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结构设计竞赛0325

合集下载

1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讲解

1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讲解

1(图中各加载点砝码数量和支座标高以比赛现场确定的参数为准,此图仅为示意) 15
1
16
一二级加载为静荷载
1
三级加载为动荷载
17
模拟球在不同位置的荷载
1
18
a.下图所示规避区内不得出现结构物
1
19
1
20
1
21
1
22
支座竹板无需模拟,结构与竹板连接处可设置为铰接
左右各50mm处的桥下净高不做要求,桥 上标高无限制。
1
54
演示NIDA如何添加荷载工况
如何添加荷载
1
55
演示NIDA如何进行分析和杆件设计
只需要做两种分析
• 线性分析 – 强度和刚度 (应力比<1) • 特征值屈曲分析 – 稳定性 (刚性体系失稳系数>1, 柔性体系另外判断)
1
56
可知:最大应力比均未超过1,故一级加载通 过。
1
57
1
58
1
52
演示NIDA如何设置与检查
竹索两端要铰接,只允许受拉
1荷载工况部分:由于参数未定,荷载工况数量较多。此处一二三级荷
载各举一例进行陈述。
加载点 A1 A2 B1 B2 C1 C2 D1 D2
一级加载
加载重量(N) 135 65 125 75 115 85 105 95
加载点 A1 A2 B1 B2 C1 C2 D1 D2
1
29
1
30
二级加载:
第二级加载,共分为两个步骤:
(1) 步骤一:保持C加载截面的C1、C2加载点静载不变,从其左侧加载点(A1、 A2、B1、B2)或右侧加载点(D1、D2)中任选一个加载点,将该加载点

结构设计竞赛参赛设计说明书(附图纸)供参考

结构设计竞赛参赛设计说明书(附图纸)供参考

结构设计竞赛参赛设计说明书(附图纸)供参考设计竞赛设计说明书作品名称 ==============参赛队员 ========================================= 专业名称指导教师 =====================================⼆〇⼀四年理论分析计算书⽬录⼀、设计说明 (3)1、⽅案构思 (3)2、结构选型 (3)3、结构特⾊ (4)⼆、结构承重计算 (4)1、设计基本假定 (4)2、模型结构图 (4)3、弯矩内⼒计算 (5)4、剪⼒计算 (6)5、轴⼒计算 (6)6、计算成果应⽤模型设计 (7)三、模型简图 (8)四、参考⽂献 (9)⼀、设计说明根据竞赛规则要求,我们从模型制作的材料抗压特性,抗拉特性,加载形式和挠度控制要求等⽅⾯出发,结合赛会绿⾊环保的理念,采⽤⽐赛要求的230g⽩⾊卡纸、⽩乳胶、铅丝线精⼼制作出这款名为“语塞幻想”的塔吊模型。

1、⽅案构思塔吊模型⽀柱主要通过悬臂梁承受较⼤偏⼼荷载。

这就要求悬臂梁具有较强的抗弯性能,柱⼦需要较强的抗压和抗弯性能。

整个塔吊模型悬臂端处挠度值需⼩于50mm,因此在承载⼒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控制结构的整体变形。

结合纸质杆件材料参数难以确定的特点(如杆件抗拉、压强度等),我们采⽤定性分析和试载实验相结合的⽅法来完成模型的设计制作。

2、结构选型按设计要求,结合塔吊的受⼒特征,模型柱⼦采⽤矩形截⾯空间桁架结构。

梁由底端的两道箱型细长梁以及连接⾄柱顶的斜拉结构组成。

因柱⼦在满载的⼯况下为偏⼼受压状态,C点加载5kg时,偏⼼距为e=M/N=341mm。

因此在柱受拉和受压⼀侧杆件布置可不等。

在斜拉材料的选取上,主要有铅丝线,纸带和细杆三种。

从⾃重⾓度上出发,铅丝线和纸带能⼤幅减轻结构⾃重。

但在三次试载实验中,我分分别采⽤加密斜拉联系的情况下,挠度控制效果不明显,C 点最⼩挠度⾼达90mm。

并且试载期间还出现斜拉结构绷直程度不均匀导致的结构扭转破坏。

郑州大学结构设计大赛设计书

郑州大学结构设计大赛设计书

郑州大学结构设计大赛作品名称:保钓桥参赛单位: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参赛成员:指导教师:⏹目录:◆设计说明1.作品名称……………………………………………………2.结构选型……………………………………………………3.结构尺寸确定…………………………………………………4.结构模型制作及节点构造的设计……………………………◆方案图◆计算书一、计算思路1.结点…………………………………………………………………..2.单元…………………………………………………………………….3.支座……………………………………………………………………4.荷载加载…………………………………………………………………5.计算工具…………………………………………………………………..二、具体计算1.计算简图 ........................................2.结构建模……………………………………………………3.内力计算…………………………………………………三、结构分析◆总结和感想●设计说明1. 作品名称保钓桥(以此表达我们的爱国热情)2. 结构选型一般较大跨径的桥梁,常采用刚桁架桥梁,我国比较有名的桁架桥梁有:武汉长江大桥(三联3*128m连续桁架梁),南京长江大桥(三联3*160连续钢桁梁),九江长江大桥,香港青马大桥以及芜湖长江大桥等【南京长江大桥】联系到本次比赛模型制作的具体要求:模型为纸制单跨简支结构(150g/㎡),结构形式不限,结构模型计算净跨800mm,中部承受集中力。

众所周知,纸的材料性能较差,尤其是抗弯和受剪能力,但纸制柱形构件抗拉和抗压能力较强,为尽量避免使构件承受弯矩和剪力,充分发挥材料的抗拉、抗压能力,我们采用了桁架桥梁的形式,桥梁上部和下部主桁架是主要承重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各杆件主要产生轴向力(但由于节点的刚性,杆件中也产生较小弯矩,设计时需注意)。

根据比赛设计的承重的特殊性(中部垂直受力),我们将桥梁设计成上承式双层层面结构。

基于ABAQUS的圆柱形橡胶堆参数化建模的二次开发

基于ABAQUS的圆柱形橡胶堆参数化建模的二次开发

2.1 面开发方式的确定
Rubber: C10:
Poissons Ratio:
C01:
D1:
Load1
对橡胶堆进行二次开发的界面开发的方式主要有以
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下两种 [6] ꎮ
Load1:
1) 创建 Plug-ins 插件程序ꎻ
2) 创建用户应用程序ꎮ
对于第 2 种 方 法ꎬ 利 用 创 建 其 他 的 应 用 程 序 ( 如
h
H2
H3:
Layers:
O
图 2 圆柱形橡胶堆的
H1
D2
D1
x
Cancel
OK
图 3 Model setting 界面
受载示意图
2 橡胶堆仿真模块的设计
Rubber pile
Model setting
Material and load setting
Steel: Youngs Modulus:
(3)
赋予材料、边界条件、施加载荷及网格划分等操作ꎬ并自动
界面的设置和输入相关参数ꎬ程序将快速完成几何建模、
将作业提交分析ꎬ从而得出所需要的分析结果ꎮ
Rubber pile
Model setting Material and load setting
z
D1:
D2:
R
H1:
D3
H2
2r
H3
D3:
R:
y
SONG Ying1ꎬ2 ꎬ RONG Jigang2 ꎬ MA Qiucheng1 ꎬ HUANG Youjian2 ꎬ WANG Jinhui 2
(1. Xiangtan Universityꎬ Xiangtan 411105ꎬ Chinaꎻ

