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考语文试题及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高考真题语文重庆卷含解析

高考真题语文重庆卷含解析

语文试题卷共8 页。

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 1 至 5 题,第 7 至 9 题为选择题, 24 分;第6 题、第10至21题为非选择题,126分,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地点上。

2.答第 1 至 5 题、第7 至 9 题时,一定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变动,用橡皮擦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号。

3.答第 6 题、第 10 至 21 题时,一定使用0. 5 毫米黑色署名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地点上。

4.全部题目一定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 3 小题,每题 3 分。

共 9 分)1.以下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空降兵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亲和力声名鹊起闹别( biè)扭.B.倒胃口皇天后土了( liǎo)望哨.C.哈蜜瓜明眸皓齿撑( chēng)场面.D.敞篷车奇光异彩差( chà)不多.【答案】 D 称( chēng)心如意.瞒天过海(qiào).姹( chà)紫嫣红.白雪皑皑(ái).考点:识记现代汉语一般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国家质检总局拟订的《家用汽车产品维修、改换、退货责任》改日起开始实行..,值得注意的是,该规定初次提出保修期不低于三年。

B.东方白鹳是一种体优美的大型涉禽,其羽毛亮如白雪,腿脚鲜红明丽,覆羽和飞羽黑中的闪亮。

白、红、黑联合得这样高明..,令人惊讶。

C.这些年来,跟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愈来愈多,观点愈来愈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D.重庆商品展现交易会今日在国博中心开幕,农产品展区众多商户在现场批发促销,副食品展区买一送一等优惠活动也俯拾皆是。

....【答案】 B【分析】试题剖析:实行,指目标政策等从某一天发奏效劳。

【高三】重庆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三】重庆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三】重庆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试题卷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后,共12分后)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存有志向贸然专门从事剑挥剑qiào如法炮制páozhib.充其量身材魁梧独角戏jué人才济济jǐc.存有文采初日瞳瞳舞翩翩xiān古刹钟声chàd.消防栓幡然醒悟踮脚尖diǎn春风拂面fǘ2.以下词句中,加点词语采用不恰当的一项就是a.终于有充足的时间做早就计划做的事情了,却东摸摸西触触,有意无意的延宕,如果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反复出现这种情形,我们就有理由为他担忧了。

b.就是这种敢为人先、讨厌挑战的精神,一直积极支持着她坚持不懈,不断创新,才使我们看见了她如此震撼的技艺。

c.这种全方位的恶性竞争,只可能产生彻底的赢家和输家。

而那些赢家也可能因为谙熟各种潜规则而变成蝇营狗苟的功利主义者。

d.他的创作风格似乎很难言说,温婉、优雅、洒脱、风趣都无法归纳。

在当今文坛上,他的创作堪称独树一帜。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不管就是普及的程度还是比赛的数量和质量,同一些欧美国家较之,中国的盲人足球运动都还相去甚远。

b.在此次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励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c.生态环境关系到每个人的存活,对于生态环境的毁坏,只有增加环境污染,弘扬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就可以逐渐获得提升。

d.闪闪发光的银块,如果加工成及其细小、只有十分之几微米的银粉时,会变成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4.以下选项中,依次插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就是《海底两万里》是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

小说讲述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利用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鹦鹉螺号在海底旅行的所见所闻,赞美了那深蓝的国度史诗般的海洋。

