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福建省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福建省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0.2kg的物体可能是()A.一只羊B.一只蚂蚁 C.一台电视机D.一个苹果2.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的窗户是向上运动的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3.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快些从一木梳上划过,再让它用相同的力从同一木梳上慢一点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前三者都不同4.小新同学对着平面镜检查仪容,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5.小伟同学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1s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2s内通过的路程是3m,第3s内通过的路程是4m,则()A.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C.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D.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6.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20°时,反射角也是20°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7.老君岩是泉州著名的旅游风景,若用镜头焦距是50mm照相机,拍摄到老君岩的清晰图像,那么镜头到岩的距离应该是()A.30mm B.80mm C.100mm D.大于100mm8.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B.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9.以下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衣柜里放樟脑片,利用了汽化B.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C.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为了利用水的汽化吸热D.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熔化吸热使得温度降低。
宁德市霞浦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宁德市霞浦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2013·成都) 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 . 成都三环路限速950km/hB .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为2.5cm的固体颗粒C . 起重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D . 把1个鸡蛋举高2m,做的功约为1J2. (2分) (2016八上·自贡期中)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诗从物理学角度看,分别以“青山”和“竹排”为参照物,则竹排上的人的运动情况是()A . 运动、运动B . 静止、静止C . 运动、静止D . 静止、运动3. (2分) 2015年12月10日0时4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兴1C”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小明想估算一下运载火箭在发射后的第一个10s内的平均速度.他上网查到运载火箭全长54.8m.然后从网上下载了“中兴1C”卫星发射的视频,分别截取火箭刚发射时和第10s的图片,如图所示.则火箭发射后第一个10s内的平均速度值应最接近()A . 4m/sB . 7m/sC . 10m/sD . 13m/s4. (2分)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 . 建筑土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 . 市区里种草植树C . 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 . 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5. (2分)(2017·曲靖模拟) 雾和霾是有区别的,“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空中而形成的空气浑浊现象,它和“雾”一起称为“雾霾”.有关雾和霾的说法正确的是()A . 雾是液化现象引起的,液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B . 霾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C . 汽油燃烧将内能转化成化学能,燃烧不充分排出的尾气是造成霾的原因之一D . 电能清洁无污染,电动汽车的使用将减少霾的产生6. (2分) (2019八上·马山月考) 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
【精选】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1(含解析)-物理知识点总结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民族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8分)1.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B.音色C.响度D.节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B.只在液体内部进行汽化的现象叫沸腾C.﹣10℃的酒精也能蒸发D.固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3.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A.3m B.4m C.5m D.6m4.蜜蜂载着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养蜂人能辨别蜜蜂是飞出去采花,还是采了蜜飞回,他主要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辩别的()A.声音的音调不同B.声音的响度不同C.飞行路线形状不同D.飞行高低不同5.如图所示是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6.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为﹣117℃、﹣30℃、﹣38.5℃.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A.酒精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7.为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小丽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A.质量40kg B.身高16m C.体温37℃D.1min心跳75次8.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霜的形成是凝固B.冰糕冒“白气”是升华C.冬天树上的“雾凇”是凝固D.水烧开了冒泡是汽化9.看电影时,人们在电影院每个座位上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银幕向各个方向都发出了光B.光在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C.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D.银幕对光有折射作用10.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是()11.四个容积为500毫升的瓶子,分别装满海水、纯水、酒精和汽油,那么质量最多的()(ρ海水>ρ纯水>ρ酒精>ρ汽油)A.海水B.纯水C.酒精D.汽油12.某同学用一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记录为:17.82cm、17.80cm、17.81cm、17.28cm、17.81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应为()A.17.50cm B.17.503cm C.17.8cm D.17.81cm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慢B.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14.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5.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夏天的早晨会看到草叶上有一些露珠,这是现象.用质量相等的O℃的水和O℃的冰来冷却物体,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过程中要热量.16.吹奏竖笛时,竖笛内的空气柱就会发出声音,按住不同的笛孔,声音的就会改变.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7.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了使荧光物质发光,彩色电视机屏幕工作时主要由红、绿、三种色光混合成绚丽多彩画面,它的摇控器是利用来工作的.18.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坐在正在行驶的客车内,乘客以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为参照物是静止的.可见运动和静止具有性.19.“水清鉴人”,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而形成人的(选填“实像”或“虚像”);漫步河畔,看到河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了,这是由于光的的缘故.秋日的清晨河面浮着缕缕薄雾,雾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该过程要(选填“吸热”或“放热”)三.作图与简答题(每图2分,22题3分,共7分)20.完成光路图21.光由空气斜射向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你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2.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用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的缘故.四、综合应用题.(23题7分,24题6分,共13分)23.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8: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4: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24.纯牛奶的密度为(1.1~1.2)×103kg/m3,李明很想知道学校每天营养餐中的牛奶是不是纯牛奶.他和几个同学根据所学密度知识进行了如下测定:首先用天平称出一盒牛奶的质量是250g,喝完再称得空盒质量是26g,然后认真观察牛奶盒,发现牛奶的净含量是200mL.问:经他们检测计算同学们喝的牛奶是否符合纯牛奶标准?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30分)25.地沟油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毒的物质,一些不法商人对其进行简单的脱水、脱杂、脱臭处理后,提供给无良餐馆使用,假冒色拉油,严重伤害市民身体健康.小明学了密度后,想用测密度的方法来鉴别色拉油和地沟油.他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0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6g/cm3之间.然后,他进行了如下实验鉴别:(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左端的零刻线处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2)取适量样品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样品油的总质量m1,如图乙所示m1=g;(3)然后将烧杯中部分样品油倒入量筒中,测出烧杯和剩余样品油的总质量m2=25g,则量筒中样品油的质量是g;(4)读出量筒中样品油的体积V= cm3,如图丙所示;(5)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出样品油的密度ρ= g/cm3;(6)根据测算出的密度,小明通过比对,该样品油地沟油(选填“是”或“不是”).26.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所示,读数是cm.编号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1 1.50 21312 31.00 2.00 12843 48.50 2.50 656)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号.(请填编号)(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答:(能/不能);理由:.27.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填“实”或“虚”)(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8.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上.(3)当烛焰、凸透镜位于图甲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调节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移动.(5)把图甲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29.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示数为℃,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态,该物质的熔点为℃,仔细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选填“快”或“慢”).(4)图象中DE段是过程.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民族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8分)1.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B.音色C.响度D.节奏【考点】音色.【专题】声现象.【分析】不同物体发声时,声音的特色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解答】解:因为每个人的发声音色不同,而声纹锁是依据音色来进行判断的,只能按照设定的音色打开;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音色定义的理解与应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B.只在液体内部进行汽化的现象叫沸腾C.﹣10℃的酒精也能蒸发D.固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考点】蒸发及其现象;物质的物理特征;熔点和凝固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专题】应用题.【分析】要解答此题需掌握: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解答】解:A、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不合题意.C、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不合题意.C、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符合题意.D、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有关知识,要会分析,会辨别生活中的物态变化.3.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A.3m B.4m C.5m D.6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计算题.【分析】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人和人的像相对于镜面对称,视力表和视力表的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依据数学知识计算.【解答】解:根据题意画成示意图如下:人与镜距离2m,人与视力表距离1m,视力表与镜距离即为2m+1m=3m,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视力表的像离镜距离也为3m,所以视力表的像离人的距离为3m+2m=5m.故选C.【点评】熟记并灵活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像与物大小相同;②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③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④虚像.解答此类题目时,把题意画成示意图,学生一目了然,更利于理解和掌握.4.蜜蜂载着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养蜂人能辨别蜜蜂是飞出去采花,还是采了蜜飞回,他主要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辩别的()A.声音的音调不同B.声音的响度不同C.飞行路线形状不同D.飞行高低不同【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应用题.【分析】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是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首先计算频率,然后判断音调.【解答】解: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440次.蜜蜂载花蜜飞行频率小于不载花蜜飞行频率,蜜蜂载花蜜飞行音调低于不载花蜜飞行音调;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其是根据蜜蜂的音调来判断的.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5.如图所示是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不要超过温度计的量程.所测温度高于温度计的最大值时,容易涨破温度计,低于温度计的最小值时,不能读出温度计的示数;②温度计的玻璃泡和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③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解答】解:A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的底部,B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的侧壁,C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和液体充分接触.故A、B、C、都不符合题意.D中温度计的玻璃泡和被测液体充分接触,没有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考查的是用液体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基础性强.6.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为﹣117℃、﹣30℃、﹣38.5℃.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A.