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学习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和创新教育的实施要求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研究性大学体育教学目前许多学校和教师认同和实施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师生共同参与的特点,对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中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研究性学习体育教学
1.大学研究性体育学习的意义
研究性大学体育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指导学员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并应用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简单地说,研究性体育教学就是借用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方式来组织体育教学,对促进学员学习和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提升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本文试图对大学研究性体育教学的运用进行初步的探讨。
2.大学研究性体育教学的特点
2.1 研究性体育教学重过程
与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只重视学员在课中运动量的安排不同,研究性体育教学将整个课程的实施过程看得比结果更为重要。
研究性体育教学重在学员学习的过程,重视学员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的
基础上,来指导学员自我的学习和训练。
研究性体育教学的成果不一定立刻使学员身体素质提高,而是更注重使学员理解和体验动作,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科学的进行练习的方法,为课外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2.2 研究性体育教学重应用
学以致用是研究性教学的基本特征。
研究性体育教学重在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在大学研究性体育教学中学员面临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综合性的,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运动生化、物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予以解决。
与一般的掌握技术和提高身体素质的学习活动相比较,大学研究性体育教学更接近学员实际,更有利于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3 研究性体育教学重体验
大学研究性体育教学不仅重视学习过程中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和
掌握,还十分重视对所学技术动作的的体验。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是以训练学员的体能为目的,其教学过程基本上是重训练、轻体验,这使得一部分学员由于基础差,掌握技术动作很困难,影响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然而,体育教学不仅有提高身体素质的功能,还需要发展学员的个性,包括培养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研究性体育教学之所以强调学习体验的重要地位,主要是因为学习体验可弥补理论转化为能力的缺口。
更为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能力、方法,而且是一种意识、态度和观念。
只让学员懂得锻炼的
方法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学员亲身参与动作的实践体验,寻找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和手段。
2.4 研究性体育教学重师全员参与
大学研究性体育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学,主张学员全员参与,就是强调师生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
因为,许多技术动作并不是一讲就懂,一练就会的,而是通过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形式,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研究性课堂教学设计的精髓。
因此就需要学员全员参与一起学习,取集体智慧,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并且使自己的合作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学员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练习方法,实现个人的目标。
3.大学开展研究性体育教学的成效
3.1 研究性学习能有效促进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大学研究性体育教学给予了学员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适合青年大学生的特点,能使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一般的体育教学中,教员预定和安排学员的学习计划、预设了练习的运动量,利用外部要求向学员施教,不能很好的指导学员如何学习、如何应用,不能很好的顺应学员对技术动作的体验变化而实施教学。
在教学中学员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也缺乏学习的责任意识。
大学研究性体育教学中,教员结合课程内容,向学员讲解学习的目的和要求,然后学员分组进学习和讨论,找出影响完成动作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
教员重点进行指导,尤其是当学员遇到的难点问题时
帮助进行分析、提示,研究性体育学习为学员创设了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增强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责任意识,学员的学习活动能积极主动的开展。
3.2 研究性学习能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大学研究性学习体现了学员的学习自主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充分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近年来,在我校研究性体育教学取得了优异成绩,学员体能达标率大幅度提高。
2009年在全军本科教学评估体能考核中,对1300多名学员随机抽考了150名(每人5个项目,每个项目达标才算合格),以99.3%的优异成绩获得了当年参评11个院校的第一名。
学员在课后的总结中是这样的写到,”研究性学习让我们学会了科学锻炼的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对体育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觉得体育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即能提高身体素质,又能娱乐身心,培养了我们体育锻炼的习惯。
