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下历史知识点

合集下载

八下历史知识点全

八下历史知识点全

八下历史知识点全1.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主要特点是人类开始使用石制工具并掌握了农业和畜牧业。

2.奴隶社会的形成: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最早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埃及和古代苏美尔。

3.古希腊:古希腊是历史上最早出现城邦制度的国家,其政治制度和文化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4.古罗马:古罗马是古代欧洲最强大和持续时间最长的帝国,其法律和城市规划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5.科学技术的发展: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数学、物理、天文学和医学等,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6.伊斯兰文明:伊斯兰文明是中世纪时期欧洲以外地区最先进的文明,其对数学、医学、哲学、文学等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

7.欧洲封建制度: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社会制度,封建制度的核心是领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农民为领主提供农产品和劳动力。

8.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16世纪的一场文化运动,标志着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重新涌现和研究,对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9.大航海时代: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国家以探险和贸易为目的,开展的一系列航海活动,推动了地理发现,促进了欧洲的发展和殖民体系的建立。

10.宗教:16世纪欧洲一系列对天主教会的运动,其中以马丁·路德为代表,导致了欧洲宗教格局的变化。

11.工业革命:18世纪末到19世纪,英国发生的一系列技术和经济变革,标志着手工业向机器工业的转变,对后来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12.殖民主义:欧洲国家在16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对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进行的殖民地占领和经济掠夺。

13.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至1918年间,欧洲和其他地区的国家之间爆发的一场全球性战争,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14.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工人和士兵发动的一场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

15.阿拉伯国家的独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阿拉伯地区的多个国家脱离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取得了独立。

八下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八下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历史的知识1城乡改革不断深入联产承包责任制1、中国的改革先从农村后城市开始2、改革开始:⑴时间:1978年底⑵标志事件:十一届三中全会⑶地方:安徽、四川地区3、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形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中国的改革为什么先从农村开始?人民公社体制在经营管理上过于集中,在分配上存在着平均主义,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一直到1978年全国农村还有近1/4的生产队社员的收入在50元以下,有1亿多人口粮不足。

5、人民公社解体于1983年。

6、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项适合于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愿望的重大改革。

改革是在坚持集体经济的前提下,在经营方式上改为分户承包、自负盈亏。

7、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意义(评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项适合于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愿望的重大改革。

改革是在坚持集体经济的前提下,在经营方式上改为分户承包、自负盈亏,使农民在生产力上获得更多的自主性,农村面貌由此发生显著变化。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原因:⑴城乡经济交流日渐频繁⑵农村经济开始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⑶大批剩余劳动力逐渐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从事工业和加工业,促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2、意义(作用):⑴有利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⑵有利于农民致富和逐步实现农村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⑶有力地促进了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农村改革的方向:⑴城乡经济交流日渐频繁;⑵农村经济开始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国有企业的改革1、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2、国有企业改革的三个阶段及内容⑴1978年10月—1984年10月(第一阶段)内容:扩大企业自主权⑵1984年10月—1993年(第二阶段)内容: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⑶1993年至今(第三阶段)内容: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八下历史各课知识点

八下历史各课知识点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筹备新中国成立的会议是,会议时间,会议通过的重要文件是《》,简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之前起作用。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七个内容。

3、看P2下边材料,回答,三年指时期,三十年以来指时期,该时期开始的标志是。

“一千八百四十年”中国发生什么事件,从那时起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怎样的变化。

4、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指,时间,开国大典中,54门礼炮中的54指,28响中的28指。

5、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国内、国际两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纪元指。

6、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西藏代表的重要人物。

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7、西藏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的事例:①、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吐蕃;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吐蕃。

②、元朝设宣政院管辖吐蕃。

③、明朝设立乌斯藏都指挥司,管辖西藏。

第2课最可爱的人1、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原因(4条)。

2、美国出兵朝鲜的真正目的是,试列举历史上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的例子。

美国直接干涉新中国内政的事件:。

3、“雄赳赳、气昂昂,跨国鸭绿江”该材料反应的事件是,总司令是。

(总结他的主要事迹。

)4、列举抗美援朝中著名的战役,著名的英雄、,主要事迹分别是。

5、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发扬了、精神,被誉为“”,试想,新时期最可爱的人是。

