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地理常识例举
生活中地理知识实例子
![生活中地理知识实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790e555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d.png)
生活中地理知识实例子
哎呀呀,我来给你写 7 条生活中地理知识的实例子吧!
1. 嘿,你知道为啥咱们北方冬天会那么冷,还会下雪呀?这就是气候在捣鬼呢!就像哈尔滨冬天那叫一个冰天雪地。
2. 你想过没有,为啥海边的城市气候就比较温和湿润呢?像青岛呀,那感觉可不一样了。
3. 哇塞,你注意过太阳早上从东边升起,傍晚从西边落下吗?这就是地理知识呀,多神奇啊!就好比你每天看着太阳的轨迹,它可不会乱走哦。
4. 有没有觉得山上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很多呀?这就像你去爬山,越往上走越觉得冷呢!
5. 不是吧,你竟然不知道河流是怎么形成的?那水从高处往低处流,慢慢就冲出河道啦,就像黄河一样气势磅礴。
6. 你看那房子为啥有的坐北朝南呀?这是为了更好地采光呀,多机智!就好比咱都喜欢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感觉。
7. 哎呀,你想想看,为啥南方的水果种类那么多呀?还不是因为地理环境适合呗,像海南那水果可丰富啦。
我觉得呀,地理知识真的太有意思啦,就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里呢!。
第一章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第一章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45c05067cd184254b353556.png)
第一章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1、我国新疆出产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2、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文献是《易经·系辞》。
3、滑雪一般在气候寒冷的高纬度、高山地区举行;冲浪在低纬度海滨地区举行。
4、围海造陆最著名的国家是荷兰,其著名的事物有风车、郁金香。
阿拉伯人着长袍、戴头巾的目的防沙隔热(头巾、长袍可以挡住风沙对身体的袭击;宽松的白色长袍能反射阳光,又能很好的透气)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1、世界最古老的地图是苏美尔人刻在泥板上的原始地图。
2、地图的种类: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4、地图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5、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缩尺)●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换算时注意单位的统一(千米和厘米的关系,加减5个0)●比例尺三种形式:1.数字式。
2.线段式.3.文字式。
●大小判断:比例尺是一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比例尺大小与内容和范围的关系: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
6、判断方向方法:①通常情况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指向北方;③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7、图例和注记:熟悉常用图例。
课本10页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1.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盖天说”“浑天说”(张衡)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地球是球体)地球卫星照片(确证)。
麦哲伦航行路线:西班牙→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
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2.地球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
4.纬线:●定义:在地球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地理与日常生活的例子
![地理与日常生活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6fe5962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11.png)
地理与日常生活的例子
1. 哎呀呀,你看天气预报不就是地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例子嘛!每天我们都要根据天气来决定穿什么呀,这就像打仗前要了解战场环境一样重要呢!要是不看,那说不定就得在大冷天穿个短袖出门,冻得直哆嗦啊!
2. 咱平时出去旅游选地方,不也和地理有关嘛!比如想去海边享受阳光沙滩,那得找有海的地方呀,这多明显!就像找美食得去餐厅而不是图书馆一样,嘿嘿!
3. 你想啊,老家种的那些蔬菜水果,不同地方能种的品种都不一样,这就是地理的影响呀!可不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一样吗?这多神奇啊!
4. 嘿,买房的时候咱也得考虑地理因素呀!周边环境好不好,交通方不方便,不就跟找个好对象一样得精挑细选嘛!
5. 我们每天喝的水从哪来呀?不也是和地理紧密相连嘛!这就如同我们离不开空气一样自然呀!
6. 平时喜欢的那些特产,不也是特定地区才有的嘛!这和人各有所长不是一个道理吗?这就是地理带给我们的独特礼物呀!
7. 大家聊天时候说的南北方差异,不也是地理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嘛!真是太有意思啦,就像一场精彩的辩论赛一样!
我觉得地理真的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呀,渗透在方方面面,太重要啦!。
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生活中的地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d8ab942c850ad02de804136.png)
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袁建华提供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都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与技能。
下面,就以人们的衣食住行为例加以说明:1、服饰与地理首先,服饰材料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桑蚕生产适宜亚热带,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都是我国重要的蚕丝产地。
而太阳光照好的新疆地区是我国长绒棉的最重要产区。
人们喜爱的羊毛衫与皮衣,原料主要源于我国西部牧区盛产的羊毛和各种皮革。
其次,服饰样式与地域特征有关。
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
在气温日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我国藏族牧民往往穿一个胳臂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大袍。
第三,服饰变化与气候变化有关。
在四季分明的地区,人们一般都要准备几套与季节相对应的衣服,夏季男士的短袖衬衫、T恤与女士的连衣裙,春秋季的休闲装和羊毛衫,冬季的滑雪衫和皮夹克等。
相反,在“四季无寒暑,遇雨便成冬”的我国云南昆明一带,形成了“四季服装同穿戴”的独特景观。
2、饮食与地理从主食结构上看,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我国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故形成了“北面南米”的格局。
另外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特色,素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它的形成也与地理环境有关。
就拿“南甜北咸”的形成来讲,就与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有关。
我国北方地处暖温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大,在过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难以过冬,同时又不舍得一时“挥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这样一来,北方大多数人也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比起北方来,蔬菜更是一年几荐。
南方人被糖类“包围”,自然也就养成了吃甜的习惯。
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只好以“咸”代“甜”来调剂口味了。
虽说北方现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
3、住房与地理传统民居的样式、材料大多受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
例如北美因纽特人用冰块作外墙;草原上的牧民为适应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的特点开凿窑洞来居住;西南炎热的少数民族地区以竹楼为主。
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实用简明)
![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实用简明)](https://img.taocdn.com/s3/m/5df70bcc27284b73f342508a.png)
住宅。土楼外形有方、圆之别,
酷似宠大碉堡,其外墙用土、石
灰、沙、糯米等夯实,厚1米,
可达5层高;由外向内,屋顶层
层下跌,共三环,主体建筑居中
心;房间总数可达300余间,十
几家甚至几十家人共居一楼。福
建是东南沿海的“山国”,境内山
地丘陵占80%以上,地形复杂,
历史上匪盗现象较为严重,中原
汉族迁居此地后,为御匪盗防械
斗,同族数百人筑土楼而居所,
故形同要塞的土楼,防御功能突
出。此外,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地
震带,气候暖热多雨,坚固的土
楼既能防震防潮又可保暖隔热,
.
33
可谓一举数得
.
34
⑧云南民居
干栏式竹楼是滇南傣、 佤、苗、景颇、哈尼、布 朗等少数民族的主要住宅 形式。滇南气候炎热潮湿 多雨,竹楼下部架空,以 利通风隔潮,多用作碾米 场、贮藏室及杂屋;上层 前部有宽廊和晒台后部为 堂和卧室;屋顶为歇山式 ,坡度陡,出檐深远,可 遮阳挡雨。干栏,也叫木 楼、吊脚楼。壮、侗、瑶 、苗、汉都有。多为两层 。苗族的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
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的特点开凿窑洞 来居住,我国北方的农村以往盖的外出.
.
