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商银行
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
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中国银行是中国最早成立的银行之一,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08年。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国银行的发展历程。
一、创立与早期发展阶段(1908-1949)中国银行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8年,当时清朝政府创立了一个名为“中国通商银行”的金融机构,旨在促进国内外贸易和金融业务的发展。
该银行的主要任务是发行货币、提供贷款和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
在中国银行的早期发展阶段,该银行积极参预了国内外的金融活动,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系列分支机构。
此外,中国银行还在上海、北京等主要城市设立了办事处,以加强与国内外商业机构的合作。
二、改革与发展(1949-1978)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银行成为国家的主要金融机构之一。
在这一时期,中国银行积极参预了国家经济建设和金融改革的进程。
在1950年代初,中国银行开始实行国有化,成为全国性的国有银行。
该银行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提供金融支持,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中国银行在这一时期积极推动国内贷款和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为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改革开放与国际化发展(1978至今)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银行开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一时期,中国银行积极响应国家的改革政策,加强了与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了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中国银行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实现了国际化发展。
该银行积极扩大海外业务,开设了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的分支机构,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此外,中国银行还加强了与国际金融组织和银行的合作,提升了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银行逐渐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
该银行在国内外市场上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提供了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个人储蓄账户、企业贷款、国际贸易融资、资本市场业务等。
同时,中国银行还积极参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该银行关注环境保护、教育支持、扶贫帮困等社会问题,并通过各种公益活动和项目来回馈社会。
中国近代商父盛宣怀的成就介绍
中国近代商父盛宣怀的成就介绍盛宣怀出生于1844年,他曾任天津海关道、山东登莱青兵备道、会办商务大臣、邮传部尚书等职,作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得力助手,盛宣怀一生经历传奇,成就不凡,创办了许多开时代先河的事业,涉及轮船、电报、铁路、钢铁、银行、纺织、教育诸多领域,影响巨大,中外著名,垂及后世,下面是由本人为你提供的中国近代商父盛宣怀的成就介绍,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
中国近代商父盛宣怀的成就介绍1:中国第一家轮船招商局1870年,盛宣怀入李鸿章幕僚,深得器重。
曾经做过武昌盐法道的盛宣怀之父盛康,注重经世致用。
深受父亲影响的盛宣怀,认为中国强盛,最迫切的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1872年,沿海和长江航运被英美两国航运公司垄断。
为了争夺中国在航运领域的权益,盛宣怀建议李鸿章创办中国轮船招商局。
获准后,他在起草《中国轮船招商章程》时,强调“商本商办”的原则。
1873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民用航运企业开始营运。
1876年,最早进入中国的美国旗昌公司,在竞争中败下阵来,打算退出中国内河航运业务。
在盛宣怀的游说下,轮船招商局从两江总督那里借到一笔款子,购下美国旗昌公司。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成功的中资企业并购外资企业案例。
1885年,盛宣怀成为中国轮船招商局的第一任督办。
从此,盛宣怀迈开实业救国、实业富国的大步。
中国近代商父盛宣怀的成就介绍2:中国第一家电报局19世纪70年代,英、美、法等国在中国建立了电报线,但对清政府“电线沉于海底,其线端不得牵引上岸”的规定置若罔闻,不仅设海底线,而且架设了岸线。
1880年,盛宣怀在任天津河间备道时,向李鸿章建议,国家自强大计,一是铁路,二是电报,当前电报最为重要,可在天津试办电报局。
盛宣怀拟写了一份《电报局招股章程》,提出了“通军报为第一,便商民为其次”的观点。
这年,“中国电报总局”在天津成立,由盛宣怀全权负责。
为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盛宣怀在天津办起了电报学堂。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国电报总局完成了津沪电报线路的架设。