酒精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考点】熔点和凝固点.【分析】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由熔点来确定凝固点.【解答】解: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由此可知酒精、煤油、水银的凝固点分别为﹣117℃、﹣30℃、﹣38.5℃.﹣89.2℃低于煤油、水银的凝固点﹣30℃、﹣38.5℃,此时煤油和水银都变为固态,无法完成温度的测量,而﹣89.2℃高于﹣117℃,此时酒精还是液体,能完成温度的测量.故选A.【点评】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有熔点来确定凝固点并且正确比较零下温度的高低.7.为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小丽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A.质量40kg B.身高16m C.体温37℃D.1min心跳75次【考点】质量的估测;温度;长度的估测.【专题】应用题;参照思想;估算法;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成年人的质量在6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40kg左右.此选项正确;B、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0cm=1.6m左右.此选项错误;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此选项正确;D、人在平静状态下,心跳一次的时间接近1s,所以1min的心跳次数大约75次.此选项正确.故选B.【点评】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8.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霜的形成是凝固B.冰糕冒“白气”是升华C.冬天树上的“雾凇”是凝固D.水烧开了冒泡是汽化【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解决此题要掌握几个概念:(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2)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3)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解答】解:A、霜是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固体,故A错误.B、冰糕冒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液体小液滴;故B错误.C、冬天树上的“雾凇”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C错误.D、水烧开了冒泡是液态水汽化而成的水蒸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判断物态变化现象主要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9.看电影时,人们在电影院每个座位上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银幕向各个方向都发出了光B.光在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C.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D.银幕对光有折射作用【考点】漫反射.【分析】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发生镜面反射后,反射光线向一方向传播;发生漫反射后,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传播.【解答】解:A、我们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是银幕反射的光进入人眼,而不是银幕本身能发光,故A说法错误;B、如果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由于反射光线向同一方向射出,不可能使影院内每个座位上的观众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故B说法错误;C、正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射出,才使得每一位观众都能看到银幕画面.故C正确;D、银幕是不透明的物体,光线无法透过去,所以不会发生折射现象.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反射现象,分析问题时注意反射光线是向一个方向还是向各个不同方向.10.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是()【考点】匀速直线运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在v﹣t图象中,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结合图象进行选择.【解答】解:A、图象中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B、图象表示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C、图象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D、图象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在v﹣t图象中平行于t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的直线表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1.四个容积为500毫升的瓶子,分别装满海水、纯水、酒精和汽油,那么质量最多的()(ρ海水>ρ纯水>ρ酒精>ρ汽油)A.海水B.纯水C.酒精D.汽油【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已知四个容积都为500mL的瓶子,直接由密度公式变形m=ρV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由ρ=得:m=ρV,又因V相同,分别装满海水、纯水、酒精和汽油(ρ海水>ρ纯水>ρ酒精>ρ汽油),所以海水的质量最多,故A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及密度公式变形的应用,注意各容器的容积相同,根据密度关系即可判断各容器中液体的质量.12.某同学用一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记录为:17.82cm、17.80cm、17.81cm、17.28cm、17.81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应为()A.17.50cm B.17.503cm C.17.8cm D.17.81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1)在一般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在计算到比测量值多一位数字后再四舍五入,即平均值应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位数;(2)把测量中的错误数据去掉.【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测量数据17.28cm是错误数据,应去掉;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物理课本的宽度是:=17.81cm;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误差的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减小误差的方法等知识点.比较简单,学生一般不会出错.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慢B.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传播的最慢.(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3)声音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A、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快;故A错误;B、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减弱噪声;故B错误;C、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故C正确;D、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声音能传递能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等知识,是一道声学基础题.14.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解答】解:由题干图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C、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也是中招的热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5.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升华.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凝华.夏天的早晨会看到草叶上有一些露珠,这是液化现象.用质量相等的O℃的水和O℃的冰来冷却物体,O℃的冰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是升华现象;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是凝华现象;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用质量相等的O℃的水和O℃的冰来冷却物体,因为冰熔化时吸收热量,故O℃的冰冷却效果好.故答案为:升华;凝华;液化;O℃的冰;熔化;吸收.【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16.吹奏竖笛时,竖笛内的空气柱就会振动发出声音,按住不同的笛孔,声音的音色就会改变.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笛子是利用空气柱振动发声的;振动物体的质量不同,振动难易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2)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解答】解:吹奏竖笛时,竖笛内的空气柱就会振动发声.按住不同的笛孔,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难易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而声音再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因为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故答案为:振动;音色;大于.【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产生、音色,以及声速和光速的有关知识,属于基础题;声音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质量越大,频率越小,音调越低.17.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了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彩色电视机屏幕工作时主要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成绚丽多彩画面,它的摇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考点】紫外线;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红外线.【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归纳法;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能合成各种色光,所以才看到电视上有多彩的画面;(2)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制成消毒灯;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体温计等;根据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制成电视、空调遥控器等.。
福建地区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友情提示:所有解答都必须填涂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二十世纪提出相对论的物理学家是()。
A.哥白尼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2.如下图所示,各事例中能够减小摩擦的是()。
3.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有道辩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
歌手能判断出用哪种乐器演奏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三者均可4.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5.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音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6.如右图所示,在我国的60周年国庆阅兵中,我国空军向全世界展示了先进的空中加油技术。
当加受油机梯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时,空中加油机放出机翼下的输油软管,左右2架歼击机作为受油机,与空中加油机共同保持550千米/小时的速度,模拟空中加油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地面而言,歼击机是静止的B.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空中加油机是静止的C.相对于空中加油机来说,受油的歼击机是运动的D.选择歼击机为参照物,空中加油机是静止的7.自从公布了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后,某同学迷上篆刻艺术,印模经过专用工具的钻、磨、刻等工艺后,可以让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印模在加工过程中,以下物理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体积 B.密度 C.质量 D.重力8.把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当罩内空气接近真空时,虽然还能听到极微弱的声音,但可通过推理知道真空不能传声,这种研究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C.理想推理法 D.微小量放大法9.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值的估计,其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推荐学习初中八年级资料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13
2014-2015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民族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某学生的身高可能是()A.0.175米B.17.5米C.175分米D.1750毫米2.有一个铅球,使用多年后磨损得很厉害.下列物理量中没有变化的是()A.质量 B.密度 C.球重 D.体积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4.红孩乘车去北京,绿妹前来送行.红孩看到绿妹逐渐向后退,而绿妹对着远去的汽车挥手作别.绿妹看到“远去的汽车”、红孩看到“后退的绿妹”,她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A.汽车、地面B.地面、汽车C.汽车、汽车D.地面、地面5.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吸热的是()A.熔化、汽化、升华 B.熔化、液化、凝华C.汽化、液化、升华 D.凝固、液化、凝华6.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B.斑马倒影C.水面“折”枝D.日全食7.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A.人呼出的水蒸气B.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细小水珠D.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8.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9.下列光学仪器中,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是()A.放大镜B.潜望镜C.幻灯机D.照相机10.“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下列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倒影﹣﹣平面镜成像C.电影﹣﹣凸透镜成像D.摄影﹣﹣光的反射1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紫外线功能的是()A.有助于合成人体维生素D B.杀死微生物C.诊断疾病 D.使荧光物质发光12.冰的密度是0.9×103kg/m3,质量为100g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A.质量不变,体积变大B.质量不变,体积变小C.质量变大,体积变大D.质量变小,体积变小13.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2,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3,他们的速度之比是()A.3:2 B.1:1 C.9:4 D.4:9二、填空题14.如图体温计的量程是:,分度值为:,示数是.15.把一枝蜡烛点燃一会儿后,这枝蜡烛的质量将,密度将.16.身高1.6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2m处,则人在镜中的像高m,像与人的距离为m,若此人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2s,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为m.17.吃冰棒和皮肤上擦酒精都感到凉快,前者主要是利用冰棒时要热,后者是酒精时要热.北方冬天菜窑里放入几桶水,可以利用水凝固时热,使窑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会冻坏.18.如图所示,矫正远视眼的是图•19.用照相机拍照时,要想使被拍的景物成的像大一些,照相机与被拍景物之间应一些;底片跟镜头间的距离(暗箱)应些.20.小明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 cm.2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22.如图所示,图中a、b、c、d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是噪声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23.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球,甲球是1000克,乙球是200克,它们的质量之比是,它们的体积之比是,密度之比是.三、作图题:(共6分)24.画出图1中光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画出图2的折射光线.25.补充完整图中透镜中的光线四.简答题26.夏季,天气炎热,可刚游完泳的小明,觉得有点冷,一阵风吹来更冷,请你根据物理知识帮小明解释一下?五.实验探究题:27.