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一:安徽省

合集下载

安徽省、合肥市基本情况介绍

安徽省、合肥市基本情况介绍

安徽省基本情况介绍一、安徽省概况安徽建省于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因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简称皖。

现辖16个地级市、62个县(市)、43个县级区和15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2012年末,全省户籍人口6902万人,常住人口5988万人。

安徽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腹地,居中靠东、沿江通海,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土地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45%,居第22位。

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世称江淮大地。

长江流经安徽境内约400公里,淮河流经省内约430公里,新安江流经省内242公里。

长江、淮河横贯东西,将全省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

境内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积800平方公里。

安徽在中国交通干线网中具有承东启西的地位,铁路密度居华东前列。

武汉—合肥—南京铁路客运专线将合肥到上海、武汉的行程缩短到3个小时和2个小时;京沪高速铁路使合肥到北京的行程缩短到4小时左右。

截至2012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3210公里,在建里程超过1000公里,合宁高速东达宁沪,芜宣高速南连杭州,合安高速西接武汉,合徐高速北通徐州,一个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已基本形成。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是国内4E级枢纽干线机场。

安徽资源条件优越,全省已发现矿种达158种,探明资源储量的有126种(含普通建筑石料矿种),其中煤、铁、铜、硫铁矿等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黄山、西递和宏村古民居群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拥有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采石矶、巢湖、花山谜窟、太极洞和花亭湖等10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拥有歙县、寿县、亳州、安庆和绩溪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9个国家级森林公园,56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人文历史常识大全

安徽人文历史常识大全

安徽人文历史常识大全
安徽,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省份。

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下面是一些安徽人文历史常识的介绍。

一、安徽的历史沿革
安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这里是楚国的一部分。

秦朝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安徽地区被划分为若干个县,隶属于九江郡。

此后,随着朝代的更迭,安徽的行政区划也经历了多次变化。

二、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是安徽最为著名的文化之一,它以徽州地区为中心,涵盖了周边的一些地区。

徽州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色,如徽派建筑、徽墨、徽剧等。

三、徽商文化
徽商文化是安徽商人在长期经商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商业文化。

徽商以诚信、勤奋、团结著称,他们的商业活动不仅促进了安徽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为中国商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安徽的自然景观
安徽拥有许多著名的自然景观,如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等。

这些景点风光秀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此外,安徽还拥有一些著名的水利工程,如芜湖长江大桥、淮河治理工程等。

五、安徽的人文景观
安徽拥有许多著名的人文景观,如宏村古建筑群、绩溪古城、潜山天柱山等。

这些景点反映了安徽历史上的文化发展和变迁,也展示了安徽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六、安徽的美食
安徽的美食非常有名的,如徽菜、毛豆腐、烧饼等。

安徽省情(知识点).

安徽省情(知识点).

安徽省情(知识点)1.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黄淮海大平原南部2.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同时与6个省相连,北与山东,东与江苏浙江,南与江西,西与河南湖北3.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4.1986年3月1日,省人大六届二十次常委会批准黄山松为省树,皖杜鹃为省花,灰喜鹊为省鸟。

5.面积为450*570=13.9万平方公里,第22位,长江,淮河将全省分为淮北(皖北),江淮(皖中),江南(皖南)三大自然区;皖南的黄山(又名黟山)为长江、新安江两大水系的分水源地。

6.人口6516万,第8位7.“安徽”之名为七府三州之简称,并非人为取“二府首字为名”。

8.康熙六年(1667年)建省,意义重大,1952年恢复安徽省、省会合肥9.地质结构由:平原、山地、丘陵、台地构成,以平原为主,芜湖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黄山三大主峰: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其中最高点莲花峰海拔1873米10.“梅雨”多发生在夏季,淮河是为我国最北冬季不结冰的大河,霜冻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大气降水为水资源唯一的补给源,旱涝为主要自然灾害11.铁矿储量华东之首。

12.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处:黄山、九华山(佛教)、天柱山(南岳)、琅邪山、齐云山(道教);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亳州、寿县、歙县、安庆;“天下第一名山”黄山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黟县的西递、宏村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共有二处被列入。

13.农业大省、1979年春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土地大包干,是全国第四个消去宜林荒山和基本全面绿化,“五八”造林绿化。

14.“861行动计划”,即扎实推进八大产业基地和六大基础工程建设,确保到2007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以上。

2020年达3000美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5.“皖电东送”工程;“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16.“十一五”安徽发展战略任务:2006年2月23日,王金山在省十届人代会上第四次会议上提出要求:开展“全面创业行动”,提出“861行动计划”,构建以“马芜铜”为重点的沿江城市群,“两淮一蚌”为突破口,其中首次提出“和谐安徽”,“平安安徽”。

