空摄影测量)或野外现场调绘,另一种是室内地图编绘。现在这两种方式已经在资料获取、 处理、加工和成图过程中实现了数字化作业。不论是原始测绘调查的数据,或通过地图数字 化而生产的数字信息,都为地图生产自动化和分析应用打下了基础。 3)地图可视化研究进展。地图可视化出现于90年代初。1987年美国科学基金会率先 提出了“科学可视化”(Visc)的概念。可视化是指科学或艺术领域内将原始数据或思维 想象转换成为可被人类视觉所能接受的形式。 地图可视化指对地球空间信息转换为地图形式 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地图可视化的发展应用同GIS、ViSC、WWW技术、虚拟现实(V R)分不开。使地图学突破了仅为信息表达的观念,逐步形成了集多维、动态、网络化、多媒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09复习提纲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提纲第一章概述:系统、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1 系统的概念系统,自然系统,人为系统系统的边界,系统的环境,系统的层次性。
系统的功能模型(图1.1): 六个要素为输入、控制、处理、输出、反馈和边界。
2 信息系统及其基本特征信息系统及其基本特征数据,信息3.地球表层系统地球表层系统地理位置,空间关系地理事物,地理现象。
4.地理空间地理空间,地理空间的形式化定义实体(Entity)系指现实世界中可区别的对象。
显然,地球表层地理现象可称地理实体。
5.地理坐标系统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大地坐标系(地理坐标系)。
参考椭球面,大地水准面(图1.7)构建区域性大地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基准,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地图投影6.地理数据地理数据,空间数据,时间数据,属性数据定性数据(qualitative data),名义数据(nominal scale),序数数据(ordinal scale)定量数据(quantitative data),间隔数据(interval scale),比率数据(ratio scale)循环数据7.地理信息及其基本特征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的基本特征8. GIS的三类定义Michael F. Goodchild 的过程定义H.Dennison Parker 的工具箱定义Dobson和Richard Durfee 的数据库定义笔者的定义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1. GIS硬件①计算机主机系统,②数据存储设备,③周边输入设备,④周边输出设备,⑤网络连接设备2.GIS软件操作系统软件,GIS(系统/应用)软件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DBMS)开发工具软件遥感图像处理软件3.有关人员软件开发人员,二次开发人员,GIS管理员,应用专家(高级用户),一般用户4. 地理数据库地理数据库4.1 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模型,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约束条件4.2 矢量GIS的数据模型矢量数据模型(目标模型),面条结构,拓扑结构拓扑关系。
GIS地理信息系统复习提纲
GIS期末复习大纲第一章1.(P1)数据和信息: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
2.(P2)地理信息的基本特征:地理信息具备信息的基本特征:信息的客观性、信息的适用性、信息的可传输性和信息的共享性,还具备一些独特的特性:空间相关性、空间区域性、空间多样性、空间层次性。
3.(P4)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4.GIS的基本功能需求:①位置②条件③趋势④模拟⑤模式5.GIS的基本功能①数据采集功能②数据编辑与处理③数据存储、组织与管理功能④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功能⑤数据输出6.(P13)GIS的组成①硬件系统②软件系统③网络④空间数据⑤人员7.(P17)GIS类型按数据结构划分:矢量GIS、栅格GIS、矢量—栅格GIS8.(P27)GIS发展概况①地理信息系统的开拓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②地理信息系统的巩固发展期(20世纪七十年代)③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大发展时期(20世纪八十年代)④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普及时代(20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注:GIS托胎于地图,第一个GIS为加拿大GIS。
9.GIS的发展趋势(此题需自己上网整理)第二章1.(P55)我国采用的3种格网系统①10°×10°格网系统②4°×6°格网系统③直角坐标格网系统第三章1.(P62)地理空间地理空间是指地球表面和近地表空间,是地球上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智慧圈交互作用的区域,地球上最复杂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就发生在该区域。
2.(P64)空间实体抽象的3个层次概念模型:是指地理空间中地理事物与现象的抽象概念集,是地理数据的语义解释,从计算机系统角度来看,它是系统抽象的最高层。
