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一:解决问题1

合集下载

解决问题-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决问题-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决问题-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简单地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2.能够用图形、口算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培养探究精神;2.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不断引导学生关注实际应用,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2.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学会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2.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3.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尤其是与图形相关的问题。

(2)教学难点1.如何把本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2.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3.学生口算的技巧和策略。

三、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解决问题,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追求新鲜有趣是他们的特点,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安排一些生动有趣的内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生活场景——小明在公园里散步,遇到了一位老人。

请问,老人的年龄是多少岁?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2)理解新知1.呈现问题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些数字,要求学生想办法将它们组合成让它们的和为40的算式。

2.探究问题通过让学生探究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思维上要注重拓展,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口算的技巧和策略。

3.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口算的技巧和策略,例如:试凑、反向思考、分类,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3)拓展应用1.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讲解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先理解题意,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在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在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检查答案的正确性。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课本第37页的例1、例2解决问题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课本第37页的例1、例2解决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第一课时: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课本第37页的例1、例2;课本“课堂活动”的第1题;课本练习七的第1~6题。

教学目标: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会用已学过的估算、口算、笔算的计算知识和已学过的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会用已学过的估算、口算、笔算的计算知识和已学过的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程: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教学例1(1)出示例1直观放大图。

学生观察图形,并从图中收集数学信息。

(2)组织学生汇报收集到的信息。

要求的问题:学校小会议室一共可以坐多少人?(3)组织学生分析问题,讨论解题思路。

(4)学生独立解答。

(5)汇报板书,集体订正。

板书:9×23=207(人)207+6=213(人)答:学校小会议室一共可以坐213人。

(6)即时练习:完成课本练习七的第1题(师讲评)2、教学例2(1)出示例2的直观放大图。

学生观察图形,并从图中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2)组织学生对所求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3)学生汇报、集体讲评。

板书:76×7=532(张)600-532=68(张)答:还剩68张相片不能装入相册。

(4)即时练习:完成课本练习七的第4题(师讲评)。

三、课堂活动完成课本第38页“课堂活动”第1题。

四、课堂小结:口述(略)五、布置作业:完成课本练习七的第2、3、5、6题。

第二课时:解决问题(二)教学内容:课本38页例3;课本“课堂活动”第2题;课本练习七的第7-11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应用已学过的计算知识和数量关系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策略意识,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应用已学过的数量关系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优秀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优秀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20页,解决问题例5教学目标:1、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与条件的实际问题。

2、经历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进一步熟悉画图的策略。

3、感受画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解决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选择相关的信息。

教学过程(一)回顾经验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教师: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

看下图,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教师:怎么计算还有几只小鸡?你会解答吗?教师:你解答得正确吗?(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全面收集信息,选择有效信息,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1明确条件和问题,理解题意(1)收集信息。

教师出示情境图教师:请你仔细观察,说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教师:发线了哪些数学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问题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2)利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选择有效信息。

想一想——让学生先想一想:题目中呈现的信息中,哪两个信息由联系?要求“还有几人没来”需要哪两个条件?摆一摆——将条件和问题制成的纸条。

让学生把有联系的条件和问题摆放在一起,不用的条件放在一旁。

读一读——让学生将有联系的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读一读。

教师小结:“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在解决问题时没有用,是多余条件。

2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1)培养学生画图的意识,明确问题结构,帮助学生进行解答。

教师:你能把用文字表示的条件和问题,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而且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更明白吗?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呈现学生不同的画图策略,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一)》简案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一)》简案
2.课前对学生的估计过高,所以使一些事先设计好的练习,没来得及做完。这也提醒我,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案,更重要的还是要备好学生,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总之,通过本节课,使我在教育教学上,在落实新课改的精神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和提高,让教为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
小学“数学”学科课题目标备课
课题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四课时
主要教学活动设计






