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辅料流动性的影响因素与改善方法-20190610-01
药物制剂中的粉末流动性研究与优化
药物制剂中的粉末流动性研究与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也日益重要。
在药物制剂的研究过程中,粉末流动性一直是一个关键的考量指标。
本文将探讨药物制剂中的粉末流动性的研究与优化方法,希望能对药品产业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一、粉末流动性的重要性粉末药物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制剂形式,广泛应用于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药物制剂中。
而药物粉末在制剂过程中的流动性直接关系到颗粒的均匀性和产品质量,因此粉末流动性的研究与优化是药物制剂工艺的重要环节。
二、影响粉末流动性的因素1. 粒径大小:粒径大小是影响粉末流动性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粒径越小,粉末的流动性越差。
因此,在粉末制剂的研究中,需要对粉末的粒径大小进行分析和控制。
2. 粒度分布:除了粒径大小,粉末的粒度分布对其流动性也有很大影响。
如果粉末的粒度分布不均匀,会导致粉末流动性变差,增加制剂过程的困难。
3. 粘附性:粉末的粘附性对流动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粉末颗粒间的黏附力越大,流动性越差。
因此,控制粉末的粘附性,减少颗粒间的黏附力,是提高粉末流动性的关键。
4. 湿气含量:湿气含量是影响粉末流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湿气会引起粉末颗粒的结块和团聚,从而降低其流动性。
因此,在药物制剂过程中,需要控制湿气含量,防止湿气对粉末流动性的影响。
三、粉末流动性的研究方法1. 流动角度测定法:流动角度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粉末流动性的方法。
通过测量粉末在一个固定角度下的流动性能,可以评估粉末的流动性好坏。
2. 堵塞方法:堵塞方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粉末在特定条件下的堵塞时间来评估其流动性的方法。
通常使用流量仪或流变仪等仪器来进行测量。
3. 流动指数测定法:流动指数测定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粉末在特定条件下的流动指数来评估其流动性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定量地评估粉末的流动性能。
四、优化粉末流动性的方法1. 选择合适的成分:在药物制剂中,选择合适的成分可以改善粉末的流动性。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改善粉体流动性的措施有哪些
1)通过制粒,可以减少粒子闻的接触点数,降低粒子间的附着力、凝聚力;
2)加入一定量的粗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流动性;
3)球形粒子的光滑表面,减少了接触点数,从而减少摩擦力,流动性好。
因此,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改进粒子的形状,使之尽量接近于少棱角的规则形状;
4)由于粉体具有吸湿作用,在粒子表面吸附的水分往往增加粒子间黏着力,因此适当干燥有利于减弱粒子间作用力。
但是粒子过分干燥,可能会因静电作用使粒子的流动性下降;
5)在粉体中加入1%~2%40μm左右滑石粉、微粉硅胶等助流剂时会在粉体层粒子表面填平粗糙面硐形成光滑表面,减少粉体的运动阻力,会大大改善粉体的流动性。
但过多的助流剂反而增加阻力。
如何解决多模穴医疗产品成型流动不平衡的问题
Science and technolo gy project科技专题塑料制造3年月刊如何解决多模穴医疗产品成型流动不平衡的问题流动平衡是医疗器材在多模穴成型成功与否的关键,好的流动平衡可以协助提升产品质量并降低差异性。
高分子熔胶是一种复杂的流体,其黏度会被剪切率和温度影响,尤其是多模穴成型时,流道里的料温不均,造成模穴间很难达到流动平衡。
再者,多模穴中有效保压时间和冷却时间都不尽相同,导致产品尺寸、重量甚至功能产生变异。
图1就是一个当熔胶进入次流道时填充不平衡的例子。
图1在次流道发生的流动不平衡在多模穴系统中,若能达成流道平衡便可在各模穴间取得充填与保压时间一致,更凸显流道平衡在多模穴成型中的重要性。
