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的螭纹 五

合集下载

青铜器螭纹与蟠虺纹赏析

青铜器螭纹与蟠虺纹赏析

螭纹与蟠虺纹的区别笔者最近游历陕西历史博物馆《熠熠青铜光耀四方——秦晋豫冀两周诸侯国青铜文化展》,看到来自秦晋豫冀四省的200余件青铜器,被震撼到了,这可是3000多年前的国之重器哇!作为游客,对青铜器上出现的两种神秘的纹饰辨别不清。

如蟠螭纹和蟠虺纹就常常混淆。

这类两种纹饰都是以盘曲的小龙或小蛇之形,构成几何图案,有的作二方连续排列,有的构成四方连续纹样。

因这两种纹样极为相似,应如何区分呢?我做了如下工作:先搞清楚何为螭?何为虺?螭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

中国古建筑或器物、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作装饰。

它是龙生九子中的一子,好险,勇猛,檐翘起的部分都有它,称为螭吻,盘螭,则是他两两盘卷的样子。

《说文》称:“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曰螭。

”《广雅》称:“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未升天曰蟠龙。

”《汉书·司马相如传》有“于是蛟龙赤螭”之语,文颖的注解称“龙子为螭”(传说螭是龙生九子中的二子),张揖的注解则认为“赤螭”为雌龙。

汉武帝时有人进言,说螭龙是水精,可以防火,建议置于房顶上以避火灾,这就是后来在宫殿楼阁等建筑顶上常见的“螭吻”。

曹植《桂之树行》即有“上有栖鸾,下有盘螭”的句子。

虺h uǐ是古代传说的一种动物,有人说它是毒蛇、小蛇,有人说它是蜥蜴,还有人说它是龙的一种。

《述异记》说:“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

”蛇自古就有“小龙”之称,按《述异记》的说法,虺也是幼年时期的龙,所以蛇和虺也应是同类。

《诗经·小雅·斯干》有言:“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可见古人把虺和蛇都视为吉祥物,古代女子梦见虺和蛇,人们都认为是吉兆。

螭纹最早见于青铜器上,是和龙纹非常接近的一种题材,故又有“螭虎龙”之称,尾部同样有“拐子型”和“卷草型”之别。

若就细部而言,头和爪已不大像龙,而吸取了走兽的形象,身躯亦不刻鳞甲,体态有肥有瘦,可以相差悬殊。

蟠则指盘曲而伏古代青铜器上的蟠螭纹

蟠则指盘曲而伏古代青铜器上的蟠螭纹
知识标签 古玉 玉纹
1饰纹 英文名称decorative lines 古玉上常可看到的各种不同风格的雕琢纹饰。它常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雕工 阅读全 文
2谷纹 英文名称grain lines 一种形状好似汉字中草体四(①)的饰纹,以后又演变成“厶”形,有的又形如蝌蚪, 阅 读全文 3乳丁纹 英文名称mammillary lines 又称“乳突纹”。由众多的突起的小点构成。似突起的乳头,用以表达人 阅读 全文 4云纹 英文名称cloud lines 由弯曲的曲线构成的纹饰,形如云朵而名。万物生长需要雨露,天要下雨必须有云。 故 阅读全文 5蠕纹 英文名称like-lizard lines 形如晰蝎的爬虫纹。始于汉代以前。 阅读全文 6蒲纹 英文名称cattail lines 由斜短线菱形交叉构成如编织的蒲席般的纹饰。古人用以纪念席地而坐的蒲席。 阅读 全文
银饰 925银 纯银 在珠宝盒您都能找到
古玉器的主要纹饰及特点-最专业的珠宝辞典
古玉器的主要纹饰有:龙纹、蟠螭纹、饕餮纹、谷纹、云雷纹、乳钉纹、圈纹、薄纹、重环纹、涡纹等。
龙纹 玉器上最早出现的龙纹是“夔龙纹”,简称“夔纹”,始于商、周,为独脚龙的侧面图纹,线条比青铜器上 的要柔和一些,并且纹饰大都与人面结合在一起。阴刻线有单、双刻线。
云雷纹 即用连续回旋形线条构成连续图案。圆形的边续构图,单称云纹;方形的连续构图,称雷纹。此纹饰盛行 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和玉器上。
乳钉纹 玉器上最简单的纹饰之一,常见于战国秦汉时期的璧上。纹形为凸起的乳突状圆钉,或纵横或随体变化排 列。
圈纹 流行于春秋战国,常饰在璧、瑗、璜等板状器上。其纹饰为排列成行的小圆圈,分为单圈、同心重和在圈中 有一小点等。
鳞纹 形似鱼鳞,常雕成上下数层,重叠出现,流行于商代晚期至春秋时期。

各个时期的螭龙纹特征

各个时期的螭龙纹特征

各个时期的螭龙纹特征纹/螭龙纹一种典型的瓷器装饰纹样。

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属蛟龙类。

《说文·虫部》有释:“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

”其形盘曲而伏者,称蟠螭。

躯体比较粗壮,有的作双尾状。

螭纹最早见于商周青铜器上。

是和龙纹非常接近的一种题材,故又有“螭虎龙”之称,尾部同样有拐子型和卷草型之别。

若就细部而言,头和爪已不大像龙,而吸取了走兽的形象,身躯亦不刻鳞甲,体态有肥有瘦,可以相差悬殊。

图案设计,比龙纹有更大的自由,用螭纹来装饰长边,充填方块,蜷转圆弧,皆可熨贴成章。

正因如此它才成为最常见的花纹题材。

受复古风气的影响,宋代瓷器大量出现螭纹装饰纹样。

宋定窑以印花、划花手法在瓷盘、瓷碗、瓷瓶等器物上装饰螭纹。

元末景德镇窑有釉里红塑贴螭纹高足杯等名品。

明清瓷器上的螭纹有蟠螭、团螭、双螭等多种形态,表现手法多为会画,偶有塑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嘉靖白釉红螭瓶,以一条蟠螭盘绕白瓶颈肩处,红白辉映,神采耀目。

定陵出土明万历黄釉紫彩三螭足炉,以三螭倒立成足,螭身成为炉腹上的堆塑装饰,构思精巧,风格古朴,令人赞绝。

晚明民窑青花瓷器上螭纹大量涌现,逸笔草草却颇有神采。

清康熙豇豆红太白尊上则是以细线刻划团螭纹,尽显盛世之时刻意追求精益求精的审美情趣编辑本段玉器上的螭断代,是研究古玉首先遇到的问题,即使那些经科学发掘的出土玉器,也有一个重新断代的问题,因为有很多玉器的制做年代并不是与墓葬的年代相条款,可能要早得多;更何况那些非科学发掘品和传世品了。

宋代以降,仿制和伪造古玉成风,使古玉在难解的断代困境中,更加扑朔迷离……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龙属(或又称龙子之一)。

