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3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B.适应问题
C.气质问题
D,认知问题
18.初中生海博考试不及格,便到老师面前哭哭啼啼,苦苦哀求,表现得像一个小孩儿。他的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
A.否认
B.压抑
C.退行
D.补偿
19.张铭非常喜欢王老师,愿意接受王老师的教导,并在观点、行动方面与王老师的要求保持一致。这说明张铭的品德发展处于哪一个阶段? ()
一学生作打电话状:“喂,总部,我们出事了,快来救我们。”
“我是总部,请报告你们的位置。”刘老师追问。
该生迟疑了一下,小声回答:“我们在太平洋上,”他的话引起了哄堂大笑。
刘老师问:“同学们为什么笑呢?"
“太平洋那么大,到哪里找呢?”学生回答道。
“是呀,救援人员怎样才能找到在太平洋上出事的船呢?"
学生回答:“应该报告船的准确位置!”
情境3:兴华平时课上喜欢讲闲话,老师为了改变他的这种不良习惯,不像以前那样一味地批评,而是采用新的策略,只要兴华不在课上讲闲话,老师就及时给予表扬。
问题:
(1)试从行为主义心理学视角,分析三种情境中教师做法的依据。(12分)
(2)该材料对教师培养学生良好行为有何启示?(6分)
A.品德评价法
B.自我修养法
C.榜样示范法
D.说服教育法
12.苏菲想给王老师打电话,却没有电话号码,询问同学后随即拨通电话。通话结束后,她便忘了电话号码。苏菲对电话号码的记忆属于()
A.内隐记忆
B.瞬时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13.丁老师正在上课,突然有人敲门,这时学生都不由自主将目光转向门口。学生的这种注意属于()
于是,刘老师把“如何在地球上确定某一位置”的问题抛给学生来讨论。
2022上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2上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第一位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并出版《新教育大纲》的教育理论家是( )。
A.杨贤江B.陶行知C.黄炎培D.李大钊【参考答案】A2.1762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发表的系统阐述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
A.《理想国》B.《巨人传》C.《太阳城》D.《爱弥儿》【参考答案】D3.有的人在逆境中奋起有的人在逆境中消沉:有的人在顺境中如鱼得水:有的人在顺境中却虚度光阴。
这种现象说明( )。
A.顺境有利于人的发展B.环境好坏决定人的发展C.逆境有利于人的发展D.人对环境影响有能动性【参考答案】D4.教师以自身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旨在改进教育实践而不在于理论构建的研究属于( )。
A.实验研究B.行动研究C.调查研究D.个案研究【参考答案】B5.“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杠杆”,这说明教育具有( )。
A.科学性B.阶段性C.生产性D.独立性【参考答案】C6.“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时期,不失时机的采取有效措施,卓有成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有( )。
A.顺序性B.稳定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参考答案】C7.《中华人民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 )。
A.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B.强制性、基础性、普及性C.基础性、普及性、免费性D.基础性、强制性、免费性【参考答案】A8.目前,我国中学实行的课程管理体制是( )。
A.国家统一管理B.地方与学校共同管理C.学校自主管理D.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共同管理【参考答案】D9.由教育家洛扎诺夫创立,注重强化联想,坚持理智与情感、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结合,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有效地接收更多信息的教学方法是( )。
A.范例教学B.发现学习C.暗示教学D.非制导教学【参考答案】C10.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年级,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学生进行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题“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种托古方式提出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设想的论著是()。
A.项《论语》B.项《学记》C.项《中庸》D.项《大学》答案:B。
2.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把教育目标分为()。
A.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具体目标。
B.德育目标、智育目标、体育目标。
C.国家目标、学校目标、个人目标。
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答案:D。
3.在张老师的数学课上,有的学生认真听讲,完全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有的学生心不在焉,或关注窗外悦耳的鸟鸣,或想着下课后的欢快活动,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不求甚解,这体现了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A.主观能动性B.遗传C.学校教育D.环境答案:A。
4.人的心理机能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如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这反映了人身心发展特征的()。
A.互补性B.顺序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答案:B。
5.题2020年教育部颁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文件规定中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
答案:A。
6.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如果学龄前儿童数量多,幼儿园的数量会被优先考虑,如果学龄人口的基数大,比例大,包含中小学在内的基础教育在整体教育体系中的比例就必然会提高,如果成年人口比例大,教育体系也会重视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职业培训等方面,这体现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是()。
A.人口的年龄结构B.人口数量C.人口就业结构D.人口质量答案:A。
7.为了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求真中学积极组织高中地理教研组与生物教研组教师共同开发“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课程。
这门课程属于()。
A.隐性课程B.分科课程C.地方课程D.综合课程答案:D。
教资笔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记录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学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的言论的著作是()A.论语B.学记C.大学D.中庸答案:A 论语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相关内容。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
故本题答案为A。
2.在教育多样化发展阶段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创立的是()A.实验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实用主义教育学答案:D 实用主义教育学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克伯屈等,代表作有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和《经验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等。