在成型时,必须确保模穴中塑件质量一致性,因为塑件重量与尺寸的变异会导致退件并造成损失。
如果模具的排气不畅或是流道设计不良,将会造成流道不平衡。
然而即使是模具使用几何对称流道设计,发生流道不平衡的机率依然存在;就算只有八个模穴这样的简单模具,流道不平衡也是很常见的。
一直以来,有各种促成流动平衡的方法因应而生,主要都是针对控制时间与熔胶的质量,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进行应用?首先一定要去了解充填不平衡的原因。
充填不平衡通常是因为熔胶在流道系统中翻转或分流造成料温分布不均。
图2显示剪切率的分布,可以看出越接近模壁,剪切率越高;越接近流道中心则越低。
剪切率越高摩擦力越大。
如果累积的热能在通过模具时无法快速地散热,此时产生出来的热量就是所谓的“黏滞生热”或“剪切生热”。
通常当显著的黏滞生热产生时,我们会看到料温温度上升20°C 左右。
图3所示的流道图就是一个例子,当熔胶进入两个分流,温度分布就不再对称;接近转弯处内侧温度较高,外侧则较低。
因此高温熔胶在转弯内侧流动较快,若再一次分流就会形成流动差异。
这种现象在使用对于具有黏度与温度高敏感性的塑料如:PM M A 时非常明显。
图2剪切率在模穴中的分布已知较热的熔胶会提前到达模穴,因此能设计一个更长的流道或改变分流的位置,达到流动时间一致。
药用辅料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
药用辅料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药用辅料是药物制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对于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讨论药用辅料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类型的药用辅料如何影响药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稳定性。
1. 药用辅料的定义和作用药用辅料是指在药物制剂中用于增加药物溶解度、提高药物稳定性、改善药物生物利用度、调节药物释放速度等作用的物质。
药用辅料可以根据其来源和性质分为多种类型,如天然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无机盐类、有机盐类等。
这些药用辅料在药物制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影响药物的稳定性,从而保证药物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药用辅料对药物物理稳定性的影响药物的物理稳定性是指药物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保持固有物理性质的能力。
药用辅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影响药物的物理稳定性:•增加药物溶解度:药用辅料可以提高药物在水或其他溶剂中的溶解度,从而减少药物析出现象,提高药物的物理稳定性。
例如,泊洛沙姆(Polysorbate)作为一种表面活性剂,可以增加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形成稳定晶型:药用辅料可以帮助药物形成稳定的晶型,从而减少药物在储存过程中的晶型转变,提高药物的物理稳定性。
例如,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cellulose)可以作为稳定剂,帮助药物形成稳定晶型。
•防止吸湿:药用辅料可以防止药物吸湿,从而减少药物在储存过程中的潮解和霉变。
例如,硅胶(Silica)可以作为干燥剂,吸附药物中的水分,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3. 药用辅料对药物化学稳定性的影响药物的化学稳定性是指药物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保持化学性质的能力,防止药物分解、氧化等化学反应。
药用辅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影响药物的化学稳定性:•抗氧化作用:药用辅料可以防止药物氧化,从而提高药物的化学稳定性。
例如,抗坏血酸(Vitamin C)可以作为抗氧化剂,减少药物在储存过程中的氧化反应。
•调节pH值:药用辅料可以调节药物制剂的pH值,从而使药物处于稳定的化学状态。
2019-浅谈辅料对中药制剂药效的影响-推荐word版 (3页)