5、抗美援朝结束的时间,标志是。

6、抗美援朝胜利的伟大意义: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经济建设提供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第3课土地改革1、土地改革的原因:①________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______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起止时间:___——____年底,改革的地点是。

3、开始的标志(法律依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它规定废除______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的土地所有制。

初二下复习知识点总结历史

初二下复习知识点总结历史

初二下复习知识点总结历史
一、古代史
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2.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矛盾激化和秦国一统天下
3. 秦始皇的改革和统一战争
4.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5. 三国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文化纷争
6. 隋唐时期的政治设立和科技发展
7. 宋朝的政治改革和经济繁荣
8. 元朝与明、清王朝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特点
9. 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文化成就和科技发展
二、近现代史
1. 甲午战争和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3. 五四运动和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5. 抗日战争和国共两党的合作
6.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
7. 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8. 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政策
9. 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以上就是初中历史的复习知识点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取得好成绩。

八年级下册历史主要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历史主要知识点整理

八下历史必背知识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过渡(1949-1956)第1课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准备工作?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背景?目的?时间?地点?内容?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性质?3.新中国成立的标志?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流程?内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国际和国内)新中国成立说明了什么?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开国大典上,54尊礼炮齐响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多少周年?4.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基本获得统一)——时间?方式?意义?祖国大陆最后和平解放的地区是(西藏)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始于(元朝)识图:第1页开国大典的图片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1、国民经济的恢复措施?结果?作用?影响?2.抗美援朝(1950--1953) _____原因?目的?开始的时间和标志?部队?指挥者?民族英雄?精神?著名战役?结束的时间和标志?结果?性质?胜利的原因?胜利的意义?3.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时间?标志?内容?结果?意义?4.地主阶级退出历史舞台的标志事件是(1952的土地改革完成)5.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结束的标志是(土地改革的完成?6.为新中国工业化创造条件的是(土地改革)识图:13页第一幅图16页农民分到土地此图说明了什么?标志着?注意:50年代的“土地改革”实行的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实质上仍是土地私有制。

7.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四年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巩固新生的政权采取哪些措施?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956)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也叫“一五”计划时间?基本任务?成就?(工业方面和交通运输业方面)作用?2、过渡时期总路线——-时间?内容?主体?3、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时间?实质?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意义?评价?(缺点)教训?和平赎买的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一、明清社会的变化与发展1.明清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网罗天下的官营企业•工业生产的开始和发展2.社会习俗与风俗的变化•社会礼仪方面的变化•婚姻和家庭制度的变化•饮食方面的变化及文化传承3.思想文化的发展•儒家学术重要性的提升•妇女思想文化的变化•艺术与文学方面的发展二、近代中国的开局与变革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政治与历史背景•对内改革的尝试•外来势力的威胁和挑战2.鸦片战争与中外关系的变化•鸦片战争的爆发与发展•中外贸易关系和国际地位的变化•改革与新思潮的兴起3.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新设与变化•政权更替与政治制度的变化•政治体系的重建•维新运动与新政实施三、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起义•外强内弱的中华帝国•旧民主与新思潮之间的转换•全国规模的革命起义2.辛亥革命的时代意义•辛亥革命造成的政治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转型的贡献•辛亥革命对振兴民族的影响3.新中国的诞生•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与社会变革•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角色•苏联和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对立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中国的命运将走向何方•近代中日战争的成因•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与原因•战争进程中的水土不服和民族感情2.抗日战争的胜利与英雄•抗日战争的发展与胶着状态•抗日战争的胜利及胜利价值•中国抗战英雄的特点与成就3.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抗战对民族精神的鼓舞和历史意义•从国际影响到东亚地位的提升•抗日战争对中国未来政治、社会和经济的打下基础五、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巩固1.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的和平民主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崛起•从抗战到解放战争和平进程的演变2.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的历史进程•党的由来、宗旨和基本举措•革命后期,新民主主义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变迁3.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和党的指导思想•改革和开放政策的重大决策•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绿色科技的推进结束语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已经结束。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初二历史下册的知识点涵盖了多个历史时期和事件,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一、抗日战争1.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标志着局部抗战的开始。