在我们身边,也有一艘这样的奇妙的潜水船是它发现了冰海沉船,激发大导演卡梅伦拍摄了史上最赚钱的电影是它帮助美国海军在地中海找到了不小心丢失的氢弹,避免了一次灾难。

重庆高考语文历年试卷及答案

重庆高考语文历年试卷及答案

【考点】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D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 。 , , 。 , 。 ①一阵晨风拂过
C.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科技和文化的精华,像这样规模空前的活动,我们能有机会躬逢其盛,实在难得。 ....
D.上清寺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地方,周公馆、桂园、人民大会堂、三峡博物馆??,举手投足间都可以窥见历史的遗踪和时代的发展。 ....
【答案】D
【解析】(A.韵致:风度韵味,情致;B.当面锣,对面鼓:比喻面对面地商量、对证或争论C.躬逢其盛:亲身经历那种盛况;D.举手投足:一抬手,一动脚。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D项的错误在于语意不合语境)
可鞠 戕害(iāng) 针砭时弊(biān) ..
B.呕心沥血 淋漓尽致 纤维(iān) 汲取教训(jī) ..
C.天涯海角 丢三落四 提防(dī) 道行很高(h?ng) ..
D.朋比为肩 秘而不宣 佛像(fó) 看家本领(kān) ..
【答案】C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
【解析】(A鞠—掬;B“纤”读xiān;D肩—奸)
【考点】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A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2010年4月6日,《鲁迅箴言》由三联书店出版。365条箴言,让读者感受到了鲁迅文字的力量和韵致。 ..
B.张强一下子站了起来:“说吧!‘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谁的是谁的非,当面锣对面鼓,快说吧!” ......

2023年重庆高考语文试题

2023年重庆高考语文试题

2023年重庆高考语文试题
2023年重庆高考语文试题
1. 写作题
假设你是一名旅游作家,你最近到了重庆,写一篇文章来描述你在这里的经历和感受。

请你根据以上提示撰写一篇题目为《我在重庆》的随笔。

2. 阅读题
请阅读以下短文,并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短文:
毛泽东与蒋介石的缘分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故事之一。

从1920年代开始,两人先后进行过多次谈判和斗争,但最终的结果是毛泽东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而蒋介石则流亡海外,成为叛逆的代名词。

问题:
1. 从何时开始,毛泽东与蒋介石进行了多次谈判和斗争?
2. 结果如何?
3. 关于蒋介石,有何描述?
3. 古文阅读题
请阅读以下古文,理解并注明其中的关键字:
日盼亭,本名梅峰亭,是南宁市的一处胜景名胜。

亭子坐落在山间,四周绿树葱茏,空气清新,颇为怡人。

远远望去,四周山岭环绕,绿意盎然。

此处是赏花和赏景的好去处,每逢春夏之际,有不少游客前来一游。

关键字:
1. 日盼亭
2. 梅峰亭
3. 南宁市
4. 胜景名胜
5. 山间
6. 绿树葱茏
7. 空气清新
8. 怡人
9. 山岭环绕
10. 绿意盎然
11. 春夏之际
12. 游客。

近五年重庆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汇编

近五年重庆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汇编

重庆市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D(dàng)2、A(调剂、冥顽)(B掂量、C法谒、D、怦然)3、B(A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B比喻事情还没有任何条件;C不管……;D形容女子姿态柔美)4、B(A梅花……教人精神一振/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主动和被动句式杂糅;C……是景点,缺少主语;D首次抵达,语序不当)5、C(其他三项都是生物钟调控的某些具体方面)6、D(这是生物钟发挥作用控制的两个方面)7、C(自由改变这一说法夸大)8、B(服政:指服役纳税)9、D(趣庖治狗,以会朝属是景公听取晏子劝谏后的正确做法)10、D(表现晏子还是景公有争议,另三个故事未能看出晏子的“刚正不屈”)11、……出游/睹……食/睹……(1)用尽财物不能够完成赋税,费尽体力不能够完成劳役,老百姓饥寒交迫,冻饿而死的尸体到处都是。

(2)无视小民百姓的忧伤,却博取身边近臣的高兴,那么国家也就没有什么希望了。

12、(1)上片写眼前送别之景,下片写朋友将去之地。

(2)以美人的眉眼来描写山水的清秀;又想象送走的美丽春光和友人在江南同住。

把山水景物写得清新秀丽如佳人。

13、略14、梳下来的白发让我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

15、小时候贪玩而痛恨时间的管束——初中时漠视时间而不刻苦学习——后来对时间麻木而无所作为——十几年前发现白发而感叹时光飞逝——现在明白应该和时间一起走过充实的人生(即以人生过程为线,贯穿对时间的不同感悟)16、时间在钟表时行走/时间在生活中行走/时间在生命中行走17、作者认为时间并不是无情地抛弃我们,而是我们的情侣,伴随我们走过一生。

