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预防接种管理制度_1
【最新】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 5) 未完成麻疹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未达到2剂 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2剂次
2021/2/2
12
制订疫苗计划的公式
▪ (1)疫苗年使用量=(基础免疫使用量+加强免 疫使用量+特殊免疫使用量)-上年底库存量
2021/2/2
27
三角肌九区划分法(下图);把三角肌的长度 和宽度中线都均分为三等分,使三角肌成为 九个区,分别为三角肌上、中、下1/3部的 前、中、后区。
(1)三角肌的上1/3部的前、中、后区为 三角肌肌内注射的绝对安全区。
(2)三角肌的中1/3部的前、中区为相对 安全区。
(3)三角肌的中、下1/3部的后区深面, 因有桡神经通过,为三角肌注射的危险区。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免疫规划科 2006年9月29日
2021/2/2
1
概况
▪ 2005年9月20日由卫生部发布,迄今一年 有余。
▪ 在98年版基础上经五次讨论稿后成型。
2021/2/2
2
▪ 共计十一章,包括:
第一章 机构、人员及职责 第二章 疫苗使用管理 第三章 冷链系统管理 第四章 预防接种服务 第五章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与事故的报告及处理 第六章 接种率和免疫水平监测 第七章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监测与控制 第八章 资料管理 第九章 督导、考核与评价 第十章 实验室管理 第十一章 附录
苗生
月龄 月龄
时
乙肝疫苗 1 2
3
卡介苗
1
脊灰疫苗
1
2
疫苗领取、登记、验收、存贮、使用管理制度
xx县xx镇卫生院疫苗领取、登记、验收、存贮、使用管理制度为贯彻实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执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确保我镇免疫规划和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结合卫生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根据《条例》的规定,疫苗管理分为两类。
第一类疫苗是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各级供应下发时不准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类疫苗是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二类疫苗的收费应执行当地省级物价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
第二条设立专(兼)职人员负责疫苗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领发手续和帐目,做好疫苗的储存、领发和结算等工作。
第三条疫苗管理人员及接种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疫苗知识、性质、保存运输和使用注意事项,掌握禁忌症。
疫苗预防接种人员应掌握各种疫苗的免疫程序、使用指导原则和工作方案。
第四条接种人员在实施接种时,应严格查验疫苗的品种、批号、效期和外观等,严防错种。
从冰箱内取出的疫苗应立即接种。
如不能立即使用应放置在冷藏容器内,疫苗开启后活疫苗应在半个小时用完,死疫苗应在一个小时内用完,否则废弃。
各次接种剩余的疫苗应做好标记,放回冰箱,下次先用。
冰箱内除疫苗外不得存放其它药品和杂物,不得有过期失效的疫苗。
第五条疫苗计划的制定要遵循“保证需要,适当储备,避免浪费”的基本原则。
卫生院要严格按疫苗的实际需要量制定计划和上报,避免一类疫苗因上报过多而造成失效浪费。
第六条卫生院在接收或购进一、二类疫苗时应当进行查验和登记疫苗的品种、剂型、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家,并做好记录。
第七条疫苗出入库证明、查验登记表、领发手续、温度记录等应立专卷保存,疫苗帐目应能反映出疫苗年度的拨入数、库存数和领取数。
第八条二类疫苗资金要纳入本单位财务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用挤占,及时做好清欠和还欠工作,确保疫苗资金周转畅通。
第九条疫苗的分发要遵循“先短效、后长效”和同批疫苗按“先入先出”的原则,卫生院需及时与上级供苗单位进行联系,对本单位的疫苗余缺与其他用苗单位进行调剂。
幼儿园预防接种管理制度范本
幼儿园预防接种管理制度范本一、概述本幼儿园预防接种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幼儿园学生的健康,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部门的要求,制定本制度,规范幼儿园预防接种的管理流程和操作规范。
二、接种目标1.提高儿童免疫力,降低疾病感染风险。
2.预防儿童传染病的传播,维护幼儿园的安全与健康环境。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保健意识。
三、接种范围1.根据国家卫生健康部门要求,制定并更新幼儿园接种疫苗的目录,并在幼儿园内明确公示。
2.仅接种法定指定的疫苗,不接受个人自行购买的疫苗。
四、接种程序1.家长需提供幼儿的个人基本信息和家庭联系方式。
2.新生入园前,家长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供幼儿出生医学证明中的预防接种证明。
3.幼儿园将收集到的预防接种证明进行核对,并将核对结果记录在幼儿个人健康档案中。
4.根据规定的接种计划,幼儿园将通知家长预约疫苗接种时间。
5.接种过程中,由专业的医疗人员进行操作,确保接种的安全和有效性。
6.接种完成后,医疗人员将填写接种记录,并及时告知家长后续注意事项。
五、接种管理1.幼儿园专门设立预防接种管理人员,负责协调和推进接种工作。
2.定期召开幼儿园接种管理会议,对接种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3.建立完善的接种档案管理系统,确保接种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与相关卫生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获取接种政策和信息,并向家长进行及时宣传和解释。
六、家长责任1.家长有义务及时提供幼儿的个人基本信息和预防接种证明。
2.按照幼儿园接种计划的要求,准时将幼儿带到指定的接种点。
3.接种后要密切关注幼儿的身体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幼儿园报告并寻求医疗帮助。