安徽公共基础知识

安徽公共基础知识

安徽公共基础知识安徽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是中国的一个省份。

拥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也是全国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安徽省的公共基础知识包括了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

本文将对安徽的公共基础知识进行介绍。

一、地理位置安徽省位于中国的东南部,介于纬度北纬29°41′55″至34°38′50″之间,经度东经114°35′28″至119°38′31″之间。

东临江苏省,南接浙江省和江西省,西部与湖北省相连,北连河南省和山东省。

安徽地理位置独特,东临长江,西濒皖江,既有丘陵地带,也有平原地区,地形地貌丰富多样。

二、历史文化安徽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安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故宫建筑群、古代村落、道教圣地等。

古代安徽是吴、越、楚、齐等多个古代文明的交汇地,曾孕育了许多伟大的文化人物和事件。

当代,安徽也是中国现代文化艺术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拥有许多文艺团体和名家。

三、经济发展安徽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之一,也是长三角经济区的核心组成部分。

尤其是近年来,安徽省的经济发展迅速。

安徽省的经济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涵盖了多个领域,如化工、钢铁、能源、冶金等。

安徽还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旅游业也成为了该省的重要支柱产业。

四、教育与科研安徽是中国的教育强省之一,拥有多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

安徽的高等教育领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高等教育,安徽的科研机构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五、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安徽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安徽拥有丰富的森林、矿藏和水资源,尤以它的森林资源为人称道。

然而,安徽也面临着环境问题,特别是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大气污染等。

安徽省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六、旅游资源安徽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省份之一,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

黄山是安徽乃至全国最有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以其秀丽的山水风光而闻名于世。

安徽省情(详细版)

安徽省情(详细版)

安徽省情一、省情总介安徽省简称“皖”,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东连江苏,南邻浙江、江西,西靠湖北、河南,北接山东,居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过渡地带。

介于东经114(25'~119(50'、北纬29(25'~34(40'之间,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国土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6%。

全省共有17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15个省辖市,2个行政公署),107个县级单位。

安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平原、丘陵、山地相间排列,其中以山地、丘陵为主。

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北绵淮北平原,东迤江淮丘陵,西卧大别山脉,南迭皖南群峰。

淮北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

江淮丘陵横亘于江淮地区中部。

大别山区,婉蜒于鄂豫皖边境,其中主峰天柱山海拔1488米,是长江、淮河的分水岭。

皖南山区位于安徽南部,以黄山、九华山为主。

黄山莲花峰海拔1873米,为省内最高峰。

沿江平原属长江中下游平原。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淮北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安徽跨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湖泊众多,水域辽阔。

长江自江西湖口进入安徽境内,流经安徽中南部,至和县乌江进入江苏省境,全长416公里,俗称“皖江”。

长江流域在安徽境内面积6.6平方公里。

其中,巢湖水面784平方公里,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淮河自洪河口进入安徽境内,流经安徽北部,至嘉山县洪山头入江苏洪泽湖,长430公里,在安徽流域面积6.69万平方公里。

新安江源出休宁、祁门的两条支流,在屯溪合流后称新安江,向东流经歙县街口,注入浙江新安江水库,总长194.3公里,流域面积6500平方公里。

安徽矿产资源品种多,分布广,产量大,且资源配套情况好,矿产分布相对集中,伴生、共生矿产多,在全国尤其是在华东地区十分突出。

目前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5种,已探明储量的达67种。

安徽地理相关内容整理

安徽地理相关内容整理

安徽地理相关内容整理安徽位于中国东部中部,是一个内陆省份。

安徽东邻江苏、浙江两省,南接江西,西靠湖北,北连河南。

安徽省的总面积为139,600平方公里。

这里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地理资源,下面就来看看安徽的地理相关内容。

一、地形地貌特点安徽省地势自南向北逐渐由中山区、山地区、丘陵区、平原区依次过渡。

安徽省境内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52.5%,平原占38.3%,山地地势高,丘陵波动起伏,平原土地肥沃,河流纵横交错。

安徽境内最高峰为黄山,高度为1864米。

二、气候环境特点安徽的气候类型以亚热带湿润气候为主,同时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年降水量在700~2000毫米之间,气候适宜,春夏秋三季是旅游的好时节。

三、水系概况安徽省水系发达,拥有大小河流1800多条,其中长江流经安徽省长达600多公里。

安徽省境内还有徽河、江淮水系等多条重要河流。

同时,安徽还有多个大型水库、湖泊和水利工程,水资源丰富。

四、动植物资源安徽省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和科研价值。

安徽省是中国四大茶叶产区之一,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田园风光、野生动植物等景观。

