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同步教师用书:第1单元 2 祝 福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1单元第2课祝福_1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草窠.(cáo)踱.步(duó)间.或(jiàn) 桌帏.(wéi)B.渣滓.(zǐ)朱拓.(tuò)诧.异(chà)踌蹰.(chú)C.歆.享(xīn)雪褥.(rù)蹙.缩(cù)窈.陷(yǎo)D.炮.烙(pào)门槛.(kǎn)执拗.(niù)悚.然(sǒnɡ)[答案]C(A“窠”应读kē; B“拓”应读tà; D“炮”应读páo)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诡秘寒喧乌云笼罩惴惴不安B.蹒跚形骸宽宏大量安分耐劳C.淘箩祭祀异乎寻常走头无路D.驯熟烟蔼逆情悖理寻死觅活[答案]B(A喧—暄;C头—投;D蔼—霭)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的说。
②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
③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A.简捷偶尔坦然B.简洁偶尔坦然C.简洁偶然淡然D.简捷偶然淡然[答案]A(“简捷”是“不绕弯子,直截了当”的意思;“简洁”是“简明,不啰唆”的意思。
根据句意应选“简捷”。
“偶尔”强调出现的频率低,“偶然”强调事情的突然性。
此处应选“偶尔”。
坦然:心里平静、没有顾虑的样子。
淡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此处应选“坦然”)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从《祝福》中“我”与“四叔”的谈话不怎么投机来看,两人的关系有些非亲非故....,多少不幸一齐向她袭来,让她如何承受?B.生活对于祥林嫂来说,实在是祸不单行....,享受到了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
C.昨日下午,省实验小学举行了迎新年音乐会,小学生们沸反盈天....地给以救济,而是给予极大的嘲讽。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2祝福学案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 3 第一单元 2 祝愿教案2祝愿三维目标:1、训练学生归纳小求情节的能力。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绘、动作描绘、语言描绘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正确掌握祥林嫂的形象特点,理解造成人物惨剧的社会本源,进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实质。
4、品尝文章细节。
第1课时一、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认识文学知识1、字音累积钝( dùn )响寒暄( xuān )朱拓(tà)间( ji àn )或悚( sǒng )然踌蹰( chóu )( chú)不更(gēng )事谬( miù)种淡( dàn )然俨( yǎn )然雪褥( rù)瑟(sè)瑟有声尘芥( jiè)堆形骸( hái )面颊( ji á)沸反盈( yíng )天贺家墺(ào )荸荠( bí)( qí)絮絮( xù)哭泣( yè)驯( xún )熟桌帏( wéi )讪讪( shàn )咀嚼(jǔ)( júe )赏鉴渣滓(zhā)( zǐ)瞥( piē)拗( niù)可是蹙( cù)缩门槛( kǎn )窈( yǎo )陷惴惴( zhuì)歆享( xīn )( xi ǎng )牲醴( shēng )( lǐ)踉跄(pán )( shān )2、字形累积寒暄(吵闹)烟霭(平和)穷途末路(回头)形骸(惶恐弹劾)惴惴(推测湍急)3、字义识记俨然∶形容隆重严肃。
讪讪:不好心思的样子怔怔:呆愣的样子。
怨府:大家恼恨所集中的对象。
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
声音象水开锅同样沸腾翻腾,充满了空间。
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4、小说三因素是仔细的人物刻画、完好的故事情节、典型的环境描绘。
小说的情节包括初步、发展、热潮、结局四部分。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教案
祝福教学目标: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4.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教学重点: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教学难点:祥林嫂悲剧的根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某一次,我一边捧读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一边用手习惯性地去拔胡子,可能是一下没撑住,下巴上传来刺激性的剧痛。
恰巧,当时正好看到先生写的这样一句,“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各各夺取它的生存。
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这说得不就是男人的胡子吗?顿时,鲁迅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又高大了许多。
男人似乎有一个通病,既要保持男性特征,还要修饰光滑的下巴,就像小说《祝福》中的鲁四老爷一样。
那么,生活中,你是喜欢胡子男多一些,还是喜欢光下巴男多一些?二、“胡子”大讨论1、喜欢胡子男多一些提示:胡子男,有艺术气质,有男人味,帅帅的,酷酷的,个性十足。
(诗歌就像男士的胡子,长在我们的脸上叫邋遢,长在大师的脸上叫个性。
所以,我们不得不备下一把剃须刀,为那些疯长似野草的胡子埋单。
)(胡子拉碴的,每天不剃不刮不修胡子的胡子男,还喜欢吗?)2、喜欢光下巴男多一些(追问:为什么?)提示:胡子拉碴的男人,显得沧桑、邋遢,不干净。
每天将下巴剃得光光的男人是一个热爱生活的男人,显得干净、精明、干练、精神。
