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幸福观探析

合集下载

从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反思当今的小学教育

从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反思当今的小学教育

从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反思当今的小学教育1. 引言1.1 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朱熹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强调家庭教育在人生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

朱熹认为,家庭是一个人品德形成的重要基础,家庭教育应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阶段。

在朱熹看来,父母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品行和言行影响孩子的道德修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朱熹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仅注重智力的培养,更要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

他认为,家庭教育应该是德育与智育的结合,只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孩子才能得到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启示价值,对于改进当今小学教育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2 当今的小学教育现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今的小学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教育资源不均衡,一线城市的小学教育资源相对丰富,但是偏远地区的小学教育条件有限,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均等的情况。

小学教育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学生被迫背诵大量知识,缺乏实际的运用和思考能力。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家长和老师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不够全面。

现代科技的发展也给小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电子设备的普及让学生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干扰,影响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

科技也为小学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教学工具,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当今的小学教育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均衡、应试教育过重、家校沟通不畅等问题,需要教育界和社会共同努力解决。

同时也需要借鉴古代思想家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寻找一条更加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小学教育发展之路。

2. 正文2.1 朱熹家庭教育思想对当今小学教育的启示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强调家长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起到榜样和引导的作用。

这一观点在当今的小学教育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家庭在教育中扮演的作用愈发重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朱熹的家庭和睦观

朱熹的家庭和睦观

朱熹的家庭和睦观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死后追谥文,故后人亦称其为朱文公。

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不仅在做学问上成绩斐然,而且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他的《朱子家训》全面阐述了朱熹关于做人的准则:仁、义、礼、智、信,可谓字字珠玑;在家教方面,倡导家庭亲睦、人际和谐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强调孩子的重德修身、独立自主。

倡导家庭和睦家庭自古以来就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对每个人来说,家庭是人生的起点,也是休息和生活的港湾。

上至社会名流,下至平民百姓,事业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帮助,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创造和睦的家庭生活,对培养孩子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朱熹的《家训》为家长们在家庭氛围营造方面,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指南。

《家训》要求父母对子女要“慈““教”。

他认为“父之所贵者,慈也”。

所谓“慈”,即父母要疼爱子女。

大学之道在至于至善,父母对子女的爱必须是至善的爱。

但是父母对子女千万不可溺爱,溺爱是害。

如果子孙不肖,对其放纵是不行的,所以朱熹指出:”子孙不可不教也“。

特别是当代社会的独生子女问题,他们是被父母乃至爷爷奶奶视为掌上明珠,并一味迁就、百般疼爱,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尊、任性的性格,根本不讲长幼之序,不懂礼貌,什么事都由着他,犯了过错也不指教,在家庭里称”老大“。

这种性格懂得养成,对孩子成长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因此,父母在对子女倾注慈爱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孩子的管教。

人在孩童时期,神情未定,可塑性大,要抓紧这个有利时机给予教育,使其懂得礼仪,懂得做人的道理。

朱熹也要求子女对父母要“孝”。

中国古人的幸福观

中国古人的幸福观

中国古人的幸福观-国学教育论文中国古人的幸福观在全球化浪潮汹涌冲击、西方价值观受到追捧以及国人普遍感到精神无根的当今社会,今人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有,然还在不断的去追求,欲望无止境,忽然间却找不到幸福。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透过那只言片语的文字,借古风而行,去找寻中国古人的幸福观,对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中国人来说,是何等重要。

“五福”幸福观中国传统文化对幸福问题的系统探讨,始于春秋中叶的《尚书·洪范》,其中提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长寿、富足、健康平安、爱好美德、善终正寝这五方面内容构成了幸福的要件。

这五要素中,“寿”居于更重要的地位,民间有“五福之中寿为先”“五福捧寿”等说法。

从历史上看,无论是封建帝王还是芸芸众生,长寿都是中国人极端关心的永恒主题,显示了中国人对生命价值的重视。

事实上,人生的幸福都必须建筑在生命的基础上,没有了生命,幸福便无从谈起。

因此,在中国民间传统的幸福观中,长寿之福是最受重视和推崇的。

这一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传统幸福观的发展。

德福一致的幸福观传统儒家幸福观有两个本质的特征:一是主张德福一致。

儒家强调美德对于幸福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美德,就不可能获得幸福,人生的幸福体现在个人的善行之中,人们不断提升个人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

