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f88ee8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6.png)
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正文第一篇: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济祁高速公路(淮合段)01合同段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总结(K77+218-K77+378段右侧)编制: 审核: 审批:日期:2021 年12 月12日目录一、首件工程概况 (1)二、主要施工人员 (1)三、施工流程及工艺 (1)四、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 (6)五、首件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7)六、施工注意事项和需改进的地方 (7)七、总结及综合评价 (7)一、工程概况K77+218-K77+378段右侧挡土墙墙身设计为C2021混凝土,其中k77+218-k77+238段挡墙平均高度为7.5m,k77+238-k77+378段挡土墙平均高度为6.5m。
在土方与片石砼之间铺设砂砾垫层。
按照业主首件工程认可制实施细则规定,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本次试验段选择在k77+368-k77+378段挡土墙。
二、主要施工人员现场技术负责人:陈雪峰负责现场技术、质量控制测量负责人:马冲冲负责现场测量、放样安全员:刘双建负责现场施工安全试验员:陈应海负责材料检验、试件留样工作质检员:张新武负责现场质量控制,报验施工队负责人:刘西召负责全面组织、协调管理工作三、施工过程及工艺(一)、施工过程:本项工程于2021年12月8日报批,于2021年12月8日开始施工。
到12月12日施工完成,工程施工前,每道工序,特别是隐蔽工程的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的批准,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从整个施工过程来看,该首件工程过程充分发挥事前控制,施工工序顺畅。
(二)、施工准备1、作业准备1①、施工作业前,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并结合现场工程进度情况合理配备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人员。
②、根据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需要,现场配备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机具。
③、图纸审核及原地貌复测,发现图纸有误或现场与设计不符的及时上报相关人员进行复查。
④、挡墙片石选用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及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片石,配制C2021混凝土,片石用量不大于25%。
挡土墙首件总结
![挡土墙首件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cde2d7e77232f60ddcca1e2.png)
挡土墙首件工程总结一、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JT076-95)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二、施工说明K9+890~K9+990右侧设置M7.5浆砌片石挡土墙,长度100m,M7.5浆砌片石共计697m³,挡土墙每10~15m设置一道沉降缝,缝宽0.02~0.03m,内塞沥青木板,填塞深度不小于0.2m。
墙身高出地面或水面部分间隔2~3m交错设置泄水孔,孔径6~7cm,墙背做好反滤层和隔水层,挡土墙基础置于良好的天然地基上,基础埋深不小于1m。
施工时间:2013年6月21日开工,2013年7月11日完工。
根据招标文件,规范及设计要求,编制了挡土墙施工方案,在得到监理处的批复之后,我标段经过细致的施工准备,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挡土墙施工方案进行了首件挡土墙施工,具体过程如下:2013年6月20日:施工准备工作。
2013年6月21日:基础开挖、检测。
2013年6月22日~2013年7月11日:墙体砌筑。
经过现场监理的监督和指导,在我项目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于2013年6月11日完成了首件挡土墙的施工工作。
三、施工人员、机械情况施工人员表施工机械表四、施工过程1、测量放样施工前,先放出挡墙基坑开挖线,确定开挖宽度和开挖深度,并报请测量监理工程师检验,检验合格后,即着手组织进行基坑开挖。
注意在开挖过程中保护好控制桩,标明高程及开挖深度,以便检查复测,确保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测量放样的准确性。
2、挡土墙基坑开挖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的方式进行,即先采用挖掘机开挖距设计标高0.3米左右的位置,再采用人工开挖基坑土至设计标高,以避免对基底持力地基层的扰动破坏。
3、基底的处理基坑开挖完成后,立即报请监理工程师现场验收,挡土墙基础置于良好的天然地基上,无需进行基底处理。
挡土墙人字形首件工程总结(DOC)
![挡土墙人字形首件工程总结(DOC)](https://img.taocdn.com/s3/m/25c4fb9bec3a87c24028c4ed.png)
路基支挡及边坡防护首件工程总结一、工程概况根据我标段的整体工作布署,将DK523+000-DK524+000.2路基支挡及边坡防护作为首件工程先行施工。
此段在普者黑车站出口与下雨泽1#双线大桥之间,设计为1000米,开挖深度为2-7米,DK523+000-DK524+000.2段采用重力式路堑挡土墙,按云桂施路专04-09-4弱膨胀土设计,墙身采用C30片石混凝土浇筑,边坡防护为人字形骨架护坡,骨架间距3米,主骨架0.6*0.6,支骨架为0.5*0.6.。
此段路基支挡及边坡防护开工时间为2012年11月10日,交工时间为2013年9月30日。
二、机构组成为保证优质、高效地完成本段路基工程,在工程管理上,按照架子队管理模式组织施工,五分部陈春做为本项目的施工总负责人,负责施工生产协调管理工作;吴建春作为本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对工程技术全面指导与控制;工程质量检查与监督由杨永军负责;现场施工安全由陈然负责。
工程试验与检测由曾庆林负责。
配备施工人员70人,负责具体施工。
1、质量目标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或铁道部客运专线工程建设标准、质量验收标准。
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但未工程达到优良标准,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自检检测率达到100%。