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某同学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水的沸点是℃.当水沸腾后若用猛火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温度计的示数(“升高”、“降低”、“不变”)28.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1)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是为了能确定;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2)如果将点燃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像将玻璃板.(3)若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16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4)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方格纸)做法更好.理由是.29.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所用的凸透镜上标有f=15cm字样):(1)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2)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①若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时,会成像.②若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35cm处时,会成像.③若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10cm处时,会成像.(要求指出像的放大或缩小,倒立或正立,虚或实)(3)调整后若想使像变大,则应将蜡向移动.(4)人的眼睛要看烛焰的放大、正立的像,人必须和烛焰在凸透镜的侧.(选填“同一”、“两”)30.(1)观察如图1所示量筒,每小格代表的体积是,量筒的测量范围是.(2)用天平测小石子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小石子的质量为克.(3)利用量筒测小石子的体积.先在量筒内装一定量的水,如图1所示水面在量筒的A处,水的体积为厘米3.然后将小石子放入量筒里,水面上升到量筒的B处,则小石子的体积为厘米3.(4)算出小石子的密度为克/厘米3,合千克/米3.31.在“探究固体熔化的实验”中,(1)把装着海波的试管放在烧杯的水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火加热试管,是为了使海波.(2)下表是一位同学探究某固体熔化,测量的数据和观察的现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熔化用了时间/min 0 1 2 3 4(3)在方格纸上画出熔化的图象.六.计算题(31题6分,32题7分共13分)32.某同学骑自行车到离他家3000m的学校去上学,他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20km/h,为了不迟到,他至少要提前多少h动身?合多少min?33.一个质量为300g的瓶子,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300g,装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1500g,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大?2014-2015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民族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某学生的身高可能是()A.0.175米B.17.5米C.175分米D.1750毫米【考点】长度的估测.【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成年人的身高在1.75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与此差不多或略小一些.【解答】解:学生的身高约1.75m,A、0.175m比1.75m小得多.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17.5m比1.75m大得多.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175dm=17.5m,比1.75m大得多.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1750mm=1.75m.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长度的估测,要有个比较方便的长度以进行比较.比如,张开手掌,中指指尖到大拇指指尖大约是20cm;一般成年人把手张开,从左手的指尖到右侧肩膀的长度大约是一米.2.有一个铅球,使用多年后磨损得很厉害.下列物理量中没有变化的是()A.质量 B.密度 C.球重 D.体积【考点】密度及其特性.【专题】应用题.【分析】(1)根据铅球磨损说明其体积和质量发生了变化,根据物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确定重力的变化情况.(2)其构成的物质没有变化,利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取决于物质的种类可以确定定此题的答案.【解答】解:(1)铅球磨损后,其体积和质量都减小.故AD错误.(2)物体受到的重力:G=mg,由于铅球的质量减小,所以其受到的重力也会减小.故C错误.(3)铅球磨损前后,其质量和体积都发生了变化,但构成铅球的物质没有变化,由于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取决于物质的种类,物质不变,则密度不变.故B正确.综上分析故选B.【点评】通过生活常识可以明确铅球磨损的含义:上面的一部分物质掉了下来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密度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种类,有时还与物体的温度联系在一起,因为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根据公式:ρ=可以确定,物体的温度变化时,质量m不变,体积V增大,所以物体的密度要发生变化.解题时关键要注意是否涉及到了温度这个物理量.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的三大特征分别是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地震、海啸等会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解答】解: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大,所以指的声音的响度大,所以A错误,符合题意;B、墙壁是固体,固体可以传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C、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即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同时要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这一特点.平时学习中要经常背诵这部分的内容,做到熟能生巧.4.红孩乘车去北京,绿妹前来送行.红孩看到绿妹逐渐向后退,而绿妹对着远去的汽车挥手作别.绿妹看到“远去的汽车”、红孩看到“后退的绿妹”,她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A.汽车、地面B.地面、汽车C.汽车、汽车D.地面、地面【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解答】解:(1)绿妹看到“远去的汽车”,意思是说汽车是运动的,选择的是地面或者绿妹自己为参照物;(2)红孩看到“后退的绿妹”,意思是说绿妹是向后运动的,选择的是汽车或者红孩自己.故选B.【点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选不同的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的结果会不同.参照物虽然是任意选取,但要本着方便的原则,一般选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5.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吸热的是()A.熔化、汽化、升华 B.熔化、液化、凝华C.汽化、液化、升华 D.凝固、液化、凝华【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由物态变化分析条件可知熔化、汽化、升华过程吸热.【解答】解: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故A正确.故选:A.【点评】熟知物态变化中的吸热放热是解题关键.6.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B.斑马倒影C.水面“折”枝D.日全食【考点】光的反射;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①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的实例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②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比如我们平时看到的物体,平面镜成像等;③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如:透镜的应用、池水变浅了等.【解答】解:A、树荫下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斑马的倒影,是水面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光的反射现象;C、水面“折”枝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D、日全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光的直线传播现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种光学现象的区分,是光学知识的基本内容,也是中考的热点,把握其实质,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区分.7.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A.人呼出的水蒸气B.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细小水珠D.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白气”是细小的小水珠,属于液态,结合三种物质状态及液化的定义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人呼出的水蒸气是气体,而“白气”是液体,不符合题意;B、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变成小水滴,形成白气,符合题意;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雾,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是气体,而“白气”是液体,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结合特殊的液态物体考查学生对液化现象的理解与认识,需要认真分析解答.8.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考点】漫反射;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色散.【分析】A、光发生反射时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生活中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很多,观察木板是否平整,就是其中一例.C、海市蜃楼景象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D、不同的色光折射时,偏折的角度不同,红光偏折的角度最小,紫光偏折的角度最大.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从顶点到底边的光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解答】解:A、光反射时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A正确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B正确C、海市蜃楼景象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所以C错.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从顶点到底边的光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选项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光学的有关基础知识,解决本题关键是掌握好光学的基础知识.9.下列光学仪器中,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是()A.放大镜B.潜望镜C.幻灯机D.照相机【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凸透镜成像时,2f>U>f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或幻灯机.【解答】解:A、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在U<f 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不符合题意.B、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不符合题意.C、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在2f>U>f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题意.D、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在U>2f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1)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2)掌握平面镜的成像情况和应用.10.“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下列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倒影﹣﹣平面镜成像C.电影﹣﹣凸透镜成像D.摄影﹣﹣光的反射【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各种影的形成都与光的传播有关,本题要把手影、倒影、电影、摄影道理弄清,知道其光学原理.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解释这几种“影”形成的原因.【解答】解: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光的反射形成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电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D正确.故选D.【点评】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倒影、照镜子、潜望镜都是光的反射原理;透镜、看水下的物体等都是光的折射原理,此题是一道光学的综合题,也是物理中考的一个热点知识.1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紫外线功能的是()A.有助于合成人体维生素D B.杀死微生物C.诊断疾病 D.使荧光物质发光【考点】紫外线.【专题】应用题.【分析】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等.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能杀菌,制成灭菌灯;能促成维生素D的合成.【解答】解:A、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适当照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不合题意.B、紫外线能消菌杀毒,杀死微生物,不合题意.C、B超使用超声波,能诊断人体疾病,符合题意.D、紫外线的荧光效应强,能使荧光物质发光.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超声波、紫外线的应用,要注意辨别.12.冰的密度是0.9×103kg/m3,质量为100g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A.质量不变,体积变大B.质量不变,体积变小C.质量变大,体积变大D.质量变小,体积变小【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1)质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会随着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温度的改变而改变;(2)根据冰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值,分析出密度的变化,再利用密度变形公式V=分析出体积变化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虽然状态发生了变化,但是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其质量不变;(2)因为冰的密度是0.9×103kg/m3,水的密度是1×103kg/m3,所以冰熔化成水后密度变大;(3)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由密度公式变形V=可得,体积变小.综上所述,B选项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质量的本质,只要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改变,其质量就不会改变.此外还要熟练掌握密度公式的应用.13.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2,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3,他们的速度之比是()A.3:2 B.1:1 C.9:4 D.4:9【考点】速度的计算.【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已知路程关系与时间关系,应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两物体的速度之比.【解答】解:甲、乙的速度之比:v甲:v乙=: =×=×=9: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掌握基本公式并能利用变形公式分析是关键.二、填空题14.如图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为:0.1℃,示数是37.6℃.【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人的体温一般也不会超过35~42℃的范围,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以及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解答】解:即便是生病,人的体温一般也不会超过35~42℃的范围,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明确一个大格和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读数时从绝对值小的向绝对值大的读.故本题的答案为:35~42℃,0.1℃,37.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体温计的构造以及读数方法的了解和掌握.15.把一枝蜡烛点燃一会儿后,这枝蜡烛的质量将变小,密度将不变.【考点】密度及其特性;质量及其特性.【分析】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判断一个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了变化,关键是抓住“物质的多少”是否改变.