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
乌鲁木齐市2020届语文八上期末模拟调研测试题(3)
乌鲁木齐市2020届语文八上期末模拟调研测试题(3)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1.指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黝.黑(yǒu) 滞.留(zhì) 颔.(hàn)首B.愚钝.(dùn) 轩.昂(xuān) 广袤.(mào)C.侏儒.(rǔ) 炽.热(zhì) 犀.利(xī)D.禁锢.(ɡù) 锃.亮(zènɡ) 尴尬..(gān gà)2.68.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A.自.康乐以来自.三峡七百里中B.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晓.雾将歇,夕日欲颓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朝.发白帝,暮到江陵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标致樱花烂熳成群结队油光可签B.优待烟尘斗乱精通时事美其名曰C.和蔼几次三翻好意难却抑扬顿挫D.疑惑沓无消息正人君子大而言之4.(题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主要记叙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主要赞扬了他的一腔爱国之情。
B.《回忆我的母亲》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在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抒发了自己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思想感情。
C.《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
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使全文形成一种巨大的张力,字里行间洋溢着仰慕、崇敬之情。
D.《美丽的颜色》一文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其一犬坐于前.狼不敢前.B.军书.十二卷诫子书.C.但.微颔之但.当涉猎D.若.屈伸呼吸未若.柳絮因风起二、名句默写6.默写。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A卷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A卷一、语文知识积累 (共5题;共28分)1. (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zhài yìyìdài qián安营扎________________烁烁懈________________诚zhǒng lìlìrúzhòu接________而至________在目________动________然2. (12.0分)默写填空。
(1)________,岁晏有余粮。
(白居易《观刈麦》)(2)《观刈麦》中写出炎炎赤日下,劳动人民辛苦劳作,表现劳动者劳作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4)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5)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
(刘方平《月夜》)(6)________,________,笑从双脸生。
(晏殊《破阵子》)3. (6分)文言词语释义。
①沿溯阻绝________②良多趣味________③属引凄异________④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4. (3分)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初几()A . 八月十五B . 正月十五C . 九月初九D . 五月初五5. (3分)《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二,第一部是________,第三部是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6. (17.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图书推介【出版信息】书名:群体性孤独作者:【美】雪莉·特克尔著周逵、刘箐荆译定价:66.90元ISBN∶9787213059841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3-01印次:1 开本:16字数:37.2万装帧:平装【内容简介】你是否也熟悉这样的场景: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电脑和手机;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课堂上,老师在讲,学生在网上聊天;会议中,别人在报告,听众在收发信息。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学情调查试题
八年级第三次学情调查试题(120分,含卷面分5分)【温馨提示】“有付出必有回报。
”同学们,一个月的刻苦努力,你们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又进步了:学习自信、见解独特、想像丰富……请赶快拿起笔,将累累的硕果记录在这张试卷上,把这份快乐和老师、家长、同学一起分享吧!一、基础知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看看你积累了多少?】(28分)1.下列加粗字注音不全对的一项是( )(2分)A.匀称chèn 蟠pán龙鳌áo头轩xiè榭B.嶙峋xún 镂lǜ空丘壑hè蔷qiáng薇C.额枋fāng 藻zǎo井击磬qìng 鎏liú金D.屏píng风纳nà凉帷wéi幕伧cāng俗.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安装千态万状残损鲜花簇拥B、孩提行影不离浸溢流连忘返C、陪伴出尘脱浴简陋潸然泪下D、摧毁瑰丽多彩雕啄错落相连3、在括号内分别填入合适的词。
(4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从这些小事中,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B.姹紫嫣红的月季、芳香四溢的玫瑰,构成了令人陶醉的花的世界。
C.第十个五年计划是我国今后五年发展的总蓝图,是全国人民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