故本题答案为D。
3.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或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时期,其目的、内容方法、手段等都会相应的发生变化,这表明教育具有()A.独立性B.历史性C.阶段性D.永恒性答案:B 历史性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属性。
在不同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和具体表现形态都是不尽相同的。
不同时期的教育有其不同的历史形态、特征。
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现象,属于历史范畴,具有历史性。
故本题答案为B。
4.人们常说的“三翻,六坐,八爬,十个月会喊爸爸”反映了哪一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制约A 遗产B 环境C 教育D 个体能动性答案:A 遗传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也叫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最新)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着作是( )。
A.《论语》B.《大学》C.《学记》D.《孟子》1.【答案】C。
2.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什么功能?( )A.经济功能B.育人功能C.政治功能D.文化功能2.【答案】A。
3.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
A.梅伊曼B.赫尔巴特C.洛克D.康德3.【答案】D。
4.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 )。
A.幼儿阶段B.青少年阶段C.成年阶段D.老年阶段4.【答案】B。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隐喻了教师劳动具有( )。
A.连续性B.长期性C.创造性D.示范性5.【答案】B。
6.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论命题的学者是( )。
A.夸美纽斯B.斯宾塞C.杜威D.博比特6.【答案】B。
解析:1859年,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提出了“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观点。
7.一个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对数学的厌恶,他在离开学校后很可能不会再主动研究数学问题了。
这种现象属于( )。
A.连带学习B.附属学习C.正规课程D.显性课程7.【答案】A。
解析:杜威曾在《经验与教育》一书中提出过"连带学习"的概念。
他认为"连带学习"在一定条件下,甚至比正规教学内容有更重大的教育影响。
例如,一个学生可以得到优秀的数学成绩,但如果他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而"学会"了对数学的厌恶,那就可以预料,在离开学校后,他很可能永远不会再去主动钻研数学问题了。
美国教育家克伯屈也曾提出一个"附属学习"的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正规课程内容时,学生在有意无意之间接受的态度、兴趣和情改的熏陶。
8.“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实验表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原因是受到()。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干扰抑制D.双重抑制【答案】 D2、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进行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不利于学生学习。
这种做法的依据是学习的()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刺激【答案】 A3、我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是在()年。
A.1862B.1902C.1903D.1912【答案】 A4、每学期开学前,王老师总是根据自己所教班级人数,课时量以及备课资料知否充分等来安排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进度,根据布勒与布朗的观点,王老师处于教师成长的哪个阶段?( )。
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注自我【答案】 B5、课程开发应该包括教育目标的确立、学习经验的选择、学习经验的组织、学习结果的评价等环节。
该论述对应的课程编制模式是()。
A.过程模式B.目标模式C.评价模式D.开发模式【答案】 B6、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尊感;当作出负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卑感或内疚感。
这属于( )。
A.自我意识B.自我认识C.自我体验D.自我控制【答案】 A7、不属于平时考查的方式有()A.口头提问B.单元测验C.考试D.检查书面作业【答案】 C8、在意义学习中,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上位观念的学习被称作( )。
A.综合学习B.并列学习C.类属学习D.总括学习【答案】 D9、下面情况发生了学习的是()。
A.本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答案】 D10、2001年我国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实行()A.国家一级管理B.国家、地方二级管理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D.国家、地方、学校、教研室四级管理【答案】 C11、通过教育。
2023上半年教资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3上半年教资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在我国教育理论发展过程中,明确提出“生活教育论”,主张“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强调“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 )A.蔡元培B.黄炎培C.杨贤江D.陶行知考点:教育基础 - 教育学发展 - 教育理论【答案】D【解析】陶行知的理论和他老师杜威正好反一下,理念基本一致2.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是一切人和社会所必需的。
这说明()A.历史性B.阶级性C.永恒性D.独立性考点:教育基础 - 教育的社会属性【答案】C【解析】教育与人类社会并存3.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点是A.将教育视为本能模仿B.忽视教育的社会属性C.否认动物界存在教育D.强调教育的目的性考点:教育基础 - 教育的概念【答案】B【解析】生物起源沦把人和动物看成一体,并没有意识到人类教育的社会属性和人发展本身的特点。
心理起源说的无意识的模仿忽略了教育的目的性。
4.一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归根结底是由下列哪一因素决定的()A.生产力水平B.政府重视C.人口数量D.文化传统考点:教育基础 - 教育与社会【答案】A【解析】一切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原因。
5.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中,荀况这段话强调的是()A.遗传的先天制约B.教育的主导作用C.个人主观能动性D.环境的潜移默化考点:教育基础 - 教育与人 - 影响人发展【答案】D【解析】外烁论6.任何时代、任何形态的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基本构成要素是()A.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技术C.教师、学生、教学内容D.教师、学生、教学计划考点:教育基础 - 教育概念 - 三要素【答案】A【解析】教育三要素7. 2001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行()A.六三分段B.五四分段C.四二三分段D.九年一贯考点:课程 - 新课改【答案】D【解析】考过的题8.强调教学重视学科基本结构和学生能力培养,提倡“发现学习”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罗杰斯考点:教育基础 -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答案】C【解析】布鲁纳就考结构和发现,这个是结构主义中知识观9.备课是上课的先决条件。
