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时期的欧洲歌剧文化
17世纪到20世纪西方歌剧的发展
引言在17世纪到20世纪,西方歌剧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从最初的意大利歌剧到后来的德国和法国歌剧,不断演变和丰富。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历史、文化和音乐等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一主题,以期对西方歌剧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一、17世纪:意大利歌剧的诞生和发展1. 奠基:意大利歌剧的诞生17世纪初,意大利的新威尼斯剧院为歌剧提供了舞台,莫札特的《多妮朵利嘉儿》等作品拉开了歌剧创作的序幕。
意大利歌剧以激情、表演和旋律为特点,为后世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发展: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歌剧在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著名作曲家普契尼的《里戈莱托》等作品在此时期涌现,对歌剧的形式和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时期的歌剧注重音乐和舞台效果的结合,呈现出极致的艺术表现力。
二、18世纪:法国和德国歌剧的崛起1. 法国歌剧的独特魅力18世纪,法国歌剧开始崭露头角,以其优雅的舞台设计和丰富的剧情著称。
作曲家朗基耶等人的作品,使法国歌剧逐渐成为欧洲歌剧界的一颗耀眼明珠。
2. 德国歌剧的探索与创新与法国歌剧相比,德国歌剧在18世纪进行了更为深刻的探索与创新。
莫扎特和韦伯等作曲家的作品,为德国歌剧注入了更多的戏剧性和音乐性,将歌剧推向了新的高度。
三、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繁荣1. 情感表达的浪漫主义歌剧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和戏剧性,作曲家梅耶贝尔等人的作品,将歌剧的音乐和剧情进一步结合,呈现出更为细腻和深刻的艺术表现。
2. 意大利歌剧的复兴:威尔第和普契尼在19世纪,意大利歌剧经历了一次复兴,威尔第的《茶花女》和普契尼的《图兰朵》等作品,使意大利歌剧再次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其悠扬的旋律和深刻的戏剧性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四、20世纪:现代主义的歌剧创作1. 探索新领域:20世纪现代主义歌剧20世纪,现代主义歌剧开始在欧洲和美国等地兴起。
其作品的题材更加多元化,音乐风格更加大胆前卫,对传统歌剧形式进行了颠覆和重新诠释。
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古典音乐器乐曲从声乐中获得启发的例子
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古典音乐器乐曲从声乐中获得启发的例子一、欧洲浪漫主义声乐艺术特征(一)注重人物形象塑造。
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声乐作品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以人为本”,这个特征主要体现在音乐的人物形象塑造上。
如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作曲家就是通过乞丐艺人的脚印影射了他对自己的命运和前途的担忧。
(二)重视民族特点。
为了强调个人的音乐风格,艺术家们开始重新审视本国和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价值,并着眼于对其的兴趣和挖掘。
作曲家通过吸收自己本民族的民间声乐中的传统音乐要素和独特主要特征,并加以改变和创新,从而使其能得到相应的提高,更好地体现本民族的民族特性。
浪漫主义比较重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最典型的代表是在19世纪的被誉为“钢琴诗人”的波兰音乐奠基人——肖邦。
肖邦把他的音乐植根于波兰民族民间文化,以民间生活为创作素材,将民族解放情怀和爱国主义思想融入创作,开创了波兰舞曲和玛祖卡两种钢琴曲的体裁。
他的一生致力于弘扬波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并以此创作了一大批钢琴曲。
(三)侧重情感表达。
浪漫主义时期的声乐艺术还非常注重抒情性和幻想性的情感表达。
处于弱势的客观理性以及崇尚个人的主观感受,注重感性理解使作曲家在这一时期的声乐艺术诉求中更富有感情色彩,主观空想因素和人物内心精神世界刻画成为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声乐创作的灵魂所在。
二、浪漫主义时期的大歌剧(一)大歌剧的兴起。