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解答】解:蜡烛点燃一会儿后,蜡烛所含物质的多少变少了,所以其质量也变小了;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蜡烛这种物质没有改变,所以其密度就不会改变.故答案为:变小;不变.【点评】此题考查了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两个知识点,难度不大,但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应正确理解,牢固掌握.16.身高1.6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2m处,则人在镜中的像高 1.6 m,像与人的距离为 4 m,若此人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2s,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为 4 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此题为动态题干,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利用作图方法,分别描述出2s前、后像与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结果跃然纸上.【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已知身高1.6m的人,所以他在镜中的像高1.6m.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已知此人站在平面镜前2m处,可知他的像距离平面镜也是2m,所以像到他本人的距离为2m+2m=4m.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可知他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2s后,此人离平面镜的距离为2m,再加上2s前的距离即为此时人与平面镜的距离=4m,所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离平面镜也是4m.故答案为:1.6; 4; 4.【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牢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外对“相对于”要有正确的理解,“相对于”平面镜与“相对于”他的像是不同的.17.吃冰棒和皮肤上擦酒精都感到凉快,前者主要是利用冰棒熔化时要吸热,后者是酒精蒸发时要吸热.北方冬天菜窑里放入几桶水,可以利用水凝固时放热,使窑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会冻坏.【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蒸发及其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在各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都是要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都是要放热的,清楚地分清这些,才能结合具体现象,对不同物态变化形式中的吸放热做出正确的判断.【解答】解:吃进去的冰棒熔化时会吸热,能使人感到凉快.酒精蒸发是一种汽化现象,也要吸热,因此,也能使人感到凉快;水在达到凝固点开始凝固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不致于太低.故答案为:熔化,吸,蒸发,吸;放.【点评】物态变化形式都是成对出现的,它们的吸热和放热也都是相对应的,理解起来简单,却也容易搞反,因此,我们必须足够熟练才能在实际运用中不致出错.18.如图所示,矫正远视眼的是右图•【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本题要抓住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解答】解: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由题意可知:矫正远视眼的是右图•故答案为:右.【点评】本题考查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19.用照相机拍照时,要想使被拍的景物成的像大一些,照相机与被拍景物之间应靠近一些;底片跟镜头间的距离(暗箱)应拉长些.【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使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则像距变大,物距变小.【解答】解: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像变大,则像距变大,物距变小,照相机与被拍景物之间应靠近一些;底片跟镜头间的距离(暗箱)应拉长些.故本题答案为:靠近;拉长.【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时的物距与像距的变化关系:像变大,则像距变大,物距变小.20.小明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 3.30 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定量思想;图析法;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2.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2.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2)末端刻度值为5.30cm,物体长度为5.30cm﹣2.00cm=3.30cm.故答案为:3.30.【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振动;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能够传播声音.【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民族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4(含解析) 新人教版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民族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以下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为37℃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1m/sC.正常成人午餐吃米饭约4kg D.手指甲的宽度约1.0mm2.2014年5月第十七届科博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图是幼教机器人正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能区分机器人和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3.夏天来了,一些同学喜欢自制冰棒,他们将一杯80g的水放入冰箱中,完全结冰后,其质量()A.仍是80g B.大于80g C.小于80g D.不能确定4.今年四月下旬,新疆多地州普遍降雪,融雪时气温下降,这是因为雪()A.熔化放热 B.凝固放热 C.熔化吸热 D.凝固吸热5.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可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的是()A.墙上手影“孔雀” B.水中“折笔”C.湖面“月影” D.树荫下“光斑”6.制造航空飞行器时,为了减轻其质量,采用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A.导电性好 B.熔点低C.密度小D.导热性好7.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在校园周围植树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8.小李从平面镜里看到平面镜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A.10:21 B.21:10 C.10:51 D.12:019.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10.如图是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晶体的熔点是()A.40℃ B.44℃ C.48℃ D.52℃1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C.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12.2014年5月24日,中俄在东海举行联合军演.为了刺探我国军情,日本军机与我国军近距离对峙,当时两军机之间保持的距离仅约30m.日本的这种挑衅行为引起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以下列哪个目标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对峙时我军飞行员是静止的()A.日本军机 B.海面上的军舰 C.海面 D.海岸13.教室里安装的电子白板投影仪,其镜头的焦距为15cm.为了在白板上得到清晰的像,投影仪镜头到白板的距离应()A.大于30 cm B.小于15 cmC.等于30 cm D.大于15 cm小于30 cm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6分)14.学习了声现象后,爱动脑筋的小明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如图所示.对着管口吹气,由于空气柱的就会产生声音.管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填“音调、响度、音色”)就不同,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吸管乐器.15.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1)初中物理课本的宽是18.40 ;(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38 .16.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h.17.一个高1.60m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处,则像距离人m远;如果此人以1m/s的速度靠近镜面,则1.5s后,人和像的距离为m;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8.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现象,后者是光的现象,所看到的都是(填“实像”或“虚像”)19.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士”,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镜,使太阳光在车身局部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20.在电影院偷拍是制作盗版电影的惯用方法.为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盗版电影的装置,将装置安装在银幕后面,其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银幕上的小孔射向观众席上的偷拍摄像机,在感光底片上成倒立、的实像,从而形成干扰点.此装置的使用(填“不会”或“会”)影响观众的观看.21.夏天的早晨会看到草叶上有一些露珠,这是现象;寒冷冬天的早晨会看到窗户的玻璃上结有“窗花”,这是现象.在东北,人们冬季里喜欢做“冻豆腐”.光滑细嫩的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先后(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22.一块金属的体积是2.5m3,质量是6750kg,则它的密度是kg/m3,若将金属块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是kg/m3.三、作图与简答题(共2小题,作图每个2分,解答4分,共8分)23.(1)如图1所示,一束与水平面成30°夹角的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竖直射入井中,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位置.(2))请在图2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24.冬天,对着手“吹气”时,会感到手冷;对着手“呵气”时,会感到暖和.为什么?四、综合应用题(第25题6分,第26题5分,共11分)25.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三水,休息0.5h后,再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达肇庆.则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km,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km/h.26.纯牛奶的密度为(1.1~1.2)×103kg/m3,李明很想知道学校每天营养餐中的牛奶是不是纯牛奶.他和几个同学根据所学密度知识进行了如下测定:首先用天平称出一盒牛奶的质量是250g,喝完再称得空盒质量是26g,然后认真观察牛奶盒,发现牛奶的净含量是200mL.问:经他们检测计算同学们喝的牛奶是否符合纯牛奶标准?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空1分,共27分)27.小明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 cm28.在“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中.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法;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中常用法.(选填“建模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29.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示数为℃,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态,该物质的熔点为℃,仔细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选填“快”或“慢”).(4)图象中DE段是过程.30.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同学的实验数据如表: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温度/℃90 92 94 98 98 97 98(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第min记录的数据明显错误,判断的理由是.(2)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此时液面上的气压1标准大气压.(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3)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其中图是水在腾时的情况.(4)请指出丙图中实验操作的错误是:.(5)第3min记录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丁所示,此时温度为℃.31.如图,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填“虚”或“实”).3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请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A.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B.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C.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线处(2)实验过程:a.在玻璃杯中盛装适量盐水,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读出砝码、游码的读数之和为m1;b.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2所示,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把玻璃杯和剩余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1所示,读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d、计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和密度ρ(根据实验过程,完成下表实验数据的填写)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m1/g 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g量筒中的盐水的质量m/g量筒中的盐水的体积V/cm3盐水的密度ρ/(kg•m﹣3)130.233.以下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过程,请将其补充完整:(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2)点燃蜡烛,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使其在(3)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a、c、e三点①蜡烛在a点时移动光屏,接收到了清晰的像,生活中利用了此成像规律(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②在凸透镜位置不变时,将蜡烛从a点移至C点,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透镜方向移动③将蜡烛移到e点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选“能”“不能”).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民族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4)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以下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为37℃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1m/sC.正常成人午餐吃米饭约4kg D.手指甲的宽度约1.0mm【考点】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C、正常成年人午餐吃米饭不超过400g=0.4kg.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手指甲的宽度在1cm=10m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评】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2.2014年5月第十七届科博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图是幼教机器人正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能区分机器人和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专题】声现象.【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解答】解:A、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C、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音色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故C正确;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3.夏天来了,一些同学喜欢自制冰棒,他们将一杯80g的水放入冰箱中,完全结冰后,其质量()A.仍是80g B.大于80g C.小于80g D.