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5单元达标测试题 (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周测循环练(三)(共28张PPT)
初二开学的时候,我如愿以偿地看到了她短发的样 子——她曾说过,自己以前一直是短发。那个在我的潜 意识里出现过的她的形象,终于真实地出现在我面前了。
突然觉得,“独特”这两个字不足以诠释她。她是 一个多彩而神奇的人,并不仅仅只是一位多彩而神奇的 老师。
9.文章开头写手机里的视频及其定格的画面有何作
用? 突__出__历___史__老__师__的__粗__犷__与__男__性__化__的__外__貌__特__点__,__与__自__己_
周测循环练(三)
一、基础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___山__随__平__野__尽_____, __江__入__大__荒__流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_几__处__早__莺__争__ __暖__树_______,__谁__家__新__燕__啄__春__泥______。(白居易《钱塘湖 春行》)
8.“孙叔敖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
了什么道理? “___孙__叔__敖__之__知__”__表__现__在__两__个__方__面__:__①__楚__王__多__次___封__赏
_他_,__他__却__不__受___;__②__让__儿__子__不__受__利__地__,__而__“__请__寝__之__丘__。__”__ ____让___我__们__明__白__的__道__理__:__做__人__不__可__贪__心__不__足__(_或__:__做__事__要_ _有__远_见___;_吃__亏__是__福__;__别__人__看__不__上__的__东__西__才__能__长__久__保__有__等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我的历史老师 武亦姝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0课《蝉》课件(共25张PPT)
科学小品文,又名知识小品,是 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 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特点在 于内容的科学性、体裁的广泛性、 语言的形象性。
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
1、蝉是从哪里来的?
蝉的幼虫是从阳光曝晒的道路上的小圆孔里爬出 来的。作者将读者的目光由蝉吸引到道路上的小 圆孔上。
2、这小圆孔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外部形态:约一寸口径,周围一点土都没有。 内部结构:深十五六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 全关闭起来,且坚固,一般建在含有汁液的植物 根须上。
蝉,古称蜩( tiáo )、蚱(zhà)蝉等,俗名“知了”、爬 树猴。蝉遍布全世界,已知品种有3000余种之多。蝉的一 生有四个阶段,即卵、幼虫、拟蛹和成虫。雌蝉通常于 7~8月份产卵于孔,幼虫孵化后会随树枝或自造细丝落到 地面入土中,幼虫在地下生活的时间很长,最短也要2年 左右,一般要过4~5年,长的要经过12~13年,甚至更长 时间。我国古人按蝉的出现时间分为春蝉、夏蝉和寒蝉。
3、“做隧道的时候,泥土都搬到哪里去了呢?”
“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洒在泥土上,使泥土成 为泥浆于是墙壁就更加柔软,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 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 4、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 “在隧道的墙上涂上水泥,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黏 的液体,可以用来做灰泥。”
5、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蝉的地穴的?
一层:(第1段)交待了作者研究蝉的很好环境。
二层:(第2—7段)详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 细描写了蝉的地穴以及 了蝉的地下穴道,以 蝉建造地穴的智慧。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课件(共26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C.下片第一、二句直承上片第三句,既流露出了对繁华易尽的
“无可奈何”,也传达出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惋惜伤感与通达
欣慰交织在一起,融入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等景物中,透露出某
种生活的哲理。
D.下片第三句写词人独自徘徊,似赏景,亦似沉思.词作将瞬
间的感受与久久的思考熔于一,既敏锐,又不乏深沉,自然流畅,
婉转圆润。
B.面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
得无可奈何。
C.上阙写词人看着眼前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
叹时光易逝。
D.下阙写春花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不是面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情景,而是对人事变迁,时光易逝的感 叹。 原句是伤春怀旧的情感。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浣溪沙
晏北 晏 殊
殊宋
浣 溪 沙
小令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上片:写景
孤单、冷寂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新”“旧”对 比,突出词人对 时光流转的感慨
以及物是人非的
惆怅之情。
夕阳西下几时回?
“夕阳西下”是实写,写出年华易逝的无奈
全词对比,白描的手法借景抒情,抒发了①
主 惋惜残春之情,表达人对②时光流逝的感慨, 旨 ③物是人非的惆怅之情,看到④旧识重来的
通达欣慰,以及⑤孤独寂寞的感情。
《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作者分别借“落花”表达怎样的情感?