而为了修炼美德,就不能执着于物质生活的享乐之中,即便“一箪食,一瓢饮”,只要能够修得高尚的品德,这样的苦行精神也是值得赞颂的,所谓君子安贫乐道。

在儒家那里,幸福只是道德的伴随物或附属物,并不具有完全独立的意义,一个人有了美德,幸福也就随之产生。

二是主张仁爱幸福。

这一观点与德福一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因为美德要求人们不能只注重个人的幸福,而应当将个人的幸福融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和整体之中。

仁爱是儒家伦理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仁就是恩及四海,就是博爱,它要求人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要对他人施与善心,尽可能多地帮助他人。

朱熹家庭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的研究

朱熹家庭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的研究

朱熹家庭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的研究作者:王艳娜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12期摘要:本文通过对朱熹家庭伦理思想产生的哲学基础以及其家庭伦理思想内容的阐述,来探析其对当代形成和谐家庭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朱熹家庭伦理现实意义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伦理思想在维持家庭稳定、促进家庭长远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作为我国家庭伦理思想代表的儒家家庭伦理思想一直根植于社会民众心目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

朱熹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其家庭伦理思想在调和人与人的关系方面极有功效。

一、朱熹家庭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一)理一分殊“理”是朱熹哲学思想的核心,“理一分殊”在伦理方面的意义就在于将普遍的道德要求和多样具体的伦理规范进行统一。

理是统一的,但是分殊出来具体的表现不同,比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之间各自有其当遵行的规则和伦理要求。

“理一”表现了伦理道德总体原则的统一性,“分殊”体现了各种道德具体行为规范的多样性。

(二)以爱说仁朱熹以“仁”为中心,建立起了他的伦理学体系。

朱熹在《仁说》中把孔孟关于仁的论述包含在仁的内涵之中,“克己复礼”;“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事亲孝,事兄弟”,“及物恕”;“杀身成仁”等等,均是“求仁”的内容。

行此心,存此心,不失此心,不害此心,此般的爱人利物就是心的德性,也就是仁。

而且朱熹认为仁作为五常之首,可以“包得义、礼、智、信”。

朱熹对仁的阐发,使仁说在理论上成为儒家伦理学说的中心论题。

(三)心统性情对于心、性、情三者之间的关系,朱熹认为“心统性情”。

心是标志思维意识活动总体的范畴,其内在的道德本性是性,具体的情感念虑为情。

心、性、情各有确定的对象,不可混淆,性是现实意识及情感所以产生的根源,情是性的外在表现。

心统性情的另一个主要意义是心主性情。

即意识主体和理性对情感的导引和控制,也包括道德意识对非道德观念的裁制。

心主宰性则指人在情感没有发动时心用“敬”的功夫使自己的情绪保持在“中”的状态。

先秦诸子的幸福观

先秦诸子的幸福观

先秦诸子的幸福观
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哲学的起源。

先秦诸子包括孔子、老子、墨子、孟子等思想家,他们对幸福的理解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以及个体在追求幸福中的责任和义务。

孔子认为幸福来自于个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他提出了“仁”作为实现幸福的关键,认为只有通过实践仁德,个体
才能达到内心的和谐与满足。

孔子的幸福观强调了个体的责任感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老子则强调了个体的内在自然和谐状态。

他认为个人应该遵循自然的道,放弃功利的欲望,才能达到真正的幸福。

老子的幸福观强调了个体的自觉与自省,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墨子则关注社会公平与爱的实践。

他认为幸福来自于社会的公正和亲情的体现。

墨子的幸福观强调了个体的责任感以及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

孟子则强调了个体的道德努力和自我完善。

他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有通过道德修养与实践,个体才能获得幸福。

孟子的幸福观强调了人的自主性与努力。

综上所述,先秦诸子的幸福观都强调了个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他们强调了个体在追求幸福中的责任和义务,以及自我完善的努力。

这些幸福观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和影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浅析朱熹思想

浅析朱熹思想

浅析朱熹思想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对当代的启示摘要:朱熹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系统论述上。

过去人们对其思想进行片面地批判,而今天的我们在研究时才发现,其思想的积极作用,不仅表现在我们的反腐倡廉和遏制现实生活中因私欲而滋生的腐败现象上,而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和启迪意义。