2、质量保证措施(1)保证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建立各级领导质量负责制建立培训学习制度强化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建立工程质量奖励基金和质量保证金制度建立质量检查制(2)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进场材料应做好标识,不合格的材料应及时清出场外,以免施工人员变动时用错材料。
严格按规范频率做好原材料和挡墙、人字形骨架护坡抽样和验收试验。
随时对已施工的挡土墙、人字形骨架护坡进行质量检查,对不合格的责令施工队拆除重砌。
混凝土按照设计要求由我项目部试验室自行配比,配比严格执行相关规范,配比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混凝土由预制场搅拌站集中生产,项目部派一名试验人员负责指导、监督搅拌站生产。
对于运往现场的混凝土,坚持每车都要检验坍落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坚决退回二次搅拌,再不合格予以作废。
挡土墙首件施工总结
![挡土墙首件施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5b26a47524de518974b7d08.png)
挡土墙首件施工总结一、工程概况紫金互通A匝道挡土墙AK1+150-AK1+200段仰斜式路堤长50m,设计为C20素砼,共934.5m3,最大全墙高8.78m。
地基承载力要求为200KPa,挡土墙墙背设置30cm的砂砾排水层,上、下隔水层用黏土夯实;泄水孔直径为φ80mmPVC排水管,进水口用透水土工布包裹,纵、横向间距200cm。
仰斜式路堤挡土墙典型断面见图1。
本段挡土墙具体参数见表1。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拟将AK1+150-AK1+165段基础作为本项目挡土墙首件工程进行施工。
图1 仰斜式路堤挡土墙典型断面表1 AK1+150-AK1+200挡土墙施工参数二、人员配置现场技术负责人:杨跃洪(总工程师)、欧力强(工程师)、詹明(技术主管)、王海(技术员)现场施工组织:徐州(工区主任)、胡孝金(施工员)测量:柯善强(测量主管)、杨哲(测工)试验:容科(试验主任)、雷俊(试验员)安全:邓国彬施工队负责人:谢明三、机械配置罐车3台、挖机1台、22T压路机1台、φ50mm振动棒2台。
四、施工过程AK1+150-165段挡土墙基坑2017年2月18日开挖完成,2月19日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和基底标高联测,满足要求后进行模板安装。
2017年2月28日完成AK1+150-AK1+155、AK1+160-AK1+165段基础砼浇筑,2017年3月1日完成AK0+155-AK0+160段基础砼浇筑。
工程施工前每道工序,特别是隐蔽工程的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许可,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从整个施工过程来看,该首件工程冲分发挥事前控制,施工工序顺畅。
五、首件施工方案5.1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按挡墙中线、高程点测放挡土墙的平面位置和纵断高程。
精确测定出挡土墙基础主轴线和起迄点,伸缩缝位置等,并按施工放样的实际情况增补挡土墙各点的地面高程,并设置施工水准点,在基础表面上弹出轴线及墙身边线。
5.2基坑开挖挡土墙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自卸车运输,人工配合挖掘机刷底。
挡土墙首件总结
![挡土墙首件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33f6d2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b.png)
挡土墙首件概述挡土墙是一种适用于各种场地的防护结构,它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土体滑坡或崩塌,确保场地的稳定性。
而挡土墙的首件则是挡土墙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挡土墙系统中的开端,直接关系到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挡土墙首件施工流程、施工注意事项和品质保证等方面进行。
挡土墙首件施工流程前期准备挡土墙首件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在正式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工作:•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确定挡土墙首件的尺寸、材料和数量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的测量和标定,保证挡土墙首件的位置正确;•配置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制定安全和保护措施计划,提前准备好必要的安全设施和施工保护措施。
施工流程挡土墙首件的施工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在挡土墙首件的设计位置开挖出一定深度的基础坑,并进行基础处理和填筑;2.在基础上进行挡土墙首件的垂直定位,在确保水平度的前提下,采用导向模板进行定位和固定;3.使用挖掘设备或手动开挖,挖掉挡土墙首件外周的部分土体,使其与挡土墙首件垂直,并保证挡土墙首件与设计高度符合;4.给挡土墙首件加固并设置夹层,以确保其稳定性;5.进行灌浆施工,并在混凝土灌浆固化后进行工艺处理。
施工注意事项1.在进行挖掘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挖深,以预留出桩的固定深度;2.挡土墙首件在垂直定位时,应采用水平仪等工具严格控制水平度,以确保挡土墙能够很好地支撑土体;3.在灌浆施工的过程中,应注意施工温度和混合比例等因素,以确保混凝土强度和稳定性;4.挡土墙首件的临时加固应在灌浆之前完成,确保挡土墙首件能够承受灌浆施工时的重量和压力;5.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提前准备好必要的安全设施和施工保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和周边环境安全。
品质保证挡土墙首件作为整个挡土墙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要求比较高。
要进行品质保证,考虑以下因素:1.前期准备:挡土墙首件成品的质量受到前期准备工作的严谨程度的影响;2.原材料:选取合格的原材料,确保挡土墙首件在使用寿命内不会出现松动、损坏等情况;3.施工质量: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挡土墙首件的稳定性和防护效果,必须认真控制每一个步骤;4.品控检测:对于成品进行必要的品质检测,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挡土墙首件总结