2019-浅谈辅料对中药制剂药效的影响-推荐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浅谈辅料对中药制剂药效的影响没有辅料就没有制剂。
随着科技发展,各种新型药物辅料被发现与合成,中药制剂的剂型也在不断地创新。
药用辅料应具备稳定性好,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且用量小,作用强,不与主药发生化学反应,不减低主药药效,能与多种药物配伍等优点。
选择适当的辅料能起到显著提高药物制剂的内在和外在质量,提高制剂主药的稳定性、延长制剂的保存期,增强药物的疗效,提高固体药物的溶出速率。
本文从传统药用辅料和新型药用辅料两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辅料对中药制剂的影响与前景。
1传统辅料传统的辅料大多来自天然,能药辅合一,如液体辅料酒、醋、食盐水、药汁、茶等;半固体及固体辅料如油脂、面糊、麻油、蜡、麦鼓、米、白巩、豆腐、灶心土等。
能引药归经,辅助治疗,调和稳定药性。
但传统辅料缺乏质量标准的对照,有时辅料的运用会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影响药物的有效质量。
所以我们在选择时要仔细。
1.1液体辅料1.1.1酒酒性大热,味辛、甘。
能行气活血通络,祛风散寒,掩味矫臭,改变增强药物的性能。
同时酒更是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从而疗效更好。
如酒制大黄泻下力较弱,活血作用变强。
而动物药的腥擅类成分三甲胺、氨基戊醛等也可以随酒挥发而去除。
1.1.2醋醋性味酸、苦、温。
醋具有酸性,入肝,能理气比血、解毒散疲比痛、矫味矫臭的作用。
如柴胡、香附、青皮经醋炒后,增强了入肝经的作用。
醋能与大戟、芫花等药物中的三菇类毒性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性很小的衍生物而使其毒性降低。
1.1.3淡盐水入盐走肾经,如肾气丸用淡盐水,入肾,能引诸药归肾,增强补肾之功。
1.1.4茶如川芍茶调口服液的研制表明,加茶能明显减轻热刺激和化学刺激所造成的疼痛程度,缩短持续时问,同时对脑缺血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辅料损耗异常的原因
辅料损耗异常的原因
辅料损耗异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设备损坏、维护不及时、操作不规范等均会导致生产效率下降,从而导致辅料损耗异常。
2. 原材料质量差或不符合要求:原材料质量差、含杂质或不符合要求,使用时易产生较多的废料或卡料,从而导致辅料损耗异常。
3. 人为因素:人员素质低、不专业或缺乏培训,操作不当或不规范,也会导致辅料损耗异常。
4. 外部环境因素:例如气氛中的湿度、温度、氧气含量、灰尘等,都可能影响生产和原材料的保质期和质量,从而导致辅料损耗异常。
5. 设备参数不明确或不准确:例如设备参数不清楚或不准确、设备设置不当等,都会影响生产效率和辅料使用效果,从而导致辅料损耗异常。
以上是常见的辅料损耗异常的原因,企业应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片剂辅料归纳总结_教师年度总结个人总结
片剂辅料归纳总结_教师年度总结个人总结
片剂是制药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药物制剂形式。
片剂辅料是指在片剂制备过程中起到辅
助功能和作用的各种物质,它们可以改善片剂的质量和性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药效。
一、压制辅料
1. 经典压制辅料:如乳糖、玉米淀粉、结晶纤维素等,它们具有良好的压片性能和
稳定性,可以起到搅拌、形成粘结力和增加片剂强度的作用。
2. 维持药物的释放控制: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等,可以在片剂中形成胶体,延缓药物的释放速度。
3. 粉末流动性改善:如二氧化硅、微晶硅等,可以改善药物粉末的流动性,防止粘
壁现象,保证片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二、润湿剂
1. 改善药物溶解性:如十二烷基硫酸钠、聚山梨醇醚、聚乙烯醇等,可以降低药物
的表面张力,促进药物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药物的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
