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香港的填海造陆工程
香港填海的启示
香港填海的经验及启示摘要:香港山多地少,城市建设常以填海造地弥补不足。
自1852年第一次非正式填海开始,香港经历了100多年的填海探索,在填海方式、土地利用、规划机制、环境保护等方面,已形成了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运行机制。
当然,也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香港填海历程及其重要填海工程情况,归纳总结其填海的经验和教训:(1)从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2)从环境的角度,生态优先;(3)工作进程上,政府主导、整体规划、配套先行及发展商配合的完善机制。
希望香港的经验对目前各大城市的填海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香港、填海、启示前言图1 香港区位图 图2 香港填海情况(2006年) 香港地处华南沿岸,珠江口以东(图1),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内陆地区以及262个大小岛屿组成。
由于山多地少,城市发展主要依赖填海来扩展土地。
截止2008年,香港填海土地已超过70平方公里,占香港陆地总面积超过6.5%(图2)[1]。
一百多年的填海发展历程,香港积累了较丰富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其填海土地用于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港口、住宅、商业、广场、公园等,对促进城市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意义;然而,填海造地也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到城市正常运作的功能。
但总的来说,香港的填海是成功的,是值得其它城市学习和借鉴的。
1. 从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填海造地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影响深远、长期调控、复杂的系统过程,在进行此项工作前,科学、全面、战略性的统筹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它是填海顺利实施的前提,必须遵循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原则。
(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香港填海集中在维多利亚港(图3)。
随着填海造地的进行,港口陆域用地被挤占,水域减少(表1)水流速度加快,导致港口通行能力缩小;大型船舶通航被局部限制;港口中流作业及小型船舶安全受到威胁等一系列问题,政府面临着要“港口”还是要“土地”的抉择。
最终,政府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承诺在港岛完成最后三项填海项目后,不再在维港内填海。
人教版初中地理2021届中考专题练习-香港与澳门(含答案)
香港与澳门一、综合题()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香港的领土组成包括:、、三部分。
(2)图甲中A是________特别行政区,素有“海上花园”之称,其主要经济支柱是业等。
这里的旅游业发达,其中是澳门标志性建筑。
(3)香港商业发达,被誉为“”。
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其主导产业是,据图乙判断其最大的贸易伙伴是。
(4)从图乙可知,香港可为祖国内地经济发展提供哪些方面的有利条件?(5)香港地区人多地少,为扩展城市建设用地而采取的措施是。
(6)香港与内地联系相当便利,有铁路和铁路以及高速公路。
2.西方反华势力不断在香港挑起事端,制造分裂、纷争和对抗。
2020年5月,全国人大启动订立“港区国安法”程序,多位香港工商界人士表示,“港区国安法”的立法能有效防堵国家安全漏洞,遏制分裂。
读材料和香港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城市A是______,该城市是祖国大陆与香港之间的门户;铁路C线起到了沟通两地的作用,该铁路是______线。
(2)图中B处位于______(河流)河口。
请分析该河水量在我国仅次于长江的原因。
______。
(3)香港转口贸易最大的合作伙伴是______,其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______。
请列举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______。
(4)就国家订立“港区国安法”的必要性,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
3.读图,回答问题。
(1)香港位于珠江口______侧,是世界著名的______港。
(2)澳门位于珠江口______侧。
______是其经济支柱产业。
(3)港澳与______省联系密切,经历了由“粵港合作新模式”到“前店后厂”的发展历程。
(4)______铁路线直接沟通了香港和内地。
(5)香港和澳门都位于______带。
(温度带)(6)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中,香港、澳门的优势是什么?______。
(7)说一说港珠澳大桥重要作用。
______。
4.读香港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香港由A、B、“新界”组成,陆地面积为1104平方千米,人口约710万(2010年)。
围海造陆利弊分析
“今天疯狂填海,明天高价还海”
• 围海造陆的危害: • 围海造田虽然短期解决了土地紧张问题, 但是,围海造田将蜿蜒曲折的海岸线“拉 直”,成片的红树林、滩涂等自然湿地被 破坏。表面上看,围海造地可能会带来一 些短期效益,但是,长此以往,却会带来 湿地消失,加重旱情;生物多样性降低, 渔业资源减少;诱发洪灾;加重赤潮危害; 改变自然景观等多种自然灾害。“生态功 能没有了,人类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也 无法保障。
