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燃烧与灭火》教案
《燃烧与灭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燃烧与灭火的原理。
2. 利用实验、案例分析等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燃烧与灭火的过程。
3. 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火灾案例,引发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的思考。
2. 讲解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4. 实验演示:进行燃烧与灭火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燃烧与灭火的过程。
5. 案例分析:分析火灾原因,引导学生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预防火灾和正确灭火,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7.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燃烧条件的理解和掌握。
2. 评价学生对灭火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3. 评价学生运用燃烧与灭火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评价学生在实验和案例分析中的参与程度。
5. 评价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消防员或火灾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学生对火灾预防和应对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站或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开展火灾预防宣传活动,让学生参与社区火灾预防工作。
八、教学资源1. 教材:《燃烧与灭火》相关章节。
2. 实验器材:火焰、可燃物、灭火器等。
3. 案例资料:火灾案例、火灾预防宣传资料。
4. 教学课件:燃烧与灭火的动画或图片。
九、教学安全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确保学生远离火源和高温区域。
2. 使用灭火器时,确保学生正确操作,避免误伤。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10篇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10篇燃烧与灭火说课稿1各位老师、各位专家:你们好!我为大家说的是初中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燃烧与灭火是研究化学变化与能量的具体直观体现,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较多,学生熟悉,倍感亲切。
通过学习,学生再次体会到,化学研究的就是我们身边的物质,对于增强化学教学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重要的。
同时,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明确了科学为生活服务,科学使我们生活得更美好的思想。
在学生已有的生产,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情景,更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②、能用化学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燃烧现象,燃烧的做法。
③、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②、通过活动与探究、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②、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③、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二、教法分析:考虑到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熟悉、感知程度,及初中生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并且新课改的深入,学生有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解决本节课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这两个重点问题上,我采用了引导启发、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类比归纳的教学策略。
通过设置问题任务,创设情景,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参与、合作,给学生以空间与时间,进行研究学习,体验化学学科的乐趣。
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了“情境创设”、“引导实验探究”、“对比分析”、“讨论与交流”等教学方法,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手段,增大了信息量。
三、学法指导1)实验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燃烧与灭火”教案
“燃烧与灭火”教案“燃烧与灭火”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燃烧的概念和条件。
2.掌握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精神。
4.形成安全意识和防火意识。
二、教学内容1.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隔离可燃物、降低温度、隔绝氧气。
3.灭火的方法: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抑制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不同灭火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
四、教学方法1.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燃烧和灭火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2.讲解与讨论:讲解燃烧和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场合的灭火方法。
3.案例分析:分析火灾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4.小组合作:分组进行灭火演练,让学生掌握不同灭火方法的操作技巧。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火灾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讲解:讲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燃烧和灭火的基本知识。
3.实验:进行燃烧实验和灭火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4.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场合的灭火方法,分析火灾案例。
5.演练:分组进行灭火演练,让学生掌握不同灭火方法的操作技巧。
6.小结:总结燃烧和灭火的基本知识,强调安全意识和防火意识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实验、讨论、演练等环节中的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验能力。
2.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提问、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知识的掌握情况。
3.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灭火演练中的操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巧。
4.反馈与改进:根据教学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七、教学反思1.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理解能力,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或增加相关实例。
2.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构建和能力提升。
燃烧与灭火教案设计
燃烧与灭火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火灾案例,引起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的关注。
2. 燃烧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了解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3. 灭火的原理: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掌握灭火的三个原理。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灭火器材的使用演练,提高学生的灭火技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正确判断火灾原因和选择灭火方法。
3. 学生能够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掌握火灾逃生的方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科学》或《化学》。
2. 实验器材:火柴、蜡烛、酒精灯、水、灭火器等。
3. 案例资料:火灾案例、灭火实例等。
