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Ⅱ第三辑)2016届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2016年全国普通高考新课程iii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2016年全国普通高考新课程iii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2016年全国普通高考新课程iii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2016年全国普通高考新课程III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适用地区: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

高二语文月考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月考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月考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暮霭(ǎi)愠怒(yùn)瑰怪(guī)纤维(xiān)B. 粗犷(guǎng)脊梁(jǐ)拓印(tà)炽热(chì)C. 憾慨(kǎi)琼瑶(qióng)暮霭(ǎi)聊赖(liáo)D. 殷红(yān)蹙眉(cù)悲怆(chuàng)铁锹(qiāo)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崇山峻岭草长莺飞娇生惯养良辰美景B. 狼籍一片既往不咎眼花缭乱气息奄奄C. 呕心沥血一筹莫展自食其果融会贯通D. 专心至志走投无路不卑不亢休戚相关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诸葛亮舌战群儒,显示了他卓越的口才和广博的学识,不愧为一代名相。

B. 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超过了90分。

C. 我们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D. 文艺创作要勇于突破旧框框,才能提高质量,繁荣创作。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当时,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达官贵人,他们都是在这种清幽的境界里度过每一个夏天的。

②而且,一到夏天,这个城市好像完全属于苏州人。

③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④所以,苏州园林不可能十全十美,完美无缺。

⑤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没有不受到苏州园林影响的。

A. ②①③⑤④B. ③①②⑤④C. ①③⑤②④D. ③⑤①②④5.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呼——呼——”风声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仿佛要把整个山谷都掀翻过来。

B. 看到画上的“双喜临门”,我立刻想到了《西厢记》中“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的情景。

C. 母亲说:“你这样做,就是对我最大的关心,也是对我最大的爱护。

”D. 这篇文章写得生动有趣,幽默风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2016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6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6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868年,德国人李希霍芬对中国地貌和地理进行了规模宏大的综合考察。

他从亲身的考察和得到的历史资料中发现,古代在中国的北方曾经有过一条称得上是丝绸之路的横贯亚洲大陆的交通大动脉,由此在沿途留下了许多足以今后世赞叹的遗迹和文物。

这一偶然发现,在以后半个世纪中竟演变成一场对中国历史遗迹和珍贵文物的浩劫。

数以万计的堪称国宝的珍贵文物,从此流失海外。

与此同时,丝绸之路经过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也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西延展到了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

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1910年发表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丝路》完成了对丝绸之路的学术认证,后来经过他编著书籍加以宣扬,丝绸之路为世人熟知。

原本对亚洲东部和中部的历史毫无所知的欧洲人,在经过实地考察后从大量的历史遗存中了解到的,当时已是人烟稀少的中国西部地区在千百年前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在古代亚洲东部地区和地中海之间,也有过足以令人刮目相看的繁荣历史。

这本来足以使进入环球航行时代以来欧洲列强所标榜的“欧洲中心论”发生动摇。

然而自从欧洲学术界提出丝绸之路之后,接下来就有“古巴比伦移民中国”、“腓尼基人航抵山东”、“仰韶彩陶文化西来”等学说接踵而来,似乎无论哪一种新发现、新材料都在显示中国文明的根在西方。

足见丝绸之路的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欧洲人或者说欧洲的学术界想要指明东方文明源自西方。

丝绸之路在更深的层次上提出的是一个中国文明如何起源、从何而来的大问题。

在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中,自丝绸之路提出以后,到现在为止的一个多世纪中,前50年正是在“欧洲中心论”框架下对历史潮流的歪曲和误解。

尔后50年,丝路学自身的研究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果,中外学者对中国文明的起源,从它的发端、演进到成熟的全过程进行了规模空前的田野考古,对现今尚在的遗址、遗存的文物给予了充分的保存、修复和研究,终于弄清了以中国为主体的东亚文明是一个至少在一两万年前甚至一二百万年前,就已独立形成的生态环境。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往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星期具有催生作用。

高三语文-201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高三语文-201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单选题(共5小题)1.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⑴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__________最浓郁的芳香。

⑵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贡献份额,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__________。

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产,适应风土,__________,努力发展传统的生产才是切合实际的做法。