不能确定【考点】质量及其特性.【专题】质量及其测量.【分析】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物体由物质组成,物质是组成物体的材料,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温度无关;【解答】解: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物体由物质组成,物质是组成物体的材料,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温度无关,故将一杯80g的水放入冰箱中,完全结冰后,其质量仍然是80g.故选A.【点评】抓住物理量的概念,深入理解并能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判断其是否变化.质量是属性,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温度无关.4.今年四月下旬,新疆多地州普遍降雪,融雪时气温下降,这是因为雪()A.熔化放热 B.凝固放热 C.熔化吸热 D.凝固吸热【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熔化,物质的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解答】解:固态的雪熔化为液态的水需要从周围空气吸收热量,所以融雪时气温下降.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六种物态变化的掌握,与此题类似的还有“下雪不冷化雪冷”,体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5.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可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的是()A.墙上手影“孔雀” B.水中“折笔”C.湖面“月影” D.树荫下“光斑”【考点】光的反射.【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①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知道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原因是看到了由物体反射的光.②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光的色散等都是光的折射.③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墙上“孔雀”属于影子,影子的形成,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此项不符合题意.B、水中“折笔”是光的折射现象.此项不符合题意.C、湖面“月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此时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此项符合题意.D、林中“光斑”,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此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题通过不同的现象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折射的理解,在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并要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6.制造航空飞行器时,为了减轻其质量,采用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A.导电性好 B.熔点低C.密度小D.导热性好【考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制造航空器时,要尽可能地减轻其质量,如何减轻质量,可以利用公式m=ρV分析.【解答】解:硬度高虽然也是飞机制造所需要的,但却不符合本题的考查要求;单纯从减轻质量的要求考虑,由公式m=ρV知,在航空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要减轻质量,只能选择密度较小的材料.故选C.【点评】分析物理问题时,如果可能,应用相应的计算公式,可以使分析简洁、严谨.7.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在校园周围植树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分析】噪声的防治主要从三种方式上来进行: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根据每个选项的现象,分别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在周围植树会在噪声的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会增大噪声对学生的上课的干扰,不符合题意;C、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分贝,不会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学生戴上防噪声耳罩后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到,无法进行学习,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防治噪声的具体做法的理解情况,是中考的常考题型.8.小李从平面镜里看到平面镜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A.10:21 B.21:10 C.10:51 D.12:01【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由像再做出物,还原实际图象后再读时间.【解答】解:根据平面镜中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规律,可以通过对称性由像做出物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因此实际时间为:10.51,故C正确.也可以利用对称性规律,从像的背面去直接读取.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平面镜成像规律﹣﹣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性,对于给出钟表在镜面中的像,来读取时间问题可以把试卷反过来直接去读.9.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分析.【解答】解: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10.如图是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晶体的熔点是()A.40℃ B.44℃ C.48℃ D.52℃【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专题】信息给予题;图析法.【分析】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解答】解: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48℃.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学会观察分析物质熔化或凝固的图象,关键是掌握晶体的熔化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1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C.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能在真空中传播;(2)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就沿直线传播;(3)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4)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解答】解:A、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就沿直线传播,并不总是沿直线传播的,故B错误;C、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C正确;D、光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真空中的要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传播的特点和速度,都是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12.2014年5月24日,中俄在东海举行联合军演.为了刺探我国军情,日本军机与我国军近距离对峙,当时两军机之间保持的距离仅约30m.日本的这种挑衅行为引起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以下列哪个目标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对峙时我军飞行员是静止的()A.日本军机 B.海面上的军舰 C.海面 D.海岸【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解答】解:以日军军机为参照物,飞行员与日军军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飞行员是静止的.故选A.【点评】每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3.教室里安装的电子白板投影仪,其镜头的焦距为15cm.为了在白板上得到清晰的像,投影仪镜头到白板的距离应()A.大于30 cm B.小于15 cmC.等于30 cm D.大于15 cm小于30 cm【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2f>u>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解答】解:镜头的焦距为15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物体到镜头的距离2f>u>f,镜头到白板的距离v>2f,即投影仪镜头到白板的距离应大于30cm.故选A.【点评】凸透镜的成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很多光学器材都是利用凸透镜制成的:如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解答此题要注意:投影仪镜头到白板的距离指的是像距.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6分)14.学习了声现象后,爱动脑筋的小明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如图所示.对着管口吹气,由于空气柱的振动就会产生声音.管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填“音调、响度、音色”)就不同,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吸管乐器.【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调.【专题】简答题.【分析】(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音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解答】解:当对着管口吹气时,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就发出声音;管的长短不同,筒内空气柱的长短就不同,振动时频率就不同,所以使声音的音调就不同.故答案为:振动,音调.【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振动产生声音、音调和频率之间关系的掌握情况.15.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1)初中物理课本的宽是18.40 cm ;(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38 km/h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应用题;参照思想;估算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速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速度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解答】解:(1)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物理课本的宽度略小于20cm,在18.40cm左右;(2)满载货物的卡车行驶速度较慢,在38km/h左右.故答案为:(1)cm;(2)km/h.【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16.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 1.5 h.【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计算题;应用题;简答题;压轴题.【分析】交通标志牌“40”是限速的标志,速度不能超过40km/h,已知速度和到北京的距离,根据公式t=可求所需时间.【解答】解: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t===1.5h.故答案为: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1.5.【点评】本题考查利用速度公式计算时间,关键是明白交通标志牌所表示的意义.17.一个高1.60m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处,则像距离人8 m远;如果此人以1m/s 的速度靠近镜面,则1.5s后,人和像的距离为 5 m;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像距等于物距,物像对称,则可求出人与像的距离.【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距等于物距,已知此人距离平面镜4m,可知他的像距离平面镜也是4m,所以像到他本人的距离为4m+4m=8m.由题意可知他以1m/s的速度在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走近平面镜时,1.5s后走的路程为s=vt=1m/s×1.5s=1.5m,则此时人与平面镜的距离为4m﹣1.5m=2.5m,此时像到他人的距离为2.5m+2.5m=5m;像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8;5;不变.。
宁德市霞浦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宁德市霞浦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9八上·黄石期中) 以下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B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小错误C . 测量误差与测量者有关D . 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2. (2分) (2016八·丰城月考) 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主要是因为()A . 光速极大B . 光沿直线传播C . 光的反射D . 光的折射3. (2分) (2018八上·烟台期末) 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 . ①②B . ①②④C . ①②④⑤D . ①②③④⑤4. (2分) (2017八下·泰兴期末) 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的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的实践活动,以下估测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 . 空气的密度1.29×103kg/m3B . 一只苹果受到的重力约为2NC . 一个成年人的体积约为0.5m3D . 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Pa5. (2分) (2018八上·南山期末) 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A . 呈现缩小、倒立的像B . 呈现放大、倒立的像C . 呈现放大、正立的像D . 无法成像6. (2分)(2013·葫芦岛) 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 . 影子﹣﹣光的直线传播B . 小孔成像﹣﹣光的折射C . 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D . 来自玻璃幕墙刺眼的阳光﹣﹣光的折射7. (2分)(2018·平邑模拟) 日晷仪是我国古代人们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所在的位置可知道时间,如图所示.下列所述的光现象中与日晷仪的光学成因相同的是()A . 拱桥倒影B . 幻灯机投影C . 小孔成像D . 毕业合影8. (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B .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 .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9. (2分)如图所示,一标准大气压下,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在继续加热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虽然继续加热,但烧杯中的水的温度将保持100℃不变B . 因为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不变,说明烧杯中的水不再继续吸热C . 试管中的水能够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D . 试管中的水和烧杯中的水都在发生汽化现象10. (2分)下列关于实验器材的使用和说法,错误的是()A . 使用天平前,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0”刻度线处,再将横梁调平衡B . 若与天平配套的砝码被沾了油污,测量物体质量时,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C . 量筒在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若俯视,其体积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D . 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二、填空题 (共7题;共15分)11. (1分) (2017八上·临洮期中) 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12. (4分)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________ 不一样,这主要是由声源振动的________ 决定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________ 不一样,与声源振动的________ 有关。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1.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A.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 B.让万物生长的阳光C.翱翔高空的超音速战机 D.运载宇宙飞船的火箭2.如图所示的物体是由液态物质组成的是()A.硬币B.食用油C.玻璃杯D.橡胶手套3.以下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蜡烛燃烧 B.电梯上升 C.汽车行驶 D.运动员跑步4.家中放电视时,调节音量,实质是改变声音的()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5.下列哪种方法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具 B.戴上防噪声耳塞C.道路两旁植树造林 D.公路两旁建隔音墙6.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7.八年级的小晴同学参加体检,下列数据记录中与正常情况不相符的是()A.身高1.65m B.质量50 kgC.体温37℃D.脉搏一分钟20次8.