• 《浣溪沙》: 词人对落花的 惋惜之情和对 时光流逝、物 是人非的感慨 与惆怅。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第5课《藤野先生》课件(共27张PPT)
1902年,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 到日本留学。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鲁迅在 仙台学医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挚的情谊。
鲁迅与藤野先生分别20年后的1926年,正值中国第 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时期,也是鲁迅世界观发生 伟大飞跃的时期。这年秋天,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 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藤野先生》 就是这时在厦门大学图书馆楼上写成的。
1. 认真负责 2. 严格要求 3. 热情诚恳 4. 求实问理
合作探究与思考
第二部分思考题:
问题五:之后发生的两件事情(匿名信事 件、看电影)给作者怎样的刺激?
深切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深刻认识到国人 的麻木,进而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事愚弱 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 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呐喊》)
将个人的志向与祖国命运紧密结合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合作探究与思考
思考题:
关于课文主旨的理解,争论颇为热烈,对于下面 的说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 ①“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②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③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 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写藤野先生与写爱国是否冲突?二者有无交点?
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回忆性散文,生动形象记 叙了一位正直热诚、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日本学者如 何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以及耐心、平等地对待一个异 国学生。并深刻写出了作者自己思想历程上的重要选 择,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学习目标回顾
1. 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回忆性散文的 基本特点。
形(结构)散而神(主题中心)不散
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的几件事情
1.“清国留学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课件 (共37张PPT)
艺术特色
《昆虫记》是一部优秀的科普著作,行文生动 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书里所描 写的小虫子,一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充满着灵 性,让人看了之后觉得十分可爱,就连一般人讨厌的 食粪虫都让人看了觉得妙趣横生。《昆虫记》是用散 文的形式著成的一部昆虫学回忆录,真实地记录着法 布尔毕生研究昆虫的成果。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 悟熔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日常生活 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 光.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
拉
名著精练
掉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 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 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 ,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 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
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与那个寓言相反吗? 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
名著精练
1.本文选自《____昆__虫___记_____》,作者是法国的 _法___布__尔____(人名),该书被誉为“____昆__虫__的文段说说为什么本书既是科普著作, 又 (1是)如文“学用经它典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 _如__锥__子__,__收___藏__在__胸__部___—__—___刺__穿__饮__之__不___竭__的__圆__桶___”__可__ _以__看__出__蝉__的___生__活__习__性___,__让__我__们___获__得__科__普___知__识__。_____(2__) _如__“__这__位__歌___唱__家__不__得___已__抛__开__自___己__所__做__的___井__,__悄__然___逃__ _走__了__”__,__采___用__了__拟__人___手__法__,__表___现__了__蝉__的___无__可__奈__何___,__ _显__得__行__文__生___动__活__泼__,___语__调__轻__松___诙__谐__,__充___满__了__盎__然___的__ _情__趣__,__这__些___显__著__的__艺___术__特__色__让___它__成__为__一___部__文__学__经___典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21分)1.(本题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巍.峨(wēi)矗.立(zhù)瞻.仰(zhān)B.上溯.(sù)重幔.(màn)庑.殿(wǔ)C.镶嵌.(qiàn)挑衅.(xìng)逾.越(yú)D.旌.旗(jīng)天堑.(qiàn)五卅.(zhōu)2.(本题3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游赏西方园林,你是“客”,游赏江南园林,你是“主”。
B.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C.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诗人,如屈原、李白、杜甫等。
D.据调查,读过《红岩》的学生寥寥无几,红色经典读物大受冷落。
3.(本题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要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不能盲目发展。
B.那些后辈都读过前人的这篇文章,于是自出心裁....,每多模仿或抄袭。
C.这里重峦叠嶂....,地势较高,气候湿润,自古就是出产好茶的重镇。
D.拙政园内环境优美,花树俯仰生姿....,蜂蝶轻飞曼舞。
4.(本题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B.春天到来,公园里游客如织,他们在这里聆听着大自然的鸟语花香,感觉特别惬意。
C.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项目。
D.通过参观伍先华故居,我感受到革命先烈甘洒热血的英雄主义情怀。
5.(本题3分)下列有关文学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B.斯诺笔下的周恩来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
他大公无私,唯一的个人衣服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美丽的颜色》课件(共27张PPT)
她就是著名的居里夫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 《美丽的颜色》,了解居里夫人提炼出镭的过 程,感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美丽的颜色
艾芙·居里
居里夫人,作为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曾在仅 隔8年的时间内就分别摘取了两门不同学科的最高科 学桂冠——诺贝尔物理学奖与诺贝尔化学奖,并且 一生中获得了难以数计的其他科学殊荣,可谓智慧 超群、硕果累累。
1.从文中划出描写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语句,并概括 出环境的特点。
工作环境 棚屋的破旧
夏天:“燥热” 冬天:“冻僵”
工作设备
设备极其简陋 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
2.在如此艰苦的工作条件 下,做着如此困难的工作,居 里夫人怎么说,她的感觉是什 么?