A.挥发反应因地制宜B.散发反映因地制宜C.散发反应恰如其分D.挥发反映恰如其分考点:词语(包括熟语)答案:B试题解析:“挥发”指液体在低于沸点的温度下变为气体向四周散发,“散发”指“发出、分发”;“反应”指机体受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变化或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行动,“反映”指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因地制宜”指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恰如其分”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传统伦理道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深深影响了元杂剧的作者们,这就使得元杂剧具有寓教于乐的教化功能。

B.阅读经典名著可以让读者切身感受高品位文化,长期阅读有助于读者夯实底蕴深厚的人文素养,构建内涵丰富的精神大厦。

C.被誉为“东方荷马史诗”的《格萨尔王传》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可以堪称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全著字数逾一千多万。

D.专车软件将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的交通出行结合起来,不但推动了互联网共享经济的发展,而且增加了车辆的使用率,改善了人们出行的方式。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答案:A试题解析:B项,搭配不当,“夯实”改为“提升”。

C项,“可以”与“堪”语义重复;不合逻辑,删“逾”或“多”。

D项,语序不当。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B.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C.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D.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考点:修辞格答案:D试题解析:A项借额黄之无限来暗喻情思之无限。

试卷:2016年九年级语文5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1)

试卷:2016年九年级语文5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1)

九年级五月语文检测(修改版)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C)A.雾霭荒谬(miù) 褶皱(zhě)眼花缭乱B.匮乏濡(rú)染拮据(jū) 重峦叠嶂C.弛骋秀颀(yǐng)磕绊(pàn)坦荡如坻D.浮躁殉(xùn)职斟酌(zhuó)浪敛波平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A)有人说,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高度的文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科学技术的好处。

也有人说,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灾难,核武器、太空垃圾、沙林毒气等等,威胁、破坏着我们赖以的环境。

我们要对科学技术有正确的认识。

A.便利享受生存B.方便享受发展C.便利感受发展D.方便感受生存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C)A.未来一年,神龙公司除了共计投放34款新车外,还将在生产线上引入自动驾驶技术。

B.由省商务厅、市商务局主办的2016第二届中国(武汉)国际电子商务暨网络商品博览会将于5月20日-22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C.端午文化节将持续一整月,通过开展围绕纪念屈原,全方位展示我国的端午文化,展示宜昌的美食、龙舟文化。

D.由于长期未被纳入公积金缴交范围,社区工作者对此意见较大。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B)A.对领导干部而言,良好家风既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又是抵御贪腐的无形“防火墙”。

B.各级政府要着力完善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围绕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推动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C.当其他车道发生严重交通事故以及道路塌陷、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且仅有公交专用车道可以通行时,车辆可临时借用公交专用车道通行。

D.自然作为人的使用对象,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作为资源,二是作为环境。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中国低碳经济①按照气候组织的说法,中国已经领跑低碳经济。

(天津版)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天津版)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天津版】第Ⅰ卷一、(27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组是()A.彳.(chì)亍.(chù)頽圮.(qǐ) 漫溯.(sù) 昭.告世人(zhào)B.惩创.(chuāng) 敛裾.(jū) 混.沌(hùn) 揠.苗助长(yà)C.弭.谤(mǐ) 当.轴(dāng) 嘎.吱(gē)旁稽.博采(jī)D.挫.折(cuō)祈.祷(qǐ)阜.盛(fǔ) 燕侣莺俦.(chóu)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注音相同的一组是()A.晕.场眩晕.日晕.头晕.目眩B.取缔.真谛.烟蒂.莺啼.鸟啭C.恰当.当.真当.做长歌当.哭D.靡.费奢靡.靡.散靡靡..之音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 纂夺荒疏内帏穿流不息B. 窈陷璀灿畏葸参差班驳C. 猗郁贻误嬉笑绿树成荫D. 鹊桥雀跃鹊起门可罗鹊4.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的解释全对的一项是()A.峥嵘岁月稠.(多)苟余情其信.芳(确实)女也不爽.(过错)信誓旦旦..(诚恳的样子)B.汝岂得自由..(自由自在)事事四五通.(遍)枉用相存.(问候怀念)少无适.俗韵(迎合)C.扪.参历井(摸)画图省.识东风面(曾经)使快.弹数曲(快速)低眉信.手(随意)D.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此情可.待成追忆(可以)却.坐促弦(退回)这次第..(状况)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压力过大、工作时间过长、作息不规律、以及忽视营养均衡等,均会导致健康状况的下降。