2020上半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和正确答案
2020上半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和正确答案一、选择题1. 题目:某中学要进行一场社团展示活动,以下哪项是组织活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A. 只邀请学生参加,不需要家长参与B. 不需要提前做准备工作,直接进行活动C. 确保活动内容与学校教育理念相符D. 不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正确答案:C2. 题目:下列哪种教学方法适合学生自主学习?A. 讲授法B. 问答法C. 演示法D. 合作探究法正确答案:D3. 题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A. 口头表达能力B. 计算能力C. 书写能力D. 创新能力正确答案:D二、简答题1. 题目:请简要解释什么是学生发展观?答案:学生发展观是指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学习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它强调学生发展是全面的、综合的过程,包括智力、情感、道德、身体、社会等多个方面。
学生发展观对教育教学具有指导作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和引导学生的成长。
2. 题目:请简要介绍一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答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适应能力。
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业成就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调节情绪、解决问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三、论述题1. 题目:请论述素质教育对中学教育的影响。
答案: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素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对中学教育具有重要影响。
它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更好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素质教育还能够促进学校教育改革,引领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2. 题目:请论述科技在中学教育中的应用。
答案:科技在中学教育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科技可以提供更广阔的学习资源和信息,使学生能够更便捷地获取知识。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位教育家首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D.福禄贝尔答案:C.裴斯泰洛齐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学习动机”的范畴?()A.学习需要B.学习目标C.学习态度D.学习期待答案:C.学习态度3、“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皮亚杰B.维果斯基C.布鲁纳D.加涅答案:B.维果斯基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元认知策略”?()A.计划策略B.监控策略C.调节策略D.时间管理策略答案:D.时间管理策略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德育方法”的范畴?()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指导自我教育法D.心理健康咨询法答案:D.心理健康咨询法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答案:错误。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
过强的学习动机可能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因为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因此,学习动机的强度应该适中,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2.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答案:正确。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包括计划、监控和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策略。
3. “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答案:正确。
“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也称为“教学的最佳期”。
这个概念强调了教学的作用,即通过教师的指导和教学刺激,帮助学生跨越这个“最近发展区”,达到更高的潜在发展水平。
4.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了解和控制的一种策略。
()答案:正确。
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了解和控制的一种策略,包括对学习计划的制定、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对自己学习效果的评估等。
5.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唯一途径。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回忆版)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8 分,共32 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人格可以塑造(正确)2.教育目的不等于培养目标(正确)3.教学就是智育(错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40 分)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正确答案】(1)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培养知情合一的人,即“完人”或“功能完善者”(2)①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无意义学习是指学习没有个人意义的材料,仅仅涉及经验累积与知识增长。
②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3)学生中心的教学观(非指导性教学模式)①废除“教师”这一角色,代之以“学习的促进者”②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在于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真诚一致、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同理心2.提高知识直观教学途径【正确答案】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通过一下几点来实现:(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一般而言,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我们强调的是先进行模象直观,在获得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后再进性事物直观,比一开始就进行事物直观的效果好。
