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红花套镇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乡镇滨湖郊野公园规划设计刍议——以宜都市贵子湖和南桩桥湖郊野公园为例

乡镇滨湖郊野公园规划设计刍议——以宜都市贵子湖和南桩桥湖郊野公园为例

乡镇滨湖郊野公园规划设计刍议——以宜都市贵子湖和南桩桥湖郊野公园为例摘要:近年来随着城乡融合进程的加速、乡村振兴政策的逐步实施,各类乡镇公园建设逐渐增多。

乡镇滨湖郊野公园在显著改善乡镇人居环境的同时,也给建设者和设计师带来许多新的疑难问题。

本文以宜都市贵子湖和南桩桥湖郊野公园设计为例,初浅分析乡镇滨湖型郊野公园的特征和设计策略,以期对乡镇公园建设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郊野公园;公园设计;乡镇;乡土前言郊野公园是指位于城区边缘,有一定规模、以郊野自然景观为主,具有亲近自然、游憩休闲、科普教育等功能,具备必要服务设施、以郊野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公园[1]。

近年来随着城乡融合进程的加速,乡村振兴政策的逐步实施,各类乡镇公园迅速提上建设日程。

乡镇滨湖郊野公园是依托自然湖体而形成的郊野公园,可以显著改善乡镇人居环境。

在进行公园的规划设计时,也给设计师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例如用地性质的复杂性、公园边界的模糊性以及有别于城市公园使用者的行为活动等都与普通公园设计有较大差异。

本文以宜都市贵子湖和南桩桥湖为例,结合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乡镇滨湖型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进行粗浅的分析。

1乡镇滨湖郊野公园的主要特征乡镇滨湖郊野公园因其“乡镇”的位置和“滨湖”的特殊环境而具有许多异于普通公园的明显特征。

(一)服务对象是乡镇居民。

乡镇滨湖郊野公园位于乡镇,通常也处于城市远郊,其主要服务对象既有乡镇居民,也有部分就近来游赏的城镇居民。

(二)自然湖泊为主要载体。

自然湖泊往往是公园的依托,因而公园不仅要承担游憩休闲、科普等功能,往往还承担湖泊生态修复、水环境安全等功能。

(三)山水林田构成生命共同体。

乡镇滨湖郊野公园的用地范围内,往往包括较为复杂的生态斑块,如山林、农田、自然水体等。

这些多样的生态斑块之间有着复杂的生态交流联系,构成一个复合完整的生命共同体。

(四)风貌更具郊野的气息。

有别于城市公园往往精雕细琢而有较浓厚的“人工”造景痕迹,乡镇滨湖型郊野公园更需尊重现状资源的整合、保留与利用,因此更注重自然韵味的延续,突出其乡野的趣味。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批准宜都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年)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批准宜都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年)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批准宜都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8.07•【字号】鄂政办函[2014]63号•【施行日期】2014.08.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批准宜都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年)的通知(鄂政办函〔2014〕63号)宜昌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审批宜都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年)的请示》(宜昌政文〔2014〕33号)收悉。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现通知如下:一、省人民政府原则同意《宜都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宜都市位于长江中上游地区,是宜昌市域副中心城市。

《总体规划》的实施要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把宜都市建设成为社会和谐、山水环城、田园入景、宜居宜旅的滨江山水园林城市。

二、《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宜都市域行政区范围,总面积1357平方公里。

三、重视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区域协调。

做好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发挥宜都作为宜昌市域副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加强对市域城乡空间布局引导,按照“一主、双区、四轴”的城乡空间结构,优化市域居民点体系布局,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四、合理利用和节约土地资源。

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节约集约、紧凑高效利用土地,合理规划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防止城市人口及用地规模的无序扩张。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实现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减少的平衡与协调。

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一轴、两心、三楔、四片”的城市空间格局,认真处理好中心城区片区之间的关系,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合理确定建设时序,科学引导城市新区健康、有序发展。