此外安徽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俗文化,如黄山、徽州古城等文化景点颇多。

五、产业分布安徽省是现代化农业发展重要的省份之一,以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为主。

此外,安徽省的工业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其中以制药、电子信息、标准化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为特色。

六、总体发展情况安徽省近些年来经济社会持续稳健发展,形成了经济发展主轴以产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生态文明建设为主。

同时,安徽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经济发展中的污染治理企业的处罚力度。

作为一个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的兼备的地方,安徽在地理上有着丰富多彩的资源与特色。

未来,安徽将着力在生态建设、旅游发展、新产业培育、城镇建设等方面探索发展新路径,为全国综合实力排名进入前列的省份之一。

安徽省概况

安徽省概况

安徽省概况简称皖,省会合肥市。

17个地级市;44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56个县。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

全省南北长约570千米,东西宽约450千米,总面积13.96万平方千米。

2004年末,全省户籍人口6461万人;常住人口622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86万人。

省内民族主要为汉族,汉族人口为5948.4万人,占99.3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7.6万人,占0.63%。

长江和淮河将全省分为淮北、江淮、江南三大自然区。

淮河以北为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

中部江淮之间,山地岗丘逶迤曲折,丘波起伏,岗冲相间;长江两岸和巢湖周围地势低平,属于著名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

全省大致可分为五个自然区域: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别山区、沿江平原、皖南山区。

【导航】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1949年以后区划沿革安徽省概况合肥市:庐阳区瑶海区蜀山区包河区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芜湖市: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三山区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蚌埠市:蚌山区龙子湖禹会区淮上区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淮南市:田家庵大通区谢家集八公山潘集区凤台县马鞍山市:雨山区金家庄花山区当涂县淮北市: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濉溪县铜陵市:铜官山狮子山郊区铜陵县安庆市:迎江大观宜秀桐城怀宁枞阳潜山太湖宿松望江岳西黄山市: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天长市明光市来安县全椒县定远县凤阳县阜阳市: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界首市临泉县太和县阜南县颍上县宿州市:埇桥区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巢湖市:居巢区庐江县无为县含山县和县六安市:金安区裕安区寿县霍邱县舒城县金寨县霍山县亳州市:谯城区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池州市: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宣城市:宣州区宁国市郎溪县广德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合肥市面积6911平方千米,人口445万人(2004年)。

辖4个市辖区、3个县。

庐阳区面积140平方千米,人口40万。

辖11个街道、1个镇、1个乡,瑶海区面积189平方千米,人口40万。

安徽地理知识点图文版高一

安徽地理知识点图文版高一

安徽地理知识点图文版高一安徽位于中国东部,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

该省地理状况复杂多样,包括山区、平原、湖泊等地貌特征。

以下是关于安徽地理知识点的图文介绍。

1. 安徽地理位置安徽位于中国的中东部,东临江苏、浙江,南连江西,西接湖北,北靠河南。

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内陆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2. 安徽地貌特征安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北部为黄淮海平原,南部为山区。

其中,大别山是安徽最长的山脉,横贯省境,给安徽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3. 安徽气候特点安徽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全省大部分地区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秋温和多雨。

山区气候较凉爽,平原地区气温较高。

4. 安徽水系安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有长江、淮河等重要河流经过。

此外,安徽还有一些湖泊,如洪泽湖、鳌太湖等,湖泊的存在为该省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保护和调节作用。

5. 安徽地理景观安徽拥有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其中,黄山是安徽最著名的山脉之一,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这里有奇峰、怪石、云海、温泉等丰富的景观元素,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6. 安徽资源禀赋安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该省矿产资源丰富,包括煤炭、铁矿石、硫矿、石膏等。

此外,安徽还是中国的重要农产品产地,主要农作物有稻谷、小麦、棉花等。

通过以上的图文介绍,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安徽的地理知识点。

无论是迷人的山水风光,还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安徽的特色地理状况是该省独特发展的基础。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徽的地理优势将为该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安徽省情资料

安徽省情资料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7月,安徽省共有16个省辖地级市,9个县级市,50个县,45个市辖区,249个街道办事处,1239个乡镇【其中968个镇,271个乡(7个回族乡,1个回族
满族乡,1个畲族乡)】。

省政府驻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人口民族
截至2019年末,安徽省户籍人口7119.4万人,比上年增加36.5万人;户籍人口城
镇化率34.6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常住人口6365.9万人,增加42.3万人;常住
人口城镇化率55.81%,提高1.12个百分点。

全年人口出生率12.03‰,比上年下降0.38
个千分点;死亡率6.04‰,上升0.08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5.99‰,下降0.46个千分点。