关键词: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实质朱熹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

其伦理思想的中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是他的重要思想主张。

其思想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后世历代统治者则利用它作为扼杀人性的工具,具有很大的消极作用。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人们也是过分地强调其消极作用,而对其积极作用谈及甚少,在现在看来这是有失公允的。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重新作出客观的评价,汲取其思想之精华,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广大,更加清楚地认识对当代的启示意义。

一、朱熹“天理”、“人欲”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在朱熹看来,“天理”是永恒不变、自己生成、统领万物的东西,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存在于万物产生之前。

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1】“理”是宇宙的本体。

同时“天理”还包含有合乎规律的自然法则之义。

如朱熹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

理也者,形而上之道,生物之本也。

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2】而且朱熹认为,“浑然天理便是仁”【3】,天理就是三纲五常,“仁”是浑然天理,那么循天理便是义,“义者,天理之所宜”,“礼者,天理之节文”,【4】所宜、节文都是天理存在的状态。

天理不仅表现为仁、义、礼、智四德,而且体现为人伦,“父子、兄弟、妇夫皆是天理自然,人皆莫不自知爱敬,君臣虽亦是天理,然是义合”。

【5】父慈、子孝、弟弟、夫妇敬都是天理之自然。

同时,天理是心的本然,“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6】心之本然是指心中浑然天理,而无一丝人欲杂念;而且他宣扬伦理纲常是“理”的表现,是先验的。

朱熹 关于爱情的论述

朱熹 关于爱情的论述

朱熹关于爱情的论述朱熹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深远。

在他的著作中,有一些关于爱情的论述,这些论述既深刻又真实地揭示了爱情的本质和意义。

朱熹认为爱情是人与人之间最为纯粹和深刻的情感。

在《理学启蒙篇》中,他写道:“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它能使人们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朱熹认为,爱情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彼此的存在和关怀,使人们变得更加完整和幸福。

朱熹强调了爱情的自由和平等。

在《格物问答》一书中,他写道:“爱情是一种自由选择的行为,它不应该受到任何外界的干扰和限制。

”朱熹认为,爱情是建立在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的,每个人都有权利去选择自己的爱情对象,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高贵还是卑微,爱情都应该是平等的。

朱熹还探讨了爱情与婚姻的关系。

在《朱子家训》中,他写道:“爱情是婚姻的基础,但婚姻不仅仅是爱情。

”朱熹认为,婚姻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的,但婚姻还要考虑到社会和家庭的稳定和发展。

他强调了婚姻的责任和义务,认为婚姻是一种相互扶持和共同成长的关系。

朱熹还对爱情的持久性和变化性进行了思考。

在《周易参同契》中,他写道:“爱情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感情,它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和磨合。

”朱熹认为,爱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但是,真正的爱情应该是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磨合的,它应该是持久而真实的。

朱熹关于爱情的论述揭示了爱情的本质和意义,强调了爱情的纯粹和深刻,强调了爱情的自由和平等,探讨了爱情与婚姻的关系,思考了爱情的持久性和变化性。

这些论述不仅深刻地揭示了爱情的真谛,也为我们提供了对待爱情的一些指导和思考。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这些思想都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价值。

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朱熹的思想,正确对待和理解爱情,让爱情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

中国传统幸福观的历史嬗变及其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幸福观的历史嬗变及其现代价值

医疗领域:中医养生与身心治疗的融合
中医养生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注重调节身体、心理和精神的平衡。中医养生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针灸、按摩等 。
身心治疗
关注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强调心身统一的治疗原则。中医的身心治疗结合了中医的辨证论治和 心理治疗,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治疗。
企业领域:企业文化与员工福利的完善
1 2 3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幸福观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应注重传 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中蕴含的幸福智 慧。
创新传统文化表达方式
为了更好地普及和传播中国传统幸福观,需要创 新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使其更具有时代感和吸 引力。
建立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通过建立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让更多的人 了解和接受中国传统幸福观,从而更好地传承和 发展。
主观幸福感与社会责任的结合
• 西方幸福观强调主观幸福感,认为个人应该追求自己的幸福 ,并通过消费和娱乐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中国传统 幸福观则更注重社会责任,认为个人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和 义务,为社会做出贡献,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幸福。
06
CATALOGUE
中国传统幸福观的未来展望
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活化与普及
中国传统幸福观 的历史嬗变及其 现代价值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中国传统幸福观的形成与发展 • 中国传统幸福观的核心内容 • 中国传统幸福观的现代价值 • 中国传统幸福观在当代的实践 • 中国传统幸福观与西方幸福观的比较 • 中国传统幸福观的未来展望
01
CATALOGUE
中国传统幸福观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传统幸福观与西方幸福观的比较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对比

