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学院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浙江财经学院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浙江财经学院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核方式:考试日期:年月日

适用专业、班级:

一、判断题(下列各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统计学是研究总体数量方面的规律的,所以就不需要做定性研究。()

2、重点调查的误差是可以事先计算和控制的。()

3、计算比较相对指标时,通常采用总量指标。()

4、众数和中位数均易受极端值影响,不具有稳健性。()

5、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的连加。()

6、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各环比增长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7、因为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所以实际计算总指数时通常运用综合指数。()

8、样本指标的方差称为抽样平均误差。()

9、若其他条件固定,则总体变量的变动程度与抽样极限误差呈正比。()

10、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同号。()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凯特勒

B、威廉·配第

C、康令

D、阿亨瓦尔

2、对某社区8000名居民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其总体是()

A、8000名居民

B、每一名居民

C、8000名居民的收入

D、8000名居民的生活支出

3、某国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8532亿元,这是()

A、数量指标

B、质量指标

C、数量标志

D、品质标志

4、制定统计调查方案,首先要明确()

A、统计调查对象

B、统计调查单位

C、统计调查项目

D、统计调查目的

5、下列调查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1%人口抽样调查

B、经济普查

C、家庭生活水平抽样调查

D、农产品重点调查

6、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影响各组次数多少的主要因素是()

A、组距和组数

B、组数

C、组距

D、组中值

7、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统计指标是()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

8、某企业按照计划规定单位成本应比上年下降1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5%,则同上年相比单位成本()

A、下降14.5%

B、下降5.5%

C、提高14.5%

D、提高5%

9、关于发展水平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展水平又称为动态数列水平

B、发展水平实际就是动态数列中的各项具体的指标值

C、发展水平往往表现为总量指标

a表示

D、发展水平一般用

i

10、以1972年为基期,2004年为报告期,计算某现象的平均发展速度应开

()

A、30次方

B、31次方

C、32次方

D、33次方

11、按指数的性质不同,指数可分为()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12、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C、股票价格指数

D、农产品产量总指数

13、某商品价格发生变动,现在的100元只值原来的90元,则价格指数为()

A、10%

B、90%

C、110%

D、111%

14、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

A、随着抽样数目的增加而加大

B、随着抽样数目的增加而减少

C、随着抽样数目的减少而减少

D、不会随着抽样数目的改变而改变

15、当变量x按一定数值变化时,变量y也近似地按固定数值变化,这表明变量x和变量y之间存在着()

A、完全相关关系

B、复相关关系

C、直线相关关系

D、函数关系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全国工业普查中()

A、所有工业企业都是总体

B、各企业利税总额是标志

C、各企业的增加值是变量

D、某企业的职工人数是质量指标

E、某企业的增加值为6000万元,这是数量指标

2、下列有关众数的陈述,错误的有()

A、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

C、易受极端变量值的影响

D、当各组次数分布均匀时为零

E、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3、下列哪些属于时期数列()

A、历年旅客周转量

B、某金融机构历年年末贷款余额

C、历年黄金储备

D、历年图书出版量

E、历年职工平均工资

4、已知某地区粮食产量的环比发展速度2001年为102.5%,2002年为103%,2004年为105%,2004年对于2000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18%,则( )

A、2003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113%

B、2003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106.45%

C、2004年的粮食产量比2003年增加5%

D、2004年的粮食产量比2000年增加118%

E、该地区粮食产量的总速度为118%

5、某农产品报告期的收购额为120万元,比基期增加了20%,按基期收购价格计算的报告期假定收购额为115万元,,则计算结论正确的有()

A、收购量增长15%

B、收购价格提高了4.35%

C、由于收购价的提高使农民增收5万元

D、由于收购量的增加使收购额增加15万元

E、报告期收购额比基期增加了15万元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什么是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如何认识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2、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

3、什么是同度量因素?编制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如何确定?

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已知甲小区居民平均年龄为37岁,标准差为12岁,现对乙小区居民年龄进

(1)计算乙小区居民的平均年龄;

(2)比较甲乙两小区平均年龄的代表性大小;

2、某大型石油公司2005年四个季度的利润额及职工人数如下:

3

根据资料计算:(保留2位小数)

(1)计算销售量总指数。

(3)计算价格总指数。

(3)进行因素分析,分别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该公司销售额变动的原因。

4、在某学校的教学评估中,以不重复抽样的方式从1520名学生中抽取100名学生进行统计学成绩调查,结果有12名学生不及格。根据以上资料计算:(保留两位小数)

(1)试在95%(t=1.96)的概率保证程度下,计算该学校学生及格率的置信区间;

(2)若抽样方法改为重复抽样,其他条件不变,在95%的概率保证程度下,使及格率的置信区间为〔83%,93%〕,则最少应该抽取多少名学生进行调查。

5、某汽车销售代理商为了制订销售战略,收集了全国一些大中城市的人均可支

程度和相关方向;(结果保留2位小数)

(2)建立居民小汽车拥有量倚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说明斜率的经济含义。

《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标准答案(A卷)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日期:年月日

适用专业、班级:

一、判断题(下列各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10、√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B

2、A

3、A

4、C

5、B

6、A

7、A

8、B

9、C 10、C

11、B 12、D 13、D 14、B 15、C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BC

2、ACD

3、AD

4、BCE

5、ABCD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什么是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如何认识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答: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2分)

总体单位是构成总体的个体单位,它是总体的基本单位。(2分)

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可以变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可以变为总体。(1分)

2、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

答: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把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并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统计分布。(3分)

它包括两个要素: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所占有的单位数。(2分)

3、什么是同度量因素?编制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如何确定?