安徽省属少数民族散居省份,55个少数民族成分俱全,其中回族、满族、畲族为安
徽省世居少数民族,现有少数民族人口约50万人。

其中,回族人口较多,约占全省少数
民族总人口的93%,居全国第9位。

少数民族人口呈“大分散、小聚居”状分布,沿淮淮北
相对集中,沿江江南少而分散,各市、县(市、区)均有少数民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11月1日零时安徽省的常住人口为6102.72
万人。

所获荣誉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2021年9月,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公布,安徽省入选特色基地(环境治理、卫生健康)。

2022年,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部门认定新一批413家企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其中安徽省有21家企业入围,总数达到83家,从全国第10位跃居第6位。

安徽省简介

安徽省简介

安徽省简介安徽省在我国东南部、长江下游,邻接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南等省。

地处东经114。

54’一119。

37 7,北纬29。

4l’一34。

38’之间。

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为13.94万平方公里(合20850万亩),约占全国总面积1.3%,在华东六省一市中居第3位,在全国居第22位。

长江、淮河横贯其中,将全省分为淮北(或皖北)、江淮(或皖中)、江南(或皖南)三大自然区。

淮北面积3.7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 27.19%;江淮面积6.5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46.63%;江南面积3.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26.18%。

清康熙六年(1667)建省,今省会合肥市。

参见“安徽省沿革”和“安徽省建制”。

安徽省简称本省简称皖,因境内皖山得名。

皖山,一称皖公山(在潜山县西北),即“天柱山”,传为周大夫皖国封地。

周大夫亦称“皖伯”、“皖公”,其为后人尊称,并无姓名。

宋人乐史考述,皖系偃姓,咎繇之后,春秋为楚所灭”,但《古今图书集成》载:“皖伯,史逸其姓氏,故只称周大夫”,“其在皖,志逸其政绩”;因“周(周武王)封大夫于皖,而皖之名始著”。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 106)南巡,登祭皖山,封号。

南岳”,皖山声名大震。

清康熙六年(1667)建安徽省,乾隆二十五年(1760)以安庆为省会,安庆属皖国故地,境内又有皖县、皖城、皖山、皖水、皖公山、皖伯庙诸名,故安徽省简称“皖”。

安徽省沿革传说舜时掌管刑法的皋陶死后,子孙封于英、六,成为东方偃姓部落群始祖。

禹贡时为扬州及徐、豫二州之域。

春秋前期,方国林立,省境有徐、英、蓼、六、皖、宗、巢、桐、群舒、胡、焦、向等,史称“东夷”或“淮夷”。

春秋时处吴头楚尾。

战国为楚地。

秦在省境分置九江、洒水、衡山、砀、陈诸郡。

汉初为淮南国,后分属扬、徐、豫3州。

晋属晋熙、南谯、庐江、汝阴、南梁、陈留、谯郡、淮南、下邳、阳平、沛郡、顿邱、历阳、宣城、上党、新安、浔阳、临淮、钟离等郡。

安徽行政区划

安徽行政区划

安徽行政区划安徽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是中国大陆面积第12大的省份。

安徽省的行政区划分为16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1个省辖市、16个地级市和47个县级行政单位。

下面将详细介绍安徽省的行政区划。

一、省辖市安徽省辖市为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合肥市下辖9个区和3个县。

作为安徽省的省辖市,合肥市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安徽省乃至整个华东地区的核心城市之一。

二、地级市安徽省下辖16个地级市,分别是芜湖市、蚌埠市、淮南市、马鞍山市、淮北市、铜陵市、安庆市、黄山市、滁州市、阜阳市、宿州市、六安市、亳州市、池州市、宣城市和巢湖市。

这些地级市在安徽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县级行政单位安徽省下辖47个县级行政单位,包括20个县、20个县级市和7个自治县。

这些县级行政单位在安徽省的基层治理和社会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县级市是地方政府设立的具有城市管理权限的行政单位,相当于地级市的辖区。

