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职生素质教育 培养就业创业能力——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为例
农业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发展报告
农业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发展报告一、引言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农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农业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发展建议,为提升农业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二、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质量是衡量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
近年来,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质量评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为提高教学质量,应加强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更新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检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
在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知识技能、实践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
然而,现有的评价体系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如过于注重知识技能评价、缺乏行业企业参与等。
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强化行业企业参与,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评价。
四、实践教学环节评价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
为提升实践教学环节质量,应加大实践教学资源投入,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师资队伍建设状况师资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目前,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师实践能力欠缺等。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加大教师引进力度,优化教师结构,加强教师培训和研修,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同时,应积极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鼓励教师参与行业企业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行业影响力。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农业物联网应用》课程标准设计
现代园艺2019年第23期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农业物联网应用》课程标准设计王明山,马粉丽,张慧,吴强(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中牟451450)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了“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的地位。
在新的高职教育新形式下,课程建设要符合当代高职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的现代教育特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针对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的《农业物联网应用》课程标准设计,我们重新做了规划,新的课程标准的制定,可以提升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提高了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学生对物联网的探索兴趣,深受广大同学们的欢迎。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农业物联网;课程标准设计与贮藏技术》《现代农业装备技术》《种苗生产技术》《农产品营销与电子商务》等。
本课程根据高职院校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从事农业物联网,具备高水平的操作能力。
同时还力求结合农业技术推广员、物联网的职业标准,使学生学完课程之后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关物联网资格证书。
学生毕业之后应具备独立从事物联网的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一次机会。
3课程设计思路《农业物联网应用》确立的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是在“行业专家和教育理论专家的指导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目标,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和任务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化,以岗位技能及标准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
本课程根据高职院校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设计整合课程内容,达到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和专业实习融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是基于职业教育的课程整体开发设计的。
自主策划、任务分解、“教、学、做”和总结有机结合,加强技能培养。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或者周末,组织开展经常性农业信息的收集活动,及农业物联网信息情况的调查,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4课程目标4.1知识目标了解农业物联网的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农业物联网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等方法。
产业学院视域下“三教”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烘焙产业学院为例
第3期(总第523期)2021年3月农产品加工Farm Products ProcessingNo.3Mar.文章编号:1671-9646(2021)03a-0103-03产业学院视域下“三教”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烘焙产业学院为例焦镭1,刘晓丽1,贾彦杰1,马岩1,雷布雨2,罗涛2(1.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1450; 2.郑州市蓝塔食品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1450)摘要: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背景下,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烘焙产业学院为例探索“三教”改革方案,找出适合产业学院“三教”改革的路径。