4.定期关注幼儿园发布的有关预防接种的信息和政策,并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接种管理工作。
七、教职员工责任1.教职员工应积极参与幼儿园提供的预防接种培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定期开展幼儿防疫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和幼儿对预防接种的认知水平。
预防接种工作规章制度
预防接种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为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确保接种工作的有效性、科学性和有序性,提高人群免疫覆盖率,树立全民健康理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接种范围预防接种工作覆盖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儿童接种、成人接种和特定人群接种等。
具体接种对象和接种项目详见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接种日历。
第三章接种机构1. 接种单位应具备相应的预防接种资质,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
2. 接种单位应配备专业接种人员,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接种工作。
3. 接种单位应建立健全的接种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接种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四章疫苗管理1. 接种单位应定期检查疫苗的保质期和贮存条件,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接种单位应建立疫苗库存管理制度,合理调配和使用疫苗,避免浪费和过期。
3. 对于过期或损坏的疫苗,接种单位应及时报废并做好相应记录。
第五章接种程序1. 接种工作应制定详细的接种流程,确保每位接种者能按照规定程序完成接种。
2. 接种单位应与接种者签订知情同意书,明确接种的目的、适应证、禁忌证等内容。
3. 接种单位应对接种者进行健康评估,评估结果符合接种条件的方可进行接种。
第六章接种记录1. 接种单位要建立规范的接种记录管理制度,确保每位接种者的接种记录准确无误。
2. 接种单位应及时向接种者提供接种证明、接种记录卡等相关文件,方便接种者查询和备查。
第七章质量监督1. 国家卫生计生委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接种单位的监督检查,确保接种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 对于接种工作中存在的违规行为,相关部门应依法进行处理,并及时公布处理结果。
第八章宣传教育1. 接种单位应加强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接种者的接种意识和动力。
2. 接种单位应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疫苗知识,促进人群健康意识的提升。
第九章绩效考核1. 接种单位应定期进行绩效考核,评估接种工作的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2. 绩效考核结果应作为评选先进单位和个人的依据,激励更多机构和人员投身预防接种工作。
新冠疫苗接种规章制度
新冠疫苗接种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有效遏制新冠疫情的蔓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接种对象1.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接种新冠疫苗的对象。
2. 接种新冠疫苗的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1)年龄在18岁以上;(2)无重大过敏史或接种疫苗后有不良反应的情况;(3)无其他禁忌症。
三、接种管理1. 接种机构(1)所有接种新冠疫苗的机构必须经过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认可,并且具有接种新冠疫苗的资质和条件;(2)接种机构应当设置专门的接种区域,做好防疫措施,保障接种过程的安全。
2. 接种程序(1)接种对象应提前预约接种登记,并按照预约时间前往接种点接种;(2)接种者在接种前应进行相关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接种;(3)接种者在接种时应当如实告知健康状况,接种医生应根据接种者的状况确定是否适合接种;(4)接种完成后,接种者应留在接种点进行观察,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3. 接种记录(1)接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接种记录系统,记录接种者的个人信息、接种时间、接种疫苗种类等信息;(2)接种者可以通过身份证或其他有效凭证查询自己的接种记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接种费用1. 接种新冠疫苗的费用由政府统一承担,并向接种者提供免费接种服务。
2. 对于未纳入免费接种范围的对象,接种费用可以由接种者自费支付。
3. 接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接种者收取额外费用,保障接种过程的公平和透明。
五、接种宣传1. 接种机构应当加强对新冠疫苗的宣传工作,向接种者介绍新冠疫苗的种类、接种程序、注意事项等信息,提高接种者的认知和接种意愿。
2. 接种机构应当定期举办新冠疫苗知识讲座和宣传活动,提升接种者的健康意识和防疫能力。
六、接种管理责任1. 接种机构应当配备专业医护人员负责接种工作,并严格遵守接种程序和规定,确保接种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2. 接种机构应当定期组织接种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接种技术和服务水平。
产科接种工作制度
产科接种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产科接种工作安全、规范、高效进行,提高新生儿和产妇的健康水平,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与要求1. 产科设立预防接种岗位,由专人负责。