基础
知识
理解题中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基本
技能
能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提出
问题
分析
问题
解决
问题
情感与
态度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环保意识。
小学“数学”学科课题备课
板书设计
课题:
教学反思
1.对学生的多样思维应加大评价力度。比如:在开始情境导入这一环节中,学生除了出现4×(2+3)4×2+4×3两种做法外,还出现了4×2×2+4这样的做法,虽然这种做法与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没有多大的联系,但老师却不应忽视孩子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应及时给予肯定,并加以合理的评价。再比如:孩子们在猜想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是否可以推广到分数乘法时,有一个孩子说到她是想到了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可以推广到分数加法,所以断定也能推广到乘法。这里,我给予了肯定,但力度不够。以上可以看出,评价一个孩子,要适时,适当,决不能敷衍,更不能抹杀,否则可能会压制孩子的思维积极性。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有待加强。

解决问题(一)导学案

解决问题(一)导学案

课题:解决问题(一)主备人:常张军复审人:秦来付年级组长:杨永青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地求达标率和发芽率。

(重点)2、我回利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难点)学习流程:【温故知新】1.我会说出下列题目中的单位“1”:(1)六(2)班的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5%;(2)一根铁丝截掉了25%;(3)某电视机厂截止10月底已完成了全年计划的95%;(4)故事书本数相当于连环画本数的35%;(5)水稻播种的公顷数是小麦的74%。

2、列式计算:(1)140吨是60吨的几分之几?(2)260平方米占300平方米的几分之几?【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85页的例题1,独立完成下列小题:今年我国启动和开展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我校六年级学生有160人,目前为止达到阳光体育运动锻炼标准的有120人。

(1)思考一下题目中是哪两个量相比?哪个量是单位“1”?(2)达标学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3)你能把这个结果用百分数表述出来吗?(4)达标率的含义是什么?你能总结达标率的计算公式吗。

(5)比较一下求达标率和求达标学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6)你知道未达标率吗?你发现未达标率和达标率有什么关系?【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知识点一:求达标率(牛刀小试)1、今年的3.15,工商部门对我市的文具店进行了抽查,在抽查的1000套文具中有880套达到了国家标准,我市文具的达标率是多少?2、我会总结出求达标率的方法:3、我还知道求达标率应注意的问题:知识点二:求发芽率1、我会求出右表中绿豆、花生和大蒜的发芽率:2、我会总结出求发芽率的公式:3、我来强调一下求发芽率应注意的问题:4、甲乙丙三个公司分别到农技站推销玉米种子,做的实验结果如右表所示:你认为农技站应该选择哪个公司的产品?为什么?丁公司也闻讯而来,号称他们公司的种子出芽率达到了110%,你觉得他们的话可信吗?为什么?知识点三:生活中的例子你还知道生活中的那些百分率的例子,写出来:(1)它们表示什么意义?又怎样计算呢?(2)、你能总结一下怎么来解决这类问题吗?【小组展示】各组展示所抽取的展题,要有必要的板书(简洁,明了)和讲解。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解决问题》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解决问题》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8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教科书P15例8,完成教科书P17“练习四”第2~5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引发应用估算的实际需求,进一步体会估算的价值,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2.通过回顾反思,感受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能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交流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体会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觉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东是个“小书迷”,昨天去逛新华书店,看中了三本故事书。

在他回家向妈妈要钱买书时,妈妈给了他100元。

小东拿到钱后犹豫不决,因为他忘记三本书的具体价格了,只记得其中两本的价格是三十几元,另一本的价格是十几元,他不知道这些钱到底够不够。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100元够吗?每本书的具体价格都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判断的?【学情预设】学生思考后会回答出100元买这三本书够了,虽然不知道每本书的具体价格,但可以通过估算来推测三本书的总价,三十几元加三十几元,结果不会超过80元,再加上一本十几元,不会超过100元,所以够了。

师:感谢大家帮助小东解决了困惑。

看来,生活中有些问题,不用精确计算,通过推理、估计也是能够找出结果的。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问题,唤醒学生估算意识。

有意识地“绕开”具体数据,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数据来推断结果,体会估算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1.出示例题,整理信息。

课件出示教科书P15例8。

师:从题中,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学情预设】学生从题中知道:妈妈带100元去超市购物,她买了2袋大米,每袋30.6元。

还买了0.8 kg肉,每千克26.5元。

要求的是剩下的钱还够不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以及够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师:同学们收集到了这么多的信息,怎样整理这些信息才能一目了然呢?【学情预设】学生会想到很多方法,教师提示由于题中的信息较多,可以用列表的方法进行整理。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4 解决问题(1) 沪教版 (2)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4 解决问题(1)  沪教版 (2)