鉴于螭是传说而非现实生活中的动物,故其形态并无有一定的固定式样,说法也很多。

现将其中一些重要著述中的内容摘录数条如下:《说文》:“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曰螭。

”《汉书·司马相如传》有“蛟龙、赤螭”之载,其中“赤螭”一词文颖的注解称:“螭,为龙子。

蟠螭纹的由古至今

蟠螭纹的由古至今
时期: 唐朝时期
名称:
唐三彩蟠螭纹瓶
.
10
宋代时期蟠螭纹的变化
• 宋朝是一个“以文治国”的时期,艺术也随着 文人的思想变化着,文人追求的不仅表现在可 以产生科学技术,而且改造着美学。
• 宋代强调道法自然的设计,一切追求自然清淡 和端庄淑秀为特色,想要达到个人内心自由的 精神。
• 宋代的纹样受到一些文人思想的影响,纹样造 型趋向写实,构图严密,不管是从什么角度, 程式几乎一样。
.
17
清代时期的蟠螭纹
时期:清朝时期 名称:粉彩描金堆贴蟠螭纹瓶 简介:以淡青釉为地,金粉描绘
花卉图案,腹部堆塑四条动态各 异的神秘动物,这件艺术品汇集 了陶瓷技术的多项发明。高29.5 厘米。 来源:故宫博物馆
.
18
明代时期的蟠螭纹和清代时期的对比
明代时期的蟠螭纹头形较 短,眉眼大多由面部中央 勾出,眼行样式多种多样, 变化无穷,头部上端有角 或无角,发形变化多端; 有的身形是圆身,两侧用 斜刀切削,形成直楞线, 表示脊柱挺健,以增威势。
• 蟠螭纹由神话动物构成,但它仅是图案,所以只 供人欣赏装饰,不再有神秘的意味。
.
3
战国时期的蟠螭纹
时期:战国时期
名称:蟠螭纹铜镜
简介:柱形钮,圆形钮座中空, 凸起于镜背,有镂空花纹三组, 主纹为三条相互盘结缠绕的螭 龙,螭口怒张,吻上下各有一 长牙,头上独角,一前足高举, 团身。纹饰纹饰充满动感。地 纹由圆形与三角形相间的雷纹 组成,镜卷缘。
• 由于技术水平的提高,纹样的造型也开始更加
的细腻和精密,能够更好的反映出人们所想所
见。
.
11
宋代时期的蟠螭纹
时期:宋朝时期 名称:白玉蟠螭纹璧 简介: 简介:此玉璧质坚莹

古代神兽螭龙不同时代的特征形态,多图资料,鉴宝断代可参考

古代神兽螭龙不同时代的特征形态,多图资料,鉴宝断代可参考

古代神兽螭龙不同时代的特征形态,多图资料,鉴宝断代可参

螭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是龙的前身,所以也有人把螭称为螭龙。

螭是一种四脚、长尾、头上无角、类似睡虎或蜥蜴的爬虫。

螭纹盛行于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螭纹是圆眼大鼻,细眉粗颈,身体成弯曲状,脚爪上翘,身上以阴线勾勒。

汉代的螭形象与战国时代并无太大差别,仅仅是尾巴开始卷起。

宋代的螭鼻子下面多了一条极宽而且非常有立体感的阴线。

元代螭的形象则是宽头高额,眉、眼、鼻、口全挤在面部下方,只占面部的三分之一,形体生动、优美。

螭龙钮白玉印
阳文九叠篆书“阳平治都功印”
到了清代,螭纹的写实性得到加强,其形象却略显呆滞,毫无生气。

螭纹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由于古人在创作时加入了一些幻想和夸张的成分,因此大可以将头上无角、四脚、长尾的爬行动物饰纹都归入螭纹之列。

春秋龙纹图解(图)

春秋龙纹图解(图)

春秋龙纹图解(图)春秋的蟠螭虺---春秋时期流行的纹饰是蟠螭纹与蟠虺纹。

螭是一种没有角的龙,虺是一种小蛇,都作卷曲盘绕的形象,以四方连续的构成方式组成大面积的装饰,没有凸起主纹,在青铜器表面组成犹如锦缎般繁密的图案。

前人习惯上将青铜器此类纹饰中,形体较大的称作蟠螭纹,形体较小或屈曲较自由的称为蟠虺纹,实际上都是龙、蛇一类。

这类纹饰的流行与当时的青铜器铸造工艺采用印模方法有关。

这种方法是在制作泥胎时,以设计好的单元图案模子连接压印而成。

为了保证图形的周密完整,需要有精确的设计与计算。

与此同时流行的还有波浪纹,也是一种很细密的花纹,实际是由蟠虺类的形象穿插组合而成,也是用压印法制造的。

春秋的蟠螭虺。

因为组合繁缛华丽,对许多人来说神秘的。

天书一样的图案,其实内部结构紊而不乱。

专家有专家的谱。

他们着重的是整体符号的社会意义和具体使用。

——这些是软件。

做为工艺发展的花纹,本身的演变组合——是硬件。

NO.1春秋龙璜。

四条龙。

你能看见几条?NO.2先找眼睛。

然后是上唇(猪一样的上卷);舌头;下巴;髯角;腮帮。

NO.3结合!!注意看,容易另人迷惑的地方开始了。

上下颠倒,绞合着组成。

没有一丝多余的东西。

现代的普通仿品,往往以为这样的虺龙会公用某个局部来构成主题。

很荒谬的想法。

公用某个局部来构成主题的构图,要等几百年以后才出现。

春秋有没有?有。

但是方式力度要原始淳朴的多。

线图清晰,二条对称。

完成。

四龙的,更简化。

提示:春秋龙 A张嘴的 B张嘴又吐舌头的 C 抿嘴的这个是抿嘴龙红色部分是上下唇的轮廓线,简化了。

绞丝是春秋中晚期的一大特色。

以前专家定为:龙之间用绞丝连接——这话十分错误的。

绞丝只用于单体龙的舌头髯角。

这个四条抿嘴龙。

有绞丝的部分为逆飘的髯角。

又一个另人迷惑的地方。

绞丝的舌头,回头把这个说完。

再帖个玉璧,力度和范围细说。

玉再怎么牛叉,春秋之前仍然以青铜为国之重器。

玉器不过是青铜上花纹的延伸变体。

就好比青铜是树干,而玉器花纹是枝叶。

各个时期的螭龙纹特征

各个时期的螭龙纹特征

各个时期的螭龙纹特征纹/螭龙纹一种典型的瓷器装饰纹样。

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属蛟龙类。

《说文·虫部》有释:“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

”其形盘曲而伏者,称蟠螭。

躯体比较粗壮,有的作双尾状。

螭纹最早见于商周青铜器上。

是和龙纹非常接近的一种题材,故又有“螭虎龙”之称,尾部同样有拐子型和卷草型之别。

若就细部而言,头和爪已不大像龙,而吸取了走兽的形象,身躯亦不刻鳞甲,体态有肥有瘦,可以相差悬殊。

图案设计,比龙纹有更大的自由,用螭纹来装饰长边,充填方块,蜷转圆弧,皆可熨贴成章。

正因如此它才成为最常见的花纹题材。

受复古风气的影响,宋代瓷器大量出现螭纹装饰纹样。

宋定窑以印花、划花手法在瓷盘、瓷碗、瓷瓶等器物上装饰螭纹。

元末景德镇窑有釉里红塑贴螭纹高足杯等名品。

明清瓷器上的螭纹有蟠螭、团螭、双螭等多种形态,表现手法多为会画,偶有塑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嘉靖白釉红螭瓶,以一条蟠螭盘绕白瓶颈肩处,红白辉映,神采耀目。

