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合集下载

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类题之技巧篇

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类题之技巧篇

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类题之技巧篇古诗表达技巧,是个相当复杂的概念,广义上指诗人在表达思想感情和行文措辞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包括修辞手法(针对诗句而言)、篇章手法(针对全诗)、表达方式、结构方式四大类。

在古诗中,常见的修辞有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互文、双关、点化、叠词、倒装、顶真、反复、通感、反语等。

篇章手法有衬托、烘托、渲染、对比、象征、联想、想象、以乐景写哀情、比、兴、赋、列锦、曲笔、以小见大、言此意彼、寓褒于贬(似贬实褒)、明褒实贬。

在古诗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描写,二是抒情。

描写有正侧面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白描与工笔等,抒情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之分,间接抒情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寓情于物)、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叙抒情、借议抒情。

结构方式:开篇涉及两类:一是开门见山类(总起式、即事式、设问式、先声夺人),一是曲径通幽类(托物起兴、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重章叠句、铺垫、交待背景、回忆往事、孤峰突起、欲擒故纵、)。

收束涉及八种形式,分别是以景结情、翻因为果、无理而妙、水到渠成、留下空白、设问留疑、卒章显志、寓含哲理)。

诗的结构还涉及过渡、照应。

就内容来说,有由景到情、由情及理两种结构。

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就技巧来说,考了些什么,这里例说如下:一、修辞手法考查:北京卷:柳堤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变大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

下列诗句中“香”子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4分)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

(唐·郑谷《阙下春日》)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宋·杨朴《莎衣》)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

(宋·刘子翚《海棠花》)D.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

2012高考语文 第十讲 之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2012高考语文 第十讲 之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 托物言志 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 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如虞世南的《 如虞世南的《蝉》:“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借蝉的形象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赞赏。 非是藉秋风。”借蝉的形象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赞赏。 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 王安石的《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雪,为有暗香来。”诗人表面上咏物,实际上言志,通过对 为有暗香来。 诗人表面上咏物,实际上言志, 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 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 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 暗香”点出梅胜于雪, 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 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 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 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 的地方。 的地方。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 互文” 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 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 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例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既是秦时明月秦时关,又是汉时明月汉时关, 既是秦时明月秦时关,又是汉时明月汉时关, 也是今时明月今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也是今时明月今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 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 代代人们的共同的悲剧。 代代人们的共同的悲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歌了吧,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篇11、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寓理于事: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

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

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苏轼)——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朱熹《观书有感》里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修辞: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

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

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

(这方面对课外阅读量和历史知识要求较高,但有时十分明显。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技巧及诗歌鉴赏中修辞技巧的命题特点2.学会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修辞技巧的运用。

3.掌握和规范诗歌鉴赏修辞技巧题目的答题步骤。

【学习过程】回顾古典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1、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2、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杜牧)()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4、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杜牧《题乌江》)()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6、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8、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9、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10、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1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13、“秦时明月汉时关”、“主人下马客在船” (互文)14、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15、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梅尧臣《陶者》)()1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17、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18、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19、“终岁不闻丝竹声”、“ 门前冷落鞍马稀” (白居易《琵琶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20、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012届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考点四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2012届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考点四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考点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考点解说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简单地说包括各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的使用等等。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一)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反复、拟人、夸张、反问、设问、对偶、用典、互文等。

在实际的运用中,多种修辞又往往是一起综合运用的。

(二)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方式。

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三)表现手法:联想、想象、类比、象征、渲染、烘托、悬念、对比、反衬、托物言志、赋比兴、虚实结合、动静相衬、景情理合一等。

(四)行文构思与章法: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衔接、铺垫、照应、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抑扬(欲扬先抑或先扬后抑)等;材料取舍:主次、详略、繁简等。

材料是构成文章的血肉,材料的详略取舍往往体现了作者的用意。

应试技法1. 整体把握,明确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需要先明确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技巧运用是为了凸显主旨,因此,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需要先对诗歌的内容整体把握,需要结合诗歌主旨以及诗作情感。

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是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首词写的是亡国之痛,该词并没有对当时的个人处境作正面描写,而借梦境重现昔日的欢乐情景。