B.艾滋病有三个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日常接触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

C.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六百多年之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D.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我们年轻人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不要一出现什么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就感到前景,甚至轻生。

2016全国高考语文3卷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6全国高考语文3卷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全国Ⅲ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使用地区:重庆、广西、陕西,四川)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8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考生作答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邹,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雅礼中学2016届高三月考语文试卷(八)讲评

雅礼中学2016届高三月考语文试卷(八)讲评

• 10 • (1)所欲有甚于生者 • 所恶有甚于死者 • (2)扪参历井仰胁息 • 以手抚膺坐长叹 • (3)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11(1)D3分;A2分;C1分。答B、E 不给 分。(E项老周请的老师不靠谱只是表面现象 ,他的不修边幅和好酒只是源于对女儿的思 念,老周和孩子们靠谱的梦想也重新激发起 他对音乐的热情。这样的反差正是作者的匠 心独运。阐释不到位,不给分。B项老周的遭 遇虽令人同情,但他的学校不符合办学规定 却是事实。老周尽管失望,但并未绝望。因 此不给分。C项老师们的工资被迟发不是第一 次,有抱怨也是人之常情。这一次的不抱怨 更多的是被老周和孩子们的执着和美好的梦 想所打动。解读表面,给1分。)
• 《马太福音》中这样写:“假若我呼唤,天使的 队列中谁会听见。但你如仍有眷恋,就请歌唱爱 者吧。”我不能像天使那般把大爱与光明带到人 间,但我可以为他们歌唱—— • 或许,我细弱的歌声可以将我也变成天使;或许 ,它真的能传达到天堂,然后泽被众生。 •
• 评:切题,且立意高远。特别请看第二段和最末 两段。语言干净有力,请看第一段。材料丰富, 议论不错,请看主体部分。当然,徐海明例、帮 助李刚例,来自题中材料,均详写,可能不太好 。此文得58分。
• (3) ①朝韩战争时期,他不计安危与得失,承担
运输军用物资的主要任务地投资,斥巨资 改造南沙; • ③他积极从事慈善事业,成立“霍英东基金会”, 怀赤诚之心回报国家,回报社会,捐款超过150 亿元; • ④在教育、医疗卫生,科学与文化艺术、山区扶 贫等方面,他做了难以胜数的工作,特别是体育 上,他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积极捐赠,推动了 体育事业的发展。(每点2分,答到3点给满分 。)
• (2)① 内容上:开头处的描写很好地设置 了故事悬念,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大家 都很期待这不寻常的一次演出会有怎样的结 果。 • 结尾处的描写则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即“ 小人物”的梦想难以实现,农民工子弟学校 的生存现状堪忧。 • ② 结构上: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紧密完整 。意料之外的结局似乎又是情理之中,情节 陡转,波澜顿生。 • (每点2分)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题分项解析专题06语言表达之图文转换(原卷版)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题分项解析专题06语言表达之图文转换(原卷版)

专题6:语言表达之图文转换1.【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6分)2.【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下面是某校团委“中国梦演讲赛”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6分)4.(2016届山东枣庄三中高三12月质检)有关研究调查机构共同进行了“中美两国高中生使用电脑功能”的调查,根据表格信息,回答问题。

(4分)(1)与美国高中生相比,中国高中生使用电脑的主要情况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不得出现具体数字)(2分)(2)根据上表情况,对高中生的网络学习提出一点建议。

(2分)5.(2016届山西平遥中学高三10月考)阅读下面这幅有关生源大战的漫画,用简洁的语言揭示其隐含的意思。

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50字以内。

(6分)6.(2016届山西太原五中高三第一次段考)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请写出该标识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6分)7.(2016届陕西镇安中学高三上第四次月考)下面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标志,请从构形角度(不包括文字)说明标志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5分)8.(2016届四川成都七中高三1月周练)下面是一个关于我们(人类)身体的某些特别性状出现时间的示意图。

请仔细观察后加以概括,用不超过75个字的一段话把它的大意表述出来。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正确,语言连贯。

(6分)9.(2016届浙江效实中学高三上期中)下面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标识,请从图文特点出发,简要评价它的创意。

