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化学疫苗 用化学方法提取病原体中有效免疫原成分体制成的
化学纯疫苗,比亚单位疫苗更为简单。 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
3)多肽疫苗 人工合成的高免疫原性多肽片段制成的疫苗。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各种合成肽段
4)基因工程疫苗 利用基因工程构建重组基因序列,表达免疫原性强、
无毒性的多肽制成的疫苗。 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
3.1.2 生物制品标准物质
种类
国家生物标准品
国家生物参考品
国家生物参考品,系指用国际生物参考品标定的,或由我国自行研 制的(尚无国际生物标准品者)用于微生物(或其产物)的定性鉴 定或疾病诊断的生物试剂、生物材料或特异性抗血清;或指用于定 量检测某些制品的生物效价的参考物质,其效价以特定活性单位表 示,不以国际单位表示。
4.1 生物制品的标准化
4.1.3 实验动物
常用的几种实验动物
小鼠 金黄地鼠 豚鼠 家兔 猕猴
4.2 生物制品的质量检定
4.2.1 生物制品的理化检定 4.2.2 生物制品的安全检定 4.2.3 生物制品的效力检定
4.2 生物制品的质量检定
4.2.1 生物制品的理➢苯化酚检含量定测定
参照《生物制品化➢➢学汞外半检类观微定防量规腐定剂程氮含法》量测定
国家生物标准品,种由类国:家鉴定机构制备、审
定和分发
❖国家生物标准品
❖国家生物参考品
❖国家生物参考试剂
国家生物标准品,系指用国际生物标准品标定的,或由我国自
行3研.制1 的生(物尚无制国际品生的物标标准准品者化)用于定量测定某一制品效
价或毒性的标准物质,其生物学活性以国际单位(IU)或以单 位(U)表示。
③ 残余毒力和毒性物质检查 ④ 过敏性物质的检查
4.2.3 生物制品的效力检定
① 免疫力试验 ② 活菌数和活病毒滴度测定 ③ 类毒素和抗毒素的单位测定 ④ 血清学实验 ⑤ 其他有关效力的检定和评价
第二节 疫苗及其研制策略
疫苗的现代定义为:一切通过注射或黏膜 途径接种,可以诱导机体产生针对特定致 病原的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从而使机 体获得保护或消灭该致病原能力的生物制 品统称为疫苗,包括蛋白质、多糖、核酸、 活载体或感染因子。
物理性状检查 ➢➢氯真酚仿空试含度剂量及法测溶定解时间
蛋白质含量测定 ➢➢游紫离外甲吸醛收含法量测定
防腐剂含量测定 ➢水份含量测定
纯度检查
➢区带电泳 ➢氢氧化铝与磷酸铝含量测定
其它
➢免疫电泳 ➢磷含量测定
➢凝胶层析 ➢O-乙酰基含量测定
4.2 生物制品的质量检定
4.2.2 生物制品的安全检定 一般安全性检查 杀菌、灭活和脱毒情况的检查 外源性污染检查 过敏性物质检查
包括: ①体表屏障,如皮肤粘膜屏障; ②血脑屏障,防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 物从血流侵入脑组织; ③细胞吞噬作用; ④正常体液和组织中的抗菌物质。
2)获得性免疫: 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刺激后主动产生或
被动获得的。又称特异性免疫。 包括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获得性免疫
自动免疫 被动免疫
自 然 自 动 免 疫:患 传 染 病,隐 性 感 染 人 工 自 动 免 疫:接 种 疫 苗,类 毒 素 自 然 被 动 免 疫:经 胎 盘,初 乳 人 工 被 动 免 疫:注射抗毒素,丙种球蛋白,细胞因子
安全性 有效性 可接受性
生物制品的GMP管理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for Drugs): 是对生物制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涉及人员、厂房 和设备、原料采购入库、检验、发料,加工,在制品及 半成品检验,分包装,成品检定,出品销售,运输,用 户意见及使用反应处理等在内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1.2 从疫苗生产看生物制品的发展
19世纪后,使用疫苗免疫人和家畜,使传染病的 发生得到有效的控制。
目前,疫苗已成为最有效的预防疾病尤其是传染 病的物质,它可以在其接受者的体内建立起对入 侵物质感染的免疫抗性,从而保护疫苗接受者免 受疾病侵染。
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使生物制品的的产品范围得到了很大的扩展。
疫苗,类毒素
抗体(抗毒素,丙球)
慢,1-4周
快,立即
长(数月---数年)
较短(2周---数周)
主要用于预防
多用于紧急预防和治疗
机体免疫机制
人类免疫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体液免疫和 细胞免疫。