中国近代经历过的12次银行业危机(目前最全)
中国近代经历过的12次银行业危机(目前最全)金融体系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机,中国也不例外。
唐太宗曾有云,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因此,就让我们看看中国银行业到底发生过哪些危机吧。
1)1853—1856年银钱业恐慌在1853—1856年,中国金融市场受到了太平天国运动以及上海小刀会起义的猛烈冲击,在战局不稳的情况下,中国分布在京津、上海等地的票号、账局纷纷撤销账号,收缩信贷。
在此种情形下,不少钱庄、商号都出现了资金断裂和歇业的问题,国内整个银钱业都陷入了极度的恐慌。
2)1856—1860年银钱业恐慌在1856—1860年,英法等国为了转嫁自身的货币信用危机,同时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期间,太平天国的战事依旧在持续,各战区内的票号、账局纷纷撤庄,大量钱铺、印子局以及工商企业纷纷歇业,形成了国内第二轮银钱业恐慌。
3)1866—1867年上海银钱业危机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以后,国际棉花价格迅速下跌,全球发达国家的棉花投机商、企业、贷款银行都出现了巨大损失和倒闭。
在全球性危机的情况下,中国的丝绵出口受到了极大影响,许多商户亏损严重,银钱业也受到极大的牵连。
与此同时,上海的汇川、华利、利生、利、汇隆、呵加刺等6外资行因母公司棉花投机失败而倒闭。
上海地区银钱业一片人心惶惶,不少钱庄出现倒闭。
4)1873—1874年上海金融危机1873年,资本主义国家发生金融危机,且同期国际丝、茶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中国丝、茶产业受损严重。
贸易商的亏损波及到了放款银行,银行随之收紧了银根,使得市场的流动性不足。
同期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金本位改革,白银黄金比骤跌,中国的货币(白银)迅速贬值,使得国内钱庄、商号对外债务负担及支付压力加重,最终不少钱庄资金周转不灵而倒闭。
5)1878—1879年上海金融危机1878年,英国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并引发金融风暴。
受此影响,中国外贸逆差严重,且中国货币(白银)在持续贬值,中国企业的偿债压力空前巨大。
中华小三行中包括
中华小三行中包括
"小三行"指的是中国实业银行、四明商业储蓄银行和中国通商银行。
中国实业银行,系民国4年(1915年)由中华民国财政部筹办,至民国8年4月正式成立。
主要发起人为前中国银行总裁李士伟、前财政总长周学熙、前国务总理熊希龄、钱能训等人。
四明商业储蓄银行,也是一家老银行。
创设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8月。
由宁波人袁鎏、周晋镳、陈薰、虞洽卿等人所发起。
总行设在上海,在南京、汉口、宁波等地设立分行。
中国通商银行简称通商银行。
系督办全国铁路事务大臣盛宣怀奏准清廷后,于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1897年5月27日)在上海成立。
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也是上海最早开设的华资银行。
解放后,人民政府接收通商银行的官僚资本部分作为公股,改造成为公私合营银行之一。
1951年5月,同新华、四明、中国实业、建业等四行在金融业内首先组成联合总管理处。
1952年12月,和上海其他59家私营银行、钱庄和信托公司一起组成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成为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的组成部分。
1897年中国人自办第一家商办银行,是上海最早开设的华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1897年中国⼈⾃办第⼀家商办银⾏,是上海最早开设的华资银⾏中国通商银⾏1897年,中国⼈⾃办的第⼀家商办银⾏,也是上海最早开设的华资银⾏中国通商银⾏在上海成⽴。
什么是华资银⾏?顾名思义就是中华资本创办的银⾏,中国通商银⾏作为中国⼈⾃办的第⼀家商办银⾏,是光绪⼆⼗三年四⽉⼆⼗六⽇(1897年5⽉27⽇)在上海外滩6号成⽴的。
当时我们刚刚在甲午战争失败,需要赔偿⽇本好多钱,朝廷出现了资⾦短缺,于是创办了通商银⾏。
这是上海最早开设的华资银⾏,以前的银⾏基本都是民间的各种票号,钱庄,规模太⼩了,⾯对各种⼯商企业的迅速发展有点捉襟见肘,第⼀家商办银⾏的创办对于当时的社会发展,有很⼤的促进作⽤,还解决了当时朝廷缺钱的燃眉之急,对我们国家⾦融界的发展指明了⽅向。
我们国家的银⾏业在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在唐朝的时候,最早出现了“飞钱”,是最开始的汇况业务,主要是从⼀个地⽅拿到存钱的凭证,然后在另⼀个地⽅可以直接取出钱来,有点像现在的汇票。
飞钱也有官办和私办两种,⼀种是官⽅创办的,主要为了⽅便进京城的各种商⼈,避免⿇烦。
还有就是民间私办的,有⼀些⼤商家在各地都有分店,他们就开始向需要出远门的商⼈朋友发放⼀些票据,利⽤总店和分店之间的关系,以及⾃⼰店⾯的信⽤,⽅便商⼈存取。
然后在北宋时候,社会上出现了专门替⼈管钱的业务“交⼦”,这也是民间⾃发创办的,⽤户存钱是需要交⼿续费的,后来由于商家经常不能兑付,被朝廷禁⽌了。
随着商业的发展,民间对银⾏业务的需求,在明朝的时候,⼜出现了当铺,还有晚清的票号,都是⽅便商⼈汇况的,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适应百姓的需要,只是由于都是民间⾃发组织的,都有⼀个共同的缺点,就是民间信⽤⼀旦破产,对商户的损失就很⼤。
所以当时的社会迫切希望银⾏的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1897年,中国⼈⾃办第⼀家商办银⾏,也就顺理成章了,中国通商银⾏在上海成⽴,是最早开设的华资银⾏,代表着我们国家的华资银⾏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中国近代商父盛宣怀的成就介绍
中国近代商父盛宣怀的成就介绍中国近代商父盛宣怀的成就介绍1:中国第一家轮船招商局1870年,盛宣怀入李鸿章幕僚,深得器重。
曾经做过武昌盐法道的盛宣怀之父盛康,注重经世致用。
深受父亲影响的盛宣怀,认为中国强盛,最迫切的是开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1872年,沿海和长江航运被英美两国航运公司垄断。