三、聚焦鲁四老爷的“胡子”“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这是鲁迅先生小说《祝福》第一段中的一句话。
“但也还未留胡子”一句是闲笔还是妙笔,能否删去?)提示:妙笔。
1、妙在彰显身份地位。
提示:这样就把“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的鲁四老爷独立于鲁镇其它那些老了些但也留胡子的男人群体之外,说明鲁四老爷并不给人苍老、邋遢的感觉,反而给人一种干净、精明、干练的直观印象。
【语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教案
《祝福》教案教学目标:1、理清小说情节结构,理解倒叙手法的作用及环境描写与刻画人物性格之间的关系。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体会小说中“我”的感情及作用。
3、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理解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认识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教学重点:1、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2、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初中时我们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少年活泼可爱而中年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迂腐读书人孔乙己,这些人物形象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
二、作者、背景介绍及生字词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坟》《热风》等十五部。
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他学习西方小说结构经济、灵便、多样的优点,打破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单一的形式,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态。
鲁迅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文学大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殿堂塑造了第一批不朽的典型形象,如阿Q、闰土、祥林嫂、吕纬甫、子君、孔乙己、四铭等。
2、小说背景:《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
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
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学案:第一单元 第2课 祝福 Word版含答案
目标·重点1.梳理情节,研读环境,了解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2.分析人物,把握祥林嫂的性格特征,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3.研究祥林嫂一步一步沦落致死的原因,确定小说的主题和社会价值。
1.读准字音 (1)单音字 ①钝.响( ) ②寒暄.( ) ③贺家墺.( ) ④瑟.瑟有声( ) ⑤悚.然( ) ⑥踌蹰..( ) ⑦谬.种( ) ⑧俨.然( ) ⑨雪褥.( ) ⑩尘芥.堆( ) ⑪形骸.( ) ⑫脸颊.( ) ⑬荸荠..( ) ⑭絮.絮( ) ⑮沸反盈.天( ) ⑯驯.熟( ) ⑰桌帏.( ) ⑱讪.讪( ) ⑲咀.嚼( ) ⑳渣滓..( ) ○21瞥.见( ) ○22蹙.缩( ) ○23门槛.( ) ○24窈.陷( ) ○25惴.惴( ) ○26歆享..( ) ○27牲醴..( ) ○28蹒跚..( ) (2)多音字①拓⎩⎪⎨⎪⎧朱拓.( )拓.展( )②槛⎩⎪⎨⎪⎧门槛.( )兽槛.( )③折⎩⎪⎨⎪⎧折.罪( )折.本( )折.腾( )④薄⎩⎪⎨⎪⎧ 鄙薄.( )薄.荷( )薄.饼( )⑤嚼⎩⎪⎨⎪⎧咀嚼.( )咬文嚼.字( )倒嚼.( ) ⑥拗⎩⎪⎨⎪⎧执拗.( )拗.断( )拗.口( )⑦正⎩⎪⎨⎪⎧ 新正.( )正.在( ) ⑧间⎩⎪⎨⎪⎧间.或( )中间.( )⑨模⎩⎪⎨⎪⎧模.样( )模.糊( )⑩落⎩⎪⎨⎪⎧丢三落.四( )落.落大方( )落.枕( )2.写对字形 (1)⎩⎪⎨⎪⎧寒xuān ( )xuān ( )哗xuàn ( )染(2)⎩⎪⎨⎪⎧chà( )异叱zhà( )chà( )紫嫣红(3)⎩⎪⎨⎪⎧miù( )种未雨绸móu ( ) (4)⎩⎪⎨⎪⎧xī xī( )攘攘yí( )养天年 (5)⎩⎪⎨⎪⎧放浪形hái ( )言简意ɡāi ( )惊世hài ( )俗(6)⎩⎪⎨⎪⎧zhuì zhuì( )不安chuǎi ( )测chuǎn ( )气3.理解词义(1)间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踌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歆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蹒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沸反盈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更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百无聊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走投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天有不测风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图表知全局1.速读课文,填写表格,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2、祝福·优秀教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2、祝福·优秀教案2、祝福·教案【教学目的】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4.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教学设想】[重点]为 1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2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难点]为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教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