定陵出土明万历黄釉紫彩三螭足炉,以三螭倒立成足,螭身成为炉腹上的堆塑装饰,构思精巧,风格古朴,令人赞绝。

晚明民窑青花瓷器上螭纹大量涌现,逸笔草草却颇有神采。

清康熙豇豆红太白尊上则是以细线刻划团螭纹,尽显盛世之时刻意追求精益求精的审美情趣编辑本段玉器上的螭断代,是研究古玉首先遇到的问题,即使那些经科学发掘的出土玉器,也有一个重新断代的问题,因为有很多玉器的制做年代并不是与墓葬的年代相条款,可能要早得多;更何况那些非科学发掘品和传世品了。

宋代以降,仿制和伪造古玉成风,使古玉在难解的断代困境中,更加扑朔迷离……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龙属(或又称龙子之一)。

鉴于螭是传说而非现实生活中的动物,故其形态并无有一定的固定式样,说法也很多。

现将其中一些重要著述中的内容摘录数条如下:《说文》:“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曰螭。

”《汉书·司马相如传》有“蛟龙、赤螭”之载,其中“赤螭”一词文颖的注解称:“螭,为龙子。

(30)战国青铜器与古玉中的螭虺龙纹图籍

(30)战国青铜器与古玉中的螭虺龙纹图籍

(30)战国青铜器与古玉中的螭虺龙纹图籍在历史的框架中,纹饰的研究对古器物的断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中国的大量出土文物为这种研究提供了广泛和坚实的基础,使人们可以横向对比自己手中的器物,从而判断真伪与价值。

东周战国乃至汉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激烈动荡的非常时期,周王朝的分崩离析,群雄争霸,诸王的崛起,战争蔓延不断,国家的频繁更迭,礼崩乐坏,百家思想的兴起,活跃的艺术创意,等等这些因素都汇集和充实了时代的内涵。

但仅是使用文字对历史的描绘与讲述都缺乏坚实的力度,突显空洞,文物是历史的支撑点,也是唤起人们兴趣的要素,因此,当今的历史研究与众多的讲坛,大都会文字和文物相结合,以求达到言之有物真实可信,这是引导人们重视历史与回归正确历史的必由之路,而不是走向“戏说”误子误孙的邪路。

青铜器的研究是夏商周的重戏,有关东周青铜器纹饰的研究由来已久,国外起步较早,并有大部头图文并茂的著作问世,如《the rnaments of cate chou bonzes》,《eastern zhou ritual bronzes》等。

特殊的时代造就了特殊的艺术,这个特殊的艺术就是大量的复杂多变的龙凤纹、螭虺纹用于青铜器和玉器制作之中,由古人创造的这个主题思想,在今天看来是那样的丰富多彩和具有时代特色,以至于,当我们一见到那些图形,就会自然而然地判断为春秋战国之物。

放下历史的包袱,中国的文物史应在中国人的手里得到继承与发展,因为只有中国才有更广泛的文物基础和几亿民众对自己历史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热爱,这已成不争的事实。

楚女新妆玉镜心,金吉玉巧明艳吟;春秋自古人间贵,一器功成敌万金。

1、战国螭纹青铜镜 18厘米雕铸的极为精美的螭纹,蠕动缠绕,满盘皆活。

2、战国青铜方镜3、战国蟠螭纹镜 11厘米4、战国螭虺纹青铜豆5、战国大乐贵蟠螭纹镜 20.9厘米6、战-西汉初彩漆兽纹镜 22.4厘米7、战国错金银虎型带钩 21厘米这是日本的一个拍品。

清代文房用具螭纹的重构

清代文房用具螭纹的重构

AppreciatION 鉴赏·文房螭纹是我国传统纹饰中最古老的纹样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文化传承,几千年来,虽经多次演变而长盛不衰,堪称文化艺术遗产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螭纹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玉器,此后延续至明清时期被广泛使用在家具、建筑等器物上,螭纹形态变化多样,象征意义丰富多彩,折射出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心理状态。

清代是我国社会形态重要转折时期,思想观念的变革带来了艺术风格的重构,本文以沈阳故宫馆藏清代文房用具螭纹为例,运用打散重构原理,围绕清代教子文化主题,提取螭纹形态元素,捕捉纹饰的内涵与思想,丰富并完善对清代纹饰设计理念的认识。

一、螭纹的造型特征概述1.螭纹的起源螭最初被人们定义为一种类似老虎的猛兽,食肉。

《左传·文公十八年》中注释曰:“螭,山形神兽,或曰如虎而啖虎。

”另外,也有文献描述螭为龙形,如《说文解字》中曰:“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曰螭。

”鉴于此,螭应为面如虎形、身如龙形的神清代文房用具螭纹的重构李 蕙图1:清乾隆款夔龙蟠螭纹佩形墨编辑|屈梦夏820481337@清代受思想多元化和世俗化影响,纹饰的造型复杂繁缛,本文以清代文房用具螭纹为例,全面理清螭纹的造型特征,通过打散,提取清代螭纹的构成元素,分析思想寓意,再以重构形式恢复纹饰原貌,进而捕捉清代纹饰设计的深层理念和寓意。

““AppreciatION 鉴赏·文房兽,故有了形态各异的螭虎、螭龙的装饰造型。

自西周以来,螭纹便伴随着青铜器的发展而存在,并作为图腾崇拜一直被视为权力、祥瑞的象征而得到广泛应用。

2.各历史时期螭纹的特点(1)兽形龙形分离期。

螭的形象从西周开始渐渐与龙形脱离,以一种趋于兽类体征出现。

西周至战国时期的螭纹身躯比较粗壮,尾部呈上下分叉的卷曲状,眼圆鼻大,虎耳,颈粗大而弯曲,腿部线条亦弯曲,脚爪常上翘。

此外,汉代的螭纹只有三条腿。

(2)兽形螭纹停滞期。

历代玉器螭纹之异同

历代玉器螭纹之异同

历代玉器螭纹之异同
鲜仲文
【期刊名称】《东南文化》
【年(卷),期】2005(000)002
【摘要】战国时期玉器出现螭纹,经过历代发展演变,玉器螭纹活泼瑰丽、变化多姿、精犷奔放.
【总页数】3页(P84-86)
【作者】鲜仲文
【作者单位】常熟博物馆,江苏,常熟,215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6.8
【相关文献】
1.浅论古代玉器蟠螭纹的演变 [J], 吴萍
2.玉器上的螭纹及其时代特征 [J], 郝颜飞
3.浅谈古玉鉴赏的艺术——以汉代螭纹玉器鉴赏为例 [J], 李强;
4.连云港市博物馆馆藏宋代蟠螭纹玉璧鉴赏\r ——兼论宋代玉器的俏色巧雕工艺[J], 朱伟
5.浅谈古玉鉴赏的艺术--以汉代螭纹玉器鉴赏为例 [J], 李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代玉器特征——主流纹饰