(6分)10.(2016届浙江重庆一中高三12月考)下图表示的是人从婴儿期到青年期人际交往发展变化的趋势,据此总结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高中语文】高考+联考模拟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5语言表达之词句填空(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联考模拟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5语言表达之词句填空(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

专题5:语言表达之词句填空1.【2016年高考山东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分)又到了东滩草长莺飞的时候。

芦苇荡深处,悠然浮出水面的大鱼猝尔游走;不时有鸟儿落下啄食,或是翩然起飞,优美地消失在远方。

5年前,①。

那时,广阔的滩涂上没有管护人员和设备,多的倒是偷猎者,毒杀鸟儿的事时时发生。

然而,②。

这种原产于北美的入侵植物,在东滩扩展迅猛,所到之处,其他植物“寸草难升”,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退化,迁徙越冬的鸟儿没了食物和休息地。

如今,东滩的互花米草已被剿灭大半。

2.【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分布在液泡内的细胞液中,能够决定花的红色、蓝色、紫色等颜色的差别,这是因为花青素①: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变为蓝色,处于中性环境时则是紫色。

更令人惊奇的是②,比如一种牵牛花清晨是粉红色,之后变成紫红色,最后变成蓝色。

究其原因,就是花瓣表皮细胞的液泡内PH 值发生了变化,③,从而形成花的颜色的变化。

3.【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①。

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

气候已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

但是,②,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

所以,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③。

4.【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選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5分)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以来,除了载人航天飞行器会回收之外,其他上天的人造物体陆续被遗弃在太空中,①。

2016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新课标全国卷2)

2016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新课标全国卷2)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主考正好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

卸载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杨嘉桥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份)2

杨嘉桥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份)2

杨嘉桥中学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姓名: 班级:亲爱的同学:走进2016年的九月, 你走进了人生的又一处驿站, 也攀上了语文的又一级台阶。

在这个庭院里, 花香满径, 足够你采英撷华。

当时中的第一份语文试卷在你的眼前缓缓展开时, 广阔的生活画卷也在你的人生中缓缓打开!一. 基础知识与运用.〔24分〕A. 栖息〔qī〕应和〔hé〕丰硕〔shuò〕碣石〔jié〕B. 贮蓄〔zhù〕着落〔zháo〕水藻〔zǎo〕发髻〔jì〕C. 黄晕( yūn) 粗犷〔guǎng〕磅礴〔bó〕竦峙〔sǒng〕D. 埋伏(qián ) 轻快〔yíng〕酝酿〔niàng〕狩猎(shòu)3.以下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风云变幻远离世俗花枝招展咄咄逼人B. 世事沧桑头晕目炫迫不急待清风流水C. 各抒己见众说纷纭繁花嫩叶淅淅沥沥D. 死不冥目孤芳自赏司空见惯毫不掩饰4.以下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唱出宛转的曲子。

〔出卖, 拨弄〕B. 舒活舒活筋骨, 抖擞抖擞精神。

〔舒展活动〕C. 它常常变成美丽的雪花, 飘然莅临人间。

〔来到来临〕D.他为人慷慨, 毫不小气。

〔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 不舍得使用〕5. 以下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 描述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朝气蓬勃的景象, 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描述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 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雨的四季》选自《散文》, 是刘湛秋的作品, 写的是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 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D. 《天净沙秋思》仅用2字就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伤之情。

2016年语文高考试卷全国卷3(附答案详解)

2016年语文高考试卷全国卷3(附答案详解)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新课标Ⅲ卷语文试题(后附答案详解)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新课标Ⅲ卷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新课标Ⅲ卷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新课标Ⅲ卷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C2.D3.B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B5.A6.C7.(1)极力奏陈其时社会弊病十件事,话语多指斥受宠的权贵,权贵愈加痛恨他。

(译出大意给3分;“权幸”“嫉”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又认为傅珪刚正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用,学科.网吏部按照卢雍的话上奏,没有回复(译出大意给3分,“忠谠”“报”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观点一:作“弱”“昏”好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学科.网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学.科.网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9.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②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三、文学类文本阅(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 )~(4 )题。

(25分)(1)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

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2)①讲述故事:学.科.网小说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学科&网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每答出一点得2分。

意思答对即可。

)(3)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要鞠躬,说话谦和;②胆小怕事,有点狡黠;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③有点固执,但不失本分善良:怀疑酒店诚意,承认自己责任,不愿借机发财。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丹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吧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税收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其余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