初中时我们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少年活泼可爱而中年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迂腐的孔乙己,这些人物形象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
二、介绍背景,揭示主题。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
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
20 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
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
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
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
妇女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
鲁迅就选取了妇女题材,写作了《祝福》这篇小说。
目的也就在于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课《祝福》教案
本文是鲁迅的代表著作之一,背景深,内容多。学生虽然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孔已己》《社戏》《故乡》等,但《祝福》对学生来说,难度仍然很大。因而鉴赏这篇课文应建立在学生熟读文章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的进行鉴赏。教学时不应面面具到,必须突出鉴赏小说中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难点即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逐渐学会阅读小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1、在序幕后写出了故事结局,属倒叙手法。
2、:(1)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呢?这一切都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
(2)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一边是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一边是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死后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被骂为“谬种”,这就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
2、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2.教学难点: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优秀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Word版含答案
《祝福》教案语文组鲍树柏【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主题的。
2.了解小说的情节安排和环境描写对突出主题的作用。
3.了解作家当时的处境及思想。
【教学时数】四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鲁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历史上只有想做奴隶而做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鲁迅努力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在许多文章中还十分深刻地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病,并进行解释和批判。
今天,我们共同研讨鲁迅小说集《彷徨》中的《祝福》为我们塑造的病态社会。
二、回忆作者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为豫才。
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鲁迅先生一生写作600万字,其中著作500万字,辑校和书信100万字。
鲁迅在1918年,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药》《孔乙己》《故乡》《社戏》等皆收于《呐喊》中,《祝福》收在《彷徨》中。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含《藤野先生》等)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故乡》《野草》(含《风筝》《雪》等作品)论文集:《门外文谈》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收录《纪念刘和珍君》)《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8部。
三、创作背景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
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