为了争夺中国在航运领域的权益,盛宣怀建议李鸿章创办中国轮船招商局。
获准后,他在起草《中国轮船招商章程》时,强调“商本商办〞的原那么。
1873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民用航运企业开始营运。
1876年,最早进入中国的美国旗昌公司,在竞争中败下阵来,打算退出中国内河航运业务。
在盛宣怀的游说下,轮船招商局从两江总督那里借到一笔款子,购下美国旗昌公司。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成功的中资企业并购外资企业案例。
1885年,盛宣怀成为中国轮船招商局的第一任督办。
从此,盛宣怀迈开实业救国、实业富国的大步。
中国近代商父盛宣怀的成就介绍2:中国第一家电报局19世纪70年代,英、美、法等国在中国建立了电报线,但对清政府“电线沉于海底,其线端不得牵引上岸〞的规定置假设罔闻,不仅设海底线,而且架设了岸线。
1880年,盛宣怀在任天津河间备道时,向李鸿章建议,国家自强大计,一是铁路,二是电报,当前电报最为重要,可在天津试办电报局。
盛宣怀拟写了一份《电报局招股章程》,提出了“通军报为第一,便商民为其次〞的观点。
这年,“中国电报总局〞在天津成立,由盛宣怀全权负责。
为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盛宣怀在天津办起了电报学堂。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国电报总局完成了津沪电报线路的架设。
这是中国民用电信事业的开端。
随后,他又主持了南至海南,北到黑龙江,西到新疆等地的几十条电报线路的建设。
中国近代商父盛宣怀的成就介绍3:中国第一家钢铁煤联合企业1875年,盛宣怀向李鸿章提议,由政府投资,设立机构,在湖北开采煤矿、铁矿。
湖北煤铁开采总局成立后,盛宣怀主持一系列开采业务。
1890年,张之洞主持的湖北汉阳铁厂亏损累累,准备卖给洋商经营。
宋汉章,从大清银行到中国银行
宋汉章,从大清银行到中国银行作者:陆其国来源:《检察风云》2008年第07期从此改名宋汉章应该说,是大清银行的建立,为后来出现的中国银行铺设了一条发展和崛起的轨道,因此,说中国银行脱胎于大清银行毫不为过。
而要提及这之间的过渡性人物,或者说亲历其中的见证者,则非宋汉章莫属。
宋汉章(1872—1967年),原名鲁,浙江余姚人,出生于福建建宁。
父亲宋世槐曾在福建办盐务,兼营木业,后协助上海电报局总办经莲珊从事电报创建工作。
宋鲁早年随父到上海,就读于中西书院,很可能因父亲和经莲珊的关系,宋鲁毕业后进了上海电报局工作。
其时中国政局发生了昙花一现的康梁变法,变法不幸流产后,年轻的光绪皇帝遭慈禧废黜。
经莲珊不乏激进思想,对变法者予以赞助,表示拥护;深恶慈禧废黜光绪,独揽朝纲,遂联合上海绅商,通电反对。
宋鲁追随经莲珊,也慨然列名其间。
现在既然戊戌变法失败,慈禧向维新志士问罪并大开杀戒,经莲珊自然也进入了清廷的追捕名单之中,于是只得出亡澳门,宋鲁又与之一并随往。
亡命生涯自然不会好过,这天,看着神情疲惫的宋鲁一脸倦容,经莲珊顿时产生了怜惜之心。
于是,他对宋鲁说,你还年轻,这样绵绵无期地流亡在外,终非长久之计,好在你不是清廷通缉的重要人物,这样吧,我身边尚有一些钱,你且拿去,另外,我给你改名叫宋汉章,如此一来,清廷就不会注意你了。
在经莲珊的再三劝告下,宋鲁只得向经莲珊辞别,从此改名宋汉章,并于不久后到了上海。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国第一家自办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成立,采用英国银行的管理制度及会计制度,延聘英人美兰德(A.M.Maitland)为洋大班,并请咸康钱庄的经理陈笙郊为中方经理。
陈经理在物色自己的班子成员时,想到了他此前已认识,并给他留下不错印象的宋汉章。
25岁的宋汉章就这样成了陈笙郊的“跑楼先生”,他的主要职责是沟通洋大班和中方经理的关系。
中国通商银行的业务,开始时着重对钱庄的拆放和公营厂矿的贷款,后来发展了对公私工商业,包括一部分外商的业务。
银行的那些事儿(一)银行的前世今生
银行的那些事儿(一)——银行的前世今生一:起源最早的银行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巴比伦,那时的寺庙就已有经营保管金银、发放贷款、收取利息的活动。
在公元前500年的希‘腊,公元前400年的雅典和公元前200年的罗马帝国,都可以找到原始银行的雏形我国的银行业也具有悠久的历史。
《周礼》中就有“泉府”的记载,即办理赊贷业务的机构。
春秋战国时,借贷行为已经很普遍。
到了商业发达的唐代,不仅开办了称为“飞钱”的汇兑业务,还出现了“质库”,即当铺。
以及后来宋朝设置的“便钱务”,金代的“质典库”,元代的“解典铺”,明代的“钱庄”和清朝的“票号”,都是从事货币经营业务的机构。
二:发展历程1580年,威尼斯银行成立,成为世界上最早的银行,随后意大利的其他城市以及德国、荷兰的一些城市也先后成立了银行。
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银行得到了普遍发展。
最早出现的按资本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股份银行是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
1844年改组后的英格兰银行可视为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的鼻祖;到19世纪后半期,西方各国都相继设立了中央银行。
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在世界各地陆续建立起一批世界性的或地区性的银行组织,如1930年成立的国际清算银行、1945年成立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1956年成立的国际金融公司、1964年成立的非洲开发银行、1966年成立的亚洲开发银行等,银行在跨越国界和更广泛的领域里发挥作用。
三: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中国的第一家民族资本银行是1897年5月27日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
1905年清政府成立户部银行是中国最早的国家银行,1908年2月,户部银行又改称“大清银行”(也叫“京师总行”)。
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民国成立,大清银行经孙中山先生批示,改称“中国银行”,总部设于上海。