教学内容: P11解决问题(1)——求一倍数应用题教学目标:1、在倍数问题中,能正确的理清数量关系,找准一倍数和多倍数。

2、能借助线段图来分析与倍数有关的应用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善于用逆推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借助线段图来分析与倍数有关的复合应用题。

教学难点:通过探索、讨论,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谁能根据线段图,编倍数应用题,面粉12袋,大米是面粉袋数的4倍,大米有几袋?算式怎么列? 12×4=48(袋)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小结:已知一倍数,求几倍数用乘法计算。

故事书有350本,故事书是小人书本数的5倍,小人书有几本?算式怎么列?350÷5=70(本)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小结:已知几倍数求一倍数,用除法计算。

苹果有20只,桔子比苹果只数的3倍多8只,桔子有几只?为什么这样列算式?生:因为一倍数已知,所以求几倍多几用一倍数乘以倍数,再加上多出来的只数。

小结:一倍数已知,求几倍多几用正推的方法做,几倍乘以几,多几就加几。

(板书)已知一倍数求几倍多几正推(打印)一倍数×几倍+几手写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几倍多几和一倍数之间的关系揭示课题:板书:几倍多几一倍数(打印)二.探究新知:1、科技书有370本,科技书比小人书本数的5倍多20本,小人书有几本?1)读题,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题目告诉我们科技书的本数,科技书和小人书本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这2个条件哪一句是关键句?用直线划出来,并且圈出一倍数。

问题是什么?问题是求小人书的本数是求一倍数,板书:已知求手写这是一道已知几倍多几求一倍数的题目,让我们试一试2)在练习纸上列式计算,不写答句你是怎样列式的?同学汇报,老师写在黑板上3) 讲评,先看第一种算法,是否准确?说一说你的观点370÷5+20 (370-20)÷5=74+20 =350÷5=94 (本) =70(本)我是通过验算来判断的,我把算出来的小人书本数94本代入原来的题目当中。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5课时 解决问题(1)【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5课时 解决问题(1)【教案】】

◎教学笔记第5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教科书P67例5,完成教科书P67“做一做”,P70“练习十五”第8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并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育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余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获得运用学问解决问题的胜利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依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取舍。

▶教学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玩耍导入课题课堂随机收取一些铅笔,组织进行“猜一猜”的玩耍。

第一轮:师:老师手里有一些铅笔,最多有8支,大家猜一猜,可能有几支?【学情预设】学生认真倾听后,会很快想到可能消逝的数量。

老师揭晓答案:可能有1支、2支……8支。

师:现在你们再猜一猜,我手上还有多的铅笔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因为最多有8支,所以不可能超过8,但可以少于或等于8。

第二轮:师:老师手里有一些铅笔,至少有5支,大家猜一猜,可能有几支?【学情预设】学生认真倾听后,会很快想到可能消逝的数量。

老师揭晓答案:可能有5支、6支、7支……师:看来答案还有许多许多。

会不会只有4支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因为至少有5支,所以不可能是4支,老师手中铅笔的数量确定大于或等于5。

第三轮:师:老师手里有一些铅笔,至少有5支,最多有8支。

大家猜一猜,可能有几支?【学情预设】学生认真倾听后,会很快想到可能消逝的数量。

老师揭晓答案。

师:只有这几种答案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分析题意,可知铅笔的数量大于或等于5且小于或等于8,即可能有5支、6支、7支或8支。

师:今日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与这个“最多”和“至少”有关。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设计意图】“最多”和“至少”是本课要解决的问题中的关键词,正确理解关键词的含义至关重要,因此课始设计了玩耍环节,让学生在不同语境中理解“最多”和“至少”的含义,为新课作铺垫。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一)》六年级(上)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一)》六年级(上)

课题名称: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一)执教人:覃玉来工作单位:三穗县城关一小年级:六年级(3)班教学时间:2013年10月18日教学内容: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一)——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教材分析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一)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37-38例1的内容,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解方程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一样,本小节教学的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也是由于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相应地除法意义的具体含义也有了扩展而产生的新的应用题。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应用题的重、难点之一,因为学生在往后的解决分数乘除法混合问题时,往往难以判断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解答。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材鼓励学生用方程解这类简单的分数除法问题。