液压缸缸筒径向锻造成形工艺仿真分析

液压缸缸筒径向锻造成形工艺仿真分析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8&0%!!!!!!!!!!!!!!! !!!重 型 机 械
+'++
*!前言
液压缸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中" 是工程机械
中的关键部件之一" 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工程机
械的使用寿命和生产安全." -#/ & 目前工程机械用
液压缸缸筒的生产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切削
图 )!缸筒第一道次径向锻造
图 &!液压缸缸筒径向锻造有限元模型
该工艺采用室温下冷锻的方式" 分 $ 个道次 将外径 '$,* XX% 内径 '$#, XX的管坯逐步径 向锻造成大径段外径 '$)& XX内径 '$#, XX% 小径段外径 '$'" XX内径 '$#, XX的锻件& 图 ' 为液压缸筒坯三道次径向锻造工艺的成形过程 具体流 程 图& 先 将 外 径 '$,* XX% 内 径 '$#, XX% 长度为 '"* XX的管坯沿整个轴向径向锻 造成外径 '$)& XX% 内径 '$#, XX的管件" 然
"!液压缸缸筒径向锻造工艺原理
液压缸缸筒径向锻造工艺的三维模型图如 图 " 所示" 芯轴置于管坯中" 四个锤头沿着管 坯的圆周方向均布阵列" 机械手夹持管坯的一 端& 在径向锻造过程中" 四锤头沿管坯的径向 往复运动" 进行同步锻打" 使管坯产生塑性变 形# 在锻打间隙" 管坯在机械手的夹持下" 绕 自身轴线旋转# 机械手旋转的同时" 作轴向进 给运 动# 通 过 上 述 运 动 的 配 合" 实 现 管 坯 变 长% 壁厚变薄&

结构设计大赛中的计算机仿真分析

结构设计大赛中的计算机仿真分析

结构设计大赛中的计算机仿真分析作者:刁泽民陈富廉李宏涛黄廷泽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年第08期摘要:为了给结构设计大赛提供合理的结构分析方式,本文以2016年广州大学结构设计大赛为例,将计算机仿真分析运用到结构设计大赛中,着重用计算机仿真分析进行构件截面承载力验算和截面优化设计。

结果表明,经过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构模型受力性能更好、质量更小,说明了计算机仿真分析有助于为提高结构设计大赛的结构分析水平。

关键词:仿真分析;内力计算;承载力验算;优化设计中图分类号:TU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8-0207-02近些年来,很多工程类院校均举行结构设计大赛。

结构设计大赛因能够增加大学生对力学的兴趣、加深大学生对结构设计的认识而受到热捧。

有关结构设计大赛中的计算机仿真分析的研究成果不多,张炎圣以一个承受移动荷载和冲击荷载的桥梁结构为例子介绍结构设计大赛中的计算机仿真分析。

马宏亮脚利用Midas有限元软件建立立体模型图,通过软件模拟加载,分析模型的受力状态并不断地优化模型结构。

他们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集中在结构建模和结构内力计算上。

而构件截面承载力验算和截面优化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

构件截面承载力影响结构的加载效果,截面尺寸则影响结构的质量。

结构的加载效果和质量均影响比赛的成绩。

判断结构加载后是否会破坏和优化截面尺寸的传统方式是做实际的加载试验,这将消耗很大的劳动和时间。

而用计算机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可以让参赛者在理论分析上判断结构在加载后是否会破坏。

用计算机进行截面优化设计则可以迅速确定合理的截面尺寸。

所以用计算机进行构件截面承载力验算和截面优化设计是值得的。

本文以一结构设计大赛赛题为例子,阐述结构,设计竞赛计算机仿真分析的过程,说明计算机仿真分析可以提高结构设计大赛的分析水平。

1赛题概况1.1设计制作要求比赛要求桥梁模型制作材料为白卡纸和502胶水。

桥梁模型应包括桥梁、桥面及桥墩支座等桥梁必要部分,要求铺满白卡纸以示意桥面,桥面必须足够水平,桥面标高以上须保持净空,不得有任何构件。

关于公布“东南大学第十四届结构创新竞赛”暨“第四届南京高校结构创新邀请赛”报名结果的通知

关于公布“东南大学第十四届结构创新竞赛”暨“第四届南京高校结构创新邀请赛”报名结果的通知

关于公布“东南大学第十四届结构创新竞赛”
暨“第四届南京高校结构创新邀请赛”报名结果的通知
各参赛队:
“东南大学第十四届结构创新竞赛”暨“第四届南京高校结构创新邀请赛”的报名审核工作已经结束,您可以登录东南大学竞赛管理系统查看相关信息。

此次竞赛分为加载组a、加载组b、趣味加载组和趣味组,加载组a 218组,加载组b 51,趣味加载组214组,趣味组242组,总共725组2175人报名。

现将报名结果予以公布(见附件)。

附件:“东南大学第十四届结构创新竞赛”暨“第四届南京高校结构创新邀请赛”报名名单(不含外校名单)
东南大学结构创新竞赛组委会
二〇一五年四月四日
附件:“东南大学第十四届结构创新竞赛”暨“第四届南京高校结构创新邀请赛”报名名单
加载组a报名结果
加载组b报名结果
趣味加载组报名结果
趣味组报名结果
二○一五年四月四日。

山东科技大学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学科专业竞赛类别等级认定名单

山东科技大学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学科专业竞赛类别等级认定名单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山东省大学生网络安全技能大赛 山东省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山东省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蓝盾杯”网络空间安全竞赛 “有人杯”山东省大学生单片机应用创新设计大赛 “有人杯”山东省大学生物联网创造力大赛 “小码哥杯”Java程序设计竞赛 陕西省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赛 上海国际大学生广告艺术节 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暨创意未来·山东艺术设计大赛 齐鲁工业设计大赛 上海国际大学生广告节设计大赛 “典冀杯”山东省管乐大赛 中国·寿光文化产业博览会视觉艺术大赛 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山东赛区) 山西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山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山东省大学生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大赛 山东省单片机应用设计大赛 山东省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 “迈迪网杯”齐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 “浪潮杯”山东省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山东省大学生物理竞赛 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 APMCM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数学中国数学建模国际赛 五一数学建模竞赛 “认证杯”数学中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 华中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邀请赛 山东省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90 91
全国大学生地球物理竞赛 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全国并行应用挑战赛 CCF大学生计算机系统与程序设计竞赛 信息安全铁人三项赛 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 “华为杯”中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 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全国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 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 全国大学生互联网软件设计大奖赛 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 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法律文书写作大赛 全国高校秘书专业技能大赛 中国策大学生营销策划大赛 全国高等院校秘书专业知识技能大赛 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 Philip C. 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 德国威斯巴登国际钢琴比赛亚太赛区 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 孔雀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 IADA国际艺术设计大赛(互艺奖)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美术作品大奖赛 中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 新加坡中新国际音乐比赛中国赛区选拔赛 意大利索利斯塔国际声乐大赛中国赛区 红点奖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 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 “罗麦杯”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

钢质管道穿越铁路和公路推荐作法SYT0325-2001

钢质管道穿越铁路和公路推荐作法SYT0325-2001

钢质管道穿越铁路和公路推荐作法前言本标准是将API RP 1102《钢质管道穿越铁路和公路推荐作法》(第6版)进行转化,按照GB/T 1.1《标准化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一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的要求编写的,作为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推荐性标准。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API RP 1102等效,在编写规则上与之等同。

由于将API RP 1102等效转化为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时,应符合GB/T 1.1的规定,故原标准的章节有所变动,增加了第2章“引用标准”,而从API RP 1102第2章开始的每一章编号都加1,即API RP 1102第2章改成本标准第3章,依次类推;各章中的条号和内容不变或稍有改变。

根据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实际应用情况,将API RP 1102第8章“参考文献”取消,保存附录A、附录B、附录C;其中附录A、附录c作为标准的附录,附录B作为提示的附录。

根据GB/T 1.1的要求,本标准目次中只列出API RP 1102目次中章的标题,取消了API RP1102中的特别说明,保留了API RP 1102的前言,同时增加了本标准的“前言”。

根据GB/T 1.1的要求,本标准中一律采用国家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工程建设施工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石油管理局油气田建设工程总公司、四川石油勘察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玉刚叶学礼朱正诚本标准委托四川石油勘察设计院负责解释设计部分;四川石油管理局油气田建设工程总公司负责解释施工部分。

