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走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症。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明确诊断需依据动脉血气分析,若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PaO2)>50mmH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因素所致的低氧血症,即可诊断为呼吸衰竭。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引起呼吸衰竭的病因很多,参与肺通气的肺换气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严重病变,都可导致呼吸衰竭,包括:①气道阻塞性病变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哮喘等,引起气道阻塞和肺通气不足,导致缺氧和CO2潴留,发生呼吸衰竭;②肺组织病变如重症肺炎、肺气肿、肺水肿等,均可导致有效弥散面积减少、肺顺应性减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造成缺氧和CO2潴留;3肺血管疾病如肺栓塞可引起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呼吸衰竭;④胸廓与胸膜病变如胸处伤造成的连枷胸、胸廓畸形、广泛胸膜增厚、气胸等,造成通气减少和吸入气体分布不均,导致呼吸衰竭;⑤神经肌肉病变如脑血管疾病、脊髓颈段或高位胸段损伤、重症肌无力等均可累及呼吸肌,造成呼吸肌无力或麻痹,导致呼吸衰竭。

(二)发病机制

1.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各种病因通过引起肺泡通气不足、弥散障碍、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和氧耗量增加五个主要机制,使通气和(或)换气过程发生障碍,导致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病人个案护理

呼吸衰竭病人个案护理

提升专业知识水平
定期开展呼吸衰竭护理相关的专业培 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规范操作流程
完善护理操作流程,加强安全意识教 育,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引入先进技术
关注并引入先进的呼吸衰竭护理技术 和设备,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3
护理效果评价
评价指标
01
02
03
04
病人症状改善情况
评估病人呼吸困难、气促等症 状是否得到缓解。
生理指标改善情况
监测病人的心率、血压、呼吸 频率等生理指标是否恢复正常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评估病人日常活动能力、生活 质量是否提高。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病人是否出现肺部感染、 心脏疾病等并发症。
评价方法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以及意 识状态、紫绀和出汗等情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
呼吸道管理
协助病人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意识障碍 或咳嗽无力的病人,应及时吸痰,防止窒息。
氧疗护理
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氧气吸入,调整氧流量,保 持适当的氧饱和度。
药物治疗与护理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解痉平喘药、抗炎药等 ;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呼吸衰竭病人个案护理

CONTENCT

呼吸衰竭病人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呼吸衰竭病人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为病人提供高蛋白、低脂肪、易消 化的食物,控制盐分和糖分的摄入 量,根据需要给予营养补充剂。
焦虑
总结词
病人因疾病和治疗带来的压力和 不确定性而感到焦虑。
详细描述
病人表现出紧张、不安、恐惧等 情绪反应。
护理措施
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给 予心理支持和安慰,解释治疗过 程和预后情况,同时鼓励病人家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力状况,指导其 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
病情监测指导
症状观察
指导患者及家属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等变化,以及有无发绀 、气急等症状,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定期复查
告知患者及家属需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调整 治疗方案。
2023 WORK SUMMARY
向患者详细解释呼吸衰竭的病理 生理机制、症状、诊断标准及治 疗方法,帮助患者全面了解疾病 。
疾病发展与转归
告知患者疾病的可能发展过程及 预后情况,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 的认识和心理准备。
日常生活指导
饮食调整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多摄入高蛋 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 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休息与活动
护理措施
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提供 充足的氧气,定期为病人 吸痰,确保呼吸道通畅。
清理呼吸道无效
总结词
病人无法有效清除呼吸道 内的分泌物和异物。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呼吸衰竭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引起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从而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称为呼衰。

诊断的依据:

以动脉血气分析★为根据:当动脉血氧分压(PaO 2)<60mmHg 和(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50mmHg 即为呼吸衰竭。

核心:缺氧★★★

Ⅰ型呼衰:单纯PaO 2<60mmHg

Ⅱ型呼衰:PaO 2<60mmHg 并伴有PaCO 2>50mmHg 一换二通(一)病因

1.气道阻塞性病变

气管-支气管的炎症、痉挛、肿瘤、异物、纤维化瘢痕,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症哮喘等。

2.肺组织病变各种累及肺泡和(或)肺间质的病变,如肺炎、肺气肿、严重肺结核、弥漫性肺纤维化、肺水肿、矽肺等。

3.肺血管疾病肺栓塞、肺血管炎等。

4.胸廓与胸膜病变胸部外伤造成连枷胸、严重的自发性或外伤性气胸等,严重的脊柱畸形、大量胸腔积液或伴有胸膜肥厚与粘连、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脊柱炎,可随着病情的发展引起呼吸衰竭。