答:同度量因素是将特殊总体中不同度量的事物转化为同度量事物的媒介因素(1分)

一般情况下,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2.5分)

分)而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2.5分)

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组中值计算1分)

(1)(岁)0170

6464

f

xf x .38==

=

∑∑ (3分) (2) 岁)(.941170

37544

f

f )x -x (2==

=

σ

∑∑ (3分)

或岁)(.94183170

283328

x f

f x 222=-=-=

σ∑∑

甲:%.42337

12x V ==σ=

甲 (1分) 乙:%2.3938

14.9x V ==σ=

(1分) 甲乙V V >,所以甲小区的平均年龄更有代表性

(1分)

2、 解:(1) 上半年的人均创利额

人)(万元/54.8206

1760

2

)2/2183022/002()950018(==+++ (5分)

(2) 全年人均创利额

人)

(万元/34.17214

3710

4)2/2103021820322/002(1030209509108==+++++++ (5分)

3、解:(1)销售量总指数

%32.11016860

18600153002048012230153602045012350p q p q K 0001q ==?+?+??+?+?==

∑∑

(2分)

∑∑=-=-元17401686018600p q p q 0001

(1分)

(2)价格总指数

%45.10618600

19800153602045012350153601845018350q p q p K 1011p ==?+?+??+?+?==

∑∑

(2分)

∑∑=-=-元12001860019800q p q p 1011

(1分)

(3)销售额指数

%44.11716860

19800153002048012230153601845018350p q p q K 0011pq ==?+?+??+?+?==

∑∑ (2分)

∑∑=-=-元29401686019800p q p q 0011

(1分)

相对数分析:%45.106%32.110%44.117?=

绝对数分析:元元元120017402940+= (1分)

4、 解:(1)已知:N=1520,n =100

p=88/100=88% (1分)

)1520

100

1(100%12%88)1()1(-?=--=

N n n p p p μ= 3.14% (3分) %95)(=t F ∴96.1=t

p p t μ=?=1.96×3.14%=6.15% (1分)

p p p P p ?+≤≤?-

∴ %15.94%85.81≤≤P (1分)

即在95%的概率保证程度下学生及格率在81.85%~94.15%元之间。

(2)已知:%95)(=t F ∴96.1=t

%52/%)83%93(=-=?p (1分)

27.162%)5(%

12%8896.1)1(2

222=??=?-=p p p t n (人)

即至少须抽取163名学生进行调查。 (3分)

5、

1)

99

02

46576105

545658

261415558

265563152

2

2

2

2

2

..........)

()(==

-?-??-?=

---=

∑∑∑∑∑∑∑x x n y y

n

x y yx n

R (3分)

两者呈高度正相关关系。 (1分) 2)

3.52

6

.105.545.658.265.56.315)x (x n x y yx n b 2

22==-??-?=--=∑∑∑∑∑ (3分) 47.05

5

.53.558.26x b y a -=?-=

-= (1分) 因此直线回归方程为:x 3.547.0y +-= (1分) 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万元,城市每百人小汽车拥有量将平均增加5.3辆。 (1分)

浙江财经学院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

《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B 卷)

考核方式:闭卷 考试日期: 年 月 日 适用专业、班级:

一、判断题(下列各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区分具有相对性,随着研究任务的改变而改变。 ( ) 2、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基本方法,因此它并不能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 )

3、频率是加权算术平均数实质意义上的权数。 ( )

4、若甲、乙两总体某变量的标准差

乙甲、σσ存在乙甲σσ>,则乙总体变量的差异

性较小。 ( ) 5、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 ) 6、若现象的发展,其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则应配合直线趋势方程。 ( ) 7、若p 表示产品价格,q 表示产品产量,则1

011q p q p ∑∑

-表示因价格变动造

成的产值变动额。 ( ) 8、抽样平均误差不受总体变量变动程度的影响。 ( ) 9、在重复抽样情况下,其他条件不变,则样本单位数增加一倍将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少一半。 ( ) 10、若0=r ,则X 与Y 不相关。 (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 ( )

A 、威廉·配第

B 、阿亨瓦尔

C 、凯特勒

D 、康令 2、就总体单位而言 ( )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3、、某班三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6分、85分和92分,这里的"统计学成绩"是 ( )

A 、数量指标

B 、质量指标

C 、数量标志

D 、品质标志 4、、经常调查与一时调查是按( )来划分的。 A 、调查组织形式 B 、登记事物连续性

C 、调查方法

D 、调查对象包括范围 5、对某企业职工情况进行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 A 、该企业每一个职工 B 、该企业全部职工

C 、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情况

D 、该企业所有职工的情况 6、、在同一变量数列中,组距的大小和组数的多少的关系是 ( ) A 、组数越多,组距越大 B 、组数越多,组距越小

C 、组数和组距成正比

D 、组数和组距没有必然联系 7、、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 )

A 、小于100%

B 、大于100%

C 、等于100%

D 、小于或大于100% 8、标志变异指标中,由总体最大变量值与最小变量值之差决定的是

( )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标准差系数 9、下列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 )

A 、工资总额

B 、国内生产总值

C 、商品销售额

D 、固定资产价值 10、平均发展速度是 ( ) A 、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 、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 、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D 、增长速度加上100% 11、按指数研究的范围不同,指数可分为 ( )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12、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其同度量因素最好固定在 ( )

A 、报告期

B 、基期

C 、计划期

D 、任意时期

13、抽样调查中,必须遵循( )抽取样本

A 、随意原则

B 、随机原则

C 、可比原则

D 、对等原则 14、在同等条件下,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相比较,其抽样平均误差 ( ) A 、前者小于后者 B 、前者大于后者

C 、两者相等

D 、无法确定哪一个大 15、相关系数的值范围 ( ) A 、r -∞<<+∞ B 、11r -≤≤+ C 、11r -<<+ D 、01r ≤≤+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情况下,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是 ( )

A 、人口普查

B 、工业企业普查

C 、某市零售商店销售情况调查

D 、农产量调查

E 、高校在校生情况调查 2、下列指标中,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有 ( )

A 、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

B 、某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

C 、某年人均消费额

D 、某企业今年的销售额是去年的125%

E 、某年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 3、某商场各季度末的商品库存额资料如下:

A 、各项指标数值是连续统计的结果

B 、各项指标数值是不连续统计的结果

C 、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总量

D 、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的总量

E 、全年平均每季的商品库存额是个动态平均数 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 ( ) A 、个体指数 B 、总指数 C 、综合法指数 D 、平均法指数 E 、动态指数 5、相关分析的特点有 ( )

A 、两变量不是对等的

B 、两变量只能计算出一个相关系数

C 、相关系数有正负号

D 、两变量都是随机的

E 、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介于0和1之间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2、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

3、什么是时期数列?时期数列有哪些特点?