逻辑数据模型:是GIS描述概念模型中实体及其关系的逻辑结构,是系统抽象的中间层物理数据模型:是概念模型在计算机内部的具体存储形式和操作机制,即在物理磁盘上如何存放和存取,是系统抽象的最底层。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提纲(修改版)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课程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地理信息——指表示地理环境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象和图形等的总称,属于空间信息,具有多维结构的特征,时序特征十分明显。
2.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种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用于获取、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是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综合体。
3.地理坐标系统(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是由经纬度定义的地球表面空间要素的定位参照系统,经度和纬度都是用角度度量的。
4.地图投影——指从球形球体的地理坐标转换到平面位置的地球表面到平面的数学转换,其结果是以经纬线在平面上系统排列来代表地理坐标系统。
5.投影坐标系统(Projection Coordinate System)——是基于地图投影而建立的,由大地基准面和地图投影两组参数确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6.拓扑(Topology)——是研究几何对象在弯曲或拉伸等变换下仍保持不变的几何属性,即拓扑属性,用图表或图形来研究几何对象排列及相互关系,能确保数据质量和完整性、强化GIS分析以及执行空间数据查询。
7.栅格数据模型——也称基于字段的模型,是用规则格网来覆盖整个空间,该格网的每个像元值对应于该像元位置上空间现象的模型,能较好表示连续现象。
栅格数据结构实际上就是像元阵列,由像元大小确定它的分辨率,由行列号确定它的位置,由像元值表示空间对象的类型、等级等特征。
8.无损压缩——是一种减少数据量的数据压缩方法,保留了像元或像素值,允许原始栅格或者图像被精确重构,用来分析或产生新的数据。
9.元数据——是一种提供关于空间数据信息的,对于数据进行描述或说明的数据,说明空间数据内容、质量、状况等其它有关特征的背景信息。
10.几何变换——指利用一系列控制点和转换方程式在投影坐标上配准数字化地图、卫星图像或航空相片的过程,它利用一系列控制点建立数据模型,使一个地图坐标系统与另一个地图坐标系统建立联系,或者使影像坐标与地理坐标建立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复习提纲-测绘地理信息专题
一、复习参考书目
1.中国测绘职工职业道德规范
2.测绘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工程测量》(测量员版)3.测绘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教材《测量基础》(测量员版)4.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二、复习内容
1.全文学习《中国测绘职工职业道德规范》
2.全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3.测量基础知识部分
(1)学习测绘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教材《测量基础》(测量员版)整本教材。
(2)测绘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工程测量》(测量员版)第一至第八章、第十、十一、十四章。
附件:测绘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工程测量》(测量员版)内容提纲
附件
测绘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工程测量》
(测量员版)内容提纲
第一章地球的形状及坐标系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知识点: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总地球椭球与参考椭球。
第二节测量坐标系
知识点:天文地理坐标系;大地坐标系;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
第三节高程基准面和高程系统
知识点:大地高定义;正高定义;正常高定义;大地高、正高与正常高关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第二章精密光学经纬仪及水平角观测
第一节经纬仪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
知识点:经纬仪主要轴系之间关系;垂直角及指标差计算方法。
第二节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
知识点:照准部水准器轴与垂直轴正交的检校;光学对点器检校;视准轴误差检验及消除误差措施;水平轴倾斜误差检验及及消除误差措施;减弱水平度盘分划误差影响的方法。
第三节水平角观测中的主要误差和操作的基本原则
知识点:水平角观测的基本规则。
第四节经纬仪的维护和保养
知识点:仪器存放注意事项;仪器使用注意事项;仪器转运时注意事项。
第三章电磁波测距