所谓体液免疫也就是通过形成抗体而产生 免疫能力。抗体是由血液或体液中的B细胞 产生,主要存在于体液中,它可以与入侵 的外来抗原物相结合,使其失活。
4.1 生物制品的标准化
新建标准物质的研制:
3.1.2生物制品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的制备❖原和材标料定选择 国家标准品❖由标中准国物药质品的生配物制制、品分检装定、所冻(干下和称熔检封定 所)负责制❖备标(定或委托其他单位制备)、检定、初 步标定、组织协❖协作作标标定定及供应。 国际标准品、参考品及参考试剂由检定所向WHO 联系索取、保管❖活和性使值用的。确定
所谓细胞免疫是指主要由各种淋巴细胞来 执行的免疫功能
人体免疫系统工作机制示意图
生物制品质量要求与检定
生物制品质量的特殊重要性
所有预防制品都是直接用于大量健康人群(儿童) 所用治疗制品都是通过非胃肠途径直接用于患者 诊断试剂,其质量则关系到能否对患者或试样做出特异、
敏感的正确诊断和分析
生物制品的质量
3.2.2 人工免疫
人为的给机体输入抗原以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 或直接输入免疫血清,使获得某种特殊抵抗力, 用以预防或治疗某些疾病者,称人工免疫。
1)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zation): 是指给机体接种抗原性物质如疫苗,类毒素等, 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
决定了疫苗的特异免疫原性。构成抗原的三个 基本条件:异物性、特异性和一定的理化特性。
可用作抗原的生物活性物质有:灭活病毒或细菌、 活病毒或细菌通过实验室多次传代得到的减毒株、 病毒或菌体提纯物、有效蛋白成分、类毒素、细 菌多糖、合成多肽以及近年来发展DNA疫苗所用 的核酸等。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人员、厂房和设备和原材料 (硬件)、管理制度和要求(软件)来自4.1 生物制品的标准化
4.1.1 生物制品规程 4.1.2 标准品 4.1.3 实验动物
4.2 生物制品的质量检定
4.2.1 生物制品的理化检定 4.2.2 生物制品的安全检定 4.2.3 生物制品的效力检定
4.1 生物制品的标准化
新建标准物❖质稳的定研性制研究
标准物质替❖换标批准的品制的备审和定标定
❖保存与效期
4.1 生物制品的标准化
4.1.2 生物制品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的审批
检定所组织检定 卫生部生物制品标准化委员会审查 卫生部审批 发放比准证书
标签及说明书 标准物质的索取与保管
4.1 生物制品的标准化
4.1.3 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是指来源清楚或遗传背景明确,符合微生物控制 指标要求,用于生物制品生产、检定及科研的动物。 实验动物设施:选址、建筑要求、区域划分、环境条 件 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 实验动物的供应和使用 实验动物的检疫和传染病的控制 实验动物工作人员
B: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一方面可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它们的生
长繁殖,以制备生物制品;另一方面也可 利用对微生物不利的因素使其发生变异或 杀灭之,以更好地为制造生物制品服务。
常用的几个概念: 消毒;灭菌;无菌;防腐。
3.2 免疫学基础
3.2.1 机体的抗感染免疫 1)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2 生物制品的分类
1.疫苗等预防类生物制品:细菌类疫苗、病毒类 疫苗、类毒素和联合疫苗。
2.抗毒素及免疫血清:由特定抗原免疫动物所得 血浆制成的抗毒素或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 抗狂犬病血清等,用于治疗或被动免疫预防。
3.血液制品:如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 凝血因子(天然或重组的)、红细胞浓缩物等。
2)人工被动免疫 (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n) :
是给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
细胞因子等制剂,使受者迅速获得特异性免疫
力的方法。
区别点 接种物 免疫出现时间 免疫力维持时间 用途
人 工 自 动 免 疫和人 工 被 动 免 疫的比较
人工自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包括各种疫苗、抗血清、抗毒素、类毒素、免疫调节剂、 诊断试剂等。
