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ICU院内感染的方法
医院感染防控知识ICU感染防控
医院感染防控知识ICU感染防控医院感染防控知识——ICU感染防控
医疗保健环境中的感染问题是公众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在医院中,ICU(重症监护室)是一个关键的区域,因为重症患者免疫系统较弱,容易感染病原体。为了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免受感染,有必要加强
ICU的感染防控措施。
一、感染预防
1. 洁净环境
ICU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清洁地面、墙壁和家具表面,并确保室
温适宜。医护人员应做好手卫生,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包括口罩、
手套和护目镜。
2. 患者隔离
对于患有传染病或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应进行隔离措施,以防止病
原体传播。隔离措施可包括单人隔离或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
3. 设施和装备的消毒
定期对ICU内的设施和装备进行消毒,以减少病原体滋生的机会。
同时,医护人员需要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无菌操作,尽量减少交叉
感染的风险。
二、感染监测
1. 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ICU内的感染问题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以了解感染源和传
播途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2. 感染预警系统
建立感染预警系统,及时监测ICU内的感染情况,以便迅速采取措
施控制传播。该系统可包括监测患者体温、血常规、细菌培养等指标。
3. 医疗相关感染监测
对于ICU内的医疗相关感染,需要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并建立相
关数据库,以便分析和比对感染发生率及感染的病原体。
三、感染控制策略
1. 医护人员培训
所有ICU工作人员都应接受感染防控的培训,包括手卫生、消毒和
无菌操作等方面的知识。定期进行培训,以保持员工意识和技能的更新。
2. 感染控制委员会
ICU患者的感染预防措施
ICU患者的感染预防措施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ICU(重症监护室)已成为救治危重患
者的重要场所。然而,由于危重患者抵抗力低、治疗方法多样且侵入
性强,ICU内感染的风险也相对较高。因此,有效的感染预防措施对
于ICU患者的疗效和康复至关重要。
一、环境消毒
ICU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可以通过环境消毒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首先,要定期对ICU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包括床铺、医疗设备、地面和空气。其次,在ICU内设置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此外,医护人员应经常洗手,并佩戴合适
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和口罩,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二、规范操作
在ICU中,各种医疗操作频繁进行,因此规范的操作流程能够有效
降低感染的风险。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并遵守医疗操作规范。对于每位患者,要做好手术部位的标识,避免
操作失误。并且,在进行创伤性操作前,应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并
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三、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在ICU的感染防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滥用抗生素也容
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因此,在ICU中,医护人员应合理使用抗
生素,避免过度或错误使用。对于患者的细菌感染,应进行药敏试验,
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医护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状况和感染指标,及时调整抗生素的使用方案。
四、预防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ICU患者常见的感染之一,如膀胱造瘘、导尿管等都是尿路感染的高危因素。因此,为预防尿路感染,医护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及时更换导尿管,避免导尿管滞留时间过长。其次,保持导尿管及尿袋的清洁,避免交叉感染。再者,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以及正确使用或维护膀胱造瘘装置。
如何减少ICU患者的感染风险
如何减少ICU患者的感染风险在提高医疗质量的过程中,减少感染风险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尤其
是对于ICU(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感染风险更是需要特别关注和应
对的问题。本文将探讨如何减少ICU患者的感染风险。
1. 提高医护人员的洗手意识和操作规范
洗手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预防感染的措施。在ICU中,医护人员
应养成经常洗手的良好习惯,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前后,使用洗手液或
消毒剂进行彻底清洁。并且,需要确保医护人员正确掌握洗手的操作
规范,包括洗手时间、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2. 建立有效的垃圾处理系统
ICU患者产生的垃圾和废弃物必须得到妥善处理,以防止感染的传播。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和处理系统,确保按照规定进行无菌
化处理和合理处置,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 加强设备的消毒和清洁