“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 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6段)
A.卒 B.猝
➢猝:突然。 ➢卒:士兵;完毕,结束;死;终于。
• 拓展: _____不及防 ___死 ___业 不费一兵一____ ___章显志
整体感知
思考:速度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文章记叙了居里夫人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 取镭的过程。
探究:“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 苦而且微妙的快乐……”勾画出描写“艰苦” 和“快乐”的语句,并概括其特点。
这些引用的话语,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 使行文更加生动活泼,人物形象更加具体丰满。
拓展延伸 淡泊名利
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 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 誉头衔117个,却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 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 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五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安徽版)说明:1.本试题根据2019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模式编写。
2.本试题满分150分,其中包括5分卷面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①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②牧人驱犊返,。
(王绩《野望》)③,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④,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⑤晏殊的《浣溪沙》中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同时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的句子是,。
⑥朱敦儒的《相见欢》中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的句子是,,。
⑦李清照的《如梦令》表露作者心底的欢愉同时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情致的诗句是。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2分)这根线之所以要从网的中心引出是因为中心是所有的辐的出发点和连接点,每一根辐的振动,对中心都有直接的影响。
一只虫子在网的任何一部分挣扎,都能把振动直接传导到中央这根线上。
所以蜘蛛躲在远远的隐蔽处,就可以从这根线上得到猎物落网的消息。
这根斜线不但是一座桥梁,并且是一种信号工具,是一根电报线。
……还有一点值得讨论的地方。
那蛛网常常要被风吹动,那么电报线是不是不能区分网的振动是来自猎物的来临还是风的吹动呢?事实上,当风吹动引起电报线晃动的时候,在居所里闭目养神的蜘蛛并不行动,它似乎对这种假信号不屑一顾。
所以这根电报线的另外一个神奇之处在于,它像一台电话,就像我们人类的电话一样,能够传来各种真实声音。
蜘蛛用一个脚趾接着电话线,用腿听着信号,还能分辨出囚徒挣扎的信号和风吹动所发出的假信号。
(1)以上文字出自科普作品《昆虫记》,本文的题目是,蜘蛛依靠感知到猎物触网。
(2分)(2)“不屑一顾”的意思是。
(2分)(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和的修辞方法。
(2分)(4)请结合《昆虫记》原著回答:(6分)①这根电报线有何特点?②这根据电报线的作用是什么?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60张PPT)
二、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事物,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 是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别的事 物不具有的特点。
例如《苏州园林》,文章主要写苏州园林是 各地园林的标本,它独具的特点就是:“务必使游览 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全文从亭台轩榭的布局,花草树木的映衬,门窗雕刻 的图案等方面进行介绍,使读者能了解苏州园林区别 于其它各处园林的鲜明特征。
5.寻找勾连事物的特征,深入说明
一个事物的多方面特征是互相依存,多方联系 的。要抓住其特征,不仅要观察了解事物的表面现 象,还必须分析研究,找到并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 点,这样事物的许多特征就可以找出来了。
为了深入地说明事物特征,我们说明事物 时,不能只停留在回答了为什么,还必须解释说明, 揭示出某一事物特征产生的原因,使读者不仅知其 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以上从五个方面讲了抓住事物特 征的一些方法,要抓住事物特征,我们 还必须注意安排合理的说明顺序,采用 恰当的说明方法,运用准确的语言,才 能把事物特征解说清楚。