民国时期,中国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交通银行合称中国四大银行。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银行进行了全面整顿,在1948年成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基础上,先后于1951年成立农业合作银行,1954年10月1日以原交通银行为基础成立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清末上海的本国银行
清末上海的本国银行叶世昌一、清末本国银行业迟发的原因鸦片战争后不久,英国的银行就开始进入中国。
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商银行是东方银行(OrientalBank),该行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在香港设立分行,中文行名为东藩汇理银行。
同年在广州设立代理处,后改为分行。
二十七年在上海设代理处,二十八年年改为分行(1),中文行名为丽如银行。
以后在中国设立的外商银行达20余家,逐渐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金融,中国自办银行的呼声也因而日益高涨。
但是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比第一家外商银行的进入中国足足迟了半个世纪,比洋务运动开始的时间也迟了30余年。
其原因究竟何在?笔者考虑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中国传统的金融组织和机构有相当的强势。
金融活动就其基本内容来说就是融通资金,方法有存款、放款、汇兑以及货币铸造、兑换和发行等。
这些内容中国的传统金融机构都有经营。
中国的钱铺产生于明朝,盛于清朝,逐渐形成“钱庄”这一名称。
钱铺之外又有银号。
后来又在北方出现账局。
这些都以货币兑换和存放款为主要业务,有些也能进行汇兑。
道光年间产生票号,更是以汇兑为首要业务,也经营存放款。
票号商人实力雄厚,许多钱庄要向它们借款作为营运资金。
此外还有当铺,也能起一定的通融资金的作用。
这些金融机构还都可以发行兑换券(银票、钱票等),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创造信用能力。
有这样一些金融机构存在,在中国市场经济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已经能解决一般工商业者的资金需要,因此他们并不特别需要银行,对银行的有无并不很关心。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洋务运动搞了30余年,却没有本国的银行出现。
而保险就不同,同治四年(1865)五月,上海华商义和公司保险行在上海开设;同治十年三月十二日(1871 年5月1日),以华人股份为主的华商保安公司在香港开业;轮船招商局成立后,也设立仁和、济和保险公司。
中国自己没有保险公司,而实际上有需要,就很快向外国人学习了。
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
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中国银行是中国最早成立的银行之一,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
以下是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的详细描述:1905年,中国银行成立于北京,当时的名称为“中国通商银行”。
它是中国第一家由政府创办的银行,旨在促进中国的国际贸易和金融发展。
在成立初期,中国通商银行主要从事外汇业务,为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提供金融支持。
它还为国内企业提供贷款、存款和汇款等服务,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通商银行改名为中国银行,并成为国有银行。
此时,中国银行的任务是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和金融改革。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银行积极参与国家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
它成为中国企业赴海外投资和境外企业在中国投资的重要金融机构之一。
1994年,中国银行在香港成立分行,开始在国际金融市场扩大业务。
它在香港的发展为中国银行进军国际金融市场提供了重要平台。
2001年,中国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在境内外上市的银行。
这标志着中国银行的资本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银行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能力。
它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大量分支机构,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
中国银行还积极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它引入了互联网银行、移动支付和电子银行等新技术,提升了客户体验和服务效率。
目前,中国银行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拥有庞大的资产规模和广泛的业务网络。
它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众多分支机构和合作伙伴,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总结起来,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的中国通商银行。
它经历了从外汇业务到国有银行再到国际金融机构的转变。
中国银行的发展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始终致力于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金融改革做出贡献。