在ICU中使用的各类设备和器械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以减少潜
在的感染源。对于可重复使用的设备,必须按照消毒指南进行正确的
消毒和灭菌处理。同时,医疗器械和设备的保养和维修也要及时进行,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4. 优化患者隔离措施
ICU患者的感染风险较高,需要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来降低传染病的风险。根据不同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合理设置隔离区域和隔离级别,并加强隔离病房的通风和清洁措施,以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5. 加强感染监测和病例报告
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系统,监测ICU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感染病原体的分布情况,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事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同时,及时做好感染病例的调查和追踪,以防止感染的扩散和暴发。
6. 加强教育和培训
ICU患者的感染控制策略
ICU患者的感染控制策略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简
称ICU)在医院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然而,由于ICU病患通常
病情较重,免疫力低下,医疗操作频繁,ICU成为了感染的高风险区域。为了保障患者安全,并控制感染的传播,ICU必须采取有效的感
染控制策略。
一、环境洁净化
ICU的空气质量是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医院应采用高效过滤
器过滤空气并定期更换,保证新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空气流通。另外,ICU内的设备、家具、床铺、地面等应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环
境洁净。
二、手卫生的重要性
医护人员的手是感染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手卫生是ICU感染控制
的基础。医务人员在进入和离开患者房间前必须进行正确的手卫生。
洗手液、酒精洗手液及其他洗手消毒剂应随手可得。此外,长时间佩
戴手套也是降低感染传播风险的有效措施。
三、严格的防护措施
在与患者接触之前,医务人员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
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根据疾病特点和传播途径,选取适当的防
护装备。同时,医务人员应注意正确穿脱防护装备,避免交叉感染的
发生。
四、控制患者的感染源
对于ICU患者本身的感染源,医务人员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定期
进行患者的感染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对于呼吸机相
关性肺炎的患者,应采取经口腔气管插管,定期更换导管和相应的过
滤器,以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五、良好的医护人员培训
医护人员的培训是ICU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医院应定期开展感染
控制知识的培训,确保医务人员熟练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和防护措施。此外,医院还可以通过会议、交流和评估等方式,加强医务人员间的
ICU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ICU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作者:罗晓菊
来源:《幸福家庭》2020年第05期
ICU医院感染指的是患者在ICU这一特定环境内受到的感染。因ICU患者基本来自医院的各个科室,并且病情比较危重、抵抗力较差,再加上各种介入治疗以及侵入性监测的实施,导致ICU患者感染的概率增加。本文重点介绍了ICU医院感染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预防控制。
1.环境因素。由于ICU院内的易感人群和病原菌相对比较集中,空气中的人工感染菌和自然菌的密度较高,若空气消毒设施没有进行定期检测,患者极易因空气污染术后伤口而导致感染。另外,若医院没有限制ICU患者家属探视,带入了病原菌,也会增加患者感染的几率。另外,患者的污染物及排泄物在处理的过程中也有可能会出现细菌传播,引发感染。
2.医护人员因素。ICU医护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若缺乏院内感染及危害认识,没有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也会增加院内感染的概率,另外,ICU内的护理操作较多,如患者的大小便、喂食、皮肤护理、灌肠、胃管插入以及翻身等,大大增加医护人员手部的污染,若医护人员没有及时清洗双手,会导致细菌在ICU内传播,引起院内感染。
3.抗生素的使用。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会使用多种抗生素,而抗生素的使用会使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失调,同时也会增加耐药菌株,导致患者的病程延长,感染概率增加。
4.侵入性操作因素。患者侵入性创伤口的日益增多,也会成为患者院内感染的直接原因。如气管插管、泌尿导管、动静脉导管以及气管切开等侵入性治疗手段,都有可能损伤患者的防御屏障,导致外界微生物以及病原体侵入患者体内,从而增加院内感染的几率。
ICU的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
加强ICU医疗垃圾管理
严格分类收集,日产日清,防止交叉感 染。
ICU内无生活垃圾
四、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 医院内肺炎(HAP/VAP)预防与控
制标准操作规程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 准操作规程
医院内肺炎(HAP/VAP)预防 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7、应对医务人员包括护工,定期进行 有关预防控制次措施的教育培训。
8、适时分析,定期公布医院内肺炎的 发生率。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 标准操作规程
