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0各省市区常住人口变化情况
深圳市2000年与2010年人口普查(深圳杯)
全市按
2000年11月1日0时普查标准时间登记的人口为700.84万人[注3](以普查登记人口为基础,结合第四季度我市人口变动情况,按1999年可比口径计算,2000年深圳市人口统计年报的年末常住人口为
432.94万人)。
其中本市户籍人口121.48万人[注4],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
一座仍然年轻的城市
“深圳仍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人口红利效应将会持续较长时间。”市统计局人士说。
普查资料显示: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
101.88万人,占
9.84%;15-64岁人口为
915.64万人,占
88.40%;65岁及以上人口为
18.28万人,占
1.76%。
深圳仍属于年轻人城市,据初步统计测算,全市人口平均年龄为30岁左右;深圳还处于旺盛的“人口红利”期,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
84.34万人,占12.03%。
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数变化如下:
具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由4467人上升为8060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由194人上升为22338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由43528人上升为52170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由21589人下降为12034人。
4、在户籍人口中,包括了户籍在本市,但已离开本市半年以上的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
5、家庭户人口不包括现役军人,也不包括相互之间没有家庭成员关系、集体居住的人。
深圳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常住人口1035.79万昨日从深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新闻通报会上获悉,深圳常住人口为
1035.79万。记者同时了解到,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相比,深圳10年间增加常住人口335万人,年均人口增长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新闻媒体的积极配合下,经过近千万普查人员的奋力拼搏和十三亿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人口普查顺利完成现场登记、复查和事后质量抽查等工作,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予以公布。
一、人口总量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性别构成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四、年龄构成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五、民族构成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
北京市2010年人口统计情况
北京市2010年人口统计情况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961.2万人这次人口普查北京市共登记常住人口1961.2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604.3万人,增长44.5%。
平均每年增加60.4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8%。
全市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京人员为704.5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外省市来京人员增加447.7万人,平均每年增加44.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6%。
外来人口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18.9%提高到2010年的35.9%。
外来人口增长是我市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家庭户平均户规模继续缩小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668.1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639.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3.6%。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1人减少了0.46人。
家庭户规模缩小,主要是由于生育水平不断下降、生活观念发生变化、人口迁移流动增加等因素的影响。
三、常住人口性别比略有下降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012.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1.6%;女性为948.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8.4%。
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8,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9相比略有下降。
四、人口年龄构成发生变化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68.7万人,占8.6%;15-64岁人口为1621.6万人,占82.7%;65岁及以上人口170.9万人,占8.7%。
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减少15.7万人,比重下降5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增加563.4万人,比重上升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56.6万人,比重上升0.3个百分点。
另外,60岁及以上人口24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2.5%,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75.9万人,比重没有变化。