API前言需要一部穿越铁路的管线安装工业推荐作法,是在1934年由美国石油学会(API)规程26的出版而首先加以确认的。

这本规程体现了管道工业与铁路工业之间就当时使用较多的小管径管道的安装问题上的相互理解。

1946年后,随着采用大口径管于的管线系统的迅速发展,导致对API规程26的重新评价和修订,将管线的设计准则纳入规程。

结构大赛培训-修改

结构大赛培训-修改
“中天杯”浙江大学第十四届结构设计竞赛
工作人员培训
Company
LOGO
建工学院学生科技创新指导中心
Contents
1
2 3 4 5
结构设计竞赛简介
上交理论方案 加载工作内容 工作人员要求 结构设计竞赛简介
一.结构设计竞赛简介
•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 • 承办单位: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协办单位: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学生科技创新指
则不得入场;其二,交模时间为4月12日(周五)9:00~15:00,
请参赛队伍把握时间,不要拖到最后过来。
三.交模工作内容
交模流程示意图
三.交模工作内容
时间:4月12日9:00~16:00 地点:东1B-202 负责人:李天翔、
三.交模工作内容
1 维持现场秩序
职责:前门和后门把控,保证交模教室内每次只有
四.加载工作内容
1 模型转移 职责:带领参赛队伍将模型从东1B-202转移到临水 报告厅,每人每次负责5组。参赛队伍在转移模型过 程中不得对模型进行任何加固处理,否则视为违规, 取消比赛资格。
四.加载工作内容
2 ppt控制
职责:控制ppt,保证每组加载过程中ppt都显示该组信息。
四.加载工作内容
6
机动人员 职责:服从负责人安排,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如果 有参赛队伍未准时到达,请电话通知。
五.工作人员要求
1 敬业、准时、有责任心。 2 避免接触参赛队伍模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3 避免与参赛队伍发生冲突,如果参赛队伍出现违反规
定的情况,请及时与负责人联系。 4 交模的工作人员请提前15分钟到场。4月13日请上午 有工作安排的所有建工科创成员7:00到场、志愿者 7:30前到场,下午的所有工作人员提前半小时到场。

宁波大学第十四届结构设计竞赛暨浙江省第十四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预赛通知

宁波大学第十四届结构设计竞赛暨浙江省第十四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预赛通知

宁波大学第十四届结构设计竞赛暨浙江省第十四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预赛通知发布时间:2015年03月03日15:39 | 发布部门:教务处| 阅读人数:97 字号:T | T各学院:浙江省第十四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将于2015年5月15--17日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举行,现将宁波大学第十四届结构设计竞赛暨浙江省第十四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预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各学院积极做好宣传、组织报名和参赛等相关工作。

一、竞赛目的为多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工程结构设计与实践能力,丰富校园科技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生相互交流与学习,并为宁波大学参加第十四届浙江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选拔优秀人才,特举办宁波大学第十四届结构设计竞赛暨省赛预赛。

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宁波大学教务处承办单位: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三、竞赛组织委员会主任:沈满洪副主任:王晓东王侃秘书:葛翔四、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负责拟制竞赛方案、设计评审标准,组织评审,处理竞赛异议,对竞赛的结果拥有解释权。

专家委员会成员由组委会另聘五、竞赛原则公平、公正、公开六、竞赛题目碰撞冲击下梁式结构设计与模型制作。

七、竞赛日程安排1.参赛对象和形式参赛对象:宁波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专科生。

参赛形式:以小组形式参赛,每组应由2—3人组成,不得超过3人。

2.报名(1)报名起止时间:2015年3月5日至3月10日(2)报名地点: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B楼2楼结构协会办公室(3)联系人:朱彬电话:652964 林茜电话:6129263.模型提交4月10日下午4时前各参赛队将模型提交到指定地点(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模型提交后由竞赛办公室保管,参赛者不得对模型再次更改。

4.模型加载、演示、答辩4月11日在宁波大学进行(具体安排将另行通知)模型加载演示,届时各参赛队携带本队结构模型参加比赛。

八、竞赛要求1.参赛要求(1)每个参赛队只能提交一份作品,并用汉字命名(作品名称不得多于4个汉字)。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33-2001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33-2001
jgj133201j1132001关于发布行业标准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的通知建标2001108号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1997年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199771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经审查批准为行业标准其中32235235342342452355256657257116136326517247347310为强制性条文
本规范参加单位是:广东省中山市盛兴幕墙有限公司 上海市东江建筑幕墙有限公司 武汉凌云建筑装饰工程总公司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侯茂盛 陈建东 赵西安 张汝成 龙文志 严克明 梁明华 姜清海
第4
目次
前 言 ............................................................................................... 4 目 次 ............................................................................................... 5 1 总 则 ......................................................................................... 6 2 术语、符号 .................................................................................... 7 3 材 料 ........................................................................................10 4 性能与构造 ...................................................................................15 5 结构设计 .......................................................................................18 6 加 工 制 作 .................................................................................37 7 安 装 施 工 .................................................................................42 8 工 程 验 收 .................................................................................46 9 保养与维修 ...................................................................................49 附录 A 钢结构连接强度设计值 ......................................................50 附录 B 板弯矩系数 ..........................................................................52 附录 C 预埋件设计 ..........................................................................54 本规范用词说明 .................................................................................56

第十四届同济大学结构设计大赛计算书

第十四届同济大学结构设计大赛计算书

第十四届同济大学结构设计大赛计算书(总2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同济大学力战到底队结构赛计算书第十四届同济大学结构设计大赛郭弘原1151018孙磊 1151406黄河 11515132013目录一、设计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方案构思.............................................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结构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材料截面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节点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方案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几何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材料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杆件截面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负载模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竖向静力加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理论方案【模板】

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理论方案【模板】

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理论方案模型名称(电子版需有学校名称)(模板中的红字请删除)变参数桥梁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组织委员会2020年3月目录第一部分:备赛过程总结 (1)1方案设计 (1)1.1赛题解读 (1)1.2方案构思 (1)1.3细部构造 (1)2试验方面 (2)2.1材料测试 (2)2.2构件测试 (2)2.3结构测试 (2)3计算方面 (3)3.1建模方法 (3)3.2建模参数 (3)第二部分:现场计算 (4)4结构建模及主要参数 (4)4.1**软件名称**结构模型 (4)4.2结构分析中的主要参数 (4)5受力分析 (5)5.1强度分析 (5)5.2刚度分析 (5)5.3稳定分析 (6)5.4小结 (6)6模型尺寸图 (7)第一部分:备赛过程总结1方案构思(楷体三号,加粗)1.1赛题解读(楷体四号,加粗)(对赛题的基本要求进行简要概况)1.2方案比对(楷体四号,加粗)(可结合参数组合差异对结构方案、传力路径、模型效率等进行比对)******。

(正文字体字号为小四,中文字体宋体,英文字体Time New Romans,1.5倍行距)(1)******。

(2)******。

******。

表1-1中列出了******。

表1-1 ******(所有图表须有编号,表名及表内字体为五号,字体中英文类型同正文,表格格式为三线表,参考https://***/item/三线表)体系对比体系1 体系2 体系**优点*** *** ***缺点*** *** ***模型结构体系***如图1-1所示。

(a) 模型结构立面图(b) 模型结构轴侧图图1-1 ******(图名字体为五号,字体中英文类型同正文,采用无边框表格进行排版)2试验方面(楷体三号,加粗)2.1材料测试(楷体四号,加粗)(关于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和结果)******。