如图所示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A.雾凇B.露珠 C.冰山D.雪9.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冰雪熔化 B.草上的露珠C.瓦片上的霜D.山间的浓雾10.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她在镜中的像与她相距()A.1m B.1.5m C.2m D.3m11.我市各级各类学校为了校园安全,在学校大门及其它地方都安装上了“电子眼”,其光学原理与下列哪种相同()A.平面镜B.投影仪C.照相机D.放大镜12.如图是陈大爷戴的眼镜,则他的眼睛类型及他的眼镜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远视眼凹透镜B.远视眼凸透镜C.近视眼凹透镜D.近视眼凸透镜13.生活中常见到各种光现象,如图所示,其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B.筷子在水面处“折断”C.手影 D.水中倒影14.航天员将地球上质量为50kg 的物体带到月球上,此时物体的质量将()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15.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物理量是()A.质量 B.体积 C.长度 D.密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8分)16.考试钟声敲响后,同学们开始答题.钟声是由钟_______产生的,钟声通过_______传到同学们的耳朵;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_______.(填“能量”或“信息”)17.小英乘坐在行驶的动车上,看到路旁的树向后运动,小英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的.动车以2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该车在0.5h内行驶的路程是_______ Km.18.今年元旦晚会彩排时演员们的白裙子看上去都是红色的,这是因为裙子反射了_______色的光.周围的人都能看到演员红色的裙子,这是因为裙子发生了_______反射(选填“镜面”或“漫”).19.近几年宁德市经常实施人工降雨、缓解旱情.气象部门用火箭将干冰洒向云层,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_______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为小水滴或_______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2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象,固体甲是_______(晶体或非晶体),固体甲第2分钟的是_______状态,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的区别是_______.21.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鱼缸中以便观赏(如图所示.)球形鱼缸和水相当于_______镜,这种镜对光线起______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_______像(填“实”或“虚”)22.如图所示,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_______cm3.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g/cm3,则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g.三、作图与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分)23.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在图中,画出射向镜面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24.在图中,画出通过透镜的光线的折射光路图.25.如图,请作出AB入射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后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6.打预防针前要对皮肤进行消毒,当在皮肤上擦酒精后,会有什么感觉?这是为什么?答:皮肤上擦酒精后会有_______的感觉,这是由于酒精_______.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25小题6分、26小题10分,共16分)27.2015年12月26日上午,中国长沙中低速磁浮铁路开通试运行,线路全长18.5km.该车从长沙火车南站出发,约18min后抵达黄花机场站.求:这列磁浮火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8.一桶色拉油的容积为2m3,从中取出样品油30cm3,质量为24g.求:(1)这种油的密度是多少g/cm3?合多少kg/m3?(2)一桶色拉油的质量是多少kg?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6小题,28(4)2分、其他每空1分,共30分)29.正确使用仪器(1)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cm.(2)图乙中,体温计读数是_______℃,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 的性质制成的.30.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 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水温/℃90 92 96 98 98 98(1)第二分钟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如图甲所示).(2)分析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由水的沸点判断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如图乙,其中能正确反映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_______.3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填“实”或“虚”)(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2.小波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l)要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_______.(2)他将凸透镜正对平行光,当光屏移动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cm.(3)当烛焰在凸透镜前16cm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倒立_______的实像._______(填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的.33.小明同学想知道橡皮泥的密度有多大,他用天平、量筒、水和细线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1)在调节天平时,小明将游码拔到标尺_______刻度,小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 端调.(2)在图中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合理的操作顺序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3)由图中可知,橡皮泥的质量m=_______g,橡皮泥的体积V=_______cm3通过计算,橡皮泥的密度ρ=_______g/cm3.34.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装置如图(1)该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和_______(2)图中AB段的路程S AB=0.4m,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_m/s.(3)实验结束后,小浩提出了“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所经历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为此他选择了质量大小不同但光洁程度相同的4个玻璃小球,实验测得4个小球在斜面b.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得到的结论是: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所经历的时间与_______.c.你猜想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所经历的时间可能与_______等因素有关(写出一个).2015-2016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1.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A.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 B.让万物生长的阳光C.翱翔高空的超音速战机 D.运载宇宙飞船的火箭【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分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m/s.【解答】解:光速是人们认为最快的速度,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故选B.2.如图所示的物体是由液态物质组成的是()A.硬币B.食用油C.玻璃杯D.橡胶手套【考点】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分析】本题根据物质的三种状态的特性来判断.固态物质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没有流动性;液态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有固定的体积,有流动性;气态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和固定的体积,有流动性.【解答】解:本题选择液态物质,食用油没有固定的形状,有流动性,具备液态物质的特性;硬币、玻璃杯、橡胶手套等都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没有流动性,具备固态物质的特征,不符合题意.故选B.3.以下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蜡烛燃烧 B.电梯上升 C.汽车行驶 D.运动员跑步【考点】机械运动.【分析】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解答】解:A、蜡烛燃烧,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不属于机械运动,故A正确;BCD、电梯上升,相对地面有位置的变化;汽车行驶,相对地面有位置的变化;运动员跑步,都有相对位置的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不符合题意,BCD错误;故选A.4.家中放电视时,调节音量,实质是改变声音的()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调节音量实质是改变声音的响度.【解答】解:放电视时,调节音量,实质是改变声音响度,音量越大,响度越大,声音听起来就越强(大);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5.下列哪种方法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具 B.戴上防噪声耳塞C.道路两旁植树造林 D.公路两旁建隔音墙【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而题目要求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声源就是振动发声的物体.【解答】解:A 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具,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本项符合题意.B 戴上防噪声耳塞,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C 道路两旁植树造林,这是在传播途径中隔离和吸收噪声.不符合题意.D 公路两旁建隔音墙,这是在传播途径中隔离和吸收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A.6.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分析】我们把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说该物体在任何时间段内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个定值.【解答】解: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路程s与时间成正比,图象应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A正确,BCD错误.故选A.7.八年级的小晴同学参加体检,下列数据记录中与正常情况不相符的是()A.身高1.65m B.质量50 kgC.体温37℃D.脉搏一分钟20次【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质量的估测;时间的估测.【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不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5cm=1.65m左右.故A 符合实际;B、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B符合实际;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1min跳动的次数在70次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D.8.如图所示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A.雾凇B.露珠 C.冰山D.雪【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C、冰山是水在温度降低时变成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华.故选B.9.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冰雪熔化 B.草上的露珠C.瓦片上的霜D.山间的浓雾【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和凝华.【解答】解:A、冰雪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熔化吸热,故A正确.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固态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C错误.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D错误.故选:A.10.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她在镜中的像与她相距()A.1m B.1.5m C.2m D.3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等大正立的虚像,且像距与物距相等.【解答】解:因平面镜成像时物距与像距相等,某同学站在竖直平面镜前1.5m处,物距为1.5m,所以像距也为1.5m,而镜中的像与他相距为物距与像距之和为3m.故选D.11.我市各级各类学校为了校园安全,在学校大门及其它地方都安装上了“电子眼”,其光学原理与下列哪种相同()A.平面镜B.投影仪C.照相机D.放大镜【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电子眼和照相机的原理相同,都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解答】解: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不符合题意.B、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不符合题意.C、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符合题意.D、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符合题意.故选C.12.如图是陈大爷戴的眼镜,则他的眼睛类型及他的眼镜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远视眼凹透镜B.远视眼凸透镜C.近视眼凹透镜D.近视眼凸透镜【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据图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还是后方,而后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据图能看出,通过陈大爷戴的眼镜看到的物体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是远视眼的症状,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为了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所以应该使原来的光线会聚,故应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进行矫正.故选B.13.生活中常见到各种光现象,如图所示,其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B.筷子在水面处“折断”C.手影 D.水中倒影【考点】光的色散.【分析】混合光分散为单色光的过程叫光的色散;色散的特点是形成了光带.【解答】解:A、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是光的色散现象.符合题意;B、筷子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折射形成的,不合题意;C、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不合题意;D、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合题意.故选A.14.航天员将地球上质量为50kg 的物体带到月球上,此时物体的质量将()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解答】解: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把一个质量为50kg的物体从地球上带到月球上,是位置的改变,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质量不变,仍是50kg.故选:C.15.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物理量是()A.质量 B.体积 C.长度 D.密度【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分析】质量与物质的多少决定,矿泉水喝掉一半后,物质少了,质量也就减小;矿泉水所占据的空间也减小,即体积减小;重力随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质量、体积的变化无关.【解答】解:A、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矿泉水喝掉一半后,质量会减小一半;故A不符合题意;B、体积表示物体所占据的空间,矿泉水喝掉一半后,体积会减小一半;故B不符合题意;C、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体积变小,长度变短;故C不符合题意;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体积、质量无关;矿泉水喝掉一半后,密度保持不变;故D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8分)16.考试钟声敲响后,同学们开始答题.