通过不断创新和扩大业务范围,中国银行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业的重要支柱之一。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历史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历史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清朝末年。
以下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主要
阶段和里程碑事件:
1. 清朝末年(19世纪末至1911年):中国开办了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以满足外资
银行在中国的经营需求。
2. 建国初期(1949年至1978年):中共建立了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货币发行和
金融监管。
大规模的国有银行扩张使银行业得以快速发展。
3. 经济改革开放(1978年至1990年代):中国进行了市场化改革,银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980年代,中国引入了外资银行,推动了整个银行业的改革和创新。
4. 1990年代至2000年代:中国开放了金融市场,建立了多层次、多功能的金融体系,允许民
营企业进入银行业,并逐步推进银行业的现代化改革和国际化发展。
5. 进入21世纪后:中国银行业进一步推动金融创新,加速了线上银行业务的发展。
同时,与
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也日益密切,提升了中国银行业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
6. 当前发展(2020年至今):中国积极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加强金融监管,努力提高金融
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中国银行业也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推动金融全球化的进程。
总体而言,中国银行业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快速扩张、改革开放、现代化改革,到市场化、国
际化的发展历程。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中国银行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业之一,为中国经
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近代中国银行业发展简史
近代中国银行业发展简史一、起步阶段中国出现近代化的银行始于鸦片战争之后。
一般认为1847年在上海开设分行的英国丽如银行是中国近代最早的银行。
而19世纪后期在中国活跃的外国银行或中外合资银行有英国的汇丰银行、惠通银行、中华汇理银行,法国的法兰西银行、东方汇理银行,德国的德华银行,俄国的华俄道胜银行等。
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第一家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由清末实业家盛宣怀于1897年在上海创办,利用他任督办的招商局和电报局投资,同时拉其他官僚包括李鸿章等人入股,其组织管理和营业规则均参照外商银行(主要是英国汇丰银行),设立董事会,在全国各地开设分行。
该行成立之初,就被清廷许可发行银两、银两两种货币,还获得代收库银、整理币制之权。
在官方的中央银行设立之后,该行才转为纯粹的商业银行。
1912-1927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跟中国银行一起承担中央银行职责的还有交通银行。
交通银行的历史同样可以上翻到清朝末年。
1908年,由清政府邮传部牵头组建,为官商合股,初期目的是借款赎回被列强控制的铁路,故名交通银行。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其地位进一步上升,与中国银行一起承担共同承担发行货币、调节币制、兑换外币和代理国库收支的中央银行职责。
二、第一个繁荣时代1927年至1928年,北伐军革了北洋军阀的命,历史进入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受江浙财团资助的蒋介石政府,也十分重视银行体系的建设。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另组建中央银行,授予其发行纸币、代理国库、经理公债、管理外汇等特权。
同时,将中国银行改组为国际外汇兑换专业银行,交通银行改组为辅助工农商矿的专职银行。
1935年,国民党政府又组建中国农民银行,作为供给农业信用、发展农村经济的专职银行。
至此,形成了以四大国有银行(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为基本骨架的银行体系。
国民党统治后期,形成了宋子文家族控制中国银行,孔祥熙家族控制交通银行,陈果夫家族控制农民银行,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控制国有金融业的局面。
第六章 商业银行 练习题
第六章商业银行第一部分填空题1、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也是现代银行产生的象征。
2、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是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事业的创始。
3、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以下两条途径产生:一是,二是。
4、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5、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职能是建立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之上的。