4. 课件:燃烧与灭火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5. 灭火器材:灭火器、灭火毯等。
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燃烧与灭火的原理。
2. 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加深对燃烧与灭火知识的理解。
3. 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以真实火灾案例为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运用讨论教学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步骤:1. 燃烧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了解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2. 灭火的原理: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掌握灭火的三个原理。
3. 灭火器材的使用:组织学生进行灭火器材的使用演练,提高学生的灭火技能。
4. 火灾逃生:讲解火灾逃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八、教学拓展:1. 邀请消防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消防安全知识。
2.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博物馆,了解火灾历史和灭火技术的发展。
3. 开展火灾逃生演练,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燃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暖和,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今日我们就来探讨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以下是整理的内容,供您阅读,参考。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熟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知道防火和自救的常识,培育自护自救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讨燃烧的条件、探究灭火的方法,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能用化学学问说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和灭火的方法与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燃烧既可造福人类,又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2.通过熟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的变化均有规律,熟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依据肯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难,造福人类。
3.通过平安学问的学习,增强平安意识,学会自我爱护。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燃烧条件三.教学方法多媒体应用、演示试验、探究活动、启发式提问四.教学过程1、回忆学过的燃烧事例和燃烧现象,依据以上事例,归纳燃烧定义和特征2、播放视频,探究燃烧的条件小结:燃烧,必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行。
(1)可燃物(2)要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要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同时补充:试验的改进3、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三者任满足其一播放视频,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4、应用5、谈一谈,遇到火灾自救的措施6、理解简易灭火器的原理,了解几种常用灭火器7、小结8、课堂练习9、课外任务:调查与探讨。
五、板书设计(略)《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熟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平安学问。
3.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燃烧与灭火》教案
《燃烧与灭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掌握灭火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安全意识。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燃烧的条件2. 灭火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燃烧与灭火的原理。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燃烧与灭火的过程。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火柴、蜡烛、水、灭火器等。
2. 教学课件:燃烧与灭火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3. 教学案例:火灾案例资料。
教案一、导入新课1. 利用火柴、蜡烛等物品,引导学生观察燃烧的现象。
2. 提问:你们知道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吗?二、探究燃烧的条件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燃烧的条件。
2. 教师演示实验,验证燃烧的条件。
三、学习灭火的方法1. 教师讲解灭火的方法,如:水灭火、灭火器灭火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灭火的方法。
四、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体验燃烧与灭火的过程。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案例分析1. 教师呈现火灾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六、总结与反思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作业布置1. 绘制燃烧与灭火的知识结构图。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效果。
2. 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九、课后拓展1. 学生调查身边的火灾隐患,提出整改措施。
2. 学生参观消防博物馆,了解消防历史与文化。
十、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
2. 同伴评价:评价他人的表现。
3. 教师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火灾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的关注。
《燃烧与灭火》初中化学课程设计教案
《燃烧与灭火》初中化学课程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燃烧和灭火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分类;2.掌握燃烧反应的化学式及其特点;3.学会灭火的基本方法和应急措施;4.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燃烧的概念和分类;2.燃烧反应的化学式及其特点;3.灭火的基本方法及应急措施;4.火源扑灭实验。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理论讲解,让学生了解燃烧和灭火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
2.实验法:通过火源扑灭实验,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燃烧和灭火,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燃烧反应的化学式及其特点;2.灭火的基本方法及应急措施;3.如何进行火源扑灭实验。
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提问学生已有的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1)燃烧的概念和分类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即有机物通过与氧气反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燃烧方式,燃烧可以分为明火燃烧和隐火燃烧两种。
明火燃烧是指能够看到明显火焰的燃烧过程,如燃烧木柴、纸张等物品时观察到的火焰;隐火燃烧则是指没有明显火焰的燃烧过程,这种燃烧方式通常伴随着黑烟或白烟的产生。
(2)燃烧反应的化学式及其特点在燃烧反应中,一般有机物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这个过程可以用化学式表示: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蒸气 + 能量这种反应可以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从而将固体物质转化为气态物质和能量。
燃烧反应会受到温度、氧气含量、反应物质的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3)灭火的基本方法及应急措施灭火的基本方法包括窒息法、绝热法、隔离法和抑制法。
窒息法是利用二氧化碳、惰性气体等物质减少氧气含量,从而使火焰熄灭;绝热法是利用水和泥等物质将燃烧区域阻隔,从而减少氧气的供应;隔离法是将燃烧区域隔开,防止火势蔓延;抑制法则是利用化学反应来抵消火焰的热量和自由基,从而达到熄灭火焰的目的。