2.西安事变: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最终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七七事变: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标志着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4.南京大屠杀:日本在南京犯下严重罪行,杀害大量无辜平民。

5.百团大战: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对日军发动大规模破袭作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战役。

二、解放战争1.重庆谈判: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2.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决战,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3.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

三、新中国的成立与建设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3.抗美援朝:中国为支援朝鲜人民、保卫国家安全,派出志愿军入朝作战,最终取得胜利。

四、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一五计划:我国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的起步。

2.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3.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五、文化大革命1.文化大革命: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2.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六、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1.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初二下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二下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二下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在初二下学期的历史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历史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同学们回顾与复习。

一、古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1. 人类的进化与迁徙:人类起源于非洲,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迁徙到世界各地。

2. 农业革命的影响:农业的出现使人类逐渐过上了定居生活,社会逐渐形成了部落制度。

3. 文明的兴起: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古美索不达米亚等文明古国的兴起,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中国古代的社会与国家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特点:夏朝是奴隶社会,商朝是封建社会,周朝开始实行封建制度。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分封制导致分封诸侯削弱了周朝的中央集权,诸侯争霸的局面形成。

3. 秦朝的统一:秦始皇实行中央集权,进行了统一法律和文字的改革,统一度量衡。

4. 西汉王朝的繁荣:汉武帝时期达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高峰,开启了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

三、世界的古代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交往1.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希腊是民主的发源地,罗马是封建制的代表,两者对欧洲文明有深远影响。

2. 西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华文明与西域各民族的交流增多,带来了宗教、语言、艺术等方面的交流与融合。

3. 佛教的传播与影响:佛教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传入中国,影响了中国文化和社会制度。

四、中世纪的中国与世界1. 隋唐时期的繁荣:杨广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推行科举制度,盛行互市贸易。

2. 唐宋时期的开放:唐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和宋代的航海活动开放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贸易。

3. 元朝的统一和文化交流:元朝统一中国后,实行了蒙古族的政治制度,同时也进行了汉文化和蒙元文化的交流。

五、大航海时代与世界历史的变革1. 大航海时代的开启:15世纪,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开始进行远洋航行,探索新的航路。

2. 哥伦布的航海: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也为西方殖民扩张奠定了基础。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一、明清时期海外贸易1.大航海时代:16世纪欧洲国家探险热潮,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为主要代表国家。

2.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船队远航东南亚、南亚、中东、东非、红海、波斯湾、印度洋和非洲东岸,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贸易。

3.清朝时期:康熙、乾隆年间采取海禁政策,只允许舟船前往台湾、琉球和东南亚岛屿,对我国与世界的交往造成了限制。

二、甲午战争与中日战争1.甲午战争:发生在19世纪末,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一次战争。

中国清朝和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大日本帝国因朝鲜半岛问题发生冲突,最终中国失败。

2.戊戌变法:甲午战争后的中国政府意识到需要改革现代化,慈禧太后颁布《戊戌变法》,试图对清朝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改革,但因受到保守派反对而失败。

3.中日战争: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是中日两国之间的一场战争。

中华民国领导人蒋介石与日本帝国政府的矛盾激化,最终导致全面战争爆发。

中国胜利。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运动1.五四运动:发生在20世纪初,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次重要事件。

以反对《巴黎和约》为契机,学生群体和知识分子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民主自由等权利。

2.中国国民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成立于20世纪初。

蒋介石是该党的领袖,为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五卅运动:发生在1925年,是上世纪初期中国工人运动的一次重大事件。

上海纱厂工人因工资问题罢工,蒋介石政府动用军队镇压,但最终还是不得不承认工人的各种要求。

四、中国共产党的兴起1.中国共产党:成立于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重要的政治力量之一。