朱熹理欲观评析

朱熹理欲观评析

朱熹理欲观评析朱熹是宋朝一位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理欲观”是其儒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建设和谐社会,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朱熹的《四书集注》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文化中的一部经典著作。

朱熹的理欲观,通俗地说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他认为,“存天理,灭人欲”,是一切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根本要求。

(1)如何看待人欲与物欲在对待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上两者同样都是不可缺少的。

人欲包括饮食男女等方面,物欲包括穿衣吃饭等方面,两者并不是彼此对立的。

相反,人的欲望无止境,人欲强盛了,必然导致物欲的滋长。

因此,人欲与物欲的区别是:人欲不仅使人陷于困境而丧失理性,还会妨害正常的社会生活;而物欲却使人陷于困境,但它不至于妨害社会生活。

这就是所谓的“过犹不及”,“君子之于物,小人之于物也,见其大者,则思齐焉;见其小者,则思违焉”。

(以下引自《四书集注·尽心上》)。

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在很长时期里,对人欲问题的论述比较简单,没有作深入的探讨。

孔孟主张禁欲主义,这在当时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到了宋代,随着程朱理学的兴起,理学家们对人欲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

(2)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就是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将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人在自然与社会中发挥主体作用,充分享受主体幸福。

这里的“发挥主体作用”,主要指的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自由。

作为一个普通的理学信徒,我觉得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十分合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节制地满足人们的欲望。

我认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应该适度,有一定的限度。

欲望满足过度,反而会走向反面。

所以,存天理,不灭人欲,是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恰当把握。

总而言之,在儒家思想中,朱熹“理欲观”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清末,在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面前,“理欲观”更成为资产阶级宣扬个性解放的思想武器。

一定意义上说,朱熹对理欲问题的阐释确实具有批判的功利主义色彩,但“理欲观”中蕴涵的那种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历史局限性,却也是难以否认的。

论朱熹的思想研究总结

论朱熹的思想研究总结

论朱熹的思想研究总结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洗耳,北宋理学宗师,理学四大家之一。

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述和教学中,特别是《集学》和《四书章句集注》等著作。

以下是对朱熹思想的总结。

首先,朱熹的思想体系可以概括为“格物致知、诚实守真、致良知”。

朱熹强调通过观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来认识天地万物,他提出了“格物致知”的原则,认为要实事求是、理性思考,以求真知。

他认为诚实是人的品质之首,强调要诚实守信,以充实自己的道德品格,以真心实意去学习和求索。

朱熹进一步主张通过致良知来实现人的德行修养和道德行为,将道德之根源放在良知上。

其次,朱熹在思想上对关注社会功能和道德伦理起着重要作用。

他主张“得天下者得其人,失天下者失其人”,强调人的价值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息息相关。

他认为天下的安定与人民的幸福需要一个具备仁爱之心的君主能够以仁爱来治理国家,他注重恢复儒家经典的教育功能,并以此来培养人才,为实现天下的和谐发挥作用。

再次,朱熹对心性修养和理性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并提出“性即理”的观点。

他认为人的心性本无恶念,恶之所由,系于物欲和错误的境遇刺激,因此要把人的追求从外物转向内心,重要的是认识道德法则,弘扬德行,从而达到理性的平衡和修养。

他通过对《大学》、《中庸》等经典的解读,让人们明白人性之善,心性之崇高,为提高人的自我修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最后,朱熹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的修身方法。

他认为,通过观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悟出事物的道理和道义,把握住真理的本质,才能使心灵得到升华。

在实际生活中,要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对待他人,以忠信、宽容、恕己为他的人生原则,追求内外的和谐。

为了实现理想,他主张通过自我修养、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总之,朱熹的思想是中国儒家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哲学、道德、教育等方面的思想贡献具有重要的影响。