因此,教材借助比体重的活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主题图,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计算的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运算能力,同时他们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抽象推理能力,他们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学习,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

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他们的个人表现欲望十分强烈,自我控制能力差。

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和技能:会分析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过程和方法:经历从现实生活情境抽象出数量关系的过程,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请参考使用,祝你取得好成绩!第8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教科书P13~14例8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16“练习三”中第1~3题。

▶教学目标1.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2.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回顾反思的习惯,养成严谨、科学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单位“1”、分率与具体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暑假里有没有去乡下走走转转呀?这不,小明暑假去外婆家时就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外婆家养了24只鸡,养的鸭的只数是鸡的只数的23。

请你们说一说,谁是单位“1”?谁占谁的23?【学情预设】鸡的只数是单位“1”,鸭的只数占鸡的只数的23。

师:根据所给条件,你能求出什么?【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用鸡的只数乘鸭的只数占鸡的只数的分率,求出鸭的只数,也可能求出鸡比鸭多的只数或鸡与鸭的总只数。

2.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通过含有分率的句子知道了单位“1”、分率与具体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节课我们就继续探究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设计意图】选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复习单位“1”、分率与具体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学习新知打好基础。

二、自主探究,思辨交流1.阅读与理解。

【教学提示】弄清谁是单位“1”是解决分数乘法问题的关键,教师引导学生及时分析含有分率的句子很有必要。

(1)课件出示教科书P13例8。

(2)学生自主阅读题目,并和同桌说说从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3)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P13例8“阅读与理解”中的填空。

(4)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再次理解题意。

2.分析与解答。

(1)师:请你画图表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并尝试列式计算,最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检验一下答案是否正确,可以与小组同学交流。

解决问题教案

解决问题教案

解决问题教案引言:解决问题是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通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在面对困境时找到合适的方法和策略。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

一、定义问题解决问题的首要步骤是明确定义问题。

学生需要从大量的信息和背景中准确定位问题的核心。

以下是定义问题的步骤:1. 研究背景:让学生了解问题的背景知识,包括相关的概念和关键信息。

2. 确定问题:根据背景知识,学生需要准确定义问题的范围和目标。

他们可以用明确的语言把问题阐述出来。

3. 分析问题:学生需要深入挖掘问题,并识别可能的因素和限制条件。

通过分析问题,他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复杂性。

二、收集信息解决问题需要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学生应该学会有效地收集和整理信息。

以下是一些方法:1. 检索资料: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互联网和其他资源来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他们应该学会筛选可靠的信息源,并注意收集的信息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2. 做调查:学生可以开展调查来收集定量和定性的数据。

他们可以设计问卷、进行访谈或观察来获取信息。

3. 记录观察:学生可以通过记录观察结果来收集信息。

他们可以运用图表、表格或故事性写作等形式记录自己的观察。

三、分析信息收集到的信息需要经过分析,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以下是一些分析信息的方法:1. 对比数据: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和对比数据来发现规律和趋势。

他们可以使用图表和图形来可视化数据,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2. 归纳总结:学生可以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总结和概括。

他们应该寻找共同点和相似之处,并简化复杂的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

3. 探究原因:学生需要深入思考信息之间的因果关系。

他们应该寻找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并尝试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四、提出解决方案在分析信息的基础上,学生需要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多角度思考:学生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提出多种解决方案。