5.神经肌肉疾病

脑血管疾病、颅脑外伤、脑炎以及镇静催眠剂中毒,可直接或间接抑制呼吸中枢。脊髓颈段或高位胸段损伤(肿瘤或外伤)、脊髓灰质炎、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有机磷中毒、破伤风以及严重的钾代谢紊乱,均可累及呼吸肌功能,造成呼吸肌无力、疲劳、麻痹,导致呼吸动力下降而引起肺通气不足。

(二)分类

1.按照动脉血气分类

(1)Ⅰ型呼衰:仅有PaO 2下降,PaO 2<60mmHg,PaCO 2降低或正常。主要见于肺换气障碍疾病,如严重肺部感染性疾病、间质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等。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最新版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最新版
提高体质、避免呼吸道感染等诱因、进 行家庭氧疗。发现病情加重立即就诊。
实用文档
病例分析
1.诊断分析 该病人咳嗽、咳痰伴气喘15年,桶状
胸,符合COPD诊断。有CO2潴留表现, 动脉血气分析提示PaO2降低、PaCO2增高, 符合慢性呼吸衰竭(Ⅱ型)的诊断。有神 志改变,符合肺脑诊断。初步诊断为: COPD、慢性呼吸衰竭(Ⅱ型)、肺性脑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实用文档
呼吸衰竭
▲慢性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
实用文档
概述
呼吸衰竭 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
严重障碍,以至在静息状态下也不能维持 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和(或)二氧 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症。
实用文档
慢性呼吸衰竭★
实用文档
病例导入
急性起病,有致病的高危因素,呼吸窘迫
PaO2在氧疗的条件下进行性下降,氧和指 数在300或以下。
X胸片显示两肺浸润阴影。临床排除左心 衰或PCWP≤18mmHg。
实用文档
四、治疗与护理
实用文档
(一)治疗
1.氧疗。高浓度(>50%)氧疗。氧疗 无 效时,应辅以机械通气。
2.消除肺水肿 (1)控制液体入量。一般以每日不超过 1.5~2L为宜。 (2)使用利尿剂。促进水肿消退。 (3)输入血浆白蛋白。在ARDS后期进行, 以提高胶体渗透压。

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病史、发生时间、起病缓急、诱因。

(2)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呼吸状况、缺氧程度及合作程度。

(3)评估患者既往史,有无哪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4)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无因缺氧和呼吸困难产生烦躁不安、情绪低落而拒绝治疗。

2、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神志,有无烦躁不安、头痛、嗜睡、昏迷、肌肉震颤等高碳酸血症症状和颅内压增高等症状。

(2)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胸廓活动及两肺呼吸音是否清晰等。如呼吸快而浅为缺氧表现;呼吸深而长为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浅而慢为代谢性碱中毒;中枢性呼衰呈潮式、间歇或抽泣样呼吸。

(3)观察患者发绀的程度:当PaO2﹤50mmHg时,可见到发绀。

(4)观察患者有无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和血压升高等循环系统症状。

(5)观察患者有无上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表现。

(6)动态评估氧疗效果及动脉血气分析值。

二、护理要点

1、患者宜安排在呼吸监护室。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慢性呼吸衰竭尚能代偿者,可适当下床活动。

2、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咳嗽;定时翻身叩背;痰液粘稠者,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必要时给予吸痰。

3、氧疗护理:严格掌握吸氧指征,选择适合的吸氧方式。

正确安装氧气装置,管道或面罩连接紧密。根据病情调节合适的氧流量。用氧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神志、氧饱和度及缺氧程度改善情况等。对Ⅰ型呼吸衰竭者,给氧原则应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对Ⅱ型呼吸衰竭者给予低流量持续给氧。给氧时应观察效果。若呼吸困难未缓解,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准备呼吸兴奋剂及辅助呼吸器。