6、商业银行的业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资产业务、负债业务、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
7、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可以分为银行负债和银行资本两大类。
8、和共同组成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是商业银行用于应付日常提存的现金资产。
9、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一般分为以下几类:、、和其他资产。
10、传统中间业务包括、、、和。
11、狭义的表外业务大致可分为、、等资产转换业务,衍生工具的交易以及与等有关的投资银行业务。
12、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和。
13、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以及四个阶段。
14、资产担保证券是商业银行将某些传统的非流动性贷款经过技术处理后重新组合为同质量并可分割的标准贷款组合,以此为本金与利息的现金收入保证来发行证券,即。
其中,住房抵押贷款一般采用的形式。
15、1988年通过的对表内资产和表外业务都确定了不同的风险权数以及相应的资本充足率,它是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完善与统一的标志。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1、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也是现代银行产生的象征。
A、德意志银行B、法兰西银行C、英格兰银行D、日本银行2、是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事业的创始。
A、中国通商银行B、中国交通银行C、户部银行D、中国实业银行3、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A、信用创造B、支付中介C、信用中介D、金融服务4、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的交易存款。
A、支票存款B、储蓄存款C、NOWsD、CDs5、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
工商银行基本知识
工商银行基本知识工商银行(ICBC)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成立于1984年。
作为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工商银行拥有广泛的网点覆盖和多元化的金融产品,致力于为个人和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工商银行的基本知识。
一、工商银行的历史与发展工商银行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4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最早的一家商业银行。
经过多次改制和整合,中国通商银行于1984年正式更名为工商银行。
自那时以来,工商银行不断推动创新与改革,成为中国金融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二、工商银行的业务范围工商银行的业务范围广泛,包括个人银行业务、对公金融服务、资金融通和国际业务。
个人银行业务涵盖存款、贷款、信用卡、理财和电子银行等,为个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解决方案。
对公金融服务则包括企业贷款、信托、保险、支付结算等,为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工商银行还积极拓展跨境业务,包括外汇代理业务、国际贸易融资、跨境人民币结算等,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国际金融服务。
同时,工商银行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分支机构和代表处,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国际化发展。
三、工商银行的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工商银行积极推动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努力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工商银行不断改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工商银行也在电子银行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推出了多种便捷的电子银行产品,包括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
这些数字化渠道不仅提供了便利快捷的金融服务,还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自主操作的机会。
四、工商银行的社会责任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工商银行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工商银行积极关注环境保护、社会公益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多种方式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工商银行创办了“工银梦想”公益基金会,致力于教育、扶贫、环保和灾害救助等领域的公益事业,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
总结:工商银行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与深厚的实力。
小四行、南三行、北四行
小四行“小四行”,是30年代中期,具体讲是民国25年(1936年)以后,对中国通商银行、四明商业储蓄银行、中国实业银行和中国国货银行的合称。