![挡土墙首件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25f036fb90d6c85ec3ac6a8.png)
挡土墙首件工程总结一、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与施工规范》(JTG F90—2015);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4、招标文件、设计施工图纸及设计技术交底、招标答疑文件及相关文件要求;5、我单位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现有的企业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长期从事公路建设所积累的丰富的施工经验。
6、国家、交通部、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
7、业主及监理有关文件要求。
8、《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河(源)惠(州)(东)莞高速公路龙川至紫金段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整体式路基宽度26m,分离式路基宽度13m,桥梁宽度采用12.5m。
设计速度100km/h。
TJ1合同段起点桩号-K0+060, 终点桩号K6+800,路线全长6.86km,总工期26个月。
为全面开展挡土墙工程施工,挡土墙首件工程我标段选取LK0+105~L K0+204段右侧挡墙,该挡墙为衡重式路堤墙和俯斜式路堤墙,挡墙混凝土标号为C20。
根据J1总监办批复的《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方案》,我标段在J1总监办、驻地办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指导下及项目经理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于2017年1月2日完成该挡墙的施工,获得了宝贵的施工数据,为全面展开挡墙工程施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施工总结如下:2.2 主要工程数量该段挡墙共长99m,挡土墙结构主要形式为衡重式挡土墙与俯斜式挡土墙,衡重式路堤墙80m,俯斜式挡土墙19m。
基础形式为天然基础;墙身采用C20混凝土,墙后填料采用渗水较好的粗粒砂性土或碎石土。
主要工程数量表三、施工组织安排3.1 施工计划安排根据本项目总体计划工期及控制节点工期要求,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人员设备组织安排等因素,挡土墙施工计划2016年9月22日开始,到2016年12月5日完成。
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ecc830502020740be1e9bf6.png)
122省道南京段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S122NJ-LJ3合同段)坟头立交K9+330~K9+360段右侧扶臂、悬臂式钢筋砼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总结南京西部路桥工程有限公司122省道南京段改扩建工程S122NJ-LJ3标项目部2011年9月扶臂、悬臂式钢筋砼挡墙首件工程施工总结一、首件工程概况122省道南京段改扩建工程S122NJ-LJ3合同段扶臂、悬臂式钢筋砼挡土墙首件工程位于坟头立交K9+330~K9+360段右侧扶臂、悬臂式钢筋砼挡土墙,该段挡墙具有全线同类工程施工代表性。
1、材料供应①、商品砼:采用南京三龙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砼,挡墙垫层为C15砼,挡墙趾板、墙身、扶臂均为C30砼并且不掺加粉煤灰和矿粉。
②、钢筋:级别为HRB335,其中Ф12mm、Ф16mm、Ф20mm、Ф28mm采自江苏常州中天钢铁集团生产,Ф14mm采自江苏沙钢集团生产,Ф18mm采自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生产。
三、首件工程施工控制过程1、测量放样根据联测后的导线点测放出每段挡墙(以伸缩缝划分)的墙外缘线控制点并在每段挡墙中间加密1~2个以上控制点(按长度5米增设1个控制点),然后在挡墙墙外缘线及中间加密点横向断面线上布设墙墙内缘线和两侧墙趾板边缘线控制点,以确保挡墙各部位置准确。
2、基槽开挖基槽开挖主体基本采用机械挖凿,挖凿时采用放坡开挖,内侧边坡开挖一般按1:1坡比挖制。
机械开挖时基槽底预留10~20cm左右深度不挖,然后采用人工一次整修到位,对于基底土质松软时必须预留夯实的高度。
为防止基槽在雨天积水和地下渗水,应在基底挡墙位置以外挖设排水沟或集水井。
基槽修整完成后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悬臂式不得小于150kPa、扶臂式不得小于200kPa。
如达不到设计要求,应向监理、指挥部和设计单位报告,以便及时进行变更调整。
3、基础砼垫层施工基础垫层施工前,应对基坑进行测量放样并设置控制桩和加密点。
对于基底出现超挖和坑洼不平的应用级配碎石补平并夯实。
挡土墙首件总结
![挡土墙首件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504484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5.png)
挡土墙首件总结在工程建设中,挡土墙作为一种常见的支挡结构,对于保障边坡稳定、防止土体坍塌以及保护周边建筑物和道路等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挡土墙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我们进行了挡土墙首件工程的施工,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一、工程概况本次挡土墙首件工程位于_____,挡墙类型为_____,长度为_____米,高度为_____米。
挡土墙基础采用_____,墙身采用_____材料。
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在施工前,我们对设计图纸进行了认真的会审,熟悉了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尺寸、材料要求等。
同时,编制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了培训,确保其掌握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2、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提前采购了质量合格的原材料,如水泥、砂、石子、钢筋等,并进行了检验和试验,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