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礼金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天津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松弛感”在中文社交媒体火起来是去年的事情,()一位微博网友的见闻。

她在飞机场看到一家人出门旅游,孩子证件出问题,母亲便陪着他回家了,剩下的家庭成员虽然因为托运行李挂在母亲名下全部被退回,也没有一个人情绪失控,正常出行。

网友把这种面对失控的事态还能()的心态总结为“松弛感”,引起广泛的羡慕和共情。

经过大半年的发酵,使“松弛感”已经从家庭关系领域扩张到一个包罗万象的形容词,从心理学流行词变成了生活方式以致穿搭风格、气质范本。

然而很多表面松弛的内里是加倍紧绷。

到头来,从追求“松弛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和松弛两个字说再见了。

“松弛感”也好,“钝感力”也好,“精神内耗”也好,心理学流行词汇的背后,我们似乎总在给生活里淤积的隐痛找个()的答案,把自己套进理论框架去寻找正确的姿态,结果不过是又叠加了一副枷锁,反而积累出更多怨气。

对于普通人来说,想痛苦就痛苦,想焦虑就焦虑,又()不是一种松弛。

1.依次填入括号里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起源于泰然处之一本万利何尝B.来源于安如磐石一本万利未免C.起源于安如磐石一锤定音何尝D.来源于泰然处之一锤定音未免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经过大半年的发酵,“松弛感”已经从家庭关系领域扩张为一个包罗万象的形容词,从心理学流行词变成了穿搭风格、气质范本乃至生活方式。

B.经过大半年的发酵,使“松弛感”已经从家庭关系领域扩张为一个包罗万象的形容词,从心理学流行词变成了生活方式乃至穿搭风格、气质范本。

C.大半年的发酵,“松弛感”已经从家庭关系领域扩张到一个包罗万象的形容词,从心理学流行词变成了穿搭风格、气质范本以致生活方式。

D.经过大半年的发酵,“松弛感”已经从家庭关系领域扩张到一个包罗万象的形容词,从心理学流行词变成了生活方式以致穿搭风格、气质范本。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16届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16届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龙泉中学2016届高三五月月考语文试题命题人:游君审题人:余行福本试卷共4页,总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百年中国,再没有其他学说像儒家思想这样,经历了如此长时间的反复跌宕和严峻拷问。

读经和反对读经,成为当时学界和舆论界争吵不休的一桩公案。

反对者显然占上风,连鲁迅也站出来发声,批评提倡读经者即使是真正的老实人也不过是“笨牛”而已。

文革十年,儒家思想成为众矢之的,必欲清除扫尽而快之。

改革开放后,把历史还给历史成为思想学术界的共同呼声,孔子由被幼童也参与唾骂的斯文扫地变而为正常的文化古人。

由于所经历的“毁圣弃知”的时间实在太长,难免积非成是,改变世人乃至学界部分人士的成见尚需时日。

儒学产生之初,即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其影响比之墨家或犹有未及。

所以孟子颇为焦虑地说:“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他因此想起而矫正此种“仁义充塞”的时代风气,欲以承继禹舜、周公、孔子的圣道为己任。

汉代中期汉武帝听从大儒董仲舒的建言,实施“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政策,使儒学的地位骤然提升,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但儒学以外的学说仍有存在空间。

东汉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即为明证。

而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释、道、玄之风大炽,其思想所宗更非只有儒学一家。

隋唐佛教发展的势头,亦不在儒学之下。

但如果认为隋唐时期的思想主潮是佛而非儒,轻忽儒家地位,又有误读古人之嫌。

直承郑康成而撰《五经正义》的孔颖达,即是当时继往开来的儒学健将。

明清以还,儒学的地位日趋稳固,但佛、道两家在民间社会的影响也开始定式成型。

儒家思想在宋代呈现变易之势。

二程和朱子等宋代大儒,诚然是承继了先秦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但朱子的理学实为思想大汇流的产物,道家和道教的思想,佛教特别是禅宗的思想,一起参与进来成为理学的助发资源。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册12月月考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册12月月考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12月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2015.12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仗着有领导参与轮窑厂的年终分红,该厂厂长在本地 ____、欺压农民工。