安徽省的县级行政单位包括六安市下辖的霍邱县、霍山县、金寨县、六安市裕安区、六安市金安区;宿州市下辖的埇桥区、灵璧县、泗县、砀山县、宿州市萧县、宿州市砀城区;滁州市下辖的全椒县、来安县、定远县、凤阳县、滁州市琅琊区、天长市、明光市、滁州市南谯区;阜阳市下辖的阜南县、界首市、阜阳市颍泉区、临泉县、太和县、颍上县、阜阳市颍东区、阜阳市颍州区;铜陵市下辖的铜官区、铜陵市狮子山区、铜陵市铜陵县;安庆市下辖的岳西县、枞阳县、怀宁县、安徽市潜山市、安庆市大观区、安庆市少岭山区、安庆市宜秀区、安庆市迎江区、太湖县;黄山市下辖的黄山市黄山区、黄山市徽州区、休宁县、黟县、祁门县、黄山市屯溪区;宣城市下辖的宣州区、广德县、绩溪县、泾县、旌德县、郎溪县、宁国市;马鞍山市下辖的花山区、雨山区、鸠江区、含山县、当涂县;巢湖市下辖的巢湖市居巢区、巢湖市庐江县;淮北市下辖的杜集区、淮北市烈山区、濉溪县、淮北市相山区;亳州市下辖的谯城区、利辛县、亳州市蒙城县、涡阳县;池州市下辖的池州市贵池区、青阳县、池州市石台县;安庆市下辖的大观区、宜秀区、迎江区、潜山市、怀宁县、枞阳县、岳西县;淮南市下辖的田家庵区、淮南市大通区、淮南市谢家集区、淮南市八公山区、凤台县;蚌埠市下辖的龙子湖区、蚌山区、蚌埠市淮上区、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蚌埠市禹会区;滁州市下辖的琅琊区、南谯区、天长市、明光市、全椒县、来安县、定远县、凤阳县。

安徽省情(详细版)

安徽省情(详细版)

安徽省情一、省情总介安徽省简称“皖”,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东连江苏,南邻浙江、江西,西靠湖北、河南,北接山东,居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过渡地带。

介于东经114(25'~119(50'、北纬29(25'~34(40'之间,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国土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6%。

全省共有17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15个省辖市,2个行政公署),107个县级单位。

安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平原、丘陵、山地相间排列,其中以山地、丘陵为主。

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北绵淮北平原,东迤江淮丘陵,西卧大别山脉,南迭皖南群峰。

淮北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

江淮丘陵横亘于江淮地区中部。

大别山区,婉蜒于鄂豫皖边境,其中主峰天柱山海拔1488米,是长江、淮河的分水岭。

皖南山区位于安徽南部,以黄山、九华山为主。

黄山莲花峰海拔1873米,为省内最高峰。

沿江平原属长江中下游平原。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淮北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安徽跨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湖泊众多,水域辽阔。

长江自江西湖口进入安徽境内,流经安徽中南部,至和县乌江进入江苏省境,全长416公里,俗称“皖江”。

长江流域在安徽境内面积6.6平方公里。

其中,巢湖水面784平方公里,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淮河自洪河口进入安徽境内,流经安徽北部,至嘉山县洪山头入江苏洪泽湖,长430公里,在安徽流域面积6.69万平方公里。

新安江源出休宁、祁门的两条支流,在屯溪合流后称新安江,向东流经歙县街口,注入浙江新安江水库,总长194.3公里,流域面积6500平方公里。

安徽矿产资源品种多,分布广,产量大,且资源配套情况好,矿产分布相对集中,伴生、共生矿产多,在全国尤其是在华东地区十分突出。

目前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5种,已探明储量的达67种。

导游证《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十二章辅导:安徽省基本概况

导游证《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十二章辅导:安徽省基本概况

导游证《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十二章辅导:安徽省基本概况安徽,简称皖,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省名以当时安庆、徽州两府的首字组成。

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1937年日军侵占安庆之前,安庆一直作为安徽省会。

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合胖成为安徽省省会。

【地理环境】安徽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华东腹地,居中靠东、襟江通海,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东西宽约450千米,南北长约570千米,总面积13.9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l.45%,居第22位。

安徽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称为江淮大地。

长江流经安徽境内416千米,淮河流经省内约430千米,新安江流经省内242千米。

长江、淮河横贯东西,将全省分为淮北、江淮、江南三大自然区域。

境内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积约800平方千米。

【气候特征】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以淮河为分界线,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主要特征是:气候温顺,日照充足,季风明显,四季分明。

全年无霜期200一250天,全年平均气温为14C~17C,1月平均气温为-1℃一4℃,7月平均气温为28℃~29℃,全年平均落水量773~1670毫米,有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丘陵少的特点。

夏季落水丰沛,占年落水量的40%一60%。

【行政区划】截至2017年4月,安徽有16个地级市、55个县、6个县级市和44个县级区。

【历史沿革】安徽省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繁昌县人字洞发觉了距今约250万年的人类活动遗址;在和县龙潭洞发觉了40万-30万年前1日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在蚌埠发觉的距今约7000年的双墩遗址,是目前淮河中游地区已发觉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是淮河流域早期文明的有力证据。

这些文化遗址表明,远古时期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安徽这块土地上。

夏商周时期,安徽分属不同的部落和诸侯国。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一前476年),分属宋国、楚国、蔡国、徐国。