1、置管时 插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操作人员应戴帽
子、口罩,穿无菌手术衣。 成人应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股
提纲
一、医院感染
二、ICU感染 三、ICU感染控制基本原则和措 四、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一、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Hospital Infection或 Nosocomial Infection)是指住院病人 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 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 发病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 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 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WHO关于手卫生(洗手或手消毒) 的六个指征包括:
• 1、接触病人前后 • 2、摘除手套后 • 3、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 4、接触病人体液、排泄物、粘膜、破
ICU患者感染控制措施
ICU患者感染控制措施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简
称 ICU)在现代医院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ICU患者
的特殊情况,感染控制成为保证患者安全的关键。本文将探讨ICU患
者感染控制的措施,旨在提供对医务人员和公众的指导。
一、患者筛查与预防
对于ICU患者的感染控制,早期的筛查和预防是至关重要的。在患
者入院时,医务人员应全面评估患者的感染风险,并采取必要的防控
措施。这包括但不限于:
1. 评估患者感染的可能来源和途径,如医院内部感染、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
2. 检查患者的免疫状况,了解其抵抗力,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3. 严格执行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手套和穿戴隔离
衣裤等。
二、环境清洁与消毒
ICU的环境清洁和消毒是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下面是一些常
见的环境清洁和消毒措施:
1. 定期清洁和消毒ICU病房内的表面,如床单、枕套、桌面等。使
用杀菌消毒剂,并确保充分晾干。
2. 对ICU设备、仪器和器械进行定期清洁与消毒,包括呼吸机、监护仪等。注意遵守相关的清洁和消毒标准和指南。
3. 定期检查和维护空调、通风系统,确保良好的空气质量和通风流通。
三、严格的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措施
良好的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是ICU患者感染控制不可或缺的一环。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循以下措施:
1. 频繁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患者、使用医疗设备和处理感染性物质之前后。使用洗手液和充足的流水进行洗手,彻底清洗并彻底干燥。
2. 必要时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医用口罩、手套和防护眼镜等。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操作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
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一、布局合理,分区明确:
治疗室(区):内应设流动水洗手设置,有条件的可配备净化工作台;监护室(区):分普通区和隔离区。每床使用面积为9. 5m2,每天进行空气消毒,也可配备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二、工作人员入室要求:
更衣、换鞋、戴口罩、帽子、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戴手套:
四、加强ICU室内环境的清洁消毒:
1、物体和环境表面消毒:§地面消毒:无明显污染情况下,通常采用湿拭清扫,用清水或清洁剂拖地,每日1-2次:清除地面的污秽和部分病原微生物;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可用5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πιin,致病性芽泡菌污染用含有效氯IOOo-200Omg /L的含氯消毒液拖地或喷洒地面。§各类物品表面的消毒:一般情况下室内用品如桌、椅、床头柜等只用清洁的湿抹布,每日2次擦拭各种用品的表面,可去除大部分微生物;当室内各种用品的表面受到病原菌的污染时必须采取严格的消毒处理。如:用500mg /L(2000mg /L)含氯的消毒剂溶液擦拭或喷洒室内各种物品表面;
其他表面的消毒:包括病历夹、门把手、水龙头、卫生间、便池等物表,这些地方容易受到污染,通常情况下,每天用清洁水或清洁剂擦抹刷洗处理,保持清洁。当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参照上述各类物品表面消毒方法进行处理:
床单位消毒:包括病床、床垫、枕芯、毛毯、棉被、床单等,可采用床单位臭氧消毒器进行消毒,按说明书操作。
2、室内空气消毒:
(1)有人情况下的空气消毒:
ICU的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
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患者因素
患者病情严重、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均可 增加感染的风险。
药物使用
长期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可导致菌群失调,增 加感染的风险。
医疗操作
频繁的医疗操作,如插管、拔管等,可导致 病原菌在体内定植和传播。
环境因素
ICU病房的空气、物体表面等环境因素中存 在大量细菌,可导致交叉感染。
播途径。
及时发现并隔离感染源
建立健全的医院感染 报告制度,确保感染 病例的及时上报和追 踪。
对疑似感染病例,应 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wk.baidu.com隔离观察,防止感染 的漏诊。