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

)

2、已知某市机动车数01年比00年增长6%,02年比00年增长10%,03年比01年增长20%,04年比02年增长25%,05年比01年增长40%,根据以上资

3

(1)该企业进口额总指数及进口额变动的绝对额。

(2)进口单价总指数及由于单价变动而增减的进口额。

(3)进口量总指数及由于进口量变动而增减的进口额。

(4)写出进口额变动的因素分析关系式。

4、某城市商业银行为推广信用卡业务,对该市居民进行问卷抽样调查,发出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60份。根据有效问卷,得到如下资料:每户居民平均每月刷卡消费7.8次,标准差为3.2次。

计算:

(1)在95%(t=1.96)的可靠程度下推断该市居民每户居民月均刷卡次数的置信区间。(保留一位小数)

(2)若置信区间保持不变,样本标准差仍然为 3.2次,概率保证程度改为95.45%(t=2),则有效问卷应达到多少份?。

(3)若保持95%(t=1.96)的可靠程度,其它条件不变,置信区间要达到(7.2,

8.4),则有效问卷应达到多少份?

5

(结果保留3位小数)

(2)建立单位成本倚产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说明斜率的经济含义。(结果保留2位小数)

《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标准答案(B卷)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日期:年月日

适用专业、班级:

一、判断题(下列各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10、×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C

2、C

3、C

4、B

5、B

6、B

7、C

8、A

9、D 10、C

11、A 12、B 13、B 14、B 15、B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ADE

2、AB

3、BCE

4、BDE

5、BCDE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确定调查目的。(1分)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1分) (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1分) (4)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1分) (5)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1分)

2、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

答:单项式分组适合于离散变量,且变量值变动幅度小的情况下采用;(2分) 组距式分组适合于离散变量的变动幅度很大,或连续变量的情况下采用。(3分)

3、什么是时期数列?时期数列有哪些特点?

答:在动态数列中,每一指标反映的是某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的总量,则该动态数列称时期数列。(2分)

其特点是:数列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1分)数列中各个指标的数值可以相加;(1分)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大小与所包括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1分)

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组中值计算1分)

(1)(元)7.3166240760000f x f x ===∑

∑ (3分)

(2)人数最多为第三组,所以众数组为 2000-4000

(元)9.30902000)

50100()40100()

40100(2000d x m 211L 0=?-+--+=??+??+

=(3分)

(3)12022402f ==∑,根据向上累计,中位数组为2000-4000。

(元)3200

2000100

601202000d f S 2f x m m

1m L e =?-+=?-+

=-∑ (3分)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2.81%4.1485=- (3分)

3、解:(1)进口额总指数

%70.112315

3556235.10108.4156281455.426p q p q K 0011pq ==?+?+??+?+?==

∑∑ (2分)

∑∑=-=-万元40315355p q p q 0011 (1分)

(2)单价总指数

%81.1023

.3453556285.1058.4266281455.426q p q p K 1011p ==?+?+??+?+?==

∑∑ (2分) ∑∑=-=-万元7.93.345355q p q p 1011 (1分)

(3)进口量总指数

%62.109315

3.3456235.10108.4156285.1058.426p q p q K 0001q ==?+?+??+?+?==

∑∑ (2分) ∑∑=-=-万元3.303153.345p q p q 0001 (1分)

(4)因素分析关系式

相对数分析:%81.102%62.109%70.112?=

绝对数分析:万元万元万元7.93.3040+= (1分)

4、解:(1)次1.0960

3.2=≈

=

n

x σ

μ (2分)

次2.01.096.1t x x =?=μ=? (1分)则在95%概率保证程度下,平均刷卡次数的置信区间为:(7.6,8.0)(次)

(1分)

(2) 10242.02.32s t t n 2

2

22x 222x 22=?=

?≈?σ=(份) 即有效问卷数至少须达到1024份。 (3分)

(3) (份)31096

0239612

2

2222222....=?=

?≈?σ=

x

x

s t t n

即至少须抽取110户居民进行调查。 (3分)

5

1)

987

.02376

286814

1283752517863945178

12843945)()(2

2

2

222-=-=

-?-??-?=

---=∑∑∑∑∑∑∑x x n y y n x

y yx n r (3分)

两者呈高度负相关关系。 (1分) 2)

34.02376

814

1283752517812843945)x (x n x y yx n b 2

22-=-=-??-?=--=

∑∑∑∑∑ (3分) 30445

128

3405178..=?+=

-=x b y a (1分) 因此直线回归方程为:x 34.030.44y -=

(1分) 斜率的经济含义为当产量增加1万件,单位成本将平均减少0.34元。(1分)

浙江财经学院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

《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C 卷)

考核方式:闭卷 考试日期: 年 月 日

适用专业、班级:

(共五大题)

一、判断题(下列各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数量标志是用数值表示的,而质量指标是用属性(文字)表示的。( ) 2、离散型变量既可以进行单项式分组,也可以进行组距式分组。 ( ) 3、以组中值代替组平均数不需要前提假设。 ( ) 4、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比较大小没有实际意义。 ( ) 5、若某国GDP2003年比2001年增长15%,2006年比2003年增长20%,则该国GDP2006年比2001年增长35%。 ( ) 6、若现象的发展,其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则应配合指数曲线趋势方程。( ) 7、若p 表示产品价格,q 表示产品产量,则0

001p q p q ∑

∑-表示因产量变动造

成的产值变动额。 ( ) 8、样本单位数n 越大,样本平均数的波动越小。 ( ) 9、在重复抽样情况下,其他条件不变,若要使抽样极限误差减少一半,则必须使抽样单位数增加两倍。 ( ) 10、若X 与Y 高度曲线相关,则

r

必接近于1。 (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统计有三种涵义,其基础是 ( )

A 、统计学

B 、统计活动

C 、统计方法

D 、统计资料 2、一个统计总体 ( )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3、某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和机器设备数是 ( ) A 、连续变量 B 、离散变量 C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D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4、某市工商企业2004年生产经营成果的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5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 ) A 、一日 B 、一个月 C 、一年 D 、一年零一个月

5、以下有关典型调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可以检验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 B 、能够补充全面调查资料的不足