安徽省情常识(完美打印版)汇总-共7页

安徽省情常识(完美打印版)汇总-共7页

2019年安徽省情一、安徽概况㈠地理位置与面积1.地理位置安徽省地处江淮咽喉,襟江近海,承东启西,沟通南北。

位于黄淮海大平原南部,属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东南部内陆省份。

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居华东地区腹地。

境内有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

2.面积安徽省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

长江、淮河横贯其间,将全省分为淮北(皖北)、江淮(皖中)、江南(皖南)三大自然地理区。

㈡人口与行政区划1.人口安徽是全国人口较多、人口密度较高的省份之一。

据2019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全省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为6862.0万人,常住人口为5950.1万人,城镇化率43.01%。

阜阳市临泉县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县,黄山市黟县为全省人口最少的县。

(据2019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安徽人口年龄类型由成年型开始进入老年型。

65岁及以上人口为605.7万人,占10.18%。

安徽现有少数民族55个,其中回族人口最多,其次为蒙古族、满族、苗族、彝族、壮族等。

少数民族居住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沿淮淮北多且集中,沿江江南少且分散。

2.行政区划安徽现有16个省辖市(地级市),6个县级市,56个县,43个市辖区,220个街道办事处,1716个乡镇(其中镇997个、乡719个)。

16个省辖市: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

6个县级市:合肥的巢湖市,阜阳的界首市,滁州的天长市、明光市,宣城的宁国市,安庆的桐城市。

安徽省省树为黄山松,省花为皖杜鹃,省鸟为灰喜鹊。

㈢建省历史1.安徽建省沿革康熙6年(公元1667年)正式撤消江南省,改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司为江苏布政使司,至此安徽正式建省(安徽省诞生纪念日:1667年8月30日)。

安徽省当时辖七府(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三州(和州、滁州、广德州)。

(完整版)安徽省情(详细版)

(完整版)安徽省情(详细版)

安徽省情一、省情总介安徽省简称“皖”,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东连江苏,南邻浙江、江西,西靠湖北、河南,北接山东,居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过渡地带。

介于东经114(25'~119(50'、北纬29(25'~34(40'之间,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国土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6%。

全省共有17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15个省辖市,2个行政公署),107个县级单位。

安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平原、丘陵、山地相间排列,其中以山地、丘陵为主。

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北绵淮北平原,东迤江淮丘陵,西卧大别山脉,南迭皖南群峰。

淮北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

江淮丘陵横亘于江淮地区中部。

大别山区,婉蜒于鄂豫皖边境,其中主峰天柱山海拔1488米,是长江、淮河的分水岭。

皖南山区位于安徽南部,以黄山、九华山为主。

黄山莲花峰海拔1873米,为省内最高峰。

沿江平原属长江中下游平原。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淮北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安徽跨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湖泊众多,水域辽阔。

长江自江西湖口进入安徽境内,流经安徽中南部,至和县乌江进入江苏省境,全长416公里,俗称“皖江”。

长江流域在安徽境内面积6.6平方公里。

其中,巢湖水面784平方公里,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淮河自洪河口进入安徽境内,流经安徽北部,至嘉山县洪山头入江苏洪泽湖,长430公里,在安徽流域面积6.69万平方公里。

新安江源出休宁、祁门的两条支流,在屯溪合流后称新安江,向东流经歙县街口,注入浙江新安江水库,总长194.3公里,流域面积6500平方公里。

安徽矿产资源品种多,分布广,产量大,且资源配套情况好,矿产分布相对集中,伴生、共生矿产多,在全国尤其是在华东地区十分突出。

目前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5种,已探明储量的达67种。

安徽公共基础知识

安徽公共基础知识

安徽公共基础知识安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下游以北,江淮平原上。

面积13.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6000万人。

安徽地处中国东部,东邻江苏,南接浙江和福建,西依湖北,北界河南和江苏。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安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森林、水电、煤矿、铁矿、铜矿等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潜力。

此外,安徽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适宜农业发展。

安徽是中国的粮仓,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等,同时也是重要的蔬菜和水果产地。

安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在安徽境内发现了许多古代文化遗址和历史遗迹,如黄山石刻、徽州古建筑、世界文化遗产庐山等。

安徽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徽派文化、茶文化、民间艺术等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安徽经济发展较快,是中国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之一。

安徽拥有完善的工业体系,汽车、电子、化工、纺织等产业都有较大的规模。

安徽还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区域,安徽的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安徽有着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黄山是中国有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庐山、九华山、滁州牛首山等山岳风景优美,受到游客的喜爱。