2. 提高药物稳定性:如麦芽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等,可以包结药物分子,形成
稳定的复合物,有效保护药物免受光、热、氧、水等因素的影响。
三、润滑剂
1. 减少粉末的黏附力:如镁硬脂酸、硬脂酸钙等,可以降低药物粉末之间的黏附力,减少片剂制备过程中的固体粘连和粉末的摩擦。
2. 改善片剂的流动性: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硬脂酸酯等,通过减少粉末的表面粘附,提高片剂的流动性,减少制剂过程中的堵塞问题。
片剂辅料在片剂制备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改善片剂的质量和性能,提
高药物的稳定性和药效。
选择合适的片剂辅料是制备高质量片剂的重要环节。
正确使用和
合理配方片剂辅料,将能够提高片剂的药效和产品竞争力。
北中大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04颗粒流动性的测定
实验四颗粒流动性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休止角的方法以评价颗粒的流动性。
2.熟悉润滑剂或助流剂及其用量对颗粒流动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药物粉末或颗粒的流动性是固体制剂制备中的一项重要物理性质,无论原辅料的混匀、沸腾制粒、分装、压片工艺过程都与流动性有关。
特别是在压片工艺过程中,为使颗粒能自由连续流入冲模,保证均匀填充,减少压片时对冲模壁的摩擦和粘附,降低片重差异,必须使颗粒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影响流动性的因素比较复杂,除颗粒间的摩擦力、附着力外,颗粒的粒径、形态、松密度等,对流动性也有影响。
改善颗粒流动性的措施有:改变粒径和形态,添加润滑剂或助流剂等。
本实验将采用改变颗粒粒径、添加润滑剂或助流剂等方法以改善流动性。
表示流动性的参数,主要有休止角、滑角、摩擦系数和流动速度等,其中以休止角比较常用。
根据休止角的大小,可以间接反映流动性的大小。
一般认为粒径越小,或粒度分布越大的颗粒,其休止角越大,而粒径大且均匀的颗粒,颗粒间摩擦力小,休止角小,易于流动,所以休止角可以作为选择润滑剂或助流剂的考察指标。
一般认为休止角小于40。
者流动性较好。
休止角是指粉末或颗粒堆积成最陡堆的斜边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图4-1为本实验测定休止角的装置。
具体测定方法,将粉末或颗粒放在固定于圆形器皿的中心点上面的漏斗中,圆形器皿为浅而已知半径为r(5cm左右)的培养平皿。
粉末或颗粒从漏斗中流出,直至粉末或颗粒堆积至从平皿上缘溢出为止,测出圆椎陡堆的顶点到平皿上缘的高h,休止角即为下式中的φ值:tgφ=h∕r在使用上述方法测定时,为了使颗粒从漏斗中流出的速度均匀稳定,使测定的结果现性好,可将2〜3个漏斗错位串联起来,即上一个漏斗出口不对准下一个漏斗出口,粉末或颗粒尽可能堆成陡的圆锥体(堆)。
图4-1测定休止角的装置示意图三、实验内容与操作(一)制备空白颗粒1.处方淀粉250g糊精250g50%乙醇适量2.操作将淀粉与糊精混匀后,用适量50%乙醇制成适宜的软材,过16目筛,80℃烘干,过16目筛整粒备用。
中药注射剂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中药注射剂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中药注射剂常用的质量问题为澄明度问题、刺激性问题及疗效不稳定问题。
解决问题:1、解决澄明度问题的措施,尽可能的去除杂质、调节药液ph值、采用热处理冷藏法净化药液、合理选择附加剂、应用超滤技术等。
2、解决刺激性问题的措施,消除有效成分本身的刺激性、尽可能的去除杂质、调节药液ph值、调节药液渗透压等。
3、解决疗效不稳定问题的措施,控制原料质量、调整剂量、优化制备工艺、提高有效成分含量等。
二、产生“松片”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中药细粉过多,或其中含纤维过多,或含动物角质类、动物皮质类较大,缺乏黏性,又有弹性,致使颗粒松散不易压片成型(空气多,弹性大,硬度小)。
2、原料药中含矿物类药量较多,黏性查。
3、黏合剂选择不当或黏性不足,润滑剂不合适。
4、含挥发油脂肪油类成分多。
5、含水量太低。
6、颗粒质地疏松,流动性差,常使颗粒填入模孔量不足而产生松片。
7、冲头长短不一,片剂所受压力不同,受压过小者产生松片。
8、压力不够或车速过快受压时间太短等。
三、裂片的原因及解决发法。
1、制粒时黏合剂或润滑剂选择不当,或用量不足,或细粉过多,或颗粒过粗过细,此时在不影响含量的情下可筛去部分细粉,或加入干燥黏合剂如CMC等混匀后再压片。