具体例子
• 舟山市由于围海造陆,海水终年浑黄不堪,航道 淤积日渐严重。 • 又由于海洋环境不断恶化,渔业资源急剧衰退 • 广东的汕头港的航道因其内湾历年实施围海造陆 而逐渐淤浅,仅上世纪从50年代到80年代汕头湾 就被围去近70平方公里,导致了纳潮量由1956年 的2.96亿立方米税减到80年代的1.5亿立方米,致 使湾口外航道的水流明显减慢并淤浅。后来耗巨 资修建外导流堤仍见效不大,万吨海轮进出汕头 港受航道水深的限制,近年不得不在湾口外另寻 广澳湾作为新的深水港。
• 不合理的围海造陆,破坏海岸自然景观环 境,破坏海洋生物链,使海洋生物锐减, 造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不少海湾 的自然环境因不合理的围海造陆活动而改 变,严重损害了其栖息生物的生态环境, 导致原有生物群落结构的破坏和物种的减 少。例如,北海由于填海建港,填海造地、 岸线缩短,湾体缩小,人工海岸比例增高, 浅滩消失,海岸的天然程度降低,损害生 物的生态环境,使海洋渔获量减少,物种 也减少很多。
“靠海吃海”不是出路
• 韩国,有一个庞大的围海造陆工程—新万 金计划,新万金项目自动工至今,已历时 12年,其间经历卢泰愚、金泳三、金大中 和卢武铉四任总统领导的政府,先后投入1 万多亿韩元(1美元约合1180韩元)。随着 工程总量已完成过半,伴随而来的是政界 的唏嘘,民间的抗议,世界三大环保团体 之一的“地球之友”国际总部主席纳巴鲁 也曾赶到汉城要求新万金项目停工,最近, 韩国汉城行政法院接受环保团体的诉状, 裁定新万金围海造田工程停工。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澳门的位置及组成,并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香港、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以及如何实现拓展空间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3.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以及不同阶段的经济合作模式。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计算、对比、分析的方法,理解香港、澳门“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
2.运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理解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密切的经济联系,以及合作方式变迁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讲述港澳两地被英国和葡萄牙侵占的历史,阐述回归祖国后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政策的重大意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的经济联系。
2.教学难点针对地狭人稠的现状,如何实现拓展空间与保护环境的双赢;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间合作模式的转变。
三、教法学法为了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启发引导、精讲多练;学生的学法主要是自主学习(预习教材,收集、整理资料)、讨论交流、读图分析。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生活动材料。
五、教学过程展示香港和澳门的风景图和七子之歌,引出香港和澳门。
畅畅暑假要和父母去港澳旅游,父母提前给他办好上港澳通行证,他很奇怪,香港、澳门是中国的一部分,为什么还要办理通行证呢?记得去年暑假他和父母游览了国内几个地方,并没有要求办理通行证啊。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生:香港、澳门是特别行政区。
师:你知道香港、澳门为什么特别,“特别”在什么地方吗?我们随畅畅一起游香港,就先从香港、澳门的“特别”说起。
【设计意图】师:我国政府为了使香港和澳门回归后能平稳过渡、持续发展,照顾历史和现状,决定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填海
工程
最初期的填海方式,只是把开发时所产生的沙泥碎石,直接倾倒进海里去。这种方式,造出来的陆地最接近 自然海岸。不过,若然填海地所处的水流比较急,水流对海岸的冲击,会渐渐侵蚀填海区。若堆填范围比较大的 话,比较好的填海办法,是先用比较稳固的填料在填海范围修筑堤围,然后再把填料倾倒进堆填区内。这种堆填 方式最为常用,亦是最普遍的堆填方式。现时香港的西九龙填海区,就是用这种方法,把原来的油麻地避风塘的 堤围连结,再把沙石倾倒进堤围内,再等候填料沉淀,然后再在新填海区开展建造工程。沙田新市镇亦是采用这 种方式进行填海工程。
无论从法理还是从中国的现行立法,填海造地所造之地均应为国家所有。中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第三十二条明 确规定,填海项目竣工后形成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但有填海权的单位对于填海所造之地拥有土地使用权,应 当认为可以转让。可以抵押。
1.非法填海的主体应承担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等。
2.非法填海所造成的土地如果能够再次恢复,应当恢复;如果不能恢复,新增土地属于国家所有,非法填海 部门不能取得该地的使用权,海洋部门应当将新增土地移交土地管理部门,并由土地管理部门登记。
若填料只是沙泥,大可直接倾倒进海里。不过,若填料是污泥或垃圾的话,在填海之前,要先行平整海床。 平整海床的方式是先把海底的污泥挖起,并在海底及堤岸铺设防止污水渗漏的胶膜,然后才可以把填料倒进堆填 范围之内。否则的话,污泥在表层建筑物的压力作用下会滑动,使地面造成不平均沉降。
谢谢观看
填海在中国古代就有过,当时被认为是逆天而行。填海把原有的海面填进泥土以产生陆地。对于山多平地少 的城市,填海是一个很有效制造平地作为市区发展的方法。不少沿海大城市,例如香港,都是使用这个方法制造 平地。荷兰是填海造陆最多的国家。
地方新规
考点31 香港、澳门和台湾省(解析版)