(正文字体字号为小四,中文字体宋体,英文字体Time New Romans,1.5倍行距)(1)******。

竹集成材自攻螺钉拉穿性能试验

竹集成材自攻螺钉拉穿性能试验

林业工程学报,2023,8(2):40-45JournalofForestryEngineeringDOI:10.13360/j.issn.2096-1359.202205027收稿日期:2022-05-23㊀㊀㊀㊀修回日期:2022-08-3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8338);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220423)㊂作者简介:张子诚,男,研究方向为现代竹木结构㊂通信作者:崔兆彦,男,博士,助理研究员㊂E⁃mail:cuizyan111@163.com竹集成材自攻螺钉拉穿性能试验张子诚1,唐思远1,2,崔兆彦1∗(1.南京林业大学生物质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南京210037;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桂林541004)摘㊀要:对竹集成材⁃自攻螺钉连接试件进行单轴拉穿加载试验,探究自攻螺钉在竹集成材中的拉穿性能及破坏形态,为自攻螺钉连接设计与工程应用提供基础数据㊂依据EN1383-2016木结构试验方法设计8组64个竹集成材⁃自攻螺钉连接试件,比较竹集成材不同纹理方向和板厚对初始刚度㊁极限荷载㊁屈服荷载及延性等影响㊂试验结果表明:竹集成材自攻螺钉连接试件在节点处的力学性能主要由板材厚度决定,而纹理方向的影响较小㊂钉节点的破坏形态与竹集成材纹理方向密切相关㊂自攻螺钉在竹集成材中拉穿破坏形态的横纹弦向和横纹径向存在两种破坏现象,分别为竹集成材表面陷落破坏与整体劈裂破坏㊂当试件纹理方向相同时,板厚与极限荷载和初始刚度呈现正相关;当试件板厚相同,在横纹弦向上承载能力高于横纹径向㊂当竹结构满足最小尺寸设计要求时,对于直径6mm的半螺纹自攻螺钉从横纹弦向钉入板厚30mm的竹集成材,此时试件拉穿承载性能和延性达到最佳状态,充分发挥了材料的力学性能㊂关键词:工程竹结构;竹集成材;拉穿性能;自攻螺钉中图分类号:TU531.3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2096-1359(2023)02-0040-06Experimentalstudyonthepull⁃throughperformanceofself⁃tappingscrewsinlaminatedbambooZHANGZicheng1,TANGSiyuan1,2,CUIZhaoyan1∗(1.National⁃ProvincialJoint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ofBiomaterials,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njing210037,China;2.SchoolofArchitectureandTransportationEngineering,GuilinUniversityofElectronicTechnology,Guilin541004,China)Abstract:Inrecentyears,variouscompositeengineeredbamboomaterialshavebeendevelopedatdomesticandabroadasimportantbuildingmaterial.Laminatedbamboo(LB)hasahigherstrength⁃to⁃weightratiothanotherengineeredbamboomaterials.Self⁃tappingscrewsarewidelyusedinbamboo⁃woodstructuresbecauseofthesuperiormechanicalpropertiesandeaseofassembly.Uniaxialpull⁃throughloadingtestonspecimenswithLBandself⁃tappingscrewscon⁃nections.Toinvestigatethepull⁃throughpropertiesanddamagepatternsofself⁃tappingscrewsinLBandtoprovideessentialdatafordesigningandutilizingself⁃tappingscrewsconnections.Eightsetsof64specimensweredesignedac⁃cordingtothestandardofEN1383-2016tocomparetheeffectsofdifferentgraindirectionsandplatethicknessontheinitialstiffness,ultimateload,yieldloadandductilityofbamboocompositematerials.Thetestresultsshowedthatthemechanicalpropertiesofthebamboo⁃integratedtimberself⁃tappingscrew⁃connectedspecimensatthenodesweremainlydeterminedbythethicknessofthepanels.Atthesametime,thegraindirectionhadlessinfluence.Thedamagepatternofthenodewascloselyrelatedtothegraindirectionofthebamboocompositematerial.Thereweretwokindsofdamagephenomenainthecross⁃grainchordalandcross⁃grainradialdirections:surfacetrapdamageandoverallsplittingdamageofthebamboocompositematerial.Whenthespecimenshadthesamegraindirections,theplatethicknesswaslinearlyrelatedtoultimateloadandinitialstiffness.Theultimateloadandinitialstiffnessincreasedwiththeincreasedplatethickness.Whenthespecimenshavethesameplatethickness,theloadcarryingcapacityishigherinthetransversechorddirectionthaninthetransverseradialdirection.Themechanicalpropertiesofthematerialwerefullyutilized.Inpractice,an6mmdiametersemi⁃threadedself⁃tappingscrewwasusedtonailthelaminatedbamboofromthecross⁃grainchorddirectionfromaboardthicknessoflessthan30mm,wheretheload⁃bearingpropertiesandductilityareoptimalandthemechanicalpropertiesofthematerialcanbefullyexploited.㊀第2期张子诚,等:竹集成材自攻螺钉拉穿性能试验Keywords:engineeredbamboostructure;laminatedbamboo;pull⁃throughcapacity;self⁃tappingscrews㊀㊀竹材作为一种分布广泛且可持续发展的新兴绿色建筑材料,国内外学者先后开发出竹集成材㊁重组竹㊁胶合竹等复合工程竹材应用于建筑结构[1]㊂在现代竹木结构中,节点连接是影响建筑结构整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结构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㊂常见的节点连接方式有钉连接㊁螺栓连接[2-4]㊂在竹木结构建筑的研究中发现自攻螺钉因优越的力学性能和组装便捷的优点在节点连接中显现出巨大的潜力[5-8]㊂现代竹结构的节点连接设计依旧参照木结构规范,竹结构规范尚未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因此木结构设计规范对竹材自攻螺钉连接设计的适用性需进一步研究㊂国内外学者对竹㊁木结构钉连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拔和抗剪性能方面㊂陈国等[9]对竹集成材钉连接节点双面剪切试件进行了单调加载试验研究,分析了钉直径㊁列数和行数对节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并验证了群钉节点的有效钉子数量和销槽承压有效长度系数计算公式㊂Ringhofer等[10]通过对胶合木钉连接试件进行轴向拉拔加载试验,分析了木材纹理方向㊁预钻孔对不同密度的木材抗拔性能的影响,得到了自攻螺钉在胶合木中轴向抗拔强度的计算公式㊂刘慧芬等[5]对自攻螺钉加强胶合木螺栓连接梁柱节点进行单调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了自攻螺钉的布置间距㊁直径和个数等参数对节点的刚度㊁延性㊁承载力㊁破坏模式和抗震性能的影响㊂Blass等[11]针对木结构钉连接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自攻螺钉可以承受或传递节点连接的拉压力,可以增强构件连接强度300%㊂鹿相戎等[12]针对胶合木⁃钢板斜螺钉连接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分析不同荷载方向对斜螺钉连接节点的承载性能的影响㊂近年来,国内部分学者尝试性开展了自攻螺钉在竹结构抗拔特性的研究㊂Li等[13]通过对重组竹钉连接试件进行了单调加载试验,研究了自攻螺钉的钉入深度㊁直径及钉入角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自攻螺钉在重组竹中抗拔承载力建议计算公式㊂竹集成材相较于其他工程竹具有更高的强重比,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竹集成材的基本力学性能及构件连接已有相关研究[14]㊂陈国等[15]采用圆钉和竹集成材,通过对竹集成材钉连接节点试件的单调加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钉连接端距和中距对节点力学性能具有较大影响,钉节点的破坏形态与钉子的布置密切相关㊂通常,大部分竹木结构中的破坏在节点连接处发生,自攻螺钉应用在竹木结构节点中的常见形式如图1所示㊂当节点受到的轴向拉力小于自攻螺钉螺纹段的抗拔承载力,且大于自攻螺钉钉帽拉穿承载力,此时节点破坏发生于上层竹木结构㊂因此,研究自攻螺钉在竹木结构中的拉穿性能,并结合现有自攻螺钉抗拔的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地预测节点破坏形式㊂图1㊀节点螺钉连接形式Fig.1㊀Screwconnectionsinbambooandwoodconstruction本研究设计了8组64个竹集成材⁃自攻螺钉连接试件,进行单调加载试验,研究其破坏形态和拉穿性能㊂分析竹集成材板厚和纹理方向对屈服和极限载荷(Fy㊁Fu)㊁初始刚度(K)及延性的影响规律,为自攻螺钉在现代竹结构连接的工程设计与应用提供基础数据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件材料竹集成材由湖南阳明竹咏有限公司生产,依据JG/T199 