尤其是他的“格物致知”思想、对心性修养和道德伦理的关注,为后世儒家思想发展指明了道路。

简述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述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述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的学问渊博,于学无所不窥,在先秦诸子、佛道思想、史学文学、天文地理、文字音韵、训诂孝据、典章乐律等许多方面,都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及不小的成就。

更重要的是,朱熹以继承二程“洛学”为己任,广泛吸收了周敦颐、张载、邵雍等北宋理学家的思想养分,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构建起一个规模庞杂而又不失缜密精致的思想体系。

1、理气论:朱熹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的,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现实世界中,理、气不能分离,但从本原上说,理先于气而存在,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由理气论引申到理事论,朱熹进一步发挥了程颐关于理事的“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认为一切事物中都有理,理虽无形迹,但却包含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的可能性。

朱熹又发挥了程颐关于“理一分殊”的思想,他把“理”之全体称为“太极”,这个太极就是一,是宇宙的本体;就每一事物来看,它们都完整地禀受了这个理(太极)人微言轻自己的本性,就像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却完整地映现在每条江河之上。

2、心性论:朱熹曾认真地研究了《中庸》关于“已发”、“未发”的思想,以及二程以来诸儒对此问题的讨论,其观点在四十岁前后有所不同,前期认为“心为已发,性为未发”,这个思想是受到胡宏的影响;后期则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已发”、“未发”提心理活动的不同阶段或状态,并以“未女”为性,“已发”为情。

在心性论方面,朱熹提出了重要的“心统性情”的理论,这是他对张载思想的发展,认为性是心之体,情是心之用,心是包括体用的总体。

对“性”的概念,朱熹又区分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个层面,前者指人禀理而生、专以理而言、纯粹至善的性;后者指人禀气而有形的、有清浊偏正善恶的性,这是他对程颐思想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朱熹又提出了“道心”、“人心”的范畴,认为道心即“天理”,恶的人心就是“人欲”。

3、认识论:朱熹发挥了《大学》关于“格物致知”的思想,对“格物”的'解释,朱熹认为,一是“即物”即接触事物,二是“穷理”即研究物理,三是“至极”即穷理至其极;对“致知”的解释,朱熹认为是“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大学章句》),即扩展、充广知识,致知是格物的目的和结果。

朱熹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借鉴

朱熹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借鉴

朱熹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借鉴朱熹(1130—1200年)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编写了许多的书籍,如《朱子家训》(原载于《紫阳朱氏宗谱》)《朱子家规》《朱子家政》《朱子格言》《童蒙须知》等著作,并且他将其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所订立的家规、家训、行为准则和其为儿童所编写的启蒙读物中。

另外,在朱熹平时所写的诗句中,与朋友的交谈、通信中也都体现出了他的家教思想。

一、朱熹家教思想的主要内容(一)家庭伦理教育家庭伦理教育方面,朱熹在《朱子家训》中明确定位五伦关系中的父子、兄弟和夫妇之间的关系。

即父母要疼爱自己的子女,对子女“慈”教,子女也应该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尊重父母、善待父母,即使在父母过世之后,也要为父母守孝。

兄弟姊妹之间要团结、友爱,兄长应该多关心、多照顾弟弟妹妹,反之弟弟妹妹应对兄长恭敬并且支持兄长。

夫妻之间应该要相亲相爱,当丈夫的要与妻子和睦相处,当妻子的也要温柔地对待丈夫。

家庭伦理教育是朱熹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其中说明了在作为父母、子女、兄长、妻子、丈夫时应该要怎么做。

子女只有在明确每个人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和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时,才能够正确地树立自己的道德准则,懂得“孝父母,敬尊长,和兄弟”的道理。

(二)立身处世教育重视对孩子立身处世的教导是朱熹家庭教育思想的又一重要内容。

在进行立身处世教育方面,朱熹认为“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要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必须读圣贤书,要懂礼义。

朱熹要求家中子弟尊老爱幼,体恤仆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个君子。

在人际交往方面,朱熹要求“慎勿谈人之短,切勿矜己之长”,要严格要求自己,不可以随随便便地议论他人的缺点,也不可随便地夸耀自己的长处,更不能骄傲自大。

(三)行为习惯教育1.及早施教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幼儿时期是儿童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能够使幼儿在成年避免许多问题。