C 、必须同其他调查结果结合起来使用

D 、不容易受人们主观认识上的影响 6、指出下列哪种分组是按品质标志分组的 ( ) A 、企业按职工人数多少分组 B 、企业按资金拥有量分组

C 、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D 、企业按设备拥有量分组

7、权数对于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B、标志值数量的多少

C、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D、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总数比重的大小

8、分配数列中各组标志值不变,每组次数均增加20%,则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

值()

A、增加20%

B、减少20%

C、没变化

D、无法判断

9、某企业1998年至2004年月人均收入分别为890元、910元、923元、925元、

950元、980元和1080元,该企业月人均收入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A、103.3%

B、102.8%

C、98.6%

D、105.3%

10、下列数列中属于动态数列的是()

A、学生按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

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

D、进出口总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

11、综合指数是计算总指数()

A、唯一的方法

B、最科学的方法

C、最基本的方法

D、最不理想的方法

12、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其同度量因素最好固定在()

A、报告期

B、基期

C、计划期

D、任意时期

13、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

A、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B、了解全及总体单位的情况

C、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D、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的研究

14、从2000名学生中按不重复抽样方法抽取了100名进行调查,其中有女生45

名,则样本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为()

A、0.24%

B、4.85%

C、4.97%

D、以上都不对

15、直线相关分析与直线回归分析的联系表现为()

A、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基础

B、回归分析是相关分析的基础

C、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深入

D、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互为条件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

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A、商品销售额

B、零售价格指数

C、耕地面积

D、机器台数

E、商品库存额

2、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

A、统计报表

B、普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E、抽样调查

3、在相对指标中,子项和母项可以互换的指标有()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E、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4、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A、算术平均法

B、调和平均法

C、几何平均法

D、高次方程法

E、加权平均法

5、采用类型抽样的组织形式()

A、需要对总体各单位进行分组

B、组内是进行全面调查

C、抽样误差较其它几种组织形式要小

D、最符合随机原则

E、适用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异较大的总体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统计指标和标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简述标志变异指标的主要作用。

3、简述抽样推断具有的特点。

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

该市

) 2、某大型石油公司2005年四个季度的利润额及职工人数如下:

3

(2)计算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减的总成本数额。

(3)计算单位成本总指数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而增减的总成本数额。

4、某饮料企业从某批新生产的10000瓶饮料中,按不重复方式随机抽取400瓶进行质量检查,发现其中有50瓶不合格。(保留一位小数)

(1)试以95.45%(t=2)的概率保证度估计整批产品不合格率的区间范围。(2)根据调查结果,问有多大的把握认为整批产品不合格数量在1090-1410瓶之间。

5、根据某班40个学生的数学成绩和统计学成绩进行计算,发现数学的平均成绩为80分,标准差为5.5分,统计学平均成绩为76分,标准差为8分,两种成绩的协方差为36分。根据资料分析学生的统计学成绩是否与数学成绩有显著相关关系,并建立统计学成绩倚数学成绩的直线回归方程。(结果保留2位小数)

《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标准答案(C卷)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日期:年月日

适用专业、班级:

一、判断题(下列各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10、×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B

2、D

3、D

4、B

5、D

6、C

7、D

8、C

9、A 10、D 11、C 12、A 13、C 14、B 15、A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ABCE

2、ABCDE

3、BCD

4、CD

5、ACE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统计指标和标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是一对既有明显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1分)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具有可量性,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不一定;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2分)

标志和指标的主要联系表现在:指标值往往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在一定条件下,数量标志和指标存在着变换关系。(2分)

2、简述标志变异指标的主要作用。

答:⑴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离中趋势。(2分) ⑵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程度。(2分)

⑶说明现象变动的均匀性或稳定性程度(1分)

3、简述抽样推断具有的特点:

答:它是由部分推算整体的一种研究方法;(2分) 它是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1分) 它是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1分)

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1分) 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9.0711126012081m /x m x ===∑∑ (5分)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统计学期末综合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它是( )。 A 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B 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 C 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 D 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欲使数量指标算术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与数量指标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是( )。 A 00p q B 11p q C 01p q D 10p q 3、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 )。 A 均值 B 中位数 C 众数 D 四分位数 4、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标准差为8.4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标准差为11.6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 )。 A 乡村较大 B 城市较大 C 城市和乡村一样 D 不能比较 5、某厂某种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各月计划任务有很大差异,今年1月超额完成计划3%,2月刚好完成计划,3月超额完成12%,则该厂该年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 )。 A 3% B 4% C 5% D 无法计算 6、基期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70件和50件,若报告期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乙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报告期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7、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 A 上涨10.0% B 上涨11.1% C 下跌11.1% D 下跌10.0% 8、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而计算的发展速度指标为( )。 A 环比发展速度 B 年距发展速度 C 定基发展速度 D 平均发展速度 9、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采用( )。 A 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 B 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 C 等距抽样的误差公式 D 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 10、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 )为主体。 A 抽样调查 B 普查 C 统计报表 D 重点调查 11、设总体分布形式和总体方差都未知,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时,若抽取一个容量为100 的样本,则可采用( )。 A Z 检验法 B t 检验法 C 2χ检验法 D F 检验法 12、要通过移动平均法消除季节变动得到趋势值,则移动平均项数( )。 A 应选择奇数 B 应和季节周期长度一致 C 应选择偶数 D 可取4或12 13、回归估计标准差的值越小,说明( )。 A 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B 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差 C 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好 D 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差 14、某企业最近几批同种产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0%、95.5%、96%,为了对下一批产品的合格率 进行抽样检验,确定抽样数目时P 应选( )。 A 90% B 95.5% C 96% D 3 % 96%5.95%90++ 15、假设检验中,第二类错误的概率β表示( )。 A 0H 为真时拒绝0H 的概率 B 0H 为真时接受0H 的概率