安徽还有徽州古村落、徽派建筑等传统文化景区以及淮南煤矿遗址公园等工业遗址景区,提供丰富的旅游选择。

安徽人民热爱的体育运动众多,以男子篮球、女子乒乓球、女子排球等项目成绩较优,安徽也是中国职业篮球联赛(CBA)的重要参赛地。

总的来说,安徽是一个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

安徽人民秉持着诚实守信、团结奋进的精神,积极推动着安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什么才是好的教师专业发 展规划(如何评价)
1.规划是自我认识的结果 2.规划中有自我认识的方法 3.规划有对发展环境的分析 4.规划中有目标定位
5.规划中有明确发展阶段
教师生涯周期阶段:
准备期---新任教师 适应期---合格教师 发展期---骨干教师 创造期---专家教师
6.规划中有对发展模式的思考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对教师的成长有什 么意义(为什么) 1、规划对人的发展与成长具有指导作用 2、制定与实施规划可促进教师的反思与行动
· 可以促使教师认真分析自我,促进反思; · 可以使教师有专业发展的紧迫感; · 可以促使自己不断寻找自己在学校、区、市、 甚至全省本学科教师中的位置,不断激励 自己; · 可以指导和监控自己的发展
3、动态的规划能满足教师不断发展的需求
三、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包括哪些内容(怎么 做)
· 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从时间上区分: 长期规划(10年左右); 中期规划(3—5年); 短期计划(年度计划、月计划和日计划)
• · 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从时间上区分: 长期规划(10年左右); 中期规划(3—5年); 短期计划(年度计划、月计划和日计划)
学生在学习某一知识过 程中容易误解和混淆的 问题
如何做学情调查,了解不同学生的认知基础、
如何将特定的知识呈现 给不同学生的策略

• 三、培训形式 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研修相结合,培训研 修与“送培到县”、“送教下乡”相结合。以问 题为中心,案例为载体,采取案例式、探究式、 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多种方法组织开展培 训研修活动。 (一)集中培训 (二)远程培训 (三)送培送教 (四)校本研修
四、培训考核 考核方式坚持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 并重,以理念更新、问题解决和行为改进 为考核重点。实行“教师培训档案袋”评 价方法,建立健全参训教师培训档案。
• 内容三:教师如何制定个人 专业发展规划
一、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是什么)
---是以教师自我现实教育为起点明确以 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需要努力奋斗而达到的 目标,是对教师专业发展各个方面和各个 阶段进行的设想和规划。具体包括:教师 对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对各专业 素养的具体目标的设计,对成长阶段的设 计,以及采取的措施等。
7.规划中有明确的发展活动 8.规划中有合理的发展条件
内容二:安徽省2012—2013学年度 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指导方案 要点介绍
• 一、指导思想
二、培训内容 • 初中、小学教师重点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 道德规范,教师专业标准,现代知识观与 学生能力培养,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 趋势,修订版课程标准与学习内容要点, 修订版教材分析与学科教学知识(PCK) 构建,学科学习内容疑难问题分析与解决。
• (二)自我反思与分析 • 1、自我反思的意义 优秀教师=经验+反思 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
• • • • •
2、自我反思的内容 (1)自身素质特点的反思 (2)成长环境的反思 (3)教学活动过程的反思 (4)成长历程的反思
• 3、自我反思的方法 --日志和日记; --与同事对话; --填写调查问卷; --召开学生座谈会; --检查学生的作业; --出席会议与讨论; --参观考察与观摩; --问题清单法; --成长自传; --同行的帮助。
• 高中教师重点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 范,教师专业标准,现代知识观与学生能 力培养,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 学科教学知识(PCK)构建与有效教学, 学科学习内容疑难问题分析与解决。
• 核心内容:学科教学知识(PCK)构建 与有效教学
PCK的核心成分
PCK的成分
一门学科的统领性观念, 即关于学科本质的知识 和最有学习价值的知识
• · 中期规划主要包括3大部分内容: 一是对环境和自身的分析; 二是要达到的目标; 三是达到目标应该采取的各种发展措施和所 需要的各种条件
• · 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必 须: 1.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 2.要分析专业发展的需要 3.要有动态计划观 4.学校和教研组在制定计划中可以发挥集体 的作用 5.制定的计划要在指导行动、指导实践上下 工夫
七、健全管理制度 • 中小学校长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第一责 任人制度。 • 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市教 育局年度主要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县区党 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中小学办 学评估,并与“第一责任人”考核挂钩。
• 建立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中小学教师 在五年周期内,需修满规定学分(学时) 的培训课程。教师完成培训学分(学时) 和培训考核情况,是教师晋职、晋级、续 聘、竞聘、考核评优及教师资格定期登记 的重要依据,是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衡量 指标。 • 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教师培 训信息库。
• • • • • •
(2)业务培训 专题一:有效学习内容。 专题二:有效学习指导。 专题三:有效教学模式。 专题四:有效学习评价。 专题五:有效教学研究。
(四)学历提高培训
五、培训模式 优化整合多种培训方式,将远程培训、 集中培训和校本研修相结合,培训研修与 “送培送教”相结合。
(一)集中培训 (二)远程培训 (三)送培送教 (四)校本研修 ---阅读培训教材,研读名师成长案例, 参加集体备课和听课评课(观课议课), 反思教育教学实践。
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终身学习
一、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生涯周期
(一)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职业生涯周期 1、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职业生涯周期的概念 ---教师的专业发展 ---生涯
2、 教师职业生涯的主要阶段及特点: 准备期---新任教师 适应期---合格教师 发展期---骨干教师 创造期---专家教师
二、教师成长的规律性 1、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他们敬业精神形成并 发挥作用的过程 2、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他们的教育教学素质 不断提高和更新结构的过程 3、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 实践、不断创造的过程
(一)“国培计划” (二)省级培训
(三)全员培训
新任教师岗前培训 在职教师岗位培训 骨干教师研修提高
以“提高有效教学能力,促进学生有效 学习”为目标,从师德与素养、知识与技 能、实践与体验三个方面,采取混合学习 模式。 以三新一德: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 师德 为主要内容
(1)师德教育 模块一: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模块二:法律法规教育。 模块三:学校安全教育。 模块四: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专业标准)
• · 校本研修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1、省市规定内容完成 ---完成专业发展记录手册规定学习任务。 2、学校特色内容完成 ---根据研修目标任务和具体内容,结合区 域和学校实际情况,科学设计、灵活运用。 基本类型和方式有:
• 1、专题讲座:主要进行有关教育教学理论 知识的讲授或学校德育工作及实施素质教 育典型经验介绍等。 • 2、教研活动:学校开展的以学科备课组、 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开展有目的、 有计划、系统化的组织有效的教研活动。
• 9、集体备课、公开课、示范课。 • 10、论文、教学设计、教育叙事、教育博 客、教学案例、课件、自制教具等发表获 奖等。