19世纪,法国大歌剧的兴起及其繁荣对欧洲歌剧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和意义。
浪漫主义音乐发展初期,以罗西尼、贝多芬和斯蓬蒂尼等人为主的作曲家创作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大歌剧。
这其中又以罗西尼创作的歌剧最为经典,他的歌剧创作强调象征性意义和整体化倾向,他的歌剧作品《摩西》和《威廉退尔》迄今是歌剧音乐舞台中的稀有之物。
在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后期,来自意大利的作曲家多尼采蒂、贝利尼、威尔第和来自法国的作曲家古诺,他们创作的歌剧作品对大歌剧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繁荣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西方歌剧--PPT
1、格鲁克(1714-1787)歌剧改革使活生生的人性在歌剧中体现出来, 将歌剧融合在一种剧情统一、格调高贵的气氛中。音乐上,将宣叙调 和咏叹调紧密结合为一体,并在宣叙调中加入伴奏,替代了以往的清 宣叙调,并以性格化的配器条道路公式化的配器原则,使歌剧的全剧 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奥菲欧与尤丽狄茜》《伊菲姬尼在陶 里德》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并非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直接延续,两者在18世纪 30年代至50年代平行进行,同时存在。
古典主义音乐在18世纪主要有三种风格:一、洛可可音乐风格,反映 了贵族阶层向资产阶级的转变;二、启蒙运动音乐风格,包括理性精 神、乐观精神和追求进步的精神;三、狂飙运动音乐风格,它与德国 资产阶级追求崇高的理想相映生辉。
巴洛克时期的歌剧1600-1750(巴洛克是歌剧艺术的探索和成型时期) 1600年,由意大利佛罗伦萨“卡梅拉塔”小组中的努契尼、佩里创作
的抒情性音乐剧《犹丽狄茜》,是西方音乐史上至今得以保存的最早 的一部歌剧,1600年被称为歌剧诞生的年代。
意大利歌剧乐派
1、蒙特威尔第(1567-1643)意大利作曲家,威尼斯歌剧代表人物, 歌剧的戏剧性音乐的创始人。
法国大歌剧原指巴黎歌剧院上演的大型豪华正歌剧,后来专指19世纪 以来有对白的法国大型歌剧。其特征是:题材严肃,规模宏大,布景 华丽,插入芭蕾,常分为5幕。
二、发展历程
巴洛克时期的歌剧 古典主义时期的歌剧 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 20世纪歌剧发展的一般状况的歌剧
(一)巴洛克时期的歌剧1600-1750
2、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 创作了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室内乐等600多部作品。
正歌剧(传统的意大利歌剧):《伊多梅纽斯》、《狄托的仁慈》 意大利风格的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 德国风格的歌唱剧:《后宫诱逃》、《魔笛》
歌剧的发展史
吴勇辉09401240124 电气本0901歌剧的发展史歌剧是音乐、戏剧、诗歌、舞台美术、舞蹈等交融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是高度集中的舞台表演艺术,也是声乐艺术中难度最大,最具艺术魅力的重要艺术形式。
歌剧产生于16世纪末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它是著名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物。
1597年,诗人努尼里奇,作曲家佩里卡奇尼等根据神话故事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歌剧《达芙内》可惜早已失传,1600年作曲家丁·佩里所写的《犹里狄茜》是西方公认的第一部西洋歌剧,开创了歌剧的新纪元。
到17世纪上半叶(1637年)世界上第一座歌剧院在意大利威尼斯建立,名叫“圣卡西阿诺歌剧院",标志着歌剧已开始走向平民百姓,加之这时的歌剧在创作上的发展与创新、使歌剧从简单的叙述形式改变为戏剧性形式,从而使歌剧向前跨进了一大步。
到17世纪末,音乐发展达到了一个辉煌的时代,产生了几位划时代的大音乐家,其中包括意大利的斯卡拉蒂,法国的拉穆和德国的巴赫与亨德尔.当时在罗马影响最大的斯卡拉蒂,他一生写了115部歌剧,确定了歌剧咏叹调的ABA基本形式,并在A段反复时加上装饰音及华彩段,极大地发展了人声的歌唱艺术,丰富了歌唱的表现力,推动了歌唱技术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只顾炫耀技巧的不良风气,当时歌剧舞台上活跃着阉人歌唱家,人们挑选出一些音色优美的男孩,给他们施行阉割手术,使他们在保存高音音域的同时,保存了男子的力度;另一种不良现象是,剧院为了吸引观众,引进某些与剧情关系不大的奇特情景,豪华的布置或盛大的场面,这样做削弱了歌剧的戏剧性和思想内涵的表达,使歌剧的整体性与艺术性有所下降。