同时,让我们学会了如何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相互鼓励,使自身的性格更加开朗活泼,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情,缓解了学习压力。
让我们找到了莫大的自信心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动力,知难而进,知难而上,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从容、忍耐。
3. 3 研究性学习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场面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员根据学员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使每一位学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学练活动中来,培养学员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了自尊、自信的个性品质。
在教员的启发和鼓励下,培养了学员展示自我的愿望,规范自我表现的行为,即学员在学练
过程中将能够向同伴展示掌握动作的情况,促进了学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融洽了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调动了每一个学员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表现出与同伴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高的学练热情,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4.大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思考和讨论
4.1 大学研究性体育教学的观念问题
研究性体育教学是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统一,而不能忽视和摒弃教员或学员某一方的参与。
教员开展研究性教学,必须有学员开展研究性学习相配合,缺少学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往往难以深入,在实践中也收效甚微,这是值得引起我们反思的。
研究性体育教学是一种观念,而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
研究性教学本身就是针对传统的灌输式、单向式、训练式的体育教学方式而提出的,是体育教育思想的革新和突破,它是一个基于研究的教学观。
在此观念下可生发出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发现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合作式教学、交流式教学等,这也正是研究性体育教学所具有的丰富、生动和多样的特点。
研究性体育教学是一种模式,而不仅仅是教员的个体行为。
在具备了适当的思想、制度和条件之后,研究性体育教学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规范性,如解决问题模式、自主研究模式和学员参与模式,可以建立一定质量标准评价其教学效果,而不是教员随心所欲、主观臆想的个体行为。
4.2 教员必须具备教学、科研等多种能力
研究性体育教学模式对教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员不仅需要进
行教育观念创新,知识结构创新,而且需要很强的研究能力和运动实践能力。
研究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员对这个过程运用娴熟,才能在体育教学中指导学员进行学习。
大学体育教员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学习、反思和总结各方面的经验。
大学体育教学没有完全的学科项目分界,教员需要接触各门学科,例如教育学、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物理学、生理学、解剖学等方面的知识。
我们所积累的一些知识和经验,有一部分是经过自己的经验累积起来的,另一些是在观摩其他教员上课中获得的,但更多的是从报刊杂志、专业书籍上获得。
大学体育教员要有丰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才能让”大学研究性体育教学”的研究方向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和延伸。
4.3 学员应具有一定的体育知识储备和身体素质基础
大学研究性体育教学是一种开放型的教学模式,要求学员必须具备一定体育知识的储备和身体素质基础,才能有力支撑学员的思考和体验。
研究性体育教学要求学员要有主动性,使学员的学习状态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充分挖掘学员的学习潜能。
研究性体育教学要求学员主动参与教学,学员通过在课堂中与教员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实践体会等过程获得完成动作的方法和技巧,当对动作加深了理解和体会,有利于学员身体素质的提高。
大学体育教员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低年级学员,知识贮备还不够。
刚刚经历了高中应试式的教育阶段,对研究性教学下的学习方式还很陌生。
大部分
学员往往把自己看成是无知者,只是被动接受,不善于表述自己的观点。
相当一部分学员身体素质基础较差,对学习的兴趣不大,教学中应多采取“引导”的授课方式;对高年级同学,体育知识储备的增加,运动能力的逐步提高,应该多采用“参与”的教学方式。
4.4 体育选修课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先行课堂
大学生十分喜爱体育选修课,因为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自己喜爱的教员。
在选修课堂上,他们没有压力,没有负担。
可以此为起点,引导学员在兴趣爱好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与教员互动,探索学员喜欢的最适合的学习方法、最能发挥学员潜力的学习模式呢?很自然我们想到了研究性学习,如果让研究性学习走入选修课,一方面可以进行研究性学习渗透进学科教学的探索,一方面也能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促进选修课的教学。
总之,大学体育研究性学习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仍然面临着许多困惑和问题。
比如,如何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问题,教学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问题,教员教学、科研能力问题,学员体育知识储备和体能基础问题等等,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体育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
[1]郭继东.“研究性学习”若干问题的辩析.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
[2]汪劲松等.创建研究型本科教学体系提升教育质量[j].清
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4)
[3]张培林等主编.科学研究的方法. 科学出版社,2002年. [4]斯坦伯格(美)主编易进译学生作为研究者:创建有意义的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