因此我们应该热爱、珍惜时间,让生命在时间里充满意义。

18、(参考)母鸡高高在上,自以为劳苦功高;鸡蛋默默在下,说不出冷暖凄凉。

19、(参考)珠峰白云含情迎圣火吉祥,碧空彩虹有心祝奥运成功20、每个人不都是一根蜡烛?难道你不该被点燃?难道不应该去点燃更多的人?你自己并不会燃烧得更快,世界不因此变得更加光明美好吗?每个人不都是一根蜡烛?既然你被点燃了,难道不应该去点燃更多的人?难道你自己会燃烧得更快?难道世界不因此变得更加光明美好?21、虽然……但是……而……因为……即使……就22、略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试题卷逐题解析重庆市育才中学何生宏解析语文试题卷共8页。

重庆市高三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重庆市高三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重庆市高三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项不是文言文中的常见句式?A. 省略句B. 对仗句C. 定语后置D. 状语后置2. 《诗经》中的“风”主要指什么?A. 风俗习惯B. 音乐C. 诗歌形式D. 气候3. 下列哪位诗人被尊称为“诗圣”?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之涣4.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吴承恩C. 罗贯中D. 施耐庵5. 下列哪个时期被称为“建安风骨”?A. 东汉末年B. 三国时期C. 西晋D. 东晋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解析+练习)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解析+练习)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解析+练习)全国甲卷语用题回顾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本题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事有凑巧,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方,我听见过三位老师讲“破釜沉舟”这个成语。

第一位教师是这样讲的:“‘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

做事一定要坚决。

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

如果(),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

①当然,②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

③在这一点上,④我们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论。

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

”第二位教师是另一种讲法,他说:“‘釜’就是锅,‘舟’就是船。

‘破’和‘沉’都是动词。

‘破釜’是‘使釜破’的意思,也就是把锅砸碎;‘沉舟’是‘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凿沉。

这样用法的动词叫作‘使动词’。

同是做饭的工具,古代叫‘釜’,现代叫‘锅’;同是水上运输工具,古代叫‘舟’,现代叫‘船’;这是古今词汇的演变。

像古代叫‘冠’,现代叫‘帽子’,古代叫‘履’,现代叫‘鞋’,都是这种情形。

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

”第三位教师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

他这样讲:“项羽渡河进攻秦朝的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打败了。

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

”17.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3分)A.干打雷不下雨 B.又吃鱼又嫌腥C.前怕狼后怕虎 D.首尾不能兼顾18.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

2023年重庆高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3年重庆高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3年重庆高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2023年重庆高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高考语文复习方法1、企图靠老师讲得好、深、透,学生只管默默聆听、记忆就学好语文,这种想法已被无数事实证明:此路不通!因此,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作好自主学习规划,加大自主练习的力度,自奋其志,自求其通,也是一条极重要的语文学习规律。

2、注重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高考语文学习虽然加大了复习与练习的比例,但大家不可忘记语文学习的规律就是“积累”两字。

如果只沉浸在做题之中,不重视积累,反而得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所以,建议大家在紧张学习中仍然应该留出一部分时间来阅读一些文史哲类的书籍。

这样既有助于放松自己的心情,又有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

3、培养语文写作的良好习惯。

在高考语文的整体复习中,写作是一个难点中的难点,很多同学对此不知所措,也觉得很难提高。

我觉得新学期开始就培养自己良好的写作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不但可以通过课堂的习作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而且可以通过平时小段练习来提高。

语文高中常考知识归纳【尹】参见“令尹”条。

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

又为古代官衔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

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

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

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参见“刺史”条。

重庆语文2023高考试题及答案

重庆语文2023高考试题及答案

重庆语文2023高考试题及答案重庆语文2023年的高考试题及答案如下:一、语文知识运用(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古文段落,分析其表达的中心思想。

(5分)答案:该段古文通过叙述历史事件,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

2. 根据题目所给的现代文段落,概括其主要观点。

(5分)答案:该段现代文主要讨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忽视现象,呼吁大家重视并传承传统文化。

3. 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选择正确的使用场合。

(5分)答案:该成语适用于形容事情发展顺利,没有遇到阻碍。

4. 根据题目所给的诗词,分析其艺术特色。

(5分)答案: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5. 根据题目所给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答案:该段文言文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古代人物的智慧和品德,翻译时应注意语言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二、现代文阅读(共40分)1. 阅读所给的现代文,回答以下问题:-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10分)答案:作者通过这篇文章传达了对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冷漠现象的批判,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温情的渴望。

- 文章中提到的“城市病”具体指什么?(10分)答案:“城市病”在文章中指的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如人际关系的疏离、生活节奏的加快等。