3、机械设备准备配备了足够的施工机械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搅拌机、振捣器等,并对其进行了调试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能够正常运行。
4、现场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了清理和平整,设置了排水系统,确保施工场地无积水。
同时,测量人员对挡土墙的位置和高程进行了测量放线,为施工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三、施工过程1、基础施工(1)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进行基坑开挖,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开挖尺寸和深度。
在开挖过程中,随时对基坑的尺寸和高程进行测量,防止超挖和欠挖。
当挖到设计基底高程时,进行人工清理和平整,确保基底表面平整、坚实。
(2)基础钢筋绑扎在基底清理完成后,进行基础钢筋的绑扎。
钢筋的规格、型号、数量和间距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钢筋的连接采用焊接或绑扎方式,确保连接牢固。
(3)基础模板安装基础钢筋绑扎完成后,安装基础模板。
模板采用钢模板,模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符合规范要求,模板之间的接缝严密,防止漏浆。
(4)基础混凝土浇筑基础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基础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搅拌车运输至施工现场,通过溜槽或泵送方式入模。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振捣器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
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362522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0.png)
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一、背景简介挡土墙是一种常见的土木工程,用途广泛,可以用于道路、桥梁、水利工程等建设中。
挡土墙的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各种专业技能和经验。
本文将围绕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的经验和教训进行。
二、施工过程1. 现场勘查在施工前,需要对挡土墙的地基条件、土质状况、地势情况等进行现场勘查。
这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第一步。
在现场勘查中,我们发现挡土墙的基础有些不平整,地势也不够稳定,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善。
2. 设计方案根据现场勘查的结果,我们向设计院提交了调整方案,并得到了批准。
根据设计方案,我们开始进行施工准备和物资采购。
3. 基础施工基础施工是挡土墙施工中最重要的一步。
在本次施工中,我们采用了沉井式基础的方式,在地基中预留了多个钢筋网孔,并且安装了钢模板。
然后,我们对模板进行了加固和定位,开始进行基础混凝土的浇注。
4. 砌筑挡土墙体基础施工完成后,我们开始进行挡土墙体的砌筑。
砖块是我们选用的主要材料,使用了砖砌机进行一定的自动化和高效化。
砌筑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了检查和验收。
5. 驳接处理在挡土墙施工中,驳接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我们采用了半圆形的驳接方式,并使用再生钢筋和混凝土进行加固。
采用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增强挡土墙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6. 后期处理挡土墙的施工完成后,我们进行了后期的处理。
这包括水泥砂浆的填缝、防水处理、地坪铺设等。
通过这些处理,挡土墙不仅有了更好的美观效果,而且增强了挡土墙的稳定性和保护性。
三、施工经验在挡土墙首件工程的施工中,我们吸取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其中一些是:•现场勘查非常重要,需要尽量了解全面的情况。
•基础施工是挡土墙施工中最重要的一步。
•驳接处理是增强挡土墙稳定性的关键一步。
•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检查和验收。
•后期处理是保障挡土墙质量的关键一步。
四、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各种专业技能和经验。
通过本次施工,我们吸取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提高了我们的施工水平和挡土墙质量。
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6d2f29fdaef5ef7ba0d3c28.png)
青海省共和至玉树(结古)公路工程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总结青海省兴利公路桥梁工程公司共玉B1项目部一、首项工程的选择及施工目的概况选择K516+640~K516+980段浆砌衡重式挡土墙作为挡土墙施工的首项工程。
挡土墙分段长度为10米,沉降缝采用预制块石镶面,墙身采用片石砌筑,砌筑挡土墙圬工采用M10号砂浆支砌,M10号砂浆勾缝。
通过首项工程施工,验证本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通过现场操作总结经验、优化施工方案、改进施工工艺,指导后续大批量施工。
二、主要施工人员为保证质量和工期,本着高效、精干、满负荷的原则,组建施工队伍。
该段工程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主管工程师、试验员、质检员、安全员等参加,负责本工程的全面技术质量管理和工程进度及安全文明施工。
主要施工人员配备表三、施工工艺1、测量放样根据图纸设计用全站仪每隔十米精确放出挡土墙的外缘线点及内缘线点,根据施工图中设计的挡土墙各要素:桩号、墙身到中桩的距离进行实地放样。
测量成果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2、挡土墙基坑开挖本工程挖基槽土方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
挖基配合墙体施工分段进行,先测量放线,定出开挖中线及边线,起点及终点,设立标桩,注明高程及开挖深度,用挖掘机开挖,挖出的土方装车外运弃土。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集水坑进行施工排水,保证工作面干燥以及基底不被水浸。