格鲁克是歌剧史上的改革者,他提倡音乐服从戏剧的效果,主张歌剧的戏剧性和音乐性的完美统一,反对故弄玄虚的浮夸做法,主张除掉那些同戏剧和台词无关的装饰音乐。
同时,格鲁克还提倡用本国语言创作,以发展各国歌剧,他的改革使歌剧通向了意大利浪漫主义的道路。
罗西尼是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的先锋,他创作了《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威廉退尔》等杰作,标志着意大利歌剧步入成熟期,与他同样有名望的作曲家有多尼采蒂、贝里尼等,他们作品的特点是演唱者不仅需要有高超的声乐技巧,而且音乐旋律也优美迷人,把歌剧艺术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迄今为止,演唱难度最大的歌剧基本上都出自这三位作曲家之手,人们还常把这一时期的歌剧称为歌剧的美声时期。
欧洲古典音乐的四个历史时期
欧洲古典音乐的四个历史时期欧洲古典音乐发展迅速,有着悠久的历史,那么你知道欧洲古典音乐的四个历史时期吗?以下是店铺分享的欧洲古典音乐的四个时期,赶紧快和小编来看看吧。
欧洲古典音乐的四个时期巴洛克时期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德国巴赫也称音乐之父,主要作品《十二平均律》、《托卡塔及赋格》;亨德尔也称清唱剧大师,主要作品《水上音乐》、《皇家烟火》等;意大利的维瓦尔弟,主要作品《四季》等,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旋律优美、柔和。
古典主义时期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这三人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
这个时期的音乐特征主题鲜明、有一定的冲突性。
而在这一时期贝多芬是最著名的代表。
他在音乐上的成就非常之大;是古典乐派的终结者和浪漫乐派的开拓者。
主要的代表著有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欢乐颂》最为著名),此外还有《月光奏鸣曲》、《悲怆奏鸣曲》、歌剧《费黛里奥》等大量作品。
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有德彪西舒曼、舒伯特、拉威尔、柴可夫斯基、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等,这个时期的音乐背景比较复杂,特征主要是作曲形式多样化,有了一定改革,音乐表现有些委婉、抽象,且有号召力,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近代主义乐派代表人物有斯特莱文斯基、格什温、马勒等,作品特征和声配器丰富,旋律性不太强,内涵深,有的还带有爵士风味,这个时期的作品较难理解,其方法必须多次反复欣赏,多阅读相关资料;掌握演奏者的再创作,必须要了解世界上著名的指挥家、演奏家、著名乐团的基本情况和风格,如:指挥家卡拉扬、伯恩思坦、阿巴多、小择震尔等,著名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等,他们的指挥与演奏风格。
有选择性地购置录音带、CD,要选择著名唱片公司、著名指挥家和乐团的作品,而且多了解他们再创作过程背景和个性。
欣赏者自身的理解是根据自身的文化层次对音乐的理解,音乐不同于其它学科,它反映的东西是比较模糊的,也比较抽象的,因此,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在欣赏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的场景时,可以想象一群长着翅膀如少女在宁静的湖面上翩翩起舞、若影若现,也可想象一群天鹅在湖面上轻轻地、慢慢地游荡。
浅析浪漫主义早期艺术歌曲的风格及特征
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学生姓名所在专业所在班级申请学位指导教师职称副指导教师职称答辩时间年月日目录摘要 (3)1.艺术歌曲概述 (4)1.1艺术歌曲的发展 (4)1.2浪漫主义乐派对艺术歌曲的影响 (4)1.2.1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及发展 (5)1.2.2浪漫主义思潮对艺术歌曲的影响 (5)2.早期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及艺术歌曲作品介绍 (6)2.1浪漫主义早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弗朗兹.舒伯特及其作品 (6)2.2浪漫主义早期的其他代表人物及其浪漫主义风格作品简介 (6)3.浪漫主义早期艺术歌曲的风格及特征 (6)3.1浪漫主义早期艺术歌曲的风格 (7)3.1.1来源于现实并具有幻想性 (7)3.1.2抒情性 (7)3.1.3文学性 (7)3.1.4民族性 (7)3.1.5形式多样性 (8)3.2浪漫主义早期艺术歌曲的特征 (8)3.2.1诗与音乐相结合 (8)3.2.2以钢琴伴奏 (8)3.2.3结构精致 (8)3.2.4内容丰富 (8)3.2.5对演唱者的综合素养要求较高 (9)4.结语 (9)鸣谢 (10)参考文献 (11)摘要在音乐史上,艺术歌曲一直作为一种特定的体裁存在着。