朱熹总结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并且借鉴前人的思想,在其家庭教育的思想中特别重视早期教育,认为早期教育是教育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未受到外界的污染,在这一时期进行教育,能够使儿童不受或者少受有害思想的影响,教育的成效要比幼儿成人之后再受教育好得多。

朱熹的哲学观点

朱熹的哲学观点

朱熹的哲学观点辨证法朱熹的哲学观点是以“辨证法”为基础的。

辨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相互联系的,因此可以通过对客观事物及其内在联系的研究,来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朱熹认为,人们应该通过观察世界上事物之间的联系,来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

他把辨证法用在儒家伦理道德上,认为伦理道德以八戒为核心,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施行,不能一概而论。

朱熹也把辨证法用在哲学思想上,他强调必须把道德、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具体而言,他认为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应该根据道德规范和理论指导,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的行动方案。

朱熹的哲学观点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以及把有利于人们追求社会进步的努力纳入到哲学思想中去。

因此,他的哲学思想倡导的是一种实用主义,即要将理论知识实践化,以达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此外,朱熹还肯定了关怀和慈悲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们应该以关怀和慈悲的态度,看待社会上所有的人,因为每个人都是自然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都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该尊重和照顾,而不是剥夺其生存权利。

朱熹认为,人类的幸福和生活质量,都来自于关怀和慈悲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应该贯穿哲学思想的每一个方面。

正是由于这种认识,朱熹的哲学观点一直被认为是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而今仍在哲学史上享有卓越的地位。

由此可见,朱熹的哲学观点充满着东方哲学精神。

他认为实践是哲学思想的基础,即要通过实践来达到理解和实现真理的目的。

借助辨证法,他把道德、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强调结合实际情况施行伦理道德,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同时,他也强调关怀和慈悲的重要性,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和照顾,而不是剥夺其生存权利,以达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他的哲学观点对人们的思考、行动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中国哲学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化之旅朱熹研学感悟

中国文化之旅朱熹研学感悟

中国文化之旅朱熹研学感悟为民: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朱熹一生,为官五十年,行仁政、施王道,善待天下百姓;劝农桑、救灾荒,关心民间疾苦。

辞官归隐后,他更是潜心钻研儒理学,撰写朱子《四书集注》,丰富了“与民同乐”“官为民役”的儒学要义,可谓集孔孟以来儒学之大成。

抚今追昔,继往开来。

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干部亦当认真领会朱子“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从政之道,将解决民之所愿、民之所盼自觉转化为今后干事创业的首要工作,要将朱子所学与百年党史用联系、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强化为民思想,践行群众路线。

在平时工作中,注重多走访调研、多低头垂问,将工作真正做到百姓的心坎上、家门口。

实干: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朱子理学之所以影响深远、广为流传,正是因为其体系构建得益于闽南为官的实践经验、思想转承来源于武夷佛道的实地考察。

格物以致知,取长以补短,儒学一派终是再放光彩。

党员干部要认真揣摩朱子思想的深厚内涵,在经典故事、红色信仰中汲取前行之力,在大政方针、文件会议中把握发展规律,以“内在的丰富学识”指导“外在的工作开展”,在攻坚脱贫成果巩固、乡村振兴方案研究、文明城市常态创建、集镇面貌改善治理中,要始终以“造福社稷、惠及民生”为评判标准,以己之所学、用己之所用,为乡村建设尽份力、群众幸福添份彩。

自律: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

纵观儒学大家一世,无论是得意官场还是浪迹山水,朱熹都从未屈于外物之诱、私心之利,始终坚守本真,遵从本心。

青年党员干部当引以为鉴,树立榜样,深刻领悟朱老夫子守正谦恭、天下为公的精神硬核,养浩然之气,悬正义之剑,始终坚守法律道德与心中良知。

无论境遇为何、发展为何,都不行悖逆之事,不讲违心之论,不改忠贞之心,失意时能守住寂寞,耐住严寒;得意时能心存敬畏,从一而终。

要常怀牺牲精神与奉献意识,以热枕的赤子之心、忧国的为党之情,将国家建设的各项事业不断推进。

中国古人的幸福观

中国古人的幸福观

中国古人的幸福观-国学教育论文中国古人的幸福观在全球化浪潮汹涌冲击、西方价值观受到追捧以及国人普遍感到精神无根的当今社会,今人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有,然还在不断的去追求,欲望无止境,忽然间却找不到幸福。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透过那只言片语的文字,借古风而行,去找寻中国古人的幸福观,对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中国人来说,是何等重要。