考点31 香港、澳门和台湾【考点梳理】考点1 香港和澳门1. 区域全貌香港澳门位于珠江口东侧,毗邻广东省深圳市。
位于珠江口西南侧,毗邻广东省珠海市。
位置(中国大陆东南端)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组成。
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及周围200多个岛组成屿组成。
面积和人口666.5万人,1098km243.8万人,25.4km2地狭人稠人口密度解决办法:“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陆)历史回顾英国侵占160多年葡萄牙侵占400多年回归时间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国际经济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博彩旅游业发达。
经济特征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
2. 人多地狭香港和澳门地区地狭人稠,土地成为港澳地区最重要的资源。
“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陆,成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3. 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1)香港和澳门所需的淡水、食品、原料和燃料等生产和生活资料主要依靠祖国内地稳定的供应;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2)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
考点2 台湾省的自然环境1. 组成:台湾省包括F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G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2. 位置:北临A东海,东临B太平洋,南临C南海,西隔D台湾海峡与E福建省相望。
3. 从地缘关系、血缘关系和历史文化渊源来看,台湾省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 自然条件(1)气候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2)地形地势:西部以平原为主,中东部以山地为主;H玉山是我国东部最高峰。
(3)河流湖泊:岛上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4)自然资源:有“植物王国”“海上米仓”“森林之海”“亚洲天然植物园”“东方甜岛”“兰花之乡”“水果之乡”等美称。
考点3 台湾省的外向型经济1. 台湾省经济的发展变化①20世纪50年代:台湾省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香港发展史第八讲
《香港发展史》第八讲香港经济的起步发展一、工业(1)、香港经济起步阶段的工业格局皆与转口贸易有关.其中支柱行业为造船业和船舶修理业.“自由港”的确立.为了将香港作为英国永久性东方贸易据点,义律1841年6月宣布香港为“自由港”,声称“因香港位于中华帝国的海岸,英国政府对进出(中国)货物一概不收捐税。
”1857年建成的香港仔造船厂为最早的造船企业.1866年黄埔船坞建成,1870年又与联合船坞合并,其资本总额达到100万;1880年香港已成为中国南部重要的转口港.1917年太古船坞为英国建造了奥图力加斯号轮船,为当时世界上同类型轮船中最大的.洋务运动至今仅存的硕果招商局李鸿章奏呈清廷批准“设局招商”,试办中国近代轮运业,以求实现“自强求富,振兴工商,堵塞漏卮(Zhi),挽回利权”.成为洋务运动创办的第一家工商企业,我国近代创立的第一家民族工商企业.第一,1872年购入外国商船亚丁(Aden)号;同年12月26日创立招商局.组建了中国近代史第一支商船队,开创了中国近代民族航运事业. 招商局开辟并创办第一条中国商船近海商业航线;第一条长江商业航线;第一家以西方股份制模式建立的企业;第一家近代大型煤矿—开平矿业局;第一家钢铁煤炭联合企业—汉冶萍厂矿公司;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家机器织布局.第二,李鸿章倡办的华商轮船事业,打破外国轮船把持中国海上运输的格局。
为挽回利权,招商局北起天津南到香港沿海分设机构,与香港的怡和、太古、旗昌等英资公司竞争,至19世纪80年代争得北洋航线60%利益。
后虽与外资订立“齐价合同”以吨位分配,招商局仍得44分;怡和、太古各为28分。
洋务运动先驱者招商局总办唐廷枢(1832-1892)广东香山人,1848年在香港玛礼逊教会学堂学习,后在香港巡理厅和英怡和洋行担任买办10年,曾代理该行长江一带业务.1873年脱离怡和洋行,经盛宣怀介绍,李鸿章委任其轮船招商局总办,成为招商局主要经营者,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第三,招商局“借船出海”成功经营之道1、成功筹集大量资金.1873-1874年47.6万两;1882年增加到200万两.2、有成效地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1873年购买英国“拉泰克号”轮船;后又购进英国“和众号”.3、创建性地采用西方先进的管理技术、股份制、保险制、核算和竞争机制.总部设在香港的招商局,为香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总资产540亿港元.招商局属下的海虹集团、中国基金等在香港上市;招商银行2006年成功在香港上市(2)、20世纪初期,虽然也有一些其他轻工业的建立,但是无论在规模和水平上在香港经济格局中仍然居于次要地位.最早的食品加工企业是1878年建成的中华糖厂.1900年成立了香港中华总商会是由香港华商组成的社会团体,是香港历史最长及最具规模的五大商会之一。
填海造地
填海是指因为土地使用出现紧张或者因需配合规划等原因而需要将海岸线向前推,用人工建设的方式扩充土地面积。
一些沿海城市因为受到建设用地保有量有限和发展经济等因素的压力,而需向海岸边开辟新土地。
填海在我国古代就有过,当时被认为是逆天而行。
填海把原有的海面填进泥土以产生陆地。
对于山多平地少的城市,填海是一个很有效制造平地作为市区发展的方法。
不少沿海大城市,例如香港,都是使用这个方法制造平地。
荷兰是填海造陆最多的国家。
填海原则由于环保人士认为填海工程会破坏环境,所以他们均反对进行填海工程。