梦境写得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越显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便越显得今日处境的凄凉。

由此可见,这首词采用了以乐写悲的手法,是用梦境来反衬现实。

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既要着眼全篇,又要抓住局部,像借景抒情类的诗歌,既要从整体上考察景与情的关系,又要认真分析写景的诗句是否采用了特殊的表达手段。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新课标):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新课标):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第三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2010·天津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 . 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天津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作答。 作答。 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 司空曙 □雍 陶 峡口花飞欲尽春,剑南风景腊前春, 峡口花飞欲尽春,剑南风景腊前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山鸟江风得雨新。 天涯去住泪沾巾。山鸟江风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莫怪送君行较远, 来时万里同为客,莫怪送君行较远, 今日翻成送故人。自缘身是忆归人。 今日翻成送故人。自缘身是忆归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的形象、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的形象、艺术手 法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法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答案: 阴雨连绵, 答案: (1)阴雨连绵,偶尔放晴,却已薄雾 阴雨连绵 偶尔放晴, 昏暝,难得片刻的晴朗心情,这是凄冷之一; 昏暝,难得片刻的晴朗心情,这是凄冷之一; 闻雁叫,却难见被云雾遮挡的鸿雁, 闻雁叫,却难见被云雾遮挡的鸿雁,更浸染思 念亲朋情怀,景中寓情,这是凄冷之二。 念亲朋情怀,景中寓情,这是凄冷之二。
解析: 司诗借暮春时节,飞花飘荡, 解析: 司诗借暮春时节,飞花飘荡,表达 了主人公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与思归之情; 了主人公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与思归之情;雍 诗表达情感较为复杂,既有惜别的忧伤、思 诗表达情感较为复杂,既有惜别的忧伤、 乡的伤感,也有对友人得以还乡的喜悦。 乡的伤感,也有对友人得以还乡的喜悦。所 写景物为清新的早春,为乐景。 写景物为清新的早春,为乐景。
答案: 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 答案: 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 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 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 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高考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能力层级:E(1)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等。

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①比喻比喻能将抽象化为具体,能将无形化为有形。

例如写“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以江水写愁,则使人想见愁意之漫长。

②夸张夸张就是为了突出和强调某种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特征,借助于想象,对它进行夸大或缩小,以引人注目,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诗中的“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③拟人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

如刘颁《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④对比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

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

如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新课标】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精品PPT教学课件

【新课标】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精品PPT教学课件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 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 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 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的。 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二、描写手法 描写手法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鉴赏古诗中的描写
手法,主要是鉴赏侧面描写中的渲染、烘托、动静结合、 虚实相生和白描等。
三、修辞手法 古人写诗很注重修辞。为了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
动,常采用比喻、比拟等手法;为了突出诗歌主旨,常采 用夸张、对比、反问等手法;为了使字句更为精巧,常采 用借代、双关、对偶、反复等手法。
[例证3] (2009·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 问题。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王 旭
(2009·宁夏·海南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鹧鸪天 代人赋 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 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 酒店门外用布做的幌子。
[注] 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 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 棋盘。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 的情怀? 答:
解析:通过题干可看出,本诗是一首感物抒怀诗。作者 写“琴”“棋”二物,托物言志。借琴的“直”、棋局 的“方”,来表现自己的“直、方”之志,抒发对个人 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答案:手法:对比(反衬)。 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 赞赏之情。
四、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高考主要涉及用典、象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有些和抒情手法相融合,如用典、衬托、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

另外抑扬结合、象征也是常用的表现手法。

1.抑扬结合:“抑”就是贬抑,对事物进行否定、贬低;“扬”就是褒扬,对事物进行肯定、赞赏。

抑扬运用时,只强调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起衬托作用。

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欲扬先抑,一种是欲抑先扬。

2.象征: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作者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

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作者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含意。

例如: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萧索、鸳鸯象征爱情等。

3.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4.渲染:对环境、景物进行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