解决问题1导学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衔接教材

解决问题1导学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衔接教材
课堂小结:( )
【拓展延伸】
1、《阿Q正传》这本书共300页,小明看了全书的 ,小红看了小明的 ,小明看了多少页?
2、填空:
一种国产冰箱原来每台售价2700元,现在比原来降低了 ,现在每台多少元?
1)、应把看作单位“1”。
2)、2700× 求的是。
3)、1 - 求的是。
4)、2700 × 求的是。
【当堂反馈】
独立完成教材P13页阅读理解。
想一想:本题先把谁的面积看作单单位“1”?再把谁看作单位“1”?明确题中的数量关系。
画一画:用线段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合作探究】
1、根据以上条件,完成以下各题:(利用线段图,先求什么的面积?再求什么的面积?)
⑴:萝卜地的面积多少平方米?⑵:红萝卜地的面积多少平方米?
画一画:你能再在图中标出表示红萝卜地的面积部分吗?
2、先求出红萝卜地占大棚面积的(-)再求红萝卜地的面积( )。
思考: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关键是什么?(在小组内讨论,弄清楚数量关系,可能有几种方法?)
要求:请用线段图表示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解答。
练习:李强义务植树18棵,陈明义务植树的棵数是李强的 ,王勇义务植树的棵数是陈明的 , 王勇义务植树多少棵?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___周第___课时
课题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课 型
新授
主备人
备课组审核
六年级数学教研组
级部审核
学生姓名
教师寄语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学会画图分析题数量关系
2在观察、猜测、交流活动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一)》【教案】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问题解决(一)》【教案】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问题解决(一)(教案)前言本节课将以解决问题为主旨,帮助学生培养探究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问题引入,发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培养探究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问题引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3.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探究性思维。

2.如何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应的课件和题目。

2.学生准备笔、本、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讲师将一道问题展示在课件上:“小明家里养了5只小鸡,其中3只小鸡叼跑了,还剩下几只小鸡?”2.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如何解决。

3.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第二步:示范1.教师用课件展示两个计算题目:“3 + 6 = ?”和“7 - 4 = ?”,分别解答,并提醒学生注意计算的顺序。

2.讲师展示一个有关购物结账的问题,“小芳买了一本价值7元的书和一支价值5元的笔,请帮她计算她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3.进行意会和模仿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第三步:练习1.学生分组,完成课件上的练习题目。

2.巡回检查,可以随机抽取答题组合检查答案。

第四步:拓展1.范围扩展,可以让学生完成本节课后的练习作业,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加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掌握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对加减法的应用有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学生们的练习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更多的锻炼,从而更好地培养数学思维,为接下来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基础。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尽量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做到差异化教学。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精选干货)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精选干货)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1。

解决问题(1)课题解决问题(1)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估算的开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估算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在本节课的开始,首先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估算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从而积极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

在学习新课时,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讨论探究,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和灵活性,对估算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估算,掌握乘法运算的计算方法.2。

使学生认识到估算的价值.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乘法运算。

学习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导案学案达标检测节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小明的妈妈要买3本价格为48元的书.你认为她带多少钱合适?2。

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只需要估算出大概值不需要准确值。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估算.1.同桌讨论:约带多少钱合适,得出:一本书大约50元,3本书大约150元,小明的妈妈大约带150元就行。

2.明确本节课的内容。

二、学习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例7。

1。

读题,明确题意.(1)从题中你了解哪些信息?(2)讨论:怎么列式子?2.根据题意估算这道题的得数。

你打算怎样估算呢?思考:能把29×8转化学过的口算乘法吗?1.读题交流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列出算式:29×8。

2.集体交流:用估算解决较好.方法一:因为29接近30这个整十数,所以我们把29看成30,用30×8=240,所以29×8大约等于240。

通过估算得出了29×8的结果,和250比较后发现250元钱购买门票1.找邻居.39422最接近20的数:( )最接近40的数:()最接近50的数:( )最接近60的数:( )答案:17、22 39、4152、48方法一:29×8大约等于240,“大约等于”写成数学符号就是“≈”,这是约等号,读作“约等于”,所以29×8≈30×8=240(元)方法二:29×8≈29×10=290,板书:29×8≈30×8=240(元)29×8≈29×10=2903.比较上面两种方法,哪种方法算出的得数最接近准确值,解决问题最合适呢?4。

人教2022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2022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解决问题【教案】

解决问题(1)◎教学笔记▶教学内容教科书P75例4,完成P75“做一做”,P77“练习十七”第1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并学会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同数连加的实际问题。

2.经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比较优化等过程,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经验,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快乐,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学会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同数连加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方法的多样性及优化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一、复习知识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学生汇报结果。

第1题要说出各算式的运算顺序,第2题要强调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设计意图】复习口算,进一步强化口算,同时为本节课的解决问题打下知识基础。

二、情境引入,明确问题师:“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我请小朋友们折了一些小星星,准备在节日期间装扮教室。

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朋友完成的情况吧!课件出示教科书P75例4。

1.读懂主题图,记录信息和问题。

◎教学笔记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从文字和图两个角度进行表述,3人一起折小星星,每人折了6个小星星,要求的问题是: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学生可能表达得不完整,最后要引导学生完整地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相应信息记录在黑板上。