“五福”幸福观中国传统文化对幸福问题的系统探讨,始于春秋中叶的《尚书·洪范》,其中提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长寿、富足、健康平安、爱好美德、善终正寝这五方面内容构成了幸福的要件。

这五要素中,“寿”居于更重要的地位,民间有“五福之中寿为先”“五福捧寿”等说法。

从历史上看,无论是封建帝王还是芸芸众生,长寿都是中国人极端关心的永恒主题,显示了中国人对生命价值的重视。

事实上,人生的幸福都必须建筑在生命的基础上,没有了生命,幸福便无从谈起。

因此,在中国民间传统的幸福观中,长寿之福是最受重视和推崇的。

这一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传统幸福观的发展。

德福一致的幸福观传统儒家幸福观有两个本质的特征:一是主张德福一致。

儒家强调美德对于幸福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美德,就不可能获得幸福,人生的幸福体现在个人的善行之中,人们不断提升个人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

而为了修炼美德,就不能执着于物质生活的享乐之中,即便“一箪食,一瓢饮”,只要能够修得高尚的品德,这样的苦行精神也是值得赞颂的,所谓君子安贫乐道。

在儒家那里,幸福只是道德的伴随物或附属物,并不具有完全独立的意义,一个人有了美德,幸福也就随之产生。

二是主张仁爱幸福。

这一观点与德福一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因为美德要求人们不能只注重个人的幸福,而应当将个人的幸福融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和整体之中。