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钟声通过空气传到同学们的耳朵;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填“能量”或“信息”)【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能量.【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解答】解:(1)考试钟声敲响后,同学们开始答题.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钟声通过空气传到同学们的耳朵.(2)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故答案为:振动;空气;能量.17.小英乘坐在行驶的动车上,看到路旁的树向后运动,小英是以列车为参照物的.动车以2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该车在0.5h内行驶的路程是100 Km.【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保持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已知速度与运动时间,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路程.【解答】解:路旁的树木相对于列车位置不断变化,不断向后退,以列车为参照物小英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运动;由v=得,列车行驶的距离:s=vt=200km/h×0.5h=100km;故答案为:列车;100.18.今年元旦晚会彩排时演员们的白裙子看上去都是红色的,这是因为裙子反射了红色的光.周围的人都能看到演员红色的裙子,这是因为裙子发生了漫反射(选填“镜面”或“漫”).【考点】物体的颜色;漫反射.【分析】有颜色的物体只反射该颜色的光,其它光被吸收而看起来是黑色,白颜色的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发生镜面反射后,反射光线向一方向传播;发生漫反射后,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传播.【解答】解:元旦晚会彩排时演员们的白裙子看上去都是红色的,而白色的裙子反射了红色的光;周围的人能够看到不发光的裙子就是因为光照到裙子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可以射向不同的方向,所以人们就看见了裙子.故答案为:红;漫.19.近几年宁德市经常实施人工降雨、缓解旱情.气象部门用火箭将干冰洒向云层,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升华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为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要吸热;水蒸气变为小水滴,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水蒸气变为小冰晶,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故答案为:升华;液化;凝华.2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象,固体甲是晶体(晶体或非晶体),固体甲第2分钟的是固状态,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的区别是甲有熔点,乙没有熔点.【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1)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或凝固点,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吸热(或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2)掌握晶体在不同阶段的状态: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后处于液态.【解答】解:由图象知,乙在整个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熔点,是非晶体;甲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甲是晶体,固体甲第2分钟的时候还没有熔化,是固态;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的区别是甲有熔点,乙没有熔点.故答案为:晶体;固;甲有熔点,乙没有熔点.21.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鱼缸中以便观赏(如图所示.)球形鱼缸和水相当于凸透镜,这种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填“实”或“虚”)【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放大镜实质上就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通过放大镜我们看到的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解答】解: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小丑鱼被鱼缸放大了,所以球形鱼缸和水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或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我们通过该“放大镜”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凸透;会聚;虚.22.如图所示,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250 cm3.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g/cm3,则牛奶的质量为300 g.【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纯牛奶的体积可由图得到,又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根据m=ρV可求出牛奶的质量.【解答】解:由图可知,纯牛奶的体积:V=250mL=250cm3;由ρ=得牛奶的质量为:m=ρV=1.2g/cm3×250cm3=300g.故答案为:250;300.三、作图与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分)23.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在图中,画出射向镜面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解答】解:首先做出法线,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5°,所以入射角为90°﹣45°=45°.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反射角也为45°.如图所示:24.在图中,画出通过透镜的光线的折射光路图.【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是有会聚作用,透过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其传播方向不改变;(2)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3)过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传播.【解答】解: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如图所示:25.如图,请作出AB入射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后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解答】解:过入射点B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26.打预防针前要对皮肤进行消毒,当在皮肤上擦酒精后,会有什么感觉?这是为什么?答:皮肤上擦酒精后会有凉的感觉,这是由于酒精蒸发吸热.【考点】蒸发及其现象.【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物质汽化需要吸收热量.【解答】解:用酒精棉球在皮肤上消毒时,皮肤上的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蒸发)现象,蒸发的同时会吸收皮肤上的热量,所以会有凉爽的感觉.故答案为:凉;蒸发吸热.。
宁德市霞浦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宁德市霞浦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A . 刻度尺、水、细线、烧杯B . 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C .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D . 刻度尺、天平和砝码2. (2分) (2019九下·临沭月考)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声音在空气和铁棒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 .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 . 男女同学说话时的音调都是相同的3. (2分)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玻璃窗上“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 . “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C .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 . 玻璃窗上“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4. (2分)(2017·郑州模拟) 下图是生活中一些光现象的实例,其中成像原理与其他三个不一样的是()A . 放大镜看物体B . 建筑物的倒影C . 戴眼镜看书D . 雨后彩虹5. (2分)为了测出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A . ①②③④⑥B . ⑤①②③⑥C . ①②④③⑤⑥D . ⑤①②④③⑥6. (2分)(2020·河西模拟)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 海市蜃楼B . 坐井观天C . 一叶障目D . 水中捞月7. (2分)如图所示,乙容器内盛有水,甲容器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
在一个标准的大气压下,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水沸腾了。
则甲容器内盛的液体是()A . 液态氨B . 酒精C . 水D . 煤油二、多选题 (共1题;共3分)8. (3分)(2018·株洲) 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1.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A.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 B.让万物生长的阳光C.翱翔高空的超音速战机 D.运载宇宙飞船的火箭2.如图所示的物体是由液态物质组成的是()A.硬币B.食用油C.玻璃杯D.橡胶手套3.以下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蜡烛燃烧 B.电梯上升 C.汽车行驶 D.运动员跑步4.家中放电视时,调节音量,实质是改变声音的()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5.下列哪种方法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具 B.戴上防噪声耳塞C.道路两旁植树造林 D.公路两旁建隔音墙6.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7.八年级的小晴同学参加体检,下列数据记录中与正常情况不相符的是()A.身高1.65m B.质量50 kgC.体温37℃D.脉搏一分钟20次8.如图所示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A.雾凇B.露珠 C.冰山D.雪9.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冰雪熔化 B.草上的露珠C.瓦片上的霜D.山间的浓雾10.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她在镜中的像与她相距()A.1m B.1.5m C.2m D.3m11.我市各级各类学校为了校园安全,在学校大门及其它地方都安装上了“电子眼”,其光学原理与下列哪种相同()A.平面镜B.投影仪C.照相机D.放大镜12.如图是陈大爷戴的眼镜,则他的眼睛类型及他的眼镜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远视眼凹透镜B.远视眼凸透镜C.近视眼凹透镜D.近视眼凸透镜13.生活中常见到各种光现象,如图所示,其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B.筷子在水面处“折断”C.手影 D.水中倒影14.航天员将地球上质量为50kg 的物体带到月球上,此时物体的质量将()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15.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物理量是()A.质量 B.体积 C.长度 D.密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8分)16.考试钟声敲响后,同学们开始答题.钟声是由钟_______产生的,钟声通过_______传到同学们的耳朵;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_______.(填“能量”或“信息”)17.小英乘坐在行驶的动车上,看到路旁的树向后运动,小英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的.动车以2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该车在0.5h内行驶的路程是_______ Km.18.今年元旦晚会彩排时演员们的白裙子看上去都是红色的,这是因为裙子反射了_______色的光.周围的人都能看到演员红色的裙子,这是因为裙子发生了_______反射(选填“镜面”或“漫”).19.近几年宁德市经常实施人工降雨、缓解旱情.气象部门用火箭将干冰洒向云层,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_______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为小水滴或_______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2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象,固体甲是_______(晶体或非晶体),固体甲第2分钟的是_______状态,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的区别是_______.21.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鱼缸中以便观赏(如图所示.)球形鱼缸和水相当于_______镜,这种镜对光线起______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_______像(填“实”或“虚”)22.如图所示,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_______cm3.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g/cm3,则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g.三、作图与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分)23.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在图中,画出射向镜面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24.在图中,画出通过透镜的光线的折射光路图.25.如图,请作出AB入射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后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6.打预防针前要对皮肤进行消毒,当在皮肤上擦酒精后,会有什么感觉?这是为什么?答:皮肤上擦酒精后会有_______的感觉,这是由于酒精_______.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25小题6分、26小题10分,共16分)27.2015年12月26日上午,中国长沙中低速磁浮铁路开通试运行,线路全长18.5km.该车从长沙火车南站出发,约18min后抵达黄花机场站.求:这列磁浮火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8.一桶色拉油的容积为2m3,从中取出样品油30cm3,质量为24g.求:(1)这种油的密度是多少g/cm3?合多少kg/m3?(2)一桶色拉油的质量是多少kg?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6小题,28(4)2分、其他每空1分,共30分)29.正确使用仪器(1)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cm.(2)图乙中,体温计读数是_______℃,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 的性质制成的.30.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 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水温/℃90 92 96 98 98 98(1)第二分钟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如图甲所示).(2)分析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由水的沸点判断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如图乙,其中能正确反映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_______.3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填“实”或“虚”)(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2.小波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l)要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_______.(2)他将凸透镜正对平行光,当光屏移动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cm.(3)当烛焰在凸透镜前16cm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倒立_______的实像._______(填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的.33.小明同学想知道橡皮泥的密度有多大,他用天平、量筒、水和细线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1)在调节天平时,小明将游码拔到标尺_______刻度,小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 端调.(2)在图中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合理的操作顺序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3)由图中可知,橡皮泥的质量m=_______g,橡皮泥的体积V=_______cm3通过计算,橡皮泥的密度ρ=_______g/cm3.34.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装置如图(1)该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和_______(2)图中AB段的路程S AB=0.4m,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_m/s.(3)实验结束后,小浩提出了“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所经历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为此他选择了质量大小不同但光洁程度相同的4个玻璃小球,实验测得4个小球在斜面b.