五、各少数民族人口占常住人口的4.1%北京市有56个民族,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881.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5.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80.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1%。
近年来贵州各民族人口数量变化原因及思考
近年来贵州各民族人口数量变化原因及思考2000 年11 月 1 日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贵州省总人口为35 247 695 人。
其中,汉族为21 911 687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2.16%,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3 336 008 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7.84%。
在少数民族中,被有关部门认定为世居贵州的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壮族、瑶族、满族、蒙古族、羌族、仫佬族、毛南族、畲族十七个,总人口为12 529 342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3.95% ( 还有一部分是待识别民族人口) 。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贵州省总人口为34 748 556 人,其中,汉族人口为22 344 156 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4.30%。
在少数民族中,世居贵州的十七个民族总人口为12 404 400 人,占全省人口的35. 70% ( 还有一部分是待识别民族人口) 。
一、2000 ~2010 年各民族人口数量变化从2000 年到2010 年,贵州全省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在各民族人口中,苗、布依、侗、彝、仡佬、水、瑶、蒙古、仫佬、毛南族、畲、白等12 个民族人口负增长。
人口增长的民族有汉、土家、回、壮、满、羌、毛南7 个民族。
二、各民族人口数量变化原因分析从第五次人口普查到第六次人口普查,贵州各民族人口多是以负增长为主,与2000 年以前的历次人口普查不同,前几次人口普查时各民族人口多是增长,如1953 年到1964 年,只有瑶族人口出现负增长,其他民族人口都是增长; 1964 年到1982 年,全部人口都是增长,且增长的速度还较快; 1982 年到1990 年,仫佬族人口为负增长,其他民族为增长; 1990 年到2000 年,则全部为增长,且速度较快,[2]具体数据详见表2。
2000 年到2010 年,贵州省各民族是以负增长为主,也就是说,这一阶段贵州各民族人口增长是以负增长为主的民族占多数。
中国各省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排名
中国各省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排名作者:PHBang 来源:综合时间:2014年11月24日据全国老龄办的调查数据,截止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0.97%,并且以每年3.2%的速度递增,2014年将达到2亿,2026年将达到3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4亿的规模。
21世纪,全国老龄办将百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快速老龄化阶段(2001~2020年),这一阶段,中国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
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
第二阶段是加速老龄化阶段(2021~2050年),这一阶段中国平均每年增加620万老年人口。
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
第三阶段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2100年),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80岁老人占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30%,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排名:第1名:重庆2010年,重庆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7%,为中国“最老”的地区。
第2名:四川2010年,四川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2.08个百分点,略低于重庆,居全国前列。
预计:四川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从2000年623.2万人上升到2020年1488.1万人,年均增长率4.45%。
其相对人口比重将从2000年的7.24%上升到2020年的16.19%。
第3名:江苏南通共有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170.8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23.5%,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全省乃至全国平均水平。
第4名:辽宁截至2010年末,全省户籍总人口为4265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691万人。
全省老年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例为16.21%,与全国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13.26%相比,高出2.95个百分点,老龄化程度在全国排名第六位。
新高中地理高考 2021届小题必练16 城市化 学生版
小题必练16:城市化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2020·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小镇空间格局演化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小镇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是A.产业结构B.人口素质C.环境质量D.交通方式2.“现代拓展区”的建立有利于A.减轻自然灾害B.提高环境容量C.保护传统地域文化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近20年来,四川省城乡人口大量流向东部沿海城市,城乡居民的收入较多来自于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收入返还。