一 利用下面的材料,抓住坎儿井的一两个特征, 整理出一篇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提示: 1.仔细阅读材料,归纳坎儿井有哪些不同方面的特征。 2.材料中坎儿井的各个特征既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 之间又有联系,写作时需注意这点。 3.利用材料整理文章不等于节录、照抄,要根据自己 的思路整合、组织材料,还要对材料表述方式做一定 程度的调整。
4.全方位地展现事物的特征
对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事物,要将 事物的特征说清楚,应该从多方面加以 阐说,使其不同的特点全方位地展现在 读者面前。
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一文中,说明了苏州 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这一特征。这个特征比较复杂,也比较抽象,因此作 者从苏州园林的布局、假山堆叠的艺术性和池沼与其 它景物配合的灵活性、园林中栽种和修剪树木、花墙 和廊子的巧妙设置及每个角落的布置等四个方面进行 逐一展现使读者通过对各个局部的了解,整体认识了 苏州园林的特点。事物的整体特征,有时就是各个局 部特征的总和。对事物的微观特点进行的说明,其实 也就是对整体特征进行的说明。围绕某一点,多方面 地展现事物的特征,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事物的本质特 点。多面展示,是我们在写作说明文时可以尝试的方 法。
第一单元《新闻采访》课件(共28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要求: • 分小组进行; • 确定选题及采访对象; • 拟写采访的提纲。 • 为校长编写一则采访短信。
17
采访提纲
采访主题 时间、地点:
采访对象: 采访目的: 采访方式: 采访器材: 采访问题:
18
我们有了可行的采访提纲,但我们要对杨校长进行面对面的采访不 太现实。那么怎样才能让杨校长配合我们完成本次活动呢?我们可 以用短信和他进行沟通。下面我们每个人根据采访方案,给杨校长 写一条采访短信,好吗?
02/ 彬彬有礼,机智倾听;
03/ 有效提问,讲究技巧;
04/ 做好记录,重视笔录。
附:不要强求采访对象回答不愿回答的问题;拍摄人物照片时,要事先征 得对方的同意。
10
技巧 新闻采访中的沟通
11
• 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亲切的语言、平等尊重 • 找到与采访对象的共同兴趣点 • 合理的找到切入点完成与采访对象的沟通 • 采访时间提前预约保证采访的有效性开展 • 选择合理的采访环境场合 • 采访前的采访内容的准备工作学习 • 掌握采访的节奏,抓住采访重点 • 根据对象不同改变采访方式 • 随机应变,善于用眼
人士
6
草拟新闻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没有固定的形式,一 般包含采访的时间、地点、对 象、目的、方式等。 另外,还要注明采访需要的器 材用具。采访提纲的主要内容 是预先拟好的采访问题。
第21课《蝉》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他就是这样,独孤,欢欣,清苦,平静地度过了35年余生。
表达严谨。
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 爪能够张合自如。身体悬挂着,只要有一点儿微风就动摇 不定。它在这里为将来的出世做准备。我看到的昆虫再没 有比这个更奇妙的了。
“挥动”“伸缩”“悬挂”“动摇”等一系列动词, 生动形象地写出刚刚蜕皮的蝉幼虫的情态。这里的动作 描写非常准确生动,令人印象深刻。同时将蝉与“我” 看到的其他昆虫对比,因蝉幼虫的变化而生的激动之情 溢于言表。
支撑(chēnɡ) 涂墁( màn ) 臃肿( yōnɡ )
罅隙( xià ) 徘徊( pái huái )翘起( qiào )
纤维(xiān ) 轧扁( yà ) 顾忌( jì )
拯救(zhěnɡ ) 车辙( zhé ) 黏土( nián )
寻觅( mì ) 喧嚣( xiāo ) 钹声( bó )
○ ○ ○
○
请
同
道叫天是道一自说嘴唱 学 知,热骄,肚吹鸟尖歌 们 道明爬傲瞧子啥不像不 猜 。明上。瞧没都是根用 一 (啥树 这学懂鸟锥嘴 下 打也梢 小问,,,, : 一不, 家,其躲专声 昆懂总 伙开实在吸音 虫,爱 ,口全树树真 )偏大 实闭不上枝清
说喊 在口晓叫水脆 知大 真知。。。,
导 入 新 课
蝉
作者简介
法布尔,法国人,生于1823年,死于 1915年,活到92岁,是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 他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没有上过像样的小学 ,为了补贴家用,还得给人打短工。在农村里, 他被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昆虫迷住了,爱上了研 究昆虫这一行。有时候他会一连十几个小时趴在 地上一动也不动地对一种昆虫进行精细的观察, 以致有人以为他发疯了。他读过师范学校,当过 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他没有专门学过昆虫学, 但是依靠他专心致志的自学和长期耐心而细致的 观察研究,用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根据观察所 得的详细记录,写成了10大卷《昆虫的故事》 (又译作《昆虫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第5课《藤野先生》课件(共28张PPT)