2007‘建筑用竹材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测试得到竹集成材的平均含水率和平均密度为9.4%和0.72g/cm3,材性试验参照ASTMD143-14和ASTMD5764-97a的有关试验方法进行,测得横纹径向抗压强度和横纹弦向抗压强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9.2MPa和62.4MPa㊂自攻螺钉选用上海美固汉得威五金有限公司生产的直径6mm的半螺纹自攻螺钉,自攻螺钉几何尺寸如图2所示,力学性能参数见表1㊂图2㊀半螺纹自攻螺钉尺寸示意图Fig.2㊀Schematicdimensionsofhalfthreadself⁃tappingscrew14林业工程学报第8卷表1㊀自攻螺钉参数Table1㊀Detailsofself⁃tappingscrew型号长度L/mm螺纹长度b/mm钉头直径dk/mm钉头厚度P/mm光杆直径d/mm螺纹直径D/mm抗拉强度平均值ft,k/MPa抗拔力平均值Ft,k/kNTCC6120.00100.0012.005.654.306.001100.0013.801.2㊀设备及方法1.2.1㊀试件设计及制备根据EN1383 2016 木材紧固件的抗拉性 试验方法进行试件设计,试件板厚H为10,15,20和30mm,截面尺寸为100mmˑ100mm㊂试验选用螺钉直径为6mm㊂依据竹集成材的板厚和纹理方向共制作8组拉穿试验试件,试验每组重复8次,共计8组64个试件,试件尺寸设计见表2,试样示意图如图3所示㊂表2㊀试件尺寸参数Table2㊀Dimensionsparametersofspecimen试件编号板厚H/mm纹理方向R⁃H1010横纹弦向R⁃H1515横纹弦向R⁃H2020横纹弦向R⁃H3030横纹弦向T⁃H1010横纹径向T⁃H1515横纹径向T⁃H2020横纹径向T⁃H3030横纹径向㊀注:试件编号中R表示横纹弦向,T表示横纹径向,H表示竹集成材板厚,如R⁃H10表示横纹弦向钉入板厚10mm竹集成材㊂图3㊀试样示意图Fig.3㊀Diagramoftestspecimens1.2.2㊀试验设备及方法试验在10t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㊂加载过程中,自攻螺钉螺纹段由上端夹具夹紧,夹具内含锯齿状的齿,可减少拉穿时自攻螺钉与夹具之间的滑移㊂竹集成材由下端夹具固定在试验机上㊂根据EN1383 2016在固定竹集成材的钢板中心开设直径为60mm圆孔㊂本次试验采用位移加载模式,加载速率设置为3mm/min,沿自攻螺钉轴向进行,在(300ʃ120)s内达到极限荷载Fmax并记录㊂加载前进行预加载至400N,以消除机械间隙导致的误差影响㊂荷载由万能试验机系统采集,采集频率为1Hz㊂拉穿试验加载装置如图4所示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得到竹集成材板厚和纹理方向对力学性能影响的显著性㊂其中屈服荷载根据NDS规范提供的5%钉直径偏移法确定,如图5所示㊂研究表明,5%钉直径偏移法较为适合预测竹集成材钉节点的屈服荷载[9]㊂屈服位移取屈服荷载对应的位移值,极限位移取极限荷载对应的位移值㊂初始刚度取承载初始阶段弹性范围内载荷与位移的比例系数㊂延性系数为极限位移与屈服位移的比值㊂自攻螺钉在竹集成材中拉穿强度计算公式为:fh=Fmax/d2h式中:fh为拉穿强度,kN/mm2;Fmax为极限荷载,kN;dh为自攻螺钉钉帽直径,mm㊂图4㊀加载装置图Fig.4㊀Testset⁃up图5㊀力学性能参数取值方法Fig.5㊀Methodforestimationtheparametersofmechanicalproperties2㊀结果与分析2.1㊀破坏形态自攻螺钉在竹集成材中拉穿破坏形态与竹集成材纹理方向和板厚密切相关,在试验中出现两种24㊀第2期张子诚,等:竹集成材自攻螺钉拉穿性能试验破坏模式,分别为竹集成材表面陷落破坏与整体劈裂破坏,如图6所示㊂在所有试验中,除螺纹发生局部变形外,自攻螺钉在长度方向上均未发生塑性变形㊂在加载过程中,竹集成材表面无裂缝发展,钉帽缓慢嵌入竹集成材中㊂由图6a可知,随着钉帽嵌入深度的增加造成纤维在横纹弦向上的拉伸导致纤维间的劈裂破坏,逐渐丧失承载力㊂在钉帽陷落破坏形态下,试件的承载力由横纹弦向的抗拉强度决定㊂对于竹集成材破裂破坏形态,在加载过程中,竹集成材表面沿竹纤维方向出现裂缝,随着位移不断增大,出现竹纤维撕裂声音,当达到极限荷载时,试件一侧发生劈裂破坏,随之迅速失去承载力㊂由图6b可知,钉帽尚未完全嵌入竹集成材中,竹集成材内部无明显受拉破坏㊂图6㊀试件破坏形态Fig.6㊀Failuremodesofspecimens2.2㊀荷载⁃位移曲线各组平均荷载⁃位移曲线如图7所示㊂在加载初期,荷载随着位移的增加呈线性增长,处于弹性阶段,荷载增幅较大,自螺钉钉帽下端开始嵌入竹集成材表面㊂随着位移增加,荷载增长速率减缓,进入屈服阶段并逐渐达到极限荷载,最后下降至极限荷载的70%后加载停止㊂在加载过程中,由于自攻螺钉的螺纹受到上端夹具中锯齿状夹块的机械咬合而发生部分磨损,随着荷载的增加发生滑移,在荷载⁃位移曲线中出现局部锯齿状线段㊂结果表明:对于板厚相同的试件,纹理方向的变化对极限荷载的改变不明显,但横纹弦向钉入的试件延性大于径向钉入的试件;对于纹理方向相同的试件,随着板厚的增加,线性段的斜率和承载能力随之增大,且表现出更好的延性㊂图7㊀荷载⁃位移曲线Fig.7㊀Load⁃displacementcurve2.3㊀力学性能通过荷载⁃位移曲线计算,得到极限荷载(Fu)㊁屈服荷载(Fy)㊁初始刚度(K)㊁延性等力学性能参数及对应的变异系数(COV),结果见表3㊂表3㊀力学性能试验结果Table3㊀Testresultsofmechanicalproperties试件编号极限荷载Fu/kNCOV/%屈服荷载Fy/kNCOV/%极限位移λu/mmCOV/%屈服位移λy/mmCOV/%初始刚度K/(kN㊃mm-1)COV/%延性系数COV/%R⁃H10⁃Ave4.579.033.658.267.998.516.165.370.6813.001.308.46R⁃H15⁃Ave5.945.654.689.8411.926.856.739.420.738.261.7810.70R⁃H20⁃Ave8.046.085.6216.4915.753.637.0216.561.019.752.3018.25R⁃H30⁃Ave9.1910.656.3911.7626.208.449.7912.340.789.422.6811.24T⁃H10⁃Ave4.528.483.237.818.6011.385.557.470.5911.201.5510.59T⁃H15⁃Ave6.6211.094.219.2411.1412.996.7512.550.7613.011.6611.15T⁃H20⁃Ave7.9010.725.466.3414.1913.836.986.801.0215.151.9915.60T⁃H30⁃Ave9.0712.547.867.7212.489.979.6811.130.969.981.2912.342.3.1㊀极限荷载和屈服荷载从表3和图8可以看出,对于自攻螺钉竹集成材拉穿试件,极限荷载和屈服荷载随板厚增加呈递增趋势㊂对于横纹弦向钉入的试件,板厚为10,34林业工程学报第8卷15,20和30mm时,极限荷载分别提高了1.29倍㊁1.76倍和2.01倍,屈服荷载提高了1.28倍㊁1.54倍和1.75倍㊂对于横纹径向钉入的试件,极限荷载分别提高了1.46倍㊁1.75倍和2.01倍,屈服荷载提高了1.3倍㊁1.69倍和2.43倍㊂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竹集成材板厚对Fy与Fu影响均非常显著(P=0.003;P=0.000),其中板厚为10,15,20和30u均存在显著差异㊂进一步分析可知,承载能力与板厚呈正相关关系㊂因此对于自攻螺钉在竹集成材中拉穿试件,在满足尺寸设计中取板厚最大值,有利于提高自攻螺钉拉穿承载力㊂当板厚相同时,以板厚10mm为例进行分析,纹理方向对极限荷载的影响不明显(P=0.841),但对屈服荷载的影响显著(P=0.035),表明在相同的板厚条件下,自攻螺钉从横纹弦向钉入其拉穿承载力更高㊂图8㊀极限荷载与屈服荷载对比Fig.8㊀Comparisonofultimateloadsandyieldloads图9㊀初始刚度对比Fig.9㊀Comparisonofinitialstiffness2.3.2㊀初始刚度从表3和图9可以看出,试件的初始刚度随竹集成材板厚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㊂对于横纹弦向钉入的试件,板厚为10,15和20mm时,初始刚度分别提高了1.07倍和1.49倍㊂当板厚由20mm增加至30mm时,初始刚度下降了22.77%㊂由于夹具与螺钉在加载过程初期并未完全咬合,初始刚度在螺钉完全咬合后又再次提升㊂对于横纹径向钉入的试件,初始刚度分别提高了1.29倍和1.73倍;当板厚由20mm增加至30mm时,初始刚度下降了5.88%㊂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竹集成材板厚对K影响显著(P=0.001),板厚为10,15和20mm的试件组间差异