对确诊的感染病例, 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 ,防止感染扩散。
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
制定严格的消毒灭菌流程和标 准操作规范,确保医疗器械、 设备和环境的清洁消毒。
监测与反馈机制逐步建立
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医院感染问题,建立了严格的监测和反馈机制。通过对患者进行定期 检查、医护人员实时监测等措施,及时发现并处理医院感染病例,有效防止了感染的扩散 和传播。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ICU患者感染的机制与防控策略
针对ICU患者感染的特点和难点,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感染机制和防控策略。通过开展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探索更加有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手段, 降低ICU患者感染的风险和死亡率。
icu的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
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简称ICU)在医院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ICU病房患者往往面临着
感染的风险,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可能处于衰弱状态,且接受各种入侵性
操作,例如插管和静脉导管。因此,建立严格的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对
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一、ICU感染管理团队的成立
为了有效管理和预防感染的发生,医院应当组建专门的ICU感染管理
团队。这个团队应该由感染科医生、ICU医生、感染控制护士、临床微生
物学实验室人员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医务人员组成。团队成员应该接受相关
的培训,熟练掌握感染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二、ICU预防感染的策略
1.规范洗手和手卫生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五手洗手”原则进行洗手。
此外,重点强调使用消毒液而不是肥皂和水进行手卫生,以确保彻底杀灭
细菌。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手卫生培训和考核,以提高洗手意识和执行能力。
2.地面、设备和空气清洁与消毒
3.插管和静脉导管的管理
插管和静脉导管是ICU患者最常见的入侵性操作,但也容易导致感染。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定期更换和清洁导
管。在使用导管前,要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评估,确保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达到要求。
4.抗生素使用管理
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是导致抗生素耐药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在ICU病房中,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包括适当选择抗生素、正确用药剂量和疗程,并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和细菌耐药性情况。
5.患者隔离和访客控制
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一个集中救治危重患者的特殊场所。由于大多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功能受损、或频繁接受侵入性诊疗操作等原因,ICU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远高于其他普通病房。我国有资料表明,ICU的床位仅占全院床位不足5%,患者数不足全院的10%,但ICU感染却超过全院医院感染的20%。ICU获得性医院感染主要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同时,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消毒隔离措施存在诸多薄弱环节,ICU感染病原谱变迁、多重耐药菌暴发和流行,也严重影响ICU患者的医疗安全和抢救成功率。如何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ICU获得性医院感染,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工作人员管理
1. 工作服:穿清洁工作服进入ICU。不必常规穿隔离衣,但接触特殊病人如MRSA感染或携带者,或处置病人可能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应穿隔离衣或防护围裙。
2. 口罩:接触有或可能有传染性的呼吸道感染病人时,或有体液喷溅可能时,应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接触疑似为高传染性的感染如禽流感、SARS等病人,应戴N95口罩。当口罩潮湿或有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3. 鞋套或更鞋:进入病室穿鞋套或更换不裸露脚背的ICU
内专用鞋。
4. 工作帽:一般性接触病人时,不必戴帽子。无菌操作或可能会有体液喷溅时,须戴帽子。
5. 手套:接触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或进行无菌操作时,须戴无菌手套;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处理被它们污染的物品时,可戴清洁手套。护理病人后要摘手套,护理不同病人或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
医院感染在ICU的防控措施
医院感染在ICU的防控措施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严重传染病的增加,医院感染成为了一个严重的
公共卫生问题。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患者
由于身体状况较差,免疫功能低下,更容易感染各种病原微生物。为