预防接种人员必须经过县级以上专门培训,掌握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及技术,经考试合格,持有预防接种上岗资格证方可上岗。
2. 预防接种人员应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疫苗质量,规范操作程序,做好疫苗接种的各项工作。
三、疫苗管理1. 疫苗的采购、储存、运输应严格按照国家疫苗管理相关规定执行,确保疫苗质量。
2. 疫苗应存放在专用冰箱内,并定期检查冰箱温度,确保疫苗在有效期内使用。
3. 疫苗使用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包括疫苗名称、批号、有效期、接种日期、接种人数等。
四、接种操作程序1. 接种前,预防接种人员应认真三查七对,核对疫苗名称、查验批号和有效期。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时应佩戴口罩、帽子,做好手卫生,防止医源性感染。
3. 注射前准备足够的注射器和疫苗,充分摇匀液体,确保药量准确、部位准确、途径正确。
4. 严格掌握接种适应症,对因有接种禁忌而不能接种的受种者,预防接种人员应对受种者监护人提出医学建议,并在接种证(卡)上做好记录。
五、接种后观察与处理1. 接种后,受种者应在接种场所观察30分钟,预防接种人员应密切观察受种者反应。
2. 观察期间,预防接种人员应向受种者及监护人讲解疫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
3. 预防接种人员应认真填写乙肝、卡介苗记录本,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六、异常反应处理1. 如受种者在接种后发生异常反应,预防接种人员应立即上报院感染科和区疾控防治中心。
2. 预防接种人员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提供相关资料。
七、环境卫生与消毒1. 接种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2. 室内空气消毒应每天进行,并做好记录。
3. 接种场所的设备、物品应定期清洗、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2021年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方案3篇
2021年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方案3篇工作方案是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做了最佳安排,并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导性粗线条的筹划,是应用写作的计划性文体之一。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2021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方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年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方案1根据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办公室《关于分阶段做好各类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以下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原则(一)根据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和疫情防控形势要求,区分轻重缓急,扎实稳妥推进疫苗接种。
(二)接种过程中充分告知,在知情、同意、自愿的前提下,为居民免费接种。
(三)确保疫苗接种各环节符合法律规定的各项条件、要求,保证疫苗质量和接种安全。
(四)落实属地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认真组织实施,协调推进相关工作。
二、实施步骤(一)完成第一步第一阶段重点人群接种(2021年1月-3月)。
按照第一阶段部署,压茬推进职业暴露风险较高的人群,如涉进口冷链物品的装卸、搬运、运输等相关人员,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医疗卫生人员等;因公、因私出国工作学习的人员等新冠肺炎感染高风险人群,以及公安、消防、社区工作者、机关事业单位中直接对公众提供服务的相关人员等;维持社会正常生产、生活运行的人员,如水、电、气相关人员等;社会基本运行服务人员,如交通、物流、养老、环卫、殡葬、通讯相关人员等维持社会基本运行的关键岗位职业等重点人群接种工作。
(二)推进第一步第二阶段目标人群接种(2021年4月-6月)。
第二阶段,首先将服务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各类学校教职工等疾病传播风险较高人群,部分因特殊原因需接种且身体基础状况较好的老年人,以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在我县居住的港澳台居民等归口管理部门、县级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确定的其他需优先接种人群作为目标人群,同时开展第一步第一阶段目标人群补种工作。
(三)开展第二步高危人群接种(2021年7月-8月)。
继续做好各类学校教职工的接种,同时开展第一步目标人群补种工作。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22.03.2021
整理ppt
15
疫苗的分发领取
1、领取或分发疫苗时要遵循“先短效期、后长效期”, 以及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有计划地 分发。 2、接种单位,应当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分发、供应 疫苗记录。记录应当注明疫苗的通用名称、生产企业、剂 型、规格、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购销、分发)单 位、数量、价格、(购销、分发)日期、产品包装以及外 观质量、储存温度、运输条件、批签发合格证明编号或者 合格证明、验收结论、验收人签名。记录应当保存至超过 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3 、接种单位要经常核对疫苗进出情况,每次接种完毕后 都要随时做好疫苗出入库记录,做到帐、苗相符。
22.03.2021
整理ppt
13
疫苗的接收(二)