在应急措施方面,当发现火情时,要立即向周围人员发出警报并拨打火警电话;尽可能将火源扑灭或避免火灾的蔓延;及时撤离。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共五篇)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共五篇)第一篇: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1一、设计理念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的出发点应该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本节课在教与学的方式上,尝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思考,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解决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问题,在最近发展区与现有发展水平的转化过程中,不断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微课,通过“我预习我知道”、“我质疑我勇敢”、“我释疑我进步”、“我探究我明了”、“我查阅我提升”五个环节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从而实现“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接触到了燃烧,脑海里已经对燃烧的定义有了模糊的印象,通过微课的学习,学生不难完成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归纳与理解。
在此基础上,学生会对燃烧和灭火的相关知识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对于学生在微课学习中产生的疑问,需要在课堂上通过实验探究进行解疑,而在前面的课程中已涉及了大量的探究实验,这为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打下了基础。
三、学习内容分析鉴于本课题内容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且难度不大的特点,本节课以翻转课堂的模式,利用微课突破本节课的知识重点。
微课中设计的问题情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微课学习过程中都能得到启发,从而生成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对本课题基础知识的完善和提升。
本节课设计选择其中学生可能有疑惑的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演示实验,自主实验等形式来解决学生的疑惑。
四、教学目标1.通过微课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提高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能力;2.在微课学习中对燃烧和灭火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并学会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释疑解惑,培养科学品质。
《燃烧和灭火》优秀教案
教案•课程介绍与目标•燃烧原理及过程分析•灭火方法与技术应用目录•火灾预防与应对措施•安全意识培养与责任担当•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课程介绍与目标燃烧与灭火基本概念燃烧灭火课程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掌握燃烧的基本条件、灭火的方法和原理,了解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基本的灭火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防火观念。
教学方法与手段01020304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燃烧原理及过程分析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030201燃烧三要素燃烧过程及特点燃烧过程燃烧特点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是燃烧现象的三个基本特征。
不同类型燃烧现象自燃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源的情况下,由于本身内部的物理或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燃烧现象,如白磷自燃。
爆炸灭火方法与技术应用常见灭火方法及原理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化学抑制法1 2 3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灭火器的保养方法其他灭火器材的使用与保养灭火器材使用与保养实施演练按照计划进行演练,注意安全和秩序,确保演练效果。
制定演练计划根据场地、人员、物资等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明确演练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物资准备等。
评估与总结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完善灭火方法和技术应用。
实际操作演练火灾预防与应对措施火灾原因分析电器短路、过载煤气泄漏易燃物品管理不当人为纵火预防措施010204定期检查电器线路,避免短路、过载使用煤气时保持通风,定期检查煤气管道易燃物品远离火源,分类存放加强防火意识,杜绝人为纵火03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液体火灾及固体物质火灾断电灭火切断电源后使用灭火器材扑救初期火灾扑救技巧窒息灭火冷却灭火报警方法拨打119火警电话,说明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燃烧物质等情况到附近消防队报警或按下火灾自动报警按钮熟悉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保持冷静迅速撤离引导他人一起疏散,帮助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01020304安全意识培养与责任担当增强安全意识,遵守规章制度了解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烟雾的危害,学会在危险环境中保护自己。
化学教学教案(优秀7篇)
化学教学教案(优秀7篇)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燃烧和灭火课题: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2、认识对比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3、体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2、增强日常生活中防范灾害的。
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教学重点:1、认识燃烧的条件2、认识灭火的原理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小组讨论课前准备:大烧杯镊子药匙试管胶塞红磷白磷热水学教学案课题名称: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第一节奇妙的化学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5.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重点、难点: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3.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教学过程(91aixue.c):[创设情景]在我们正式学习化学课前,请同学们谈谈你在生活中所感知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学生活动]交流生活中对化学的感知。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提出问题]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学生学习]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
[学生活动]设想来到与世隔绝的荒岛,没有了化学制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二、观察化学变化[阅读分析]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定义。
[活动天地]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引导观察现象,认识仪器,准确地记录并记忆实验现象。
部分环节由学生参与完成,活跃课堂气氛。
总结以下几点: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②通过燃烧条件的探究,学生巩固学习酒精灯的使用、提高观察实验现象的
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
②学习对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燃烧条件的方法
③能够运用灭火的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灭火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树立实验操作的安全意识,知道科学是把双刃剑。
教学重难点:
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实验准备:纸巾、酒精、坩埚钳、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归纳小结思考电影和魔术带
来的问题,并交流
总结燃烧条件
交流、回答讨论
小组讨论交流提问:魔术解密?