了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免受医院感染的威胁,ICU采取了一系列的防
控措施。
1. Infectious disease surveillance
ICU针对不同区域的感染疫情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感染发生的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感染的扩散。监测对象包括患者、医护人员
和设备。
2. Hand hygiene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之一。在ICU内,医护人员需要
经常洗手或使用酒精洗手液,特别是在与患者接触后、做完操作前、
接触医疗废物后等时刻。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包括湿润双手、擦拭掌心、手背、手腕和指缝,并用流动水冲洗干净。
3.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时需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防
护眼镜和防护服等。这些装备有助于阻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保护医
护人员不被感染。
4. Isolation measures
ICU内患者常常因病情严重而需要隔离。在ICU中,使用单间或隔
离措施,可以减少感染的传播风险。各种隔离措施包括空气隔离、密
切接触隔离和飞沫隔离等。
5.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ICU内设备、表面和空气可能是传播病原微生物的源头。因此,定
期对设备进行消毒和灭菌是非常重要的。灭菌可采用化学方法,如使
在ICU中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在ICU中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或院外,经由接触、吸入等途径,致患者
或其他人感染的疾病。ICU作为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感染的高风险
区域之一。因此,在ICU中采取一系列的关键措施来预防医院感染至
关重要。下面将介绍几项关键措施。
1.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与培训
医务人员在ICU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具备清洁、消毒、
隔离等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和培训是
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举措。医院应定期组织培训,包括疾病预防控制
知识、手卫生等方面的培训,以确保医务人员具备正确的操作技能。
2.加强手卫生措施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之一。医务人员在接触每位患者
前后,都应进行手卫生,可以使用洗手液或者酒精洗手液。此外,患
者的家属和访客也应被要求进行手卫生,以减少细菌的传播。
3.严格消毒措施
在ICU中,设备和器械的消毒是非常重要的。医疗器械在使用前后
都应进行消毒,尤其是对于接触患者体液的器械,必须进行高效消毒。此外,ICU的病床、床单等物品也应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4.加强空气净化和通风
ICU内部的空气环境对预防医院感染有着直接的影响。空气中的微
生物和尘埃等物质可能成为感染源。因此,加强空气净化和通风是很
重要的措施。可以采用高效过滤器和空气净化设备,确保空气中的微
生物被过滤掉,同时保持房间的良好通风。
5.隔离措施的执行
在ICU中,隔离措施的执行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或
疾病病原体携带者的患者,应实施适当的隔离措施,以阻断感染源的
传播。可以采用单间隔离、空气传播隔离、接触传播隔离等方式进行
ICU患者的感染控制措施
ICU患者的感染控制措施
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由于患者的状态较为脆弱,感染控制
变得尤为重要。不仅要防止患者受到外界病原体的侵害,还要避免感
染在 ICU 内部的传播。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ICU 采取一系列
的感染控制措施。
1. 个人防护措施
在 ICU 中,医护人员需要采取严格的个人防护措施,以防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这包括佩戴专业口罩、手套、护目镜以及穿戴防护服等。医护人员应定期向患者介绍正确的洗手方法,并在接触患者前后务必
进行彻底的手卫生。
2. 患者隔离
ICU 中的患者往往免疫力低下且易于感染,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隔
离措施。根据感染类型,患者可能需要接受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或接
触传播的隔离。此外,ICU 应设立专门的隔离病房,以隔离具有特殊
感染需求的患者,避免感染在 ICU 中蔓延。
3. 清洁与消毒
ICU 中的清洁和消毒工作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医护人员应定期对 ICU 病房和设备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特别是经常
接触的表面和设备。清洁剂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并根据具体需求
进行适当的消毒。
4. 使用一次性设备和器具
在 ICU 中,一次性设备和器具的使用能够防止病原体的交叉感染。
医护人员应尽量选择一次性使用的设备,例如一次性注射器、导尿管等,并采用严格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保证其正确处理和处置。
5.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在 ICU 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并降低感
染的发生率。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南,并在必要时
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选择最适合的药物治疗。
ICU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ICU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一、减少或消除口咽部和胃肠病原菌的定植和吸入。