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购进符合要求的疫苗 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销售的疫苗,以及接收上级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发、供应的疫苗时,应当查验疫 苗的冷藏条件。在规定的冷藏要求下运输的疫苗,方 可接收。
4疾病预防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疫苗时,应对疫苗 品种、剂型、批准文号、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 温度记录、供货单位、生产厂商、质量状况等内容进 行核对,做好记录。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2
上臂三角肌附着处
肌内注射
1/4 0.5ml
0.5ml
第 1、 2剂 次 间 隔 7- 10天 2剂 次 间 隔 ≥ 6个 月
注:1、CHO疫苗用于新生儿母婴阻断的剂量为20μg/ml。 2、未收入药典的疫苗,其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参见疫苗使用说明书。 3、我省在过渡阶段仍保留6岁时第3剂 次麻疹疫苗接种,具体接种要求不变。
乙肝疫苗
0、 1、 6月 龄
3
预防接种工作制度
预防接种工作制度
一、接种单位必须为区级卫健部门指定的预防接种单位,并具备有《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并按照要求进行疫苗的领发和冷链管理,保证疫苗质量。
二、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并经过区级或以上卫健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方可上岗。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积极通过公安、街道、村(居) 委会等多种渠道利用提供其他医疗服务、发放宣传资料、入户排查等方式,向预防接种服务对象或监护人传播相关信息,主动做好辖区内服务对象的发现和管理。
四、根据预防接种需要,合理安排接种门诊开放频率开放时间和预约服务的时间,提供便利的接种服务。
五、应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等相关规定做好预防接种服务工作。
某某医院
2021年1月18 日。
门诊疫苗管理规章制度内容
门诊疫苗管理规章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门诊疫苗管理工作,提高疫苗接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障民众健康,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门诊的疫苗接种部门,负责门诊疫苗接种工作的所有医务人员和行政人员均应遵守本规章制度。
第三条门诊疫苗管理工作应按照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相关标准要求执行,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
第四条门诊疫苗管理工作应坚持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加强风险评估和防控措施,确保疫苗接种工作安全有效。
第五条门诊疫苗管理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保护患者隐私,提供优质服务,增强患者满意度。
第六条门诊疫苗管理科室负责全面贯彻执行本规章制度,定期进行疫苗管理工作的评估与改进。
第二章疫苗接种第七条门诊疫苗接种工作应坚持根据国家和地方疫情形势及疾病预防控制需求,合理、先进、有效地制定接种计划。
第八条门诊疫苗接种工作应按照相关程序和标准进行,确保疫苗质量、接种技术和服务质量。
第九条门诊疫苗接种工作要加强注射操作规范,掌握正确的注射部位、针头、针长、注射角度和深度等要求,确保注射效果。
第十条门诊疫苗接种工作要建立健全疫苗接种记录,准确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接种疫苗的详细情况和剂次,保留相关资料备查。
第三章疫苗储存和运输第十一条门诊疫苗管理科室负责疫苗的储存和运输工作,要按照相关规定确保疫苗的保质期。
第十二条门诊疫苗的储存和运输要严格遵守疫苗管理规定,配备符合相关标准的冷链设备,定期检测冰箱温度,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第十三条门诊疫苗的储存和运输要建立完善的记录和管理制度,包括疫苗的进销存记录、温度监测记录、疫苗报废记录等,确保数据真实可信,备查便捷。
第四章疫苗管理第十四条门诊疫苗管理工作要建立质量管理制度,确保疫苗接种工作的安全和有效。
第十五条门诊疫苗管理工作要加强疫苗风险评估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置。
第十六条门诊疫苗管理工作要开展疫苗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保证接种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接种疫苗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多种传染病的发生并保障人民健康。
为了加强预防接种的管理,提高接种率,保障接种的安全和有效性,本文制定了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二、登记报告制度1. 登记报告的目的和意义确保每个人的接种情况都能被记录和追踪,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帮助决策和政策制定。
2. 登记报告的要求和内容a) 报告的主体:所有接受预防接种的人员,包括婴幼儿、儿童、成人和特殊人群。
b) 报告的内容:接种日期、接种疫苗和剂次、接种部位、接种机构和医生姓名、接种者个人信息等。
c) 报告的时间要求:接种后48小时内上报,并进行后续追踪。
3. 登记报告的流程和责任a) 接种单位的责任:接种单位要建立和完善登记报告制度,确保每一位接种者都能够被登记报告,并提供必要的信息。
b) 其他相关部门的责任:卫生部门、疾控中心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接种单位的监督和指导,确保登记报告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使用管理制度1. 疫苗使用管理的目的和意义确保疫苗的采购、存储、使用和报废等环节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保障疫苗质量和接种的安全性。
2. 疫苗使用管理的要求和内容a) 疫苗采购:疫苗的采购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确保疫苗的来源可靠和质量有保障。
b) 疫苗存储:疫苗的存储必须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进行,确保疫苗的保存质量。