在香港,部分环保人士于2003年就一项填海工程提出诉讼,希望能推翻有关规划。
2004年1月9日,香港终审法院宣判环保人士胜诉,并提出了进行填海的三个原则:·有迫切及凌驾性的当前需要(包括社群的经济、环境和社会需要) ·没有其他可行方法·对海港的损害减至最少这次判决影响深远,可能会影响其他地区日后填海的原则。
填海造地在海中心建造的日本关西国际机场荷兰自13世纪起就开始大规模围海填海,如今荷兰国土的百分之二十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丘陵都被挖去填海去了,故有“上帝造海,荷人造陆”之称。
日本的填海计划很早,石川润一郎说:“日本早在11世纪就有了填海造地的历史记录,当时一个名叫平清盛的将军就在神户填海建了一个人工码头。
到了江户17世纪,幕府将军又在东京湾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造地。
”二战后,日本大规模填海造地的情况更为普遍,1945至1975年,日本政府造地11.8万公顷,过去一百年来,日本一共造就了1200万公顷的土地。
香港山多平地少,1842年香港首次将兴建皇后大道的沙石推进大海,以后香港便不断填海造地,一百多年来,填海面积已达六十七平方公里,占香港总面积超过百分之六。
台湾台塑集团的麦寮六轻也是填海造陆的巨大工程,开发造地的面积约2255公顷。
中国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围填海活动,到上世纪末,沿海地区围填海造地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围填海230至240平方公里。
香港城市发展
三、空间形态演进
1841 年开埠后,经过100多年转口港经济时期的建设,香港城市形成了集中于维多利 亚港南北两岸,长约17km的带状布局,城市形态表现为东西走向“带形”的典型山地 城市结构。这一时期城市人口规模迅速增长,城市用地紧张,城市不得不“向上、向 下”寻求发展空间。“向上”:通过平整山坡,城市垂直等高线向山上发展;“向 下”:在港九的维多利亚港两岸不断填海造地,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这一时期的香 港城市都是以维多利亚港为中心,呈现单中心、高密度的发展态势,城市逐步向海面 和外围山地拓展。 1971年后,香港城市发展开始由港九都市区向广大的新界地区扩展,城市结构形态也 由以维多利亚港为核心的同心带形结构向以港九都市区为中心的“集中紧凑,相对松 散”的组团结构演化。香港的城市形态布局走过了从集中到分散的发展之路,城市形 态布局由散点分布到集中带形分布,最终形成了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
四、产业变迁
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影响了用地结构的变化。一般来说,第一产业比重 在进入工业化后期即开始显著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在第二产业比重达 到极限后(一般不超过50%),第三产业超越第二产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 主要动力,也使得配套的生活和服务设施用地增加,占据了城市的黄金地段, 使得城市中心区建设用地的利用率得以提高。 悉尼的就业比重符合三次产业的发展趋势,近80%的就业岗位来自第三产业。 2001年,财产和商业服务部门超过制造业成为悉尼最大的产业部门。 悉尼城的主导产业为商业和金融服务及通信业,占劳动力人口45%的人在金 融、保险和商业服务部门工作,其次为政府部门和酒店餐饮业。
五、政策影响
政府的政策
政府的政策导向是影响城市发展和城市用地规模的重要因素,时而限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展, 时而使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超常规发展。一般而言,影响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动的相关政策有行政 区划调整、城市规划政策、土地管理体制、房地产产业政策和特殊优惠政策等等。 在悉尼的发展中,城市规划政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调整了悉尼的行政区划,通过用地预测 将人口预测转化为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的需求预测,并制定严格的土地使用计划来控制和管理城 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化和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 (1)悉尼大都市规划 悉尼大都市规划先后编制过5次,一般期限为20~50年,分别在1948年、1968年、1988年、1995年 和1999年进行过编制。悉尼历次规划的主要内容如表10-6所示。 (2)可持续的悉尼—2030年悉尼规划 悉尼2030年规划以“建设长期持续繁荣、具有世界地位的活跃而生机盎然的城市”为目标。根据 此规划,未来的25年悉尼人口预计增加110万,政府面临着道路交通、住房供应、基础设施建设和 服务供给的诸多压力。其战略目标包括:适于居住、提高经济竞争力、保证公平、环境保护、高 效治理。 整个悉尼2030年规划包括七个战略计划,分别为:经济和就业、中心和走廊、住房、交通、环境 和资源、公园和公共区域、治理和执行。并同步启动了三个重大项目,即悉尼用水计划、西部悉 尼公园地块和新城开发。 这些战略计划和重大项目,均影响大悉尼各类建设用地规模的变动。
香港城市发展