- 文章中哪些细节描写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20分)答案:文章中通过几个具体的人物故事,如老人的孤独、孩子的无助等,生动地展现了“城市病”对个体生活的影响,从而体现了作者的观点。

三、古诗文阅读(共30分)1. 阅读所给的古诗文,回答以下问题:- 这首诗词的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10分)答案:作者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这首诗词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10分)答案:这首诗词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①人人都说黄山是人间的仙境,仙境怎能离开浩如烟海....的云气呢?它时而波平浪静,时而又波涛诡谲,时而轻如丝绢,时而又怒气冲霄。

②我们与配件供应厂商的谈判快要结束了,没想到对方又横生枝节....,提出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故意制造障碍,我们打算更换供应厂商。

③百货商场在上周举行了商品打折大促销活动,闻讯而至的市民们熙熙攘攘,肩摩..毂击..,几乎挤爆了整整有六层楼的商场。

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的问题,左邻右舍难免要街谈巷议....一番,我们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不能光喜欢听好话,更不能以言取人、以言废人。

⑤很早的时候,母亲就经常教育我,一个人在外工作,安排吃穿用度时,应该宽打..窄用..,切忌大手大脚,以免入不敷出。

⑥黄力那惊鸿一瞥....的眼神,根本不像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老板,而像是一个饱经忧患、苦经沧桑的成年男人,仿佛背后有着说不完的故事经历。

A. ①③⑥B. ①④⑤C. ②③⑤D. ②④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2 月 20 日,罗马机场一段即兴“快闪”,不少中国人热泪盈眶:当天,航班延误,人心焦虑之时,上海交响乐团演奏家们拿起乐器演奏了《我的祖国》B. 在火车站,你或可看见一名戴墨镜的女警察,当然,她并不是耍酷,她戴的是一种能够进行面部识别的墨镜,用它扫描人群,可以迅速识别出逃犯C. 国家从降低企业负担,提高重点群体待遇,减轻个人税负、居住、就医、消费成本,增加民生收入等方面,努力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D. 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出口额,去年超过了480 亿人民币,其他的任何中国文化产业从未达到过这个高度,是整个创意产业的最强的主力军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经典咏流传》是一档立意高远的节目,_____,我甚至能够预感到它在未来源源不断的影响。

2022年重庆高考语文试题试卷及答案

2022年重庆高考语文试题试卷及答案

2022年重庆高考语文试题试卷及答案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时间相对较晚,据现有汉学书目统计,中国典籍译本绝大多数是由西方汉学家或独立、或在中国合作者帮助下完成的。

传教士以降的西方译者为中国典籍的异域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以往的西方译者翻译中国文化典籍时,大多采取迎合译语读者的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曲解、误译中国文化之处比比皆是。

此外,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灵性这三大特点,使得绝大多数外国学习者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触及中华文化的内核。

然而,典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

我们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从典籍翻译大家身上汲取翻译的智慧,获取前行的指导和力量。

在这方面,对杨宪益、戴乃迭(英国籍)合译的与英国人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译本的比较,是一个值得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课题。

这两个译本于20世纪70年代出版,三位译者皆因此获得巨大声誉,也同时掀起了翻译界此后对两种译本经久不息的对比研究热潮。

在这过程中,我们应深入了解中国典籍的外译事实,客观分析两种译本的优长与不足,将中国的本土经验和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结合,取其精华,让中国的翻译研究与实践在传承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中获得升华,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时代能力。

(摘编自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译”》)材料二:翻译思想是决定译者翻译行为和翻译结果的主因,只有通过其翻译思想,读者才能理解其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策略,也才能对这些策略所产生的译文进行更客观的评价。

从霍克思的译本中可见,他对原文采取了大多时候“忠实不渝”、间或背信弃“意”的态度。

重庆新高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重庆新高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重庆新高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漫不经心B. 旁征博引C. 声名狼籍D. 恣意妄为答案:B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填空:“他虽然年轻,但做事________,深受大家好评。

”A. 一丝不苟B. 一蹴而就C. 一诺千金D. 一帆风顺答案:A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这次考试。

答案:B4.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B. 《水浒传》描绘了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

C. 《三国演义》以曹操、刘备、孙权三国争霸为主线。

D. 《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

答案:D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A6. 下列关于古代诗人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白被称为“诗仙”。