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得到的结论是: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所经历的时间与_______.c.你猜想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所经历的时间可能与_______等因素有关(写出一个).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1.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A.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 B.让万物生长的阳光C.翱翔高空的超音速战机 D.运载宇宙飞船的火箭【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分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m/s.【解答】解:光速是人们认为最快的速度,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故选B.2.如图所示的物体是由液态物质组成的是()A.硬币B.食用油C.玻璃杯D.橡胶手套【考点】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分析】本题根据物质的三种状态的特性来判断.固态物质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没有流动性;液态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有固定的体积,有流动性;气态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和固定的体积,有流动性.【解答】解:本题选择液态物质,食用油没有固定的形状,有流动性,具备液态物质的特性;硬币、玻璃杯、橡胶手套等都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没有流动性,具备固态物质的特征,不符合题意.故选B.3.以下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蜡烛燃烧 B.电梯上升 C.汽车行驶 D.运动员跑步【考点】机械运动.【分析】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解答】解:A、蜡烛燃烧,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不属于机械运动,故A正确;BCD、电梯上升,相对地面有位置的变化;汽车行驶,相对地面有位置的变化;运动员跑步,都有相对位置的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不符合题意,BCD错误;故选A.4.家中放电视时,调节音量,实质是改变声音的()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调节音量实质是改变声音的响度.【解答】解:放电视时,调节音量,实质是改变声音响度,音量越大,响度越大,声音听起来就越强(大);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5.下列哪种方法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具 B.戴上防噪声耳塞C.道路两旁植树造林 D.公路两旁建隔音墙【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而题目要求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声源就是振动发声的物体.【解答】解:A 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具,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本项符合题意.B 戴上防噪声耳塞,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C 道路两旁植树造林,这是在传播途径中隔离和吸收噪声.不符合题意.D 公路两旁建隔音墙,这是在传播途径中隔离和吸收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A.6.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分析】我们把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说该物体在任何时间段内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个定值.【解答】解: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路程s与时间成正比,图象应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A正确,BCD错误.故选A.7.八年级的小晴同学参加体检,下列数据记录中与正常情况不相符的是()A.身高1.65m B.质量50 kgC.体温37℃D.脉搏一分钟20次【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质量的估测;时间的估测.【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不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5cm=1.65m左右.故A 符合实际;B、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B符合实际;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1min跳动的次数在70次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D.8.如图所示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A.雾凇B.露珠 C.冰山D.雪【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C、冰山是水在温度降低时变成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华.故选B.9.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冰雪熔化 B.草上的露珠C.瓦片上的霜D.山间的浓雾【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和凝华.【解答】解:A、冰雪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熔化吸热,故A正确.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固态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C错误.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D错误.故选:A.10.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她在镜中的像与她相距()A.1m B.1.5m C.2m D.3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等大正立的虚像,且像距与物距相等.【解答】解:因平面镜成像时物距与像距相等,某同学站在竖直平面镜前1.5m处,物距为1.5m,所以像距也为1.5m,而镜中的像与他相距为物距与像距之和为3m.故选D.11.我市各级各类学校为了校园安全,在学校大门及其它地方都安装上了“电子眼”,其光学原理与下列哪种相同()A.平面镜B.投影仪C.照相机D.放大镜【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电子眼和照相机的原理相同,都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解答】解: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不符合题意.B、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不符合题意.C、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符合题意.D、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符合题意.故选C.12.如图是陈大爷戴的眼镜,则他的眼睛类型及他的眼镜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远视眼凹透镜B.远视眼凸透镜C.近视眼凹透镜D.近视眼凸透镜【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据图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还是后方,而后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据图能看出,通过陈大爷戴的眼镜看到的物体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是远视眼的症状,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为了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所以应该使原来的光线会聚,故应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进行矫正.故选B.13.生活中常见到各种光现象,如图所示,其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B.筷子在水面处“折断”C.手影 D.水中倒影【考点】光的色散.【分析】混合光分散为单色光的过程叫光的色散;色散的特点是形成了光带.【解答】解:A、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是光的色散现象.符合题意;B、筷子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折射形成的,不合题意;C、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不合题意;D、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合题意.故选A.14.航天员将地球上质量为50kg 的物体带到月球上,此时物体的质量将()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解答】解: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把一个质量为50kg的物体从地球上带到月球上,是位置的改变,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质量不变,仍是50kg.故选:C.15.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物理量是()A.质量 B.体积 C.长度 D.密度【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分析】质量与物质的多少决定,矿泉水喝掉一半后,物质少了,质量也就减小;矿泉水所占据的空间也减小,即体积减小;重力随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质量、体积的变化无关.【解答】解:A、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矿泉水喝掉一半后,质量会减小一半;故A不符合题意;B、体积表示物体所占据的空间,矿泉水喝掉一半后,体积会减小一半;故B不符合题意;C、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体积变小,长度变短;故C不符合题意;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体积、质量无关;矿泉水喝掉一半后,密度保持不变;故D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8分)16.考试钟声敲响后,同学们开始答题.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钟声通过空气传到同学们的耳朵;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填“能量”或“信息”)【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能量.【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解答】解:(1)考试钟声敲响后,同学们开始答题.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钟声通过空气传到同学们的耳朵.(2)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故答案为:振动;空气;能量.17.小英乘坐在行驶的动车上,看到路旁的树向后运动,小英是以列车为参照物的.动车以2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该车在0.5h内行驶的路程是100 Km.【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保持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已知速度与运动时间,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路程.【解答】解:路旁的树木相对于列车位置不断变化,不断向后退,以列车为参照物小英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运动;由v=得,列车行驶的距离:s=vt=200km/h×0.5h=100km;故答案为:列车;100.18.今年元旦晚会彩排时演员们的白裙子看上去都是红色的,这是因为裙子反射了红色的光.周围的人都能看到演员红色的裙子,这是因为裙子发生了漫反射(选填“镜面”或“漫”).【考点】物体的颜色;漫反射.【分析】有颜色的物体只反射该颜色的光,其它光被吸收而看起来是黑色,白颜色的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发生镜面反射后,反射光线向一方向传播;发生漫反射后,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传播.【解答】解:元旦晚会彩排时演员们的白裙子看上去都是红色的,而白色的裙子反射了红色的光;周围的人能够看到不发光的裙子就是因为光照到裙子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可以射向不同的方向,所以人们就看见了裙子.故答案为:红;漫.19.近几年宁德市经常实施人工降雨、缓解旱情.气象部门用火箭将干冰洒向云层,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升华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为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要吸热;水蒸气变为小水滴,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水蒸气变为小冰晶,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故答案为:升华;液化;凝华.2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象,固体甲是晶体(晶体或非晶体),固体甲第2分钟的是固状态,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的区别是甲有熔点,乙没有熔点.【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1)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或凝固点,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吸热(或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2)掌握晶体在不同阶段的状态: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后处于液态.【解答】解:由图象知,乙在整个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熔点,是非晶体;甲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甲是晶体,固体甲第2分钟的时候还没有熔化,是固态;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的区别是甲有熔点,乙没有熔点.故答案为:晶体;固;甲有熔点,乙没有熔点.21.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鱼缸中以便观赏(如图所示.)球形鱼缸和水相当于凸透镜,这种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填“实”或“虚”)【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放大镜实质上就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通过放大镜我们看到的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解答】解: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小丑鱼被鱼缸放大了,所以球形鱼缸和水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或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我们通过该“放大镜”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凸透;会聚;虚.22.如图所示,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250 cm3.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g/cm3,则牛奶的质量为300 g.【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纯牛奶的体积可由图得到,又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根据m=ρV可求出牛奶的质量.【解答】解:由图可知,纯牛奶的体积:V=250mL=250cm3;由ρ=得牛奶的质量为:m=ρV=1.2g/cm3×250cm3=300g.故答案为:250;300.三、作图与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分)23.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在图中,画出射向镜面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解答】解:首先做出法线,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5°,所以入射角为90°﹣45°=45°.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反射角也为45°.如图所示:24.在图中,画出通过透镜的光线的折射光路图.【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是有会聚作用,透过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其传播方向不改变;(2)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3)过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传播.【解答】解: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如图所示:25.如图,请作出AB入射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后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解答】解:过入射点B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26.打预防针前要对皮肤进行消毒,当在皮肤上擦酒精后,会有什么感觉?这是为什么?答:皮肤上擦酒精后会有凉的感觉,这是由于酒精蒸发吸热.【考点】蒸发及其现象.【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物质汽化需要吸收热量.【解答】解:用酒精棉球在皮肤上消毒时,皮肤上的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蒸发)现象,蒸发的同时会吸收皮肤上的热量,所以会有凉爽的感觉.故答案为:凉;蒸发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