为教师“赋能”,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来解决“谁来教”的问题;以课程建设为统领,加快教材改革与创新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创新“混合多元”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来解决“如何教”的问题。
关键词:产业学院;“三教”改革;探索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 doi:10.16693/ki.1671-9646(X).2021.03.029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Reform of"Teachers,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Methods 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College:Taking Baking Industry College of 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Agricultural as an ExampleJIAO Lei1,UU Xiaoli1,JIA Yanjie1,MA Yan1,LEI Buyu2,LUO Tao2(1.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Zhengzhou,He'nan451450,China;2.Zhengzhou Lanta Food Co.,Ltd.,Zhengzhou,He'nan451450,China)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the baking industry college of 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reform of"teachers,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methods”and find out the path suitable for the reform of"teachers,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methods”.To empower teachers and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who will teach”;To solve the problem of"what to teach”by taking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s the guide and speeding up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ow to teach”,we should innovate the teaching mode of mixed diversity”and promote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Key words:industrial college;reform of"teachers,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methods”;exploration产业学院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职业教育的一种办学模式,是职业院校与规模型企业进行理念、机制与模式等方面的对接与融合而建立一种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校企联合体,二者将各自的部分资源进行合作共用,达到资源互补、发展共赢的目的。
关于农业高职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二) 对 就业创 业 教育认 识不 够 , 课 程 体 系 不 完 善 、 师 资 力 量 薄 弱 。 为 了进 一 步 了解 农 业 院 校 高 职
生 对就业 创业 教育 的认识 . 我们 设计 了就业创 业情
况 调 查 表 . 对 课 题 组 所 在 学 校 9个 专 业 . 1 0个 班
育 人 惠风 Y U R E N H U I F E N G
关于农业高职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口 陈 会 丽
摘 要: 通 过 对 河 南农 业 职 业 学 院 以及 其 他 农 业 高 职 院校 就 业 创 业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研 究 与 实践 , 深 化
就 业创 业教 育教 学改 革 。 创 新 就 业 创 业 教 育教 学 方 法 , 探 索 多种 就 业 创 业 人 才 培 养 方 式 。 着 力 培 养 学 生 的
业创 业人 才培 养模 式改革 . 大 力 推 行 与 就 业 创 业 紧
密联 系 的人才培 养培 训模式 . 增 强 培 养 培 训 的 针 对 性 和有效 性 。在强 化职业 技 能训 练 的同时 , 加 强 职 业道德 、 法律 意识 等 职业 素 质 的培 养 , 通 过 加 强 校 园 文 化建 设 、 社 团文化 建 设 等措 施 . 提 高 学 生 的 技
文化基 础薄 弱 。 专 业 思 想 不 巩 固 。 加 之 大 部 分 是 独
生子 女 。 很 少 离开 过 父母 , 心 理 不 成 熟 。 自 控 能 力
差 。 集 体 观 念 不 强 。目前 , 农 业 高 职 院 校 百 分 之 九 十
的 学 生 来 自农 村 ,但 这 些 学 生 上 学 的 目 的 只 是 : 拿 到毕业 证 , 找份工 作 , 跳 出农 门 。 来 自城 市 的 学 生 更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现状与对策
将 职业 素质 的培 养 目标具 体落 实 到专 业 课程 和教 学大 纲 中去 ,深入 进行 调 研 分析 ,了解职 业 岗位群 的 职业 素质 要 求 ,认真 制定 培养 目标 ,做 到 职业 素 质教 育和 专业 教育 的有 机结 合 。通 过教 师的专 业教 学活 动 ,培养 学 生 的
、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现状
( 一)职业心理素质不 良
目前 ,高职生心理素质普遍 较差 ,
一
也 是空想 ,还 不如 不想 。多数 学生 流 露 出不 满足做 基础 性工作 ,他 们似 乎 都有 远 大 的志 向 ,都 不 愿甘 于寂 寞 , 想做一 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5 %左右 的 0
( 一)提高高 职院校 和高 职学生对
“ 职业素质 ”的认识
教育 ,尤 其是 职业道 德教 育 和诚信 教 育 ,帮助 学生 堂堂正 正做 人 ,认 真勤
奋做事 。
( ) 实 施 “ 学 生 素质 拓 展 计 六 大
划”
职业 素质 是 影响 高职 院校 学 生就 业能 力 的重要 因素 ,而 要想 提 高学 生
同学 基 本 处于 一 种 眼高 手低 、空 想 、 幻想的状态 。 ( 四)缺乏职业理想
些 高职毕 业生 反映 ,由于 高考没 有
不 端正 ,只讲 报酬 ,不讲 奉献 ,一 味 追 求个 人利益 得失 ;思想 认识 水 平不
高 ,个人 本位 思想 比较 突 出 ,社 会 责
发挥 好而进 入高 职院 校 ,入 校后 常会 悲 观失 望 ,缺 乏 自信 心 ,耐挫 力 差 , 缺乏 进取 心 ,没 有顽 强 的意志力 和毅 力 ,缺乏 自我控制力和拼搏进取 精神 。
学过程 中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思考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符合我国国情的重大战略部署。
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也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
要全面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一大批知农、爱农、为农、扶农的敢于创新创业的农业人才。