(完整版)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

2009---2010学年第2学期统计学原理课程考核试卷(B)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时量:120 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将其分为和。 2、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是、和。 3、在某城市中随机抽取9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1080,750,780,1080,850,960,2000,1250,1630(单位:元),则人均月收入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 4、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在有限区间(a,b)内取值,且X服从均匀分布,其概率密 度函数为 0 ()1 f x b a ? ? =? ?- ? 则X的期望值为,方差为。 5、设随机变量X、Y的数学期望分别为E(X)=2,E(Y)=3,求E(2X-3Y)= 。 6、概率是___ 到_____ 之间的一个数,用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经常性。 7、对回归方程线性关系的检验,通常采用的是检验。 8、在参数估计时,评价估计量的主要有三个指标是无偏性、和 。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1分,共10 分) 1、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统计学() 2、箱线图主要展示分组的数值型数据的分布。() 3、抽样极限误差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抽样平均误差。() 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全国人口数是总体,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5、直接对总体的未知分布进行估计的问题称为非参数估计;当总体分布类型已知, 仅需对分布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的问题称为参数估计。() 6.当置信水平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减少() 7、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SST =SSE+SSA() 8、右侧检验中,如果P值<α,则拒绝H 。() 9、抽样调查中,样本容量的大小取决于很多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样本容量 与边际误差成正比。() 10、当原假设为假时接受原假设,称为假设检验的第一类错误。()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 15分) 1、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 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样本()。 A、2000个家庭 B、200万个家庭 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D、200个万个家庭的总收入 2、当变量数列中各变量值的频数相等时()。 A、该数列众数等于中位数 B、该数列众数等于均值 C、该数列无众数 D、该众数等于最大的数值 其他 (a

教育统计学试题库

教育统计学 一、选择题 1、当一组数据用中位数来反映集中趋势时,这组数据最好用哪种统计量来表示离散程度?( B ) A. 全距( 差异量) B. 四分位距(差异量) C. 方差(差异量) D. 标准差(差异量) 2、总体不呈正态分布,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1000 的一切可能样本的平均数的分布接近于:( D ) A. 二项分布 B.F 分布 C. t 分布 D. 正态分布 3、检验某个频数分布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时需采用:( C ) A. Z检验 B. t 检验 C. X 2检验 D. F 检验 4、对两组平均数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时,在下面哪种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B ) A.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相等且小于30; B.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相等且大于30; C.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不等,n1小于30, n2大于30; D.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不等,n1大于30, n2小于30。 5、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C ) A. 若r1=0.40 , r2=0.20,那么r1 就是r2 的2 倍;

B. 如果r=0.80 ,那么就表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达到80%; C. 相关系数不可能是2; D. 相关系数不可能是-1 。 6、当两列变量均为二分变量时,应计算哪一种相关?( B ) A. 积差相关(两个连续型变量) B. ?相关 C. 点二列相关(一个是连续型变量,另一个是真正的二分名义变量) D. 二列相关(两个连续型变量,其中之一被人为地划分成二分变量。) 7、对多组平均数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时需计算:( A ) A.F值 B. t 值 C. x 2 值 D.Z 值 8、比较不同单位资料的差异程度,可以采用何种差异量?( A ) A. 差异系数 B. 方差 C. 全距 D. 标准差 二、名词解释 1. 分层抽样:按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或指标先将总体划分成几个部分,然后从各部分(即各层)中进行单纯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这种抽样方法称为分层抽样。 2. 描述统计: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显现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称为描述统计。 3. 集中量:集中量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量。它能反映频数分

统计学期末试题 模拟试卷一及答案

模拟试卷一:统计学期末试题 院系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对于未分组的原始数据,描述其分布特征的图形主要有() A. 直方图和折线图 B. 直方图和茎叶图 C. 茎叶图和箱线图 D. 茎叶图和雷达图 2.在对几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时使用的统计量通常是() A. 异众比率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离散系数 3.n?50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的总体中,抽出一个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数学期 望和方差分别为() A. 100和2 B. 100和0.2 C. 10和1.4 D. 10和2 4.在参数估计中,要求通过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评价统计量标准之一是使它与总体参数的离差越小越好。这种评价标准称为() A. 无偏性 B. 有效性 C. 一致性 D. 充分性 5.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求出的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 A. 以95%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 B. 有5%的可能性包含总体均值 C. 一定包含总体均值 D. 可能包含也可能不包含总体均值 6.在方差分析中,检验统计量F是() A. 组间平方和除以组内平方和 B. 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 C. 组间平方和除以总平方和 D. 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 ??????y?x7.反映的是(在回归模型中,)10y x的线性变化部分的变化引起的由于A. y x的线性变化部分的变化引起的由于 B. yy x的影响C.和除的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y x的影响由于D.的线性关系对和8.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多重共线性是指模型中() A.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彼此相关 B.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彼此无关 C.因变量与一个自变量相关 D.因变量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相关 9.为增长极限。描述该K若某一现象在初期增长迅速,随后增长率逐渐降低,最终则以. 类现象所采用的趋势线应为() A. 趋势直线 B. 指数曲线 C. 修正指数曲线 D. Gompertz曲线 10.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 A.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西安交大统计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C) A、文化程度 B、职业 C、月工资 D、行业 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B ) A、国民收入 B、人均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设备台数 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B)个变量 A、0个 B、两个 C、1个 D、3个 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 ) A、身高 B、产品件数 C、企业人数 D、产品品种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 ) A、库存额 B、总收入 C、平均收入 D、人均收入 6.典型调查是(B )确定调查单位的 A、随机 B、主观 C、随意D盲目 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A ): A、Z统计量 B、t统计量 C、统计量 D、X统计量 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A ) A、样本 B、小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容量 9.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D ) A、大于1 B、大于-1 C、小于1 D、在0与1之间 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A ) A、零 B、1 C、-1 D、2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全部答对才给分,否则不计分) 1.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ABCD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E、测量尺度 2.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BE ): A、工人人数 B、商品销售额 C、商品库存额 D、商品库存量 E、总产值 3.测量变量离中趋势的指标有(ABE ) A、极差 B、平均差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标准差 4.在工业企业的设备调查中(BDE )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填报 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5.下列平均数中,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AB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E、众数 三、判断题(在正确答案后写“对”,在错误答案后写“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性别”是品质标志。(对) 2、方差是离差平方和与相应的自由度之比。(错) 3、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之比。(对) 4、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是一个最大值。(错) 5、区间估计就是直接用样本统计量代表总体参数。(错) 6、在假设检验中,方差已知的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要计算Z统计量。(错)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和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标志是说明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数量特征的。 2.标志可以分为标志和标志。 3.变量按变量值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变量和变量。4.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显示、统计资料的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5.配第在他的代表作《》中,用数字来描述,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计量,为统计学的创立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二、判断题 1.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是连续型变量。() 2.学生年龄是离散型变量。() 3.学习成绩是数量标志。() 4.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是比利时的科学家凯特勒,他把概率论正式引进统计学。() 5.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的。() 6.对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7.总体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而变化。() 8.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总体单位是该企业的每一位职工。() 9.数量指标数值大小与总体的范围大小有直接关系。() 10.某班平均成绩是质量指标。()