宜都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宜都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宜都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一、基本情况宜都位于长江与清江交处,是全省38个山区县市之一,国土面积1357平方公里,辖4乡5镇1个街道2个管委会、123个村、21个社区,总人口万人,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近几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一主三化”的方针,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加快建设工业强市,初步实现了县域经济的突破性发展.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在全省县市区中的排名,由2000年的27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1位.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城市园林绿化先进集体、中国民营经济最佳投资县市、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全省平安县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60%;全地域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达到亿元,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分别增长%和%;规模工业产值108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分别增长%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05元、农民人平纯收入4860元,分别增长%和%.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克服冰冻灾害影响,团结奋进,各项工作实现了“开门红”.1-2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全地域财政收入亿元、一般预算收入6161万元,分别增长%和%;规模工业总产值亿元、工业增加值6亿元,分别增长%和28%;农民人平纯收入17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0元,分别增长15%和10%.二、主要工作措施一更新发展理念,提升发展质量1、注重对外招商与对内激活同步.始终坚持抓发展首先抓工业经济,工业发展突出抓好项目建设,项目建设重点抓好招商引资.近五年,全市招商引资年到位资金均保持在10亿元以上.在对外招商的同时,始终把外来企业先进的管理、营销等理念,与促进本土经济的发展相融合,带动全民创业.出台了宜都市创业园规划建设及管理暂行办法,并成立宜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四个创业园共吸纳中小企业近百家,总投资达60亿元.2007年,全市共引进重点投资项目52个,到位资金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16个.2、注重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在坚持土地不赠送、税费不减免、就业不特殊、环保不让步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环境保护、资源消耗、能源综合利用、产品科技含量、企业经营效益五大评价体系,对新上项目和现有企业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评审.近年来先后“谢绝”评审不达标的投资项目26个,督促11家落户企业进行环境治理,全市环保投入达2亿元.3、注重突出重点与区域统筹规划同步.按照“层次清晰、功能明确、布局合理、发展联动、设施共享”的区域发展思路,对沿江平原、中部丘陵、南部山区进行了重点规划,沿江平原地区以城镇带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为主,中部丘陵地区以发展旅游业和高效农业为主,南部山区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4、注重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同步.在全面落实国家社保政策、应保尽保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保障范围由城市向农村延伸、保障对象从单一群体向社会群体拓展.近年来市级财政累计投入过亿元,在全省率先建立和实施了失地农民保障制度,将所有村干部纳入退休养老体系,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并在城乡贫困群体就业、医疗、上学、住房、法律等方面进行援助.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从农民最急、最盼的事情做起,切实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5、注重硬环境改善与软环境提升同步.把提升软环境作为核心竞争力来抓,深入开展了以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环境建设,以推进新型银政、银企合作为主要内容的信用环境建设,以平安创建、阳光政务为主要内容的法治环境建设,以文明创建、和谐社区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环境建设,我市在2007年度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评选中,排名第17位.近年来全市有49项工作被纳入国家和省级试点.二推进集约发展,加快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1、培育优势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和结构调整,推进生产要素向支柱产业、优势企业和重点项目集中,不断发展壮大医药化工、电子、建材、食品加工四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能源、纺织、机械三大传统产业,形成了“4+3”工业经济特色板块.医药化工业——以精细化工、成品医药为重点,合理发展高浓度化肥和生物制药,重点支持宜化楚星、大江、宜昌鄂中化工、宜昌欣龙、东阳光医药等企业发展.目前已形成年产108万吨酸、24万吨合成氨、75万吨复合肥、3800吨医药制品的生产能力.2007年完成产值亿元.建材业——大力发展高标号水泥、中高档卫生洁具和墙地砖,积极发展新型建筑材料,重点支持宜昌华新水泥、惠宜陶瓷、首佳陶瓷等建材企业做大做强.全市已形成水泥450万吨、490万件高档卫生洁具、300万平方米中高档墙地砖的年生产能力.2007年完成产值亿元.电子工业——依托东阳光化成箔、新京都电子公司的人才和技术优势,重点发展化成箔、PTC电子元件为主的电子材料,鼓励和培植电子元配件、网络器材、教学设备等产品的开发.2007年完成产值17亿元.食品工业——以浙江丰岛、宜红茶业、天峡鲟业为依托,重点发展以软饮料、罐头为主体的食品工业.目前已形成年产万吨罐头、4200吨精制茶的生产能力.2007年完成产值亿元.机械加工业——以船舶制造、输送机械、机械配件为重点,已形成年造船万载重吨的生产能力.2007年完成产值亿元.纺织工业——以清河股份、南清纺织、宜昌欣龙熔纺为代表的纺织骨干企业,通过提升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开发适用型纺织产品,提高服装制造水平.2007年完成产值亿元.能源工业——重点发展东阳光火电厂,支持化工企业余热发电项目,提高水电、煤炭企业生产能力和装备水平.2007年完成产值亿元.2、壮大骨干企业.着力实施企业“成长”工程,全市规模企业达到105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8家,其中过10亿元的3家,过5亿元的4家.税收过千万元的达到8家,过500万元的6家.省级高新技术达到9家.外贸出口企业发展到34家,出口商品达到7大类20多个品种,出口额达到7500万美元.外商投资企业达到20家.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069万美元.3、加快园区发展.抓住宜都工业园区成为省级开发区机遇,通过组建国通投资公司作为融资平台,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筹资资金用于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目前园区形成了陶瓷机械、电子医药、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等四大分区,聚集规模企业81家,2007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亿元、销售收入98亿元,实现税收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化成箔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发酵基地和全省最大的卫生陶瓷生产基地.在全省92家县市区工业园中,综合考评排名第一位.4、推进自主创新.先后创建1个国家级星火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2个省级星火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个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51个科技中介服务机构,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6个企业单位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近年来共组织实施了64项科技攻关项目、88个技术创新项目,开发新产品154项,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34个,申请专利67项,授权专利20项.东阳光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中心研发的“红霉素发酵工业用菌种改造和过程优化控制技术”,被列入“十一五”国家“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重点项目.200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值亿元,增加值达到亿元,分别占规模工业产值、增加值的%和35%.全市现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省级名牌产品10个、着名商标3件.5、强化节能减排.制订了节能减排工作方案,落实了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对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实行重点监控.全年淘汰4家小水泥企业,共减少生产能力76万吨,关闭整合了4家小煤矿和50家非煤矿山.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和城市垃圾处理场建成并投入使用.重点企业投资8389万元进行了环保治理,实现了达标和减量化排放.政府加大对循环经济项目的政策扶持力度,每年为落实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依法减免税收近2000万元,利用融资担保平台给予重点贷款支持,项目基础设施由政府配套建设,土地出让金的一部分返还企业用于环保设施建设,并将电力调度、运输、矿产资源等政府可控资源,向优势企业倾斜.立足现有的煤化工、磷化工、建材等几大产业集群,不断延伸产品链、物料链和产业链,实现了区域内部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坚持通过工业链条的再造,变“废”为“宝”.三年来,全市生产总值增长70%,全地域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实现了翻番,但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了%,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下降%.三统筹城乡发展,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1、科学制定规划.在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了宜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各乡镇处结合实际,制定了本地新农村建设规划.各行政村按“20”字的要求,因地制宜,以“一表一图”的形式,制定了1年、3年、5年发展规划,试点村绘制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图.2、坚持试点先行.结合全省“百镇千村”规划,从2006年开始,每年选择20个村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对10个扶贫村实施整体推进.并结合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每年建设10个生态村.重点支持各村实施产业发展示范工程、集镇环境整治工程、农户庭院净化工程、安全饮水工程、通村公路硬化工程等.通过试点村建设,初步形成了生态新村——鸡头山、桔园新村——渔洋溪、城郊新村——十里铺、商贸新村——中坪、山乡新村——茶园寺等一批各具特色,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新农村示范村.3、加快产业发展.围绕发展柑桔、茶叶、畜牧、水产四大特色产业,建成了23万亩优质柑桔、7万亩优质茶叶、70万头生猪、18万只山羊、1万吨清江鱼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了人平拥有1亩高效经济林的目标.我市已成为“中国柑桔之乡”、全国最大的宜红工夫茶生产基地、全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全国最大的人工养殖鲟鱼生产繁育基地和鲟鱼鱼籽酱生产基地.全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万亩、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达16个.清江鲟鱼、宜都蜜柑,天然富锌茶,宜红功夫茶等一批名优农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0家,其中国家1家、省级4家、宜昌级13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1家.4、突出设施改善.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加大投入力度,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使农村面貌大大改观.2006、2007年财政性资金支农投入累计达亿元.实施农业发展和基础设施项目172个,修建通村水泥路900公里,解决了近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施生态家园建设7000户,帮助2万个农户进行了庭院净化,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万亩,农机化水平提高7个百分点.农民人平纯收入连续两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5、政策引导激励.在吃透上级新农村建设有关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了“十扶十补、五免五减”的地方投入政策.投资120万元建设了四大优势产业示范基地,投资270万元整建了村级标准化卫生室,投资200万元加强了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对生态家园建设、通村公路硬化、医疗卫生等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项目给予现金或实物补助,对产业基地、龙头企业等生产发展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对试点村、扶贫村分别给予20万元和10万元的财政资金扶持.并落实了101个市直部门和单位联村对口帮扶责任,35家规模企业对口支持30个村.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涉农扶持政策和资金,对争取的支农资金实行整合,统一安排、集中使用,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四优化人居环境,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1、拓展城市骨架.围绕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突出山水园林城市特色,坚持陆城、枝城“双城联动”,每年投入建设资金近亿元.不断拓宽城市骨架,完善市政设施,中心城区面积由2003年的8平方公里拓展到平方公里,新增及改造道路面积8.2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和11.08平方米.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城镇化水平达到44%.国家园林城市考察组去年10月对我市创建工作进行了现场考核,给予了较高评价.2、建设重点城镇.全面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统一城乡规划管理,按照“一主陆城两翼枝城、红花”的规划思路,突出抓好枝城、红花两个重点镇的建设.围绕把枝城建成“湖北化工城”这个目标,坚持产业发展与城镇发展有机结合,实施了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枝城镇成为全国第二轮小城镇改革发展试点镇.支持红花套镇依托创业园的发展,拓展城镇骨架,完善城镇功能,建设区域性窗口城镇,该镇已被纳入宜昌都市区发展规划.3、推进城乡共建.大力实施惠民道路工程、干线公路改善工程、园区道路工程及港站配套等重点工程,建设通乡油路71公里,新建改造干线公路95公里,宜华、陆渔一级路开工建设,全市通车里程达3000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通村道路硬化总里程居宜昌首位.天然气管网进入主城区,用户达到7000户.农村电网、城市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分别达到%和%.普及率达到46部/百人;宽带网用户达万户;78个村恢复广播室、74个行政村实现广电光纤接入;城乡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万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五切实关注民生,加快和谐社会建设1、扩大就业再就业.通过实施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政策扶持下岗职工自主创业、低收入家庭和困难群体灵活就业,购买公益岗位解决大龄下岗职工就业,近几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员万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力万人,其中就地转移达%.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实施了失地农民保障、农村低保、城镇困难群体廉租住房等制度,并在城乡贫困群体就业、医疗、上学、住房、法律等方面出台了十多项救助援助办法.目前全市“五项保险”参保达万人次,共征收社保基金亿元.万人被纳入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体系,6440名大龄下岗失业人员得到社保补贴或援助,为近500名村干部办理了养老保险.农村低保保障对象达到3360户9065人.“五保”对象达到1625人,城市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近3万人被纳入大病医疗救助重点对象.108个城市“双困户”入住廉租房,403户享受城市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补贴,帮助近800个农村特困危房户建设新居.3、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在教育事业发展上,强化学校安全、教师工资、教学设备及贫困子女入学“四个保障”.顺利通过全国“双基”教育的评比验收,被誉为“宜教之都、宜学之都”.资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就学、资助贫困学生就读高中和大学,年资助金额645万元,全市无一学生因贫困辍学.加大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和农村卫生保健体系建设力度,全市村级卫生室全部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6个乡镇卫生院国债项目建设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我市被纳入全国第三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农民参合率由2006年的%提高今年的%.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服务基层方面,全面实施为民办事全程代理.通过在市、乡、村、组设立为民办事代办机构,建立和完善法律咨询援助制度、政策解答制度、首问责任制度等六项基本制度,形成了覆盖全市的为民办事四年级服务网络.近几年来,全市各级代理机构累计为群众代理各项事务8000多件,群众满意率%,信访总量下降了30%.在作风建设方面,自2006年起,在全市党政群机关开展了以“七个严禁”、“五办”为主要内容的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人民群众和项目业主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2007年,我们又以提高执行力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活动内容,制定了乡镇和市直部门绩效考核办法,组建了机关效能建设四大专班,由市级领导带队,开展常年督查,促进经济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三沪直流输电工程