本文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不断创新一流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的做法,以期为其他涉农高校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涉农高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当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创新创业人才。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才,这种需求与涉农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高度的耦合性。
因此,结合乡村振兴的实际要求,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涉农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更多“三农”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村振兴战略与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的契合点(一)乡村振兴赋予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新使命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指出,“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这为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
涉农高校不仅是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的“蓄水池”,更是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策源地”。
随着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涉农高校应充分发扬爱农兴农的优良传统,主动担当助力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对标国家战略需求和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坚持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与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时代重任紧密结合,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现代农业农村发展需求的契合度,以更高标准培养和造就一批引领未来的一流创新创业人才。
(二)涉农高校人才培养要顺应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河南农大“三基模式”引导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
河南农大“三基模式”引导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我要揪错2009-5-27 10:50:20 来源:【大河网】阅读:36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形势的变化,党中央相继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等一系列战略目标和任务。
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河南农业大学主动承担起着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现代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时代使命。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形势的变化,党中央相继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等一系列战略目标和任务。
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河南农业大学主动承担起着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现代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时代使命。
“以校院两级创业中心和校外创业平台为基地,设立资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专项基金,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身怀创业本领走向基层,这种‘基地+基金+基层’的‘三基模式’,使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鲜明特色。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日前视察我校时,对我们这种引导和鼓励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做法大加赞扬。
”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琼教授自豪地告诉记者。
基地实践打造创新创业真本领“打铁还需自身硬”。
河南农业大学围绕不断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近年来先后5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优化和修订。
优化后的方案更加强调创新创业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为此,该校2002年在全省高校率先成立第一家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其后又进一步拓宽了大学生创业中心建设思路,在各学院建立大学生创业分中心,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平台和基地。
该校还把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向校外拓展,积极创新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模式,加强与地方政府、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三圈”实践服务基地:校本部创业中心和各级科研平台是“第一圈”基地;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和学校学科优势分布于各地市的分中心(试验站)、学校科教园区等是“第二圈”基地;结合科技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及校外实习基地建立的合作基地是“第三圈”基地。
实施“三三三”发展模式促进学院又快又好发展——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为例
需求 ,提供 有效 的培训 供给 ,关 键在
于培 训者 的质量 和水平 。 因此 ,作为 校长 培训机 构 ,必须把 加强 培训 者能 力建设 摆在 突 出位 置 ,深刻认 识建 设
一
别是 骨干校 长 、名 校长 的作用 。优 秀
的骨 干校长 既有 丰富 的中小学 领导 管
地 的建设 、两支队伍 ( 即管理者 队伍 、
中理 想 的培 训 者是 一线 的优 秀 校长 。 他们认 为 “ 中小学 学校 工作 实践 有 对 了解 和研究”是培训者最 重要的素质 。 因此 ,培训机 构要积 极创 造条 件 ,充 分开发 和挖掘 优秀校 长 的力量 ,优先
教师教育研究, 0 ( . 2 9) 0 6 [ 钱立青 . 问题为本 ”: 3 ] “ 提高 中小学校长培
f5. 0 1
农业部 、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授予 “ 阳 光工程农 民创业培训优秀机构”之一 。
强 双 带 ”培 训 和农 村联 户 代 表 培训 ,
( 责任 编 辑
朱巧英)
河南农业 2 1 02年第 4期( ) 下
业 生产 技 术 指 导 ,每 年 参 加 省 小 麦
“
一
喷三 防 ” 、滩 区治 蝗等 ;三是参 加
各 种形 式 的农 业科技 咨 询服务 ,开展 科技下 乡 、13 6专家咨询 ;四是委派 21
教育 部领 导 的高 度赞扬 和 与会者 的好
评 。学 院作为 国家骨 干 等职业 院校
4 个) 0 1 1 ,成为全 国十个被 0 ;2 1 年 月
『 T汉 民. 业高职 院校办学特 色的战略思 2 ] 农
考叨. 河南农业( 教育版) 0 8 1 , 0( ) 2 0.