D.学校采纳并研究了学生会的意见,这是使学生们欢欣鼓舞的事情5、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依次判断正确的是( )(2分)1)秋目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
2)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月艮啊!3)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的深山中。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一、语文知识积累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阅读经典,那些从容流淌的文字,常常令我们回味无穷。
《美丽的颜色》让我们看到居里夫妇远离喧xiāo(________)、执着科学的工作热忱;《白杨礼赞》让我们感悟到北方抗日军民朴质jué(________)强、力求上进的民族精神;父亲那pán(________)跚的《背影》让我们体会到一份深沉的爱;《藤野先生》则让我们感受到鲁迅先生对清国留学生庸俗腐朽人生的深恶痛jí(________)……2. 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2)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3)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4)________,惊起沙禽掠岸飞。
欧阳修《采桑子》(5)争渡,争渡,________。
李清照《如梦令》(6)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富贵不能淫》(7)在《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用游动的视角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饱含喜悦开朗心情、朝气蓬勃活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8)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9)《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时光流逝,不能倒流,人们无力挽回,经常用晏殊的“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表示慨叹。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沿溯阻绝(________)②念无与为乐(________)③委而去之(________)④攻亲戚之所畔(________)⑤岂不诚大丈夫哉(________)⑥必敬必戒(________)4.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小玲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玲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赏菊吟诗,遍插茱萸。
B . 小玲的生肖属相是蛇,弟弟比她小2岁,小玲要挑选一款生肖属相的玩具送给弟弟作为生日礼物,她选择了一直可爱的机器狗。
乌鲁木齐市2021届语文八上期末模拟调研测试题(三)
乌鲁木齐市2021届语文八上期末模拟调研测试题(三)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三峡》这篇短文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B.《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诗,语言精练生动。
C.《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D.《使至塞上》的颈联描绘了在边塞见到的奇丽壮阔的景象,为“千古壮观”之句。
2.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汽车在望不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一条黄绿错综的大毡子。
(比喻)B.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着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只觉得它是树?(反问)C.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拟人)D.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面对它们,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
(比喻,设问)3.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悲哀衰弱嘱拖诸多B.惨淡踪迹栅栏钩留C.晶萤交御奔丧狼藉D.亏空赋闲谋事踌躇4.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池沼.(zhāo)嶙峋.(xún)砌.砖(qì)着.眼(zhuó)B.琢.磨(zhuó)邱壑.(hè)镂.空(lóu)蔷.薇(qiánɡ)C.轩.榭(xuān)庸.俗(yōnɡ)模.样(mú)松柏.(bǎi)D.斟.酌(zhēn )一幅.画(fù)对称.(chèn)阑.干(lán)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一百许.里髙可二黍许.B.猿则百叫无绝.群响毕绝.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见.余,大喜曰D.在昼犹.昏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二、名句默写6.(9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第一学期第三次学情调研初二语文试题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运用(28分)1.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秋天有着绚丽的色彩,再伟大的画家,也调不出这样多彩的颜色。
秋天有着金属的质感,青铜黄铜般的树叶,凋()落在地上,湖面上,却又是那样轻yíng(_),那样优美。
草色,更是斑驳得可爱,千万种色彩,绵延成大地最美的诗篇。
此时的空气,分外舒爽,没有了夏日的zào( )热与烦闷。
有的是采菊东篱下的闲适,有的是悠然见南山的舒缓。
节奏慢了,心境淡了。
删繁就简,简单了,明净了。