三沪直流输电工程

三沪直流输电工程 第一部分:工程概貌宜都换流站全景华新换流站全景1、华新换流站局部受端站即华新换流站,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淮家村杨家台,西距上海市约36公里、东距华新镇约3公里,北距沪宁高速公路2公里。

总占地面积11.8公顷。

华新换流站交流滤波电抗器华新换流站交流滤波场电容器塔华新换流站交流PLC设备华新换流站阀组安装华新换流站安装完毕的GIS管母华新换流站GIS设备本体接线华新换流站500站用变区域华新换流站井联电容器组安装2、宜都换流站局部送端站即宜都换流站,是华中、华东两大电网联网和功率的交换点、同时兼有事故下两大电网互为备用大功率支援功能。

宜都换流站位于湖北省宜都市红花套镇,南距宜都市约19公里,北距宜昌市约25公里,西北方向距三峡电站约48公里。

总占地面积18.7公顷。

宜都换流站直流场宜都换流站交流滤波组宜都换流站换流变隔声屏吊装宜都换流站换流变宜都换流站阀厅宜都换流站场平施工宜都换流站GIS设备宜都换流站直流滤波器3、送端与受端接地极及接地极路线直流线路与接地极线路同塔架设(直线塔)宜都换流站接地极位于湖北松滋市老城镇。

接地极线路起点为宜都换流站,终点为松滋市老城镇朱家埠村西北约1.5公里处,线路全长60.5公里。

接地极布置成外环总长度约为1582米,内环总长度约为1124米的近似椭圆形的土豆状双环电极。

华新换流站接地极位于上海青浦区腰泾镇。

接地极线路起点为华新换流站,终点为上海青浦区腰泾镇,线路全长44.3公里。

接地极采用单长圆环,两个直径为401米的半圆环,与250米的两直线段相连。

直流线路与接地极线路分支塔华新换流站接地极终端塔独立架设的接地极线路直流线路与接地极线路同塔架设(直线塔)4、直流线路工程三峡-上海±500kv直流输电工程西起宜都换流站,途径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四省一市共计33个市区县,跨越汉江、长江。