第一节电磁波测距原理简介
知识点:电磁波测距原理;测距仪及电磁的维护保养。
第二节电磁波测距成果的改正
知识点:测距仪仪器系统误差改正;大气折射改正;距离化算方面改正。
第三节广电测距的误差分析
知识点:测距误差的主要来源。
第四节电磁波测距仪的检验
知识点:电磁波测距仪的检验项目;测定加常数、乘常数的方法;周期误差的测定方法。
第四章精密水准仪和水准测量
第一节水准仪和水准标尺的结构及要求
知识点:水准仪的基本结构及其应满足的条件;水准仪及水准标尺维护和保养。
第二节精密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知识点:水准仪i角误差检校。
第四节水准测量误差及减弱其影响的措施
知识点:仪器误差;外界误差的影响。
第五节三四等水准测量
知识点:水准测量基本规则;三、四等水准测量;水准观测中的注意事项;观测中的间歇;成果质量的检核和超限时的处理。
第六节水准测量外业计算
知识点:外业手簿的检查和计算;高差改正数的计算;水准路线闭合差计算和闭合差分配;高差计算;水准测量精度估算。
第五章三角高程测量
第一节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知识点:三角高程测量计算公式;大气垂直折光影响及减弱措施;折光系数确定。
第二节垂直角的观测方法
知识点:垂直角观测方法;观测手簿的记录和计算;观测限差和重测规定;仪器高、觇标高量取。
第三节三角高程测量的计算
知识点:三角高程测量计算;高差验算。
第六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及应用
第一节大比例尺地形图质量标准
知识点:地形图质量标准。
第二节大比例尺数字测图
知识点:数字测图基本思想;数字测图采集信息描述;数字测图作业模式;图形生成及编辑;图形输出;数字地形图成果质量的检查与验收。
第三节数据通信
知识点: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第四节工业场地现状图测绘
知识点:现状图与竣工图区别。
第五节:地形图应用基本内容
知识点:坐标计算、方位角计算、距离计算、高程计算、坡度计算。
第六节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应用
知识点:断面图绘制;面计量算;土方量计算。
第七章施工控制测量
第一节施工控制网概述
知识点:布设施工控制网必要性;施工控制网特点;施工控制网布设原则、布设形式;选点原则及埋设规格。
第二节水平角测量
知识点:精密测角一般原则;水平角测量方法;观测手簿的记录计算;水平方向值归算。
第三节导线测量
知识点:布设形式;技术要求;边长测量;距离归算;导线水平角观测;垂直角观测。
第四节导线平差计算
知识点:支导线计算;仅有一个连接角的附合导线计算;具有两个连接角的附合导线计算;未测连接角的附合导线的计算;闭合导线计算;导线计算中闭合差的限差。
第五节 GPS测量
知识点:选点原则;点位埋设;外业观测;外业观测成果的计算和检查;GPS网平差处理;GPS控制网技术总结。
第六节高程施工控制测量
知识点:水准点选点埋石;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第七节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的检查验收
知识点:选点埋石的检查;控制测量成果的检查。
第八章施工放样
第一节施工放样概述
知识点:施工放样概念;施工放样程序;施工放样方法。
第二节施工放样基本操作
知识点:水平角放样;全站仪放样;高程放样。
第三节设计平面点位的测设
知识点: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方向线交会法;前
方交会法;距离交会法;轴线交会法;正倒镜投点法。
第十章线型工程测量
第一节线型工程测量概述
知识点:线路设计与测量关系。
第二节道路初测
知识点: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
第三节道路中线测量
知识点:道路中线在地面的表示方法;道路中线放样;里程桩设置。
第四节圆曲线测设
知识点:曲线要素计算;圆曲线主点里程计算;圆曲线中线点独立坐标计算。
第五节综合曲线测设
知识点:缓和曲线;综合曲线要素计算;综合曲线主点里程计算;综合曲线独立坐标计算。
第六节竖曲线测设
知识点:竖曲线要素计算;主点里程及高程计算;竖曲线上任一点设计高程计算。
第七节线路纵横断面测量
知识点:纵断面测量及总断面图绘制;横断面测量及横断面图绘制。
第十一章地下工程测量
第一节隧道地面测量
知识点:解析法地面控制测量;三角形网、导线网、GPS网布设形式;隧道地面平面控制网坐标系和投影面的选
定。
第二节地形工程测量
知识点:地下导线测量特点、布设、选点埋石、测量;地下高程控制测量特点、布设。
第三节竖井联系测量
知识点:竖井联系测量误差分析;联系三角形法最有利形状、测量、计算;两井定向实质、测量、计算;竖井高程传递测量。
第四节隧道施工测量
知识点:坡度放样、贯通误差测定及调整。
第五节陀螺经纬仪
知识点:陀螺仪特性;陀螺仪指北原理;陀螺仪常数测定。
第十四章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
第一节工程变形监测的基本知识
知识点:变形概念;原因;变形监测定义;作用。
第二节变形监测的精度与观测周期
知识点:精度确定;周期确定;精度、周期与变形速度间的关系。
第三节变形监测网
知识点:变形监测网点关系;垂直位移监测网选点、布设、标石规格等;水平位移监测网选点、布设、标石规格等。
第四节建筑物垂直位移观测
知识点:沉降观测原理;沉降观测方法;沉降观测成
果整理。
第五节水平位移观测
知识点:水平位移观测原理;水平位移测定方法;水平位移观测成果整理。
第六节高耸建筑物倾斜观测
知识点:各种观测方法及使用范围。
第七节裂缝观测
知识点:观测内容、标志埋设、成果提交。
第八节变形监测资料的整理、成果表达和解释
知识点:资料整理内容、分析、成果提交;成果表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