3、沉降缝设置沉降缝按照设计每段10米设置,挡土墙施工时,按沉降缝位置分段施工,挡土墙施工完成后,沉降缝用沥青麻絮沿内、外、顶三方填塞,深入10~20cm。
四、原材料的要求1、片石的厚度不应小于150mm(卵形和薄片者不得使用)。
镶面石料应选择尺寸稍大并具有较平整表面,且应稍加粗凿。
在角隅处应使用较大石料,大致粗凿方正,进行强度试验并报监理批准后用于本标段的砌体施工。
对准备用于砌筑的片石石料使用前用水冲洗表面的污垢、水锈。
2、砂:砂料现场验收。
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1fac4b6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a.png)
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总结一、项目背景1.1 项目概述1.2 工程规模1.3 施工单位1.4 相关方二、前期准备工作2.1 工程调查2.2 设计及方案确认2.3 材料准备2.4 机械设备准备2.5 施工人员培训三、施工过程3.1 施工方案3.2 基坑开挖3.3 基础处理3.4 基础混凝土浇筑3.5 基础验收3.6 挡土墙安装3.7 挡土墙验收四、质量控制4.1 材料质量控制4.2 施工工艺质量控制4.3 挡土墙稳定性监测4.4 施工质量验收五、安全生产5.1 安全管理制度5.2 危险源识别与排除5.3 安全培训与教育5.4 现场安全检查5.5 安全事故处理六、问题与改进措施6.1 问题分析6.2 改进措施七、经验分享与总结7.1 经验分享7.2 工作总结八、附件本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工程调查报告附件2:设计图纸附件3:施工方案附件4:施工记录表附件5:质量验收报告附件6:安全巡检记录附件7:事故处理报告九、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建设法:指国家关于建设工程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相关法规。
2. 施工单位:指承担施工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
----------------------------------------------------------------------------------------------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总结一、项目背景1.1 项目概述1.2 工程规模1.3 施工单位1.4 相关方二、前期准备工作2.1 工程调查2.2 设计及方案确认2.3 材料准备2.4 机械设备准备2.5 施工人员培训三、施工过程3.1 施工方案3.2 基坑开挖3.3 基础处理3.4 基础混凝土浇筑3.5 基础验收3.6 挡土墙安装3.7 挡土墙验收四、质量控制4.1 材料质量控制4.2 施工工艺质量控制4.3 挡土墙稳定性监测4.4 施工质量验收五、安全生产5.1 安全管理制度5.2 危险源识别与排除5.3 安全培训与教育5.4 现场安全检查5.5 安全事故处理六、问题与改进措施6.1 问题分析6.2 改进措施七、经验分享与总结7.1 经验分享7.2 工作总结八、附件本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工程调查报告附件2:设计图纸附件3:施工方案附件4:施工记录表附件5:质量验收报告附件6:安全巡检记录附件7:事故处理报告九、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建设法:指国家关于建设工程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相关法规。
悬臂式挡土墙首件施工总结
![悬臂式挡土墙首件施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5e0ee7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d.png)
悬臂式挡土墙首件施工总结悬臂式挡土墙作为一种常见的支挡结构,在道路、桥梁、水利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悬臂式挡土墙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段落进行了首件施工,并对施工过程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分析。
一、工程概况本次悬臂式挡土墙首件工程位于_____路段,墙高_____米,长度_____米。
挡土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_____,钢筋采用_____。
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标准,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
对测量控制点进行了复测和加密,确保施工测量的准确性。
2、材料准备钢筋: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钢筋,进场后进行了检验和试验,确保钢筋的质量符合标准。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提前与搅拌站沟通,确定了混凝土的配合比和供应计划。
模板:选用钢模板,模板表面平整、光滑,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现场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的障碍物和平整场地,确保施工场地的畅通和安全。
搭建了临时施工设施,如钢筋加工棚、混凝土搅拌站等。
三、施工工艺流程1、基础施工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放出基础的中心线和边线。
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为主,人工配合为辅的方式进行基坑开挖。
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基坑的尺寸和深度,避免超挖和扰动基底土。
基底处理:基坑开挖完成后,对基底进行平整和夯实,并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
如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钢筋绑扎:在基底上绑扎基础钢筋,钢筋的规格、数量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绑扎完成后,设置垫块,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模板安装:安装基础模板,模板采用钢模板,模板之间用螺栓连接,并用钢管和方木进行支撑加固,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垂直度。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罐车运输,溜槽入模。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分层振捣密实,防止出现漏振和过振现象。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和草帘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7 天。