c) 疫苗使用:疫苗的使用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确保接种的安全和有效性。
d) 疫苗报废:疫苗过期、变质或有其他问题时,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报废,防止使用造成风险。
3. 疫苗使用管理的流程和责任a) 接种单位的责任:接种单位要建立和完善疫苗使用管理制度,确保疫苗使用的各个环节都符合标准和规定。
b) 疫苗供应方的责任:疫苗供应方要确保疫苗质量和供应的及时性,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培训。
c) 相关部门的责任:卫生部门、疾控中心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接种单位的监督和指导,确保疫苗使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021年新冠疫苗接种必备手册范本精选
疫苗接种单位新冠肺炎感染防控工作指引一、接种场所要求(一)保持接种单位内空气流通。
加强开窗通风换气,必要时安装通风设备。
上、下午开诊结束后无人时使用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至少30分钟进行空气消毒。
每天至少2次使用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物体表面(地面、桌椅、电脑键盘等人体常接触的物体)进行消毒。
(二)保持环境卫生清洁,进出口处、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免洗消毒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
(三)使用过的口罩按感染性医疗废物收集处置。
二'预防接种人员防护(一)工作人员要实行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应暂离岗位,主动到就近的定点救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二)工作人员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后须进行手卫生,口罩每4小时更换一次,脏污或潮湿后应立即更换;接种等重点岗位人员对每一位受种者实施服务前做好手卫生,建议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三、受种者及监护人防护(一)受种者及监护人进入接种单位接受服务整个过程均须戴口罩;不能佩戴口罩的婴幼儿,尽量减少与他人近距离接触的机会O(二)受种者及监护人进入接种单位时须实施体温测量, 询问相关健康状况。
四'预防接种管理要求(一)通过短信、电话、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和APP等方式合理预约、分时段接种,建立良好的接种秩序。
(二)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三)暂停组织家长课堂等聚集性活动。
(四)如发现发热者,劝导其及时到就近发热门诊就诊;如发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者,及时报告处置。
新冠疫苗接种必备手册目前全国正在按照国家的统一方案、统一部署和安排,分阶段开展各类人群的接种工作,目前接种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目前,全国累计报告接种超过7000多万人次,接种人次数正在稳步增长。
由于我国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很多群众认为疫情得到控制,误认为疫情离自己很远,所以,接种疫苗的紧迫性不是太强。
社区免疫接种管理制度
社区免疫接种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社区免疫接种工作,提高接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居民的健康和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社区内所有居民的免疫接种工作。
三、管理机构社区免疫接种工作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实施,设立专门的免疫接种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具体的接种计划和实施方案。
四、免疫接种对象1. 本管理制度所指的免疫接种对象包括所有社区居民,尤其是儿童、孕妇和老年人等易感人群。
2. 免疫接种分为强制接种和自愿接种。
强制接种是指法律规定必须接种的疫苗,自愿接种是指居民自愿选择接种的疫苗。
3. 免疫接种应根据不同居民的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等因素制定具体的接种计划,确保疫苗的有效接种。
五、接种计划1. 接种计划应根据疾病的流行情况和疫苗的供应情况制定,定期更新和调整。
2. 接种计划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居民的接种需求,同时确保疫苗的安全有效。
3. 接种计划应向社区居民公布,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委会、医院等地方张贴和宣传。
六、疫苗接种1. 接种工作应由具有专业资格的医护人员进行,确保接种的安全和有效。
2. 接种工作应按照疫苗的管理规范和程序进行,并及时记录接种信息。
3. 接种过程中应对居民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如有禁忌症应立即停止接种。
4. 接种后应对接种者进行观察,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七、免疫接种管理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建立健全免疫接种档案,记录居民接种情况,定期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建立免疫接种监测系统,定期对接种疫苗的效果进行评估。
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接种技能和素质。
4.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定期组织免疫接种活动,并积极宣传免疫接种的重要性。
八、监督检查1. 监督检查应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门机构负责,对免疫接种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 监督检查应重点关注疫苗的存储和运输条件、接种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3. 监督检查应及时发现并纠正免疫接种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安全接种管理制度范文