(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为了增强直观效果,不仅要注意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的合理选用而且必须加强词与形象的结合,在形象的直观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提供明确的观索目标,提出确切的观家指导,提示合理的观索程序。
其次,形象的直观结果应以确切的词加以表述,以检验直观效果并使各组要素进行分化。
再次,应依据教学任务,选择合理的词与形象的结合方式。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要想在直观过程中获得有关的知识,首先必须注意和观察直观对象。
而要想有效观家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待点。
其中感知规律包括:①强度率②差异率(③活动率(④组合率.。
(4)培养学生的观索能力。
在直观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一定直观教材的操纵,其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学生观察能力。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这说明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必须贯彻()的原则。
A.知行统一B.疏导教育C.集体教育D.因材施教【答案】 A2、2013年单项选择:目前我国普通高中设置的主要课程是()A.分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探究课程【答案】 A3、“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体现的德育过程是()。
A.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B.促进学生思想內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C.长期、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D.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答案】 D4、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A.事实说服B.理论说服C.直接说服D.间接说服【答案】 A5、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于《四书》范围的是()A.《大学》B.《中庸》C.《论语》D.《春秋》【答案】 D6、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A.指导学生锻炼身体B.增强学生体质C.增强运动的能力D.发展学生良好品德【答案】 B7、小芳的妈妈可以一边织毛衣一边看电视,那么她的这种注意活动属于()。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无意后注意【答案】 C8、王老师在讲《硝酸》这一课时,按以下步骤进行了教学:一、首先引导学生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二、讨论6.72L气体为何物;三、让学生试着分析溶液pH=0说明什么;四、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守恒法求解。
最后,学生迅速简捷地给出答案。
王老师运用了()教学原则。
A.量力性B.直观性C.启发性D.因材施教【答案】 C9、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 )A.学习方法B.学习风格C.学习计划D.学习习惯【答案】 B10、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教师指导进行识字学习时,有的按字音归类识字,有的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种知识学习的策略是( )。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位教育家提出了“性善论”?()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正确答案是:B.孟子。
2、“因材施教”是哪种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A.启发式教学B.直观性教学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个性差异教学原则正确答案是:D.个性差异教学原则。
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中学的课程类型?()A.综合课程B.分科课程C.研究型课程D.活动型课程正确答案是:D.活动型课程。
4、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机械学习正确答案是:D.机械学习。
5、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德育方法?()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练习法正确答案是:D.练习法。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6、请简述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教学观。
答案要点: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教学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61、请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案要点: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两极性和动荡性;(2)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并趋于稳定和成熟;(3)自我意识增强,品德评价能力提高;(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611、请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答案要点: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4)营造良好的班风和班级舆论;(5)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6)操行评定;(7)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位教育家提出了“庶、富、教”的教育观,将教育置于首要地位?()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正确答案是:A.孔子。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1.【单项选择题】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是( )A. 《学记》B. 《论语》C. 《论演说家的教育》D. 《理想国》正确答案(江南博哥):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著作的地位。
A选项,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是《学记》,同时《学记》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故本题答案选择A选项。
B选项,《论语》是由孔子弟子总结孔子的语录而形成的著作,它也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选项,《论演说家的教育》也称为《雄辩术原理》作者是昆体良,它是西方第一本论述教学法的著作,故C项不符合题意。
D选项,《理想国》的作者是柏拉图,全书主要论述了柏拉图心中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主题是关于国家的管理,故D项不符合题意。
2.【单项选择题】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 遗传素质B. 环境C. 教育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在个体身心发展的过程中,遗传是前提条件,提供了可能性;环境将可能性变为现实,教育起到了主导作用。