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e72770eba0d4a7303763a93.png)
济祁高速公路(淮合段)01合同段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总结(K77+218—K77+378段右侧)编制:审核:审批:日期: 2014 年 12 月12日目录一、首件工程概况 1二、主要施工人员 1三、施工流程及工艺 14、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 6五、首件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7六、施工注意事项和需改进的地方 7七、总结及综合评价 7一、工程概况K77+218—K77+378段右侧挡土墙墙身设计为C20片石混凝土,其中k77+218-k77+238段挡墙平均高度为7.5m,k77+238—k77+378段挡土墙平均高度为6.5m.在土方与片石砼之间铺设砂砾垫层。
按照业主首件工程认可制实施细则规定,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本次试验段选择在k77+368-k77+378段挡土墙.二、主要施工人员现场技术负责人:陈雪峰负责现场技术、质量控制测量负责人:马冲冲负责现场测量、放样安全员:刘双建负责现场施工安全试验员:陈应海负责材料检验、试件留样工作质检员:张新武负责现场质量控制,报验施工队负责人:刘西召负责全面组织、协调管理工作三、施工过程及工艺(一)、施工过程:本项工程于2014年12月8日报批,于2014年12月8日开始施工。
到12月12日施工完成,工程施工前,每道工序,特别是隐蔽工程的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的批准,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从整个施工过程来看,该首件工程过程充分发挥事前控制,施工工序顺畅.(二)、施工准备1、作业准备、施工作业前,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并结合现场工程进度情况合理配备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人员。
、根据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需要,现场配备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机具。
、图纸审核及原地貌复测,发现图纸有误或现场与设计不符的及时上报相关人员进行复查。
、挡墙片石选用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及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片石,配制C20片石混凝土,片石用量不大于25%。
、清除挡墙用地范围内的树桩、杂草、垃圾等所有障碍物;在基槽周围挖设排水沟,排除地表水。
路基挡土墙首件施工总结
![路基挡土墙首件施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024d81ccc22bcd127ff0c64.png)
盐什公路防护工程挡土墙首件总结编制:审核: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 4 月 27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施工准备情况 (1)四、挡土墙施工方案 (3)五、施工过程经验总结 (7)一、编制依据1.兰州北绕城东段高速公路盐场堡至什川连接线两阶段施工图第一册第二分册、第二册第二分册;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4.我公司相似工程施工中成熟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
二、工程概况兰州北绕城东段高速公路盐场堡至什川连接线工程主要防护墙有:衡重式路肩墙、仰斜式路提墙及驳岸墙。
设计挡墙采用C20片石砼,墙身、基础石料强度≥30MPa,片石体积含量不大于20%;挡墙基础最小埋深≥1.5m,基底受水流冲刷时,基底置于局部冲刷线以下≥1m ;挡土墙背最低排水孔至强顶范围内,填筑50cm袋装砂砾反滤层,天然砂砾含泥量≤5%。
墙背填土采用12T光轮压路机辅以小型手扶压路机压实。
挡墙基底地基承载力小于250KPa的路段,应换填5%水泥稳定砂砾,分层压实度不小于90%。
三、施工准备情况1、施工便道已完成,确保顺利施工。
2、原材料标准试验已完成。
3、人员、机械已到位,满足开工条件。
为了能够获取好的施工经验以便以后更好的施工,我项目部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和设备积极投入施工,具体情况见人员配备一览表及主要机械设备表:人员配备一览表机械设备一览表四、挡土墙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及放样挡土墙施工前首先做好地表排水和安全生产的准备工作,施工前先将墙后地表的虚方全部清除,并将原地面开挖成台阶状,同时对挡土墙的横断面重新放样,若发现实地墙趾地面线与设计横断面有较大出入,应及时反馈设计部门处理。
当挡土墙位于平曲线范围内时,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放样精度,使墙面顺滑过渡。
2、基坑开挖开挖前,首先作好场地临时排水措施。
基础的各部份尺寸、形状以及埋置深度,均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件工程评估验收申请表首件工程验收表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甘肃段)ST16合同段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总结(K649+806-K650+587 段左侧)日期:2013年4 月1日目录一、首件工程概况三、施工流程及工艺 (3)四、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 (9)五、首件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10)六、施工注意事项和需改进的地方 (10)七、总结及综合评价 (10)一、工程概况K649+806-K650+587段左侧挡土墙基础及台身设计为C20片石混凝土,位于西和南互通立交区改移河道内。
要求基底压实度不小于93%。
台背设有30cm厚的粘土隔水层,30cm厚的天然砂砾透水层。