B. 杜甫被称为“诗圣”。

C. 王维被称为“诗佛”。

D. 李清照被称为“词中之龙”。

答案:D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他不仅勤奋学习,而且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C.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D.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品德高尚,为人谦逊。

答案:D8. 下列关于成语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

B. “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己吓唬自己。

C. “掩耳盗铃”比喻自欺欺人,不自量力。

D.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

重庆市高考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题分类汇编(及答案)

重庆市高考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题分类汇编(及答案)

重庆市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分类汇编(及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华谭,字令思,广陵人也。

父谞,吴黄门郎。

谭期岁而孤,母年十八,便守节鞠养,勤劳备至。

及长,好学不倦,爽慧有口辩,为邻里所重。

刺史周浚引为从事史,爱其才器,待以宾友之礼。

太康中,刺史嵇绍举谭秀才。

谭至洛阳,武帝亲策之。

时九州秀孝策无逮谭者。

谭素以才学为东土所推。

同郡刘颂时为廷尉,见之叹息曰:“不悟乡里乃有如此才也!”寻除郎中,迁太子舍人。

以母忧去职。

服阙,为鄄城令,过濮水,作(庄子赞》以示功曹。

而延掾张延为作答教,其文甚美。

谭异而荐之,遂见升擢。

及谭为庐江内史,延已为淮陵太宁。

又举寒族周访为孝廉,访果立功名,时以谭为知人。

永宁初,出为郏令。

于时兵乱之后,境内饥馑,谭倾心抚恤,甚有政绩。

迁绥远将军。

时石冰之党陆珪等屯据诸县,谭遣司马褚敦讨平之。

又遣别军击冰都督盂徐,荻其骁率。

以功封都亭候,食邑千户,赐绢千匹。

陈敏之乱,吴士多为其所遇。

顾荣先受敏官,而潜谋图之。

谭不悟荣旨,露檄运近,极言其非,由此为荣所怨。

又在郡政严,而与上司多忤。

扬州刺史刘陶素与谭不善,因法收谭,下寿阳狱。

周馥与谭素相亲善,理而出之。

建武初,授秘书监,固让不拜。

自负宿名,但怏怏不得志。

时晋陵朱凤、吴郡吴震并学行清修,老而未调,谭皆荐为著作佐郎。

或问谭曰:“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闻者称善。

卒于家。

赠光禄大夫,谥曰胡。

(节选自《晋书·华谭传》(1)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B.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C.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D.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秀孝:秀才与孝廉的并称。

重庆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重庆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重庆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近年来,高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考试,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升学前途,也是社会对于教育质量的一种评判标准。

而语文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更是需要充分掌握并熟练运用的能力。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重庆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的内容。

一、阅读理解题目:阅读下面短文,根据短文内容,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实际上,读一本好书不仅是在和作者谈话,也是在和历史谈话。

中国的古代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不仅可以在祖先的经典作品中找到丰富的情感和人生智慧,也可以了解到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命运。

因此,我们要好好利用高中阶段的文学教育,读一些优秀的作品,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和思想修养。

【文章大意】本文主要强调读一本好书的重要性,从与作者交流、与历史交流两个层面加以说明。

1. 从作者的观点来看,读一本好书是在和()谈话。

A. 许多高尚的人B. 作者C. 历史D. 祖先【答案】C2. 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人们可以找到丰富的()和人生智慧。

A. 感情B. 经验C. 思想D. 观点【答案】A二、文言文阅读题目: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文言文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而要学好文言文,就需要我们对于汉字的意义和修辞手法有深入的了解。

下面请根据给出的文言文短文回答问题。

example,颜子春秋丁东肆,桐木树上鼓槌工、焰火广场庆盛冬、顺丰快递保障京东购。

1. 请解释文言文短文中的“丁东肆”是什么意思?【答案】丁东肆是指四季中的冬天。

2. 请解释文言文短文中的“顺丰快递保障京东购”是什么意思?【答案】顺丰快递保障京东购是指京东网购物的保障措施。

通过以上的阅读理解和文言文阅读题目,我们可以看出,高考语文试题对于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

因此,同学们在备考语文考试时,不仅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巧,还要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积累。