展示:图片
创设情景,让学生
根据物质燃烧所需要
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自己的生
活经验与已有
的知识体系分
组讨论、交流、
回答
归纳小结展示燃烧条件和灭
火的对比
使学生印象更深刻学生总结多媒体
学习评价播放救火录像,从
中找出灭火方法及
原理
使学生体会化学来源
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学生完成该录
像题
多媒体视频
板书设计
(三者缺一不可) (破坏一个条件即可)课后作业:课本131第3、4、5题。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的是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第一课时“燃烧和灭火”。
本节课主要内容有: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以及燃烧和灭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能够运用这些条件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 学会使用灭火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
难点:理解燃烧和灭火的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蜡烛、火柴、水杯、灭火器等)。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的火灾案例,引发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的思考,引出本课主题。
2. 燃烧的条件:讲解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并通过实验演示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3. 灭火的方法:介绍各种灭火方法,如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等,并通过实验演示来让学生掌握。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燃烧和灭火的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拓展:讨论燃烧和灭火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防火措施、火灾逃生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燃烧的条件:1. 可燃物2. 与氧气接触3. 达到着火点灭火的方法:1. 隔绝氧气2. 降低温度3. 隔离可燃物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燃烧的条件。
2. 列举三种灭火方法,并说明其原理。
3.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认为燃烧和灭火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重要意义。
答案:1.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
2. 灭火方法及原理:a) 隔绝氧气:清除可燃物或使其与其他物品隔离,如使用灭火器。
c) 隔离可燃物:将燃烧物与其他可燃物隔离,如用灭火毯扑灭火源。
3. 燃烧和灭火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燃烧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如照明、取暖等,但同时也可能引发火灾。
了解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学会使用灭火方法,可以减少火灾的发生,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燃烧和灭火》 教学设计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能利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树立防火安全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科学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教学难点(1)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
(2)灭火原理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酒精灯、坩埚钳、蜡烛、木条、煤块、小石块、棉花、酒精、水、烧杯、镊子、灭火器等。
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火灾的视频,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燃烧和灭火。
提问学生:“火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有时也会造成灾难,那么燃烧是如何发生的?又该如何灭火呢?”(二)讲授新课1、燃烧的定义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讲解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1)提出问题:燃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2)实验探究实验一:分别将木条和小石块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现象:木条燃烧,小石块不燃烧。
结论:燃烧需要可燃物。
实验二:将两支蜡烛点燃,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观察现象。
现象:罩住的蜡烛逐渐熄灭,另一支正常燃烧。
结论:燃烧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实验三:将一根木条和一块煤块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现象:木条很快燃烧,煤块加热一段时间后才燃烧。
结论: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总结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
3、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引导学生思考:根据燃烧的条件,如何灭火呢?(2)分析灭火的原理原理一: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例如: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4、解释“为什么露天的空地上引燃少量火药粉末不会发生爆炸,爆竹里只有少量火药却会发生爆炸?”
探究交流
二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127页内容后,独立完成下列自学思考题。
1、在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的地方如何防止爆炸燃烧与灭火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道爆炸是如何发生的;能识别生活中的易燃物易爆物及标识。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从微观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科学和安全意识。
重、难点
重点:探究爆炸产生的原因,掌握一些安全知识。
难点:爆炸产生原因的微观解释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导学引路
2、下列是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表示“当心火灾--易燃物质”的图标是( )
A、 B、 C、 D、
3、夜间发现煤气泄漏时,可以才去的应急措施是()
A、开灯,将煤气开关关闭
B、打开所有的门窗通风,严禁一切火星及明火
C、开灯,寻找泄漏源
D、向室内喷水,使煤气溶解在水中,防止其燃烧
4、爆炸的条件:一是在空间内;二是可燃气体或粉尘的浓度达到;三是遇到。
3、爆炸的类型
: 化学反应引起的爆炸,属于变化;例如; 由物理膨胀导致的爆炸,属于
变化,例如; 核物理爆炸,如原子弹的爆炸。
作业布置
活页作业2
教学反思
讨论:为什么刚开始时氢气能够在导管的尖嘴处安静地燃烧,而片刻后却发生爆炸了呢?