按照业主首件工程认可制实施细则规定,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拟将K649+806-K650+587段挡土墙第1-2节基础作为本项目挡土墙基础首件工程进行施工,设计为C20片石混凝土。
二、主要施工人员现场技术负责人:师治凯负责现场技术、质量控制测量负责人:张国虎负责现场测量、放样安全员:王铁明负责现场施工安全试验员:刘志清负责材料检验、试件留样工作质检员:张志明负责现场质量控制,报验施工队负责人:唐玉峰负责全面组织、协调管理工作三、施工过程及工艺(一)、施工过程:本项工程于2013年3 月20日报批,于2011年3月26日开始施工。
到3 月31 日施工完成,工程施工前,每道工序,特别是隐蔽工程的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的批准,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从整个施工过程来看,该首件工程过程充分发挥事前控制,施工工序顺畅。
(二)、施工准备1、作业准备①、施工作业前,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并结合现场工程进度情况合理配备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人员。
②、根据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需要,现场配备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机具。
③、图纸审核及原地貌复测,发现图纸有误或现场与设计不符的及时上报相关人员进行复查。
④、挡墙片石选用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及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片石,配制C20片石混凝土,片石用量不大于25%⑤、清除挡墙用地范围内的树桩、杂草、垃圾等所有障碍物;在基槽周围挖设排水沟,排除地表水。
⑥、修建临时施工便道、布置材料堆放场地及备料。
2、技术要求①、现场施工人员必须岗前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②、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编制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三)基坑开挖:基坑的开挖采用机械作业、人工配合清理的方法施工。
在开挖之前通知监理工程师,以便进行检查、测量基础平面位置和现有的地面标高。
在未完成检查测量及监理工程师批准之前不得进行开挖。
为便于开挖后的检查校核,基础轴线控制桩应延长至基坑外加以固定。
挖掘机开挖基坑时,根据土质状况放坡,并预留支设基础模板的工作面。
挖至距设计标高10-20C M的厚度时,改用人工开挖,以有效杜绝超挖。
开挖至设计标高后,人工整平并作洒水处理,然后用小型压实机具碾压,碾压次数以使基底土层无碾压轮迹为宜。
若基坑由于不慎造成超挖,不得用虚土回填,必须采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能够充分压实的材料回填。
碾压完成后检测压实度,达到压实度不小于93%的设计标准。
按照设计要求,基底地基承载力不小于250MPa基底挖至设计标高, 应使用重型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如达不到设计要求,书面向监理工程师报告,做出处理意见。
根据设计,基底要求设:1 的倒坡。
在建筑物附近开挖时,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使开挖工作不致危及附近建筑物的安全,所采用的方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同意。
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始终都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不得遭受水的浸泡。
如果不可避免地遭受到雨水的浸泡,遭浸部分要挖出,并用与原基坑相同的材料换填,且压实至规范规定的标准。
如有地下水涌出,要求现场开挖集水井并备足水泵抽水。
(四)、模板安装①、模板采用钢模板,禁止使用有缺角、破损的模板。
②、保证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各部分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正确;③、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负荷。
④、模板的接缝不得漏浆;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膜剂,但不得影响模板结构性能。
模板使用后应按规定修整保存。
⑤、模板采用50架子管作横带、立带,横、立带间距定为60cm 模板外侧用可调顶撑支在基槽边坡上,支撑间距90cm模板分片拼装, 按沉降缝位置分段拼装,每段拼完后,四边挂线调整模板直顺度,符合质量要求后固定。
为保证模内宽度,在模板内设置与涵身厚度一致的木撑作内撑,上部、中部、底部各设一排穿墙螺栓,模板上口加对撑顶牢。
(五)、浇筑砼①、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a)、制定浇筑工艺,明确结构分段分块的间隔浇筑顺序(尽量减少后浇带或连接缝)。
b)、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大小研究确定必要的防温防裂措施。
c)、施工前应仔细检查模版、预埋件的紧固程度。
②、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b)、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
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
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确定。
c)、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C。
d)、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e)、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模板稳定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f )、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从高处直接倾卸时,混凝土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
(六)、混凝土振捣①、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振捣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垂直点振。
②、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避免重复振捣,防止过振。