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随着浪漫主义运动的盛行,以贝多芬为首的众多音乐家通过自己的音乐创作,将古典主义推向了历史发展的巅峰,并以此开辟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继维也纳古典乐派之后,浪漫主义乐派开始出现,并迅速成为十九世纪之后的主流音乐流派。
作为音乐的一种特定体裁,艺术歌曲在这浪漫主义时期得到快速发展,经过从艾萨克到莫扎特、贝多芬等众多作曲家的创作和推崇,最终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达到一个高潮。
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歌曲不论是艺术形式上还是风格特征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文针对浪漫主义早期的音乐流派,对艺术歌曲的发展、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及对艺术歌曲的影响作了大概叙述,对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作了简要的介绍,并重点对这一时期艺术歌曲的风格及特征作了简要的分析。
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歌剧概况
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歌剧概况摘要:浪漫主义时期,各国歌剧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尤其是意大利歌剧在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本文对意大利歌剧的产生,发展做了一些总结。
浪漫主义思潮在意大利是与现实的民族斗争结合在一起,它带来了意大利文化的繁荣,并使18世纪末颓废了的歌剧艺术重获新生。
关键词: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家;那不勒斯;威尼斯一、意大利歌剧产生后剧的诞生1597年,意大利作曲家培里(Peri 1561-1633)和科尔西根据诗人里努契尼的脚本写出了第一部单声的抒情音乐戏剧《达芙妮》(Daphne),但因其乐谱没有保存下来,故把现存的歌剧《优丽狄茜》作为第一部。
1600年,培里和卡契尼(Caccini)两人各自为里努契尼的脚本《优丽狄茜》写了音乐,成为保存至今最古老的歌剧。
第一位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欧洲近代歌剧的奠基人是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Monterverdi 1567-1643),他第一个使歌剧戏剧化,并把歌剧的音乐形式定型化。
他的第一部歌剧《奥菲欧》与《优丽迪奥》题材相同,但不侧重抒情而侧重戏剧力量。
1637年,威尼斯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座公开演出的歌剧院“卡西亚诺”(Casiano),使歌剧从宫廷娱乐转变为面向公众的艺术。
在他的领导下,形成了威尼斯歌剧乐派,歌剧被引向更深广的发展。
蒙特威尔第之后,杰出的威尼斯歌剧作曲家是卡瓦里(Cavalli 1602-1672)和切斯蒂(Cesti 1623-1669).17世纪末,那不勒斯成了仅次于威尼斯的歌剧城,不久还超过了威尼斯。
在A•斯卡拉蒂(A•Scarlatti 1660-1725)的奠基下,形成了欧洲最著名的那不勒斯歌剧乐派。
在歌剧中,阉人歌手(Castrato)盛行,美声唱法兴起,独唱艺术被推向高峰,正歌剧成为意大利歌剧风格的传统典范,并对各国艺术产生深远影响。
那不勒斯为声乐艺术造就了大批的歌唱家,美声唱法成为当时全部艺术活动的中心。
西方音乐史话(二十一)——浪漫主义音乐中期
西方音乐史话(二十一)——浪漫主义音乐中期在昨天的文章中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前期,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浪漫主义中期的音乐吧!浪漫主义约从1820年前后开始至1920年左右截止。
浪漫主义音乐强调感情至上,是作曲家自我情感的渲泄,表现出强烈的个性。
浪漫主久音乐一般分为前期、早期、中期、和后期几个阶段。
19世纪中叶是浪漫主义音乐兴盛发展的时期,出现了以普契尼、勃拉姆斯、约翰·施特劳斯、古诺、比才、威尔弟为代表的中期浪漫主义乐泒,他们的作品在情感、文化观念和表现技法上,与古典乐泒的差异更为明显,同时把兴趣集中在音响音乐和歌剧等大型音乐体裁上。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主要介绍以下几位作曲家及其作品:浪漫主义音乐中期老约翰·施特劳斯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年3月14日出生在维也纳。