【导学案】(教师用书)版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第2课 祝福 新人教版必修3
第2课祝福1.学习梳理概括小说情节,掌握倒叙写法。
2.学习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尝试在作文中运用。
4.分析、理解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1.圈点阅读:通读全文,按照时间顺序理顺内容,画出描写时间的句子。
2.文体梳理:抓住小说的三要素,学习深层次鉴赏解读小说。
3.联系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其他作品,理解小说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1.体会并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2.掌握小说中人物塑造的方法,理解小说的主题,思考小说的现实意义。
1.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含义,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让学生认真品读课文,引导学生真切地体会祥林嫂的痛苦与不幸,关注她的命运,思考其悲剧的根源,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
3.以讨论点拨法为主,通过设计思考题的方式启发学生,达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力、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爱憎之情的目的。
“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的一种迷信习俗。
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祝福,意在答一岁之安,祈新岁之福。
那时有这种风俗的地方是不少的,以江南地区而言,一般称作谢年,《越谚》里也有谢年之说,但鲁迅不书“谢年”而写作“祝福”,并且以此为题。
这大约是因为字面上容易被读者理解,含义上也更能突出祥林嫂的悲剧:死于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之下的祥林嫂,是在鲁镇的祝福声中结束她的生命的,鲁四老爷们的“福”,正是祥林嫂的悲剧之所在。
“祝福”是小说的背景,也是小说的情节线索。
祥林嫂的悲剧是在鲁镇“祝福”喧闹的爆竹声中展示出来的。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至38岁,始用“鲁迅”为笔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3教师用书:第1单元 2 祝
2 祝福本课话题——同情心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
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
本应对祥林嫂赋予同情心的鲁镇人,拿出的不是同情心,而是用揭露祥林嫂的伤疤来作为他们生活的调味剂。
这就更进一步表现出当时社会中同情心的稀缺。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同情心,是人类美好而善良的情感,它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它是一种品质,是一种境界;它又是一种理解,是一种尊重。
同情心,让阴霾的天空阳光灿烂;同情心,让受伤的心灵感受抚慰;同情心,使弱小变得坚强;同情心,使卑微变得伟大……1.杜甫忧民杜甫用利剑一般的笔抒写百姓的辛苦贫困,用火一般的诗篇燃尽封建制度的腐朽。
他怀着一颗赤诚的同情心,用人生的力量高喊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时代强音。
2.法国人培养孩子同情心法兰克福的一个孩子粗暴驱赶上门乞食的流浪者,家人特意召开了家庭会议,严肃、耐心地启发孩子:流浪者尽管穿着邋遢,同样享有人的尊严。
孩子从中明白道理“仰慕强者也许是人之常情,而同情弱者更是美好心灵的体现”。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同情是一切道德的基准。
——尼采同情是你所能给别人的最佳礼物。
——马尔登真正的同情,在忧愁的时候,不在快乐的期间。
——冰心同情是善良心地所启发的一种感情的反映。
——孟德斯鸠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悚.然( ) 俨.然( ) 忌讳.( ) 尘芥.( ) 荸.荠( ) 山墺.( ) 草窠.( ) 驯.熟( ) 讪.讪( ) 怔.怔( ) 渣滓.( ) 唾.弃( ) 窈.陷( ) 惴.惴( ) 歆.享( ) 牲醴.( ) 蹒跚..( )( ) 踌蹰..( )( ) 【答案】 sǒng yǎn huì jiè bí ào kē xùn shàn zhèng zǐ tuòyǎo zhuì xīn lǐ pán shān chóu chú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拓⎩⎨⎧朱拓.( )开拓.( ) (2)削⎩⎨⎧瘦削.( )刀削.面( ) (3)间⎩⎨⎧中间.( )间.或( ) (4)更⎩⎨⎧少不更.事( )更.加( ) (5)笼⎩⎨⎧笼.罩( )囚笼.( ) (6)槛⎩⎨⎧门槛.( )槛.车( )(7)剥⎩⎨⎧剥.豆( )剥.削( ) (8)炮⎩⎨⎧炮.烙( )枪炮.( ) 【答案】 (1)tà tuò (2)xuē xiāo (3)jiān jiàn (4)gēng gèng (5)lǒnglóng (6)kǎn jiàn (7)bāo bō (8)páo pào2.语境辨析法(9)为了便于监.( )督学生读书,国子监.( )还把教师的办公室设在教室旁边,这样的布局浸透了“看管”学生的传统。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 2 祝福 (2) Word版含答案教案
《祝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以赏析文中的环境描写为例,培养品读小说的能力。
2.知识目标:积累小说中环境描写作用的知识。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受祥林嫂的命运的悲惨,引发同情和思考。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概括环境的作用教学方法:导读法教学时数:1课时(第3课时)教学步骤:课前预习:1.找出文章中描写雪景和祝福场景的地方,并做好标志。