2、颗粒中油类成分较多,减弱了颗粒间的黏合力;或纤维性成分较多,富有弹性而引起裂片,此时可加入吸收剂或糖粉克服之。
3、颗粒过分干燥引起裂片,可喷入适量的乙醇,亦可加入含水量较多的颗粒,或在地上洒水使颗粒从空气中吸收适当水分。
4、压力过大或车速过快使空气来不及逸出而引起的,可调整压力减慢车速克服之。
5、冲模不合要求,由于冲模使用日久,逐渐磨损,以致上冲与模圈不吻合;冲头向内卷边,压力不均匀,使片剂部分受压过大而造成顶裂;模圈使用日久时模孔中间因摩擦而变大,致使中间直径大于口部直径,这样在片剂顶出时亦会裂片,可调换冲模解决。
药用辅料学重点总结-复习资料
一:药用辅料学: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辅料与药物剂型、处方、制备工艺等的相互关系和药用辅料的开发、应用等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二:药用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作用:1、药用辅料是药物制剂的物质基础2、药用辅料可改变给药途径和作用方式3、药用辅料可以促进药物吸收4、药用辅料可以改变药物理化性质5、药用辅料是提高制剂质量的关键三:液体制剂的特点:1、吸收快,作用迅速2、给药途径广泛3、减少某些药物刺激性4、服用方便5、体现复方制剂综合作用四:液体制剂分类1、均相:低分子溶液剂(<1nm,以分子离子形式存在,动力学、热力学稳定);高分子溶液剂(1~100nm,以胶粒形式存在,动力学稳定,热力学不稳定)2、非均相:溶胶剂(1~100nm,以胶体形式存在,动力学、热力学均不稳定)乳剂(>100nm,以小液滴形式存在,动力学、热力学均不稳定)混悬剂(>500nm,以固体微粒形式存在,动力学、热力学均不稳定)五:分散介质的作用:1、溶解作用2、分散作用3、浸出作用六:分散介质选用:1、根据介质本身性质选择2、根据药物理化性质选择3、根据给药途径选择4、根据剂型选择5、根据其他因素选择(如,成膜材料,包衣材料等)七:乙醇:易挥发,易燃烧,沸点78.3℃,与水混合体积缩小,放热作用及用途:1、浸提溶剂2、溶剂3、防腐剂(20%以上)八:甘油(丙三醇):性质:高沸点粘稠液体,味甜有温热感和引湿性,冰点低能防冻,与水、乙醇任意混溶作用及用途:1、溶剂(含水10%以上无刺激性),不单独做注射溶剂2、浸提辅助剂3、甜味剂(高浓度乙醇制剂中含量=<20%,内服含12%以上可防止鞣质析出)4、增塑剂5、防腐剂(含30%以上)6、润滑剂、润湿剂等九:丙二醇:粘稠吸湿性液体,有可燃性,与水、丙酮、乙醇、甘油混溶作用及用途:1、溶剂(优于甘油)2、渗透促进剂3、防腐剂十:二甲基亚砜:万能溶剂,粘稠吸湿性液体,味苦,可防冻十一:有效成分:指某一单体化合物,能用分子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的活性理化性质有效部位:指有效成分的混合物,指一大类有效物质。
论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外界因素及稳定化方法
论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外界因素及稳定化方法外界因素即环境因素,包括温度、光线、空气、金属离子、湿度与水分、包装材料等,其中温度对各种降解途径均有影响,光线、空气、金属离子主要影响氧化反应,湿度、水分主要影响固体制剂,包装材料是各种产品均应考虑的问题。
(一)温度的影响根据Vant′Hoff规则,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约增加2-4倍。
对不同反应,速度增大的倍数不同,这是一个经验规律,可以粗略估计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而Arrhenius定律则宣描述了温度与反应速度之间的关系:k=Ae-E/RT (4-9)式中,k是反应速度常数,A为频率因子,E为活化能,R是气体常数,T是绝对温度。
此式是药物制剂稳定性预测的主要理论依据。
温度越高,药物的降解反应越快,如青霉素水溶液的水解,在4℃时贮存,7天后损失效价16%;而在24℃贮存,7天后损失效价高达78%.因此,对易水解或易氧化的药物要注意控制温度,尤其是对注射液,在保证完全灭菌的前提下,适当减低灭菌的温度或缩短时间,避免不必要的长时间高温,以防止药物过快的水解或氧化;对热敏感的药物如某些生物制品、抗生素等,要根据药物性质,合理地设计处方,生产中可采取特殊工艺,如无菌操作、冷冻干燥、低温贮存等,以确保制剂质量。
(二)光线的影响光是一种辐射能,波长越短,能量越大,该能量能激发许多药物的氧化反应,并使反应加快。