安全接种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确保疫苗接种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安全接种管理制度。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疫苗接种管理的各项工作,确保接种程序的合理性、接种疫苗的质量和接种过程的安全。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接受疫苗接种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婴幼儿、学生、成人等。
四、基本原则1.科学性: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科学研究,制定接种程序和标准,确保接种行为符合医学的科学规范。
2.公平性:接种疫苗的程序和标准适用于所有接受接种的人员,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歧视或特殊待遇。
3.安全性:通过严格的疫苗管理和接种程序,确保接种过程安全,杜绝接种风险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4.维权性:对于接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关部门和机构要积极回应,及时处理,维护受害者和家属的合法权益。
五、主要内容1.接种资格确认(一)接种者的身份确认。
接种者需提供身份证明文件,如身份证、护照等,以确保接种者的身份准确无误。
(二)接种者的健康状况确认。
接种者需提供体检报告或诊断证明,以确定是否适合接种疫苗。
2.接种程序(一)接种预约。
接种者可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进行接种预约,预约方式包括电话预约、网络预约等。
(二)接种前咨询。
医务人员在接种前要对接种者进行详细的咨询,了解其个人病史、药物过敏史等情况。
(三)接种操作。
医务人员在接种现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接种操作,保证接种疫苗的质量。
(四)接种记录。
医务人员需在接种过程中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如接种者的姓名、接种疫苗的批号、接种时间等。
3.疫苗管理(一)疫苗进货。
医疗机构要定期从正规渠道进货,确保疫苗的真实性和质量。
(二)疫苗存储。
疫苗在存储过程中需遵循相关规定,保持低温、干燥、无光照的条件。
(三)疫苗运输。
疫苗在运输途中要进行有效的保温措施,确保在运输过程中疫苗的质量不受损。
(四)疫苗回收。
对于过期或破损的疫苗,医疗机构需及时进行回收和销毁,防止流入市场造成安全隐患。
疫苗专人管理制度模板
疫苗专人管理制度模板第一条总则为规范疫苗的管理和使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疫苗接种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疾控机构、卫生院、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
第三条疫苗接种专人管理机构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应当设立疫苗接种专人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疫苗接种专人管理制度,组织和培训疫苗接种专人员。
第四条疫苗接种专人员资格要求1. 受过相关疫苗接种训练,并取得相应证书;2. 具有执业医师资格,或者经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认定;3. 无法良性病变、手术史、过敏体质等疾病史;4.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
第五条疫苗接种专人员培训各级疫苗接种专人管理机构应当定期组织培训疫苗接种专人员,包括疫苗接种操作技能、疫苗接种常识、疫苗接种后疑问解答等内容。
第六条疫苗接种专人员管理1. 疫苗接种专人员应当遵守疫苗接种规范,正确操作,确保接种效果;2. 疫苗接种专人员应当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得在工作中饮酒、吸烟、吃零食等;3. 疫苗接种专人员应当接受定期的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4. 疫苗接种专人员应当保护疫苗接种信息的保密性,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第七条疫苗接种工作流程1. 接种前,疫苗接种专人员应当核对患者信息,确认患者身体状况符合接种要求;2. 接种时,疫苗接种专人员应当采取正确的接种操作步骤,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3. 接种后,疫苗接种专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观察,做好接种后处理工作;4. 接种记录,疫苗接种专人员应当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接种信息,做好档案管理。
第八条疫苗接种记录管理1. 疫苗接种专人员应当建立患者接种档案,包括个人信息、接种记录、不良反应等资料;2. 疫苗接种专人员应当及时更新患者接种记录,确保信息准确;3. 疫苗接种专人员应当定期对接种记录进行检查更新,确保档案完整。
4. 疫苗接种专人员应当妥善保存接种记录资料,不得私自销毁或篡改。
儿童接种管理制度
儿童接种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接种管理的目的与原则为了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提高儿童免疫力,防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本医院订立本《儿童接种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本制度的重要原则包含: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保证儿童接种的安全、有效与及时性;保护儿童和家长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严格执行规范的接种操作程序;建立健全的儿童接种档案管理;保障接种过程中的安全和隐私。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与儿童免疫相关的工作,包含但不限于接种计划的订立、接种信息管理、接种操作流程、接种后的追踪管理等。