农业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路径的研究
“ 立 德树人 ” ,应将 师德 师风 培训
贯穿教 师培养 的整个 过程 。加强 师德
了提高农业 高职院校教师素质的对策及
措 施。通过在样本 院校 的实施与 推广 , 进一步完善了相关理论体系 ,并取得 了
明显 成 效 。
一
日俱 增 ,从 事农 业 高 职教 育 的教 师 ,
相 关理论体 系,并取得 了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 :农业;高职 院校 ;教师素质;提 高路径
农业 高职 教育 的培 养 目标 是 为农 业 生产 、建设 、管理 、服务 一线 培养
的师资 队伍 以年轻教 师居 多。这 些年 轻 教师 上大学期 间 ,多 以理 论知 识学 习 为主 ,对 于 职业教 育 也 很少 涉 及 ,
必须适 应农业 科技进 步 和生产 力发 展
教 育 ,更可 以提升 教 师 的育 人能 力 。
帮助学 生树 立 自信 、正确规 划 自己 的 人 生 ,是 高职 院校 教 师 的首要 任 务 。 农业 高职 院校每年都 要学 习师德 教育 的相关 典型 材料 ,引导广 大教 职员工 做 实践 师德 师 风 的模 范 ,脚 踏实 地 ,
二 、 农 业 高 职 院 校 教 师 素 质 提 高
路 径 的 分 析
、
农 业 高 职 院 校 教 师 素 质 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 一)职业素养欠 缺 ,爱 岗敬业精
神不够
调 查 分 析 表 明 , 大 部 分 刚 走 上 工
习交 流 、师 德征文 、师德 先进个 人创
作 岗位 的年 轻教 师 经 历还 不 够 丰富 , 职业 素养较 为欠缺 ,面对 高职 生生 活 学 习 中所 出现 的人 际交 往 、职业 理 想 、 情 感 困惑等 等 问题 ,难 以正 确解 决 ,
高职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高职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作为当前社会的一员,高职大学生既是大学生,又是职业教育的一员,他们在选择职业方向上有更多的选择,同时又需要更加积极的参与职业实践。
高职大学生因为学历比较低,常常被认为应该立刻就进入工作岗位,然而很多人又觉得毕业后创业可以让高职大学生快速增值,因此整体上来看,高职大学生比较容易受到招聘者与创业者的青睐。
因此,为了让高职大学生具备更强的就业与创业能力,下面将阐述如何进行高职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指导。
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对高职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择业不是做出一道选择题那么简单,这不仅仅涉及到一个人未来几十年的生涯道路选择,更重要的是,在选择的背后,应该有一个人生的追求,目标,价值观等等。
高职毕业生应该认识到,选择职业并不是一次偶然的冲动,它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
所以,不能为了获得高的薪水而盲目选择职业,应该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兴趣爱好、家庭背景、职业发展趋势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
2、提高个人素质,增强职业竞争力要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高职毕业生必须时刻提高认识水平、增强综合素质。
尤其是在这个经济竞争不断加剧的时代,个人素养的提升,更是职业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
从学校走出来的工作人员,往往还面临着社会经验不足的问题,因此,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要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个人特长,努力提高自己职业素质和竞争力。
3、熟悉职业市场形势毕业后,必须实时了解职业市场的形势,以便把握就业机会,优化职业方向,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
熟悉职业市场的形势,可以帮助高职毕业生更加准确、有针对性地务实就业。
通过了解就业市场,可以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掌握各行业的岗位信息和薪资待遇,为自己的择业方向做出更为明晰的判断。
1、积极提高创业意识要想创业成功,首先要有创业意识。
高职大学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业意识,了解、掌握市场前沿信息,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经验。
深化校企合作 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学 术・ 理 论 现 代衾 誊
深 化 校 企 合 作 提 升 就 业 创 业 能 力
门保 全
摘
王
磊 ( ; - . - I 南农业职 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 5 1 4 5 0)
要 :中原经济 区建设的要 求之一就是要走好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 、生态和环境 为代价 的工业化、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协调 发展的
流 、科技 开发 ,提升专业教师 的科研 素质 。例如 ,可以通过 申报科 研 项 目和教师到企业进行技术推广等途 径 ,提升教师技术研发 和技术推
广运行机制 ,在 为中原经济建 区建设 和 中原崛起打造高级农业技能型人才 的同时 ,也能够在教学研 究 、课程 设置 、实训基地 、技术研发等方面实现有 效对接 ,最终实现 学校 、学 生 、社会 、企业 “ 四赢 ” 。
二 、涉农行 业企业 充分参与农业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结合 中原经济 区现代农业 、生态农业发 展需要 ,涉农行业 企业与 校 方一起 商讨定期 召开专业人才培养 论证会等事宜 ,深 度参与涉农 高
到 6个 ,办学合作单位 3 5 个 。通过多方 参与 、多方建 设 、多方评价 , 实现 了利益 相 关 方合 作 办 学 、共 同育 人 的长 效 机 制 ,增 强 了 办学