1.2 从疫苗生产看生物制品的发展
12世纪,中国开始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从症状轻微的天花 病人身上人工接染到健康儿童,使其通过产生轻微症状的感 染获得免疫力,避免天花引起的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1721年,人痘接种法传入英国,英国医生琴纳注意到感染过 牛痘的人不会再 感染天花。经过多次实验,琴纳于1796年从 一挤奶女工感染的痘疱中,取出疱浆,接种于8岁男孩的手臂 上,然后让其接种天花脓疱液,结果该男孩并未染上天花, 证明其对天花确实具有了免疫力。 最早的弱毒活病毒疫苗。
5)DNA疫苗 用编码抗原基因制成的疫苗。 流感病毒核蛋白DNA疫苗
通常也习惯地将遗传重组疫苗、合成肽疫苗和抗独特 型抗体疫苗包括在新型疫苗范畴。
3 疫苗的基本成分、性质和特征
3.1 疫苗的基本成分 疫苗的基本成分包括抗原、佐剂、防腐剂、
稳定剂、灭活剂及其他活性成分。 抗原,是疫苗最主要的有效活性成分,它
预防用生物制品按所用材料一般分细菌性 疫苗、病毒性疫苗及类毒素三大类。
1 接种目的及作用
接种目的 防止病原体进入机体 建立抗感染免疫
口服或注射疫苗
激发宿主产生抗病原体的抗体 暴露于病原体也不会生病 进入机体的病原体被抗体失活
2 疫苗的种类
从疫苗研制技术又可将疫苗分为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 两大类。
4.1.1 生物制品规程 是我国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经营和使用的技术 法规,是监督检验生物制品质量的法定标准。
4.1 生物制品的标准化
4.1.2 生物制品标准物质
定义:系指用于生物制品效价、活性或含量测
定的或其特性鉴别种、类检:查的生物标准品或生物
参考物质。
❖国际标准品
❖国际参考品
国际标准品,由❖国W际H生O物制参备考、试审剂定和分发
1.2 从疫苗生产看生物制品的发展
1798年,医学界正式承认“疫苗接种确实是一种 行之有效的免疫方法”。
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 全球消灭了天花。
1870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明了第一个细菌减 毒活疫苗——鸡霍乱疫苗。巴斯德将此归纳为对 动物接种什么细菌就可以使其不受该病菌感染的 免疫接种原理,从而奠定了疫苗的理论基础。因 此人们把巴斯德称为疫苗之父。
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概述 疫苗及其研制策略 重要疫苗的制备 DNA重组药物 基因治疗与基因药物
第一节 生物制品概述
生物制品的基本概念及发展沿革 生物制品的分类 生物制品的免疫学基础 生物制品的质量要求
1 基本概念及发展沿革
1.1 概念
凡是从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原虫、动物毒素、人或 动物的血液或组织直接加工制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化 学方法制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他有 关疾病的免疫制剂。
2.1常规疫苗
1)疫苗 (1)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卡介苗) (2)死疫苗(百日咳、霍乱等)
2)类毒素 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
3)自身疫苗 由病人自身病灶中分离出的病原体制成的死疫苗。
2.2 新型疫苗
1)亚单位疫苗 一类保留病原体中有效免疫原成分,而除去无效成
分和有毒成分的化学纯疫苗。 乙肝亚单位疫苗
4.2 生物制品的质量检定
4.2.2 生物制品的安全检定
① 一般安全性检查
安全实验
无菌实验
➢所用培养基
热源实验 ➢抽样
❖本试验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静脉注入家兔,在规定期间 内观察家兔体温升高情况,以判定供试品中所含热原质的限 度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4.2 生物制品的质量检定
② 杀菌、灭活和脱毒情况的检查 活毒检查 • 灭活疫苗 解毒检查 • 类毒素 残余毒力实验 • 活疫苗
4.诊断制品:包括体内诊断制品和体外诊断制品。
3 制造生物制品的生物学及免疫学基础
3.1 生物学基础 A:细菌的代谢产物。 (1)热原质
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注入体 内能引起发热反应。 (2)毒素
有内毒素和外毒素两种,均有强烈毒性。 (3)色素