第三条定义1.接种:针对儿童进行疫苗注射,以加强其免疫力,防备和掌控传染病的发生。
2.接种档案:记录儿童个别接种情况、接种史和接种相关数据的文书或电子文件。
3.接种记录:由接种单位依据实际接种情况填写或输入的接种信息。
第二章接种计划第四条接种计划的订立依据国家公布的儿童免疫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本医院订立接种计划,包含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剂次等内容,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儿童家长公布。
第五条接种计划的调整与更改1.接种计划的调整与更改应经医院行政部门审批。
2.如显现特殊情况,接种计划可依据具体情况进行临时调整,调整后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第三章接种信息管理第六条接触与宣传本医院将通过多种途径与儿童家长接触,宣传接种计划,并向其供应接种相关的咨询和引导。
第七条接种信息手记1.接种过程中,医务人员应认真记录儿童个体信息、接种疫苗信息、接种剂次及日期等内容。
2.接种信息手记应以书面或电子方式进行,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接种信息手记后,应及时录入儿童接种档案中。
第八条接种档案管理1.本医院建立儿童接种档案管理制度,每个儿童应建立相应的接种档案,并严格保密。
2.接种档案应包含儿童基本信息、接种疫苗信息、接种剂次及日期等内容,并在每次接种后及时更新。
第四章接种操作流程第九条接种资质要求1.参加接种操作的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经过培训,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
湖北预防接种规章制度
湖北预防接种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湖北地区预防接种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湖北预防接种工作的目标是全面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流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湖北地区从事预防接种工作单位和个人,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及其他单位。
第四条湖北地区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预防接种工作的支持力度,确保预防接种政策的贯彻落实。
第五条预防接种单位和个人要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预防接种工作职责,确保预防接种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六条湖北地区预防接种工作实行分类管理,明确责任,强化监督,确保预防接种工作的积极有效。
第七条本规章制度的修改和解释权归湖北地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所有。
第二章预防接种组织管理第八条湖北地区设立预防接种工作领导小组,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领导,相关部门和单位参与。
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湖北地区预防接种工作规划和政策,协调解决预防接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九条预防接种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预防接种机构,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和设施设备,确保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条预防接种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接种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接种记录真实完整,信息保密安全。
第十一条预防接种单位应当定期对接种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预防接种工作的专业水平。
第十二条预防接种单位应当定期进行疫苗存储管理,确保疫苗质量安全,避免疫苗过期使用等情况的发生。
第十三条预防接种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接种活动,根据不同人群的接种需求进行合理安排。
第三章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第十四条湖北地区建立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接种人员信息的电子化管理。
第十五条预防接种单位应当依法收集和保存接种人员的个人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
第十六条预防接种单位应当依法保护接种人员的隐私权,不得将接种人员信息泄露给第三方。
第十七条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应当与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确保接种信息的准确传递。
一类疫苗管理制度
一类疫苗管理制度
1.遵守《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接受疾病控制中心及卫生局监察。
2.产科护士长根据每个月分娩数,到妇保所领取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和卡介苗,并放入冰箱,并有登记交接使用记录。
3.不向其他单位或个人分发、买卖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
4.冰箱内外分别设有温度计,以监测温度状况,每天观察两次并登记。
5.遇有停电等突发事件,及时处理,保持冷链状态,保证疫苗质量。
6.由经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护士负责对符合接种条件的婴儿进行预防接种,并依据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填写并保存记录。