呼吸衰竭的护理常规

呼吸衰竭的护理常规

呼吸衰竭的护理常规

一、护理目标

1.病人能维持最佳呼吸型态,呼吸困难缓解。

2.病人能维持最佳气体交换,缺氧情况得到改善。

3.患者能通过有效地咳嗽排除气道分泌物。

4

5

二、

心理、社会状况。评估患者有无恐惧、焦虑的表现及程度,了解患者担忧的原因。评估患者及家属对治疗及可能发生并发症的认知度和心理承受能力。

(二)急救治疗

急救过程中应细致观察与评估,及时掌握患者有关资料。

首先协助医生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如心跳骤停、窒息等。对已发生休克的患者立即建立2条或以上的静脉通路,及时输血,补液,纠正血容量不足;持续氧疗、心

电监护。

保持呼吸道通畅。当患者呼吸停止,立即清理口腔分泌物,在呼吸道通畅情况下,以简易呼吸囊进行人工通气。如发生心跳骤停,采取体外心脏按压等有关的抢救措施。必要时协助医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调节呼吸机进行合理的机械通气。(三)氧疗的护理

1.

2控制在

1

等现

2.

3.遵医嘱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

(五)机械通气的护理

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的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等。

2.掌握呼吸机的参数,及时分析并处理呼吸机报警的原因。

3.加强气道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4.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5.预防并及时发现、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六)心理护理和休息

1.多关心安慰患者,减轻焦虑程度。

2.避免激动和烦躁,保证足够的睡眠。

1

2

3

4

5

6

三、

1

2

3

4

5.患者没有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护理常规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标准:

1.发热(体温>38℃),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2.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或<4×109/L。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护理”相关文档)共9张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护理”相关文档)共9张
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一、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5.健康指导 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配合治疗(1)保持气道通畅 (2)氧疗 (3)促进有效呼吸 (4)改善通气 (5)纠正酸碱和电解质代谢失衡 (6)控制感染 配合治疗(1)保持气道通畅 (2)氧疗 (3)促进有效呼吸 (4)改善通气 (5)纠正酸碱和电解质代谢失衡 (6)控制感染
第8节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 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是由各种原因引
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 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 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 留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 临床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和 发绀。
一、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Hale Waihona Puke Baidu
• 慢性呼吸衰竭是指由慢性支气管-肺、胸
示满意,能否完成日常生活自理;能否维持基本营养代谢, 营养状况有无改善。
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急性呼 吸衰竭的典型类型,系指原心肺功能正常的 病人,由于肺外或肺内的严重疾病,引起急 性肺毛细血管炎症性损伤,继发高通透性肺 水肿所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治疗原则 为高浓度给氧,并尽早应用呼气末气道正压 机械通气或持续气道内正压机械通气,同时 维持体液平衡和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18
5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 严重呼吸衰竭时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黄疸 蛋白尿 氮质血症等肝肾功能损害 症状;少数出现休克及DIC等
19
上消化道出血
20
2 体征
外周体表静脉充盈 皮肤潮红 温暖多汗 球结膜充血水肿
血压早期升高;后期下降;心率多数增 快
部分病人可见视乳头水肿 瞳孔缩小;腱 反射减弱或消失 锥体束征阳性等
4
病因
气道阻塞性病变
肺组织病变
病因
肺血管病变
胸廓与胸膜病变
神经肌肉病变
5
发病机制
1
2
肺通气不足 弥散障碍
3
通气/血流 比例失调
6
基本条件
海平面 标准大气压 静息状态 呼吸空气
诊断标准
血气标准
PaO2< 60mmHg
伴或不伴 PaCO2> 50mmHg
除外情况
心内解剖分 流和原发于 心排血量降 低等因素所 致的低氧
41
根据呼衰类型调节氧流量及氧浓度
42
呼吸机
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
43
治疗配合



遵医嘱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控制呼吸

道感染;对长期应用抗生素病人注意有
无二重感染 遵医嘱使用支气管舒张剂
44
治疗配合

在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遵医嘱使用

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

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

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

第一篇: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

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

(一)合理用氧

对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应给予低浓度(25%~29%)、低流量(1~2L/min)鼻导管持续吸氧,以免缺氧纠正过快引起呼吸中枢抑制。如配合使用呼吸机和呼吸中枢兴奋剂可稍提高给氧浓度。给氧过程中若呼吸困难缓解、心率减慢、发绀减轻,表示氧疗有效;若呼吸过缓或意识障碍加深,须警惕二氧化碳潴留。

(二)通畅气道,改善通气

1.及时清除痰液。清醒病人鼓励用力咳痰,对于痰液黏稠病人,要加强雾化。稀释痰液,咳嗽无力者定时协助翻身、拍背,促进排痰,对昏迷病人可机械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按医嘱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等。