东至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的华新换流站。

线路全长1048.6公里,铁塔2499基,导线采用4分裂720平方毫米大截面钢芯铝绞线,其中一根435公里采用OPGW。

宜都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宜都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宜都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15年)(报批稿)宜都市人民政府二OO九年十月宜都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15年)规划编制组织单位:宜都市国土资源局规划编制承担单位:中南冶金地质研究所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组长:卢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副组长:曹红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姜晶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成员:邓书生(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周桦(市国土资源局矿管科长)、张明卫(市发改局局长)、陈玉清(市城建局局长)、谭玉明(市交通局局长)、方建(市环保局局长)、张卫民(市水利局局长)、袁道杰(市档案局局长)、黄源(市招商局局长)、杨南骄(市经济商务局局长)、裴学中(市财政局局长)、苏伟(市安监局局长)、任阳(市林业局局长)、彭定局(松木坪镇武装部长)、袁龙万(王畈乡政府副乡长)、杨峥嵘(枝城镇政府纪委书记)、廖贵平(红花套镇政府武装部长)、黄万新(松宜矿区管委会主任)规划编制项目组组长:徐柏安周桦副组长:宋世荣邹本利成员:宋宏喜黄朝顺范雪莲吴义松张巧利文本编写:宋宏喜编图:范雪莲统编:宋宏喜黄朝顺目录一、总则1二、矿产资源形势1(一)自然经济社会简况1(二)矿产资源特点2(三)首轮规划实施评估3(四)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现状3(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4(六)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现状5(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5(八)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经济背景6(九)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保证程度与资源潜力分析7三、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9(一)指导思想9(二)基本原则9(三)规划目标10四、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12(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方向12(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布局12(三)探矿权设置、投放及现有探矿权处置方案14(四)勘查准入条件14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15(一)开发利用方向和总量调控15(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16(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19(四)矿产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21(五)矿产资源开采准入条件22六、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22(一)矿山地质环境评估22(二)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分区23(三)矿山环境恢复重点治理工程24(四)矿山环境监测网络24(五)新建、改扩建和已投产生产矿山环境保护24(六)停办、关闭或闭坑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24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矿山环境调查与监测24(一)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状况调查与动态监测24(二)矿产资源储量变化动态管理与监测25(三)矿业权市场调查与监测26(四)矿山环境状况动态调查与监测26(五)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情况调查与监测26八、规划实施保障措施27(一)加大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保证规划依法实施27(二)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的实施管理27(三)强化矿业行政管理职能,加强对矿业活动的调控28(四)积极推进矿业权改革,促进全市矿业的可持续性发展28(五)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资源利用和管理水平28(六)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矿产资源忧患意识29九、附则29附图附图1宜都市矿产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图1:5万附图2宜都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图1:5万附图3宜都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1:5万附图4宜都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图1:5万附表附表1、宜都市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附表2、宜都市主要矿产地(区)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附表3、宜都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表(2005年)附表4、宜都市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附表5、宜都市探矿权现状表附表6、宜都市主要矿产采矿权现状表附表7、宜都市矿产矿业权总数规划指标表附表8、宜都市矿产品产量、需求量及其预测表附表9、宜都市矿业经济区规划表附表10、宜都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分区表附表11、宜都市矿产资源勘查区规划表附表12、宜都市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区块规划表附表13、宜都市矿产资源开采区规划表附表14、宜都市矿产资源开采项目区块规划表附表15、宜都市矿区(床)最低开采规模及年限规划表附表16、宜都市主要矿产“三率”规划指标表附表17、宜都市矿山整改、联合、关闭规划表附表18、宜都市风景名胜区一览表附表19、宜都市文物古迹及地质遗迹保护区一览表附表20、宜都市生态小区一览表附表21、宜都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分区表附表22、宜都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重点工程规划表附件附件1、宜都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15年)编制说明附件2、宜都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15年)研究报告一、总则矿产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5岁女子工作3年被升做镇长 当地称系破格提拔

25岁女子工作3年被升做镇长 当地称系破格提拔

25岁女子工作3年被升做镇长当地称系破格提拔25岁、美女、提名镇长,这几个关键词将一个山区小镇的年轻女干部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现任宜都市五眼泉镇党委副书记的牟阳便是这一事件的主角。

工作三年即被提名为该镇镇长,3年跨越了一些人几十年的奋斗历程,网友很快集体围观。

于是,官二代、潜规则、违规提拔成了部分网友不约而同的集体想象。

25岁的牟阳究竟如何?提拔她的组织是否存在违规操作?“三年三级跳”的背后是否有后台或者潜规则?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赶赴宜都进行了调查。

【核心网事】美女准镇长“身陷”网络洪流提拔原因成猜测焦点9月9日,@新浪湖北:【湖北宜都市将现25岁美女镇长】牟阳,1986年6月出生,2004年-2008年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8月-2010年5月在红花套镇党政办工作;2010年6月-11月任宜都市统计局办公室副主任;2010年12月至今任红花套镇党委委员、副镇长;2011年8月,拟任五眼泉镇党委副书记、提名为镇长人选。

这篇微博在网络上迅速蹿红,转发跟帖700多条。

另在腾讯微博上也成为网友转发评论的热点话题。

对这一事件网友多持质疑态度,认为牟阳的“非正常提拔”是“拼爹时代”和“潜规则”的产物。

网友“石头老爹”说,根本不用分析判断,在目前的政治体制下,我不相信没有任何关系背景就能火箭般直升的官员。

@小潘wb说:一看就是就拼爹拼赢的,官二代没错。

@刘邦村长:本科毕业工作一年后转正,定为科员,再过至少三年后才可提拔到副科位置。

而现在准备提正科,超常规,必非凡人。

网友“自由马鹿”说:这应是官位变相世袭。

不过,也有一部分网友对此持支持态度。

@易鹏:对年轻化不宜反对,只要无猫腻就要大力支持。

网友“123456789”:25岁美女被提名湖北宜都镇长,这一石激起千层浪花,也给她稚嫩的肩膀带来沉重的压力。

希望大家要给平常心看待年轻干部。

网友“鞘闻163”说:年轻就意味着不行,我勒个去,什么逻辑啊!如果她真有能力,25做镇长又怎么了,社会还是应该宽容一些。

宜昌未来20年发展规划

宜昌未来20年发展规划

宜昌未来20年发展规划宜昌未来20年长象啥模样迈向特大城市未来20年,宜昌如何由大城市向特大城市迈进?11月11日,省住建厅在宜昌主持召开《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2011-2030)纲要》专家评审会,共商宜昌未来城市发展大计,这一备受关注的规划纲要原则获得通过。

评审专家组在踏勘了现场、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方案汇报、审阅了规划文件后,进行了认真的评议,原则通过这一规划纲要。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规划分为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其中,城市规划区除目前的宜昌市区外,首次将宜都、枝江和秭归纳入这一范围,中心城区的范围也有明显扩大。

到2030年,市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为4级:形成1个特大城市,3个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5个5-20万人的小城市,44个5万人以下的小城镇。

城市交通上,规划再建5座跨江大桥,规划建设3条轻轨线路及5条快速公交线路。

城区城市上,针对宜昌多山的特点,划分远城山体、近城山体、入城山体,形成“江穿城,城镶山”的景观。

副省长、市委书记郭有明说,这一规划将指导宜昌由大城市向特大城市跨越,要严格、科学地编制好这一规划,把宜昌建成宜居宜旅宜业的特大型城市。

未来20年,大宜昌真的很“大”2030年GDP达到7500亿元,市域常住人口达547万人未来20年宜昌的城市如何定位?从规划纲要可以看出,这一定位仍将维持延续性,也就是目前提出的“三大目标”,即:世界著名的水电旅游名城、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