三、单项选择题 1.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 A.产业分类 B.劳动生产率 C.所有制形式 D.企业名称 2.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 )。 A.全国所有居民户 B.全国的住宅 C.各省市自治区 D.某一居民户 3.若要了解全国石油企业采油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全国所有油田 B.每一个油田 C.每一台采油设备 D.所有采油设备 4.关于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 B.指标都是用数字表示的 C.数量指标用数字表示,质量指标用文字表示 D.指标都是用文字表示的 5.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英国人威廉·配第 B.德国人康令 C.德国人阿亨瓦尔 D.比利时人凯特勒 6.关于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总体中的单位数都是有限的 B.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C.对于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D.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 7.关于总体和总体单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总体和总体单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B.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固定不变的 C.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是总体单位 D.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至少具有某种相同的性质 8.关于标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统计学试题库7

单选题 1. 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之间的联系体现在() A. 相关关系普遍存在,函数关系是相关关系的特例 B. 函数关系普遍存在,相关关系是函数关系的特例 C. 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是两种完全独立的现象 D. 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没有区别 2. 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而另一个现象的数量相反地由大变 小时,这种相关关系称为()。 ! A. 线性相关 B. 非线性相关 C. 正相关 D. 负相关 3. 配合回归直线方程对资料的要求是()。 A. 因变量是给定的数值,自变量是随机的 { B. 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 C. 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随机的 D. 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不是随机的

! 4. 在回归直线方程中,b表示() A. 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增加a的数量 B. 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增加b的数量 / C. 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增加量 D. 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的平均增加量 5. 若估计标准误Syx等于因变量的标准差σy,则说明回归方程()。 ) A. 很有意义 B. 毫无价值 C. 计算有误 ` D. 问题不成立 多选题 1. 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各有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A. 函数关系是一种不严格的相互依存关系 · B. 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数学表达式精确表达

C. 函数关系中各变量均为确定性的 D. 现象相关为关系时,是有随机因素影响的依存关系 , E. 相关关系中现象之间仍然可以通过大量观察法来寻求其变化规律 2. 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 A. 回归方程代表性的指标 · B. 自变量离散程度的指标 C. 因变量数列离散程度的指标 D. 因变量估计值可靠程度的指标 ) E. 自变量可靠程度的大小 3. 对于回归系b,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b是回归直线的斜率 。 B. b的绝对值介于0-1之间 C. b越接近于零表明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越小 D. b与相关系数具有b=r·σy/σx,的关系 ¥ E. b满足Σy=na+bΣx

统计学试题库(选择题和判断题)

编辑版word 统计学题库 一、 判断题 1、统计学是研究总体数量方面的规律的,所以就不需要做定性研究。 ( ) 2、重点调查的误差是可以事先计算和控制的。 ( ) 3、计算比较相对指标时,通常采用总量指标。 ( ) 4、众数和中位数均易受极端值影响,不具有稳健性。 ( ) 5、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的连加。 ( ) 6、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各环比增长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 ) 7、因为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所以实际计算总指数时通常运用综合指数。 8、样本指标的方差称为抽样平均误差。 ( ) 9、若其他条件固定,则总体变量的变动程度与抽样极限误差呈正比。 ( ) 10、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同号。 ( ) 1、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区分具有相对性,随着研究任务的改变而改变。 ( ) 2、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基本方法,因此它并不能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 3、频率是加权算术平均数实质意义上的权数。 ( ) 4、若甲、乙两总体某变量的标准差乙甲、σσ存在乙甲σσ>,则乙总体变量的差异性较小。 5、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 ) 6、若现象的发展,其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则应配合直线趋势方程。 ( ) 7、若p 表示产品价格,q 表示产品产量,则1011q p q p ∑∑-表示因价格变动造成的产值变动额。 8、抽样平均误差不受总体变量变动程度的影响。 ( ) 9、在重复抽样情况下,其他条件不变,则样本单位数增加一倍将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少一半。 10、若0=r ,则X 与Y 不相关。 ( ) 1、数量标志是用数值表示的,而质量指标是用属性(文字)表示的。( ) 2、离散型变量既可以进行单项式分组,也可以进行组距式分组。 ( ) 3、以组中值代替组平均数不需要前提假设。 ( ) 4、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比较大小没有实际意义。 ( ) 5、若某国GDP2003年比2001年增长15%,2006年比2003年增长20%,则该国GDP2006年比2001年增长35%。 6、若现象的发展,其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则应配合指数曲线趋势方程。( ) 7、若p 表示产品价格,q 表示产品产量,则0001p q p q ∑∑-表示因产量变动造成的产值变动额。 8、样本单位数n 越大,样本平均数的波动越小。 ( ) 9、在重复抽样情况下,其他条件不变,若要使抽样极限误差减少一半,则必须使抽样单位数增加两倍。 10、若X 与Y 高度曲线相关,则r 必接近于1。 ( ) 1、标志和指标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 ( ) 2、连续型变量既可以进行单项式分组,也可以进行组距式分组。 ( ) 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所有变量值均减少一半,而所有权数均增加一倍,则平均数不变。 4、设甲、乙两总体某变量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乙甲、X X 和乙甲、σσ,若存在乙甲X X <及乙甲σσ>,则乙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交大统计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C) A、文化程度 B、职业 C、月工资 D、行业 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B ) A、国民收入 B、人均国民收入 C、国生产净值 D、设备台数 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 B)个变量? A、0个 B、两个 C、1个 D、3个 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 ) A、身高 B、产品件数 C、企业人数 D、产品品种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 ) A、库存额 B、总收入 C、平均收入 D、人均收入 6.典型调查是(B )确定调查单位的 A、随机 B、主观 C、随意 D盲目 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 A ): A、Z统计量 B、t统计量 C、统计量 D、X统计量 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A ) A、样本 B、小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容量 9.概率的取值围是p(D ) A、大于1 B、大于-1 C、小于1 D、在0与1之间 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A ) A、零 B、 1 C、-1 D、2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全部答对才给分,否则不计分) 1.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 ABCD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E、测量尺度 2.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BE ): A、工人人数 B、商品销售额 C、商品库存额 D、商品库存量 E、总产值 3.测量变量离中趋势的指标有( ABE ) A、极差 B、平均差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标准差 4.在工业企业的设备调查中( BDE )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 填报单位 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5.下列平均数中,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 AB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E、众数 三、判断题(在正确答案后写“对”,在错误答案后写“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性别”是品质标志。(对) 2、方差是离差平方和与相应的自由度之比。(错) 3、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之比。(对)