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遭遇困境后采取的一次大规模行动。

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内,中国红军徒步行军万里,逃离敌人追击,最终到达陕西闽西地区,这对中国革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抗日战争:发生在1937年,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一场全面战争。

历史八下知识点总结

历史八下知识点总结

历史八下知识点总结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历史概述1. 隋唐时期- 隋朝统一与大运河的开凿-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2. 宋元时期- 北宋的建立与王安石变法- 南宋的抗金斗争与经济文化发展- 元朝的统一与行省制度3. 明清时期- 明朝的建立与海禁政策- 清朝的兴起与康乾盛世- 晚清的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二、中国近现代史重要事件1.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开端- 鸦片战争背景与影响-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2. 洋务运动与自强革新- 洋务派的主张与实践- 洋务运动的成效与局限3. 辛亥革命与民主思想的传播- 孙中山与同盟会的成立- 辛亥革命的过程与结果4.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的爆发与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主张与影响5.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 抗日战争的经过与胜利6. 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成立- 解放战争的主要战役-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三、世界历史重要事件与人物1.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影响-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社会变革2.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代- 法国大革命的起因与过程- 拿破仑的统治与对外战争3. 世界一战与巴黎和会- 一战的爆发与结果-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4. 世界二战与联合国的成立- 二战的主要事件与影响- 联合国的成立与国际秩序的重建5. 冷战与国际关系的演变- 冷战的起源与过程-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格局四、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1. 历史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历史资料的类型与价值- 历史资料的分析方法2. 历史事件的时空背景理解- 历史事件的时间线梳理- 历史事件的地理环境分析3. 历史人物评价与思考-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影响- 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与方法4. 历史思维的培养与提升- 历史思维的特点与重要性- 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途径五、历史学科考试策略1. 历史知识点的系统复习- 知识点的整理与归纳- 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2. 历史题目的解题技巧- 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方法3. 历史论述题的写作技巧- 论述题的文章结构安排- 论述题的论据选取与论证以上是历史八年级下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同时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能力和考试技巧。

八下历史知识总结

八下历史知识总结

八下历史知识总结
1. 第一次世界大战
- 战争起因:列强之间的矛盾激化,奥匈帝国继承人被刺杀一事引发战争
- 战争进程:开始是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后来变成了同盟国和三国同盟双方对抗的全面战争
- 结果:同盟国战胜,奥匈帝国、德国、俄国帝国解体,列强重新划分了殖民地
2. 俄国十月革命
- 背景:一战期间,俄国内忧外患,国内经济困难,民众不满
- 革命过程:1917年2月沙皇被迫退位,临时政府继承政权。

10月布尔什维克武装夺取政权
- 影响: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国家建立,苏维埃政权确立
3. 美国的经济大危机
- 起因:1929年股市崩盘,银行资金链断裂,工厂倒闭,失业人口激增
- 发展:政府实施"新政"干预经济,但危机反复,直至二战结束才步入复苏
- 影响:引起美国新自由主义思潮,政府开始加强管理经济
4. 日本军国主义
- 兴起:日本在一战后加入列强,民族主义高涨,对外扩张
- 发展:侵华到制造七七事变、全面侵略中国,并与美国等国结盟对抗
- 结果:在二战中被同盟国打败,臣服于美国主导的新秩序
5. 法西斯主义
- 代表人物:墨索里尼、希特勒
- 主张:极端的民族主义、排斥他国移民,建立独裁专制的政权
- 危害:操纵民族仇恨,发动侵略战争,大屠杀犹太人等少数群体,造成人类浩劫
6. 第二次世界大战
- 原因:法西斯国家德意日的扩张与霸权主义,列强无法平息危机
- 经过: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战火燃遍全球,形成轴心国与同盟国对抗
- 结果:1945年纳粹德国投降,同盟国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战后新秩序
这次总结概括了八年级下册历史的主要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复习和查漏补缺。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一.中国现代史: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