3.对病情重或昏迷病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人工机械呼吸器。

(三)用药护理

1.按医嘱选择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

2.按医嘱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防药物过量;对烦躁不安、夜间失眠病人,慎用镇静剂,以防引起呼吸抑制。

(四)观察病情,防治并发症

密切注意生命体征及神志改变。及时发现肺性脑病及休克;注意尿量及粪便颜色,及时发现上消化道出血。

第二篇: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

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

⒈饮食护理:鼓励患者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不能自行进食者予以鼻饲饮食)。

⒉保持呼吸道通畅

⑴鼓励患者咳嗽、咳痰,更换体位和多饮水。

⑵危重患者每2~3h 翻身拍背一次,帮助排痰。如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应加强气道管理,必要给予吸痰。

⑶神志清醒者可做雾化吸入,⒊合理用氧:对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应给予低浓度(25%一29%。)低流量(1~2L/MIN)持续鼻导管吸氧。如果配合使用呼吸机和呼吸中枢兴奋剂可稍提高给氧浓度。

呼吸衰竭护理措施

呼吸衰竭护理措施

呼吸衰竭护理措施

简介

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氧气供应不足或二氧化碳排除障碍,使氧合功

能受损的一种病理状态。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并危险的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肺部疾病、心衰、外伤等。

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和康复。本文将

着重介绍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帮助护士和医生更好地进行护理工作。

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

1. 监测生命体征

在护理呼吸衰竭患者的过程中,监测生命体征是至关重要的。这包括监测患者

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和体温。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可以帮助护士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提供氧气治疗

氧气治疗是呼吸衰竭治疗的关键步骤之一。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氧饱和

度监测结果,合理设置氧气流量、浓度和给氧方式。同时,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避免氧中毒和碳酸血症。

3. 支持性护理

呼吸衰竭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支持性护理措施,帮助他们呼吸更加顺畅。这包括

使患者保持较好的呼吸姿势,如半坐位或双枕头高位;鼓励深呼吸、咳嗽和饱餐后的肌肉活动,促进呼吸道排痰;及时疏通呼吸道分泌物,防止感染;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不安和焦虑等等。

4. 密切监测液体平衡

呼吸衰竭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液体平衡监测,以及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液转移和潴

留情况。护士应监测患者的体重、尿量、体液电解质状态等指标,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液体输入量和浓度,以保持患者的液体平衡。

5.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呼吸衰竭患者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例如呼吸道感染、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注意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这些并发症,例如进行呼吸道护理、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进行血栓预防等。

呼吸衰竭的护理

呼吸衰竭的护理

理 蛋等。
3)皮肤护理:根据口腔pH值选择漱口液行口腔护理,3次/d。 pH<7用2%碳酸氢钠液;pH>7则用2%硼酸溶液;中性用1%~3%过 氧化氢溶液;口腔有溃疡用口泰液护理口腔。睡气垫床,每2 小时翻身、拍背、按摩骨突处,防止压疮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整洁、安全的环境,保持室内相对湿 度60%~70%。
护理措施(一)
1)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血压、意识状态、呼吸频率,昏 迷患者要检查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肌张力、腱反射病理特征。
一 2)饮食:呼吸衰竭患者体力消耗大,尤其在施人工通气者,机
般 护
体处于应激状态,分解代谢增加,蛋白质供应量需增加20%~ 50%,每日至少需要蛋白质1g/kg。鼓励清醒患者进食,增加 营养,给高蛋白、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如瘦肉、鸡

4)神志清醒者可每日2~3次超声雾化吸入


(b)缓解支气管痉挛:选用茶碱类或β2:受体兴奋剂,
有助于缓解小气道平滑肌痉挛降低பைடு நூலகம்道阻力及肺泡压,
使痰液易于咳出。
(c)人工气道建立: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护理措施
吸痰注意事项:由于呼吸衰竭的病理机制,病人不能长时间耐受缺氧, 吸痰过程中应做到一慢二快三忌,即退吸痰管慢;进管与整个吸痰过 程宜快;一次吸痰中忌反复抽插吸痰管,忌负压过大,忌在严重低血 氧饱和度、心率和心律明显异常情况下吸痰。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吸 氧各2 min,可有效预防缺氧而窒息。痰液较多者吸痰时不宜1次吸净, 吸痰与吸氧应交替进行,操作时先吸净口咽部分泌物,再吸净气管内 分泌物,放松气囊后再吸引深部痰液,以免口咽部分泌物在放松气囊 时下行进入气管而发生感染。痰液粘稠时可持续湿化,间断雾化吸入, 使分泌物变稀有利于吸出 。鼓励病人咳嗽,配合吸痰,吸痰时动作轻 柔,先阻断吸痰管的负压。将吸痰管插入超过气管导管或套管外0.5~ 1.0 cm,再与负压相通。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吸痰负压不超过 -50 mmHg。此外,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的变化, 并记录在特护单上,尤需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SaO2)和心律的变化, 在吸痰过程中若出现心律失常、气道痉挛、发绀等情况要立即停止吸 痰,接通呼吸机并给高浓度氧。