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多元化 香港基本实现工业化后不久,经济遭遇两股巨大冲击波的夹击,一是1973 年的世界 石油危机;二是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挑战。70年代末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对 香港经济是一个重大而关键的影响因素。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来势迅猛,使香港在资 源和市场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了种种新的比较优势,造成了香港又一次迅速而 重大的经济结构调整,即“第二次经济结构调整”。 这次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特征是 本地生产总值及就业构成中制造业的比重迅速下降,服务业比重迅速上升。工业多元 化。制造业开始走出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劳动及资本密集产 业中的技术密集度也在上升。 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以创新和科技为动力的知识经济 在经济高通胀和高成本的压力下,香港经济正出现新的调整,即由劳动密集型的服务 业转向向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转移,或服务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工序,特别是后勤支援 部门向外转移。
五、政策影响
政府的政策
政府的政策导向是影响城市发展和城市用地规模的重要因素,时而限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展, 时而使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超常规发展。一般而言,影响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动的相关政策有行政 区划调整、城市规划政策、土地管理体制、房地产产业政策和特殊优惠政策等等。 在悉尼的发展中,城市规划政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调整了悉尼的行政区划,通过用地预测 将人口预测转化为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的需求预测,并制定严格的土地使用计划来控制和管理城 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化和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 (1)悉尼大都市规划 悉尼大都市规划先后编制过5次,一般期限为20~50年,分别在1948年、1968年、1988年、1995年 和1999年进行过编制。悉尼历次规划的主要内容如表10-6所示。 (2)可持续的悉尼—2030年悉尼规划 悉尼2030年规划以“建设长期持续繁荣、具有世界地位的活跃而生机盎然的城市”为目标。根据 此规划,未来的25年悉尼人口预计增加110万,政府面临着道路交通、住房供应、基础设施建设和 服务供给的诸多压力。其战略目标包括:适于居住、提高经济竞争力、保证公平、环境保护、高 效治理。 整个悉尼2030年规划包括七个战略计划,分别为:经济和就业、中心和走廊、住房、交通、环境 和资源、公园和公共区域、治理和执行。并同步启动了三个重大项目,即悉尼用水计划、西部悉 尼公园地块和新城开发。 这些战略计划和重大项目,均影响大悉尼各类建设用地规模的变动。
香港西九龙填海区
評審程序
預先閱覽參賽作品
1 0 . 在 2002 年 1 月 底,161 份 概 念 規 劃 方 案 連 同 技 術 評 估 委 員 會 的 意見書一併送交評審團成員,以便在召開評審團會議前預先閱覽。 在評審會議中,主辦機構亦會向評審團提供概念方案複製本。
- 4 -
11 . 參 賽 者 必 須 提 交 一 套 5 塊 的 展 板 , 以 展 示 城 市 設 計 概 念 圖 ; 總 綱發展藍圖;剖面圖及立視圖;透視圖;以及概念方案模型的彩色 照 片 , 供 解 說 及 展 覽 用 。 在 2002 年 2 月 24 日 , 以 及 評 審 會 議 召 開 前和會議進行期間,主辦機構均會展示這些展板,讓評審團成員逐 一仔細研究。
評審會議
1 2 . 評 審 團 由 2002 年 2 月 25 至 28 日 在 香 港 大 會 堂 召 開 評 審 會 議。
13. 鑑 於 本 地 傳 媒 要 求 了 解 評 審 團 的 成 員 及 其 工 作,評 審 團 成 員 遂 在 2 月 25 日 應 邀 出 席 記 者 會 , 讓 傳 媒 拍 照 , 並 由 主 席 回 答 記 者 的 問題。會後,評審團便進行閉門會議,討論範圍包括技術評估委員 會所提出的意見及評審程序等。此外,評審團亦到過上環及九龍多 個瞭望位置,以觀察整個西九龍填海區及鄰近地區的情況。
- 7 -
評審團對得獎作品的評語
21. 在 互 聯 網 同 步 直 播 的 記 者 會 上,評 審 團 主 席 在 評 審 團 成 員 及 專 業顧問等眾多嘉賓之前,公布得獎者名單,並總結評審團對得獎作 品的評語如下:
冠軍
22. 冠 軍 得 獎 者 是 英 國 Foster and Partners 所 領 導 的 設 計 小 組 。
从填海造地到还滩于海 金山银山与碧海蓝天相伴的建议
• 台湾
台湾在日据时期,在今高雄市哈玛星一带填 海造地,设立“打狗停车场”(今高雄港车站) 作为纵贯铁道终点,后来发展成为高雄政经中心。
近年台湾的填海造地,台湾最早的海埔新生 地位于新竹市的新竹海埔新生地,1957年5月着 手开发;1960年3月完成,实验区共八十八公顷。
从填海造地到还滩于海 金山银山与碧海蓝天相伴
围填海的概念
• 填海造地是指把原有的海域、湖区或河岸通过人工技术 手段转变为陆地。
• 围海指通过筑堤或其它手段,以全部或部分闭合形式围 割海域进行海洋开发活动的用海方式
国内外围填海的发展
荷兰 • 自13世纪起就开始大规模围海填地,如今荷兰国土的百分
之二十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
• 有“上帝造海,荷兰人造陆”之称。
日本
日本的人造陆地从利用方式的变化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①明治维新以前--以拓海围田、开垦耕地为主的农业利用
期; ②明治维新到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期--综合工业
到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利用期,据日本国土厅统计, 1912~1954年仅东京湾6港区造陆就有3000公顷, 1954~1982年,全日本人造陆地面积达到6万公顷; ③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以来--从以工业开发为主转向以交通 住宅、商务、情报、文化娱乐等为主的城市功能多样 化开发利用期。
我国围填海历史
我国有记载的围填海最早出现于距今2000多年 前的汉代,唐、宋、元、明、清等史料中也可以 看到有关围填海的记载,目的主要用于防灾、农 垦或晒盐。