重庆高考语文试卷试题汇总一篇

重庆高考语文试卷试题汇总一篇

重庆高考语文试卷试题汇总一篇重庆高考语文试卷试题 1一、(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亲和力声名鹊起闹别(biè)扭称(chēng)心如意B.倒胃口皇天后土了(liǎo)望哨金蝉脱壳(qiào)C.哈蜜瓜明眸皓齿撑(chēng)场面姹(chà)紫嫣红D.敞篷车异彩纷呈差(chà)不多白雪皑皑( ái)DA选项“称心如意”的“称”读音错误,应为“chèn”;B选项“�t望哨”的“了”读音错误,应为“liào”;C选项“哈蜜瓜”的“蜜”字形错误,应为“密”。

本题考查的是语文最基本的能力――识记,能力层级为A。

错误项中,“称”的读音犯了前后鼻音和音调两种错误,“了”的读音容易与方言混淆,“蜜”容易令人误以为是指瓜甜,但事实上“哈密”是一个地名。

整体难度较低。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即日起开始施行,值得注意的是,该规定首次提出保修期不低于三年。

B.东方白鹳是一种体态优美的大型涉禽,其羽毛亮如白雪,腿脚鲜红艳丽,覆羽和飞羽黑中闪亮。

白、红、黑结合得如此高妙,令人惊叹。

C.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来越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D.重庆商品展示交易会今日在国博中心开幕,农产品展区众多商户在现场批发促销,副食品展区买一送一等优惠活动也比比皆是。

BB 选项“高妙”意为高明巧妙,美善之至,不能用来形容色彩,因此错误。

A选项“施行”指方针政策等从某一天发生效力,与前文的“即日起”相搭配;B选项“风生水起”用来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可用来形容自驾游活动开展得蓬勃;D选项“比比皆是”表示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与句中优惠活动多的句意相符。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重庆卷,解析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重庆卷,解析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重庆卷,解析版)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试题卷声明:本答案为考试中心公布的标准答案,文言文、诗歌详解详析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包扎.(zā) 殷.红(yān) 损兵折.将(zhé) 还.看今朝(hái)B.劲.敌(jìng) 答.理(dá) 转弯抹.角(mò) 悄.无声息(qiǎo)C.阡陌.(mò) 膝.盖(qī) 舐.犊情深(shì) 刚愎.自用(bì)D.镌.刻(juān) 恪.守(kè) 迄.今为止(qì) 煽.风点火(shàn)答案:A解析:B.答.理(dā);C.膝.盖(xī);D.煽.风点火(sh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嗔怪博弈清澈见底鞭辟入里B.夜宵边陲涣然冰释稳操胜券C.遒劲晋升搬师回朝返璞归真D.诀窍蓬松不谋而合崭露头角答案:C解析:班师回朝: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班”是“调回”的意思,不是“搬动”。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去凤凰,是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凤凰的美便弥漫..在这烟雨中,湘西的千年文化也在这烟雨迷蒙中荡漾开来。

B.网络热词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即时..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而且还表现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C.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数字阅读、网络阅读方兴未艾....,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逐渐发生变化。

D. 他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那种人。

按照规定,他可以申请贫困生助学贷款,但他却硬撑着不肯申请。

答案:D解析: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因为骆驼本来就比马大很多,即使这个骆驼是饿死瘦死的,骨架子还在那儿,还是比马要大。

引申为在一方面有特别特长的人,即使在这方面突然到了穷困的地步,也比一些在这方面刚出炉的人强,主要是指经济上的象征。

2023年重庆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Word版)

2023年重庆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Word版)

2023年重庆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 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

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

毛泽东同志1930 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

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

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

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

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

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

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

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

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重庆市高考语文五年试题汇编——古诗词赏析

重庆市高考语文五年试题汇编——古诗词赏析

重庆市高考语文五年试题汇编——古诗词赏析一.诗歌阅读(共5小题)1.(2022•新高考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别李白[唐代]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2)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2021•新高考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示儿子陆游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热读周公七月诗。

【注】七月诗:指《诗经•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B.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

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

D.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

(2)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3.(2020•新课标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读史王安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①,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②,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闇:蒙昧,糊涂。

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试题卷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雪中送炭笑容可鞠戕害(qiāng)针砭时弊(biān)B.呕心沥血淋漓尽致纤维(qiān)汲取教训(jī)C.天涯海角丢三落四提防(dī)道行很高(héng)D.朋比为肩秘而不宣佛像(fó)看家本领(kān)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2010年4月6日,《鲁迅箴言》由三联书店出版。