许多细菌能产生色素,对其鉴别有用。
化学纯疫苗,比亚单位疫苗更为简单。 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
3)多肽疫苗 人工合成的高免疫原性多肽片段制成的疫苗。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各种合成肽段
4)基因工程疫苗 利用基因工程构建重组基因序列,表达免疫原性强、
无毒性的多肽制成的疫苗。 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
3.1.2 生物制品标准物质
种类
国家生物标准品
国家生物参考品
国家生物参考品,系指用国际生物参考品标定的,或由我国自行研 制的(尚无国际生物标准品者)用于微生物(或其产物)的定性鉴 定或疾病诊断的生物试剂、生物材料或特异性抗血清;或指用于定 量检测某些制品的生物效价的参考物质,其效价以特定活性单位表 示,不以国际单位表示。
4.1 生物制品的标准化
4.1.3 实验动物
常用的几种实验动物
小鼠 金黄地鼠 豚鼠 家兔 猕猴
4.2 生物制品的质量检定
4.2.1 生物制品的理化检定 4.2.2 生物制品的安全检定 4.2.3 生物制品的效力检定
4.2 生物制品的质量检定
4.2.1 生物制品的理➢苯化酚检含量定测定
参照《生物制品化➢➢学汞外半检类观微定防量规腐定剂程氮含法》量测定
国家生物标准品,种由类国:家鉴定机构制备、审
定和分发
❖国家生物标准品
❖国家生物参考品
❖国家生物参考试剂
国家生物标准品,系指用国际生物标准品标定的,或由我国自
行3研.制1 的生(物尚无制国际品生的物标标准准品者化)用于定量测定某一制品效
价或毒性的标准物质,其生物学活性以国际单位(IU)或以单 位(U)表示。
③ 残余毒力和毒性物质检查 ④ 过敏性物质的检查
4.2.3 生物制品的效力检定
① 免疫力试验 ② 活菌数和活病毒滴度测定 ③ 类毒素和抗毒素的单位测定 ④ 血清学实验 ⑤ 其他有关效力的检定和评价
第二节 疫苗及其研制策略
疫苗的现代定义为:一切通过注射或黏膜 途径接种,可以诱导机体产生针对特定致 病原的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从而使机 体获得保护或消灭该致病原能力的生物制 品统称为疫苗,包括蛋白质、多糖、核酸、 活载体或感染因子。
物理性状检查 ➢➢氯真酚仿空试含度剂量及法测溶定解时间
蛋白质含量测定 ➢➢游紫离外甲吸醛收含法量测定
防腐剂含量测定 ➢水份含量测定
纯度检查
➢区带电泳 ➢氢氧化铝与磷酸铝含量测定
其它
➢免疫电泳 ➢磷含量测定
➢凝胶层析 ➢O-乙酰基含量测定
4.2 生物制品的质量检定
4.2.2 生物制品的安全检定 一般安全性检查 杀菌、灭活和脱毒情况的检查 外源性污染检查 过敏性物质检查
包括: ①体表屏障,如皮肤粘膜屏障; ②血脑屏障,防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 物从血流侵入脑组织; ③细胞吞噬作用; ④正常体液和组织中的抗菌物质。
2)获得性免疫: 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刺激后主动产生或
被动获得的。又称特异性免疫。 包括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获得性免疫
自动免疫 被动免疫
自 然 自 动 免 疫:患 传 染 病,隐 性 感 染 人 工 自 动 免 疫:接 种 疫 苗,类 毒 素 自 然 被 动 免 疫:经 胎 盘,初 乳 人 工 被 动 免 疫:注射抗毒素,丙种球蛋白,细胞因子
安全性 有效性 可接受性
生物制品的GMP管理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for Drugs): 是对生物制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涉及人员、厂房 和设备、原料采购入库、检验、发料,加工,在制品及 半成品检验,分包装,成品检定,出品销售,运输,用 户意见及使用反应处理等在内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1.2 从疫苗生产看生物制品的发展
19世纪后,使用疫苗免疫人和家畜,使传染病的 发生得到有效的控制。
目前,疫苗已成为最有效的预防疾病尤其是传染 病的物质,它可以在其接受者的体内建立起对入 侵物质感染的免疫抗性,从而保护疫苗接受者免 受疾病侵染。
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使生物制品的的产品范围得到了很大的扩展。
疫苗,类毒素
抗体(抗毒素,丙球)
慢,1-4周
快,立即
长(数月---数年)
较短(2周---数周)
主要用于预防
多用于紧急预防和治疗
机体免疫机制
人类免疫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体液免疫和 细胞免疫。