药物的光解主要与药物的化学结构有关,酚类药物如苯酚、吗啡、肾上腺素、可待因、水杨酸等,还有分子中含双健的药物如维生素A、D、B12等都能在光线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
光敏感药物还有氯丙嗪、异丙嗪、核黄素、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叶酸、辅酶Q、硝苯吡啶等。
光解反应较热反应复杂,光的强度、波长,灌装容器的组成、种类、形状、与光线的距离等均对光解反应速度有影响,对于因光线而易氧化变质的药物在生产过程和贮存过程中,都应尽量避免光线的照射,有些应使用有色遮光容器保存。
药品制备过程中的流动性和稳定性研究
药品制备过程中的流动性和稳定性研究药品的制备过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中的流动性和稳定性问题是需要高度关注的。
药品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是直接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它们的不良变化会严重影响药品的功效和安全性。
因此,药品制备过程中,对流动性和稳定性的研究至关重要。
一、药品流动性的重要性药品的流动性对于制备工艺和生产效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流动性好的药品易于在制备和生产过程中进行搅拌、混合和分散等操作,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制备成本。
此外,流动性好的药品也易于用于制备不同形态的药品,如口服片、注射剂、软胶囊等,这些不同形态的药品比较难以制备,而流动性良好的原料可以为这些形态的药品制备提供充分的保障。
二、药品流动性的研究方法药品流动性的研究主要包括实验室试验和工艺试验两种。
实验室试验主要通过“流动角”来反映药品的流动性。
所谓流动角,是指药品粉末自由流动时流动表面和药品表面所呈现的夹角。
流动角的大小与药品的流动性密切相关,流动角越小,药品的流动性越好。
工艺试验主要是通过实际工艺过程中的操作反映药品的流动性。
比如,在制备口服片时,需要将药品粉末与其他原料混合后压片。
药品粉末的流动性好,可以保证不同原料混合均匀,在压片过程中形成均匀的口服片,而流动性差的药品粉末则容易出现不同原料混合不均匀、口服片不稳定等问题。
三、药品稳定性的重要性药品的稳定性指药品在长期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稳定性差的药品容易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质量问题,如药品的硬度变化、颜色变化、溶解度下降等,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药品的效果和安全性。
四、药品稳定性的研究方法稳定性研究主要包括储存稳定性试验、热稳定性试验、湿热稳定性试验等。
储存稳定性试验主要是通过将药品置于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长期储存,然后对储存过程中药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检测,判断药品的稳定性。
热稳定性试验主要是通过将药品在高温下进行加热处理,然后对药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检测,了解药品在高温下的稳定性能。
制药工程中的药物流动性与溶解度研究
制药工程中的药物流动性与溶解度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健康意识的增强,制药工程领域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其中,药物流动性与溶解度的研究成为了现代制药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药物的流动性和溶解度是影响其吸收、代谢以及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探讨制药工程中药物流动性与溶解度的研究方法、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应用。
一、药物流动性的研究方法药物流动性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实验测定和数值模拟。
实验测定通常采用不同药物浓度下的流动速度、流变学特性以及渗透性等指标进行评估。