该省县域城镇化呈现出特殊发展模式:人口流出越多,城镇化速度越快(进城人群主要是农村留守的老人与儿童),县城就越繁荣。
下表是2000~2015年四川省各层级城镇化水平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20年来,四川省县域城镇化的主要驱动力是①本地工业化②异地工业化③乡镇旅游业发展④生活和教育需求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该省县域城镇化速度远超地级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县域(与地级市辖区相比)①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②农村人口比例较高③城镇住房价格相对较低④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3.今后推动该省县域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是A.增加城镇住房供给量B.降低城市入户门槛C.完善社会养老保障D.多元发展本地产业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
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4.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A.先增后减B.不断增加C.先减后增D.逐渐减少5.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国内常见的城市首位度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将首位城市GDP占全省城市GDP的占比视为城市首位度;二是将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规模之比视为城市首位度。
2020年前中国人口大迁移报告:一场你死我活的城市战争
2020年前中国人口大迁移报告:一场你死我活的城市战争中国的经济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前三十年支撑起中国经济的很大一部分低端制造业在可预见的将来应该会被初级的服务业所取代,而能够聚集起服务业的,为其提供足够的劳动力和市场空间的,只有大型或者超大型的城市群。
看清了人的流动趋势,就能找准财富的聚集趋势。
今天带来这篇中信建投的报告,他们借助BAT带来的互联网大数据,把全国各个省市区域人口流动的脉络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来,让我们得以用更加多元化的角度来审视城市人口战争,为房地产行业城市之间的选择带来参考意义。
零和博弈——渐行渐近的城市战争内生性人口红利的趋缓回顾我国快速发展的30年,本质是人口红利加速释放的30年,这期间我国总人口净增加了3.24亿,其中15岁至64岁的人口数量保持了12年的连续增长,人口红利的快速释放也加速了城乡的聚集,2014年人口密度也比1980年增长了38%,城镇化率从80年代初不到20%的水平晋升至50%以上,带动了人口布局的重构,也推动了城市群发展以及房地产行业的需求释放。
但进入“十二五”末,人口红利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各个学界关注的问题。
一方面,人口总量增速开始下行,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下降至5%以下,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另一方面,劳动力人口占比也出现拐头,抚养比正逐步抬升。
我们此前在年度策略中做过测算,主流城市的购房年龄段主要集中于25-34岁和35-44岁,这部分人群从2015年开始,占比下滑斜率将逐步加大,虽然我们认为在2025年以前,25-44岁人口的总量依然可以稳定在4亿左右,但从大趋势来看,人口红利的下降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
9%对33%,城市之间的人口争夺战事实上,即使在人口红利持续释放的21世纪,城市之间的人口争夺战就已经开始。
根据北京BCL的街道精度的数据研究,全国39007个乡镇街道的平均密度为873人/平方公里,到2010年则上升到977人/平方公里,人口增长的趋势延续,但是这10年间依然有33%的街道人口密度出现了下降,而出现大幅增长的街道仅有9%。
2010全国各省GDP、百强市、百强县、情况资料
2010全国百强县格局在全国百强县中,江苏、浙江、山东三省占的比例最大。
江苏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全国十强县中占有7席。
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排序变化比较大,全国百强县格局悄然改变。
老牌百强县出现分化,一部分已经成为中心城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部分发展相对较慢,退出了百强县行列。
广东省百强县数目历史上曾达到15个之多,后来有6个改成市辖区,有7个退出百强县。
在新兴百强县中,江苏省百强县由苏南向苏北“北上”;山东省百强县由胶东半岛向鲁中“西进”;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强县迅速崛起,现在中部地区已经崛起16个全国百强县,西部地区已大开发出6个全国百强县;全国百强县的格局正在改变。
1.江苏江阴市R1T2005 相对稳定A级3 江苏张家港市R3T2005 相对稳定A级4 江苏常熟市R4T2005 相对稳定A级5 福建晋江市R5T2005 相对稳定A级6 江苏吴江市R6T2005 相对稳定A级7 浙江慈溪市R7T2005 相对稳定A级8 浙江绍兴县R8T2005 相对稳定A级9 江苏宜兴市R9T2005 相对稳定A级10山东荣成市R10T2005 相对稳定A级11浙江余姚市R11T2005 相对稳定A级12浙江义乌市R12T2005 相对稳定A级13江苏太仓市R13T2005 相对稳定A级14浙江诸暨市R14T2005 相对稳定A级15浙江温岭市R15T2005 相对稳定A级16山东文登市R16T2005 相对稳定A级17福建福清市R17T2005 相对稳定A级18浙江乐清市R18T2005 相对稳定A级19广东增城市R19T2005 相对稳定A级20浙江瑞安市R20T2005 相对稳定A级21浙江海宁市R21T2005 相对稳定A级22山东邹城市R22T2005 相对稳定A级23山东龙口市R23T2005 相对稳定A级25山东胶南市R25T2005 相对稳定A级26江苏丹阳市R26T2005 相对稳定A级27山东即墨市R27T2005 相对稳定A级28浙江富阳市R28T2005 相对稳定A级29山东寿光市R29T2005 