规划纲要提出,宜昌要加强与武汉、重庆、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等中心城市的联系,与襄阳协同发展,共同完成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同时重点加强与荆州在产业、交通以及旅游等方面的联系,构建“宜荆组合都市区”。

到2030年前的发展目标,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宜昌市GDP达到4800亿元,其中中心城区GDP达到2500亿元;到2030年,宜昌市GDP达到7500亿元,其中中心城区达到3500亿元。

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

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

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修改)纲要文本规划组织单位:宜昌市人民政府规划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1.10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乡统筹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第一节发展目标与策略 (2)第二节城镇化战略与城镇人口规模 (3)第三节市域资源与环境保护 (4)第四节市域城镇结构与经济区划 (5)第五节市域公共服务设施 (8)第六节市域综合交通 (9)第七节市域旅游 (10)第八节市域水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节市域电力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城市性质、职能与发展规模 (11)第一节城市性质与职能 (11)第二节发展规模 (12)第四章规划区规划 (13)第五章中心城区用地布局 (16)第一节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与空间结构 (16)第二节居住用地布局 (17)第三节生产性用地布局 (17)第六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19)第一节路网结构 (19)第二节公共交通 (21)第三节公共停车场 (23)第七章中心城区公共设施规划 (24)第八章中心城区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27)第一节绿地系统 (27)第二节景观系统 (28)第九章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规划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个基地简介

五个基地简介

马王山柑橘生产示范基地马王山柑橘生产示范基地,位于宜都市红花套镇南桥村四组,面积110亩,橘树3850株,年产量385吨。

该基地是宜都蜜柑集团土老憨柑橘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按照现代橘园的标准建设的示范性基地。

南桥村委会与32名柑农(橘树6600株)集体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后,合作社以每株柑橘18元的价格,年租金11万元,再与村委会签订了租赁15年的经营合同。

在取得土地经营权后,合作社投资60万元,按照品种良种化、树体独立化、树势中庸化、植保绿色化、施肥配方化、保果主动化、水分节制化、栽培省力化的八化标准,对橘园进行全面改造。

实施了密改稀、大枝修剪、土壤改良等提高柑橘产量,提升柑橘品质的技术措施。

硬化2.5米宽的运输道路2公里,田间作业道10条1.5公里,配置了太阳能杀虫灯、沼液微灌池、有机肥发酵池、药液配比池等生产设施。

目前该橘园已建设成高标准、科技型的示范基地,对全市柑橘产业发展、新技术的推广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燎原柑橘生产示范基地燎原柑橘生产示范基地,位于宜都市红花套镇南桥村四组,面积120亩,橘树4200株,年产量420吨。

该基地是宜都蜜柑集团土老憨柑橘专业合作社,通过租赁的方式,按照现代橘园的标准建设的示范性基地。

合作社与红花套镇福利院,以每年租金2.5万元,签订了租赁15年的经营合同。

在取得土地经营权后,合作社投资85万元,按照品种良种化、树体独立化、树势中庸化、植保绿色化、施肥配方化、保果主动化、水分节制化、栽培省力化的八化标准,对橘园进行全面改造。

实施了密改稀、大枝修剪、土壤改良等提高柑橘产量,提升柑橘品质的技术措施。

硬化2米宽的运输道路3公里,田间作业道20条2公里,配置了太阳能杀虫灯、沼液微灌池、有机肥发酵池、药液配比池等生产设施。

该橘园已建设成高标准、科技型、原生态观光旅游、橘树认养为一体的示范基地。

南桥柑橘生产标准基地南桥村共有柑桔面积2500亩,柑桔年产量7000吨以上,柑桔已成为该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宜昌新区建设总体方案-宜昌新区概念规划及总体城市设计

宜昌新区建设总体方案-宜昌新区概念规划及总体城市设计

1 破题——迈向宜昌大都市区的特色之路
1.3 新区战略——全面推进宜昌大都市区建设的锚点
1.3.3 应对现状矛盾与问题
改善环境:
在新区建设遵循高标准的环境建设的同时,结合 老城改造对老城环境进行改善,同时结合休闲产 业的发展,整合周边环境资源。
宜昌新区概念规划及总体城市设计
彰显特色:
新区建设和老城改造同步推行,划定都 市核心景观特色区,进行环境和城市特 色的重点设计和改造,形成未来的城市 名片和活力中心。
宜都市陆城街道、红花套镇、高坝洲 镇、姚家店镇、五眼泉镇、枝城镇、 秭归县茅坪镇等地的行政辖区,总面
鸦鹊岭镇、白洋镇、安福寺 镇、顾家店镇、红花套镇、 高坝洲镇等地的行政辖区,
宜昌新区的提出,是在总规框架下,除现 状老城区以外,中心城区的核心建设范
生态环境待改善:
城区周边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基 础对于城区环境的改善尚未发挥 优势作用,引绿入城,森林与城 市共生应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长 久战略。
城市特色不足:
缺乏反应山水城市特色的风貌核 心区,城区对外形象缺乏知名度 和有效的宣传名片,急需形成反 应城市特色的核心景观片区。
1 破题——迈向宜昌大都市区的特色之路
1 破题——迈向宜昌大都市区的特色之路
1.1 背景:新区发展的宏观环境 1.2 矛盾:宜昌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3 新区战略——推进宜昌大都市区建设 1.4 目标:宜昌大都市区的愿景 1.5 模式:宜昌新区拓展的特色化路线
1 破题——迈向宜昌大都市区的特色之路
宜昌新区概念规划及总体城市设计
1.1 背景:新区发展的宏观环境
1 破题——迈向宜昌大都市区的特色之路
1.2 矛盾:宜昌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宜昌新区概念规划及总体城市设计

媒体解读湖北为何频频破格提升年轻干部

媒体解读湖北为何频频破格提升年轻干部

媒体解读湖北为何频频破格提升年轻干部湖北的年轻干部最近颇受关注。

继“最年轻市长”周森锋后,25 岁“美女”镇长牟阳也成为新闻人物。

湖北一项“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已选拔2160名年轻干部作为培养对象,更多“周森锋”式干部将出现在湖北政坛。

破格提拔年轻干部的原因,一般都是“特别优秀”。

不过什么样的年轻干部算“特别优秀”?各地的描述却千差万别。

2011年,湖北政坛出现大批年轻官员:8月5日,湖北宜都市委组织部公告,拟提名25岁的牟阳任该市五眼泉镇镇长。

7月,29岁任湖北宜城市市长的周森锋在31岁时转任神农架林区区长……大量“周森锋”式年轻官员出现在湖北官场,决非偶然,这要拜湖北省今年力推的一项“年轻干部成长工程”所赐。