同时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7.根据疫苗的接种情况,每个月有专人负责有报表上报区病控制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接种管理制度
预防接种管理制度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大家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
到底应如何拟定制度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预防接种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一、预防接种门诊每日或每月定若干天数为预防接种日,为辖区内适龄儿童开展常年免疫接种和业务咨询。
二、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做好预防接种的实施。
三、本地户籍儿童出生后1个月,外来儿童寄居3个月以上,需建立预防接种卡、证。
预防接种卡由接种单位保管,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或监护人保管,入托、入园儿童可由托幼机构暂时代管。
儿童入托、入园、入学实行查验接种证制度。
四、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应具备工作责任心,并取得执业或助理执业医师(护师)资格,且经过县级以上预防接种知识技术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接种时接种人员要穿戴工作衣帽、口罩,佩带胸卡,患手部皮肤病或传染病期间不得从事接种工作。
接种人员应主动预约下次接种时间,尚未完成基础免疫且连续通知两次均未前来接种的儿童,应及时进行随访落实。
五、保持预防接种门诊清洁卫生,开诊前后要用合格浓度的消毒液擦拭消毒工作台与地面,开启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
每次消毒应做好记录备查。
接种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疫苗、注射器及各种药械等。
六、强调做到“三查七对”,即接种前诊查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查对免疫卡册与接种证,查看疫苗外观与批号效期;核对接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七、严格执行“安全注射”制度,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规定浓度及合格配制时间的皮肤消毒液。
已开启未用完的疫苗安瓿应盖上消毒的干棉球并冷藏,活疫苗超过半小时(脊灰液体疫苗24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的疫苗应废弃,整个接种过程应确保无菌操作,安全有效。
卡介苗接种应设专苗操作台,严防误作其他疫苗错种。
凡符合接种条件的对象应以书面形式告知家长所接种疫苗的效用、禁忌症、接种副反应及其注意事项。
八、接种结束后应及时将儿童接种信息上传服务器并作好数据备份。
预防接种门诊每月5日前统计上报“常规免疫接种情况统计汇总表”,协助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免疫监测、相应传染病个案调查及疫情控制等工作。
(一)预防接种制度
幼儿实行预防接种,以提高群体幼儿免疫水平,达到控制或消除常见、多发性的传染病的目的。
⒈全园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常见传染病的`疾病预防工作。
⒉保健医认真做好预防接种查验工作,建立《幼儿接种疫苗登记册》,做到人人登记,登记率100%,及时向家长建议补上漏种疫苗。
(二)传染病管理制度
幼儿园是孩子集中的地方,一旦发生传染病容易造成流行,必须加强传染病管理,确保幼儿健康。
⒈保建医应及时了解疫情,发现疑似传染医应当即隔离,报告园长和医管部门,通知家长及时就医。
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⒉建立幼儿生病请假、患传染病立即报告制度。
针对缺勤儿童,班长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如果发现有疑似病例或医院诊断病例,应立即采取隔离、消毒等控制传染病的措施。
⒊把好入园体检关,所有幼儿入园和员工入职需持有符合要求的体检报告,入职和入园表中有保健医签字栏,保健医审验体检合格签字后,方可入园。
⒋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检疫制度,并实行正确的防疫措施,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⒌检疫期间不办理入园和转园手续,不混乱、不串班,检疫期满后无疫情症状方可解除隔离。
⒍在传染病期间我园采取晨午检“严苛制度”,本着对全体孩子负责的原则,保健医对有疑似传染病症状的幼儿,有权要求家长及时送医院检查,检查排除后方可入园。
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做到传染病无爆发。
⒎根据季节、疫情、疾病流行等特点坚持开窗通风检查,并根据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认真做好各项防疫工作。
⒏在幼儿园入口显要位置,由保健医负责开办《卫生宣传专栏》,同时用短信、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根据季节、疫情向老师、家长宣传预防疾病知识,提高防病意识。
要求家长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幼儿到公共场所。
(三)晨、午检查制度
了解幼儿当时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异常,针对具体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1. 建立晨、午检查制度。
坚持晨、午检及全面观察,认真做好:一摸是否发烧;二看咽部、皮肤、精神;三看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传染病流行期间要检查患儿的身体相关部位,杜绝传染病带入园。
2. 保健医每天进班巡视,发现幼儿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四)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⒈幼儿园的工作人员每年到大兴妇幼保健院医院体检做检查一次,体检率达100%,健康检查合格,持证上岗达100%,发现传染病立即隔离治疗。
⒉食堂炊事人员每年到大兴妇幼保健院和大兴疾控中心去体检一次,各项体检合格后,凭两证上岗,发现传染病立即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