他的祖父名叫沃尔夫,是匈牙利人,原来住在利俄波耳德斯塔德,也在多瑙河沿岸,离维也纳不算太远。
他的父亲叫弗郎茨,会拉小提琴,后来他们全家迁居到维也纳,老约翰·施特劳斯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学小提琴,后来从师维也纳歌剧院提琴手伊格拉茨·冯·惠利。
1817年以后,他在米夏爱尔·潘配领导的流行舞蹈乐队里拉中提琴。
1819年,他又到约瑟夫·兰纳的维也纳圆舞曲乐队里拉琴,有时担任指挥。
1825年,他和玛丽亚·安娜·施特赖姆结了婚,生了三个儿子,这时,他离开了兰纳,自己组了一个乐队,并为这些乐队写了不少乐曲。
1849年9月25日,老约翰·施特劳斯在维也纳逝世,享年四十五岁。
老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写过一百五十多首圆舞曲,几十首波尔卡和进行曲。
但他的最大功绩,是他和作曲家约瑟夫·兰纳一起,共同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基础。
在他们之前,圆舞曲比较慢,一小节里的三拍时值是一样的;而维也纳圆舞曲,第二拍和第三拍经常拖长一点,速度一般用的是小快板。
浪漫主义音乐
在多瑙河旁,
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
• 作曲家施特劳斯被这感情真挚的诗句所感动,于18 67年写成了《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 乐曲由序奏、五个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各部分之间连续演奏。
• 缓慢而轻柔的主题音调开始了乐曲的序奏,仿佛那黎明时多瑙河 源头呈现出宁静、清新的景象:潺潺的流水、荡漾的微风,闪烁 的波光、芳香的空气。接着,音乐顿时沸腾起来,出现了圆舞曲 节奏,它象是表现看见这美丽景色时人们的愉快心情。然后,引 出了连接的几个小圆舞曲。
• 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
1899年6月3日下午,一场音乐会正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公园进行。突然,乐队奏出一首节目单上没有的曲目——《蓝色 的多瑙河圆舞曲》。但此时人们发现:这首圆舞曲的速度变慢了, 乐队的音色变暗淡了,力度也更柔弱,与以前大家所熟悉的轻快、 明朗的情调相比,显得那么沉重、伤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呢?人们传递着惊讶的目光和神情。好一会儿大家才明白过来, 这是一个“音乐讣告”,它向全世界沉痛宣布:
当时的《俄罗斯新闻》评论道:“这次音乐会大概会长久地留在
所有听众的记忆里。柴可夫斯基频频谢幕。”俄国著名文学家高
尔基(1868——1936)评论道:“……这一深刻的人民性的音乐
象平稳的波涛,庄严有力地在大厅里回响,它用一种新的东西攫
住你、把你高举于时代之上。它气魄雄浑地表现了这一庄严的时
刻,极其成功地描绘了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伟大力量。”原曲结
圆舞曲的音乐是多种多样的,从速度上可分为:慢、中、快 三种;从效用上分为:为舞蹈伴奏的实用圆舞曲,在音乐会上演 奏专供欣赏的音乐会圆舞曲,还有圆舞曲性质的歌曲。在歌剧、 舞剧中大都有以圆舞曲伴奏的舞蹈场面。
《蓝色的多瑙河》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终曲《拉德茨基进 行曲》之前的固定曲目。
浪漫主义时期欧洲歌剧“三国鼎立”的形成
韦伯 的浪漫主歌剧义创 作手法基本奠定 了德国歌剧 的风 ( 二) 德 国浪漫主义歌 剧的改革者一一 瓦格纳
理查德. 瓦 格纳 ( R i c h a r d Wa g n e r ,1 8 1 3 . 1 8 8 3 )在 歌 剧 史
格和 形式 ,为 瓦 格 纳 的进 一步 歌 剧 改 革 开 辟 了道 路 。
真 正 意 义 上 的德 国歌 剧 , 也 是 第 一 部 浪 漫 主义 的歌 剧 , 它 扫
上延续了前人的歌剧改革 , 他不仅 复兴了德 国歌剧 , 而且使 格鲁克、莫扎特、贝多芬和韦伯 的伟大传 统和理想在他身上
得 以真 正 的 实 现 , 他 提 出 了富 有 哲 理 的 歌剧 理 念 , 认 为 歌 剧 的 音 乐必 须 服 从 于 戏剧 。 反 对 意 大利 歌 剧 中空 洞 的 声 乐技 巧
音乐上打破了歌剧史上惯三法国歌剧问鼎之人比才与德彪西歌词为主导的做法大胆地创造了以音乐旋律为主导19世纪中叶法国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革命和战争动乱的风格压缩了美声唱法中只为炫技的花腔改革了陈旧的之后民众渴望过太平盛世的日子于是社会上逐渐形咏叹调格式进行首创了由快至慢两段连缀的双咏叹调形成一种追求声色享乐的风气以奥芬巴赫joffenbach为式保存并发展了意大利歌剧的美声唱法并沿用至今
辉煌局面。
关键 词 : 歌 剧 :德 国 :意 大 利 : 法 国 ;三 国鼎 立
1 6 0 0 年,意大利诗人里努奇尼 ( O . R i n u c c i n i )与佩里 ( J . P e r i )合作 的歌剧 《 尤 里狄 西》( E u r i d i c e )揭开 了世界 歌剧 的历 史。 十九世纪后, 欧洲歌剧进入 了真正的黄金时代 , 特别是德 意法三个歌剧大国,世 界级 的音乐大师层 出不 穷,