5.烘托:“烘云托月”,借助描绘别的事物突出主要对象。

烘托又叫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表达不同的情感。

6.用典抒情:剪接典型故事,借助典故来抒发情感,来讽喻时政。

7.借古喻今:借助历史上的人物或事件来隐喻、规劝当朝。

“借古”是手段,“喻今”是目的。

8.比兴:“比”,就是打比方;“兴”,就是联想,融景生情,因物起兴。

【方法技巧】1.解题思路(1)要了解主要表现手法的概念及表达效果,课后要认真阅读[相关资料链接]的内容。

(2)贴近诗句分析表现手法的形成过程及表达效果。

如上面的几个例题都需要按照此点作答。

(3)联系背景材料作答。

表现手法往往与作者情感联系在一起,因此,对于有些诗歌要通过背景材料才能读懂诗的主旨。

(4)欣赏诗歌不能离开诗歌整体。

因此不要忘了最后要在关键处点明作者的情感态度。

2.答题步骤(1)明确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诗(词、曲)中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托物言志要阐明“物……志”所指的内容,象征要指明象征意义)(3)阐明这种表现手法的效果。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营造意境、表达思想情感时所采用的特殊表现手法。

从近年的考查题型看,高考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从以下四大角度命题: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

下面将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做一个梳理,以便考生有系统直观的了解。

一、表达方式诗词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四种,其中以描写和抒情为主。

1.描写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周围的事物,使描写对象鲜明、突出,是侧面描写。

具体有:(1)动静结合,即景物、事物的动态和静态描写相互映衬,构成一种特殊的情趣,如“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2)虚实结合,指用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种情感,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柳永《雨霖铃》);(3)白描,即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如“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田家》);(4)細节描写,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如“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加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

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指作者对自己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例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托物言志,也叫借物抒怀,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例如“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瀑布联句》)。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4分
答:情景交融,把心中的感想寄托到景物上去,给读
者描绘了一幅荒芜萧杀的景象,最后抒发了作者的 一腔哀愁,把感情发挥到了极致。
5分
答:诗人通过借景抒情,触景生情,(2分) 以荒凉的景物(2分)来寄托他的哀愁之情, (2分) 以春草尽来寄托对国破的担忧,以 残阳衬托韶华易逝,想报国已是心有余而力 不足的感伤之情。
• 观察角度的变化。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 由下而上等。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 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 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
虚实结合
(1)当前之景为实。指现实眼前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2)已逝之景为虚。 (3)未来之景为虚。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为虚。“日月照耀金银台”、“霓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6分)
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 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 分离的痛苦与无奈;
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 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 强烈愿望。
小结:诗歌中的“虚”与“实”
1、实写:
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
2、虚写:
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 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1、幻想: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2、想象:设想的未来之境 3、回忆:已逝之景之境 4、联想:由此及彼
B、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 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 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 快乐、悲伤等感情。
题型三:描写手法
常见的描写手法有:正面描 写、侧面描写、虚实结合、动 静结合、细节描写等。
• 正面与侧面。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 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 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方式给读者留下更 多的想象余地。

2012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2012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有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结构模式等共四个层面的内容,其知识框架如下:第一节表达方式一、抒情方式(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二)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1)总论——情与景的关系(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基本形式:①触景生情(景→情):②以景结情(情→景):③缘情布景:④寓情于景(有景无情):⑤景略情在:(3)情景与哀乐的四种关系:①以乐景写乐情②以哀景写哀情:③以乐景衬哀情④以哀景写乐情2、借物抒情(1)定义及举例(2)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①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

②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

3、借事抒情(用典故)(三)直接与间接抒情的相关范畴1、点染2、曲直3、隐显4、移情二、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一)基本概念:(二)考试重心(三)正面描写命题角度。

1、虚实结合(1)定义(虚实的内涵)(2)“虚”的三类内容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②已逝之景之境。

③设想的未来之境。

(3)虚实结合的作用——“虚实相生”①相反相成②相辅相成(4)“虚”与联想、想象2、动静结合(1)基本概念(2)常用方式——以动衬静3、点面结合4、细节描写5、色彩的渲染6、描写(观察)角度的变化7、白描8、疏密9、诗中有画:二、议论三、记叙第二节:修辞手法一、比喻四、借代七、设问二、比拟五、夸张八、反问三、双关六、对偶九、互文十、列锦(一)定义(二)作用(艺术效果)1、凝炼美。