所谓体液免疫也就是通过形成抗体而产生 免疫能力。抗体是由血液或体液中的B细胞 产生,主要存在于体液中,它可以与入侵 的外来抗原物相结合,使其失活。
4.1 生物制品的标准化
新建标准物质的研制:
3.1.2生物制品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的制备❖原和材标料定选择 国家标准品❖由标中准国物药质品的生配物制制、品分检装定、所冻(干下和称熔检封定 所)负责制❖备标(定或委托其他单位制备)、检定、初 步标定、组织协❖协作作标标定定及供应。 国际标准品、参考品及参考试剂由检定所向WHO 联系索取、保管❖活和性使值用的。确定
所谓细胞免疫是指主要由各种淋巴细胞来 执行的免疫功能
人体免疫系统工作机制示意图
生物制品质量要求与检定
生物制品质量的特殊重要性
所有预防制品都是直接用于大量健康人群(儿童) 所用治疗制品都是通过非胃肠途径直接用于患者 诊断试剂,其质量则关系到能否对患者或试样做出特异、
敏感的正确诊断和分析
生物制品的质量
3.2.2 人工免疫
人为的给机体输入抗原以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 或直接输入免疫血清,使获得某种特殊抵抗力, 用以预防或治疗某些疾病者,称人工免疫。
1)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zation): 是指给机体接种抗原性物质如疫苗,类毒素等, 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
决定了疫苗的特异免疫原性。构成抗原的三个 基本条件:异物性、特异性和一定的理化特性。
可用作抗原的生物活性物质有:灭活病毒或细菌、 活病毒或细菌通过实验室多次传代得到的减毒株、 病毒或菌体提纯物、有效蛋白成分、类毒素、细 菌多糖、合成多肽以及近年来发展DNA疫苗所用 的核酸等。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人员、厂房和设备和原材料 (硬件)、管理制度和要求(软件)来自4.1 生物制品的标准化
4.1.1 生物制品规程 4.1.2 标准品 4.1.3 实验动物
4.2 生物制品的质量检定
4.2.1 生物制品的理化检定 4.2.2 生物制品的安全检定 4.2.3 生物制品的效力检定
4.1 生物制品的标准化
新建标准物❖质稳的定研性制研究
标准物质替❖换标批准的品制的备审和定标定
❖保存与效期
4.1 生物制品的标准化
4.1.2 生物制品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的审批
检定所组织检定 卫生部生物制品标准化委员会审查 卫生部审批 发放比准证书
标签及说明书 标准物质的索取与保管
4.1 生物制品的标准化
4.1.3 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是指来源清楚或遗传背景明确,符合微生物控制 指标要求,用于生物制品生产、检定及科研的动物。 实验动物设施:选址、建筑要求、区域划分、环境条 件 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 实验动物的供应和使用 实验动物的检疫和传染病的控制 实验动物工作人员
B: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一方面可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它们的生
长繁殖,以制备生物制品;另一方面也可 利用对微生物不利的因素使其发生变异或 杀灭之,以更好地为制造生物制品服务。
常用的几个概念: 消毒;灭菌;无菌;防腐。
3.2 免疫学基础
3.2.1 机体的抗感染免疫 1)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2 生物制品的分类
1.疫苗等预防类生物制品:细菌类疫苗、病毒类 疫苗、类毒素和联合疫苗。
2.抗毒素及免疫血清:由特定抗原免疫动物所得 血浆制成的抗毒素或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 抗狂犬病血清等,用于治疗或被动免疫预防。
3.血液制品:如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 凝血因子(天然或重组的)、红细胞浓缩物等。
2)人工被动免疫 (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n) :
是给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
细胞因子等制剂,使受者迅速获得特异性免疫
力的方法。
区别点 接种物 免疫出现时间 免疫力维持时间 用途
人 工 自 动 免 疫和人 工 被 动 免 疫的比较
人工自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包括各种疫苗、抗血清、抗毒素、类毒素、免疫调节剂、 诊断试剂等。
1.2 从疫苗生产看生物制品的发展