显著,因此随着板厚的增加,初始刚度随之提高;当板厚相同时,以板厚为15mm为例分析,纹理方向对初始刚度的影响并不明显(P=0.459)㊂横纹弦向与径向的初始刚度仅差0.03kN/mm,因此纹理方向对于初始刚度并无显著影响㊂图10㊀延性对比Fig.10㊀Comparisonofductility2.3.3㊀延㊀性由表3和图10可以看出,对于横纹弦向钉入的试件,延性随板厚增加呈递增趋势,基本呈线性增长㊂板厚为10,15,20和30mm时,延性分别提高了1.37倍㊁1.77倍和2.07倍㊂对于横纹径向钉入的试件,板厚为10,15,20mm时,延性分别提高了1.07倍和1.28倍;当板厚由20mm增加至30mm时,延性下降了51.87%;当板厚达到30mm时,试件达到极限荷载后出现了整体剪切破坏,因此延性出现大幅度降低㊂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竹集成材板厚对延性影响显著(P=0.003)㊂进一步分析发现,板厚为10,15和20mm的试件组间差异显著,且板厚与延性呈正相关㊂当板厚相同时,以板厚15mm为例,纹理方向对延性的影响不显著(P=0.212);因此,当板厚大于15mm时,横纹弦向钉入的试件可以得到更好的延性性能㊂44㊀第2期张子诚,等:竹集成材自攻螺钉拉穿性能试验3㊀结㊀论通过8组自攻螺钉在竹集成材中的拉穿试验,研究了竹集成材不同纹理方向与板厚对拉穿性能和破坏形态的影响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竹集成材自攻螺钉拉穿破坏形态在横纹弦向和横纹径向存在两种破坏现象,分别为竹集成材表面陷落破坏与整体劈裂破坏,其中竹集成材表面陷落破坏由竹集成材局部承压性能决定,劈裂破坏由横纹弦向抗拉性能控制㊂2)自攻螺钉在竹集成材中拉穿承载能力受到竹集成材板厚㊁纹理方向的共同影响㊂在满足最小尺寸要求时,横纹弦向与径向对极限荷载㊁屈服荷载和初始刚度影响较小,但从横纹弦向钉入可以使延性达到最佳状态㊂因此,在设计竹集成材钉连接构件时,应根据需求确定合适的板厚㊂3)从单一因素考虑,对于直径6mm的半螺纹自攻螺钉建议选用不小于板厚30mm的竹集成材从横纹弦向钉入,此时承载性能和延性最佳,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力学性能㊂对于不同类型的自攻螺钉在竹集成材构件的应用可以进一步进行探索㊂参考文献(References):[1]李延军,许斌,张齐生,等.我国竹材加工产业现状与对策分析[J].林业工程学报,2016,1(1):2-7.DOI:10.13360/j.issn.2096-1359.2016.01.001.LIYJ,XUB,ZHANGQS,etal.PresentsituationandthecountermeasureanalysisofbambootimberprocessingindustryinChina[J].JournalofForestryEngineering,2016,1(1):2-7.[2]刘伟庆,杨会峰.现代木结构研究进展[J].建筑结构学报,2019,40(2):16-43.DOI:10.14006/j.jzjgxb.2019.02.002.LIUWQ,YANGHF.Researchprogressonmoderntimberstructures[J].JournalofBuildingStructures,2019,40(2):16-43.[3]崔兆彦,徐明,陈忠范,等.重组竹钢夹板螺栓连接承载力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9,36(1):96-103,118.DOI:10.6052/j.issn.1000-4750.2017.11.0792.CUIZY,XUM,CHENZF,etal.Experimentalstudyonbear⁃ingcapacityofboltedsteel⁃psb⁃steelconnections[J].EngineeringMechanics,2019,36(1):96-103,118.[4]冯立,肖岩,单波,等.胶合竹结构梁柱螺栓连接节点承载力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4,35(4):230-235.DOI:10.14006/j.jzjgxb.2014.04.030.FENGL,XIAOY,SHANB,etal.Experimentalstudyonbearingcapacityofglubambeam⁃columnboltedjoints[J].JournalofBuildingStructures,2014,35(4):230-235.[5]刘慧芬,何敏娟.自攻螺钉参数设置对胶合木梁柱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J].建筑结构学报,2015,36(7):148-156.DOI:10.14006/j.jzjgxb.2015.07.019.LIUHF,HEMJ.Effectsofself⁃tappingscrewonperformanceofglulambeam⁃to⁃columnconnections[J].JournalofBuildingStructures,2015,36(7):148-156.[6]陆伟东,孙洪锋,刘伟庆.自攻螺钉增强胶合木梁柱螺栓节点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6,37(4):80-86.DOI:10.14006/j.jzjgxb.2016.04.011.LUWD,SUNHF,LIUWQ.Experimentalstudyonbehaviorofboltedglulambeam⁃to⁃columnconnectionsstrengthenedbyself⁃tappingscrews[J].JournalofBuildingStructures,2016,37(4):80-86.[7]BALLERINIM.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onparallel⁃to⁃grainwood⁃to⁃woodjointswithself⁃tappingscrews[C]//WorldConfer⁃enceonTimberEngineering,BritishColumbia,Canada:WCTE-2012,2012.[8]BRANDNERR,RINGHOFERA,REICHINGERT.Performanceofaxially⁃loadedself⁃tappingscrewsinhardwood:propertiesanddesign[J].EngineeringStructures,2019,188:677-699.DOI:10.1016/j.engstruct.2019.03.018.[9]陈国,吴静,谈闯,等.竹集成材钉连接顺纹向的抗剪性能[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9(6):121-126.DOI:10.13245/j.hust.210622.CHENG,WUJ,TANC,etal.Shearbehavioroflaminatedbamboolumbernailedjointloadedparalleltograin[J].Journalof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NaturalScienceEdition),2021,49(6):121-126.[10]RINGHOFERA,BRANDNERR,SCHICKHOFERG.Withdrawalresistanceofself⁃tappingscrewsinunidirectionalandorthogonallayeredtimberproducts[J].MaterialsandStructures,2015,48(5):1435-1447.DOI:10.1617/s11527-013-0244-9.[11]BLASSHJ,BEJTKAI.Reinforcementperpendiculartothegrainusingself⁃tappingscrews[C]//8thWorldConferenceonTimberEngineering,Lahti,Finland:WCTE2004,2004.[12]鹿相戎,滕启城,李哲瑞,等.云杉胶合木钢板斜螺钉连接的剪切性能研究[J].林业工程学报,2020,5(3):48-53.DOI:10.13360/j.issn.2096-1359.201906005.LUXR,TENGQC,LIZR,etal.Studyonshearpropertyofspruceglulamandsteelplateconnectedwithinclinedscrew[J].JournalofForestryEngineering,2020,5(3):48-53.[13]LIHM,QIUHX,WANGZQ,etal.Withdrawalresistanceoftheself⁃tappingscrewsinengineeredbambooscrimber[J].Con⁃structionandBuildingMaterials,2021,311:125315.DOI:10.1016/j.conbuildmat.2021.125315.[14]黄子睿,陈忠范,黄东升,等.工程竹结构设计非弹性方法综述[J].建筑结构,2021,51(9):114-119.DOI:10.19701/j.jzjg.2021.09.019.HUANGZR,CHENZF,HUANGDS,etal.Overviewonine⁃lasticdesignmethodofengineeredbamboostructures[J].BuildingStructure,2021,51(9):114-119.[15]陈国,周通,于云飞,等.竹集成材钉节点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20,36(13):291-298.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20.13.034.CHENG,ZHOUT,YUYF,etal.Experimentalstudyonme⁃chanicalperformanceoflaminatedbamboolumbernailedconnec⁃tions[J].TransactionsoftheChineseSocietyofAgriculturalEn⁃gineering,2020,36(13):291-298.(责任编辑㊀葛华忠)54。