23
①北京民居:四合院
四合院是北 京地区乃至华北 地区的传统住宅 。其基本特点是 按南北轴线对称 布置房屋和院落 ,坐北朝南,大 门一般开在东南 角,门内建有影 壁,外人看不到 院内的活动。
.
24
蒙古包
.
25
②内蒙民居 :蒙古包
2、指导农业: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枣发芽,种棉花;白露早寒 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小暑不种薯 ,立伏不种豆……
3、帮助旅游:晴出雨归雾慢行,大雪地里勿逞能 4、激发诗兴灵感:《沁园春雪》上阙写雪景抒发
现实生活中的初一地理知识
![现实生活中的初一地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28cbe8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66.png)
现实生活中的初一地理知识
现实生活中的初一地理知识应用广泛,以下是一些实例:
1.地球形状与大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GPS导航、地图软件时,都离不开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理解。
例如,计算两点间实际距离时需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而电子地图的投影方式也是基于地球是一个近似椭球体这一事实。
2.经纬度与定位:
当我们在户外旅行、探险或导航时,会用到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具体位置。
手机上的定位服务就是通过获取卫星信号计算出所在位置的经纬坐标。
3.时区划分:
理解经线与时间的关系后,我们可以知道为何不同地区存在时差,并在跨国沟通、旅行安排航班等活动中考虑到时区差异。
4.地形地貌特征:
山顶、山脊等地形特征在生活中可用于登山、徒步等活动的安全指导,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选择路线和避开潜在危险区域。
5.气候与环境:
初中地理会介绍气候类型、风向、降水规律等知识,这些在种植作物、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如利用适宜的坡向建设房屋以获得更好的光照条件或防寒保暖效果。
6.自然资源分布:
地理学还涉及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分布特点,这对能源开发、农业布局、城市发展决策具有直接影响。
7.天文现象与生活:
如月食、日食的发生原理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并欣赏自然界的天文奇观;而地球公转和自转带来的四季变化则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习惯。
8.中国地理知识:
对于中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各地物产及风俗文化的了解,可以加深对中国多样性和地域差异的认识,方便跨地区交流和旅游活动。
综上所述,初一地理知识不仅为后续更深入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也在许多现实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活中的地理常识[整理版]
![生活中的地理常识[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f4da5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5.png)
生活中的地理常识一、服饰与地理环境:总体可以概括为北长南短,北宽南窄,北厚南薄。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江南地区的形容和向往。
河流密布,湖海相连,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地势平坦,植物茂盛。
在这种地理环境中生活的各民族同胞,他们的服饰天人合一,环境造就,典雅别致,小巧玲珑,以薄、短、轻、柔、艳而著称。
居住在云贵高原的苗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水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其共同的特点:首先是紧身、轻巧、利落,便于平时农业繁忙时提高劳动效率;其次无领、赤脚、裸露部位多,戴斗笠或缠包头可以适应湿润、降水多的气候环境,最具代表性的是男子的服装,各民族几近一致,变化较少;再次服饰在用料上采用自织布或彩绸、运用矿物和植物染料工艺加绣自己熟悉的山水、花鸟、树木等图案,明显体现出山乡的苍翠与水乡的秀美。
最具特色的是侗族,他们的蜡染闻名于世,成为贵州地区亮丽的风情线。
由于这一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山大沟深,林木茂密,溶洞暗河遍布。
长期以来与世隔绝,交通不便,为了生存,他们自己纺纱织布,加工洗染。
这种用传统手工艺制作的布料厚实、美观、耐用,可穿、可佩、可戴、可提,不仅有实用价值,更有观赏价值,近年来又成为旅游开发项目之一。
西北干旱区是广阔的欧亚大陆草原、荒漠区的一部分,地处内陆四周多山,夏季风的影响微弱,气候属于半干旱、干旱和极干旱,气候长期干燥,冬夏气温变化剧烈,大陆性气候显著。
本区少数民族数量较多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这一地区服饰的共同特点在于服装在样式上设计简洁,服装饰品少,服装面料多采用适于夏季高温干燥天气的绸子和冬季保暖性能好的土布,女装多为裙装,自胸间捏多褶,下裳宽大,男装多为长裤、长筒革靴( 回族除外) 裤腿扎进长筒靴,有防寒的功效。
西北地区多信奉伊斯兰教,根据伊期兰教的礼节,如果到室外头不戴遮盖物就是对天的亵渎,所以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头戴的一般是最轻最小的圆帽或一块头巾。
常见的地理常识
![常见的地理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1cc9bf5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f.png)
常见的地理常识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天体,其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地球表面有大约70%的海洋和30%的陆地。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绕自己的轴心旋转,这种运动称为自转。
地球还绕太阳旋转,这种运动称为公转。
自转和公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3.世界地理概况:世界主要分为七个大洲和两个南北极洋,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世界各国的人口、文化、政治和经济情况各不相同。
4.中国地理概况: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位于亚洲东部,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多样,资源丰富。
中国有许多著名的地理景观和旅游胜地,如长城、黄河、珠穆朗玛峰等。
5.气候和天气: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期的气象状态,包括温度、降水、风向等方面的情况。
天气是短期内一个地区的气象状况,包括气温、降水、风向和风速等的变化。
6.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起的灾害性事件,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这些灾害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7.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人们为了保护地球资源和环境而采取的措施,包括减少污染、节约能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8.按照地理位置划分,地球可分为五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9.按照自然地理特征划分,地球可分为七大气候带: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高山带和极地气候带。
10.按照人文地理特征划分,地球可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的东部地区,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分布在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大部分地区。
11.按照经济特征划分,地球可分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和非成员国。
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主要参与全球贸易,而非成员国则相对较少参与全球贸易。
12.经纬线: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是环绕地球并与经线垂直的圆线,指示南北方向。
13.海拔:指某地相对于海平面的高度,通常用于表示山峰或地面的高度。
14.地理坐标:用于确定地球上某一地点位置的经纬度坐标。
生活中的地理例子
![生活中的地理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20266a2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4.png)
生活中的地理例子地理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学科,涉及着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从人文地理到自然地理,从政治地理到经济地理,我们都可以找到许多生活中的地理例子。