仁爱是儒家伦理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仁就是恩及四海,就是博爱,它要求人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要对他人施与善心,尽可能多地帮助他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 义幸 福主 观感 受 的话 , 那 么 在其 语 境 中则 不 乏 类
这 类 幸福 超 越 了物 欲 的境 界 , 从 主 观感 受 上 说
似 的描述 性 字 眼 , 最 为 典 型 的 就是 偏 重 于 物 质 层 面 的“ 福” 和偏 重精 神层 面 的“ 乐” 。 由于幸 福 主题本 身 具 有 的学术 价值 , 加 之 近 年 来 社会 所 给予 的特 殊 关
朱熹 学说 旨归 的角度 考 虑 , 笔者 拣 选 了 以物 质 向度
和精 神 向度为 分类 标准 来辨 析朱 熹对 幸福 内容 结构
[ 收稿 日期]2 0 1 5 — 0 8 — 1 2 [ 基金项 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 目“ 朱熹德福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 AHS Kl l 一 1 2 D2 5 8 ) 、 1 3 6 人 才基金 “ 宋 明理学幸福观及其 当 代价值研究 ” ( 2 O 1 4 1 3 6 s K C0 7 ) [ 作者简介]陶有浩( 1 9 7 6 一 ) , 男, 安徽长丰人 , 合肥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 博士。
2 8
感 和 崇高 的 圆满 。这 样 , 心胸 坦 荡 自然 会 有 一 种 彻
2 0 1 5年 9月 第 3 3卷 第 5 期
合 肥 师 范学 院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e f e i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S e p . 2 0 1 5
Vo 1 . 3 3 No . 5
朱 熹幸 福 观 探 析
然, 岂有 不乐 ? ” [ 2 J 1 这不 是 说 贫贱 本 身 有 什 么 可 乐 的地 方 , 而是 指超 越 了感 性 层 面 的利 害 关 系 , “ 与 天 地万 物 为一 ” 、 “ 与理 为 一 ” , 从 而达 到一 种 内在 愉悦
不 同的标 准 , 可 能会 出现 很 多 种 情 况 。从 最 能 。朱熹 说 : “ 程子 谓: ‘ 将 这身来 放 在万 物 中一例看 , 大小快 活 ! ’ 又谓 : ‘ 人 于天 地 间 并 无 窒 碍 , 大小快 活 ! ’ 此 便 是 颜 子 乐
处 。这 道 理在 天 地 间 , 须 是 真穷 到 底 , 至 纤 至悉 , 十
陶有 浩
( 合肥师范学 院 马克 思主义学院 , 安徽 合肥 2 3 0 6 0 1 ) [ 摘 要]在幸福的 内容 结构上 , 朱熹选择性承认 了幸福感性物欲层 面的合理性 , 但其 总体倾 向偏 重于幸福 的道德理性层
面 。在决定幸福 的诸 因素 中, 他十分重视道德素养 的影响 力。 因而, 朱熹 在前提 预制 的角度 肯定 了德 福关 系的一 致性 , 并主
朱 熹 的理论体 系 中虽 未 出现 过 “ 幸福” 的概 念 ,
的诠释 , 分 别 将 之 称 为 理 性 道 德 幸 福 和 感 性 物 欲 幸福。
( 一) 理性 道德 幸福
但是 如果 以“ 由于感 受 或 意识 到 自己预 定 的 目标 和
理 想 的实现 或 接 近 而 引 起 的 一 种 内心满 足 ” [ 1 j _ 8 来
于 同等条 件下 , 因为 背 景 、 立场、 利 益 关 系 及认 识 能
力等 原 因 , 对 她也 会 有 不 同 的把 握 。概 念 本 身 的 复 杂性 带来 了对 于 幸福 内容 结 构 分 类 的 多样 性 , 依 据
分透 彻 , 无有 不尽 , 则 于万 物为一 , 无 所窒 碍 , 胸 中泰
张 通 过 道 德 赏罚 的 方 式保 证 其 效 果 的 立 时 显 现 。
[ 关键 词]朱熹 ; 幸福观 ; 德福 关 系 [ 中图分类号]G B 2 4 4 . 7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 号] 1 6 7 4 — 2 2 7 3 ( 2 0 1 5 ) 0 5 — 0 0 2 8 — 0 7
注, 对 于朱 熹幸 福 观相 关 内容 的讨论 也成 为 了学 界
主要是 由于达 到或接 近 主体在 精神 向度 的预 期而 产 生 的满足感 。出 于理 学 家 的 文化 立 场 和精 神 信 仰 ,
朱 熹对 这一 类 幸福 最 为 看 重 。从 具 体 来 源 上 看 , 主 要 包 含 以下 内容 : 第一 , 成就 最高 理想 人格 。周 敦颐 所说 的“ 圣希 天, 贤希圣 , 士 希 贤” , 为 理学 家规 划好 了理 想 的人格
的一个 热点 。但 一般 的成 果 大都从 “ 理 欲之 辨” 和心
性 修养 角度 来谈 朱 熹 的 幸 福 观 问题 , 其独 立 性 未 得
显现 ; 同时 , 多 数讨论 都将 核 心放 在理性 道 德幸 福和 德 福一 致层 面 , 全 面性不 够 。此外 , 部分 领 域认识 的 深 刻 性有 待提 高 。本 文 拟在 借鉴 和反 思相 关研 究成 果 的基础上 , 从 以上 几个 方 面 出发 , 着 力梳 理朱 熹幸
食, 一瓢饮 , 在 陋 巷 。人 不 堪 其 忧 , 回也 不 改 其 乐 ” ( 《 论语 ・ 雍也 》 ) 。对孑 L 颜 之乐 的认识 集 中体 现 了朱

偏 向性评 断幸 福 的 内容 结构
幸福 是 一 个 内涵 和 外 延 都非 常 复 杂 的 问题 , 处 于不 同环 境条 件 的人对 她会 有不 同的理解 。即使处
2j1这不是说贫贱本身有什么可乐的地方而是指超越了感性层面的利害关系与天地万物为一与理为一从而达到一种内在愉悦收稿日期20150812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朱熹德福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ahskll一12d258136人才基金宋明理学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o14136skc07作者简介陶有浩1976一男安徽长丰人合肥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福 观 的特 色性 内容 。

发展 模式 。朱 熹也 是 遵 循 着 这 一理 路 , 将 终极 理 想 人 格 目标定 位 为成 圣 , 视 成 圣 后 的感 受 为 最 高 的理 性道 德幸 福 。他从 境界 和气 象两 个 向度来 表述 成圣 的幸 福 。孔 颜 之 乐 是 圣 人 境 界 的最 佳 描 述 : “ 一 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