六、培训考核 (一)考核方式 坚持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并重,实 行训前、训中、训后“三段式”考核。
(二)学时认定 • 本周期继续教育总学时为360学时,每学年度学 时数不少于72学时。 • 新任教师在试用期(第一年)必须参加不少于 120学时的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免于参加 当年度其他类别培训。 • 在职教师岗位培训周期内年度培训为72学时,其 中校本研修不少于24学时、集中培训24学时、远 程培训或送培送教不超过24学时。
• • • •
(三)职业生涯的目标设计和成长设计 1、自我定位与目标设计 自我定位 教育人才:教育理论研究人才、学校管理 人才、教育行政人才、教育教学人才。 • 教育人才的层次:教育家、教育专家或卓 越驾驶、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好教师或 有经验的教师、一般教师或称职教师
• 目标设计 • 角度一:时间的角度 • 角度二:项目的角度
• 7、师徒结对:学校安排高级教师或有经验 的老教师带新教师或业务能力一般的教师, 开展一帮一结对子进行个别指导,形成 “先模仿、后创造”的研修模式,师徒结 对一定要签订协议、定期考核。 • 8、考察调研:学校领导有目的、有组织带 领教师赴兄弟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及 教研活动考察调研,取回真经,以利教改 信息交流。
• 2、成长阶段的设计 • 第一:了解自己现在所处的成长阶段 • 第二:设计以后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大 体的时间 • 第三:提出和解决成长中需要的条件和措 施
• • • •
三、教师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 1、终身学习的意义 2、自我成长、发展与学习的理念 3、学习的途径与策略 ---转变学习观念,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 中成长,着重问题解决。
教师培训新形势
---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培训 目标、任务、要求
内容一:安徽省“十 二五”中小学教师培 训工作实施意见解读
一、指导思想 二、实施原则
1.提升素质,服务学生。 2.倾斜农村,突出骨干。 3.加强统筹,分级负责。 4.按需施训,注重实效。 5.创新机制,提高质量
三、总体目标 四、主要任务
• 3、课题研讨:主要围绕学校(幼儿园)办 学特色,实施素质教育实施项目或已立项 的国家、省、市、区、校级重点课题,进 行专项研究和探索。 • 4、案例分析:通过各种教育、教学典型案 例的分析、讨论,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 提高教师分析鉴别能力,拓宽思路,开阔 视野,以新的视角进行创新教育。
• 5、自学读书:每学期(或每学年)规定教师必读 一本教育、教学理论或专业方面的书籍(注:不 包括年度学习专题文本资源阅读),做好图书摘 记及读书心得体会,定期交流。 • 6、汇报演示:组织教师针对某方面教学工作,进 行汇报或现场演示。如申报职称的教师进行论文 宣读,教科研课题成果报告的汇报交流,主题班 队活动现场演示等。由专家、学校领导和其他教 师加以点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