365条箴言,让读者感受到了鲁迅文字的力量和韵致。

B.张强一下子站了起来:“说吧!‘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

’谁的是谁的非,当面锣对面鼓,快说吧!”C.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科技和文化的精华,像这样规模空前的活动,我们能有机会躬逢其盛,实在难得。

D.上清寺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地方,周公馆、桂园、人民大会堂、三峡博物馆……,举手投足间都可以窥见历史的遗踪和时代的发展。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对于袁野小朋友来说,人工鸟巢本身就像巨大的问号在吸引着她:小鸟会住进去吗?都有什么样的鸟,有多少鸟会住进去,住起来舒服吗?B.趁着在家无聊,我这个捣蛋鬼又有新点子咯!别以为我又要恶作剧,这次啊,我准备亲自下厨露一手──做一道家常小菜──炒土豆丝。

C.室外环境污染,包括建筑物外墙(最典型的是玻璃幕墙)的反射光、夜间过亮的城市灯光(如广告牌、霓虹灯、景观灯的光)产生的光污染。

D.“小美人鱼”是上海世博会丹麦馆的核心展品。

“她很小,”哥本哈根旅游中心的彼得一勒默尔•汉森说,“但她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渴望却令人惊叹。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

,,。

,。

①一阵晨风拂过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A.③②⑥⑤①④ B.④②①⑤⑥③ C.②⑥⑤①④③ D.③①⑤②⑥④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文,完成5—7题枝蔓状城市----以城市边缘化和信息技术、虚拟技术为特征的后现化城市,将既不会是奴隶社会的“城堡式”城市,也不会是封建社会的“城池式”城市,当然也会与现代工业社会高楼耸立的中心化城市相区别。

在枝蔓状城市布局中,即使是眼下北京绞尽脑汁建造起来的多层环状结构也将大不适应。

中心化城市的各种弊端,诸如交通堵塞、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空气浑浊、疾病易于传播、犯罪案件增多、居住环境恶化、管理难度增加和公众空间锐减等,限制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而现代高科技可以自由地用虚拟空间、网络空间取代地理空间或物理空间,因此,人们也就没有必要再拥挤在一个地域。

于是自然而然就开始了从市区向市郊的转移,许多工厂、学校、研究机构都迁向市郊。

市区再也没有工厂和生产基地,而变成纯粹的物质交换和消费的场所。

又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电信技术的发展,中心化城市的传统布局被彻底打散。

现在世界各地迅速崛起许多边缘城市,就属于中心化城市的后现代演变。

中心化城市逐渐演变为主城市和边缘城市。

主城市和边缘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又各自独立,它们更多的是经济、文化和教育上的紧密联系。

城市的边缘化,就是城市由中心向四周的蔓延与扩展,扩展到与非城市区域相接壤的既是城市又是乡村的地区。

这里,现代商业交易和办公活动也走向郊区化、边缘化。

生产规模、生产程序、劳动力市场和销售状况呈分散状。

主城市与边缘城市通过铁道、地铁、高速公路、航空路线等组成的多模式运输系统以及卫星天线进行沟通。

这种城市的边缘化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规模,比如今天的美国就已经形成大洛杉矶都市区以及波士顿—劳伦斯—洛厄尔、旧金山—奥克兰—圣何塞等都市区。

它们还会进一步向周边地区扩展,通过原料网、生产网、销售网、消费网、信息网和电脑网的连接而延伸到整个地球,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化城市。

5.下列对于“枝蔓状城市”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以城市边缘化和信息技术、虚拟技术为特征的后现代城市B.没有工厂和生产基地,成为纯粹的物质交换和消费场所的城市C.彻底打散中心化城市的传统布局,利用各种网络相互连接的城市D.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又各自独立,在经济、文化和教育上联系紧密的城市6.下列对中心化城市的后现代演变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许多工厂、学校、研究机构都迁向市郊,不再拥挤在市区B.城市蔓延扩展到非城市区域相接壤的地区,这里既是城市又是农村C.现代商业交易和办公活动走向郊区化、边缘化,生产销售、劳动力市场呈分散状D.主城市与边缘城市通过多模式运输系统以及卫星天线进行沟通,成为全球化城市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在枝蔓状的城市布局中,主城市和边缘城市的差别将趋于消失B.铲除中心化城市的诸多弊端有待于城市的后现代演变C.在枝蔓状城市中,人们受地理空间或物理空间的限制将越来越少D.随着中心化城市的边缘化,生产地域化和劳动力低廉化将成为现实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