歌剧发展梳理
欧洲歌剧发展史音乐0802 黄佳莉 082601205歌剧一种以歌唱为主,并综合以器乐、诗歌、舞蹈等艺术为一体的戏剧形式,称歌剧。
歌剧是西洋音乐舞台上最重要的综合艺术形式。
音乐形式包括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等。
歌剧的诞生歌剧起源于巴洛克时期(1066-1750),最初时期,意大利佛洛伦萨的一群人文主义者为了复兴古希腊时期的戏剧艺术,并试图模仿古代希腊的艺术形式,他们把自己的艺术圈子称之为“卡美塔拉”。
1599年由努契尼、佩里创作的《达芙尼》是目前所知的第一部歌剧,1600年他创作的《尤丽狄茜》是现如今最早的有据可查的歌剧。
这两部歌剧已经有了咏叹调与宣叙调分工,但仍带有文艺复兴后期牧歌剧的人文主义气息,总体看来并不成熟。
歌剧的诞生似乎是在一夜之间,但它不可能事孤立而突如其来的,必须具备各种催生它的因素和合适的环境。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相对来说联系比较密切的有三大部分:古希腊戏剧、宗教音乐和民族民间音乐,它们为歌剧的诞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巴洛克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是以古代希腊、古代罗马的艺术形式美为第一性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认为当时身边的一切背离了古典传统的美,然而,相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美而言,“巴洛克”风格是一种新的、热烈的、华丽的甚至是十分夸张的表现风格。
歌剧在弗洛伦萨诞生后,迅速在意大利各地兴起,收到宫廷贵族、艺术家和社会的广泛欢迎。
在17世纪末,仅威尼斯就建立了十五座歌剧院,歌剧得到了极大的繁荣,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发展最快、贡献最大的分别是弗洛伦萨、罗马、威尼斯和那不勒斯。
然而弗洛伦萨的辉煌持续并不是很长,当歌剧传到罗马之后,立刻得到了长足的进展。
1620年左右歌剧扎根罗马,在1633年左右罗马建起了可以容纳三千观众的大歌剧院,并由后来称为教皇的作家尤里奥·罗斯皮里奥斯创作了剧本《圣·阿莱西奥》在大歌剧院落成庆典上首演大获成功。
弗洛伦萨歌剧的代表人物中比较著名的是卡契尼,卡契尼开创的美声学派强调音质美和典雅的品位。
歌剧《茶花女》赏析
歌剧《茶花女》赏析歌剧《茶花女》赏析学院:艺术学院班级:环艺一班名字:杨津津学号:160693034摘要:欧洲浪漫主义时期在意大利歌剧方面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其中《茶花女》是当时轰动全世界的代表歌剧之一,出自于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之手。
本文首先是阐述歌剧《茶花女》的基本内容, 最后分析歌剧《茶花女》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歌剧;茶花女;艺术特色一、歌剧内容故事讲述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薇奥莉塔。
她是一个周旋于巴黎上流社交场的名妓,因每次出场都爱佩戴一束茶花,人称“茶花女”。
她与出生正统家庭的年轻作家阿尔弗莱德相爱,并拒绝了其他所有的追求者。
在她身患肺结核后,阿尔弗莱德带她到乡下疗养,共同度过了一段甜蜜的时光,但却也因此耽误了探望父亲的时间。
于是,阿尔弗莱德的父亲来巴黎找他,获知了儿子现在的状况。
他让阿尔弗莱德情更容易令人们为之动容。
《茶花女》的题材伟大之处在于, 作曲家有勇气在社会小人物身上找到发光点, 贴近大众的实际生活。
总结他的20多部的优秀的歌剧作品, 大部分都是以悲剧收场, 喜剧是人们所希望的一种团圆之美, 而悲剧尽管令人遗憾, 但是曲折的感情经历, 也更容易叩响心门, 引发共鸣。
以往人们熟知的很多知名的作品的题材往往取材于圣经经典故事、神话传奇、历史事件等过于宏大, 而《茶花女》则是首次以社会边缘的小人物妓女为主人公, 搬上舞台, 改变以往的歌剧题材选择的方向, 这个属于革命性的创举, 也符合当时欧洲启蒙运动的时代背景, 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
(二)音乐旋律方面威尔第《茶花女》获得场场爆满的好成绩, 探求根本就是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 让观众能够记忆犹新。
威尔第善于用音乐渲染人物的形象及辅助剧情的发展, 音乐中透露出一种人性之光, 《茶花女》中从女主角到配角,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
威尔第遵循“旋律为基础”, 因而在作品创作的时候更加注重旋律的编排, 为了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的丰满、立体, 旋律运用上更是极为重视。
西方歌剧
作品简介