毛竹圆竹基础力学性能

毛竹圆竹基础力学性能

毛竹圆竹基础力学性能目录一、内容概述 (2)二、毛竹圆竹概述 (2)1. 毛竹的生物学特性 (3)2. 圆竹的几何特性 (4)三、毛竹圆竹力学性能的试验与研究 (6)1. 试验方法 (7)2. 试验设备与材料 (8)3.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9)四、毛竹圆竹基础力学性能分析 (10)1. 弹性性能 (12)2. 抗压性能 (13)3. 抗弯性能 (14)4. 振动性能 (15)五、毛竹圆竹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16)1. 建立模型与假设条件 (17)2. 数值模拟方法 (18)3. 模拟结果与讨论 (19)六、毛竹圆竹在实际应用中的力学性能表现 (21)1. 建筑领域的应用 (22)2. 桥梁领域的应用 (23)3. 其他领域的应用表现 (24)七、毛竹圆竹力学性能的优化与提升途径 (25)1. 优化种植与管理措施 (26)2. 新型材料的复合应用 (27)3. 结构与设计优化 (28)八、结论与展望 (29)1. 研究结论 (31)2. 研究展望与建议 (32)一、内容概述本篇文档深入探讨了毛竹与圆竹的基础力学性能,详尽地分析了这两种竹材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表现出的力学特性。

通过一系列实验和研究,本文揭示了它们在强度、刚度、韧性以及疲劳性能等关键力学指标上的优异表现,为竹材的合理利用和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还详细讨论了影响竹材力学性能的因素,如竹材的纹理、密度、纤维方向等,并探讨了提高竹材力学性能的方法和途径。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对于推动竹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毛竹圆竹概述毛竹(学名:Phyllostachys edulis)和圆竹(学名:Dendrobium nobile)是两种常见的竹子,它们在生物学上属于禾本科植物,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不同的特点。

毛竹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地区,是一种快速生长、高产的竹子。

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对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的启示

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对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的启示

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对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的启示乔朋; 李悦; 马乾瑛【期刊名称】《《高等建筑教育》》【年(卷),期】2019(028)005【总页数】6页(P74-79)【关键词】结构力学; 课程教学改革; 结构设计竞赛; 能力培养【作者】乔朋; 李悦; 马乾瑛【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在国家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方案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引领下,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时代。

“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应该以“一流学院”“一流专业”的建设为基础,以“一流人才”的培养为目标。

只有把教师、学生以及课程与教学方法放在专业平台上进行整合,把专业基础建设得更扎实,把一流本科真正办好了,才能实现一流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流大学、一流专业建设的核心就是一流本科和一流本科教学,一流大学、一流专业必须要有一流的教学作支撑[1-3]。

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要求课堂教学不仅应采用多媒体、慕课、微课等信息化新技术,而且应树立“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调整教学方案、教学内容及教学评价方式。

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基础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复杂的工程问题。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但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必须强化课程设计、工地实习等实践环节。

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国家各学科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协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大学生科技竞赛。

其中,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就是一项极富创新性和挑战性的竞赛活动。

2005年以来,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已举办了十二届。

竞赛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赛题要求的结构形式、结构尺寸和荷载作用方式,利用给定的材料制作最优的结构模型,完成结构模型的设计、制作、试验等任务,并提交完整的理论计算书和详细的方案说明。

整个参赛过程,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济南奥体中心体育馆钢结构屋盖节点设计

济南奥体中心体育馆钢结构屋盖节点设计

济南奥体中心体育馆钢结构屋盖节点设计江化冰【摘要】对"强节点、弱构件"的意义进行了阐述,较为详细的介绍了济南奥体中心体育馆钢结构屋盖节点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并介绍了节点计算荷载的选取和判断节点是否达到"强节点弱构件"要求的方法,供工程设计分析参考.%The significance of "strong joints and weak components" was described in the present paper.Principles and methods for design of joint of the roof of Jinan Olympic Center Stadium were also introduced in details.Methods for calculating the load of joint design and criterions for the estimation of joint satisfying the demand of "strong joints and weak components" were put forward.It may be a reference for engineering analysis and design.【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7(043)015【总页数】4页(P46-49)【关键词】支座节点;索杆节点;弦支穹顶结构【作者】江化冰【作者单位】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上海 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91本工程采用弦支穹顶屋盖结构和下部混凝土筒体—框架结构及外网交叉柱编织筒体结构组成的结构体系,其中弦支穹顶由上部单层网壳和下部索杆张拉体系组成,整个屋盖结构支承于周边混凝土环梁上,弦支穹顶屋盖组成如图1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市第十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实施方案
一.竞赛题目
承受正负弯矩的梁模型设计、制作和加载
二.竞赛内容
竞赛内容,即竞赛评分范围如下:
①模型设计理论方案
②现场陈述表现
③现场加载实验
三.竞赛要求
1.理论方案要求
(1)理论方案应包括:设计说明书、方案图和计算书。

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对方案的构思、造型和结构体系及其他有特色方面的说明;方案图应包括结构整体布置图、主要构件详图和方案效果图;计算书应包括结构选型、计算简图、荷载分析、内力分析、承载能力估算等。

(2)理论方案封面必须注明作品名称、参赛学校、参赛队员姓名和专业、指导老师,并加盖参赛学校教务处公章(详见附件一);正文按设计说明书、方案图和计算书的顺序编排。

除封面外,其余页面均不得出现任何有关参赛学校名称和个人姓名的信息,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3)理论方案要求用A4纸打印,一式六份于规定时间内交到竞赛组委会,逾期作自动放弃处理。