12世纪,中国开始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从症状轻微的天花 病人身上人工接染到健康儿童,使其通过产生轻微症状的感 染获得免疫力,避免天花引起的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1721年,人痘接种法传入英国,英国医生琴纳注意到感染过 牛痘的人不会再 感染天花。经过多次实验,琴纳于1796年从 一挤奶女工感染的痘疱中,取出疱浆,接种于8岁男孩的手臂 上,然后让其接种天花脓疱液,结果该男孩并未染上天花, 证明其对天花确实具有了免疫力。 最早的弱毒活病毒疫苗。
5)DNA疫苗 用编码抗原基因制成的疫苗。 流感病毒核蛋白DNA疫苗
通常也习惯地将遗传重组疫苗、合成肽疫苗和抗独特 型抗体疫苗包括在新型疫苗范畴。
3 疫苗的基本成分、性质和特征
3.1 疫苗的基本成分 疫苗的基本成分包括抗原、佐剂、防腐剂、
稳定剂、灭活剂及其他活性成分。 抗原,是疫苗最主要的有效活性成分,它
预防用生物制品按所用材料一般分细菌性 疫苗、病毒性疫苗及类毒素三大类。
1 接种目的及作用
接种目的 防止病原体进入机体 建立抗感染免疫
口服或注射疫苗
激发宿主产生抗病原体的抗体 暴露于病原体也不会生病 进入机体的病原体被抗体失活
2 疫苗的种类
从疫苗研制技术又可将疫苗分为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 两大类。
4.1.1 生物制品规程 是我国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经营和使用的技术 法规,是监督检验生物制品质量的法定标准。
4.1 生物制品的标准化
4.1.2 生物制品标准物质
定义:系指用于生物制品效价、活性或含量测
定的或其特性鉴别种、类检:查的生物标准品或生物
参考物质。
❖国际标准品
❖国际参考品
国际标准品,由❖国W际H生O物制参备考、试审剂定和分发
1.2 从疫苗生产看生物制品的发展
1798年,医学界正式承认“疫苗接种确实是一种 行之有效的免疫方法”。
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 全球消灭了天花。
1870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明了第一个细菌减 毒活疫苗——鸡霍乱疫苗。巴斯德将此归纳为对 动物接种什么细菌就可以使其不受该病菌感染的 免疫接种原理,从而奠定了疫苗的理论基础。因 此人们把巴斯德称为疫苗之父。
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概述 疫苗及其研制策略 重要疫苗的制备 DNA重组药物 基因治疗与基因药物
第一节 生物制品概述
生物制品的基本概念及发展沿革 生物制品的分类 生物制品的免疫学基础 生物制品的质量要求
1 基本概念及发展沿革
1.1 概念
凡是从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原虫、动物毒素、人或 动物的血液或组织直接加工制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化 学方法制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他有 关疾病的免疫制剂。
2.1常规疫苗
1)疫苗 (1)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卡介苗) (2)死疫苗(百日咳、霍乱等)
2)类毒素 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
3)自身疫苗 由病人自身病灶中分离出的病原体制成的死疫苗。
2.2 新型疫苗
1)亚单位疫苗 一类保留病原体中有效免疫原成分,而除去无效成
分和有毒成分的化学纯疫苗。 乙肝亚单位疫苗
4.2 生物制品的质量检定
4.2.2 生物制品的安全检定
① 一般安全性检查
安全实验
无菌实验
➢所用培养基
热源实验 ➢抽样
❖本试验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静脉注入家兔,在规定期间 内观察家兔体温升高情况,以判定供试品中所含热原质的限 度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4.2 生物制品的质量检定
② 杀菌、灭活和脱毒情况的检查 活毒检查 • 灭活疫苗 解毒检查 • 类毒素 残余毒力实验 • 活疫苗
4.诊断制品:包括体内诊断制品和体外诊断制品。
3 制造生物制品的生物学及免疫学基础
3.1 生物学基础 A:细菌的代谢产物。 (1)热原质
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注入体 内能引起发热反应。 (2)毒素
有内毒素和外毒素两种,均有强烈毒性。 (3)色素
许多细菌能产生色素,对其鉴别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