2.任选一处雪景或祝福场景赏析,写出特点和作用。
导入:图片导入课题,并由“言下之意”“言外之意”“言简意赅”等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主要目标:以赏析文中的环境描写为例,培养品读小说的能力。
一、前情回顾1.展示祥林嫂的命运曲线图2. 过渡:从图上看,祥林嫂的生活轨迹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鲁镇)明确:鲁镇,不是她的家乡,却是她讨生活的地方,每当走投无路的时候,她总是想到鲁镇,回到鲁镇,鲁镇,是祥林嫂的天堂吗?引出环境问题:鲁镇——祥林嫂的生存环境二、赏析文中的环境描写(一)明确概念自然环境:特定的天气——下雪社会环境:特定的场景——祝福(二)教学相长:赏析第二自然段的环境描写1.通过师生的共同赏析,概括相关环境描写的作用。
⏹雪景: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这段话写出了雪和鲁镇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明确:写了雪的大而乱,以及祝福前鲁镇压抑而忙乱的情景。
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下文写祥林嫂悲惨的死作铺垫。
2.归纳出赏析、概括的方法。
(先提问学生,再展示方法)3. 展示方法及环境描写术语研读文本:要做到细、深、广。
细:精读时抓住形容词、细节描写、反复强调的内容细致品味,读出深意。
深:深入思考,为什么这么写,与主旨有什么关系广: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积累术语: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3)渲染气氛,为下文作铺垫或形成对比或与上文相呼应(4)暗示社会背景,突出主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2 祝福 鲁迅教案(1)
最新整理高中语文必修三:《祝福》教案导语:本着遵循认知规律、遵循鉴赏基本原则,教学中宜深入浅出、以读带赏,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新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下面为大家带来高中语文必修三:《祝福》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复习小说的文体知识,包括小说三要素、记叙顺序、结构安排等。
2、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教学设想:1、此文长达万余字,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读全文是不现实的,因此强调预习,以免课堂上出现空对空的情形。
因此,布置学生在课前为“我”写日记,给祥林嫂列年表。
旨在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
2、由于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所以在课堂开始时有必要让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弄清。
3、鲁迅先生要以文学作为启蒙的工具,唤醒民众。
因此,他的很多作品其主题都是批判封建思想的。
这样的批判旨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好的积极向上的东西,抛弃封闭、落后、愚昧的东西。
因此,要联系鲁迅思想和他的作品整体思想倾向,来指导学生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小说的现实意义。
4、要把环境对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影响作为重点,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祥林嫂周围的人们为什么对她这样冷漠、残酷?从中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和国民心态?5、文章较长,知识点多,要学的东西也多,容易杂乱,拟从三个方面实施教学:A.小说的故事情节;B.人物性格形象;C.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的意义。
6、此文是现代文学作品,不少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甚相同,正好可用来训练利用上下文推断词义的能力。
课时安排:三课时每课时的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课前预习:为“我”写日记,给祥林嫂列年表。
一、导入:鲁迅的小说中有三个人物最为出名——孔已己、阿Q、祥林嫂,孔已己是有姓无名;阿Q是有名无姓;祥林嫂是既无名也无姓。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鉴赏这个既无名也无姓的人物——祥林嫂。
二、背景介绍:《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后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是《彷徨》的第一篇。
2016新课标三维人教语文必修3 第一单元 第2课 祝 福
第2课祝_福(一)作者简介 生平经历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葬于虹桥万国公墓,上海上万名民众自发举行公祭、送葬。
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
评价 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碰壁有一次,鲁迅的侄女在鲁迅家作客,吃晚饭时,她说道:“你和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那么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鲁迅问道。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你的鼻子又扁又平。