2、简远美。

3、含蓄美。

十一、迭字第三节表现手法一、象征:(一)定义(二)条件与特征(三)作用:1、把抽象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2、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二、联想和想象(一)定义及举例(二)联想、想象与夸张(三)联想、想象与浪漫主义(四)特别提醒——勿泛化使用三、抑扬(一)概念:(二)分类1、欲扬先抑2、欲抑先扬(三)相关范畴——褒贬1、似贬实褒2、似褒实贬四、衬托(一)概念:(二)分类:1、性质分类(1)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2)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

2012年高考语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资料

2012年高考语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资料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从描写、抒情、修辞把握全诗。
抒情手法 描写手法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 叙事抒情
渲染 烘托衬托 白描 动和静 虚和实 欲扬先抑
修辞手法
拟人 对比 比喻 借代 双关 夸张
2019/8/4
(2010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岁 暮① [唐]杜 甫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 叙事抒情
描写手法 渲染 烘托衬托 白描 动和静 虚和实 欲扬先抑 修辞手法 拟人 对比 比喻 借代 双关 夸张
2019/8/4
23、重义轻利,见利思义; 正义不谋利
24、孔子重义崇德,反对见利忘义,但并不完全排斥利,并不反对合 于“义”的求“利”。(1分) 孔子这一义利观“符合人们为了生存追求利益而又要遵守道德、正确 处理好利与义关系的实际。(1分) 董仲舒反对人们对功利的追求,产生了讳言利、排斥利的倾向,走向 了一个极端,不符合人们的生存实际。(1分)
2019/8/4
(2010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岁 暮① [唐]杜 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 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 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 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 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 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 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 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攻略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攻略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攻略解材料关系析表达技巧对文学作品的评价,总会提到“艺术特色”。

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方法(表现手法、写作技巧、写作手法)、修辞方法、篇章结构、语言特色等。

一般来说,我们平时所说的“表达技巧”,主要指表达方式和表现方法,特别是表现方法。

但从这些年高考题所给的答案看,也涉及到修辞方法和篇章结构。

下面分点作简单阐述。

一、表达方式。

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诗词中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抒情,偶尔也会用到记叙和议论。

二、表现方法。

主要包括:(一)、与记叙有关的: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叙述角度(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注意“移位即变换角度”)。

(二)、与描写有关的:写景状物、铺陈、渲染、工笔(细描)、白描;描写角度,包括立足点的变化,如移步换景、定点换景、换点定景等,角度变化,包括俯视、仰视,远景、近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感觉)等。

如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是一首即景抒怀的工笔小诗。

作者春天经由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

“宜阳城下草萋萋”,作者立足城头,远望城外景致,土地荒芜,野草茂盛,清冷冷的山泉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东流复向西”了。

就是红颜吐芳的春花,也早已无人欣赏了。

“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好任其自开自落罢了!“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移步换景,虽然使人想象到山花烂熳,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一衬托,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自落”“空啼”相照应,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多少寂寞之感啊!李渔《窥词管见》有云:“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