心被洗涤()一空,秋也随心辽阔。
每一片落叶,从来不会忘记优美。
秋风拂过,黄蝴蝶、花蝴蝶漫天飞舞,安静而从容。
秋是美的,清高里有着恬淡,旷远里有着精深,静谧里有着清净,厚重里有着博大。
2.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完善的。
①正如清代陆清献在《示子弟帖》中所说:“一日所读虽不多,日积月累,自然充足。
”②可见,循序渐进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读书方法。
③“万丈高楼平地起”,大楼要一层一层往上盖,输也要一点一点认真读。
④读书也一样,必须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
⑤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急于求成,就好像肚子饿时吃饭,狼吞虎咽,囫囵吞枣,不仅没能品尝到菜肴的滋味,甚至可能会不消化。
A. ④⑤①③②B. ⑤①④③℃.⑤③②④① D. ④③①⑤②3.下列句子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3分)A.四川三星堆遗址发掘中,3号坑出土的青铜头像、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等一系列青铜器,尤其引人注目。
B.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规模巨大,还不能完全满足客运、货运。
C.调查组经过长达三个月的调查研究,认为这次事故的根本原因是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
D.为了后代能仰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知识积累 (共5题;共28分)1. (4分) (2018七上·宁波月考)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的历史yuán________远流长,名家bèi________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wèi________为大观。
今天,让我们màn________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精神的洗礼。
2. (12.0分)(2017·重庆模拟) 古诗文默写填空。
①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
(崔颢《黄鹤楼》)②________,采葵持作羹。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③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⑤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⑥国破山河在,________。
(杜甫《春望》)⑦李清照《渔家傲》中化用了《楚辞》中的典故,抒发了自己日暮途远的惆怅和怀才不遇的愤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⑧白居易《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在冻得发抖的时候,却一心盼望天气更冷的复杂内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 (6分) (2018八上·嘉兴月考)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____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③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4. (3分)(2014·抚州) 下面情境中,导游能巧妙化解矛盾的一项是()在王安石纪念馆参观时,一男游客和一女游客就王安石到底是临川人还是东乡人争得不可开交。
A . 争什么争,管他是哪里人!B . 现在听我讲解,要争,等会儿再争!C . (对男游客)不要争啦,好男不和女斗。
D . 不管是临川人还是东乡人,他都是我们抚州人的骄傲。
5. (3分)走近名著。
(1)根据要求填空。
他经受了这初次的打击,正如他在学习拳击时经受了朱赫来初次的打击一样:当时他虽然倒下去,可是立刻就站了起来。
这段文字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中的“他”是________。
(2)下面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 《童年》中外祖母关心、疼爱阿廖沙,给予他无限的温情。
B . 父亲给鲁迅买来渴求已久的《山海经》.使他充满了感激与尊敬。
C . 在小人国里,格列佛犹如一只渺小的蚂蚁,可以任人踩踏。
D . 孙悟空在无奈之下,请求观音菩萨帮助,擒住牛魔王,最终找回袈裟。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6. (17.0分) (2019七下·沙坪坝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叛逆是一柄闪亮的双刃剑》与尖酸刻薄的班主任明争暗斗了整整一个学年后,我不得不因数学17分的“光辉事迹”被迫留级。
母亲生怕我就此失学,急着四处托人,使我终于有了归处。
漫长的假期里,我想了很多很多。
每每看到母亲那双暗藏泪光的眼睛,我心里总会掠过一丝莫名的苦楚。
我决定一切重新开始,决定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决定走正常孩子的路线,决定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辛劳的母亲。
开学第一天,我被安排到了教室角落的空位上。
阳光穿过春日的树叶,斑驳地洒在窗台上,远处,有一群飞鸟在蓝天上盘旋。
我心里恍然有了一种重获生机的喜悦。
第一节数学课,我虽然听得有些迷糊,但还是坚持把板书的内容抄到了笔记本上。
对于我来说,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课后,前排男生聊得前仰后合,惟独我默然地坐在窗台旁,享受这份被集体忘却的孤独。
有几次,我真想插上前去,和他们说上几句,并因此熟悉,成为日后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但我始终没有那样的勇气,他们颤抖的后背,像一面结实的墙,把我阻隔在了冰冷的世界。
下午体育课的时候,自由活动的哨声刚响,那些原本在我周围与我紧密相贴的同学们便一哄而散,将我抛在了广袤的操场上。
我坐在荒凉的台阶上,看远处的男生们狂奔,投篮,呐喊,尖叫。
偶尔,会有一个棕色的篮球朝我飞来,我稳稳地将它接在掌中,朝远处的那群男生抛去。
顷刻间,他们又恢复了喧闹,将前一秒的我深深忘却。
终于有一天,数学老师想到了我,问了我一个关于几何公式的问题。
我站在众人的目光中,紧张得语无伦次。