• 大陆 当代围填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到上世纪末,
沿海地区围填海造地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平均 每年围填海230至240平方公里。正是考虑到保护 海洋环境,2002年,《海域使用管理法》实施后, 国家每年对围填海规模都控制在100多平方公里左 右。
世界各国_地区_围海造地发展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围海造地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拓展生存空间及生产空间的重要手段。
世界上大部分沿海国家或地区都有围海造地的历史,也因此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
我国海岸线长、海湾多,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最活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区域。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其非农建设用地扩张与耕地资源量锐减,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与人民生活需求日益提高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因而向海洋空间发展,缓解人地矛盾、优化生态环境以及保障人口食物安全、维持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是沿海城市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
因此,研讨各国(地区)围海造地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提炼可供我国借鉴之处,将对我国沿海区域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不同国家因地理环境特征与国情不同,其围海造地的原因及做法各不相同,其结果成败也各异。
其中,欧洲的荷兰、北美洲的美国、亚洲的日本、中国的香港与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值得重视。
根据各国围海造地的成因可以分为生存安全需求主导型、工业化发展需求主导型、城市化发展需求主导型三种主要模式。
荷兰围海造地已有近800年的历史,并因此而著名。
荷兰境内地势低洼,一半土地须长期防洪,其中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另有三分之一仅仅高出海平面约1米,而60%的人口居住在这些低洼地区。
从13世纪至今,荷兰土地被北海侵吞了5600多平方公里。
为了与洪水抗争,排除积水,防洪防潮,拓展生存空间,荷兰开展了持续的大规模围海造地行动:修筑沿海岸线和海(河)堤岸,修入海(河)口的闸坝,在原海底开垦农地、兴建排灌水利、繁荣海洋运输、营造和谐生态等。
荷兰围海造地的主要动因是生存安全的需求,其围海造地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53年以前,为居住和生活进行的大规模围垦;1953-1979年,为安全进行围垦;1979-2000年,为安全和河口生态环境保护进行围垦。
香港填海造地及其影响分析
香港填海造地及其影响分析罗章仁香港海岸为山地丘陵海岸,岛屿星罗棋布、港湾错落,具有优良的水深和隐蔽条件。
港口建设条件十分优越,维多利亚港被誉为世界3大天然良港之一。
但由于山丘坡度陡,沿岸泥沙来源少,淤积作用弱,平地与滩涂窄小,使建设用地不足。
香港自开埠以来,以填海造地补沿岸用地之不足,香港港口主体维多利亚港水域一直是填海造地的主要区域。
现在,海港填海造地活动已威胁海港正常功能的发挥;海港环境容量下降;环境问题突出;城市中心活动高度密集,交通经常堵塞;人们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恶化。
1 填海造地的发展与分布香港填海造地由早期的小现模劈山傍岸填海发展到近年向水深较大的海区填海,填海方式由用劈山的山石填海发展到吹填泥沙填海或两者结合;填海区的深度愈来愈大,达到15m,速度愈来愈快,近几年平均每年填海 500 hm2,至 1995年香港填海总面积达到6200 hm2(表 1,图 1)。
2 填海造地对促进香港发展的意义从历史上看,香港填海造地促进了香港的发展。
2.1 增大陆地面积、提供大量城市用地香港原有陆地面积约1033km2,由于历年填海造地面积不断增大,1969年为1046km2[6]、1983年为1061km2[7]、1986年为1066km2[8]、1988年为1071 km2、1995年1095km2②。
总计填海造地 6 200km2,占香港陆地面积的 5.7%。
重要的是填海土地用于香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设施如港口、机场、陆路通道及主要街市,填海区面积占香港现有建成区面积160km2的40%,而且是香港最繁华的区域。
2.2 保证港口陆域用地香港经济发展依赖于港口,维多利亚港是香港国际中转港的主体、由于城市迅速发展原港口陆域用地不断被挤占。
港口搬迁与发展所需陆域用地,都是以填海造地补偿,使港口陆域用地得以保证,目前港口有数百公顷用地。
2.3 创造了巨额的财政收入及经营利润香港中心区土地价格昂贵,每平方英尺售价以万港元计。
香港、澳门
你知道澳门区旗区徽图案的寓意吗?
澳门的区旗是绘有
五星、莲花、大桥、海
水图案的绿色旗帜,五 星代表统一的祖国,三 朵含苞待放的白莲花象 征澳门特别行政区是由 三个岛组成的吉祥之地 ,绿色代表祖国大地。
什么是“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 政策的好处有哪些?
“一国”中国是统一的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两制”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 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 主义制度。
香港维多利亚港
3、自由贸易港政策