汉代玉器特征——主流纹饰

汉代玉器特征——主流纹饰
汉代玉器特征——主流纹饰
一、汉螭五式:汉代玉器上螭纹流行。

据说螭是龙生的九子之一,明代陈仁锡所著《潜确类书》记载:“龙生九子。

”九子之中的无角龙就是螭。

《广雅·释螭》:“有鳞日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日螭龙。


汉代螭纹有无角、有角、方圆耳、耷耳、打洼耳等五种样式。

汉螭方首与猫头相似,是汉代玉器独有的特征。

汉螭尾部大多饰粗绳纹,是汉代玉器另一个重要特征。

二、首创“四灵纹”:所谓“四灵”,指的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我国在殷代前后,把春天黄昏的天空上出现的星星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域,南方的星群像一只鸟,称之为“朱雀”;东方的星群像一条龙,称之为“青龙”;西方的星群像一只虎,称之为“白虎”;北方的星群像龟又像蛇,称之为“玄武”。

《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

”孔颖达疏:“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


凡饰有四灵纹的,几乎全是汉代玉件(除后仿)。

三、卷云新纹:
春秋卷云纹多数为内卷。

战国卷云纹多数为隆卷。

汉代卷云纹多数是弧卷,俗称“括弧云”。

弧卷云纹奠定了后来出现的“四蒂纹云”和“流云”的基础。

四、汉代玉器中仍有沿袭战国出芽谷的纹饰,但谷粒呈半球乳突状,手感也不如战国的硌扎。

五、剑饰采用高浮雕螭纹,是汉代玉器中最生动的特征。

六、同心圆玉璧起源于战国,但主要流行期却在汉代,汉以后绝少再有此种纹饰。

汉代玉璧极少浮雕螭纹,凡有浮雕螭纹的“汉璧”大多为后仿璧。

历代玉器螭纹之异同(下)

历代玉器螭纹之异同(下)

历代玉器螭纹之异同(下)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艺术领域也有较快的发展。

宋代螭纹一般饰于玉佩、玉碗、玉剑饰等玉器之上。

宋代玉石上的螭纹继承了唐代玉器雕琢的传统技法,并以熟练的技巧和精美的艺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时代风貌。

宋代螭龙纹的额头中间刻有一条或两条阴刻线,另外也有额头中间竖一阴刻线或光素无纹的。

一般为深挖管钻圆眼,少数也有斜挖,但均突出阳纹眼珠,另有一种眼框内多一圆圈。

在鼻下出现宽而深的横阴刻线。

宋代螭纹在造型上立体感强,肩与臂部非常丰满、厚实,四肢肌肉发达,有力的动感,这是宋代螭纹与其它朝代螭纹的主要区别。

元代由北方游牧民族执掌政权,这一时期的工艺品都具有粗犷简朴的特点,琢于玉器上的螭纹图案也不例外,时代特征突出,颇具民族特色。

元代玉器上的螭纹一般装饰于玉佩、玉璧、玉带钩、带扣等玉器上(图五)。

元代螭纹的整个头部比前期宽,往往五官都集中在脸的下部处,额头高而宽,在中央部位出现以下几种纹饰“王、土、二”等,其中“二”字纹宋代就出现了。

元代螭纹毛发特长,作迎风飘浮状,直至双肩,在头颈与双肩之间用深雕刻法,好似切断一样,形成一耸肩现象,背部出现一阴刻线为分界,两边出现“二”字纹。

元代玉器所琢蟠螭大多浑圆状,造型上四肢关节以圆角度为多,装饰图案较粗犷,基本上沿用唐宋琢玉技法。

我国至明代以来海运畅通,对外经贸的发展,促进了工艺美术品的生产,这一时期的玉雕、牙刻、织绣、金工、漆器、珐,等工艺品都有大量出口。

这时龙纹与螭纹的纹饰也增多。

明代玉器上的螭纹图案一般装饰于玉佩为多,另有饰于带钩、如意、提携等玉器(图六)。

明代玉器上螭纹装饰一般较图案化,不够活泼生动,整个造型有爬行、飞腾、盘旋状,变化多端。

角的变化一种为细短形,另一种螭纹无角,只有束发,发形上冲为多,飘浮状,眉毛出现花叶形,尾也出现花叶形,用夸张手法美化螭纹。

螭纹四肢比元代粗大,小腿下端与爪出现短细的阴刻线,四肢弯曲处成方角形无生动感。

角龙、应龙、夔龙、螭龙、秃尾龙,古瓷器上的龙纹你分得清楚吗?

角龙、应龙、夔龙、螭龙、秃尾龙,古瓷器上的龙纹你分得清楚吗?

角龙、应龙、夔龙、螭龙、秃尾龙,古瓷器上的龙纹你分得清楚吗?元明清时期,统治者在景德镇建立御厂烧制宫内日用瓷,在这些瓷器上的纹饰中,用以代表皇家身份的龙纹主要分为角龙、应龙、夔龙、螭龙以及秃尾龙等数种。

明万历青花龙穿莲花梅瓶角龙“角龙”即头上长角的龙,通常称为“虬龙”“蛟龙”,是景德镇御厂最常使用的龙纹造型。

体形可用上文“九似”来形容,如“角似鹿,眼似虾,项似蛇,腹似蛇,鳞似鱼,爪似凤”等。

明清时期,五爪龙纹被官方垄断,代表帝王,民窑瓷器上不可使用。

三爪四爪与五爪元朝制品中的角龙形象凶猛生动,龙爪基本为三爪、四爪与五爪。

明初洪武永乐朝的角龙造型仍与元代大致相仿,至宣德时期,龙纹显得更加粗犷威武,明中期又趋于精细纤秀,明末则大多显得草率羸弱。

宣德龙纹清代龙纹的演变与明代整体类似,甚至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走势有不少关联。

总体看,历代角龙造型各有其时代特点,根据鳞片、爪形以及头部等诸多细节,基本可以判断出大致制作时期。

清代龙纹应龙“应龙”指有翼的龙,俗称“翼龙”“飞龙”。

汉代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后“乘雷车,服应龙,骖青虬,援绝瑞,席萝图,络黄云,前白螭,后奔蛇,浮游逍遥……”《吴志·吾粲传》中也曾提到“夫应龙以屈伸为神,凤皇以嘉鸣为贵”。