强专业 实训与实 践 ,培养 出 大批素 质高 、会 经营 的高 技能 型农 业人 才 ,以进一步增强农 业职 业教 育服务 中原经 济区现 代化 农业 建设 的
能力。
一
聘兼职教师 的相关管理办法 ,提升兼职教师 队伍 的整体素质 。在合作
企业中建立专业教师流动工作站 ,在学校建 立企业专家工作室 ;通 过
畜牧兽医专业“教师流动工作站”的建设与实践——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为例
导 小组 备案 。首 先 ,有 意愿 的学 院专 业课 教 师 、专业 基础课 教 师及 实 习指
导 教师 提 出进站 申请 ,然 后 ,系部 对
申请材料集 中审核 ,选定专家 组审 阅 , 统 一进 行审 批 ,符合 要求 者报 送领 导
教师 队伍 的创新 举措 。其 主要 目的是 与企业 建立 长期 的合作 关 系 ,为教师 提供一 个下 企业 实践 的场 所 。到 “ 教
一
申请设 立 教师 流 动站 的企 业 ,必 须 是技 术先 进 、管理 规 范 、经 济 效益 好 、社 会 责任 感 强 的 规模 以上 企 业 。 符合 条 件 的企业 提 出书 面 申请 ,提 出 建 设计 划 ,通过 公 开答辩 和领 导 小组 遴 选 ,确定 符合 条件 的 企业成 立 畜牧 兽 医专 业 “ 教师 流动 工作 站 ”并下 文
挂牌 。
( 三)教师进站程序 根 据 企 业 和 学科 发 展 建 设 需 要 , 由工作 小组 在每 年年 末确 定下 一年 度
本 流动 站招 收进 站教 师 的计划 ,报 领
、
畜 牧 兽 医 专 业 教 师 流 动 工 作
站 的 作 用
在企 业建 立教 师流 动工 作站 ,是 河南农 业 职业学 院深 入贯 彻落 实 国家 和省市 文件 精神 ,深 化校 企合作 ,强 化学校 的社 会服 务能 力 ,提高 高校专 业教 师实践技能 ,建 立高素质 “ 双师”
资源 ,实 现校企 合作 深度 融合 ,并 为 企业提供利用技术和理论支持的平台。
图1 畜牧兽医专业 “ 教师 流动工作站”运行程序 图
河南农业 2 0 1 3 年第 1 1 期( 下)
职 教 研 究
农林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SU Z田 A0 】 ,
农林 类高职 院校创业教育体 系 的构建
河 南 农 业 职 业 学 院
摘
王福 玲
要: 高职院校具有 高等教 育和职业教 育的双重属 性,在农林 类高职 院校 中推行创业教育 ,对推动 高职教 育人 才培养 改革和增 强经济
社会发展 转型升级 能力具有 重要意 义。从 当前农林类 高职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创业教育的 目 标入手 ,对农林 类高职 生创业教 育体 系的建 设进行 了探讨 ,提 出了实施创业教 育的有效途径。
三 、 农 林 类 高 职 院 校 有 效 开 展 创
业 的地域 观念 ,帮助农 林 高职学 生树
立起新时期新形 势下去农村 自主创业 、 争做 “ 新 型农 民”的 就业 观念 。应通 过广 播 、宣传栏 等各种 校 园媒体 ,以
讲座 、讨论 、创业 计划 大赛 等多 种形
式 ,积极宣传创业 教育的意义与 内容 , 在校 园里 营造一个 浓郁 的创业 文 化氛
求 的培养 机制 改革 ,大力 开展 创业 教
育 ,加强 创业 教育 师资 队伍 和创业 教 育基 地建设 ,将 创业 教育 纳入 高 职教 育 的教学体 系 当 中进 而推 动高 职生 创 业 ,成 为拓 宽就 业途 径 、提高 大学 高 职毕业 生就业率 的有效渠道 。
一
中落实创业教育课程 。在教学过程 中 ,
高 职生创 业 ,除 具备 专业 技 能 以 外 ,还需 要创业 资金 ,而 农林 类 的学 生 ,大多来 自农 村 ,家庭条 件不富裕 , 很 多 学生都 无法 筹集 到足 够 的创业 资
学校 要积 极 引导学 生转 变传 统 的 就业 观念 ,即转变进 国有 企业 或事业 单位 找 “ 铁饭碗 ” 的观念 ,转 变强调
职业教育领域学生优秀人物案例
职业教育领域学生优秀人物案例背景信息:李明是一名来自河南省乡村的学生,世世代代务农的家庭背景让他从小就接触到农业劳动。
李明对农村的未来发展充满着疑虑。
面对家里贫困的生活状况,他决定通过职业教育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情节概述:在高中期间,李明参加了一次由当地政府组织的职业教育宣传活动。
他对职业教育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定向自己的家人提出请求,让自己报名参加相关课程。
尽管遭遇到家庭的反对和贫困生活的困扰,李明仍坚持自己的决定。
为了筹措资金,他打工勤工俭学,闲暇时间努力学习有关职业教育的知识,并积极参加有关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
李明进入了一所职业教育学校,开始了他的专业学习。
在校期间,他展现出了对课程的热情和努力学习的态度。
他善于观察和思考,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与此李明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比赛和竞赛,取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和奖项。
他的农业技术项目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并受到了专家的好评。
这些成果不仅提高了他在学校的声誉,也为他的将来的就业和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毕业前夕,李明接到了一家农业科技公司的就业邀请。
这家公司是由一位成功的农业创业者创办,致力于推广农业现代化和科技创新。
李明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机会,并成为了该公司的一名农业技术专家。
由于李明在职业教育领域展现出的优秀素质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他在公司内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
他的农业科技创新和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公司赢得了重要的市场份额。
在李明的带领下,公司的业绩蒸蒸日上,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关注。
在他的努力下,公司从一家小型农业科技公司发展成为了一家国际知名的农业创业企业,带动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和乡村经济的繁荣。
结论:李明通过职业教育领域的学习和实践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潜力。