2. 设计制作要求
(1)模型制作材料
模型制作材料为组委会统一提供的230克巴西白卡纸、铅发丝线和白胶。

不得使用
组委会指定以外的其它任何材料,否则将直接取消其参赛资格。

(2)模型尺寸要求
模型界限为一长方体,分为底座和主结构两部分,主结构由两跨组成,中间跨长为
1200mm,悬臂一端跨长为500mm,其横截面高度不大于200 mm,宽度不大于200 mm(详
见图1);模型需设置一长度不大于100mm的底座,模型在底座范围内其截面宽度为
200mm,沿截面高度方向需设置夹板固定区,以便于设置夹板固定的区域,并保证有足
够的嵌固强度,每边的嵌固外伸段长度不得大于150mm ,嵌固端面需与嵌固台完整接触。

模型的具体限制尺寸如下图所示。

图1 模型轮廓投影限制范围(单位mm )
(3)模型结构要求
a )模型底座两端沿竖向需设置用于夹板固定的宽平坦区,每边的固定长度不应小于100mm ,且不超过150mm ,模型与嵌固台的接触面应为平面,以确保模型与嵌固台完全接触。

详见图2。

b )模型结构的下表面需设置两个加载作用点A 、B ,加载作用点A 距模型右侧悬臂端的水平距离为100±5mm(严格控制误差不得大于+5mm);加载作用点B 距模型右侧悬臂端的水平距离为1100±5mm ,且A 、B 点都位于沿梁宽方向的中点处,要求在A 、B 点设置可以施加竖向力的拉线环各1个。

另需注意,拉线环的荷载全部由梁传递,不允许任何一部分拉线环的荷载直接传递给模型以外部分。

模型各加载作用点的拉线环须满足承载要求,如发生破坏作加载失败处理。

且拉线环受力拉直后距加载点的垂直距离为10±5mm 。

A 、B 两点均需要用黑色粗线笔标出,赛前需要检验,误差不超过5mm 。

c )梁模型结构区上表面需保持水平,不得有明显的倾斜和弯曲,便于比赛中量测挠度。

模型上表面需设置两个位移量测点1、2,分别对应于作用点A 、B 的正上方,位置要求同加载点,测点1、2均需要用黑色粗线笔标出,也需赛前需要检验,误
差不超过5mm 。

(4)模型固定要求
模型嵌固端上下将采用长600mm ,宽100mm ,厚度为6mm 的钢质夹板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模型,嵌固端固定装置如图2所示。

铰支座不设横向支撑,竖向可升降,,方便模型安装,详见加载装置图。

嵌固台
钢质夹板
模型底座螺孔
嵌固台
模型区域
图2 嵌固端固定装置示意图
(5)变形量测要求
在结构上表面每个测点位置设置一位移测点,每个测量点处上方设置一激光位移计,测点位置见图3,详见加载装置图。

图3 位移量测点位置示意图
(6)模型加载要求
组委会本着同等条件,自然公平原则制作加载试验的所有相关设备。

同时要求参赛模型应能承担具有实际偏差性质的现场条件(如台面微小的不平、加载偶然偏心、自然风随机变化等条件)。

1 加载过程
比赛开始后参赛队必须在5分钟内将模型安装完成,位移计归零,之后开始加载试验。

通过两个位置的竖向加载考核模型的承载力。

加载示意图及过程如下:
图4 加载位置示意图
第一步:悬臂端A处竖向静荷载试验:在裁判的监督下,由参赛队员自行按照图示方式在A处施加竖向荷载,加载次数不超过2次。

规定第一次施加的重量不小于2kg,若加载成功,此时参赛者可自行选择第二次在悬臂端竖向增加的重量(原重量不可卸除)。

只有最后一次的悬臂端加载成功,参赛者方可进行下一步加载。

取两次加载后A 处最大加载重量假设为P,并假设此重量下A处的挠度值为f,这两者计入成绩。

第二步:跨中处竖向静荷载试验:在维持A处竖向荷载的前提下进行B处的竖向静荷载试验。

加载点位于图示的B点,同样由参赛队员按照图示方式施加。

首先加载至重量2P,缓慢卸除悬臂端A处的荷载,卸除荷载后静置10s,加载成功后跨中承重2P 计入B点加载成绩,接下来B点仍有不超过2次的加载机会(原B点重量不可卸除),参赛者可自行选择每次加载增加的重量,但B点总加载重量不得大于4P,以加载成功的B点最大重量和相应挠度计入此环节的成绩,重量记为P′,挠度记为f′。

加载要求:比赛现场提供重量为50kg、10kg、5kg、1kg重量的砝码若干供参赛者
自由组合,加载时队员身体不能接触模型和已加载的砝码。

每级加载后,裁判会在队员手离开砝码后开始计时,必须持荷10秒以上,且变形未超过限值,经监督人员确认,记录下挠度值,评委通过,方能继续下一步加载。

若模型结构失效,即取前一次加载重量和挠度作为最终结果。

整个加载过程不得超过6min。

2 终止加荷标准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即视为被破坏或失效:
①模型无法按照设计要求正确安装就位;
②模型无法依照比赛组委会规定的加载测量方式进行加载和测量;
③在试验给定约束条件下结构发生扭转、倾覆,位移计无法检测到位移。

④模型在加载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材料、结构损坏;
⑤模型变形过大:竖向加载过程中模型A处竖向位移限值为50mm,模型B处竖向位移限制为100mm,位移超限即加载失败。

⑥评审委员会认为失效的其它情况。

3 计分办法
结构评分按总分100分计算,其中包括:
A. 计算书及设计图 10%(共10分)
B. 现场陈述 10%(共10分)
C. 结构刚度 20%(共20分)
D. 结构荷重比 60%(共60分)
评分细则如下
A. 计算书及设计图(共10分)
a.计算内容的完整性共6分
b.图文表达的清晰性、规范性共4分
注:计算书要求包含:结构选型、结构建模及主要计算参数、受荷分析、节点构造、模型加工图(含材料表)。

B.现场表现(共5分)
a .现场陈述 共5分
b .现场答辩 共5分
C .结构刚度 (共20分)
在所有成功完成竞赛的模型中,取模型的A 处刚度系数为E ,B 处刚度系数为E ′,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
P
P E E f f == 式中:P 为所考察模型的A 点加载成功的最大重量,单位为N , f 为所考察模型的A 点的竖向绝对位移,单位mm ;P ′为所考察模型跨中B 点加载成功的最大重量,单位为N , f ′为所考察模型的B 点的竖向绝对位移,单位mm 。

各队模型的刚度分数S 1由两项求和计算,其具体公式如下:(若模型第一步加载没有成绩,此模型的S 1取0,若第二步加载没有成绩,则只取公式的前半部分进行计算)
min min 1max min max min
''812''E E E E S E E E E --=⨯+⨯-- 式中: E 为所考察模型的A 处刚度系数,E max 为所有完成第一步加载的比赛模型中A 处刚度系数的最大值, E min 为所有完成第一步加载的比赛模型中A 处刚度系数的最小值;E ′为所考察模型的B 处刚度系数,E ′max 为所有完成第二步加载的比赛模型中B 处刚度系数的最大值, E ′min 为所有完成第二步加载的比赛模型中B 处刚度系数的最小值。

本项所得分数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D .结构荷重比 (共60分)
在所有成功完成竞赛的模型中,按照等效荷重比计算出各模型的相对分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0.5')/W S P P =+⨯
其中P 代表模型所承受的悬臂端恒载值(N ),'P 代表模型所承受的B 点处最大跨中荷载(N ),W 代表模型自重(N );再将S 值为最大(记Smax )的模型定为满分(60分),其余模型的分数按(S 2=60×S/Smax )计算。

注:
(1) 以上A-D 各项得分相加,分数最高者优胜。

(2) 前2项均在加载前评毕:模型尺寸、构造及材料等不符合竞赛要求的,或参赛过程中有其他违规行为的将不进入加载试验阶段;各分项得分取实际到场评委评分去掉一个
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

附加载装置图:
附件一:大连市第十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封面
承受正负弯矩梁的设计理论方案
作品名称
参赛学校
参赛队员、、
专业名称、、
指导教师
大连市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组委会
二○一五年
附件二:加载仪器实物图片(尚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