一)改进营养支持疗法:提倡肠道喂养,减少细菌移位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1、半卧位减少误吸危险。
2、使用小号胃管少量持续喂养,酸化食物,保持pH值3.5以下。
3、导管直插空肠,避免碱化胃液。
二)控制胃内容物返流
平卧位使胃内容物返流易于发生,对机械通气病人采用半卧位是减少胃内容物吸入下呼吸道简单有效的方法。
三)改进应急性溃疡的防治方法
使用硫糖铝防治应急性溃疡所致消化道出血。
四)声门下分泌物的引流
应用声门下可吸引气管导管,清除声门下与气管导管气囊间隙的积液,降低原发性内源性感染菌群引起的医院肺部感染发病率。
五)气管导管表面生物膜的清楚
1尽早拔管。
2改进导管的生物材料。
3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
六)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SDD)
1、SDD是通过局部使用抗菌药物杀灭口咽部和胃肠道条件致病需氧菌,避免其移行和易位,切断医院内源性肺炎的感染途径。
2、抗菌药物应该具备:(1)覆盖肠杆菌科、假单孢菌属、不动杆菌属,(2)黏膜不吸收或很少吸收,(3)杀菌剂,(4)不影响厌氧菌,(5)药物不易被胃肠道内容物灭活。
3、目前常用:妥布霉素、两性霉素B、多黏菌素E
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一)洗手
二)共用器械的消毒与灭菌
1、纤维支气管镜的消毒要保证杀灭结核分支杆菌
2、呼吸机管道不宜频繁更换
3、呼吸机湿化器水温应该较高50度左右
三)病人与病原体携带者的隔离
1、呼吸道合胞病毒
2、VRE、MRSA、铜绿假单孢菌
四)保护性隔离
三、提高机体免疫预防功能
如何预防和处理ICU患者的感染
如何预防和处理ICU患者的感染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一种特殊的医疗环境,旨在提供给生
命危险的患者最大程度的监护和护理。然而,由于ICU患者常常面临
免疫力低下、手术创面等多种风险因素,感染成为其中一个非常严重
的问题。本文将介绍如何预防和处理ICU患者的感染,并提供一些有
效的措施来降低感染风险。
一、环境清洁与消毒
ICU内的环境清洁与消毒是预防感染的首要措施之一。以下是一些
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1. 高效清洁:频繁清洁地面、墙壁、床单、被褥等物品,并使用专
业的清洁剂和消毒液。
2. 物品分类:将ICU内的物品按照清洁与非清洁区域进行分类储存,避免交叉污染。
3. 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和修复ICU内的水管、空调、过滤器等设施,确保其正常运作。
4. 手卫生:医护人员应经常进行手卫生,并正确使用洗手液、消毒
剂等清洁用品。
5. 个人防护:医护人员应穿戴合适的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护
目镜等,以减少接触患者体液的可能。
二、感染控制
除了环境清洁与消毒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也至关重要。以下是
一些常用的感染控制策略:
1. 冷链管理:对于涉及存储、运输等的药品和医疗设备,应严格控
制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2. 密切观察:密切观察ICU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快速发现和处
理任何可能的感染迹象。
3. 隔离措施:对于已知或疑似感染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如单独病房、独立设备等。
4. 输血安全:确保进行输血时使用正确的血液产品,并遵循规定的
输血程序和安全操作。
5. 抗生素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包括正确选择、适当计量和恰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分为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深 部组织感染、器官/腔隙感染。
▪ (一)切口浅部组织感染。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 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并符合下列 条件之一:
常见的类型
▪ 呼吸道感染 ▪ 泌尿道感染 ▪ 伤口感染 ▪ 血管相关性感染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 定义:机械通气启动>24h后发生感染性肺炎, 包括停机和拔除气管插管后48h内发生的肺炎。
▪ 症状:咳嗽,咳痰或原有下呼吸道感染出现 咳嗽,咳痰明显加重或痰液性状显著改变, 或伴有发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 增高;痰成脓性;肺部听诊有啰音;X线显示 肺部有炎症性病变
2 加强ICU环境及设施的消毒监测 2.1 ICU医护人员卫生要求 本室人员入室时应更换
▪ 病原学诊断: (一)清洁中段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
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 杆菌菌落数≥105cfu/ml。 (二)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 落数≥103cfu/ml。 (三)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 在每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四)经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有尿路感 染证据的。
▪ 疾病相关因素:休克、重大创伤、昏迷、误吸等入院的原发 性疾病,器官衰竭、皮肤及粘膜的损伤、肾功能衰竭、胸腹 的外科手术、延长ICU逗留时间>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环境因素:不良的手卫生、床位空间的减少、工作人员水平 的降低、感染控制计划的依顺性差、气流和水的污染、仪器 和设备的污染、微生物的交叉感染。
▪ 治疗相关因素:有创性诊断和治疗的操作、抗生素应用、机 械通气和湿化、导尿管、气管插管和鼻胃管、气管切开、镇 静和麻醉、抗酸治疗、受体阻断药的应用、影响免疫功能的 药物应用、留置导管和引流管。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 定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 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 的泌尿系统感染。