《卡门》(四幕歌剧)作于1872年。由梅尔哈克和 阿勒维根据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1875初次巴黎。 烟厂女工卡门是一个漂亮而性格坚强的吉普赛姑娘。 他爱上了军人唐霍赛,运用自己特有的女性魅力使唐霍 赛陷入情网。唐霍赛不但因此舍弃了自己的情人——温 柔而善良的米卡艾拉,而且因放走了4与人打架的卡门 而被捕入狱,后来甚至于上司祖尼加少校拔刀相见,不 得不离开军队,加入卡门所在的走私贩行列。但此时卡 门却早已于斗牛士艾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米里奥海誓山盟了。于是导致 唐霍赛与艾斯卡米里奥之间的决斗。决斗中卡门又明显 地袒护斗牛士,更使唐霍赛难以忍受。随时盛大而热烈 的斗牛场面开始了,正当卡门为艾斯卡米里奥的胜利而 欢呼时,唐霍赛找到了她。倔强的卡门断然拒绝了他的 爱情,最后死在唐霍赛的剑下。这部歌剧以其深刻的戏 剧张力和扣人心弦的悲剧力量,成为人们喜爱的经典歌 剧,也是近百年各国上演最多的歌剧作品之一。
片段欣赏
巧巧桑的咏叹调——《啊,晴朗的一天》 蝴蝶夫人在第二幕中所唱的咏叹调,更是整部 作品的点睛之所在。在平尔顿回国后,夫人的女仆 认为他不会再回来,但终于爱情的蝴蝶夫人却不停 地幻想着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平尔顿乘军舰归来的 幸福时刻。她面对大海,唱出了著名的咏叹调《啊, 晴朗的一天》。普契尼在这里运用了朗诵式的旋律, 细致地刻画了蝴蝶夫人内心深处对幸福的向往。由 平静的叙述开始,转而至激情的滔滔的说白,形象 生动地揭示了蝴蝶夫人盼望丈夫回来的心情。
1、《卡门》(比才曲)
比才(Georges Bizet,1838-1875),法国作曲家。 10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857年曾获罗马大奖。比 才是现实主义歌剧的先驱,对法国和欧洲的歌剧创作产 生过关键性的影响。最后一部歌剧《卡门》则标志着他 创作上的最高成就。这部优秀的作品是法国歌剧史上重 要里程碑。但这部歌剧于1875年3月3日在巴黎喜歌剧 院首演时,观众的反应十分冷淡。首演的失败使比才痛 苦异常,据说当晚他在巴黎冷清的街道上绝望地徘徊了 一整夜,他不断地问:“为什么呢?为什么呢?”此后 一直情绪消沉。三个月后比才由于心脏病促发而死,当 时还不满三十七岁。在他死后的四个月,也就是1875年 10月23日,这部歌剧又在维也纳公演,获得极大成功。 1904年12月,在巴黎举行了歌剧《卡门》上演一千场 纪念公演,现在也是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歌剧之一。
浪漫主义时期德国、法国歌剧的音乐风格比较
浪漫主义时期德国、法国歌剧的音乐风格比较作者:石磊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第08期摘要:歌剧自1600年诞生以来,在欧洲各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格鲁克歌剧改革、意大利喜歌剧的繁荣及莫扎特创作的成就促使欧洲各国的歌剧事业迅猛发展。
本文对法国和德国歌剧音乐风格及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浪漫主义;歌剧;风格中图分类号:J6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3-0076-01意大利歌剧在欧洲歌剧舞台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法国借鉴意大利歌剧的经验,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歌剧艺术,德国本土歌剧的发展虽较迟缓,但在十九世纪也把民族特色搬上歌剧舞台。
一、德国歌剧风格(一)韦伯及德国初期歌剧韦伯是十九世纪初期德国重要的歌剧作曲家,他以民间歌剧为基础,从本国音乐传统中探索德国浪漫主义歌剧创作的道路,吸收外国歌剧的优点,并创作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德国浪漫主义歌剧《自由射手》。
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特点,在《自由射手》中有相当的体现:(1)情节取自中世纪历史、传奇或神话,《自由射手》取材于德国民间关于黑猎人的古老传说,故事中有神怪异事;(2)勾勒狂野而神秘的大自然背景以及俭朴的乡村生活和乡村风景;(3)重视物质和神灵的背景,这点与当时的意大利和法国歌剧有所不同;(4)采用德国民族情调的简单民歌曲调,在写山林和猎人时用了猎人号角的音调,写农村节日用了民间舞蹈和进行曲以及猎人合唱;(5)乐队色彩对于戏剧情节的渲染起到了非常突出的作用;韦伯不满足于《自由射手》那种比较靠近歌唱剧及单纯的民间风格,力图创造理想中的“综合艺术”式的德国歌剧。
《欧丽安特》是他进一步发展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尝试,不含道白,规模结构近似大歌剧,音乐贯穿全剧。
音乐织体连绵不断,采用对比的和声风格来刻画戏剧中的敌对力量,主题以反复和变形出现。
这种通过反复出现的音乐主题、音色和调性来达到音乐的连续和统一,为瓦格纳的歌剧开辟了道路。