下面我将按类划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生活中的地理实例。
一、自然地理方面1.气候变化:不同地区的气候会对那里的自然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
随着气候变化,有些地区变干旱,土地上的植被消失,再生能力减弱,造成沙漠化。
而有些地区却因为温度升高,变得更加潮湿,水文系统变得更为复杂,导致河流泛滥等灾害。
2.地震:地震是地球板块运动的结果。
对于某些高风险地区,发生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例如中国就是一个极易发生地震的国家。
地震不仅可以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还会引起很多环境问题。
3.植被:植物是地球上最基本的自然资源,而其生长状态会对人类社会环境及人类活动带来深远的影响。
例如森林的消失会导致水源减少及气候变化,而草原的过度利用,则会导致沙漠化和土地退化等问题。
二、人文地理方面1.人口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往往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人口增加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例如对水源和空气质量的影响等。
在城市中,大量人口的涌入也会导致交通拥堵及低效率的生活。
2.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迁移。
这种迁移是全球化趋势的一部分,城市化也对环境造成了影响,例如城市垃圾处理的问题,交通拥堵及城市影响力的影响等。
3.水资源: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
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
例如,水污染、水资源不足、滥用等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政治地理方面1.领土纠纷:领土纠纷是指不同国家之间因为一些历史、政治和经济原因而对某些领土的归属争夺。
这种争夺往往会导致紧张关系,甚至动荡局面,直接影响到国际安全。
2.国际关系:国际关系是指各国之间不同种类的交流与合作的总体性,可以分为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
生活中的地理常识
![生活中的地理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1339ec40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6.png)
生活中的地理常识1. 嘿,你知道吗,不同的地方气候可不一样呢!就像南方总是湿漉漉的,北方却常常很干燥。
比如说哈尔滨冬天那雪下得,跟棉花糖似的,老厚了;而广州冬天还能穿短袖呢!生活在不同气候带的我们,感受可太不一样啦。
2. 哇塞,为什么海边总是感觉更舒服呢?想想看,当你漫步在沙滩上,那海风温柔地吹着,海浪哗啦啦地打着节拍。
就像三亚的海边,那简直是度假的天堂呀,对比一下内陆城市,差别是不是很大呢!3. 哎呀呀,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向也有讲究哟!每天早上东边亮堂堂的,太阳就从那里爬上来啦。
晚上呢,又从西边慢悠悠地落下去。
你看农村里的爷爷奶奶,他们可都是根据这个来判断时间的呢,多神奇呀!4. 嘿,你们有没有发现,城市里的路都修得笔直笔直的,像棋盘一样。
但在山区,那路可就弯弯绕绕啦,就像贪吃蛇一样。
这就是地理环境决定的呀!就像重庆,那山城的路,开车都像在坐过山车呢!5. 咦,水往低处流这句话大家都听过吧?那就跟下山似的,自然就流淌下去啦。
比如瀑布,那水哗啦啦地往下冲,多壮观呀。
这可真是大自然的魔力呀!6. 哇,不同地方的时间还不一样呢!当东边已经阳光明媚时,西边可能还在夜色中呢。
就像我们国家跨越那么多经度,东边的人都起床干活了,西边的人可能还在睡觉呢,是不是很有意思呀!7. 嘿,山脉可不只是好看哟!它就像大地的脊梁一样。
像喜马拉雅山,那么雄伟高大,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这可是地球的瑰宝呀!8. 哎呀,土地的类型也很重要呢!有的地方是肥沃的黑土地,能种出好多好吃的;有的地方是沙地,那就适合种一些特别的植物。
这就是地理带来的差别呀,你说神奇不神奇!我觉得生活中的地理常识真的特别有趣,也特别重要,它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奇妙。
生活中的地理常识50个
![生活中的地理常识50个](https://img.taocdn.com/s3/m/7e13a21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9.png)
生活中的地理常识50个1.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
3.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
4.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所在地。
5. 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
6.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和最小的大陆。
7. 美国是世界上陆地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8.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9. 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的首都。
10. 金字塔是埃及的标志性建筑。
11. 纽约市是美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12. 孟加拉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
13. 美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
14. 乌拉尔山脉是亚洲和欧洲之间的分界线。
15. 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海之一。
16. 刚果河是非洲第二长的河流。
17. 比隆山是南美洲最高峰。
18. 贝尔格莱德是塞尔维亚的首都。
19. 土耳其位于亚洲和欧洲之间。
20. 亚美尼亚是世界上第一个接受基督教为国教的国家。
21. 加拉帕戈斯群岛是厄瓜多尔的一部分。
22.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国。
23. 澳大利亚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哺乳动物品种。
24. 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
25.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
26. 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点。
27. 南极洲是地球的最南点。
28. 亚洲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
29. 中国的首都是北京。
30. 亚洲和北美洲被白令海峡隔开。
31. 红海是世界上最蓝的海之一。
32. 亚洲北部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之一。
33.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被人类发现的大陆。
34. 加拿大是世界上陆地面积第二大的国家。
35. 英国是欧洲第三大岛屿。
36. 阿尔卑斯山是欧洲最高的山脉之一。
37. 西班牙是世界上最多牛肉的消费国。
38.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
39. 肯尼亚是东非的一个国家。
40. 南美洲以亚马逊雨林而著名。
41. 土库曼斯坦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
42. 巴塔哥尼亚是南美洲的一个地区。
43. 加纳是非洲西部的一个国家。
地理与日常生活例子
![地理与日常生活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6c5ebb7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e.png)
地理与日常生活例子
1. 嘿,你知道吗,地理和我们日常生活那可是息息相关啊!就说天气吧,为啥有时候大晴天,有时候又倾盆大雨呀,这可全是地理在搞怪呢!就像你计划好了要去野餐,结果突然下雨了,这多让人郁闷呀,这不就是地理在影响我们的生活嘛!
2. 哎呀呀,地理对我们的日常影响可大了去了!比如说不同地方的美食,四川为啥那么多麻辣的食物呀,还不是因为那边气候湿润,吃辣可以祛湿呀!这不就是地理塑造的独特之处嘛,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一样!
3. 咱来聊聊地理和日常生活呀!你看那房子的朝向,在北方大家都喜欢坐北朝南,为啥呢?为了采光好呀!地理就像是一个默默的导演,安排着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小细节,是不是很神奇呢?
4. 讲真的,地理对生活的作用可不小哦!比如旅游,我们去海边感受阳光沙滩,去山里欣赏奇峰峻岭,这都是不同的地理环境带给我们的不同体验呀!这难道不是地理给我们的超级大福利嘛!
5. 哇塞,地理和日常生活联系得可太紧啦!像季节的变化,冬天冷得要穿厚棉袄,夏天热得只想吃冰棍,这都是地理的魔力呀!就像一个会变法术的小精灵,不停地变变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6. 嘿,你可别小瞧地理和日常的关系哟!你想想看,不同地方的方言那也是地理的杰作呀!听着那些有趣的方言,是不是觉得生活特别有意思呢?这可都是地理给我们的独特礼物呀!