随着对应龙不断的神化,清康熙年间东轩主人又在《述异记》中渲染道:“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角龙千年方为应龙。

”明初洪武永乐朝角龙造型应龙的图案纹饰较早就出现在古代铜、玉、漆器以及石雕、绘画当中。

南宋时期,浙江龙泉窑曾制作过应龙纹饰的瓷器。

官窑瓷中应龙的出现略有些晚,到明初永宣御厂瓷迅速发展阶段,应龙纹才与其他绘画素材一起纳入御厂瓷纹饰中。

明代史学家焦竑在《玉堂丛语·文学》中记载:“景陵(宣德帝葬于景陵,所以此处代指宣德)一日禁中阅书,见龙有翼而飞者,讶之。

遣问之阁中,三杨辈皆不能对,上顾诸史官曰:'有能知之者否?'陈继时在下列,出对曰:'龙有翅而能飞,曰应龙。

螭龙的前世今生

螭龙的前世今生

螭龙的前世今⽣螭龙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到今天似乎越发年轻,古饰新搭充满⽣机。

螭龙,前⼈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的叫虬(qiú)龙,⽆⾓的叫螭。

其中“⽆⾓的”便是螭龙。

螭龙典型的造型,头部的特征是圆眼、⼤⿐、眼尾稍有细长线。

猫⽿,有两个卷云纹所组成的尾巴,有点像是貔貅的尾巴。

关于螭龙有两种传说:⼀说中国古代汉族传说中的龙的来源之⼀。

也称蚩尾,是⼀种海兽,汉武帝时有⼈进⾔,说螭龙是⽔精,可以防⽕,建议置于房顶上以避⽕灾;⼆说是龙九⼦中的⼆⼦,古书中云:“其⼆⽈螭吻,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

”(形体似兽)根据以上的说法,螭龙的原形应该是我们⽣活中的壁虎。

先看来说说螭龙的前世。

⽟器上出现螭的形象,正好与⽂献记载最早期相同,即亦在战国时出现,此后的汉魏、元、明、清⼀直延续。

唯唐、宋略少,是螭纹在⽟器上出现的低潮期。

其名称有叫蟠螭、螭虎、螭龙者。

⽟镂雕螭龙合璧,战国,直径11cm。

清宫旧藏。

此璧为新疆和⽥青⽩⽟制,局部有⾊变,圆形,内、外边沿略平。

璧两⾯皆饰凸起的⾕纹,作交错的斜线排列,⾕粒呈旋状。

璧孔内镂雕⼀螭龙。

汉代是螭纹最⿍盛期,数量多,在许多⽟器上都能见到。

此外,⽟螭纹已不见扭丝式尾和⾓,头形未见侧视状等也是此期的⼜⼀特征。

⽟“益寿”⾕纹璧,汉,⾼13.2cm,宽10.5cm,厚0.5cm。

清宫旧藏。

⽟璧青⽩⾊,有暗黄⾊斑。

璧圆形,体扁平,内、外边缘处凸起,两⾯纹饰相同,均饰颗粒状⾕纹。

璧的上缘之外饰有透雕的“益寿”⼆字,字两侧分别雕⼀螭和⼀龙。

螭为回⾸状,⾝有环点,长⾓。

龙为阔嘴长唇,似由鳄演化⽽来,龙⾝有鳞,四肢及后⾝似兽⾝。

魏晋时⽟螭纹主要作⽟璧、⽟印、⽟贝剑饰物等器上。

综观此期⽟品上的螭纹,其形式很似两汉晚期,唯不同的是⾝较细长,⾝上以短平⾏线饰作的⾜⽖和⽻⽑纹较多,个别螭纹的头侧⽿间和脑后开始出现⽑须和发纹等。

魏晋⽟双螭纹璲长9.9cm宽2.5cm⾼1.8cm ⽟料青⽩⾊,局部有褐⾊沁斑。

螭虎纹螭龙纹浅谈(转载)

螭虎纹螭龙纹浅谈(转载)

螭虎纹螭龙纹浅谈(转载)图1螭虎是战国之后玉器中常见的异兽,战国晚期玉器上就有螭虎纹饰。

汉以后,螭虎使用的更为广泛。

史书记载:初,汉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螭虎纽。

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高祖佩之,后代名曰传国玺。

汉人崇尚螭虎。

班固《封燕然山铭》有“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的句子。

由此可知,螭虎在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中代表神武、力量、权势、王者风范。

战国时期的玉螭:1、此期螭和整体造型,皆作扁平形而未见有立雕或半立雕器,通体除特定的器物,如冲牙等外,均呈S形弯曲的行走状,侧面身侧视,两面饰纹相同,多镂雕。

2、此期玉螭的局部器官中均作张口露齿,梳形目,头顶有较长且分叉的角和比角短并呈后飘上杨的耳,四爪足,尾上翘内卷并饰扭丝纹,形虽如虎或龙,但均无虎斑和龙体鳞纹。

3、此期玉螭上各外露于体外的器官之末端及身上的饰纹等,皆呈C字形尖卷。

4、此期玉螭纹皆或作玉器之形或作玉器辅助纹用。

两汉及魏晋时期玉器上的螭1、此期玉螭除个别外,大多数从以往的侧视形转化为正视和表现俯视能见的正面形。

2、此期螭形脑后的角一般较战国的短,有的独角饰为扭丝形,多不分叉。

3、此期螭形均四足分作有躯体的两侧,而不是战国那样四足都在身下,一侧各有两足,作爬行状而非战国时的走状。

4、玉螭纹的尾饰为扭丝形者、多为西汉物,此后渐少,并开始分叉。

5、耳两侧有毛发,目上有眉毛,东汉以后进而在身上和足间的局部都有毛纹,所饰毛纹,皆用短细且平等的成组阴线表示。

6、螭形局部增咖饰纹,如东汉始在身上有凹孔,身上有圆圈纹、竹节纹等,及至魏晋时的个别螭纹上的脑后还新出现了毛发纹。

7、此期所见螭纹除战国时常作玉璧、玉瑗等饰纹外,另增加的器物有玉贝剑饰物,玉韘、玉印、玉佩饰等。

8、此期玉螭中在战国时与玉凤复合在一起者已很少或不见,但新增加的复合纹图中见者有龙、云、鸟、熊、虎、朱雀、玄龟等。

唐、五代玉器上很少见到螭纹;此期的特征:蟠螭纹颈上有人字形纹,脊上开始有阴刻脊线,有的在腿部的关节处刻有类似云的纹饰,这种纹饰在六朝的蟠螭上已出现,唐以后的蟠螭上也有,但六朝和唐代蟠螭上的云纹只有一钩,后来的云纹则更卷曲一些。