”侄女说。
“你不知道,”鲁迅笑了笑,“小时候,我鼻子跟你爸爸的是一样的,只是后来才变扁变平了的。
”“那是为什么呢?”侄女不解地问。
“那是到了后来,我住的环境比较黑暗,到处碰壁,所以把鼻子都碰扁了!”鲁迅说。
2.我不走1927年4月15日,国民党在广州发动政变。
事变中,中山大学遭到大搜捕,鲁迅冒着狂风暴雨设法营救被捕学生,并以辞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表示抗议。
学校当局想利用他的声望装饰门面,都被鲁迅拒绝。
中大当局拉不来鲁迅,翻脸将接近过鲁迅的人都说成“鲁迅派”或“语丝派”,用尽手段孤立鲁迅。
鲁迅看穿了反动派罗织罪名的伎俩,坚持继续留在广州从事创作和翻译。
来访的青年朋友恳切地劝他到别的地方去。
鲁迅说:“他们不是造谣说我已逃走了,逃到汉口去了吗?现在到处都是乌鸦一般黑,我就不走,也不能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学案 第一单元2祝福
2祝福,[学生用书P10])诗海拾贝自嘲鲁迅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赏析】这首诗表现了鲁迅对敌人的蔑视和自己战斗到底的决心,表现了一个坚定的革命战士的本色。
颈联成为传诵的名言,“横眉”句谈自己对敌人的态度,“俯首”句谈自己对人民的态度,作者形象地写出了革命战士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从诗的结构承继关系来说,是对自己处世态度的进一层具体剖析。
为人处世最要紧的当然是对敌人与人民的憎和爱。
【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语林撷英一、文本名句1.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2.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二、鲁迅的名句1.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自题小像》)2.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题三义塔》)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无题》) 4.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答客诮》) 5.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无题》),[学生用书P 10])1.字音辨识 (1)单音字悚.然(sǒng ) 俨.然(yǎn ) 牲醴.(lǐ) 窈.陷(yǎo ) 雪褥.(rù) 形骸.(hái) 驯.熟(xùn) 贺家墺.(ào) 桌帏.(wéi) 渣滓.(zǐ) 蹙.缩(cù) 歆.享(xīn ) (2)多音字拓朱拓.tà强倔强.jiàng 开拓.tuò 勉强.qiǎng 烙炮烙.luò槛门槛.kǎn 烙.饼lào 槛.车jiàn 间间.或jiàn 监监.生jiàn 中间.jiān监.督jiān2.字形辨认⎩⎪⎨⎪⎧惊huáng (惶)彷huáng (徨) ⎩⎪⎨⎪⎧烟ǎi (霭)和ǎi (蔼) ⎩⎪⎨⎪⎧瓦léng (楞)lèng (愣)神⎩⎪⎨⎪⎧pìn (聘)礼pīng (娉)婷 ⎩⎪⎨⎪⎧dùn (钝)响chún (纯)正 ⎩⎪⎨⎪⎧miù(谬)种绸móu (缪)3.词语辨析 (1)毕竟·究竟二者均为副词。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2《祝福》教案
《祝福》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传统小说三要素,以及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的关系。
2、通过找出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对情节倒叙手法运用的理解,以及通过观看电影《祝福》中祥林嫂怒砍门槛情节的讨论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2、通过讨论合作探究找出关于祥林嫂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分别以“两只眼睛”“三次复语”“四大动作”作为抓手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小说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弱小者在生活中的艰辛,学会同情弱小者,激发对人生、生活、社会的热情。
【重点、难点】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法、点拨引导法、比较阅读法【教学时数】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请三位女生(每人一定要佩带一样符合人物身份的道具)上台扮演祥林嫂,让处在不同处境中的祥林嫂相遇。
让三位女生各自说明选择道具的原因,教师适时补充,切入人物形象。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从把握情节入手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特征1、情节梳理一般模式提示。
2、本文情节结构特点。
3、倒叙有什么作用?(可结合小说三要素和主题回答,这里主要强调对人物的作用)4、从本文情节结构特点中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特征——悲剧人物定格。
5、让学生观看电影《祝福》中祥林嫂拿菜刀怒砍门槛的情节,从情节妥当与否关照人物性格特点。
三、讨论学习:从祥林嫂与其他人物关系入手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特征1、请学生每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祥林嫂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并请代表在黑板上画出人物关系图。
2、师生共同总结祥林嫂的形象特征——身份定格。
四、合作学习:从描写手法入手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特征1、小说人物描写方法提示。