统计学期末试题

统计学期末试题B 一、单选题(15×1分) 1、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品质标志() A、年龄 B、工资 C、汽车产量 D、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 2、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 A、2000个家庭 B、200万个家庭 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3、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系统抽样 D、整群抽样 4、在累计次数分布中,某组的向下累计次数表明() A、大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 B、大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 C、小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 D、小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 5、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区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这样的分组方法称为() A、单变量值分组 B、组距分组 C、等距分组 D、连续分组 6、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3000元、3000~4000元、4000~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第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A、2000 B、1000 C、1500 D、2500 7、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称为()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均值 8、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1200名学生,法学院有800名学生,医学院有320名学生,理学院有200名学生。描述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宜采用()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均值 9、下列数列平均数都是50,在平均数附近离散程度最小的数列是() A、0 20 40 50 60 80 100 B、0 48 49 50 51 52 100

统计学试题库及试题库答案解析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 题库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调查时间就是指( ) A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 、进行调查的时间 C 、调查工作的期限 D 、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就是(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 3、对比分析不同性质的变量数列之间的变异程度时,应使用( )。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4、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若要求允许误差为原来的2/3,则样本容量( ) A 、扩大为原来的3倍 B 、扩大为原来的2/3倍 C 、扩大为原来的4/9倍 D 、扩大为原来的2、25倍 5、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可靠程度为0、9545,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 ( )。 A 、576户 B 、144户 C 、100户 D 、288户 6、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 ) A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就是合而为一的 B 、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 C 、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 D 、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 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 A 、520 B 、 510 C 、 500 D 、490 8、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 A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B 、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就是均匀的 C 、组中值能取整数 D 、各组必须就是封闭组 9、n X X X ,,,21 就是来自总体 ),(2 N 的样本,样本均值X 服从( )分布 A 、),(2 N B 、、)1,0(N C 、、),(2 n n N D 、) ,(2n N 10、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指标就是( ) A 、估计标准误 B 、两个变量的协方差 C 、相关系数 D 、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 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 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 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 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是质量指标。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是各单位的差异性。 14、变异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分解

1、一个统计总体( )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 、2000名学生 B 、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 、每一名学生 D 、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 、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 、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 、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 、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 、工业普查 B 、工业设备调查 C 、职工调查 D 、未安装设备调查 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A 、调查时间 B 、调查期限 C 、标准时间 D 、登记期限 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 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 A 、简单算术平均法 B 、加权算术平均法 C 、加权调和平均法 D 、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 A 、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 、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 、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 、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 A 、平均指标 B 、强度相对指标 C 、总量指标 D 、发展水平指标 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 、相对数时间序列 B 、时期数列 C 、间断时点数列 D 、平均数时间序列 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 A 、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 B 、各期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 C 、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 D 、各期同比增长量的大体相 12、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 A 、%4%5 B 、% 104% 105 C 、%96% 95 D 、%4%5

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 第一章: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统计工作、统计学和统计资料的统一体,统计资料 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统计推断法和综合指标法。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四个阶段。 4、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总体和个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 7、变量按其数值变化是否连续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 业数属于离散变量;变量按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按在各 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可变标志和不变标志。 11、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那 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统计学期末考试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根据统计方法的构成,可将统计学分为___描述统计________ 和_推断统计___________ 。 2、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___分类数据 ______ 、__顺序数据 ______ 和__ 数值型数据 ______ 。 3、按照数据的收集方法的不同,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_观测数据_______ 和_实验数据 ________ 。 4、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截面数据________ 和_时间序列数据 5、总体可分为____ 有限总体____ 和__无限总体 ______ 两种。 6、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称为__样本________ 。 7、参数是用来描述_总体特征 ________ 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而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 字度量,称为_统计量_______ 。 8、按取值的不同,数值型变量可分为_离散型变量 __________ 和_连续型变量 _______ 。 9、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之一就是指标是说明__总体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征,而标志则是说明___总体单位_________________ 特征。 10、变量按其取值是否连续,有_离散型 ________ 变量和_连续型________ 变量之分。 11、统计分析方法有描述统计方法和推断统计两种。 12、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___数值型数 据__________ 。 13、数据分析是通过统计方法研究数据,其所有的方法可分为_描述统计_______________ 方法和 _____ 推断统计 _________ 方法。 14、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统计量。 15、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与推断总体特征的概括性度量称作指标。 16、若要研究某班学生的成绩,则统计总体是该班所有学生。 17、通过调查或观察得到的数据称为观测数据数据。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 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标志是说明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数量特征的。 2.标志可以分为标志和标志。 3.变量按变量值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变量和变量。 4.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显示、统计资料的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5.配第在他的代表作《》中,用数字来描述,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计量,为统计学的创立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二、判断题 1.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是连续型变量。() 2.学生年龄是离散型变量。() 3.学习成绩是数量标志。() 4.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是比利时的科学家凯特勒,他把概率论正式引进统计学。() 5.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的。() 6.对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7.总体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而变化。() 8.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总体单位是该企业的每一位职工。 () 9.数量指标数值大小与总体的范围大小有直接关系。() 10.某班平均成绩是质量指标。() 三、单项选择题 1.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 A.产业分类 B.劳动生产率 C.所有制形式 D.企业名称 2.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 )。 A.全国所有居民户 B.全国的住宅 C.各省市自治区 D.某一居民户 3.若要了解全国石油企业采油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全国所有油田 B.每一个油田 C.每一台采油设备 D.所有采油设备