呼吸衰竭护理

呼吸衰竭护理

呼吸衰竭护理

【主要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

与各种原因导致的肺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气管插管导致无效咳嗽有关。

3.自理能力缺陷

与长期患病,身体衰弱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慢性疾病消耗有关。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长期卧床有关。

6.语言沟通障碍

与气管插管导致失音有关。

【护理要点】

1.急性呼吸衰竭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慢性呼吸衰竭代偿期病人可适当下床活动。

2.给予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原则上少量多餐。不能进食者给予

鼻饲,保证足够热量和水的摄入。

3.监测生命体征及瞳孔、口唇、甲床颜色的变化。对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病人要观察神志变化,有无呼吸抑制。注意病人的呼吸节律、快慢、深浅变化。观察痰液量及性状,痰量多、黄稠提示有感染加重,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留取痰标本。

4.依据不同病情及呼吸衰竭类型给予吸氧,争取短时间内使动脉氧分压高于50mmHg,氧饱和度80%以上。

5.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咳嗽,帮助病人翻身拍背,促进痰液引流。机械通气病人,每1~2小时吸痰1次,必要时需反复及时吸痰。吸痰前2分钟气道内注入2%碳酸氢钠溶液3~5ml,降低痰液黏稠度,利于痰液吸出。1次吸痰过程不宜超过10~15秒,防止窒息。

6.用药护理。观察呼吸兴奋剂使用效果。给药过快、过多,易出现呼吸过快、面色潮红、出汗、呕吐、烦躁不安、肌肉颤动、抽搐和呼吸中枢强烈兴奋后转入抑制,这时应减药或停药。应用5%碳酸氢钠溶液时,注意病人有无二氧化碳潴留现象。应用脱水剂及利尿剂时注意观察疗效。心功能不全时静脉点滴不宜过快,限制入量。

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生命威胁,常见于呼吸系统疾病或其他原因引

起的呼吸功能障碍。护理呼吸衰竭的常规包括评估患者呼吸状况、提供支

持性护理、监测和维持氧合和通气状态、预防并发症、教育患者和亲属等。

一、评估患者呼吸状况

1.收集患者病史,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史、用药史、个人和家族病史等。

2.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注意是否有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3.评估血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含量。

4.检查患者的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

二、提供支持性护理

1.保持患者通气道的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

2.保持适宜的体位,促进呼吸道通气。

3.减轻患者焦虑和紧张,提供充足的安全感。

4.监测患者的液体平衡,保持正常的血容量。

三、监测和维持氧合和通气状态

1.监护血氧饱和度,必要时给予氧疗。

2.监测动脉血气,评估患者的氧合和酸碱平衡情况。

3.监测呼吸频率、深度、量和呼吸节律。

4.必要时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如无创呼吸机通气或有创呼吸机通气。

四、预防并发症

1.预防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清洁,避免进食和吸入异物。

2.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肌肉萎缩。促进早期康复运动,避免长时间卧床。

3.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和心率,预防心脏并发症。

五、教育患者和亲属

1.详细解释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氧疗、呼吸机使用等。

2.教育患者和亲属如何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报告异常。

3.教育患者和亲属关于预防呼吸衰竭的措施,如戒烟、避免接触过敏原等。

综上所述,呼吸衰竭护理常规主要包括评估患者呼吸状况、提供支持性护理、监测和维持氧合和通气状态、预防并发症、教育患者和亲属等。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率。同时,护士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呼吸衰竭病人护理查房