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考试大纲》表述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 文”。能力层级为E级。本知识点主要讲解鉴 赏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考查包括广狭两种,而以广义技巧考 查盛行。所谓广义的表达技巧,包括描写手法、 抒情手法、修辞手法、行文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所谓狭义的表达技巧,主要指具体的表现手法。
-:
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有抒情手法、描写手法、 修辞手法、行文结构等。 一、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 接抒情常见的有即景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 景(移情于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 融等。
-:
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如“生当作人杰,死 亦为鬼雄”,抒发了女词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 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一味投降、偏安江 南的懦弱行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抒发了文天祥精忠报国、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英雄气概。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 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 诗书万户侯”,直抒胸臆,将自己渴望为国效 力、建功立业的意愿表达出来。李益的《江南 曲》“嫁与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
-:
古代诗人在创作时经常通过对比来表明自己对 事物、对世事的喜恶或憎悯。例如:“朱门酒 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 咏怀五百字》)富豪之家酒香肉味飘出深宅大 院,而外边却饿殍塞道,对比何等鲜明,反映 了当时贫富对立的社会现实。
-:
借代在古诗词中运用得最广泛。称人时可用籍 贯、官职、做官地等来代称,称物时可用一些 有特征的或相关联的另一类事物来代称,有的 代称甚至相沿成习。借代在诗词表情达意方面 的作用很多,或得体,或含蓄,或形象,或别 致。例如:“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 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衣冠”代指 晋代士族,即名门望族,因为他们以戴高高的 帽子、穿宽大的衣服招摇过市而显耀自己的身 份。
-: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题目。 霜天晓角 仪真江上夜泊 黄机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 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 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注:黄机,南宋爱国诗人。
下片采用什么抒情方式?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
[解析] 下片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我 们一时难以理解,但若知道作者是南宋的一名 爱国诗人,再结合最后三句,这个问题就迎刃 而解了。 [答案] 诗人直抒胸臆,抒发了心系国事而又 报国无门的忧愤之情。全词之中,江山易帜、 国运不昌之恨同英雄报国无门、功名难就之悲 互相凝结,表现了沉重的民族忧患和人生悲剧 意识。
-: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
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
表达出来。如虞世南的《蝉》:“垂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借
蝉的形象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赞赏。王安石的
《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
不是雪,为有暗香Biblioteka 。”诗人表面上咏物,实-: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谒荆公①不遇 (宋)方惟深 春江渺渺抱樯流,烟草茸茸一片愁。 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 [注]①荆公:指王安石。
象的情与理生动形象,耐人寻味。例如:“柔
情似水,佳期如梦。”(秦观《鹊桥仙》)
-:
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及行为,或 者赋予甲事物以乙事物的行为动作,从而使描 写生动形象,使画面鲜明灵动,使表情达意更 别致、更隽永。例如:“新年都未有芳华,二 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 飞花。”(韩愈《春雪》)加点四字通过比拟把 春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灵性,饶有情趣。
-: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中寓情、情景交融是 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手法。(是否情景交融,是 判断古典诗歌有无意境的标志;而是否有意境, 又是判断古典诗歌是否为上乘之作的标志。) 例如:张可久的词:“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 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 秋梦里。”诗人紧紧把握题意,用西风、北雁、 红叶、黄花、芭蕉、雨声,点染成一幅萧瑟的 秋景。又因“西风”的到来而联想到“归期” 的未卜;因“芭蕉雨声”而烘托出自己的功名
-:
即景抒情是指遇到眼前的景物或场景油然而生 感慨。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 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人听到折柳 曲的笛声,不禁产生浓浓的思乡之情。毛泽东 的《沁园春·长沙》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 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诗人即景抒情,提出 了苍茫大地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
就是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忆江南》中诗人 白居易借助于“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 蓝”的“江水”表达出诗人对江南水乡魂牵梦 绕般的深情。《如梦令》中李清照对春光的留 恋惜别之情,正是借助于海棠花一夜之间已是 “绿肥红瘦”的景象来抒发的。
这是一首访人不遇之作。访人不遇,必然使人 失望怅惘,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心情的?
-:
[答案] 全诗融情入景,借景抒情,通过春江、 归帆、烟草、柳花、春旗、落日等意象或渲染 或反衬出作者悠长不尽的怅惘之情。
-:
二、修辞手法
词中运用比喻,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生动的意
象,强化特定意境的渲染;说理抒情时能使抽
-: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 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如:“清夜无 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 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 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 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 云。”(苏轼《行香子》)
-:
夸张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更强烈、更鲜明,更能 感染读者。例如:“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 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 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上 邪》)少女以五件不可能出现的事为誓,表达 了对爱情的热烈坚贞和无所顾忌的追求,人物 形象鲜明。
-:
寓情于景(移情于景)就是把感情融入或转移到 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同样是枫叶,在送别人崔 莺莺的眼中,被理解为由离人的血泪染成的; 在诗人杜牧的笔下它又胜过充满生机的火红的 二月花。再如“千里暮烟愁不尽,一川秋草恨 无穷”(晚唐张泌《边上》),“暮烟”、“秋 草”是没有感情的,所谓“愁”“恨”是诗人 感情转移到了所写景物上。“废池乔木,犹厌 言兵”(姜夔《扬州慢》),“废池乔木”是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