4.关于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 B.指标都是用数字表示的 C.数量指标用数字表示,质量指标用文字表示 D.指标都是用文字表示的 5.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 A.英国人威廉·配第 B.德国人康令 C.德国人阿亨瓦尔 D.比利时人凯特勒 6.关于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总体中的单位数都是有限的 B.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C.对于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D.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 7.关于总体和总体单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总体和总体单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B.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固定不变的 C.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是总体单位 D.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至少具有某种相同的性质 8.关于标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B.品质标志是用文字表示的 C.数量标志是用数字表示的 D.数量标志说明总体量的特征 9.关于变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能取整数的变量是离散变量 B.可以用小数表示的是连续变量 C.只能用小数表示的是连续变量 D.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称为变量值 10.关于指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数量指标说明总体规模和水平 B.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 C.质量指标只能用相对数表示 D.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四、多项选择题 1.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 A.国内生产总值 B.企业数 C.身高 D.体重 E.人数2.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 )。 A.增加值 B.学校数 C.机器台数 D.销售额 E.粮食产量3.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 A.年龄 B.性别 C.政治面貌 D.职业 E.学习成绩(百分)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统计学期末考试

《统计学》课程习题(修订) 1.举例说明统计分组可以完成的任务。 2.举一个单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子,再举一个双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子。 3.某市拟对该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想要通过调查来研究下列问题: (1)通过描述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学历结构来反映队伍的整体质量;(2)研究专业技术人员总体的职称结构比例是否合理;(3)描述专业技术人员总体的年龄分布状况;(4)研究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的科研成果数是否与其最后学历有关。 请回答: (1)该项调查研究的调查对象是; (2)该项调查研究的调查单位是; (3)该项调查研究的报告单位是; (4)为完成该项调查研究任务,对每一个调查单位应询问下列调查项目。 4 根据上表指出:(1)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频数);(2)各组组距、组中值、频率。 5 注:年龄以岁为单位,小数部分按舍尾法处理。 6.对下列指标进行分类。(只写出字母标号即可) A手机拥有量B商品库存额C市场占有率D人口数 E 出生人口数 F 单位产品成本G人口出生率H利税额 (1)时期性总量指标有:;(2)时点性总量指标有:; (3)质量指标有:;(4)数量指标有:; (5)离散型变量有:;(6)连续型变量有:。 7.现有某地区50户居民的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资料如下(单位:元):

886 928 999 946 950 864 1050 927 949 852 1027 928 978 816 1000 918 1040 854 1100 900 866 905 954 890 1006 926 900 999 886 1120 893 900 800 938 864 919 863 981 916 818 946 926 895 967 921 978 821 924 651 850 要求: (1)试根据上述资料作等距式分组,编制次(频)数分布和频率分布数列; (2)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频数、频率数列; (3)用频率分布列绘制直方图、折线图和向上、向下累计图; (4)根据图形说明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布的特征。 8.某商贸公司从产地收购一批水果,分等级的收购价格和收购金额如下表,试求这批 9.某厂长想研究星期一的产量是否低于其他几天,连续观察六个星期,所得星期一日产量为100、150、170、210、150、120,单位:吨。同期非星期一的产量整理后的资料为: 要求: (1)计算星期一的平均日产量、中位数、众数; (2)计算非星期一的平均日产量、中位数、众数; (3)比较星期一和非星期一产量的相对离散程度哪一个大一些。 10 要求:(1)比较两个单位工资水平高低;(2)说明哪一个单位的从业人员工资的变异程度较高。 11.根据下表绘制某地区劳动者年龄分布折线图(年龄以岁为单位,小数部分按舍尾法处理)。

大学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

河南科技学院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统计学试卷(A卷) 适用班级:人力141-人力145。 注意事项:1.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 2.考试时间共100分钟。 一、名词解释 参数 分层抽样 离散系数 中心极限定理 参数估计

二、选择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各种现象的内在规律 B、各种现象的数量方面 C、统计活动过程 D、总体与样本的关系 2、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A、数量指标 B、质量指标 C、数量标志 D、品质标志 3、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4、对某企业50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状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每一名职工 B、每一名职工的工资水平 C、500名职工 D、50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女性是品质标志 B、某人的年龄30岁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指标 D、全国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6、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 A、收集数据资料的重点单位 B、在全局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单位 C、这些单位的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 D、这些单位数量占总体单位数的很大比重 7、要了解我国煤炭生产的基本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 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普查 8、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9、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家庭收支情况调查是采用()。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10、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 1.标志是说明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数量特征的。 2.标志可以分为标志和标志。 3.变量按变量值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变量和变量。4.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显示、统计资料的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5.配第在他的代表作《》中,用数字来描述,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计量,为统计学的创立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二、判断题 1.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是连续型变量。() 2.学生年龄是离散型变量。() 3.学习成绩是数量标志。() 4.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是比利时的科学家凯特勒,他把概率论正式引进统计学。() 5.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的。() 6.对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7.总体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而变化。() 8.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总体单位是该企业的每一位职工。() 9.数量指标数值大小与总体的范围大小有直接关系。() 10.某班平均成绩是质量指标。()

三、单项选择题 1.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 A.产业分类 B.劳动生产率 C.所有制形式 D.企业名称 2.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 )。 A.全国所有居民户 B.全国的住宅 C.各省市自治区 D.某一居民户 3.若要了解全国石油企业采油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全国所有油田 B.每一个油田 C.每一台采油设备 D.所有采油设备 4.关于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 B.指标都是用数字表示的 C.数量指标用数字表示,质量指标用文字表示 D.指标都是用文字表示的 5.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 A.英国人威廉·配第 B.德国人康令 C.德国人阿亨瓦尔 D.比利时人凯特勒 6.关于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总体中的单位数都是有限的 B.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C.对于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D.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 7.关于总体和总体单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总体和总体单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B.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固定不变的 C.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是总体单位 D.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至少具有某种相同的性质 8.关于标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