小四行,原系民族资本创办,后沦为官商合办,受官僚资本控制,是南京国民政府垄断金融的重要基础。
所谓“小四行”,是对“大四行”而言的。
当时人们对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加上中央信托局和邮政储金汇业局合称为“四行两局”(1946年又成立中央合作金库),它们是国民党国家垄断资本金融体系的主体。
中国通商银行、四明商业储蓄银行、中国实业银行,加上中国国货银行,是四家官商合办银行,业务上受“大四行”官僚资本银行所控制,是这个体系的附庸,因而人们习惯上就称它们为“小四行”。
解放后,中国通商、四明和中国实业3家银行,经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出军事特派员进行监督,实行公私合营,接收其官股部分成为公股,派出公股董事,同私股推出的代表一起组成新的董事会,继续营业。
中国国货银行由于帐册不全,资金外逃,无法复业,就予以结束清理。
至此,“小四行”的称呼也就成为历史。
北四行简介近代中国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和大陆银行四家在北方著名的私营银行的合称,为中华民国时期北方金融集团之一。
盐业银行盐业银行由河南省都督张镇芳于1915年创办于天津。
1917年因张参与张勋复辟事被捕,该行即被段祺瑞派吴鼎昌接收,嗣后张镇芳虽复任董事长,但实权一直操于吴鼎昌之手。
金城银行金城银行由周作民与军阀倪嗣冲及其幕僚王郅隆等于1917年创办,周作民长期任总经理。
大陆银行由谈丹崖、许汉卿等于1919年创办,谈任董事长,不久兼总经理。
1933年谈病故,由颜惠庆任董事长,许汉卿任总经理。
中南银行中南银行由华侨商人黄奕住和上海报业资本家史量才等于1921年创办,聘胡笔江任总经理。
前面的三行投资人主要是北洋军阀,其主要业务为承购北洋政府公债、库券和对政府机关放款,并在一定程度上支配了华北的金融业务。
中南银行虽在上海,创办人也不属于北洋军阀系统,但它的营业重心在京津,业务经营上依附于北洋政府。
民国以来金融机构(银行)发展史
民国以来金融机构(银行)发展史作者:钟静飞单位:金融学院传文社摘要:清末民初,是中国经济的一个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在这段时期中国的封建经济势力,新兴的资本主义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呈现三国鼎立之态,相互激烈碰撞与交融。
本篇文章的目的是主要介绍清末至1949年以来的中央和地方的金融机构(主要指银行)发展史,并极力揭示了这段发展史所折射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
这正是印证了“经济是基础,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和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
关键词:金融机构(银行),发展史,传统文化。
一、清末及民国时期的大事件(背景)1、1894---1895年甲午战争,清朝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2、1898年6月11日,戊戌变法。
9月21日凌晨,慈禧和荣禄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志士,废除变法法令。
28日,戊戌六君子被杀害。
3、1900年6月10日,八国联军侵华。
北京沦陷,慈禧带着光绪逃到西安,同时命令清军镇压义和团,还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义和团运动失败。
4、1911年四川爆发保路运动。
5、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6、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7、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结束2000多年封建君主制度。
8、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暗杀宋教仁。
6月挑起内战。
7月开始“二次革命”。
9月1日北洋军攻陷南京,二次革命失败。
9、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进行复辟帝制活动,改国号为中国帝国。
1916年护国军通电宣布独立并反袁,7月护国运动胜利。
10、1917年6月7日,张勋以调停总统黎元洪和总理段祺瑞之间的矛盾为名,率辫子军5000人开进北京。
7月12日辫子军被段祺瑞打败,复辟闹剧收场。
11、1917年10月,护法军同段祺瑞的军队在湖南四川发生激战,护法战争开始。
1918年5月护法运动失败。
12、1917年,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以对德国宣战为名,向日本大量借款,编练参战军,扩充自己实力,从而引起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的强烈不满。
2019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
2019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专题作业一、选择题 1.(2018•广东肇庆三模)鸦片战争前后,国内用棉还靠印度输入补充,但六十年代以后棉花出口剧增,从1868年的58万两激增到1895年的1000余万两。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自然经济基本让位于商品经济 B.传统手工纺纱业的衰落 C.政府放宽对棉花出口的限制 D.传统小农经济蓬勃发展答案 B 解析棉花是传统手工纺纱业的原料,从鸦片战争前后的进口到六十年代以后的大量出口,反映出传统手工纺纱业的衰败,小农经济逐渐走向解体,D项错误,B项正确;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仍然是小农经济模式,A项错误;材料现象是经济作用的结果,政府并没有起到主导作用,C项错误。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租收入仍然是经济剥削中最稳当的方式。
当时的地租额很高,一般是地价的十分之一,有的甚至达到三分之一。
这就是说,投资土地的收益一般是1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30%。