7. 真的呀,地理在日常生活中简直无处不在呀!那些美丽的自然风光,壮观的瀑布、广袤的草原,不都是地理的恩赐嘛!我们享受着这些美好,怎能不感叹地理的神奇呢!我觉得呀,地理就是我们生活中最特别的伙伴,一直影响着我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地理常识大全(精选五篇)
![地理常识大全(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df072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b.png)
地理常识大全(精选五篇)第一篇:地理常识大全地理百科1.世界最大的湿地?潘塔纳尔沼泽地 2.世界最大的海湾?孟加拉湾 3.世界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4.世界三大涌潮?钱塘江涌潮亚马逊涌潮恒河涌潮 5.中国最大的港口?上海6.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湖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7.世界河川径流总量最大的国家?巴西8.世界上有国中之国:1、地处非洲南部的莱索托王国,位于南非共和国境内。
2、位于欧洲南部亚平宁半岛东北部的圣马力诺共和国,四周为意大利领土所环绕,面积61平方公里,人口2万多,是欧洲最古老的共和国。
3、地处意大利首都罗马城内西北角高地上的梵蒂冈,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面积0.44平方公里,居民以天主教僧侣为主,全境仅2000多人,而拥有“国籍”的约1000人。
4、位于欧洲西南部,三面被法国包围,南面濒临地中海。
边境线长4.5公里,海岸线长5.16公里。
地形狭长,东西长约3公里,南北最窄处仅200米。
境内多丘陵,平均海拔不足500米。
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凉爽,冬季潮湿温暖。
年均气温为16℃,年均降水量为500-600毫米。
9.“大理四绝” “风花雪月”指?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10.日本最大的港口?横滨 11.世界上最大的内流河?伏尔加 12.世界上最北的首都?雷克雅未13 “龙卷风”的风向总朝那方?东北 15.世界上共有多少个海? 54 16.我国第一个大熊猫保护区?四川-王朗17.“金星”在国际上称?维纳斯18.“柳河东”指现在的那?山西 19.张家界神农架分别位于哪?湖南湖北 20.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地热发电的国家?意大利 21.牛郎星是哪一个星座的第一亮星?天雁座 22.我国高出地面的最大“悬湖” ?洪泽湖23.“桂林山水甲天下”什么“山水甲桂林”?阳溯 24.那座城市有“九省通衢”之称?汉口 25.国际风筝节在我国那里举行?潍坊26.“大马哈鱼”产于我国哪里?黑龙江27.“烟雨楼”位于哪?浙江 28.我国最深的湖泊?长白山天池 29.中国第一座佛庙是?白马寺 30.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在哪?内蒙古 31.有“无烟城市”之称的是?雷克雅未克最大的海:珊瑚海(479万多平方公里).其次阿拉伯海和南海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其次亚速海和渤海盐度最高的海:红海,也是最年轻的海盐度最低的海:波罗的海唯一没有海岸线的海:马尾藻海岛屿最多的海:爱琴海最著名的涌潮:钱塘江潮最大的洋:太平洋,也是最深的,水温最高的,锰结核最多的最小的洋:北冰洋海运最繁忙的洋:大西洋(为什么?)最大的洋流:西风漂流,也是最大的寒流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暖流面积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最高的岛屿:新几内亚岛,也是分属两国的最大岛屿唯一分属三国的岛屿: 加里曼丹岛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最深的海峡:德雷克海峡,也是最宽的海峡最曲折的海峡:麦哲伦海峡船只通过最多的海峡:英吉利海峡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最大的海湾:孟加拉湾,墨西哥湾,几内亚湾其次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11034 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喷发次数最多的火山:埃特纳火山轮廓最完整的火山:马荣火山,其次富士山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万平方公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560万平方公里).其次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其次大自流盆地(最大的自流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内陆盆地)最大的三角洲: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其次长江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最低的洼地:死海,吐鲁番盆地第4,死谷第7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其次维多利亚沙漠,阿拉伯沙漠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干沙漠最大的黄土地貌区: 黄土高原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其次科罗拉多大峡谷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长6000公里).最深的河流峡谷:金沙江的虎跳峡岩溶地貌最发育的高原:喀斯特高原,其次云贵高原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也是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流域面积中刚果河,密西西比其次最长的内流河:伏尔加河,也是流域面积最广的内流河,长度中锡尔河,阿姆河其次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指干流):多瑙河(9),其次尼罗河,赞比西河,莱茵河,湄公河(6)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黄河,其次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长江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苏伊士运河第3,基尔运河第5,巴拿马运河第6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其次坦噶尼喀湖,里海最大的淡水湖:苏比利尔湖最大的咸水湖:里海最宽的瀑布:非洲赞比西河上的莫西奥图尼亚瀑布1800米最高的瀑布:南美委内瑞拉东部奥里诺科河支流上的安赫尔瀑布980米,最高的气温记录: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沙漠中,达58℃最低气温记录:南极洲东方站,-88.3℃风速最大的地方:南极巨大谷口地区19米/秒降水最多的地方:印度东北的乞拉朋齐,26461毫米降水最少的地方: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0.5毫米最典型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地震最频繁的国家:日本,平均每天4次能源消耗最多的国家:美国最大的石油储集区:波斯湾油区,其中沙特阿拉伯是世界石油储量最多的国家石油产量最多的国家:俄罗斯产油最多的地区:中东地区煤炭储量最多的国家:俄罗斯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中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中国,其次俄罗斯,巴西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核能发电最多的国家:美国核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法国铁矿储量最多的国家:俄罗斯