中国历代龙纹饰简介

中国历代龙纹饰简介

中国历代龙纹饰简介中国历代龙纹饰简介龙是华夏民族进入农业社会后创造的一种虚拟动物。

传说中的龙是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

春分时登天,秋分时潜渊,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白虎、玄武)之首。

随后,演变成为皇权象征,以致于历代帝王都以“真龙天子”自居。

一、元代:各种陶瓷器上都多见龙纹,尤以青花瓷上的龙纹最典型生动、时代特征最强。

元代龙泉青瓷龙塑,四肢与躯干同粗,不生背鳍(其)。

元龙泉窑青瓷印云龙纹,龙角无分杈,龙鳞为单个的突出点组成,爪长而尖稍弯。

元代景德镇青花龙纹:形体细长似蛇,头瘦、上颚尖、细颈、长躯,背有尖的齿形鳍脊,斜方鳞;细长腿、以三爪居多,爪细长锐利,尾部细,作火焰状,肘毛形如飘带,圆目有神,发疏向后或向上前方飘拂,双鹿角细长尖部上钩,背有尖的齿形鳍脊,长而较密,有的鳍齿一长一短,大腿和小腿表现的明显。

二、明代:龙纹为官窑瓷器上最常见的纹饰,身体粗状,猪嘴(下颚比上颚长些),龙须上卷,鱼鳞,五爪多。

这是总的特征,各时期,又多少还有些差别;明末,龙画得更为草率,线条凌乱,色彩浅淡,填涂粗糙。

崇祯时的正面龙,形似老人,毫无生气与威严,反映出明王朝的统治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微残了。

永乐、宣德龙纹:猪嘴,颈部略细,龙躯粗壮,龙首上颚唇高突起,下颔突出,鼻子向上翻起,张目吐舌,五束长发向后上作波浪状飞起,身躯修长,四足壮硕。

龙爪呈轮盘式张伸,肘毛长飘拂,形神凝重威严。

爪有三、四、五爪之分:三爪龙,爪向后;五爪龙,一爪向前,另四爪向后,五爪爪尖成带状圆排列。

弘治:龙的两眼平视。

多为五爪。

一般来说,龙首长方,闭嘴露一齿,双短髯上飘,眼眉直立,圆目并列平视呆板,肘毛短、细花尾。

正德龙纹:一般来说,龙首长方,闭嘴露一齿,双短髯上飘,眼眉直立,圆目并列平视呆板,肘毛短、细花尾。

龙头扁长,脖细身粗,龙的鬃发呈三角形,倒竖在头顶,嘴巴如灯,一前一后地并排一条水平线上。

五爪短粗有力,作轮式撑张。

嘉靖:龙多绘双翅,飞舞盘旋,鬓发竖立,姿态凶猛。

纹样系列 龙生九子(中)

纹样系列  龙生九子(中)

纹样系列|| 龙生九子(中)上期关于龙生九子,我们一起认识了前三子,各位是否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呢?分别是:囚牛(音乐)、睚眦(兵器)、嘲风(好望)。

这期我们将继续认识九子之中的蒲牢、狻猊、霸下。

它们都分别代表了哪些形象呢?龙生九子之四·蒲牢[púláo]蒲牢,形似盘曲的龙,排行第四,平生好鸣好吼,洪钟上的龙形兽钮是它的遗像。

原来蒲牢居住在海边,虽为龙子,却一向害怕庞然大物的鲸鱼。

当鲸鱼一发起攻击,它就吓得大声吼叫。

人们报据其“性好鸣”的特点,“凡钟欲令声大音”,即把蒲牢铸为钟纽,而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鱼形状。

敲钟时,让鲸鱼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

龙生九子之五·狻猊[suānní]狻猊,形似狮子,排行第五,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

相传这种佛座上装饰的狻猊是随着佛教在汉代由印度人传入中国的,至南北朝时期,我国的佛教艺术上已普遍使用,这种造型经过我国民间艺人的创造,使其具有中国的传统气派,后来成了龙子的老五,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结跏趺坐或交脚而坐的佛菩萨像前。

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卫大门的中国传统门狮更为睁崃威武。

龙生九子之六·霸下霸下,又名赑屃[bìxì],形似龟,是老六,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座下的龟趺是其遗像。

传说霸下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

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

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霸下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迹,叫霸下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

霸下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霸下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霸下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

霸下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

古玉断代之各时期玉蟠螭纹饰的演变特征

古玉断代之各时期玉蟠螭纹饰的演变特征

古玉断代之各时期玉蟠螭纹饰的演变特征春秋战国时期汉代西汉时期的蟠螭纹与战国时期相比较变化较大。

双耳由竖起状变为下垂,眼睛的雕法颇具立体感,在眼眶内四周用偏刀法削成斜坡,以突出眼球。

鼻梁中间出现一道横向的凹槽,使得颧部和腮部突出肩部有人字形脊线。

尾部末端多分叉外卷,绞丝状的多属于西汉早期之纹。

东汉时期的蟠螭纹耳朵旁边出现了短小阴刻线的装饰,有的耳内出现凹槽,躯体上出现了平行排列的阴刻短直线和小圆圈纹。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蟠螭纹最大特点是只有一条前腿,故有“六朝蟠螭三条腿”之称,其整体造型呈仰颈凸胸状。

唐代唐代玉器上的蟠螭纹较少,到宋元时期又逐渐多起来。

宋代的蟠螭纹有仿汉代的倾向,其不同之处在于脸部呈斗方形,不似汉代的短方形。

眼睛四周虽仿汉代的偏刀法切削,以突出眼球,但汉代蟠螭眼角下垂,而宋代则多上挑。

腿毛比汉代蟠螭细密且多,大、小腿的关节处见棱见角,小腿部位左右两侧都有小凹槽出现,以凸现中间的筋骨。

臀部丰满厚实,蟠螭尾也有绞丝尾,但其除了仿汉代用阴刻线表示绞丝线外,也有用凹槽表示绞丝尾的,此为汉代所不见。

背部常有一条很细的阴线,以表示脊骨,两侧用砣压,使脊骨常有突出感,这是宋代所有玉兽的一个普遍雕刻特征。

元代元代玉器上的蟠螭纹时代特征比较明显,其额部常见有王字纹装饰,眉、眼、鼻、口集中在面部下方,约占整个面部三分之一。

双耳宽大,呈内卷云式,四肢关节处为圆形,加饰勾云纹。

肩部采用重刀法处理,呈肩高颈低、双肩高耸状。

躯体中央采用双阴刻线表示脊骨,两侧则以二字纹表示肋骨。

尾部一般是分叉尾,其长度超过前代各个时期。

明代明代蟠螭纹脸部较短,眉、眼、鼻、口约占整个面部的二分之一。

眼形繁多,有圆圈眼、三角眼、橄榄眼及虾米眼等多种。

躯体上脊骨的表现手法除了如宋元时期一般用阴刻线外,还出现了用压砣斜磨而成的具有锋芒的脊骨。

此为前代所未见。

后退关节多呈方形,小腿到脚掌部位出现了阴刻细茸毛。

清代清代玉器上的蟠螭纹最大特点是写实性强,如下唇出须,脊骨雕出圆珠形骨节。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代的螭纹五断代,是研究古玉首先遇到的问题,即使那些经科学发掘的出土玉器,也有一个重新断代的问题,因为有很多玉器的制做年代并不是与墓葬的年代相符,可能要早得多;更何况那些非科学发掘品和传世品了。