而数值模拟则通过建立药物流动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药物在不同流动环境中的传输过程。
虽然实验测定具有直接性和准确性的优势,但其过程繁琐且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较大。
相比之下,数值模拟方法能够对药物流动的宏观行为进行更全面和系统的研究,但仍需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验证和调整。
二、药物流动性的影响因素药物流动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药物本身的性质、溶剂特性以及流动环境等。
首先,药物的分子结构、粒径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等因素会直接影响药物的流动性。
其次,溶剂的性质如黏度、温度以及溶解度等也会对药物的流动性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流动环境的条件,如流速、通道形状以及搅拌速度等,也会对药物流动性产生显著的影响。
三、药物溶解度的研究方法药物溶解度是指药物在给定温度和压力下,溶于溶剂中的量。
药物溶解度的研究旨在揭示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行为以及影响其溶解度的因素。
常用的药物溶解度测试方法包括体外溶解度测定法、相图法、饱和溶液法等。
体外溶解度测定法通常通过在不同温度和溶剂条件下测定药物的溶解度,以揭示药物的溶解特性。
相图法则通过构建溶剂体系的相图,对药物在不同溶剂组成下的溶解度进行研究。
饱和溶液法则通过将药物与溶剂接触一段时间,测定达到平衡后药物的溶解度。
四、药物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药物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与药物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
药物的分子结构、晶型以及表面活性剂等都会对药物的溶解度产生重要影响。
常用药用辅料性质用法及注意事项
一种遇水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达到崩解作用的酸、碱系统。最常用的酸、碱系统是枸橼酸或酒石酸与碳酸 氢钠或碳酸钠组成。泡腾崩解剂的作用很强,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分,一般在压片时临时 加入或将两种成分分别加于两部分颗粒中,临压片时混匀 适用于对水稳定的药物,在处方中谁溶性成分较多者时可能出现发黏,结块和湿润不均匀、干燥后颗粒发 硬等现象,此时最好选择适当浓度的乙醇水溶液以克服上述不足 用于遇水易分解的药物或遇水黏性太大的药物,中药浸膏的制粒常用乙醇-水溶液做润湿剂,随着乙醇浓度 的增多,湿润后所产生的粘性降低,常用浓度为30%-70% 干粘合剂,50-70%溶液为糖浆 最为常用的粘合剂,适于对湿热稳定的药物压片;常用浓度5%-30%,但以10%最为常用,分为冲浆法与煮浆 法,冲浆是将淀粉混悬于少量(1~1.5倍)水中,然后根据浓度要求冲入一定量的沸水,不断搅拌糊化而 成,煮浆是将淀粉混悬于全部量的水中,在加层容器中加热并不断搅拌(不宜用直火加热、以免焦化)直 至糊化。 优良的粘合剂,其水溶液(3%~5%)、醇溶液及固体粉末都可应用;且适合做干燥粘合剂 此类辅料随型号、规格的变化,其年度等物理性质发生变化,故应控制型号和规格。作为粘合剂时常用浓 度为2%-10%,选择纤维素衍生物作粘合剂,要注意粘性过强对崩解度的影响 CMC-Na:溶于水、最初粒子表面膨化,然后水分慢慢浸透到内部而形成透明的溶液,需要时间较长,最好 在初步膨化后加热至60-70度,浓度一般为1%~2%,粘性较强,用于可压性较差的药物。 EC,乙基纤维素,不溶于水,在乙醇等有机溶媒中溶解度较大,并根据浓度不同产生不同强度的粘性,主 要用作缓释制剂的粘合剂,其黏性较强,在胃肠也中不溶解,会对片剂的崩解及药物的释放产生阻滞作用 。 MMC:干粘合剂,适于干法制粒及粉末直接压片用 HPC:纤维素的羟丙基醚化物,含羟丙基53.4%~77.5%,易溶于冷水,加热至50℃发生胶化或溶胀现象;克作 为湿法制粒的粘合剂也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粘合剂。 MC:甲基纤维素,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可形成粘稠的胶体溶液而作为粘合剂使用。但:当蔗糖或电解质达到 一定浓度是本品会析出沉淀 HPMC:羟丙甲纤维素,最常用的薄膜衣材料,溶于冷水成为粘性溶液,2%~5%的溶液作为粘合剂使用。