▪ 症状: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 激症状,或者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 或不伴有发热,并且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 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者 应当结合尿培养。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 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 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 有发热(>38℃)、寒颤等感染表现,除血管 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 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 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 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
▪ 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 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ICU院内感染的预防
1 制定制度,严格管理 1.1 建立健全完善的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组织机构 由于 ICU患者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医院应高度重视。建立 健全完善的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组织机构,每月对ICU环境 及院内感染情况进行抽查1次。下设由护士长、主任组成 的监控小组,对存在的问题,寻找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 有效的防治对策。 1.2 制定ICU特定的消毒隔离制度 并督促各级各类人员 严格执行。对于严重感染、多重耐药患者,放置单间隔离, 实施床旁隔离。 1.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掌握有创监测指征,尽可 能减少组织损伤。不论穿刺、动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护理 等均要遵守无菌原则。各种置入体内的导管不宜放置过久, 每班严密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4 严格参观探视制度 加强参观人员、探视人员的管 理,集中探视时间,控制探视人数,以免污染病室空气或 带入病原菌。
病因
多数为细菌,约占90~95%。其次为病毒、真 菌及寄生虫。 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和绿脓 杆菌为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次为变形杆菌、 克雷伯氏菌、鼠伤寒杆菌、链球菌、军团杆菌等。 病毒:有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 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 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 真菌:有白色念珠菌、隐球菌、曲菌、毛霉菌等。 寄生虫:有卡氏肺孢子虫、隐孢子虫、疟原虫等。
▪ (三)器官/腔隙感染。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 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术中解剖部 位(如器官或者腔隙)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 一:
1. 器官或者腔隙穿刺引流或穿刺出脓液。
2.从器官或者腔隙的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分离出致 病菌。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 发现器官或者腔隙脓肿或者其他器官或者腔隙感染 的证据。
预防ICU院内感染的方法
什么是医院内感染?
院内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住院病人 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 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 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 医院内感染。
易感因素
▪ 病人内在的因素:年龄>70岁、基础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 糖尿病)、营养不良、肥胖、生活方式(吸烟、酗酒)。
▪ 1. 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 2. 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 3.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
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
▪ (二)切口深部组织感染。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 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深部软组织(如筋膜和 肌层)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脓液不是来自器官/腔隙 部分。 2.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同时, 患者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热,肿胀及疼痛。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探查、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 现切口深部组织脓肿或者其他感染证据。 同时累及切口浅部组织和深部组织的感染归为切口深部 组织感染;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腔隙感染,无须再次手术归 为深部组织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