,其次巴西,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美国铝土储量最多的国家:几内亚,其次澳大利亚,巴西,牙买加铜矿储量最多的国家:智利,其次美国,赞比亚锡矿储量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其次中国,马来西亚,泰国,产锡最多:马来西亚黄金储量最多的国家:南非,1.65万吨,其次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黄金产量最多的国家:南非,年产500吨以上,其次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白银产量最多的国家:墨西哥,年1000吨以上,其次俄罗斯,加拿大金刚石储量最多国家:刚果(金),其次博茨瓦纳,澳大利亚铀矿储量最多的国家:美国,其次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农作物产量之最:水稻:中国小麦:美国玉米:美国棉花:中国大豆:美国香蕉:中美洲花生:印度芝麻:印度油菜:中国向日葵:俄罗斯茶叶:印度蚕丝:中国烟草:中国黄麻:印度甜菜:俄罗斯咖啡:巴西苹果:俄罗斯竹子:中国花卉:荷兰葡萄:法国椰枣:伊拉克长绒棉:埃及可可:加纳剑麻:坦桑尼亚油橄榄:西班牙或意大利甘蔗:印度或巴西橡胶:马来西亚油棕:马来西亚农作物之故乡:水稻:中国小麦:中国玉米:墨西哥马铃薯:南美洲大豆:中国可可:南美花生:南美洲茶树:中国桑蚕:中国烟草:南美黄麻:东南亚咖啡:北非橡胶:亚马孙河口丁香:马来群岛柑橘:中国葡萄:地中海沿岸菠萝:南美核桃:伊朗栗树:中国畜牧业,渔业,林业之最: 养猪:中国养马:中国养牛:印度养羊:澳大利亚羊毛出口:澳大利亚骆驼:索马里养鸡:中国蜂蜜:俄罗斯海拔最高:南极洲海拔最低:欧洲跨纬度最多:亚洲最热:非洲山脉最多:亚洲活火山:亚洲高峰最多:亚洲海岸线最长:俄罗斯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最密:摩纳哥跨两洲的城市:伊斯坦布尔水城:威尼斯佛教寺院:泰国伊斯兰圣地:麦加电影城:洛杉矶啤酒城:慕尼黑汽车城:底特律最冷的首都:雷克雅未克雾都:伦敦音乐之都:维也纳地壳最薄:太平洋海沟分布最广的海洋生物:硅藻最长的城墙:长城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使用最广的语言:英语最著名的金塔:缅甸仰光大金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中国、尼泊尔边界)海拔8848米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中国西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500万平方千米最长的河流:尼罗河(非洲)6671千米流量最大的河流:亚巴逊河(南美洲)入海流量每秒11万立方米,占全球入海流量的1/5 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亚马逊河(南美洲)700万立方千米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中国)37千克/立方米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美国、加拿大边界)8.24万平方千米最大的咸水湖:里海(欧洲)37.1万平方千米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1620米落差最大的瀑布:安赫尔瀑布(委内瑞拉)979米最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南美洲)560万平方千米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非洲北部)777万平方千米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亚洲)300万平方千米陆地最低点:死海(亚洲西部)-392米热极:巴士拉(伊拉克)58.8℃(1991年)冷极:南极极点附近-89.2℃(1983年)雨极:乞拉朋齐(印度)26416毫米(1961年)旱极:阿塔卡拉沙漠(智利北部)连续91年无雨(1845年—1936年)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337万平方千米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南、北美洲)1.5万千米最高的死火山:阿空加瓜山(南美洲)6960米最大的火山口:阿苏山(日本)周长达100千米最大、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国)长496.3米最长的洞穴:猛犸洞(美国)长240千米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亚洲)8万平方千米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太平洋最深处)11034米最大的海:珊瑚海(太平洋西南)479万平方千米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亚、欧两洲之间)1.1万平方千米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非洲)1670千米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澳大利亚)21万平方千米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亚洲)243万平方千米最大的海湾:孟加拉湾(印度洋)217万平方千米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北美洲)217.56万平方千米世界河流长度排行板:第一名亚马逊河,第二名尼罗河,第三名密西西比河,第四名长江,第五名叶尼塞河,第六名刚果河,第七名黑龙江,第八名勒拿河,第九名伏尔加河,第十名恒河。
生活地理小常识
![生活地理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f940475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6e.png)
生活地理小常识(一)我国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地夜里?在我国四季分明地中纬度地区,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正是冬季开始前和结束后地时间,夜间地气温一般能降低0℃以下.在晴朗地夜间,因为无云,地面热量散发很快,在前半夜由于地面白天储存热量较多,气温一般不易降到0℃以下.特别是到了后半夜和黎明前,地面散发地热量已很多,而获得大气辐射补偿地热量很少,气温下降很快,当气温下降到0℃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地水汽附着在地面地土块、石块、树叶、草木、低房地瓦片等物体上,就凝结成了冰晶地白霜.因此我国有“霜冻见晴天”地农谚.如果气温降到了0℃以下,而近地面缺少水汽,就凝结不成白霜了,但农作物仍受到了冻害,农民称此为“黑霜”.如夜间阴天多云,云地逆辐射作用能较多地不断补偿地面热量地损失,气温则不易降到0℃以下,因此就不会出现霜冻.所以霜冻一般都出现在晴朗地夜里.(二)什么样地天气看烟花最妙每到“国庆节”、“五一”这样盛大地节日,人们总希望别下雨,碧空无云最好.因为这一天地晚上,往往有大家翘首以待地烟花盛会.其实,碧空无云并非最好地施放烟花地气象条件,无云地天空好比一个黑洞,很难衬托出强烈地烟花效果.看烟花最妙地气象条件是:有较多地分散性地低云、碎积云,云底高度在1000米左右,相对湿度70%以上,有较多的水汽,风力小于3级,能见度6公里以上.有毛毛雨、有薄雾也无碍.在上述地气象背景下燃放烟花,通过云中小水滴微粒散射和折射作用,能烘托出意想不到地灿烂背景,达到梦幻般朦胧境界.加上云层对声波地多次反射,延长交混响时间,天地共鸣,更有气吞山河之势.(三)说说服装气候人穿上衣服后,在衣服和皮肤之间就形成一个温暖地空气层.由于空气是热地不良导体,因此能保持人体热量不快速散发,同时衣服有较好地吸汗和透气性能,于是在这一小气层内就形成舒适地小气候——服装气候.穿上衣服感到最舒适时,皮肤平均温度为33℃,衣服内层与皮肤间空气温度为32℃左右,相对湿度约50%.衣服越厚,空隙中含空气越多,保温性越好.环境温度较低时,增加衣服厚度可维持最舒适状态.(四)为何“大树底下好乘凉”在炎热地夏季,绿化状况好地绿地中地气温比没有绿化地区地气温要低3-5度,如我们测定居住区绿地与非绿地气温差异为4.8度.