2、学生找出祥林嫂的肖像描写(两只眼睛)、语言描写(三次复语)、动作描写(四大动作),师生共同总结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立体化定格:勤劳、善良、质朴,坚强,有反抗,有质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祝福本课话题——同情心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
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
本应对祥林嫂赋予同情心的鲁镇人,拿出的不是同情心,而是用揭露祥林嫂的伤疤来作为他们生活的调味剂。
这就更进一步表现出当时社会中同情心的稀缺。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同情心,是人类美好而善良的情感,它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它是一种品质,是一种境界;它又是一种理解,是一种尊重。
同情心,让阴霾的天空阳光灿烂;同情心,让受伤的心灵感受抚慰;同情心,使弱小变得坚强;同情心,使卑微变得伟大……1.杜甫忧民杜甫用利剑一般的笔抒写百姓的辛苦贫困,用火一般的诗篇燃尽封建制度的腐朽。
他怀着一颗赤诚的同情心,用人生的力量高喊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时代强音。
2.法国人培养孩子同情心法兰克福的一个孩子粗暴驱赶上门乞食的流浪者,家人特意召开了家庭会议,严肃、耐心地启发孩子:流浪者尽管穿着邋遢,同样享有人的尊严。
孩子从中明白道理“仰慕强者也许是人之常情,而同情弱者更是美好心灵的体现”。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同情是一切道德的基准。
——尼采同情是你所能给别人的最佳礼物。
——马尔登真正的同情,在忧愁的时候,不在快乐的期间。
——冰心同情是善良心地所启发的一种感情的反映。
——孟德斯鸠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悚.然()俨.然()忌讳.()尘芥.() 荸.荠() 山墺.()草窠.( ) 驯.熟( ) 讪.讪( ) 怔.怔( ) 渣滓.( ) 唾.弃( ) 窈.陷( ) 惴.惴( ) 歆.享( ) 牲醴.( ) 蹒跚..( )( ) 踌蹰..( )( ) 【答案】 sǒng yǎn huì jiè bí ào kē xùn shàn zhèng zǐ tuòyǎo zhuì xīn lǐ pán shān chóu chú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拓⎩⎨⎧朱拓.( )开拓.( ) (2)削⎩⎨⎧瘦削.( )刀削.面( ) (3)间⎩⎨⎧中间.( )间.或( ) (4)更⎩⎨⎧少不更.事( )更.加( ) (5)笼⎩⎨⎧笼.罩( )囚笼.( ) (6)槛⎩⎨⎧门槛.( )槛.车( ) (7)剥⎩⎨⎧剥.豆( )剥.削( ) (8)炮⎩⎨⎧炮.烙( )枪炮.( ) 【答案】 (1)tà tuò (2)xuē xiāo (3)jiān jiàn (4)gēng gèng (5)lǒnglóng (6)kǎn jiàn (7)bāo bō (8)páo pào2.语境辨析法(9)为了便于监.( )督学生读书,国子监.( )还把教师的办公室设在教室旁边,这样的布局浸透了“看管”学生的传统。
(10)为了看到这位道德楷模.( )的模.( )样,他特意请假来到颁奖现场。
【答案】 (9)jiān jiàn (10)mó mú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1)⎩⎨⎧寒xuān ()xuān ()哗xuàn ( )染 (2)⎩⎨⎧彷huán ɡ( )惊huán ɡ( )敦huán ɡ() (3)⎩⎨⎧tuān ( )急chuǎi ( )测chuài ( )门 (4)⎩⎨⎧chà( )异叱zhà( )chà( )紫嫣红(5)⎩⎨⎧hái ( )骨惊hài ( )言简意ɡāi ( ) (6)⎩⎨⎧荒miù( )纰miù( )liáo ( )廓【答案】 (1)暄 喧 渲 (2)徨 惶 煌 (3)湍 揣 踹 (4)诧 咤 姹(5)骸 骇 赅 (6)谬 缪 寥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简捷·简洁(1)Windows Phone 提供了卓越的用户体验,帮助用户更好更简捷(简捷/简洁)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事务。
(1)专家建议,饼干的营养成分较单一,不能长期代替正餐,可偶尔(偶尔/偶然)作为应急食品以及改善口味的零食,但也要注意控制食用量和食用次数。
(2)在业界看来,今年饮料产业疲软存在偶然(偶尔/偶然)因素,因为今年南方出现较多降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饮料销售。
3.沉重·繁重(1)赵本山说:“演员这个饭碗很沉重(沉重/繁重),端不稳的时候,我们会忍让一些。
艺术出一个人才不太容易,需要社会和观众包容。
”(2)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阜城不少中小学生家庭作业繁重(沉重/繁重),五六年级以上的学生甚至赶作业到晚上10点以后,令家长、学生叫苦不迭。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热热闹闹的官员财产公示,从风起之初的水波不兴到体制内水波荡漾,直到今天民情的沸反盈天....,一路走来殊为不易。
( √ )理由:“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
声音像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
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2.国美在经历种种内部波折之后,仍然抱着对扩张战略的迷信,但在电子商务崛起之后,游戏规则已然改变。
对手们一个接一个越过国美,家电连锁模式走投无路....。
( × )理由:“走投无路”比喻处境困难,没有投身之地,强调找不到出路。
应改为“日暮途穷”,比喻到了末日或衰亡的境地,强调陷入绝境。
3.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指出,记者跟随执法部门探访了多家单位网络办公平台,发现大多都已是“人去台空”,只留下少数工作人员在百无聊...赖.地玩着手机。
(√)理由:“百无聊赖”形容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无聊。