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到,湖北这一“工程”实施以来,已选拔了2160名年轻干部作为培养对象。

这意味着湖北官场将出现两千多名年轻官员,“80后”厅处级官员也将越来越多。

其中相当数量的年轻干部,将突破传统的官员任职年限和基层任职经历等规定,会被破格提拔。

湖北大批量提拔年轻干部,与湖北干部年龄结构偏大有关。

不过,通过领导“工程”大批量提拔年轻干部,如何避免“任人唯亲”;实际操作中,如何避免对年龄要求简单化、机械化;如何保证不符合“年轻干部”年龄条件的干部群体享有公平的晋升机会,将成为湖北政界面临的考验。

25岁的“美女”镇长牟阳长得漂亮吗?南方周末记者9月中旬在湖北宜都市采访时,发现一些普通市民和官员们都在议论这个话题。

引起这场议论的,是8月5日宜都市委组织部的一则公示公告:1986年出生的牟阳,拟提名任该市五眼泉镇镇长。

9月中旬,这则公告和牟阳的一张登记照被传上网络,“美女镇长”由此蹿红。

“美女?和乡镇本地的女干部比起来,牟阳气质是要好一些,但要说多么漂亮,还谈不上。

”宜都市一名官员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在牟阳曾经任职的红花套镇政府大楼内,南方周末记者见到了她任该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时的照片:淡妆,盘发,面容清秀,浅笑。

湖北宜都红花套镇失地农民室内养殖鲟鱼

湖北宜都红花套镇失地农民室内养殖鲟鱼

湖 北 天 峡 鲟 业公 司 是 2 0 0 2年 底 落 户 宜
都市红花套清江绿色产业同 ,是专业从事鲟 鱼 繁 育 、 料 加 鲟 鱼 制 品 加 工 与 销 售 的 省 饲 级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投 资 21 .亿元 , 在 红 花 套 建 立 了 2万 平 方 米 生 态 循 环 水 养鲟 工厂 .其 生态循环水工业化养鲟专利技 术具 备世界先进 水平。 总经理许第新告诉 笔者 : 目 前公 司逐步 推广 了“ 司+ 公 基地 + 户 ” 农 的鲟 鱼产业化运作模式 ,充分搭建龙头企业 和失 地农民合作的创业平台 ,为农户提供技 术指 导、 产品回收等服务 . 目前 已带动周边地 区农 民 5o 6 o余 户 , 实现 了公 司与 农户 双赢 , 步 逐 把红花套逐步打造成为世界鲟鱼之都 。 随 着 近 几 年 招 商 引 资 的 快 速 推 进 .红 花
露霍

套 镇 失 地 农 户 已
堑簪镇 套 拳 叠 室内养殖鲟鱼
0 郭先华 李广 彦 分农 民就业 , 如
何 解 决 失 地 农 民 6月 I 8日早 上 . 湖北 宜 都 市 红 花 套 镇 农 “ 处创业 、 会创业 、 资创 业” 问题 , 无 不 无 等 是
民 徐 本 寿 在 自己 新 建 的 i 层 楼 房 地 下 室 里 忙

传, 广泛 而深 入开展互保业 务。 并且宣传渔业
互保工作进渔 区 、 渔港 . 时与渔民面对面 沟 及 通 、 流 . 具 体 问 题 具 体 解 答 , 得 了 良好 交 对 取 的效果 .进一 步提 高了广大渔民群众 的保 险 意识及参保积 极性 。
截 至 目前 ,全 市 已 有 10多 名 渔 民办 理 0
个 不停 . 他在天 峡鲟业 公司技术员的指导下 . 把 刚购进 的 5 o多条鲟 鱼投进 新建的地下室 o 养殖 车间。他兴奋地告诉 别人 :今天投放 的 “ 鲟 鱼每条 l 千克左右 .到年底 可长到 5千 克 左右.我地 下室鲟 鱼养殖车间的一年的纯收 入 大 约 是 6万 元 以 上 . 时 间 可 以 收 回成 2年 本 ” 在 渔 洋 溪 村 新 规划 的 居 民 点 里 .像 他这 样 利用宅基 地发展“ 上居住 、 下 养鲟” 楼 楼 模 式 的失地农 民有 5户。每户地 下室面积 10 5 平 方 米 左 右 , 配 套 了 净 化 系统 、 氧设 备 、 还 增 远 程监控管 理等相关设 施 .实现了室 内工业 化 养殖鲟 鱼 。每户投 入约 l 3万元 , 预计户均 年产鲟鱼 7 0 0 0千克 , 纯收入 6万元 。另外 年 附 近杨 家 畈 村 汪 光 英 等 2 失地 农 民 . 天 8个 在 峡鲟业公 司的精心指导下 .采取股份制 的方 式 出资 2 0多万元 ,兴 建生态循环水养鲟 车 6 间 1 , 0亩 年产鲟 鱼可达 30吨 .年纯收 2 0 o 4 万 元 ,户 均 增 收 8万 元 . 年 内计 划 扩 建 到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宜昌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宜昌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宜昌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1.02•【字号】宜府办发〔2021〕56号•【施行日期】2021.11.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宜昌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宜府办发〔2021〕5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我市13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予以公布,请各地、各部门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认真落实保护和管控措施,切实承担文物保护职责,确保文物安全。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1月2日宜昌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1.红花套遗址(宜都市红花套镇杨家畈村五组)。