结果,我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受到了第一个别样的惩罚,誊抄公式一百遍。
前排男生悄悄递来纸条:”需要帮忙吗?五十遍,十块钱,轻松帮你解决问题。
”我顿时火了,将揉皱的纸团重重地砸到了他的脑袋上。
我们为此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事后,我彻底被前排男生们孤立了。
每次分发作业,我的作业本都会被他们扔在杂乱的讲台上。
于是,我的作业本便经常是新的。
我留了长发,并誓死不剪。
为了保持我原有的特立独行,我彻底放弃了数学课。
班主任几次找我谈话,均无果而终,最后,在班里大肆批评,我是他生平所见过的最没出息、最叛逆的孩子。
清早,班上女生在校门外的岔路口遭歹徒抢劫,我信手提起砖头,只身狂追了整整三条街,最后气喘吁吁地将他制服。
录完笔供,已是中午一点多。
我胡乱吃了碗清汤面,在网吧的沙发上睡了一个钟头,醒来后再三挣扎,自己到底要不要去上课。
刚进教室,便被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吓到了。
前排男生一同高呼:“英雄!英雄!英雄!”我笑笑,在众人的注视中低着头,走向教室的角落。
一个精致的礼品盒,安静地躺在我的座位上;零乱的课桌,也不知何时被收理得整洁有序。
我几乎已经忘却了,自己是何时与他们融在一起的,自己又是何时剪短了头发,重新拾起数学课本,做一名循规蹈矩的中学生。
只是,我比谁都清楚,叛逆的孩子其实最为孤独。
他们之所以坚持己见、特立独行,无非是想用这样的方式来获取旁人的关注。
但谁又能料到,叛逆本身就是一柄闪亮的双刃剑,它在照亮别人眼睛的同时,也将持剑的孩子挡在了空无人迹的门外。
(1)认真阅读全文,依照表格提示,补全对故事情节的概括。
(2)文中塑造了“我”这个鲜明的形象,你感受到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①一方面,“我”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因为________。
②另一方面,“我”还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因为________。
(3)第⑨段划线句“我顿时火了,将揉皱的纸团重重地砸到了他的脑袋上”,请试着描写此时“我”的心理活动。
(4)品析下列划线词句的表达作用。
①与尖酸刻薄的班主任明争暗斗了整整一个学年后,我不得不因数学17分的“光辉事迹”被迫留级。
②但我始终没有那样的勇气,他们颤抖的后背,像一面结实的墙,把我阻隔在了冰冷的世界。
(5)“我”认为”“叛逆本身就是一柄闪亮的双刃剑,它在照亮别人眼睛的同时,也将持剑的孩子挡在了空无人迹的门外。
”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叛逆”的认识。
7. (17.0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他嘱咐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②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a()地走到铁道边,慢慢b()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c()着上面,两脚再向上d();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请在上面选文括号内依次填入适当的动词,并说说使用这些动词对描写父亲又什么妙处?a.b.c.d.好处:(2)选文第①段中划波浪线句子一连用了两个“聪明”,“聪明”的意思是“智力发达”,你认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3)请体会选文第②段中画线句父亲的语言描写蕴涵的情味?(4)生活中,你有过为父亲而流泪的经历吗?认真阅读下面文段,在空白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这泪中有理解,有关怀,更有无限的感激;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让这泪化作一把雨伞,为父亲遮住外面的风雨。
让这泪化作_________ _ ,。
三、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3分)8. (5.0分)阅读下面的诗,回答相关问题除夜①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①除夜:除夕之夜。
(1)第一句诗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2)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
9. (18.0分) (2019七上·京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回答下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孙叔敖痰,将死,戒其子日:“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
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
楚、越之问有囊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褫③。
可长有者。
其唯此也。
“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予,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孙权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注】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
②荆:楚国的剐称。
③截(jī):迷信鬼神和灾祥。
(1)下列各句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淫慢不能励精鼓励B . 险躁则不能治性陶冶性情C . 孙叔敖疾生病D . 王数封我矣多次(2)下列各组句中的“而”的意义或用法与“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A . 博学而笃志B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C .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 . 家无井而出溉汲(3)下列对两文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甲文是一封语言质朴的家书,表明作者望子成龙,愿其达官显贵;乙文让我们明白了:做人不可贪心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