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喜亲笔砚,文徽特爱之。

未冠,以词业称。

侍母渡江,奉养以孝闻。

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

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尺许以馈,母疾寻愈。

端拱初,举进士高第。

寇准荐其才,授著作佐郎。

淳化中,蜀寇叛,命道通判遂州。

有使两川者,得道公正清洁之状以闻,优诏嘉奖。

迁秘书丞,俄徙知果州。

时寇党尚有伏岩彀依险为栅者,其酋何彦忠集其徒二百余,止西充之大木槽,彀弓露刃。

诏书招谕之,未下,咸请发兵殄之。

道曰:“彼愚人也,以惧罪,欲延命须臾尔。

其党岂无诖误邪?”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①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

初悉惊畏,持满外向。

道神色自若,踞胡床而坐,谕以诏意。

或识之曰:“郡守也,尝闻其仁,是宁害我者?”即相率投兵罗拜,号呼请罪,悉给券归农。

天禧元年,知虢州。

秋,蝗灾民歉,道不候报,出官廪米赈之,又设粥糜以救饥者,给州麦四千斛为种于民,民赖以济,所全活万余人。

二年五月,卒,讣闻,真宗轸惜之,诏其子奉礼郎循之乘传往治丧事。

道性淳厚,有犯不较,所至务宽恕,胥吏有过未尝笞罚,民讼逋负②者,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

尝出按部,路侧有佳枣,从者摘以献,道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

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曰:“此当分赡孤遗。

”及居京师,家甚贫,多聚亲族之茕独者,禄赐所得,散施随尽,不以屑意。

与人交,情分切至,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

初,赴举,贫不能上,亲族裒钱三万遗之。

道出滑台,过父友吕翁家。

翁丧,贫窭无以葬,其母兄将鬻女以襄事。

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别加资遣。

又故人卒,贫甚,质女婢于人。

道为赎之,嫁士族。

搢绅服其履行。

好学,嗜弈棋。

平居多茹蔬,或止一食,默坐终日,服玩极于卑俭。

享年六十四。

[注]①间关:辗转。

②逋负:拖欠税赋。

(节选自《宋史•查道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得鳜尺许以馈馈:进献B.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治:追究C.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第:住宅D.贫甚,质女婢于人质:人质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查道对亲友“孝义”与对老百姓“仁厚”的一组是A. 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B. 禄赐所得,散施随尽,不以屑意得道公正清洁之状以闻道不候报,出官廪米赈之C. 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D. 亲族裒钱三万遗之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道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查道小时候性格沉稳,不苟言笑,喜欢写字作文,后来以词业著称。

好学,喜欢弈棋。

因奉养母亲竭尽孝道而闻名当世。

B.查道举进士高第,得道寇准的赏识。

知果州时候,尚有以何彦忠为首的贼党伏岩谷依险为寇,查道以仁德感化,使他们归顺为农。

知虢州时,遇蝗灾,查道千方百计赈灾,救活了一万多人。

C.查道性格淳厚,即使有人犯法也能宽恕,胥吏有过失的,他不笞罚;老百姓拖欠税赋的,他自己出钱偿还;仆从摘枣以献,他挂钱于树;待废弃孤露者,尤其优厚。

D.查道对亲族朋友有情有义。

居京师时,家里贫穷,也要供养亲族之茕独者;倾其所有为友人办丧事、择婿嫁女,自己生活却极为节俭。

四、(本大题3小题,共22分)1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的部分断句。

(3分)子厚前时少年,用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行予时也。

(取材于韩愈《柳予厚墓志铭》)(2)将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菩萨蛮•北固题壁【清】郭麟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

侬也替江愁,山山不断头。

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

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1)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

”中“住”字的含义。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上阕说“侬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

(6分)(1)蒲苇纫如丝,。

(《孔雀东南飞》)(2)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4),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姜夔《扬州慢》)(5)骈体文在句式方面的特点是骗偶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