制备 时,最好将HPMC加入到总体积1/5~1/3的热水(80-90℃)中,充分分散于与水化,然后冷却条件下不断搅 拌,加冷水至总体积。 10%-20%明胶溶液或10%-25%阿拉伯胶溶液,粘性强,所制成的片剂硬度大 干粘合剂,亦可配成糊精浆做粘合剂 优良润滑剂,不溶于水,触摸有细腻感,松密度小,比表面积大,易于颗粒混匀并附着于颗粒表面,减少 颗粒与冲模之间的摩擦力,压片后片面光洁美观,用量过大时由于其疏水性会使片剂的崩解或溶出迟缓, 另外镁离子影响某些药物的稳定性(如对乙酰氨基酚),用量一般为0.1%~1% 优良的助流剂,用作粉末直接压片的助流剂,轻质白色粉末,无臭无味,比表面积大,常用量0.1%~0.3%, 价格较贵,应用不广 以喷雾干燥法制得,溶于石油或热的异丙醇,几乎不溶于水,在片剂和胶囊剂中作润滑剂,应用时将其溶 解于轻质石蜡或己烷中,再将此溶液喷于干颗粒上以利于均匀分布,常与滑石粉混合。 可溶于水,良好润滑效果,片剂的崩解和溶出不受影响
粉体表面改性技术改善中药浸膏粉流动性的研究
粉体表面改性技术改善中药浸膏粉流动性的研究打开文本图片集[收稿日期]2022-07-29中药浸膏粉是中药固体制剂的主要原料,流动性普遍较差,影响固体制剂的生产和质量[1-3]。
目前制剂生产中改善浸膏粉流动性的常用方法是制粒或加入助流剂。
制粒法增加了生产工艺单元和成本,且制粒后的可压性明显下降,所制片剂易出现崩解迟缓、溶出度差等问题[4],而加入助流剂法常无法均匀分散或者由于加入量多,造成服用量大。
可见,寻求更有效改善中药浸膏粉流动性的新方法势在必行。
1材料玄参(批号140201),麦冬(批号140201),甘草(批号130701),桔梗(批号140301)均购自武汉刘天保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中药饮片厂;葛根浸膏粉(批号140401),甘草浸膏粉(批号140320),金钱草浸膏粉(批号140210)购自西安嘉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黄浸膏粉(批号140325),冬凌草浸膏粉(批号140329),北豆根浸膏粉(批号140329)购自西安润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葛根、大黄、冬凌草分别为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甘草和北豆根为水提取,金钱草为甲醇提取,葛根浸膏粉、甘草浸膏粉和金钱草浸膏粉为喷雾干燥制得,大黄浸膏粉、冬凌草浸膏粉和北豆根浸膏粉为减压干燥制得。
所有浸膏粉均密封置于干燥器中保存。
纳米SiO2(批号12102401),粒径0~14nm,购自CabotCorporation,Boston,Massachusetts。
2方法与结果2.1浸膏粉与改性浸膏粉的制备2.1.1玄麦甘桔浸膏粉的制备取玄参、麦冬、甘草、桔梗饮片,按照《中国药典》2022年版一部方法制备玄麦甘桔浸膏,并经减压干燥、粉碎过80目筛即得。
2.2改性前后浸膏粉流动性测定[14-15]采用粉体流动性测试仪测定浸膏粉的流动性。
取一定量的待测浸膏粉于筛筒内,在一定的振动强度下使浸膏粉通过漏斗均匀流出,直至获得最高的圆锥体,测量圆锥体斜面与平面的夹角,即得浸膏粉的休止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用辅料流动性的影响因素与改善方法
固体制剂辅料粉体的流动性对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固体制剂的处理过程及制剂质量影响较大。
然而辅料粉体流动性与粒子的形状、大小、表面状态、密度、空隙率等有关,加上颗粒之间的内摩擦力、黏附力、范德华力、静电力等的复杂关系,很难用单一的物性值来表达其影响因素。
(1)粒子大小:一般粉状物料流动性差,大颗粒有效降低粒子间的黏附力和凝聚力等,有利于流动。
在制剂中造粒是增大粒径,改善流动性的有效方法,例如玉米淀粉常规型号流动性很差,但是玉米淀粉胶囊型拥有更大的粒径,流动性得到很大改善。
(2)粒子形态及表面粗糙度:球形粒子的光滑表面,能减少摩擦力,例如喷雾干燥的微晶纤维素呈球体状,流动性更好。
(3)密度:在重力流动时,粒子的密度大有利于流动。
一般粉体的密度大于0.4g/cm3时,可以满足粉体操作中流动性的要求。
(4)含湿量:由于粉体的吸湿作用,粒子表面吸附的水分增加粒子间黏着力,因此适当干燥有利于减弱粒子间作用力。
(5)助流剂的影响:在粉体中加入0.5%~2%滑石粉、二氧化硅等助流剂时可大大改善粉体的流动性。
主要是因为助流剂的粒径较小,填入粒子粗糙表面的凹面而形成光滑表面,减少阻力,提高流动性,而且有一定的抗黏作用,但过多的助流剂反而增加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