师:每人折了6个小星星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一种说法吗?【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蓝色衣服的女生折了6个小星星,黄色衣服的男生折了6个小星星,粉色衣服的女生3折了6个小星星。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收集信息,培养学生审题习惯,在看图表达图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同时通过变换叙述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揭示课题。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一下。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画图表述数量关系。

(1)师:你能画图表示题中的已知信息和问题吗?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画图。

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第二单元第6课时 解决问题(1)导学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第二单元第6课时 解决问题(1)导学案
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20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5情境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组织学生分析题意,找出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画图的方法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4.展示画图的方法。
5.用列式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6.检验解题结果是否正确。
7.小结解题的关键。
三、达标检测(10分钟)
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第一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1)导学案
课题
第6课时解决问题(1)
课型
新授课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对数学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
学生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1.还有几人没来?
2.(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小丽做了7道题,对了6道题。小刚和小丽一共做了16道题,小刚做了多少道题?
四、课堂小结。(3分钟)
1.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五、作业
1.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
2.小玲家养了17只兔子和5只羊,其中白兔有9只。灰兔有几只?
六、疑惑
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惑?
学习难点
能够通过画图辅助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学前准备
PPT课件。
学具准备:不同形状的卡纸、白纸、彩笔。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1.课件出示: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条件,再解答。
冬冬有15块糖,(),还剩多少块糖?
A.吃掉了8块B.又买来5块C奶糖有10块.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解决问题(一)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解决问题(一)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解决问题(一)教学设计课题解决问题(一)单元三学科数学年级四学习目标1、知道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运算,能解答乘除两步计算简单问题。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能说明每一步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答问题并学习乘除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

4、会求“单一量”和“总量”,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5、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渐内化为成熟的解题策略。

重点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逐渐成熟为自己的解题策略。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复习导入。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运算顺序。

25 35 - 40 (115 -15)×5二、谈话:是我们学习过的连乘、连除问题,同学们掌握的不错。

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有关用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的简单实际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展示汇报。

通过练习,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引出新的知识。

让学生感觉到新旧知识间的连接。

一、学习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1、出示例题1:白塔村计划修一条水渠,如果每天修8米,90天完成。

照第一天的进度计算,多少天能修完?(1)教师提出要求: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教师总结:条件:1、如果每天修8米,90天完成;2、第一天修了9米;问题:照第一天的进度计算,多少天能修完?(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在全班说一说。

小组内先说一通过小组内讨论合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合作学习的愉悦感。

提示:说一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先算出这条水一共有有多少米,再算出需要多少天修完。

自己试一试。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分步计算:8 ×90 = 72021)729 ÷9 = 80(天)综合算式:8 × 90 ÷9=80(天)2、出示例2:一个养蜂专业户,今年饲养蜜蜂24箱。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8+6×2=7×8+44=8×(22-19)=
2、81减去60,差是(),再加上29,得()。
3、二(2)班做课间操站了5排,每排站8名同学。其中有18名女同学,男同学有多少名?正确的列式是()。
①8×5-18②8×5+18③8+5+18
4、王云有22支彩色铅笔,用去13枝后,妈妈又给她买了5枝,王云现在共有多少枝彩色铅笔?正确的列式是()。
1、小明原有一些邮票,用去16枚,还剩6枚,原来有多少枚?
2、同学们栽了8行树苗,每行7棵,其中女生栽了28棵,男生栽了多少棵?
典型摘例
2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课本P2-5内容。
通过自学,我会列举出所学到的关于解决问题的知识:
二、自主练习、达成目标
1、直接写得数。
28-4×6=3×5+35=36+24+25=
(2+6)×8=69-38-20=12+(20-8)=
①22-13+5②22-5-13③22-5+13
课型:探究、展示设计:班级:姓名:
展示互动
展示的方式、内容
我认为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展示自主探究中的内容。
2.展示自己的典型摘例。
探究提升
妈妈上街给小明买书花了36元钱,买作业本花了24元钱,现在还剩6元钱。妈妈一共带了多少元钱上街?
归纳反思
达标测评
课题:解决问题1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5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