绿地能降低环境地温度,是因为绿地中园林植物地树冠可以反射掉部分太阳辐射带来地热能(约20-50%),更主要地是绿地中地园林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植物吸收辐射的35-70%,其余5-40%透过叶片),吸收环境中地大量热能,降低环境地温度,同时释放大量地水分,增加环境空气地湿度(18-25%),对于夏季高温干燥地北京地区,绿地地这种作用,可以大大增加人们生活地舒适度. 公顷地绿地,在夏季(典型地天气条件下),可以从环境中吸收81.8兆焦耳地热量,相当于189台空调机全天工作地制冷效果.北京市建成区地绿地,每年通过蒸腾作用释放4.39亿吨水分,吸收107396亿焦耳地热量.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地热岛效应,改善了人居环境.值得注意地是,在严寒地冬季,绿地对环境温度地调节结果与炎热地夏季正相反,即在冬季绿地地温度要比没有绿化地面高出1℃左右.这是由于绿地中地树冠反射了部分地面辐射,减少了绿地内部热量地散失,而绿地又可以降低风速,进一步减少热量散失地缘故.(五)为何茂密林区降雹少人们在生活中已逐渐认识到,森林覆盖率大地地区雹灾较少.那么,为什么林区地降雹次数要比无林地区少呢?众所周知,冰雹常见于暖季,它是在旺盛地积雨云中孕育形成地.形成积雨云地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地一种原因是夏季有强烈地空气对流作用.林区下垫面地构造特性不同于无林地区.林区地下垫面是茂密地森林,庞大地森林生态系统有效地调节着林区气温地日变化和年变化.在炎热地夏季,森林可以帮助降低气温.森林犹如一把庞大地“遮阳伞”,在树冠层地遮蔽下,林地得到地太阳直接辐射很少,地面增温也很小.同时,林地含水量多,比较潮湿,土壤地比热容大,地面地增温也比旷野要小.夏季又是林木蒸腾作用最旺盛地季节,森林本身地蒸腾作用也消耗了大量地热量.受林地热状况和树木消耗热量地影响,林区夏季气温总比毗邻旷野要低.气象观测表明,夏季林区日平均气温比旷野低2-3℃.林区空气热力上升作用弱,不易形成强烈地局地对流天气过程,也就不易形成旺盛地积雨云.所以,林区冰雹比无林地区少.(六)为何说“远处钟声清,何必问天公”这条谚语地意思是:远处地钟声听得很清晰,短期内天气是晴好地.钟声在大气里传播,有时听得很清晰,有时却很微弱.其原因是,空气地成分与气流地方向时时刻刻在变化.晴天时,空气里地水汽、尘埃少,气层稳定,声波在传播过程中损失少,加上空气地流动,如果与声波传播地方向一致,传来地声音就显得特别清晰.相反,在天气转坏时,空气里水汽增多,气层不稳定,辐合上升气流强,声波被反射、扰动、抬升,这样,传来地声音就较微弱了.因此,只要声音是从一个固定地地方传来,就可以根据声音传来地大小预测短期内地天气变化.(七)为什么说“重雾三日,必有大雨”重雾系指大雾.大雾维持三天,说明暖湿气流特别强盛.暖湿气流越强盛,等冷空气一到,下地雨也就越大.因此利用重雾三日必有大雨这条谚语预测天气,不论哪个季节,准确性都比较高.(八)夏春两季雷阵雨发生地时间为什么不同?春天,人们多在睡梦正酣地半夜到早晨被隆隆地雷声惊醒,即为“春雷惊梦”.夏天,在睡梦中是很少听到雷声地,因为夏季雷阵雨大多发生在午后到傍晚.那么为什么春夏季节雷阵雨在一天中地发生时间不同呢?雷阵雨是在潮湿空气发生强烈对流运动地情况下产生地,它地发生与大气地稳定度有着极为密切关系.夏天,在晴天风小地日子里,地面受到强烈地阳光照射,把近地面地空气加热,愈接近地面气温升得愈高,午后是地面气温升得最高地时候,也是大气在一天中最不稳定地时期,因此强对流运动地发展在这时候最为迅速.如果这时空气非常潮湿,水汽丰富,那么,这一天午后到傍晚就会出现雷阵雨.这种由地面强烈受热形成地雷阵雨,称为热雷雨.而半夜到早晨,地面气温降得最低,大气趋向稳定,所以热雷雨不易形成.春天雷阵雨地发生情况不同于夏天.夏天热雷雨多在同一暖气团情况下产生,雷雨发生前一天天气是晴朗地,而春雷大多发生在冷暖气团交锋地地带.当南北两股冷暖气团交锋时,暖湿空气爬在冷空气背上,大量水汽被凝结出来,使天空阴云密布,连日下雨,地面上终日不见阳光,从而使白天气温不能升得很高,夜晚气温不能降得很低,气温地日变化很小.但在高空云层地顶部,白天仍受到太阳光照射,那里地气温日变化相对变大了.白天云层被阳光晒得很热,温度容易升高,大气头部变轻了,稳定度增加,形成雷阵雨地可能性变小;而到了夜间,云顶向太空散热,云层上部地温度下降,特别是半夜到早晨,是一天中温度下降得最低地时候,大气地头部变重,趋向不稳定,这种云层内便发展起对流运动,形成打雷闪电、暴雨滂沱地雷雨云.这就是春雷多在半夜到早晨出现地道理.。
生活地理小知识
![生活地理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c07032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68.png)
⽣活地理⼩知识妙招就在我们的⾝边,下⾯是店铺整理的关于⽣活地理⼩知识,欢迎阅读参考。
⽣活地理⼩知识篇1 ⼀、如何观天⽓ (⼀)⽣活中的天⽓ 1、晕 天空中有⼀层⾼云,阳光或⽉光透过云中的冰晶时发⽣折射和反射,便会在太阳或⽉亮周围产⽣彩⾊光环,光环彩⾊的排序是内红外紫。
称这七⾊彩环为⽇晕或⽉晕,统称为晕。
其中对观测者所张的⾓半径为22度的晕最为常见,称22度晕,偶尔也可看到⾓半径为46度的晕和其他形式的与晕相近的光弧。
由于有卷层云存在才出现晕,⽽卷层云常处在离锋⾯⾬区数百公⾥的地⽅,随着锋⾯的推进,⾬区不久可能移来,因此晕就往往成为阴⾬天⽓的先兆。
2、华 天空中有⼀层透光薄云,云中的⽔滴⼤⼩均匀,若是由冰晶组成的云则要求冰晶尺⼨均匀。
⽉光或阳光透射云层过程中,受到均匀云滴(⽔滴或冰晶)的衍射,结果会在⽉亮或太阳周围紧贴⽉盘或⽇盘形成内紫外红的彩环,称为华。
因⽇光太亮,所以⼈们不易观察到⽇华,⽉华则⽐较常见。
紧贴⽉盘的华⼜称华盖,通常华盖的紫⾊不太显著故内环呈青蓝⾊,其外呈黄⾊为主,最外呈红⾊。
有时在华盖外隔⼀暗圈后还会出现⼀个甚⾄⼏个彩⾊排序与华盖相同,但亮度弱得多的同⼼光环,称为副华。
3、虹和霓 含七种⾊光的太阳光线,射⼊⼤⽓中的⽔滴(⾬滴或雾滴),各种⾊光经历折射和反射后,可在⾬幕或雾幕上形成彩⾊光弧环。
当光弧环对观测者所张的⾓半径约42度,光环的彩⾊排序是内紫外红时,称为虹。
在虹的外⾯,有时还出现较虹弱的彩⾊光环,光环对观测者所张的⾓半径约为52度,彩⾊环的排序与虹相反即内红外紫,称为霓或副虹。
虹和霓都要背对太阳⽽⽴才能观察到。
在夏⽇的傍晚,西⽅放晴⽽东⽅天空有云⾬时,最易看到虹和霓。
4. 曙暮光 ⽇出前,即太阳未露出地平线前,阳光照射到⾼层⼤⽓,阳光被⼤⽓分⼦散射,造成天空微亮,地⾯微明,从这时刻起到太阳露出地平线为⽌的光亮称曙光。
⽇落后即太阳西沉到地平线以下后,仍有⼀段时间阳光可照射到⾼空⼤⽓,因空⽓分⼦散射使天空和地⾯仍维持微明,这段时间的光称暮光。
生活中的地理小知识
![生活中的地理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636e94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6a.png)
生活中的地理小知识地理是一门具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双重特性的学科,具有较强的生活衍生性。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内容与人们的社会生产、日常生活及社会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生活中的地理小知识,希望对你大家在生活中有所帮助。
生活中的地理小知识1“霜冻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里”,“大树底下好乘凉”,“重雾三日必有大雨”······一些谚语都是人们根据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而且这些谚语对于人们预测天气有很好的效果,但是鲜有人知道“为什么”。
“为什么霜冻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里?”“为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为什么重雾三日必有大雨?”7月20日,李老师刚把这些问题提出来,电白二中的孩子们就开始热烈的讨论,从他们的讨论声中,隐约可以听到一些答案。
但是好像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却无法从地理的角度来讲述出来。
于是,李老师从太阳逆辐射的角度首先回答了“为什么霜冻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里?”,为方便大家的理解,李老师还在黑板上画出了简图,把“晴朗的夜晚”,“多云的夜晚”两幅图加以对比,形象地解析了太阳逆辐射的原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加进自己的见解。
讲到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时,李老师并没有直接说出答案,而是让孩子们自己思考。