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富强、民主、自立的一段发展史。

二.历史分期(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1956—1966)(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4)徘徊时期(1976年—1978年)(5)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978—至今)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 时间:1949年9月。

2. 地点:北平。

3. 目的: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4. 内容(1)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A. 共同纲领的地位: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B. 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②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2)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3)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4)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5)采用公元纪年。

(6)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目的: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5. 意义:①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的准备。

二.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1. 经过: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 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 意义(1)国内: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②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八年级下册史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史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史知识点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八年级下册历史课程包括从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本文将对八年级下册历史课程内容进行介绍和总结。

一、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分水岭,标志着中国从封闭半封闭状态走向近代化进程。

1840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侵占了香港,并强制中国签订《南京条约》。

中国政府重新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5个通商口岸,并鸦片贸易合法化。

此后,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二、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运动,充分反映了下层人民对清政府的不满和渴望祖国繁荣富强。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发动了反清起义。

1853年,太平天国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都南北朝时的东都。

但是,太平天国军最终失败,清政府控制住了局势,太平天国运动结束。

三、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变革尝试之一。

1898年,光绪帝发动了戊戌变法,企图通过改革救国。

这次变法主要涉及到政治、军事、教育、经济等方面,试图在外部社会和封建中国两大悖论之间寻求稳定。

但变法不善收场,几乎没有造成任何实质性改革。

四、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分水岭,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开端。

1919年,中国学生、工人及知识分子在北京的五四广场上游行示威,要求废除对德国的巨额赔款,废除不平等条约,拒绝将中国领土割让给其他国家。

五四运动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思想态度,成为后来中国革命和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五、八国联军侵华八国联军侵华,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惨痛的一页。

1900年,八国联军在清政府允许下侵占中国首都北京,致使中国处于国家危机之中。

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的经济、文化、国家尊严和主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揭示了中国的实力薄弱和亟待振兴的事实。

六、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的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宣告了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统治,启动了全国性的政治变革。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国的成立和巩固(1949-1952)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筹建新中国)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容: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中华人民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国徽没有确定④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鸣炮28响的含义: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经历28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国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的主人。

(2)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新中国的成立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1951年10月概况:1951年,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关于和平解放的协议》,获得和平解放。

意义: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①唐朝文成公主入藏②元朝设宣政院③清朝设驻藏大臣)第2课“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1950、10---1953、7)★★★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还领导过百团大战)★★★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掌握其事迹)结果:1953年7月美国克拉克将军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影响(意义):维护世界和平,大大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抗美援朝精神: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所以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思想1. 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实施•中央集权制度的优缺点2.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产生•科举制度的内容和流程•科举制度的意义和影响3.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二、异域政权与文化交流1. 元朝政权•元朝的建立和统治•元朝政治制度•元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2. 明朝政权•明朝的建立和统治•明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3. 明朝与外族文化交流•明朝与欧洲的文化交流•明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明朝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三、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演变1. 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经济的基本特征•农业生产的技术改进•商品经济和手工业的兴起2. 封建政治的演变•封建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封建政治的演变和发展•封建政治的危机和衰落3. 封建文化的演变•封建文化的基本特征•封建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封建文化的危机和衰落四、近代中国的命运与抗争1. 中华民族的抗争•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时间和事件•甲午战争的起因和背景•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2. 独立自主的奋斗•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基本实践•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抗争和革命3. 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国共内战的发展和背景•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上内容是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八下历史知识点全

八下历史知识点全

八下历史知识点全一、夏商时代夏商时代是我国古代历史发展早期重要的历史时期,距今约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前1046年。

夏朝在今河南商丘建立,商朝在今山东临淄建立。

夏祭先,尊其为太上皇,实行一政三慎,由天子,诸侯及其官吏联合统治国家,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分封制的部落国家。

商朝古城在今山东省曲城市,有完善的行政体制,是第一个废除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

二、周朝时期周朝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王朝,距今约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21年。

