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参观实习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参观实习报告
建筑参观实习报告
建筑系*** ***
根据学校安排,我们于xx年7月3日至13日在南京、苏州、上海等地进行参观实习.这是一个让我们了解建筑的好机会,让我更深一
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更好的领略建筑艺术的魅力.我们把艺
术的享受掺和于日常生活之中,并在所有的用品、衣着乃至食品中引入了美工设计,然而,我们周围的建筑,建筑的艺术的渊源却很少为人所察觉.所以了解建筑并发扬是我们必须做的.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有了解一般商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协调;了解建筑物的总平面布置、建筑分类及功能作用等;了解建筑物与城市文化相融合的设计手法;了解城市总体与建筑单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领域的动态和发展方向.
逛游古董金陵,感受千年文化
――记南京建筑调研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六朝古都”之称.古老身后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我们.7月3日晚,我们乘坐火车向南京古城进发,一路上的欢声笑语掩饰不住我们激动的心情.
7月4日我们先去参观了南京 __纪念馆,它是为纪念1937年12
月13日我国30万同胞而设计修建的.该馆注重以灰白色大理石为主要建筑基调的体现,构成了一部由石头垒成的史书,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在环境建设上,突出渲染了南京 __的主题氛围.
7月5日我们瞻仰了伟人陵墓―中山陵,中山陵依山而筑,坐北朝南,岗峦前列,屏障后峙,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其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墓地全局呈"警钟"形图案,我们在通往后花园
的途中认真的研究了设计者的设计构思(展示图).
7月6日,来到南京城,我们仰慕他的千年文化,瞻仰烈士遗迹,走进这庄严的圣地,我们不敢高声语,恐惊圣贤魂,认真的拜读雨花台的每一个展厅,展图.在庄严的烈士陵园我们感受着千年文化的凝重,但在东南大学我们却能看到千年文化的积淀,树枝的庞大,建筑的古老
无不彰显着南京城的过去,内涵.
7月7日,在南京的最后一天我们再次认真的领略南京夫子庙文化.入口的古牌坊,高挂的状元楼,深深地乌衣巷……让我想起了刘禹锡
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热闹的秦淮河畔,繁华的夫子庙会,夹杂着现代的大都市气息,显得热闹非凡.
对于南京,我认为不仅雄伟的建筑能代表它的巨大发展,古老的亭台楼榭也不能全部象征它的千年文明,然而恰恰是因为那路旁的古老的法国泡桐,以平和却坚定的姿态完美地嵌入了这个城市,仿佛也要
为证明这是一座古老的文化名城而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夜晚在路灯的照耀下,树木投下斑驳的影子,将两旁的院落烘托出一种深宅大院
的幽深氛围,会给我们一份走在历史中的错觉,仿佛几千年的夕阳野草,桨声灯影,都沉淀在身边一片片暗夜里的绿叶中.
追寻城市足迹,踏访世界名园
――记苏州建筑调研
苏州,古称吴,现简称苏,拥有姑苏、吴都、吴中、东吴、吴门和平江等多个古称和别称.苏州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为苏州,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
沿称至今.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7月8日中午,我们乘坐大巴奔赴
姑苏城,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目的地.队员们主要以实地考察、口头调查、走访当地群众、游客及相关名胜等形式展开对姑苏城的城市发展足迹进行了调研.我们咨询了当地的游客,旅店的服务生等,他
们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苏州城的发展历史以及现存的世界名园,并根据
我们提出的问题介绍了有关古城保护,发展问题举出了许多实例.
7月8日我们便拜访了寒山寺、枫桥、玄妙观,城隍庙等地,看到
了他们保留的建筑形式、存在状态及其周围环境.并和我们的队友做
了认真的分析和讨论.
7月9日队员们赶往苏州博物馆,忠王府(太平天国),拙政园等
地区,我们运用专业知识对这几个现代建筑与古建筑,园林景区等不
同风格建筑的紧密结合行深入考察.我们认真而又细致地对现场进行
分析.现代设计与古建的相互融合,特色建筑与拙政园的相互借景也
正符合了中国园林的精髓.
接下来,从总体布局和单一园区的规划布局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
在整体布局上,苏州博物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
王府融会贯通,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伸.博物馆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而博物馆与原
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
苏州博物馆是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设计的.为充分尊重所
在街区的历史风貌,博物馆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也是以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修旧如旧”的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使苏州博物馆成为一座集现代
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忠王府的主体即中路的官署,是按太平天国规制修建的.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有照墙、大门、仪门、正殿、后堂、后殿等,纵深约140米.忠王府大门面阔三间12.5米,进深10米,原为单檐歇山,后改硬山顶.前后檐柱上置阑额枋,架平板枋,施三参单昂斗拱,承檐桁,架抹角梁,置斗拱,托下金桁,承角梁.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另有显示为62亩),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内部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十年所建.
拙政园的中部是主景区,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广树茂,景色
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西部原为“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