香港是一个自由贸易港。香港 一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对许多进 出口商品免征关税,进出口手续也 极为简便,从而吸引国际船只和货 物过境,发展过境贸易,加上香港 生产旅游者比较喜爱的轻工业产品, 因此被誉为“购物者的天堂”和 “东方明珠”。
澳门
2012年,澳门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世界第二,亚 洲第一。 旅游业、加工业、对外贸易和建筑业是澳门目前 的支柱产业。
读图,说一说香港进出口贸易的地区构成特点。香 港最大的贸易对象是哪个国家或地区?
2010年香港进口商品的地区构成
2010年香港出口商品的地区构成
祖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祖国内地 为其提供大量的商品和广阔的消费市场。
香港和澳门与祖国内地唇齿相 依,两地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肉、蛋、 奶、蔬菜、水果等各种副产品,甚 至大部分淡水都来自祖国内地。 改革开放以来,港澳与祖国内 地,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区在 经济上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结合下列材料,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经济发展 的相互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来自香港的资金占到祖国内地引进外资总 额的80%以上,是祖国内地引进外资的最大来源地。 改革开放之初,香港充当了祖国内地与外界经济联系的 “二传手”角色。在此过程中,香港获取了丰厚的收益,也有 力地促进了祖国内地贸易的增长。 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制造业向祖国内地大举转移,现 代服务业随之迅速发展。经济结构的重大转型,为香港培育了 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祖国内地赴香港旅游的人数持续增长。香港的影 视业依托祖国内地获得了长足发展。在香港上市的祖国内地企 业达400多家,市值占香港股市总值的一半以上。
初中地理沪教版五四学制(试用本)六年级第二学期全球篇陆地与海洋海陆的变迁-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全球海陆分布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七大洲、四大洋各自独立成为板块,全球共分为11个板块B.板块是固定的,不运动的C.板块交界处一般多火山地震D.亚洲和欧洲属于不同的两个板块【答案】C【分析】本题是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考查。
【解答】板块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分为六大板块,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当中,板块之间的运动有两种形式,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板块的内部相对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活跃,多火山地震;亚洲和欧洲同属于亚欧板块,选C。
2.【答题】下列现象不属于板块张裂运动产生的是()A.东非大裂谷的形成B.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
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C.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D.板块运动发生张裂时,地表会产生陷落现象【答案】C【分析】本题是对板块运动的知识考查。
【解答】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地表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即板块边缘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东非大裂谷是板块的张裂形成的;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处在板块的张裂地带,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由于板块的不断碰撞挤压,面积不断缩小;板块发生张裂时,地表会产生陷落现象,故本题选C。
3.【答题】2016年4月10~17日,对一些国家和地区来说可谓是相当“震撼”的一周,阿富汗、菲律宾、缅甸、日本、厄瓜多尔相继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的强震。
专家分析认为,这可能标志着地球进入了地震活跃期,你认为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主要分布在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地带B.日本(甲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C.阿富汗(乙处)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D.主要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等相关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南方地区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一、选择题1.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下列属于香港的优势的是()①资金②众多的劳动力③信息、技术④管理⑤厂房、能源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2.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A.香港毗邻珠海,澳门紧邻深圳B .博彩旅游业是香港的经济支柱C.祖国内地是港澳经济繁荣的坚实后盾和强力支撑D.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路环岛组成3.香港在城市建设中采取“上天”(建设高层建筑)和“下海”(填海造陆)两种措施的主要原因是()A.建筑水平高B.资金不足C.海景秀丽D.人多地少4.香港和澳门共同的支柱产业是()A.旅游业B.转口贸易C.建筑业D.博彩业5.北京某网友赴港澳台旅游,发微博分享见闻。