这一时期以周武王统一六国为标志,由太上皇创立“万户侯”,实行封建制度,实行周礼制度,统一了六周诸侯国,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政治单位,最终构成了帝制,进一步丰富和巩固了我国封建政治体制,树立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政治文化传统,是我国封建文明的基础。

三、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时期,距今约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

这一时期,天子分封诸侯,武王伐纣,实行分封制,形成了以周武王为首的封建政治体系。

这一时期,田家权力逐渐强大,宋礼诸礼制章书的制订,变法的出现,宋惠王之变,都是新的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四、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进入鼎盛时期的一段时期,距今约公元前403年到公元前221年。

这一时期,形成了由七国鼎立的封建制度,由所谓的“六国”组成,由其中的四国:楚、齐、燕、韩构成核心,外加秦、赵两国。

各国纷争,历经楚、魏、齐等国之争,得出思想家墨子、仲尼、老子和荀子等人的智慧结晶。

同时,以“六畿”为中心,达到了文化上的巨大发展。

秦朝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期,距今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

秦始皇继承战国的局面,采用三分天下的策略,攻破破弱的诸侯,统一六国,统一了中国,树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系,实行杨丞相的科举制度,统一度量衡,路旁等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期。

六、西汉时期西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时期,距今约公元前206年到公元8年。

受项羽挫败秦朝,汉文帝刘邦创立汉朝,汉朝就以陕西渭滨为都城,实行太子制度,分封诸侯,形成封建政治的最高峰,并由阖闾制度形成了帝国的政治中心,逐步形成完善的政体制度,社会文化发展。

八下历史知识点归纳大全

八下历史知识点归纳大全

八下历史知识点归纳大全八下历史知识点归纳大全:一、罗马帝国的兴起和辉煌1.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509年至公元前27年)1)罗马城市的建立和罗马共和国的形成: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市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共和国制度逐渐形成。

2)贵族统治的共和国制度:罗马共和国实行贵族统治,政治制度以三权分立为基础。

2.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27年至公元476年)1)凯撒、安东尼和奥古斯都的斗争:凯撒、安东尼和奥古斯都三者之间的权力争夺,最终奥古斯都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

2)罗马帝国的版图扩大:罗马帝国通过一系列征战,将整个地中海沿岸地区纳入其版图。

3)罗马法的产生和发展:罗马帝国的法律体系对欧洲及世界法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奴隶制度和劳动力来源:罗马帝国经济的繁荣主要依靠奴隶制度提供的廉价劳动力。

二、东西罗马帝国的兴衰1.罗马帝国的分裂(3至4世纪)1)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危机:政治腐败、经济贫困、军事削弱,导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和东罗马。

2.西罗马帝国的覆灭(476年)1)西罗马的覆灭:西罗马帝国在476年被哥特人摩拉松征服,正式结束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2)东罗马帝国的延续: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延续至1453年,对东方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伊斯兰教的兴起和传播1.伊斯兰教的兴起(7世纪)1)先知穆罕默德的生平和教义: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他的教义在阿拉伯地区得到了迅速的传播。

2)伊斯兰教的教义和基本教规:伊斯兰教的五大教义和五大基本功(恪守信仰、祈祷、斋戒、天课和朝觐)。

2.伊斯兰教的传播(7至8世纪)1)伊斯兰帝国的建立:原先是由先知穆罕默德的继承者哈里发兴建。

2)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影响:伊斯兰教逐渐传播至阿拉伯地区、非洲、西亚等地区,对当地的文化、宗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中国古代的交通和通讯1.中国古代的交通运输(黄河和长江地区)1)水路交通:黄河和长江两大水道在中国古代的贸易和交通中起到重要作用。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一、成立1949.10.11、筹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内容:(通过-选举-决定-建立)①通过“共同纲领”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主席③决定国旗、代国歌、首都、纪年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2、标志:开国大典1949.10.13、意义(1)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注意理解)①对国家的影响: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②对人民的影响: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外(国际):①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②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二、巩固1、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代表:1951、阿沛阿旺晋美(2)意义:巩固了新中国政权,大陆统一,民族团结。