呼吸衰竭病人护理查房

呼吸衰竭病人护理查房

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窘

迫综合征、肺炎等情况。对于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需要做到全面细致,

注重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以下是对呼吸衰竭病人的

护理查房内容的详细介绍。

一、病人基本信息

对于每位病人,在查房开始前首先核对其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情发生时间、入院时间以及主要症状等。同时查看病人的住院号、床号,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二、病情观察

1.呼吸: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并记录在护理记录表上。注意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等症状。

2.血氧饱和度:每次查房时测量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并记录在护理记

录表上。根据不同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如给予辅助通气、加强吸氧等。

3.血压:每次查房时测量病人的血压,并观察有无波动或变化。如出

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4.脉搏:观察病人的脉搏情况,包括强弱、速度等。并记录在护理记

录表上,以便观察血流动力学状态。

5.精神状态:观察病人的神志是否清晰、反应是否迟钝、有无意识障

碍等,也要询问病人的主诉,了解其自觉症状变化。

三、体征观察

1.皮肤:观察病人的皮肤颜色、温度、湿度等情况,检查有无紫绀、

水肿等。定期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

2.咳嗽:观察咳嗽的性质、频率和咳痰的颜色、气味等情况。根据咳

嗽的程度,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适当的咳嗽抑制药或者痰液引流,以保持

呼吸道通畅。

3.体温:测量病人的体温,并观察是否出现寒战或发热等症状。如出

现异常,及时记录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四、辅助治疗观察

1.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观察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位置是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呼吸衰竭:各种原因引起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造成机体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因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称为呼吸衰竭。

血气分析是确定有无呼衰以及进行呼衰分型最有意义的指标。

分类:Ⅰ型呼衰:仅有缺氧,无二氧化碳潴留。PaO2<60mmHg,PaCO2降低或正常。见于换气通气功能障碍。

Ⅱ型呼衰:既有缺氧,又有CO2潴留。PaO2<60mmHg, PaCO2>50mmHg。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

一般护理:1.休息与体位

卧床休息。协助病人取舒适且利于改善呼吸状态的体位,一般取半卧位或坐位。2.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多种维生素、易消化、少刺激性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昏迷病人应给予鼻饲或肠外营养。

3.氧疗护理重要治疗措施

(1)氧疗适应证:呼吸衰竭病人PaO2<60mmHg,是氧疗的绝对适应证,氧疗的目的是使PaO2>60mmHg。

(2)氧疗的原则:

①I型呼吸衰竭:多为急性呼吸衰竭,应给予较高浓度(35%<吸氧浓度<50%)或高浓度(>50%)氧气吸入。使PaO2迅速提到60~80mmHg

②II型呼吸衰竭:给予低流量(1~2L/min)、低浓度(<35%)持续吸氧。慢性呼吸衰竭,通常要求氧疗后 PaO2维持在60mmHg或SaO2在90%以上。以防因缺氧完全纠正,使外周化学感受器失去低氧血症的刺激而导致呼吸抑制,反而会导致呼吸频率和幅度降低,加重缺氧和CO2潴留。

(3)氧疗疗效的观察:

若呼吸困难缓解、发绀减轻、心率减慢、尿量增多、神志清醒及皮肤转暖,提示氧疗有效。若发绀消失、神志清楚、精神好转、PaO2>60mmHg、PaCO2<50mmHg,考虑终止氧疗,停止前必须间断吸氧几日后,方可完全停止氧疗。

若意识障碍加深或呼吸过度表浅、缓慢,提示CO2潴留加重,应根据血气分析和病人表现,遵医嘱及时调整吸氧流量和氧浓度。

对症护理

(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咳痰。病情严重、意识不清病人,应及时吸痰。遵医嘱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口服或雾化吸入祛痰药。

(2)建立人工气道

对于病情严重又不能配合,昏迷、呼吸道大量痰液潴留伴有窒息危险或PaCO2进行性增高的病人,若常规治疗无效,应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支持。

对烦躁不安,夜间失眠病人,禁用麻醉剂,慎用镇静剂,以防止引起呼吸抑制。吸痰注意事项:由于呼吸衰竭的病理机制,病人不能长时间耐受缺氧,吸痰过程中应做到一慢二快三忌,即退吸痰管慢;进管与整个吸痰过程宜快;一次吸痰中忌反复抽插吸痰管,忌负压过大,忌在严重低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心律明显异常情况下吸痰。

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吸氧各2 min,可有效预防缺氧而窒息。

吸气时可见胸骨上窝、两侧锁骨上窝以及下部肋间隙均显凹陷,称“三凹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