宋代以降,仿制和伪造古玉成风,使古玉在难解的断代困境中,更加扑朔迷离……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龙属(或又称龙子之一)鉴于螭是传说而非现实生活中的动物,故其形态并无有一定的固定式样,说法也很多。

现将其中一些重要著述中的内容摘录数条如下:《说文》:“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曰螭。

”《汉书·司马相如传》有“蛟龙、赤螭”之载,其中“赤螭”一词文颖的注解称:“螭,为龙子。

”张揖的注释称:“赤螭,雌龙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有“投诸四裔,以御螭魅”之载,其中“螭魅”一词的杜预注称:“螭魅,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者。

”《左传·宣公三年》有“螭魅魍魉,莫能逢之”之载,其中“螭”字,据注家称:“螭,山神,兽形。

”从上述各条文献来看,有关螭的记述,最晚在战国已开始。

至于它的来历,有说是“龙属”或“龙子”,或“雌龙”,即母龙。

其先为“山林异气所生”,色黄、无角、兽形。

玉器上出现螭的形象,正好与文献记载最早期相同,即亦在战国时出现,此后的汉魏、元、明、清一直延续。

唯唐、宋略少,是螭形在玉器上出现的低潮期。

其名称有叫蟠螭、螭虎、螭龙者。

战国时期的玉螭战国是迄今所知最早在玉器上出现螭的时期,而且数量相当多,其中最典型的有如下几例:一件是民国年间在河南省洛阳金村战国中期墓所出的玉镂雕三螭纹璧,器现藏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璧径21.7cm,上镂雕三螭,一在中央两瑗并璧形的相连接处,另两只在璧主体的外缘。

所饰三螭基本形式相似,唯大小形态略异,皆张口露齿,上唇长宽,下唇似斧且短小,不规则椭圆形目,两眼各有一延长线,弯曲上翘,线较平直,脑顶有后飘且上扬的长尖式耳,脑与颈之间有一如鹿角的长且分叉的独角,胸前亦有一如脑顶的分叉且内外卷一弯的角形饰,身有撮毛纹,四爪足如虎足,长尾上翘内卷并饰扭丝纹,整体呈S 形侧身、侧视的爬行状。

上述三螭纹璧是科学的出土物,是战国玉璃的最典型代表。

此外,在一些传世珍品中亦有许多类似的螭纹,见者有琢饰在玉瑗玉璧上,有为玉璜或玉珩之饰,亦有做冲牙之形者。

综观它们的形态,虽每一螭各有差异,但均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艺术风格,计有如下几点:1、此期螭的整体造型,皆作扁平形而未见有立雕或半立雕器,通体除特定的器物,如冲牙等外,均呈S形弯曲的行走状,侧身侧视,两面饰纹相同,多镂雕。

2、此期玉螭的局部器官中均作张口露齿,梳形目,头顶有较长且分叉的角和比角短并呈后飘上扬的耳,四爪足,尾上翘内卷并饰扭丝纹,形虽如虎或龙,但均无虎斑和龙体的鳞纹。

3、此期玉螭上各外露于体外的器官之未端及身上的纹饰等,皆呈C字形尖卷。

4、此期玉螭纹皆或作玉器之形或作玉器辅助纹用。

两汉及魏晋时期玉器上的螭汉代是螭纹最鼎盛期,数量多,在许多玉器上都能见到。

其中两汉早期作品,可以广东省广州市象山岗西汉初期南越国王赵睐墓出土品为代表。

此后,西汉中晚期及魏晋仍有大量螭纹遗存,现将此期的典型遗物分别介绍如下:1938年西汉南越王墓出土一件玉镂空套环形器,其上镂雕一螭一凤纹。

所饰一螭,首身及尾的一部分饰于内环,尾的大部分和前后两足的一部分在内外两环之间。

螭呈张大口,露上下门牙各一,脑后有不分叉的独角和耳,胸两侧各有一似羽翅的钩形饰,长颈,长尾后段分成两叉,尾前端和一叉饰扭丝纹,另一较宽长的尾叉饰双线竹节饰纹,上唇侧及前后足的上腿处各有一撮胡须或毛纹,角与羽翅处饰双线竹节纹,整体呈多重S形弯曲和侧身侧视奔跑状。

同上述一墓出土的另一件有螭纹的玉器为玉剑首,其正面的外缘浮雕两只形式相同的螭纹。

所饰螭体呈S形弯曲的爬行状。

头额两侧各一形式相同的耳,梳形目,外眼角卷曲上提,平嘴,整个螭首作正视形并颇似猫或虎头。

螭四足外撇,分别于左右两侧,背部从脑后至尾间有一阴刻随形的线纹,腹侧似有羽翅,尾饰扭丝纹。

南越王墓所出的另一件螭纹玉器名玉剑珌,其上螭纹是用浮雕法琢制。

首作猫科动物的头形,两耳后伏于颈背,近似方框并有眼角线双目,直鼻,平嘴,呈正面形。

尾细长卷曲,饰扭丝纹。

螭身背部有一从头颈至尾的阴刻随形线,四爪足向身两侧外伸,作穿于云气间的爬行状。

西汉中期的典型螭纹代表,是河北省满城县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其中一件玉璧上镂雕双螭最为精美。

双螭纹饰于玉璧主体上部的出廓处,形式大小相同,但朝向相背,呈侧身侧视,身尾并联形。

螭作张口露齿,脑后有双耳和一长且上扬的扭丝形独角,身有翅,昂首挺胸,身首于首和颈背上翘,四足外伸但已抽象变形,通体除颈背侧一道随形阴刻弦纹外,另局部还有扭丝式胡须纹和C字形纹等。

中山靖王墓出的另一件螭纹玉器是玉贝剑上的珌。

此器的两面均有一螭纹,其形除双目上饰眉或毛纹,脑后有长且下弯的独角,身侧有一鸟首外露等与前述南越王赵睐一件玉珌螭纹略异外,其它五官特征,作穿行于云气间和身的刻纹等都很相似。