2、抗美援朝(1)必要性(原因):美国入侵朝鲜和对中国的侵略活动威胁到中国安全(2)时间:1950.10——1953.7(3)司令员和军队:彭德怀和中国人民志愿军(4)意义:①巩固了新中国政权②志愿军战士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③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④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安定的周边环境;3、土地改革(1)必要性(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时间:1950——1952底(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基本完成土改)(3)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4)意义(祥见课本13页)①对地主和农民的影响:消灭地主,农民成为土地主人;②巩固人民政权③推动了农村和农业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成功的探索1、“一五计划”(1953——1957)(1)必要性及目的(背景、原因):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很低;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中国现代史八年级(下)中国现代史(1949年——)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时期(1949年新中国建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1956年八大——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篇章。

2.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新中国建立初,政府为巩固新中国政权的措施:①人民政府与投机商展开“米粮之战”,全国物价开始稳定。

②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

到1952年底,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基本完成。

P.9③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4.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化三改造)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

6.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是盲目求快,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失误的原因是违背客观规律办事。

后果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8.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开始的标志:“五一六通知”。

结束的标志: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影响:见教材p.39。

启示:经过“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人们懂得,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悲剧,必须保障和发展人民民主,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的历史转折。

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全会内容: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③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1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民创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明确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空前地调动了农民地生产积极性,解放、推动了农村生产力地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3.★1980年建立第一批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开始,引发了第一次沿海开放的高潮,并进而促进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绩充分证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其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发积累了经验,它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面上丰富了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14.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

15. 文革后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1982年,第五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先后制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一批重要法律,初步建立起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16.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

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P.79 1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定义):少数民族在本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制度。

作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8.▲“一国两制”: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国家的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此构想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了出来,后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香港终于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目前海峡两岸交往的原则:相互尊重、互补互利的原则。

目前海峡两岸交往的任务: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

19.1985年3月,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

1991年我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

世界古代史一、史前时期的人类1.南方古猿是人类的始祖。

距今约三四万年前的晚期智人,已经是现代意义上的人类。

目前世界上主要有黄种人、黑种人和白种人三大人种。

一些学者认为种族的形成主要是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上古人类文明2.大河流域的文明:①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形成了统一的国家。

古代埃及文明最著名的历史遗产是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

②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成立,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的一部著名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

法典的实质是保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

③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构成了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3.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而罗马基本保持了希腊文明的特点,希腊和罗马文明共同构成了地中海文明。

4.在希腊城邦中,最著名的是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

经过梭伦改革,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

雅典的民主政治的体现:p.955.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年-公元前146年):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爆发的战争。

公元前31年,罗马的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

三、古亚欧文明6.大化改新公元646年,日本统治者进行的改革“大化改新”的性质:它是日本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内容: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将天下公田班给公民;实行租庸调制,统一租税;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意义: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7.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开始传教,在麦加建成了历史上第一个阿拉伯国家。

8.法兰克的查理·马特进行改革,把土地有条件地分封给贵族。

在这种分封的基础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次序: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

★拜占廷帝国衰亡的原因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的素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古老的拜占廷帝国灭亡。

拜占廷帝国衰亡的原因:一方面拜占廷帝国经济的衰落(查士丁尼的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其丧失了经济基础;另一方面,拜占廷自身的固步自封也使其不得发展,逐渐落后。

他们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民的有点和长处。

拜占廷帝国衰亡带来的启示: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三、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9.最早的文字是公元前4000年代末,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

稍晚一点的埃及人发明的象形文字为以后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10.史诗在古代文明中是一种主要的文学形式。

《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部西方最早的史书。

包括两部分:《伊利亚特》、《奥德赛》最能代表古希腊文学成就的是悲剧。

著名悲剧家有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利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欧里庇得斯(《美狄亚》、《特洛伊妇女》),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之父”。

《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

11.古代著名的建筑有希腊的帕台农神庙、罗马圆形竞技场、巴黎圣母院(典型的法国哥特式建筑)、阿拉伯清真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