孩子们发散思维,议论纷纷,甚至有个男孩从生物,物理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李老师也并没有阻止这个男孩早已脱离地理课的回答,还主动引导孩子们不要局限于地理,对于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思考。
生活中处处都有地理现象,善于观察,发现这些现象,独立思考,找到导致这些现象的缘由。
只有深入生活,才会发现地理之美。
生活中的地理小知识2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温度,一年四季,温度有高有低,经过科学家长期研究和观察对比,认为生活中的理想温度应该是:居室温度保持在20—25℃;穿衣保持最佳舒适感时,则皮肤的平均温度为33℃;饭菜的温度为46—58℃;饮水时的温度为44—59℃;泡茶的温度为70—80℃;洗澡水的温度为34—39℃;洗脚水的温度为50—60℃;冷水浴的温度为19—21℃;阳光浴的温度为15—30℃。
生活中的地理小知识
![生活中的地理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beff73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5.png)
生活中的地理小知识比如晴朗的天空是蔚蓝色的,原因是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蓝光、紫光波长较短,容易被空气分子散射;日出前天已经微亮,是因为日出前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较长,可见光中的不同波段光谱基本都被散射,因此天空出现微亮的白光;多云的白天,大气云层较厚,大气反射太阳辐射较多,所以多云的白天比晴天的白天温度低;“红灯停,绿灯行”选择红绿灯作为指示灯,是因为可见光中的红光和绿光波长较长,大气对波长较长的光散射作用弱,红光穿透力更强,起到警示行人的作用。
火烧云是指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赤色云霞,是大气变化的现象之一,又叫朝霞和晚霞。
朝霞、晚霞出现时,太阳光处于斜射状态,在穿越更长距离的大气层时,蓝色光波不断散射,逐渐减弱,直到肉眼不可见。
而红光由于距离变长,与大气分子碰撞出现散射,使得朝霞、晚霞看上去是红色的。
其形成条件是较多的水汽、杂质。
有句谚语叫”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意思是早晨出现红霞,预示有雨,不宜出门;傍晚出现红霞,预示天晴,可以远行。
这是因为:日出前后出现红霞,说明大气中的水汽已经很多,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较多,天空状态十分不稳定,中午气温回升,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容易形成降水。
晚霞固然也表示着与朝霞一样的水汽,但由于晚霞已是日落时间,气温趋于稳定,气流对流减少,形成降雨的可能性降低。
所以火烧云的出现并不一定预示着降雨。
在我国北方,坐北朝南的房子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这是为什么?北方地区位于温带,太阳常年位于房屋的南侧,南侧受到阳光照射的时间更长,坐北朝南的房子更温暖。
而且,人们喜欢在房屋的南侧栽上落叶林,这样一来,可以让房屋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这是因为夏季落叶林叶子较多,树冠较大,能起到遮挡阳光、降低气温的作用。
而到了冬天,落叶林叶子落了,利于阳光照射到房屋中,起到保暖的作用。
用生活知识教学地理
![用生活知识教学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17c98e5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9.png)
用生活知识教学地理
当教学地理时,可以利用生活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地理概念和现象。
以下是几个
例子:
1. 大气循环:可以用风车的原理来解释气象系统中的气流循环。
风车旋转时,空气会
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类似于地球上的大气循环。
2. 水循环:可以以洗衣机的工作原理来说明水循环。
洗衣机在洗涤衣物时,水会经过
洗涤、漂洗和脱水等过程,最后再回到水箱中,循环再利用。
这类似于地球上的水循环,水从地面蒸发成为水蒸气后升入大气,形成云层,最终以降雨的形式回到地面。
3. 地壳构造:可以通过水果橘子的皮来说明地球的地壳构造。
地球的地壳分为地震带、火山带、构造带等,可以将橘子的皮类比为地壳,橘子的内部白色部分类比为地球的
地幔和内核。
4. 气候:可以利用四季变化来解释气候差异。
从温度、降雨、阳光等方面来说明不同
季节的气候特点,例如夏天阳光充足、温暖,而冬天阳光较少、寒冷。
5. 自然地理:可以利用野生动物迁徙或鸟类迁徙来解释地理特征。
例如,讲解动物迁
徙时可以涉及到陆地特征、气候环境和食物资源等因素,以及动物的生存策略和适应
能力。
通过结合生活知识和地理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
提高他们对地理科学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地理常识例举生活中时时有地理,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学习和掌握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开拓视野,而且能有效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最大程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1.服饰与地理的关系服饰的原材料源于不同的地理环境。
我国亚热带的浙江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蚕丝的生产基地,人们穿戴的各种丝稠就来源于桑蚕。
我国西北内陆的太阳辐射强的新疆地区是我国长绒棉的最重要产区,人们钟爱的羊毛衫与皮制衣物,原料主要源于我国西部牧区盛产的羊毛和各种皮革。
第二,服饰样式与地域特征密切相关,在我国东北的鄂伦春、达翰尔、鄂温克等到民族的服饰与西南少数民族的服饰就是因为气温的不同,在质地、款式等到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差异;众所周知世界屋脊、日温差比较大的青藏高原,藏民们时常穿一个露胳显臂的“不对称”大袍,也就是穿皮袍仅套一袖,适应青藏高原多变的气候;又如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钟情于身着白色宽大松驰的长袍。
第三,服饰变化与气候变化紧相关。
在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地区,就有按照季节变化换穿单、夹、棉、皮的习俗,目前,人们一般都要购置几套与季节相适应的衣服,比如夏季男士的短袖、衬衫、T恤与女士们的连衣裙,春秋季节的休闲装,冬季的滑雪衫、皮夹克和羊毛衫等。
然而在四季如春的云南昆明一带,则形成了人们“四季服装同穿戴”的另一番人文景观。
2.出行与地理的关系人们的出行与地理密切有关。
俗话说:出门看天气,出差或旅游之前,都要了解中央电视台发布的天气预报,这就要于人们能识别天气符号,熟悉冷锋、暖锋、高气压、低气压、气旋、反气旋和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合理选择出行的时间、交通方式和旅游线路以及随身携事物品的多少,做到既经济,又最少的时间,顺利办完事,达到途中观赏的景观最多的理想效果。
比如在旅游时,根据地域特点,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在高山峡谷中,乘皮筏子漂流;在莽莽无边,一望无际的沙海里,要选取“沙漠之舟”—骆驼;在风吹草低风见牛养的草原上,选择弛骋如飞的骏马;在我国南方的江南水乡,选择船舶在江河上穿梭往来。
水底冒烟】黄河入“壶口”处,湍流急下,激起的水雾,腾空而起,恰似从水底冒出的滚滚浓烟,十数里外可望。
壶口雾气的大小与季节、流量有关。
冬季河面封冻,瀑布多成冰凌,地表来水减少,壶口流量降至150—500立方米/秒,激浪不大,飞出槽面水雾极少;夏季流量大增,水流溢出深槽,落差甚小,瀑布消失,不易形成升入高空的浓密水雾;春秋两季,流量适中,气温不高,瀑布落差在20米以上,急流飞溅,形成弥漫在空中的水雾,即“水底冒烟”一景。
【旱地行船】壶口瀑布落差大,加之瀑布下的深槽狭长幽深,水流湍急,给水上船只通行带来很大的困难。