东汉玉器上较具代表性的螭纹,有1969年河北省定县北陵头村中山穆王刘畅墓所出土的几件玉器纹饰,重要的有玉座屏、玉璧、玉碟韘上几组玉螭纹。

所饰玉螭纹,基本造型和纹饰与西汉玉螭纹同,唯身上局部器官和刻纹略有所别。

主要表现在局部纹刻中有在以往未见或罕见的装饰,如以数道短平行直线组成的足爪、毛发和胡须纹,间点缀小圆圈纹、竹节式纹等。

此外,玉螭纹已不见扭丝式尾和角,头形未见侧视状等也是此期的又一特征。

魏晋时玉螭纹主要作玉璧、玉印、玉韘、玉贝剑饰物等器上。

综观此期玉器上的螭纹,其形式很似两汉晚期,唯不同的是身较细长,身上以短平行线饰作的足爪和羽毛纹较多,个别螭纹的头侧耳间和脑后开始出现毛须和发纹等。

从上述两汉和魏晋时期玉器上的螭纹看,知此期与战国时的螭纹有如下一些差别:1、此期玉螭除个别外,大多从以往的侧视形转化为正视和表现符视能见的正面形。

2、此期螭形脑后的角一般较战国的短,有的独角为扭丝形,多不分叉。

3、此期螭形均四足分作有驱体的两侧,而不是战国那样四足都在身下,一侧各有两足,爬行状而非战国时的走状。

4、玉螭纹的尾饰为扭丝形者,多为西汉物,此后渐少,并开始分叉。

5、耳两侧有毛发,目上有眉毛,东汉以后进而在身上和足间的局部都有毛纹,所饰毛纹,皆用短细且平行的成组阴线表示。

6、螭形局部增加纹饰,如东汉始在身上有凹孔,身上有圆圈纹、竹节纹等,及至魏晋时的个别螭纹上的脑后还新出现了毛发纹。

7、此期所见螭纹除战国时常作玉璧、玉瑗等饰纹外,另增加的器物有玉贝剑饰物,玉韘、玉印、玉佩纹等。

8、此期玉螭中在战国时与玉凤复合在一起者已很少或不见,但新增加的复合纹图中见者有龙、云、鸟、熊、虎、朱雀、玄龟等。

宋元时期玉器上的螭纹唐、五代玉器上很少见到螭纹,有些传世品,曾定为唐物者,似有疑问,因此,其特点不甚清楚。

宋、元两代,特别是元代始,玉器上的螭纹又多起来,凡此期的带扣、带钩、剑饰等,都常有螭纹出现。

试举数例分述如下:青玉双螭纹笔阁一件,长10cm,宽4.3cm,体作扁长方委角形,正面浮雕双螭纹。

所作螭脑大脸小,近似三角形圈目,目上有两道粗眉合为牛角式上扬,脑后有一束长发飘至前两足合并的背脊处,四足分别在身体的左右两侧,作弯曲爬行状,身于前二足合并的背脊各阴刻一漩涡式钩云纹,从前两足合并的背脊至尾端有一道随形阴刻的线纹表示背脊,背脊线两侧各有若干组由双道平行短阴线组成的竹节斑纹,尾长且分成多叉,口衔灵芝。

另一器为三环套连式带扣,上亦有双螭纹,其所饰螭形及五官等与前述一器上的螭纹同,所不同的是螭口均未衔灵芝。

其脑后飘发更长,几飘伸至前两足并合处之后的背脊间。

近似上述的螭纹,亦有出土品,其中江苏省无锡市元钱裕墓出土一件圆形佩上阴刻的一条螭纹可为其代表。

凡此说明,上述传世品皆为元物,并由此可知元代玉器上的螭有如下一些共同特征:1、此期玉器未见有单独的螭形物者,所见皆以纹图的方式琢饰在不同造型和用途的玉器上。

2、此期螭纹的造型,如四足分饰于身驱的两侧,作爬行状,尾分叉,身饰双条短平行线组成的竹节纹,都仿自汉魏时物,说明有前后的继承关系。

3、此期螭形,前额颇大,且高凸,而脸部五官,如眉、眼、鼻、口则集中在整个面部的下方,其与头额的比例是,凸额作头部的三分之二,而其它五官只占三分之一。

4、此期螭的脑后束发很长,从脑后一直飘至前两足的背脊处,甚至有飘至胸背处者。

5、螭形双肩上耸,前腿弯势柔软,作向前同时伸出的爬行状,而后两足,一弯一伸,呈矮健有力之势。

6、四足的关节处有呈漩涡式的云纹,近似的云纹最少的只有在耸肩处两组,有的则有四组以上,直至八组,均成双成对,左右分列在四腿和双肩。

7、身上所饰的双平行组成的竹节纹增多,有的布满整个身驱和足尾处。

8、此期螭形之尾特别长,均有分叉,有的二股,有的三股或更多,均呈卷云形弯曲,作水涡状。

9、螭之颈和背,都有一道(个别两道)阴刻线纹,从颈部或肩部始一直随背形延伸至臂部尾端,以表示肥壮的背脊肌肉。

明代玉器上的螭明代玉器上常见螭纹,试举数形如下:一是明墓出土两例。

其一为浅浮雕螭纹,头部如鼠首,脑后有一卷弯的独角,回首,扭丝纹颈,背脊有一条随形阴线,前两足,一伸直置颈下,一后伸置腹侧,后两足一伸一缩,尾长细分两叉。

另一组螭纹,无角,双眉粗大,呈倒八字向两侧分开,缩颈弯曲,身上有如分叉尾形式的外伸线,似表示翅翼,背脊无随形阴线,尾分成两叉,亦呈爬行状。

近似上述出土玉器上螭纹者,尚有一些传世品,形式基本相似。

传世玉器上琢饰螭纹者中最完整和精美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件玉笔管上所饰两组螭纹,此笔通笔帽长约20cm,于笔管和笔帽上各浅浮雕一组蟠螭纹,其上所饰两螭纹,形式基本相似,皆有羊角式双耳,独角,长发向脑后身侧飘动,脑有若干条短平行线,口衔灵芝,背有双线随形脊,腹两侧和足上有短平行线竹节,足关节有多组漩涡式卷云纹,背有向两侧外伸且分叉的鳍或羽翅纹,四足,三爪,足间有单平行线组列的毛道纹,通体呈爬行状。

此笔管上螭,从整体看,尚有元代螭纹的遗风,当为明初物,而前述两组出土玉器上的螭纹,据报告为明中晚期物,因此,它们分别代表明代早晚期螭形纹。

此外,明代有一批螭纹带钩、双螭耳杯和杯托等,其上镂雕和浮雕双螭,虽形态并不全同,但其风格大同小异,与上述各例螭纹相似。

综观上述明代玉器上的各例螭纹,概括起来,计有如下一些特点:1、此期螭的头形较之元代的短,额较细并多有刻纹,而不是如元代螭额那样呈光头状。

2、此期螭之眼目,形式并不固定,计有圆圈目、三角形目、橄榄形目、倒八字形斜目、梳形目和虾米形目(主要是带钩上的螭)等。

3、脑后有一独角或无角者均有,发形多种,有向身侧飘动者,亦有贴肩随颈飘动者和分两股拂飘及上冲(即所谓“怒发冲冠”)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