下表是该网友分享的关于港、澳地区的地理知识,它反映了港、澳地区A.资金雄厚B.地狭人稠C.自然资源匮乏D.劳动力短缺6.关于香港和澳门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B.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国际经济贸易中心C.澳门是世界重要的交通运输中心D.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是转口贸易7.香港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是()A.英国B.美国C.中国大陆D.澳门2019年2月18日,我国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纲要提出到2030年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香港地狭人稠,为扩大城市建设用地,其采取的方式合理的是(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及东京湾区 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最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是A .矿产资源丰富B . 土地肥沃深厚C 水陆交通便利D .水热条件优越12 .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该大桥A .连接了三个特别行政区B .扩展了香港城市建设用地C .改善了珠江口的水域环境D .加强了粤港澳经济社会联系13 .关于香港和澳门说法正确的是A .香港和澳门分别位于珠江口的西、东两侧B .香港和澳门地狭人稠C .香港博彩旅游业最发达D .澳门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14 .下图中代表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的是( ) ①建设高层建筑 ②占用现有耕地 A .①② B .③④ 9 .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 )A .对外贸易B .博彩旅游 10 .与澳门毗邻的经济特区是( )A .珠海B .深圳 ③填海造地 ④减少绿地C .①③D .②④C .信息服务D .高新技术C .厦门D .广州A.①B.②C.③D .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最长跨海大桥。
初二地理下学年期末备考模拟试题
初二地理下学年期末备考模拟试题:一、慧眼识金每题2分,共30分,答案填入题后答题卡1.下列语句中,描写南方地区景观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2.南方农作物熟制比北方高,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海陆位置B.地形因素C. 气候因素D.人类活动3.下列地形区位于南方地区的是A.四川盆地B.黄土高原C.柴达木盆地D.塔里木盆地4.某中学黑板报新增设了一个“是真是假”栏目,如下,其中是“真”的是①南方居民食以米饭为主②南方居民交通以水路运输为主③南方居民房屋注重保温④南方居民房屋屋顶坡度小墙体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下列地区,有可能为南方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是A. 260mmB.680mmC.420mmD.890mm6. 下面有关长江三角洲自然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B.属于热带季风气候C.河湖密布,纵横分布D.土地肥沃7.下列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核心城市群的是A.上海B.南京C.杭州D.武汉8.香港之所以“上天”建设高层建筑“入海”填海造陆最主要原因是A.眼光远大B.资金雄厚C.建筑水平高D.人多地狭9.中国地域经济发展各具特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香港以博彩旅游业为主B.澳门以转口贸易为主C.台湾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D.澳门以重工业为主10. 下列不属于台湾省的是A.台湾岛B.澎湖列岛C.钓鱼岛D.氹仔岛11.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是A .平原、丘陵 B.高原、盆地C.高原、山区D.盆地、丘陵12.有关西北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典型的自然特征是干旱B.年降水量自东向西增加C.主要农业部门是畜牧业D.西北地区有我国最大盆地—塔里木盆地13. 晓明乘火车从呼和浩特出发至乌鲁木齐旅游,他在旅途中能见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A.草原、荒漠、森林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C.森林、荒漠、草原D.荒漠、森林、草原14.西北地区河流的主要特征是A.河流稀少,以内流河为主B.河流较多C.以外流河为主D.无外流河15.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A.距海较远B.温度较高C.纬度较高D.海拔较高二、综合题共20分21世纪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习地理就要学会通过地获取信息,相信你可以圆满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