试从西方几次歌剧改革纵观歌剧创作特点获奖科研报告
试从西方几次歌剧改革纵观歌剧创作特点获奖科研报告摘要:欧洲音乐发展上三次歌剧改革格外引人注目:格鲁克的歌剧改革、莫扎特的德国歌唱剧和瓦格纳的“乐剧”形式。
这三次歌剧改革是音乐史上发展的三个恢弘时期,这三次歌剧改革给歌剧注入了新生命因素,使得歌剧在前进的轨迹中有着质朴、自然和朝气蓬勃的特征。
研究这三次歌剧改革,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歌剧创作的发展。
关键词:西方歌剧改革格鲁克莫扎特瓦格纳歌剧创作1.引言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
2.歌剧早期的发展轨迹在西方人的眼里,歌剧——经历了音乐艺术领域中一场真正的革命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体裁。
这一体裁使得所有15世纪和16世纪的复调音乐杰作很快就被人遗忘了。
戏剧风格同时被允许闯入了教堂音乐和器乐音乐。
这个新兴的流派发展的是如此意外和突然。
3.歌剧改革的动因及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歌剧的成长曾一度走向一个怪圈,阉伶们不顾音乐和戏剧表现,一味地炫耀歌唱技巧,将歌剧的美声意义曲解为华而不实的卖弄,因而迎来了音乐史上三次重要的歌剧改革之18世纪格鲁克(Gluck)的歌剧改革。
格鲁克在歌剧《阿尔切斯特》的题词中指出:为了戏剧的表现需要可以搞一些花招,但是要追求自然、真实,不要使用一些华彩性的歌唱技巧破坏歌剧情节的发展,音乐一定要配合歌剧情节的发展,内容强调自我牺牲精神,爱的力量可以战胜神的力量。
他积极地发展宣叙调,缩小宣叙调与咏叹调之间的差距,废除以往的通奏低音,明确写出各个声部。
纯朴、自然、真实是格鲁克的歌剧特色,那么莫扎特歌剧音乐具有优美轻快、音乐形象丰富多样,同时富含民族性艺术特色,正是因为这些音乐特征使得莫扎特歌剧生命力旺盛,他在歌剧创作发展上有伟大的贡献,不论是他的歌剧音乐还是题材,都具备主体创作的个性特色。
浅析浪漫主义时期及20世纪音乐家风格及特点——以拉罗、埃内斯库为例
浅析浪漫主义时期及20世纪音乐家风格及特点——以拉罗、埃内斯库为例摘要:浪漫主义时期和20世纪时期的音乐发展空前繁荣,是整个西方音乐史的发展进程中极其重要的一段时期,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内,继中世纪和古典主义时期之后,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家和多种新型的音乐表现形式。
本文所研究的两位音乐家也正好分别处于这两个不同的时期,所以此文将主要以浪漫主义时期的拉罗和20世纪的埃内斯库两位音乐家为例深入探讨他们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西方音乐浪漫主义 20世纪拉罗埃内斯库浪漫主义时期和20世纪时期的西方音乐迈入了一个新天地,与传统音乐体系显然是两种不同风格,在保留了传统风格的优势上,又进一步有了新的突破,在审美视角、作曲理念和音乐风格方面有所创新,总之西方音乐在浪漫主义时期和20世纪时期时焕然一新,它将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延续至今的共性写作时期进行了突破性的改变,因此,本文对浪漫主义时期的拉罗和20世纪的埃内斯库两位音乐家为例深入探讨了他们的艺术风格。
一、背景研究不同时期的音乐由于受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文化环境等历史条件的影响,其音乐特点和艺术手法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在研究其音乐风格之前需要先了解该时期的历史和各个作曲家的音乐创作背景。
(一)浪漫时期的背景研究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创作特点就在于艺术家们特别注重用音乐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幻想,大多数是处于一个强烈、自由而奔放的创作状态,这与上学期所学习的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创作风格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由于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大多为贵族享乐,所以其音乐作品大多都是严谨而高贵典雅的存在。
随着思想的解放和音乐文化趋向于大众化,这时期的音乐创作者就得以在其创作的作品中增加自己的主观色彩的意思表示,这也是使得作品具有幻想性和不同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早期的浪漫主义还是趋向于严谨保守的,直至发展到浪漫主义中期,贝多芬的创作后期浪漫主义的鲜明风格才得以显现出来。
(二)20世纪的背景研究时间来到20世纪,该时期的音乐创作风格则更加趋向于多元化的发展,不同流派间争奇斗艳,百花齐放,更迭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