保护范围:红花套遗址及周边一定范围。

东至长江堤,南至清江纸业包装车间,西至清江纸业食堂,北至宜红茶业有限公司围墙。

建设控制地带:西面(南部部分)由保护范围向外延伸10米。

2.曾家包汉墓群(宜都市红花套镇红花套村一组)。

保护范围:曾家包汉墓群及周边一定范围。

东至山脚下,南至宜昌新宇达商用设备有限公司,西至关路冲谷底原张传仪屋旁,北至红皓公路(北纬30°30′04″,东经111°24′13″)。

建设控制地带:西由保护范围向外延伸10米。

3.古潮音洞摩崖石刻(宜都市聂家河镇聂家河村三组)。

保护范围:古潮音洞摩崖石刻及周边一定范围。

以北纬30°17′15″,东经111°17′37″为中心点,东北角、东南角分别由洞口中心点向外延伸20米,西北角、西南角分别由洞口中心点向外延伸36米。

宜都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宜都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宜都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15年)(报批稿)宜都市人民政府二OO九年十月宜都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15年)规划编制组织单位:宜都市国土资源局规划编制承担单位:中南冶金地质研究所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组长:卢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副组长:曹红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姜晶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成员:邓书生(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周桦(市国土资源局矿管科长)、张明卫(市发改局局长)、陈玉清(市城建局局长)、谭玉明(市交通局局长)、方建(市环保局局长)、张卫民(市水利局局长)、袁道杰(市档案局局长)、黄源(市招商局局长)、杨南骄(市经济商务局局长)、裴学中(市财政局局长)、苏伟(市安监局局长)、任阳(市林业局局长)、彭定局(松木坪镇武装部长)、袁龙万(王畈乡政府副乡长)、杨峥嵘(枝城镇政府纪委书记)、廖贵平(红花套镇政府武装部长)、黄万新(松宜矿区管委会主任)规划编制项目组组长:徐柏安周桦副组长:宋世荣邹本利成员:宋宏喜黄朝顺范雪莲吴义松张巧利文本编写:宋宏喜编图:范雪莲统编:宋宏喜黄朝顺目录一、总则1二、矿产资源形势1(一)自然经济社会简况1(二)矿产资源特点2(三)首轮规划实施评估3(四)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现状3(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4(六)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现状5(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5(八)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经济背景6(九)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保证程度与资源潜力分析7三、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9(一)指导思想9(二)基本原则9(三)规划目标10四、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12(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方向12(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布局12(三)探矿权设置、投放及现有探矿权处置方案14(四)勘查准入条件14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15(一)开发利用方向和总量调控15(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16(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19(四)矿产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21(五)矿产资源开采准入条件22六、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22(一)矿山地质环境评估22(二)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分区23(三)矿山环境恢复重点治理工程24(四)矿山环境监测网络24(五)新建、改扩建和已投产生产矿山环境保护24(六)停办、关闭或闭坑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24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矿山环境调查与监测24(一)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状况调查与动态监测24(二)矿产资源储量变化动态管理与监测25(三)矿业权市场调查与监测26(四)矿山环境状况动态调查与监测26(五)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情况调查与监测26八、规划实施保障措施27(一)加大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保证规划依法实施27(二)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的实施管理27(三)强化矿业行政管理职能,加强对矿业活动的调控28(四)积极推进矿业权改革,促进全市矿业的可持续性发展28(五)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资源利用和管理水平28(六)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矿产资源忧患意识29九、附则29附图附图1宜都市矿产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图1:5万附图2宜都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图1:5万附图3宜都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1:5万附图4宜都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图1:5万附表附表1、宜都市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附表2、宜都市主要矿产地(区)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附表3、宜都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表(2005年)附表4、宜都市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附表5、宜都市探矿权现状表附表6、宜都市主要矿产采矿权现状表附表7、宜都市矿产矿业权总数规划指标表附表8、宜都市矿产品产量、需求量及其预测表附表9、宜都市矿业经济区规划表附表10、宜都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分区表附表11、宜都市矿产资源勘查区规划表附表12、宜都市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区块规划表附表13、宜都市矿产资源开采区规划表附表14、宜都市矿产资源开采项目区块规划表附表15、宜都市矿区(床)最低开采规模及年限规划表附表16、宜都市主要矿产“三率”规划指标表附表17、宜都市矿山整改、联合、关闭规划表附表18、宜都市风景名胜区一览表附表19、宜都市文物古迹及地质遗迹保护区一览表附表20、宜都市生态小区一览表附表21、宜都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分区表附表22、宜都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重点工程规划表附件附件1、宜都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15年)编制说明附件2、宜都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15年)研究报告一、总则矿产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第一节规划用地布局第二节农村居民点安置规划第三节公共设施配套第三章绿地系统及景观规划第一节绿地系统规划第二节景观规划第四章四线管制规划第五章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第一节道路交通规划第二节竖向规划第六章市政专项工程规划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第三节电力工程规划第四节电信工程规划第五节燃气工程规划第六节管线综合规划第七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第八节环卫设施规划第九节防灾规划第七章建设开发控制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为指导恩施州经济开发区(东区)的开发和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用地配置结构,落实各项基础设施,促进规划区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城市的有序拓展,特编制本规划。

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湖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试行)。

第2条规划范围:恩施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北至方家坝,南抵高桥坝,西以209国道绕城线为界,东接中心城区,规划研究范围约18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3.2平方公里。

第3条建设规模:控制人口14.6万人,建设用地面积1038.91公顷。

第4条适用范围:本文本适用于规划区范围内各地块和各类用地的土地使用、建设和规划管理等工作,并为规划范围内各用地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提供依据,但不能作为工程项目施工的依据。

第5条关于强制性内容:本规划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制定恩施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文本中加粗斜体黑体字条文),是指涉及城市发展长期保障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区域协调发展、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等方面的内容。

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应当按照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第一节规划用地布局第6条规划结构:规划恩施州经济开发区西区形成“一轴、二核、六区”的城市功能结构。

“一轴”——即以串联西部综合居住区和经贸合作区的高旗大道为西部发展主轴。

“二核”——即西部综合居住区中心的生活性服务核心和经贸合作区的生产性服务核心。

“五区”——形成五大主体功能分区,即西部综合居住区、经贸合作区、中央生态区、保留提升区和富硒产业区。

1) 西部综合居住区:位于民族路延伸段和规划横二路之间,是以居住、商贸、文体、休闲等功能复合而成的综合居住区,具有疏解中心城区人口安置的职能,也是城市规模扩张必需的居住新区。

2) 经贸合作区:位于民族路延伸段以南,由外向型产业区和产业研发区构成,具有生产性服务功能,是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布局的主要区域。

3) 中央生态区:位于中心城区和西部开发区结合部,由高井河风景区及保留自然山体组成,是体现恩施市生态城市特色、倡导保护性开发建设思路的展示区。

4) 富硒产业区:位于209国道绕城线西南部,是以发展重工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积极发展以森工、富硒等资源导向型本地企业的新型产业区。

5) 保留提升区:保留提升西部开发区以北处于城市边缘的方家坝地区,在现有基础上引进新的建设要素,完善配套设施,增加与中心城区、西部居住综合区相联系的路网,变小片区为与城市核心区域互动的大片区,满足中心城区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第7条居住用地规划规划形成六片居住小区。