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防止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漏浆。
③、振捣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50- 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 100mm勺距离。
b)、当振捣完毕需要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时,应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振动棒,不得将振动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不得用振动棒驱赶混凝土。
c)、表面振动器的移动距离应能覆盖已振动部分的边缘。
d)、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e)、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 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
f )、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
抹面时严禁洒水,并应防止过渡操作影响表面层混凝土的质量。
尤其要注意施工抹面工序的质量保证。
(七)、填放于混凝土中的片石应符合以下要求:①、片石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30Mpa②、片石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结构最小尺寸的1/4,最小尺寸不应小于15cm。
③、片石在填放前应用水冲洗干净。
④、片石应均匀分布安放稳妥,片石间净间距不得小于15cm片石与模板间的净间距不宜小于25cm。
⑤、最上层片石顶面应覆盖不小于25c m的混凝土层。
⑥、片石米用人工摆放的方式进行,注意片石不能碰伤模板及PVC⑦、片石体积不得超过片石混凝土总体积的25%八)施工接缝处理⑴、在每道施工连接缝处,均匀埋设石笋,以增加混凝土在施工接缝处的粘结能力。
⑵、施工接缝光面处,进行人工凿毛,凿毛面积大于总面积的80%(九)墙背回填及泄水孔、沉降缝设置⑴、最低一排泄水孔以下用黏土进行回填,每层填土厚度15cm回填30cm用人工分层夯实。
⑵、当片石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进行挡墙墙背回填,以确保片石混凝土墙体的质量。
⑶、墙背回填按45cm—层分层填筑夯实。
⑷、挡墙沿墙身方向结合墙高每隔10m设一道沥青麻絮伸缩缝,缝宽2cm。
(十)片石混凝土养护⑴、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洒水养护,并保持暴露面持续湿润,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⑵、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
通过喷淋洒水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至失水干燥。
为了保证顺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浇筑24〜48h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至拆模后。
⑶、在任意养护时间,若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C⑷、混凝土养护期间,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做详细记录,并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四、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1、施工过程中,做好隐蔽工程质量验收,隐蔽工程的工序完成后,在进入下道工序前,均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项目经理部设质检工程师和专职质检人员检查验收。
每道隐蔽工程的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的批准,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确保监理工程师对即将覆盖或掩盖的隐蔽工程进行检验。
任何部位工程施工前,都必须报请监理工程师对其进行检查。
2、检测、试验手段和措施⑴现场取样,取样及时,试验室应建立台帐。
⑵加强试验文件、资料的管理。
⑶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强化检测工作。
⑷建立检测设备的使用。
对设备损坏或认为检测精度不合要求时,要及时进行维修或标定。
⑸严格执行试验工作的真实性。
⑹严格检验试验程序。
⑺坚持对检测试验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教育,提高职业道德和业务技术水平。
五、首件工程中存在的不足1 、片石混凝土施工中,片石较大,少量超出规范要求。
2、人工摆放片石到模板距离局部小于规范要求的25cm以上。
六、施工注意事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1、加强现场管理和监督力度,将超过规范要求大小的片石再次进行破碎。
2、严格控制片石摆放,距离模板的距离大于25cm。
七、总结及综合评价K649+806-K650+587段左侧挡土墙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来看,我合同段所确定的挡土墙施工工艺满足施工的要求,其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可用于后期我合同段的挡土墙混凝土施工。
通过首件施工,使全体挡土墙施工队伍加深了对挡土墙施工工艺的理解,加强了其质量意识。
同时我们也发现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不足之处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在后续施工中我们将发扬首件工程中的优点,继续改进和优化工艺方案,绝不允许在首件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再次发生,优质、安全的完成我合同段所有的挡土墙施工。
通过对K649+806-K650+587段左侧挡土墙成品的检测,其各项指标皆符合设计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 2011)的各项规定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 2004)的要求。
自检评价意见为优良工程,能够指导后续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