②邓崎琳在当上武钢的“一把手”之后,____,搞“一言堂”,没人敢向他提建议。

③韩国外交部长日前表示,朝鲜只有放弃核试验,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援助。

若朝鲜____,执意进行“战略挑衅”,后果自负。

A. 独断专行专横跋扈一意孤行B. 专横跋扈独断专行一意孤行C. 专横跋扈一意孤行独断专行D. 一意孤行专横跋扈独断专行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学广泛载人中国文学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B. 城关中学的学生在老师带领下,为山区百姓义务投递邮件,几年来没有丢失一封信,推动了村民之间的联系,弥补了当地交通发展的局限。

C. 网球运动员李娜的膝盖曾做过多次手术,经常需要打消肿针,饱受伤病的折磨,最终在32岁的时候做出了离开赛场的决定。

D. 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被念歪。

3.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3分)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

A. 只道林间无人至B. 小院地偏人不到C. 门巷深深过客稀D. 寒气偏归我一家4.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

”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

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①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坠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②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③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④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⑤“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新课标Ⅱ—3版】
第Ⅰ卷阅读题
一、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小题3分).
龙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的诸多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创造的一种神物,其实质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

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

在龙的诸多“模特儿”中,就有马的身影。

从形象上看,马头给龙头以取材参照。

甲骨文中的某些龙字,头部窄长,就比较像马的头。

汉代王充《论衡·龙虚》篇,言“世俗画龙之像,马首蛇尾”。

并由此推断,龙乃“马、蛇之类”。

宋代罗愿《尔雅翼·释龙》称龙“头似驼”——驼头近似于马头。

还有龙形似马形的说法。

如《太平广记》四二五引《录异记·王宗郎》:“有群龙出水上,行入汉江,大者数丈,小者丈余,如五方之色,有如马、驴之形。


在古人心目中,马是具有龙性的,龙和马是可以相互变化的。

反映在古籍中,如:《周礼·夏官·司马》:“马八尺以上为龙。

”《吴承恩诗文集·送我入门来》:“马有三分龙性。

”柳宗元《龙马图赞》:“明皇时,灵昌郡得异马于河,其状龙鳞、虺尾??后帝西幸,马至咸阳西入渭水化为龙,泳游去,不知所终。


看来,形象上,马是把高扬的头颅、飘逸的身姿等贡献给了龙;内涵上,马是把刚毅、坚强、友好、善良、奔放、洒脱等品质贡献给了龙。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内蒙古赛沁塔拉村,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被意外发现。

有专家据玉龙“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鼻孔二”的造型,判断其取材于猪。

另有专家则将其推断为“马龙”,或“马型原龙”。

一是该龙头不是近似猪头的三角形,而是近似马头的长方形;二是该龙头上无猪耳那样的大耳朵;三是该龙脖后颈与脊梁上有几乎占到全身三分之一的飞掠而起的饰物,这饰物近似马鬃而不是猪鬃。

但“马龙”说因缺乏考古发现的支持而遭到质疑,因为,原始居民饲养马是比较晚的事情,中国北方新石器遗址中普遍不见家马骨骼出土。

红山文化遗址中经常发现牛、羊、猪等家畜的骨骼和鹿、獐等兽骨,但一直未发现家马或野马的骨骼。

在青海省都兰县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发现的年代最早先民养马的痕迹,推断在公元前两千二百年左右。

鉴于赤峰地区史前文化遗存发现的野生动物种群最多的是野猪和马鹿的情况,有学者认为赛沁塔拉玉龙的头部主要取材马鹿。

马鹿因体形似骏马而得名。

《尔雅翼·释兽》:“??荆楚之地,其鹿绝似马,当解角时,望之无辨。

”马鹿还像马一样体格强健,性情机警,奔跑迅速。

马与龙的文化缘,也表现在成语“龙马精神”上。

辞典把“龙马”解释为“骏马”。

说“龙马精神”,就是像骏马一样的精神。

“龙马”还可有一解,就是龙和马。

“龙马精神”,就是喻指人身体好、体质强、魂魄健——精神得像龙和马一样。

龙的精神是融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而其中的“奋进”和“福生”,就很适合马。

这样,龙马精神就可以理解为龙与马精神的结合,是以强健的姿态奋发进取,造福众生的精神。

(摘编自庞进《马与龙的文化缘》,有删改)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