nìhuì wù源自ěè匿名 教诲 深恶痛疾 恶心 恶习
魔法记忆:语境记忆法:随地吐痰是很恶(ě)心的 行为,对你的这个恶习(è)我十分厌恶(wù)。
二 写一写字形
yǎo( 杳 )无消息 发jì( 髻) jié( 诘 )责
piē( 瞥 )见 油光可jiàn( 鉴 ) 抑扬顿cuò( 挫 )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明结 构,理顺序,知“形散”
1881年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 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1936年病逝 于上海。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发 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 开始用的笔名,现代著名文学家、 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 伟大奠基人。我们在初中学过他的 作品有《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 《阿长和<山海经>》、《社戏》。
1902年,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 到日本留学。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鲁迅在 仙台学医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挚的情谊。
鲁迅与藤野先生分别20年后的1926年,正值中国第 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时期,也是鲁迅世界观发生 伟大飞跃的时期。这年秋天,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 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藤野先生》 就是这时在厦门大学图书馆楼上写成的。
鲁迅名言
1. 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 国才有真进步。
2.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3.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4.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
的鲜血。
一 读一读字音
màn fēi pō
pōu jī
xùn
烂 漫 绯红 颇冷 解剖 畸形 不逊
• 1、小组合作学习:组内朗读课文,并做好 点评。
• 2、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 主人公 是谁?请用一两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3课《“飞天”凌空》课件(共28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跳水皇后郭晶晶我们大家都很熟悉, 可在1982年的新德里亚运会上夺得跳水比赛 金牌的女运动员是谁?今天就让我们揭开这 神秘的面纱去一睹她的芳容。
3. “飞天”凌空 (新闻特写)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夏浩然,樊云芳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明确新闻特写 的一些特点。 2.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 言。 3.细读课文,揣摩新闻特写的一些常用写法。 4.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鼻,要成为“新闻鼻”。要嗅一嗅现 场空气的 气味是否正常,尽可能感 受是 什么气味。
口,要成为“新闻嘴”。要张开嘴伸 出舌头舔一舔,看是什么味道。
身,要勤莫偷懒。要注意感受现场的 冷暖,对有关东西要掂一掂,感受轻 重,对有关路程,迈开腿去量一量, 看看有多远。
部分来自《点拨》
异:“潇洒”可以用于评价具体的人和事,而“洒脱”则 用于较为抽象的评价。 例:(1)这个转体空翻的动作完成得非常潇洒。 (2)他这个人比较洒脱,不会在这种问题上过分纠缠。
正面描写
导思1.文章是怎样 用特写镜头来 写吕 伟跳水过程的?
环境描写
导思3. 文中的自然环境 描写有何作用?
阅读方法解密
部分来自《点拨》
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中考占3-4)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往往是 句子中的关键动词、修饰词(形容词、副词)、特殊词(拟声词、 颜色词等)或运用修辞、表现手法的词。答题思路:第一,了解 词性、感情色彩,分析修辞、表现手法;第二,结合语境揣摩词 语确切含义及效果,第三,体会词语所蕴含的感情。答题模式: 如是动词,按照“……,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人、物) 的……特征(情感、形象),表现了……(感情)”的格式回答。 如是形容词、副词,按照“……地描摹人(物)……的特点(情 态),反映了人物……的心情(性格)”的格式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