西区宜居的居住人口容量为14.6万人,极限人口容量为19.6万人。

六个居住片区住宅用地分布具体如下:谭家湾小区(A、B街区)位于高旗大道中段两侧,紧靠居住区商业中心东北侧布置,多层居住建筑围绕小区中心生态绿地布置。

小区内设置二所幼儿园、二所小学和一所中学(规划横一路北侧)。

规划谭家湾小区住宅用地面积为53.23公顷,可居住2.87万人。

黎家槽小区(C、F街区)位于居住区商业中心西侧,原黎家棺、大岩桐位置。

小区三面环山,一面临公建中心;既有自然相伴又得生活便利。

小区内布置二所幼儿园和一所小学。

规划黎家小区住宅用地面积为62.11公顷(含15.3公顷村民安置用地),可居住2.45万人。

白岩湾小区(D街区和E北街区)位于位于高旗大道中段两侧,紧靠居住区商业中心东南侧布置。

小区紧邻居住区公园,东西两侧为自然生态山体,沿高旗大道布置区级文化娱乐设施。

小区内配置一所中学,一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

规划白岩湾小区住宅用地面积为54.84公顷,可居住3.16万人。

老鹰湾小区(G街区)位于高旗大道和规划17号路交汇处的西北侧,小区西侧临109国道绕城段;生态绿地从东西两端向小区渗透。

小区内布置一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

规划老鹰湾小区住宅用地面积为36.59公顷(含11.4公顷村民安置用地),可居住1.96万人。

岩宝湾小区(E南街区和H街区)位于高旗大道和民族路延长线交汇处。

中央生态区在小区北侧,小区中部沿街做商业布局,与老城区联通。

小区内布置一所中学,小学托幼可享受城区设施或结合城区其它地区需要统一设置。

规划岩宝湾小区住宅用地面积为48.39公顷,可居住2.66万人。

高井河小区(L街区)位于高旗大道和人民路交汇处的东北侧,高井河在小区中蜿蜒而过。

小区内布置一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

规划高井河小区住宅用地面积为29.89公顷,可居住1.53万人。

规划二类居住用地面积308.4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9.69%;其中住宅用地285.05公顷,人均用地19.52平方米。

第8条工业与仓储用地工业用地布局由西至东按产业门类分设新型建材产业园区、绿色食品产业园区、生物医药和机械电子产业园区,有意识引导产业向园区聚集,围绕核心产业,链接相关支持产业,形成产业集群。

规划工业用地面积295.06公顷,占西区城市开发建设用地的28.40%。

规划在富硒产业区紧靠209国道绕城段和经贸产业区靠恩利公路各布置两处相对集中的仓储用地。

规划仓储用地面积16.94公顷,占建设总用地的1.63%。

第9条公共设施用地规划设置二级公共服务中心,均衡布局,满足不同区位和不同人群的需求,形成综合服务性强、服务水平高、服务特色突出的新区公共服务体系。

(1) 市级公共服务中心结合西部综合居住区设置综合服务区,作为生活性服务核心区。

服务区结合居住区公园形成新区的中心。

配套建设的主要项目有商业服务(含购物中心、超市、宾馆、饭店、金融、邮电)、行政管理、文体娱乐(含青少年宫、图书馆)及医疗卫生等服务设施。

规划在经贸合作区东侧结合产业研发区配套生产性服务核心。

具体规划为在产业研发区的高旗大道东侧设置商业、医疗卫生、大专院校、体育设施等用地,在高旗大道西侧结合工业区设置行政管理、商贸金融、产品展示、信息中心和专业市场;使生产性服务核心成为西部综合产业区内各大企业总部、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地,成为西部产业区的形象与标志,并促进西部产业区产业文化的形成。

(2)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均衡分布于开发区各类工厂、居住生活地区,包括商业、文化、社区公园等设施组成的居住社区中心,也包括分布于产业区的服务中心,区级公共服务中心主要体现人性化尺度和易达性特点,形成层级分明、易于识别的公共服务配套脉络。

第二节农村居民点安置规划第10条安置规模根据用地布局规划,按整体搬迁转化、就地改建升级、异地引导迁转三类进行安置,具体户数、人数及涉及的建筑面积详见下表。

由于用地规划对地块用地性质进行调整及房屋质量较差等原因需对部分居民点实施整体搬迁转化,主要涉及狮子岩、两叉河、杨家湾范围内约1631人,约466户,建筑面积约112772平方米。

就地改建升级指对规划居住用地范围内的现状居民点需要进行整改、翻新,对部分建筑质量较差的土、砖房屋进行拆除、重建,主要涉及松树坪、倒堰湾范围内约1008人,约288户,建筑面积约69696平方米。

对规划为防护绿地、森林范围内的现状居民点建议异地引导迁转,即逐步向邻近城市居住区或居住安置区迁移,主要涉及倒堰湾、两叉河范围内约364人,约104户,建筑面积约25168平方米。

第11条安置用地规划用地规模估算:规划区内农居户,按照人均居住用地40㎡/人的安置标准,本区约需12.0公顷用地。

按每户用地面积120-140平方米,容积率0.8—1.2的标准测算,还建住宅用地面积约需10-12.9公顷用地。

规划按12公顷用地供给。

第12条安置点布置采取异地搬迁安置点与就地安置点相结合、生活居住与就业及园区服务业发展相结合,适当集中安置与灵活分散安置相结合,规划拟在本区XQ-C-03至XQ-C-04地块和XQ-G-06地块内布置集中安置点。

第13条建设要求农村居民点实行一户一基与公寓楼相结合的安置方式,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的原则,集中成片建设农民住宅小区,并配套相关商业服务等设施。

严格控制零星建房。

农民住宅小区应鼓励单元楼房模式,屋面推行坡屋面。

按照农村居民点现状分布特点,结合用地规划布局,根据不同地段不同的土地利用价值和景观价值,设置相应的住宅类型,建筑高度以三~多层为主;建筑形势注重土家风格。

居住用地的分层次、多元性开发可以最大限度的盘活居住用地,同时又可以兼顾居住景观效益,有利于土地资产的良性流转。

安置点应结合居民产业转型确定用地功能,建议以居住、服务业为主,结合房地产开发及行政商贸服务用地布置商住用地。

第14条保障措施⑴、实施征地返还政策,提高农民收入:积极扶持农村经济发展,按实际征用地面积的一定比例,返还被征地村,作为村经济发展用地,集中布局,统一规划。

利用村经济发展用地积极兴办第三产业,如建设员工楼或配套服务设施等,增加农民福利,保证被征地农民有长期稳定的经济来源。

⑵、建立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工作机制:一方面,开发区配套服务区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以及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为失地农民提供部分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考虑到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条件和长期保证条件,特别是在高速工业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尽快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尤显重要和迫切,开发区应对失地农民进行跟踪管理,免费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

⑶、积极探索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农村被征地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要求,将失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接轨。

第三节公共设施配套第15条公共设施设置要求(1) 居住用地中配套门诊所3~5万人设一处,设医院的居住区不再设独立门诊,每处用地面积0.3-0.5公顷,建筑面积2000~3000;社区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站合并设置,每1-2万人设置一处,每处用地面积800-1000 m2,建筑面积500-600 m2,,街道办事处每3~5万人设一处,占地面积300-500m2;,建筑面积700~1200 m2, 派出所每3~5万人设一处,应有独立院落,占地面积300-500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