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常识·速览][识作者]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毛泽东称他为“中国文化运动的主将”,赞扬他的方向就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1918年5月,他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从而成为五四运动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著有小说集三部,散文集两部,杂文集十五部。
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探背景]《祝福》创作于1924年,是《彷徨》中的第一篇小说。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但由于革命的不彻底性,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并未完全实现,整个中国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制度的残酷统治和压迫下,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仍然严重地束缚着广大人民,尤其是妇女。
妇女解放问题成为鲁迅在五四运动时期探索的主要问题。
《祝福》就是在这种探索下产生的。
[整体·感知]小说通过记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和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和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吃人的社会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
[文脉·梳理]①________②________【答案】①寂然死去②再到鲁镇[文本·层析]【答案】为人物提供了活动的环境,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
结尾的景物描写则渲染了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了“我”的心情,与开头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首尾呼应,使小说的结构更臻完善。
二、阅读课文第66~111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2.请简要概括本部分故事情节。
【答案】①祥林嫂再次到鲁镇做女佣;②祥林嫂的痛苦成了人们的笑料;③祥林嫂捐门槛;④祥林嫂捐门槛后仍得不到解脱,最后被赶走沦为乞丐。
3.原来不爱说话的祥林嫂为什么反复讲阿毛的故事?鲁镇人们的反应说明了怎样的社会现象?【答案】(1)是因为她心中非常悲伤,想通过倾诉来发泄心中的痛苦,希望得到人们的安慰和同情。
(2)鲁镇人们的反应说明了当时的社会是一种愚昧、麻木和残酷的生命形态。
4.结合上下文,探讨第88自然段中“微雪点点的下来了”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微雪点点的下来了”和下文“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相照应,这样一方面将过去短暂生活的甜蜜和现实生活的冷酷形成强烈对比,另一方面又暗示柳妈讲的故事将对祥林嫂造成严重的精神打击。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5.鲁迅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
”请找出作者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部分,通过眼睛这一“窗户”透视祥林嫂内心的特点,进而概括其形象特征。
【答案】过去—现实”。
请在第一部分中找出标志作者思路转换的句子。
在结构上采取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连成一片了。
”作用:造成悬念;形成对比,增添悲剧气氛;突出主题,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一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设置了一系列悬念吸引读者: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死去?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形成鲜明对比,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话题·互动]话题:《祝福》中的祥林嫂自始至终到底有没有反抗精神?学生甲:有反抗精神。
主要表现在:面对婆婆的逼嫁,祥林嫂以死抗争;面对加在身上的罪名,努力洗清;对死后魂灵的有无的怀疑则说明了她最后对整个传统的封建观念产生了怀疑。
我的观点:【参考答案】没有反抗精神。
主要表现在:面对婆婆的逼嫁以死抗争,只是为了所谓的贞节;面对加在身上的罪名,努力洗清,却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捐门槛上。
由此可见,祥林嫂本人也是个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很深的人,她把封建礼教思想和迷信思想当作救命稻草,结果反而使自己陷入了更恐怖的深渊。
[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传神的肖像描写本文在塑造祥林嫂这一形象时采用了肖像描写的方法,三次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肖像描写概括了祥林嫂一生的不幸,揭示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以祥林嫂为代表的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对反封建的主题起到了见微知著、画龙点睛的作用。
2.写法指导人物肖像描写“四法”肖像描写是我们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它包括描绘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