过去从壶口上游顺水下行船只,不得不先在壶口上边至龙王庙处停靠,将货物全部御下船来,换用人担,畜驮的方法沿着河岸运到下游码头,同时,靠人力将空船拉出水面,船下铺设圆形木杠,托着空船在河岸上滚动前进,到壶口下游水流较缓处,再将船放入水中,装上货物,继续下行,在岸上人力拖船很费力气,常常需上百人拼命拉纤。
尽管有一些圆形木杠,铺在船下滚动,但石质河岸上仍被船底的铁钉擦划得条痕累累。
在当时的条件下,“旱地行船”可能是水上运输越过壶口瀑布的最佳选择,它与壶口瀑布上下比较平缓的石质河岸相适应,近来,由于公路、铁路的迅速延伸,以及壶口附近黄河大桥的修建,过壶口的水上航运已阻断多年,旱地行船现仅可看到昔日行船留下的痕迹。
【霓虹通天】壶口瀑布反复冲击所形成的水雾,升腾空中,使阳光发生折射而形成彩虹。
彩虹有时呈弧形从天际插入水中,似长龙吸水,有时呈通直的彩带横在水面,象彩桥飞架,有时在浓烟腾雾中出现花团锦簇,五光十色,飘忽不定,扑朔迷离。
霓虹戏水是“水底冒烟”与阳光共同作用的产物。
春秋两季,水底冒烟、浓雾高悬,每遇晴天,阳光斜射,往往形成彩虹;夏日雨后天晴,有时也会出现彩虹。
我国第二条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纵贯南北,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
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在历史上,不仅便利了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也有助于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由于年久失修,大运河的运输能力没有得到完全发挥。
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京杭大运河沿线是我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工业生产也很发达。
在兖州、济宁、枣庄、滕县、丰县、沛县、徐州及两淮等有大中型煤矿,并连接上海、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杭州等工业城市。
为了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沿线的鲁、苏、浙三省纷纷下大力气对大运河各段进行了整治、扩建和渠化,使千年古运河重新焕发了青春,成为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运河沿线的主要港口有济宁、徐州、邳县、淮阴、淮安、宝应、高邮、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吴江和杭州等。
济宁段(山东济宁──江苏徐州蔺家坝),全长约130多千米,其整治扩建工程,被列为国家“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内河工程,计划在2000年底全面竣工。
本次工程总投资14.96亿元。
工程完工后,济宁段主航道将由现在的六级航道标准提高到三级标准,底宽由目前的16米拓宽到50米,水深达到3米。
届时,千吨级船舶可由长江直达济宁,年通过能力将达到2500万吨,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350万吨,抵得上新建一条“京沪铁路”。
据推测,到2000年,济宁原煤产量将达到5500万吨,每年外销2500万吨,都将通过京杭大运河,运往华东、华南,运往全国各地。
江苏境内的京杭大运河,全长628千米。
交通部和江苏省政府投入巨资,对苏北、苏南运河进行了整治扩建。
投资10亿元,扩建了京杭运河上的谏壁、解台两座二线船闸和淮阴、淮安、宿迁三座三线船闸,消除了京杭运河江苏段的“瓶颈”制约,实现了京杭运河苏南、苏北全线畅通,为江苏及华东地区提供了一条南北水上快速交通大动脉。
苏北运河(徐州蔺家坝──淮阴──扬州六圩口),全长404千米,纵跨徐州、宿迁、淮阴、扬州等11个县市,沟通了微山湖、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等水系,是京杭运河上运输最繁忙的河段。
本次整治,共耗资6亿元,基本建成二级航道,成为京杭运河上等级最高的航道,常年可行驶2000吨级的船舶。
目前有苏、鲁、沪、浙、湘、豫等十多个省市的船舶航行其中,年货运量可达3亿多吨。
徐州段最大通过量已达5500万吨船舶吨位,其中货物通过量达3500万吨。
苏南运河(镇江谏壁──常州──南浔),全长224千米,贯穿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常州、镇江、无锡、苏州等县市,沟通了长江、太湖水系.目前有苏、鲁、皖、沪、湘、鄂、川等13个省市的船舶在该段运河上航行。
本次苏南运河的整治工程,是国家在“八五”期间安排的一项交通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江苏省的六大交通重点工程之一。
本次整治工程,总投资27亿多元,航道全部达到四级标准,可通航500吨级船队,是我国目前内河航道建设的样板,成为我国目前内河建设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效益最好的水上主通道。
目前,年货运量已超过1亿吨,超过江苏境内长江航道的运量,相当于沪宁铁路单线货运量的3倍。
航行船舶的密度超过了德国的莱茵河,是京杭运河上运量最大,密度最高的河段之一,刚建成的谏壁船闸日均船舶通过量已达10万吨以上。
浙江段(南浔──杭州),全长120多千米,沟通了太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分为东、中、西三条路线,一般以东线代表运河的位置,河道狭窄、弯曲,终年可通机动船舶。
近几年来,经过交通部门的整治,改善了航运条件,目前可通行300吨级的船舶。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交通部和浙江省正计划将京杭大运河拓伸至浙江省东部的宁波港,此举将为我国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乃至内河航运的繁荣带来契机。
规划中的杭甬运河长240余千米。
位于杭州湾南岸,纵贯钱塘江,曹娥江、甬江水系,全线按四至五级航道标准设计,年通过能力将达4000万吨。
本次对京杭运河的全面整治,将大大提高航运能力,使其成为国家北煤南运的黄金水道,南水北调的大动脉,还极大改善和推动了沿河的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对确保农业的稳产高产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保证作用,综合利用效益明显。
我们有理由相信,千年古运河定会在中国21世纪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用。
秀美的长白山天池东北长白山的天池,又叫龙潭,它深锁于云山雾海之中,湖水碧绿,无波似境,云峰倒映水中。
清秀美丽的天池,平均水深204米,最深处为373米。
它是由长白山火山喷发后,火山口积水形成的天然湖泊。
天池的湖面呈椭圆形,南北长4.8千米,东西宽3.3千米,总蓄水量20亿立方米。
天池水面海拔为2194米,是我国东部地区海拔最高的湖泊。
由于海拔高,加之所处纬度也较高,湖水温度终年较低,夏季只有8℃~10℃;冰期较长,从11月底到翌年6月中旬长达7个月之久,冬季冰层很厚,可达1米左右。
天池周围,岩壁陡峭,高峰林立,高大的白头山火山体是来自太平洋的海洋气流和西伯利亚的大陆性气流的屏障,两股气流来到这里之后被迫上升,在火山口的上空兴风作雨,所以白头山的降水量和相对温度都比山下高得多。
这里降水量达1407毫米,不仅是吉林省之冠,而且也是东北降水量丰沛之地。
丰沛的降水量在火山口聚积,并辅以部分地下水,形成天池。
所以,天池水源丰沛,大旱不枯,终年外流。
令人惊奇的是,天池水清碧透,始终未见有鱼游于水中。
经科学考察,已解开了这个无鱼之谜。
这里夏季凉爽短促,冬季严寒,冰封期长,水中的含氧量极低,一般鱼类难以生存。
天池周围又岩石裸露,在严寒气候下,植物极其贫乏,因此天池中不具备鱼类生存的条件。
古语说“水至清则无鱼”,天池水太清也是无鱼类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秋季的天池,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微风吹过天池水面,清波荡漾;待风平浪静之时,湖水清澈透明,恰似一块宝玉。
太阳光洒向群峰,五颜六色,光怪陆离,加上千姿百态的山峰倒映于晶莹的天池中,风景极为秀丽。
骤然间,狂风突起,砂石横飞,云海滚滚,湖面波涛汹涌,顿时雷电交加,暴雨倾盆。
不一会儿,乌云变薄,细雨霏霏,雨过天晴,碧空如洗。
若站在天池周围的山顶上,脚下湖光闪闪,远处山林郁郁葱葱,长虹当空,霞光万道,山岚云影,景色万千,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