他顺利从农村学生成长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的成功经历成为了许多学生追求职业教育的榜样和启示。
五育人行动计划 职业院校典型案例
五育人行动计划职业院校典型案例在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中,五育人的理念日益受到重视。
五育人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术能力,还涵盖了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如何在实施五育人行动计划中做到有机结合,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以某典型职业院校为例,探讨其在五育人行动计划下的实施情况及成效。
1.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具有一定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为主要任务,近年来不断探索如何在传授专业知识的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育人行动计划提出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通过分析某职业院校的实际案例,深入探讨其在五育人行动计划下的具体实施及效果评估。
2. 实施情况分析2.1 教育目标设定在五育人行动计划的指导下,该职业院校明确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目标。
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身体健康、审美情趣和劳动技能的培养。
学校通过制定详细的教育目标,确保每位学生在毕业时都能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
2.2 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为了有效实施五育人计划,该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进行了全面优化。
除了专业课程外,增设了道德修养、体育健身、艺术欣赏和实习实训等内容。
通过课程间的有机衔接和交叉融合,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培养其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兼顾其他方面的发展需求。
2.3 实践活动与社会实践五育人行动计划的核心在于通过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该院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如校内技能竞赛、社会实习、义工服务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还能够提升自身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 效果评估与问题分析3.1 效果评估体系建立为了科学评估五育人行动计划的实施效果,该院校建立了完善的评估体系。
通过定期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估、毕业生跟踪调查以及社会反馈等方式,全面了解五育人计划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方面的实际效果。
“互联网+”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培训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高素质农民培训为例
JI A O Y U GXI A N G CU“互联网+”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培训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高素质农民培训为例摘要: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高素质农民,打造现代农业生产经营队伍,是大势所趋,是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备条件。
通过描述高素质农民培训的现状,分析在培训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多年开展河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训为例,剖析在“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探究如何改革高素质农民培训的模式,以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
关键词:高素质农民;互联网+;培训模式;改革创新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海飞袁水霞张志刚胡莹莹黄宁张娜河南省作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每年都会出台专门政策措施,创新培育机制,在很多方面探索实践出了很好的经验模式。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把高素质农民培训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但培训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模式单一、培养不分层次、后续跟踪回访服务不到位、培养质量不高等。
高素质农民培训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尤其在“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模式有待创新和改革。
培训模式应该由传统课堂教学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转变,由“以授课专家为中心”向“以农户、合作社管理者等为中心”转变,由“以获取农技知识为目标”向“促进农民技术技能、操作水平提高为目标”转变。
同时,创新高素质农民技术技能培训课程新体系,以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一体化课程为重点,大胆尝试和开发通俗易懂培训教材或者使用手册。