3.【单项选择题】我国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举措反映了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影响?A. 生产力发展B. 政治经济制度C. 文化D. 人口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需要大批技术精湛的蓝领工人,因此,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4.【单项选择题】在学制发展过程中,有些国家规定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接受统一的基础教育,高中以后可以接受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
这些国家的学制类型属于( )。
A. 单轨学制B. 双轨学制C. 多轨学制D. 分支型学制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分支制学制是指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的基础性教育,到中等教育阶段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的学制。
2022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2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1 [单选题] 记录了我国古代伟大(江南博哥)教育学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的言论的著作是()A.论语B.学记C.大学D.中庸正确答案: A参考解析:《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收录的,集中反映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著作。
2 [单选题] 在教育多样化发展阶段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创立的是()A.实验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实用主义教育学正确答案: D参考解析: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提出新三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故选 D。
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布迪尔、鲍尔斯,倡导意识解放,是当代西方主导思潮。
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梅伊曼和拉伊。
是一种以教育实验为标志的教育思潮,反对概念思辨,强调实验。
文化教育学,是 19 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促使社会历史向个体文化的转变。
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
3 [单选题]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或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时期,其目的,内容,方法,手段等都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表明教育具有 ()A.独立性B.历史性C.阶段性D.永恒性正确答案: 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属性。
不同时期的教育都有不同特点体现的是教育的历史性。
故选 B。
独立性是指教育受社会制约,但教育有自身规律;永恒性是指教育与人类共始终。
教育的社会属性中没有阶段性。
4 [单选题] 人们常说的“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个月会喊爸爸”,反映了哪一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制约( )。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人能动性正确答案: A参考解析:人们常说的“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个月会喊爸爸”,这反映了人的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
故选 A。
5 [单选题] 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着力施以相应的教育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反映了教育应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 )。
A.顺序性B.稳定性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正确答案: C参考解析: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进行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着作是( )。
A.《论语》B.《大学》C.《学记》D.《孟子》1.【答案】C。
2.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什么功能?( )A.经济功能B.育人功能C.政治功能D.文化功能2.【答案】A。
3.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
A.梅伊曼B.赫尔巴特C.洛克D.康德3.【答案】D。
4.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 )。
A.幼儿阶段B.青少年阶段C.成年阶段D.老年阶段4.【答案】B。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隐喻了教师劳动具有( )。
A.连续性B.长期性C.创造性D.示范性5.【答案】B。
6.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论命题的学者是( )。
A.夸美纽斯B.斯宾塞C.杜威D.博比特6.【答案】B。
解析:1859年,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提出了“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观点。
7.一个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对数学的厌恶,他在离开学校后很可能不会再主动研究数学问题了。
这种现象属于( )。
A.连带学习B.附属学习C.正规课程D.显性课程7.【答案】A。
解析:杜威曾在《经验与教育》一书中提出过"连带学习"的概念。
他认为"连带学习"在一定条件下,甚至比正规教学内容有更重大的教育影响。
例如,一个学生可以得到优秀的数学成绩,但如果他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而"学会"了对数学的厌恶,那就可以预料,在离开学校后,他很可能永远不会再去主动钻研数学问题了。
美国教育家克伯屈也曾提出一个"附属学习"的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正规课程内容时,学生在有意无意之间接受的态度、兴趣和情改的熏陶。
8.“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
”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直观性原则8.【答案】B。
9.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一个课时。
这种出现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文纳特卡制B.活动课时制C.道尔顿制D.特朗普制9.【答案】D。
10.“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思想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C.连贯性原则D.一致性原则10.【答案】B。
11.“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
”这体现的德育过程是( )。
A.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B.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C.长期、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D.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11.【答案】D。
12.杨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体现了注意的哪种品质?( )A.注意分配B.注意稳定性C.注意广度D.注意转移12【答案】A。