上述材料表明( ) A.土地税仍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重农抑商政策得到强化 C.近代工业资本原始积累处境艰难 D.农村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地租收入仍然是经济剥削中最稳当的方式”“投资土地的收益一般是1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30%”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许多资金用于投资土地而没有投入到工业中,不利于资本原始积累,故C项正确。
3.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发展工业的重心是军事工业;而到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发展工业的重心转向民用工业。
发生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派意识到发展资本主义的必要性 B.国内局势走向稳定和平 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答案 B 解析洋务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统治面临内忧外患,即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打击,到19世纪7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国内局势相对稳定,洋务企业的发展重心随之发生变化,故B 项正确。
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在清朝末期,中国的金融市场仍然以传统的钱庄和票号为主导。
然而,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外来资本的涌入,传统的金融模式逐渐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这个背景下,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商人开始探索建立现代化的银行。
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成为了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这标志着中国银行业的诞生。
随后,其他的现代银行也相继成立,如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
这些新兴的银行开始使用纸币进行交易,引入了现代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存款、贷款、汇兑等。
民国时期,中国银行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一时期,不仅银行的数量大幅增加,银行业务的种类和范围也得到了扩大。
此外,一些外资银行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如汇丰银行、花旗银行等。
这些外资银行带来了先进的国际金融理念和产品,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银行业的现代化进程。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发展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从传统的钱庄、票号到现代银行,从金属货币交易到纸币交易,从单一的信贷服务到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中国银行业的变迁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作者:潘真来源:《检察风云》 2018年第5期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先后在中国开设了20多家银行,几乎垄断了全国的国际汇兑业务和国内的金融市场,传统的钱庄、票号业根本无力抗衡,中国的经济命脉被英、法、德、日、俄等国操控着。
中国必须兴办自己的银行了。
时任清政府“铁路总办”的盛宣怀,在向外国银行借款造铁路的过程中,醒悟到“铁路之利远而薄,银行之利近而厚,欲银行铁路并举方有把握”。
他给清廷写奏折,陈述兴办银行的宗旨是“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
很快,总理衙门一纸密函批准了他的申请。
1897年5月27日,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商办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黄浦路挂牌。
创办人、大股东是宁波商人叶澄衷、严信厚、朱葆三等。
通商银行名为商办,实际上是奉旨设立的官商;规定“权归总董,利归股商”,其实大权由盛宣怀独揽。
中国通商银行的一个显著特点,用另一位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的话说,就是“不官不商,亦官亦商;不中不西,亦中亦西”。
由于当时上海的外国银行资本多雄厚,通商银行一开始就额定集资500万两白银,终于打破外资银行的垄断,中国近代信贷事业从此开始。
中国通商银行筹办时,没有任何法规条文,盛宣怀制定章程时基本照搬汇丰银行的模式。
缺乏经营管理人才怎么办呢?总行和各重要口岸分行只好聘用外国人为总经理,俗称“洋大班”。
总行的洋大班美德伦(A. W. Maitland),在汇丰银行工作了20多年。
开业后,虽然聘请了沪上钱业领袖陈笙郊为华大班以钳制洋大班,但总行的账册、簿据等全部是用英文记载的。
而且,为了在“外滩银行”占一席之地,借以通融中外金融,中国通商银行还加入了外商银行同业公会。
发行钞票基本格式也参照汇丰银行在香港发行的钞票,正面上方印有双龙戏珠图及“中国通商银行”篆字的圆章形行徽,面值用中文书写,下方印有“中国通商银行”行名。
上海流通的钞票上印“上海通用银元”或“上海通用银两”,年份为“大清光绪二十四年正月吉日”;北京流通的钞票上则印“京城京平足银”,年份为“大清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