例如,葡萄栽培技术与日常管理方法,可采用时间历的方式,具体描述什么时间从事哪些日常管理,并给病虫害防治配上彩色图片,图文并茂,以方便学员掌握。
另外,在“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农民教育培训要采用以数字化视听技术、多媒体交互技术和3D虚拟仿真技术等为特征的现代教学方法,这样不仅会对教学手段和方式变革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教学理念、教学目的以及教学评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路径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很多高职院校都存在着就业难、创业难的问题。
面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需要加强自身的就业创业指导,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实力,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就业创业。
本文主要探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探索引言随着社会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高校和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
高职院校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
为改善就业创业问题,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就业创业问题的研究,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
一、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分析1.1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形势良好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大多是专业技术人才。
他们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而且具有较强的实际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能力。
从这个角度看,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化完全可以满足我国许多生产型、技术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需求。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据麦可思大学生就业数据显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0%,甚至高于普通本科毕业生,高职院校的创业率也达到2.4%,相对较高。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就业创业形势呈上升趋势。
1.2就业率虚高,创业政策机制不完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是反映教育质量和学校组织管理各方面情况的重要标准。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将对高职院校的招生计划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提高高校的就业率,许多高职院校将实行强制管理。
比如,为提高广东省学生就业率,他们会要求学校领导签订责任书,加强领导对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视。
在这种形势下,不少高校的就业率将处于虚高状态,但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还没有达到公众预期的水平。
此外,许多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指导不重视,对毕业生创业问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管理模式机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相关问题思考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相关问题思考
李向民
【期刊名称】《产业创新研究》
【年(卷),期】2024()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需要提升其就业创业的能力,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的相关问题,分析未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总页数】3页(P184-186)
【作者】李向民
【作者单位】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地方高职院校特色专业与毕业生就业能力相关性分析——以河南高职院校为例
2.创业教育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以内蒙古高职院校为例
3.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2015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数据
4.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相关问题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o 1 .2 5 No . 4
四川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S i c h u a n Vo c a t i o n a l a n d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2 0 1 5 年 8 月
于合作 的精神。 关键 词: 素质教 育; 就业创业 能力 ; 诚信 ; 合作 中图分类号 : G 7 1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2 O 9 4 ( 2 O 1 5 l ) O 4 — 0 1 2 5 — 0 3