13.最近,王华为了通过下个月的出国考试而刻苦学习外语,这种学习动机是()A.外在远景动机B.内在远景动机C.外在近景动机D.内在近景动机13.【答案】C。
14.林琳在听课时,经常将学习内容要点以划线的方式在书上作标记,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复述策略B.调节策略C.监控策略D.计划策略14.【答案】A。
15.赵明能够根据A>B,B>C,则A>C的原理,推出A、B、C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赵明的认知发展处于哪个阶段()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15.【答案】D。
16..赵毅在学习过程汇总,缺乏独立性,易受同学影响。
当他发现自己的意见和同学们不一致时,往往不能坚持己见。
这表明他的认知方式属于()A.整体型B.序列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16.【答案】D。
17.在一项暑期夏令营活动中,天气炎热,同学们都感到口干舌燥,此时,小丽会因自己还剩半杯水而高兴,而小悦则因只有半杯水而担忧,这说明情绪具有( )A.主观性B.感染性C.客观性D.两极性17.【答案】D。
解析:情绪的两极性可表现为肯定的和否定的对立性质,如满意和不满意、喜悦和悲伤、爱和憎等。
两极性也可表现为积极的(或增力的)和消极的(或减力的)两方面。
前者可提高、增强人的活动能力,如喜悦可促使人积极地行动;后者则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如悲伤引起的郁闷会削弱人的活动能力。
两极性也可表现为紧张和轻松(紧张的解除)。
两极性还可表现为激动和安静。
18.小青常在课堂上玩手机,小娜提醒小青学校规定课堂上不能玩手机,可小青不听,因此小娜认为小青不是好学生。
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小娜的道德发展处于哪一阶段( )A.惩罚和服从,B.相对功利.C.遵守法规.D.道德伦理18.【答案】C。
习俗水平的19.晓红是韩老师班上的学生,她孤僻、羞涩、当她主动与同学交谈或请教教师时,韩老师会给予肯定,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 )A.强化法B.系统脱敏法C.理性—情绪疗法D.来访者中心疗法19.【答案】A。
20.反复出现自己不能控制的动作,表现的神经病属于( )A.恐惧症B.焦虑症C.抑郁症D.强迫症20.【答案】D。
21.某班学生以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为行为取向,以“如何才能让同学喜欢或接纳”为行为准则,该班处于课堂纪律发展的哪个阶段?A.自我服务行为B.人际纪律C.自我约束D.反抗行为21.【答案】B。
阶段1:拒不服从的表现阶段2:自私自利的表现阶段3:人际关系表现阶段4:自我管理二、辨析题2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说法错误。
23.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说法错误。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知识、技能和智力等认识领域,又要评价态度、习惯、兴趣、意志、品德及个性形成等情感领域;从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教师的教学修养、教学技能,又要评价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
24.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影响。
该说法错误。
心理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这时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产生积极影响。
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此时定势对问题解决产生消极影响。
即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故本说法错误。
25.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
25.该说法错误。
(1)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
(2)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
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3)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则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联系:德育过程影响品德形成过程,品德的形成需要德育来促成。
区别:(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的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儿童品德进行培养的过程,它是受教育者与外部教育相互作用的过程。
(2)品德的形成过程是指人在外部影响下,内部思想品德的变化发展过程,是主体人与外部各种教育、影响因素相互作用,产生一定思想品德变化发展结果的过程,属于人的素质和发展范畴。
品德形成是人的发展过程,是儿童政治、思想、道德结构不断构建完善的过程。
它侧重于道德主体的内部运动。
影响这一过程实现的因素包括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等多种因素。
因此,品德形成过程是主体与外界各种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三、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合计40分)26.简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26.【参考答案】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超越单一的教室空间,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3)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4)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学习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基本学习领域之一。
除上述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27.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锻炼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27.【参考答案】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练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运用锻炼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坚持严格要求。
(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3)注意检查和坚持。
28.简述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28.【参考答案】为了提高复习效果,复习应注意以下几点:(1)复习要及时。
(2)复习要合理。
复习方法合理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用的方法有:①在期末复习全学期的功课时,采用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更好。
②在复习时,教师要向学生提供简缩而概括的记忆材料。
③复习方式多样化,可以采取整体复习、部分复习和综合复习,其中综合识记效果最佳。
④让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活动。
(3)复习活动既要避免无限过度,又要坚持适当超额。
超额学习程度达到150%时,效果最佳。
29.简述富勒等人提出的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29.【参考答案】福勒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这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一般是新手型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