2、分析现象:刚开始导管尖嘴处跑出少量纯净的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反应,产生的热量(“多”或“少”),易及时散失。片刻后瓶内进入氧气与氢气混合,大量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同时接触,反应瞬间释放出(大量或少量)的热,使气体体积在有限空间内气体急剧膨胀就发生了。
燃烧与灭火 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2)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通过实验得出的事实进行分析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3)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教学难点】对着火点的理解【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仪器药品】木条、石块、蜡烛、烧杯、小纸片、镊子、火柴、剪刀、水、湿抹布、碳酸钠、盐酸【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讲授新知[引入]恩格斯说:火,第一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把人从动物界分离开来!燃烧给我们光明和温暖,从古代的钻木取火到现在,人类使用火的历史已经有几十万年了。
人类利用燃烧发射火箭、利用燃烧冶炼钢铁、烹调食物等。
(展示图片)燃烧不仅给我们带来光和热也会给我们带来永远的伤痛。
(展示图片)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燃烧的概念]在日常生活和试验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你能列举一些燃烧现象吗?燃烧的共同点是什么?归纳燃烧的定义?[燃烧条件探究]倾听根据已有的知识,列举燃烧现象找到燃烧的共同点归纳燃烧的定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燃烧是怎样发生的,燃烧需要哪些条件?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猜想。
通过下面的三组实验对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实验一:用火柴分别点燃木条和石块。
实验二:点燃小蜡烛,然后将其用烧杯罩住。
实验三:将一张纸和一木条用火柴点燃,比较点燃的难易。
教师板书燃烧条件:1、可燃物;2、和氧气(或空气)接触;3、达到可燃物燃烧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教师讲解着火点的概念[进一步认识燃烧的条件] 播放课件:白磷和红磷的燃烧演示实验。
猜想燃烧的条件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理解着火点的概念倾听,观看视频锻炼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让学生对书中的实验现象展开讨论。
燃烧和灭火教案
燃烧和灭火教案燃烧和灭火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燃烧和灭火的基本概念;2.熟悉火源和可燃物的分类;3.掌握常见的灭火方法;4.能正确判断火灾紧急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
二、教学内容:1.燃烧的基本概念和火焰结构特点;2.火源和可燃物的分类;3.常见的灭火方法;4.火灾紧急情况的判断和灭火措施。
三、教学过程:1.开场导入:教师用实例引入燃烧和灭火的话题,如家庭中的火灾,提醒学生,燃烧是一种很危险的事情,控制火源很重要。
2.燃烧的基本概念和火焰结构特点:教师讲解燃烧的基本概念和火焰结构特点,介绍并展示燃烧的基本过程和火焰的组成成分。
3.火源和可燃物的分类:教师讲解火源和可燃物的分类,如固体、液体、气体等。
4.常见的灭火方法:教师讲解常见的灭火方法,包括水、灭火器和灭火器具等。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灭火方法的使用情况和注意事项。
5.火灾紧急情况的判断和灭火措施: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如何正确判断火灾紧急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
教师以实际案例为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
6.灭火演练: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灭火演练,使用灭火器等工具,模拟火灾现场,让学生亲身体验灭火的过程和方法。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学习表现;2.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展示自己学到的知识,发表自己的见解;3.组织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消防站,向消防员了解更多关于燃烧和灭火的知识;2.安排学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学生应对火灾紧急情况的能力;3.开展火灾防控主题的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设计了燃烧和灭火的基本概念、火源和可燃物的分类、常见的灭火方法以及火灾紧急情况的判断和灭火措施等内容。
通过讲解、实例分析和灭火演练等多种方式,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燃烧和灭火的知识。
同时,还引入实践活动和延伸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提高应对火灾紧急情况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文继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2、知道防火、自救的常识。
3、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交
流能力,在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2、能用化学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树立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教法:实验探究法、对比分析法
教具:多媒体、白磷、红磷、蜡烛、碳酸钠、盐酸、火柴、烧杯、试管、酒精灯、水、火柴、沙土、抹布、剪刀、等。
媒体:ppt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将燃着的蜡烛熄灭。
按类别展示刚才学生实验中所用灭火方法的图
板书设计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一、燃烧的概念 二、
【教学反思】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引导探究法的灵活运用。
教师灵活的引导情境,学生灵活的实验探究。
在注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学生在活动中进行科学探究以及分析推论的体验。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探究能力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对知识理解和认识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中得到了提高。
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主动构建知识。
其次是根据学情灵活的处理教材中的实验。
如对“燃烧的条件”探究中,加入了几个对照实验,有利于学生更准确的得出结论;改进了“水中白磷燃烧”的实验,使实验更容易完成。
对“灭火原理”探究实验,则完全由
灭火方法二 隔绝氧气或空气
可燃物
氧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 灭火方法一
消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极大的发挥了同学们的想象力。
激发了同学们对化学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