1 9 9 9年 , 中共 中央 、 国务 院发 布 了 《 关 于深 化 教
精神和善于解决 问题 的实践能力 。” 《 国家教育事业 发展 第 十 二个 五 年 规划 》 纲 要 中进 一步 强 调 素质 教
育, 要求“ 注重 人 的全 面 发展 和 个 性 发展 , 把学 生 的
学习能力、 实践 能力 、 创新 能力 的显著增强作 为教
育质 量提 高 的重要 标 志 ” 。在 近 2 0年 的 国家 对职 业 教育 的大 政方 针 可 以看 出 , 高职 教 育 其 实质 就 是 以
J Y B 2 0 1 4 1 2 2 ) ; 河 南农业职业 学院教育科 学规划课题 《 以德树人 视域下职业 院校素质 教育 课程 改革与实践研 究》 ( 编
号: 2 O 1 4 一 N Z Y G H 一 0 l 1 ) 。
作者简介 : 马志娟 ( 1 9 8 0 - ) , 女, 河 南中牟人 ,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讲师 , 硕士 。研究方 向: 汉语 言文学。
德育教育为核心 ,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重 点 , 造就德、 智、 体、 美全面发展和知识 、 能力 、 素质 综 合 协 调发 展 的 、 适 应 未 来社 会 需 要 的 高级 技
收稿 日期 : 2 0 1 5 - 0 5 - 0 5
基 金 项 目: 河 南省 大 中专 毕业 生 就 业 创业 研 究 课题 《 高职 院校 素质 教 育对 学 生 就业 创 业 能 力培 养 的影 响研 究》 ( 编号:
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 以服 务 为 宗 旨, 以就
业创业能力, 就必须抓住素质教育这个源头。 1 素质及素质教育概念 在教 育 学 意 义上 , 素 质 一 般 是指 人在 先 天 的 生
理基 础 上 , 经 过 后 天 教 育 和 社 会 环 境 的影 响 , 内化 而形 成 的相对 稳 定的 心理 品质 。教 育部 将大 学生 的
A u g . 2 01 5
加强 高职生 素质教 育 培养就业创 业能 力
— —
以河 南农 业 职 业 学 院为例
马 志娟
4 5 1 4 5 0 )
( 河 南农业 职 业学 院 , 河 南 中牟
摘要: 教育部 要求高职 院校 要培 养高素质技 能型人 才, 素质教 育是根 本 , 是 学生就 业创 业能力 的源头 , 要通 过以下措施加 强素质教 育: 培 养学生高 尚的道德 情操 ; 培养 学生 的诚信意识 ; 培养学生 良好 的职业道德 素质 和敬业精神 ; 健全的心理 素质 ; 善
能型 人才 。所 以, 作 为高职 院校 , 要 提 高毕业 生 的就
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明确 了我国全 面推行素质教育 的新体制, 赋予 了素质教育新的时 代特征和 内涵。教育部 《 关于全面提 高高等职 业技 术 教育 教 学 质量 的若 干 意 见》中指 出 , “ 高等 职 业 教
业为导 向, 走产学 结合 的发展道路 , 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 ,同时
也 强调“ 高等 职 业教 育 要 坚 持 育 人 为本 , 德育为先, 把立 德树 人 作 为根本 任 务 ” 。《 国家 中长期 教育 改革
与 发展 规 划 纲要 ( 2 O 1 O 一2 0 2 0 ) 》 提 出: “ 坚 持 以人 为
基本素质界定为思想道德素质 、 文化素质、 专业素 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 素质教育 , 是 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 目的 , 以尊 重 人 的 主 体 性 和 主 动 精 神 , 以人 的性 格
为基 础 , 注 重 开 发 人 的智 慧 潜 能 , 注 重 形 成人 的健
本 ,全 面 实 施 素 质 教 育 是 教 育 改 革 发 展 的战 略主 题, 是 贯彻 党 的教 育 方针 的 时 代 要 求 , 其 核 心 是 解
・ 1 2 5 ・
马志娟
加强高职生素质 教育 培养就业创业能力—— 以河 南农业职业学院为例
就 业 创业 能 力 作 为高 职 学 生 的核 心 能 力 , 在 大
定、 如 何 培 养 和 践 行 社 会 主 义 核 心价 值 观 , 担 当起 建 设 中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的历 史 重 任 有 了更 深 层 次 的思考 。 2 . 2 . 2培养 学生 的诚 信 意识 诚信 是 中华 民族 的传 统 美德 。有 诚信 才 能建立 良好 的人 际 关系 , 有 诚 信 才 能获 得 他 人 的尊 重 与信 任, 有 诚 信 才 能获 得 事 业 的成 目前 , 高职 学 生 的诚 信 问题 主 要集 中在 三个 方 面 : 一 是 求职 简 历 造假 。不 少大 学
决好 培养什 么人 、 怎样培养 人 的重大 问题 , 重点是 面 向全体学生、 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 , 着力提高 学生 服务国家服务人 民的社会责任感、 勇于探索的创新
全个性特征 的教育。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 是一 种 人 性 化 的教 育 思 想 、 教育理念 , 体 现 了教 育 对 人 的全 面关怀 。 2素质教 育是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源头 2 . 1 进行素质教育的原因 教育部在 2 0 0 6 年l 6 号文件 中强调, 高职高专 院校 “ 要高度重视 学生的职 业道 德教育和法制教 育, 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敬业精神和责任意 识、 遵纪守法意识 ” 。“ 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 的 特点,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教育 学生树立终身 学习理念, 提高学习能力 ,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 作,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仓 q 造能力、 就业能力和创 业能力” ,这对高职 院校学生创业素质 的教育培养 具 有重 要 的指 导意 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