相对稳定A级30山东胶州市R30T2005 相对稳定A级31山东滕州市R31T2005 相对稳定A级32福建南安市R32T2005 相对稳定A级33山东章丘市R33T2005 相对稳定A级34山东平度市R34T2005 相对稳定A级35福建惠安县R35T2005 相对稳定A级36江苏海门市R36T2005 相对稳定A级37辽宁海城市R37T2005 相对稳定A级38山东莱州市R38T2005 相对稳定A级39江苏通州市R39T2005 相对稳定A级40山东新泰市R40T2005 相对稳定A级41新疆库尔勒市R41T2005 相对稳定A级42浙江上虞市R42T2005 相对稳定A级43河北迁安市R43T2005 相对稳定A级44四川双流县R44T2005 相对稳定A级45河南巩义市R45T2005 相对稳定A级47浙江平湖市R47T2005 相对稳定A级48福建石狮市R48T2005 相对稳定A级49山东兖州市R49T2005 相对稳定A级50山东诸城市R50T2005 相对稳定A级51江苏泰兴市R51T2005 相对稳定A级52江苏启东市R52T2005 相对稳定A级53湖南长沙县R53T2005 相对稳定A级54江苏溧阳市R54T2005 相对稳定A级55河北遵化市R55T2005 相对稳定A级56江苏江都市R56T2005 相对稳定A级57山东招远市R57T2005 相对稳定A级58上海崇明县R58T2005 相对稳定A级59浙江东阳市R59T2005 相对稳定A级60浙江临海市R60T2005 相对稳定A级61福建长乐市R61T2005 相对稳定A级62山东邹平县R62T2005 相对稳定A级63山东肥城市R63T2005 相对稳定A级64浙江嘉善县R64T2005 相对稳定A级65浙江长兴县R65T2005 相对稳定A级66江苏东台市R66T2005 相对稳定A级67浙江海盐县R67T2005 相对稳定A级69辽宁普兰店市R69T2005 相对稳定A级70山东乳山市R70T2005 相对稳定A级71辽宁庄河市R71T2005 相对稳定A级72浙江宁海县R72T2005 相对稳定A级73河南偃师市R73T2005 相对稳定A级74浙江永康市R74T2005 相对稳定A级75浙江玉环县R75T2005 相对稳定A级76北京密云县R76T2005 相对稳定A级77江苏金坛市R77T2005 相对稳定A级78山东蓬莱市R78T2005 相对稳定A级79浙江象山县R79T2005 相对稳定A级80浙江临安市R80T2005 相对稳定A级81山西河津市R81T2005 相对稳定A级82河北武安市R82T2005 相对稳定A级83浙江德清县R83T2005 相对稳定A级84山东莱西市R84T2005 相对稳定A级85辽宁大石桥市R85T2005 相对稳定A级86江苏靖江市R86T2005 相对稳定A级87江苏如东县R87T2005 相对稳定A级88广东高要市R88T2005 相对稳定A级89内蒙古准格尔旗R89T2005 相对稳定A级91浙江奉化市R91T2005 相对稳定A级92广东开平市R92T2005 相对稳定A级93江苏仪征市R93T2005 相对稳定A级94江苏铜山县R94T2005 相对稳定A级95山东桓台县R95T2005 相对稳定A级96江苏海安县R96T2005 相对稳定A级97浙江苍南县R97T2005 相对稳定A级98江苏大丰市R98T2005 相对稳定A级99山东曲阜市R99T2005 相对稳定A级100福建安溪县R100T2005 相对稳定A级国家2010年发布各省市GDP排名2010发布了各省市自治区GDP排行榜:名次 GDP(亿元)增长(%)常驻人口(万人)人均GDP(元)1 广东37775.49 5.83% 9449 399782 山东33621.32 8.20% 9367 358933 江苏33478.76 10 .45% 7625 439074 浙江22716.98 5.73% 5060 448955 河南19724.73 7.16% 9360 210736 河北17067.99 5.44% 6943 245837 辽宁14696.23 9.18% 4298 341938 上海14344.73 4.72% 1858 772059 四川14050.78 12.35% 8127 1728910 湖南 12939.85 10.25% 6355 1935511 湖北12866.05 10.91% 5699 2205012 福建11855.08 9.14% 3581 3310613 北京11469.28 9.36% 1633 7023414 安徽10191.48 14.85% 6118 1665615 内蒙古8967.52 15.55% 2405 3728716 黑龙江8257.24 -0.63% 3824 2159317 广西7903.47 10.21% 4768 1657618 陕西7752.20 13.8% 3748 2049719 吉林7072.25 10.09% 2730 2590620 天津7068.56 9.52% 1115 6339521 山西7050.38 1.62% 3393 2077922 江西6954.12 7.32% 4368 1592123 云南6178.25 8.39% 4514 1368724 重庆5693.58 11.73% 2816 2021925 新疆4005.41 -4.70% 2095 1911926 贵州3662.43 9.88% 3975 921427 甘肃3373.78 6.23% 2619 1288228 海南1585.19 8.65% 845 1876029 宁夏1198.15 11.98% 610 1964230 青海1012.69 5.38% 552 1834631 西藏 434.34 10.80% 284 152942010发布的中国城市GDP排行榜60强1、上海市14900.93亿元增长8.2% (沪)2、北京市11865.9亿元增长10.1% (京)3、广州市9112.76亿元增长11.5% (广东1)4、深圳市8201.24亿元增长10.5% (广东2)5、天津市7500.8亿元增长16.5% (津)6、苏州市7400亿元增长11% (江苏1)7、重庆市6527亿元增长14.9% (渝)8、杭州市5098.66亿元增长10% (浙江1)9、无锡市5000亿元增长11.5%(江苏2)10、青岛市4900亿元增长11%(山东1)11、佛山市4814.50亿元增长13.5% (广东3)12、武汉市4500亿元增长13% (湖北1)13、大连市4410亿元增长15%(辽宁1)14、成都市4380亿元增长10% (四川1)15、沈阳市4350亿元增长14.1%(辽宁2)16、宁波市4214.6亿元增长8.6% (浙江2)17、南京市4170亿元增长11.5% (江苏3)18、唐山市3800亿元增长11% (河北1)19、东莞市3763.26亿元增长5.3%(广东4)20、烟台市3720亿元增长12.4%(山东2)21、郑州市3365亿增长12% (河南1)22、济南市3350亿元增长12%(山东3)23、长沙市3300亿元增长14.5%(湖南1)24、哈尔滨市3258.1亿元增长13%(黑龙江1)25、石家庄市3110亿元增长11.1%(河北2)26、泉州市3002.12 增长12.5% (福建1)27、长春市2919亿元增长15%(吉林1)28、潍坊市2791亿元增长12%(山东4)29、南通市2760亿元增长14%(江苏4)30、西安市2719.1亿元增长14.5% (陕西1)31、淄博市2576亿元增长12%(山东5)32、温州市2527.88亿元增长8.5% (浙江3)33、福州市2520.69亿元增长12% (福建2)34、常州市2430亿元增长11.4%(江苏5)35、绍兴市2375.46亿元增长9.3%(浙江4)36、济宁市2280亿元增长14% (山东6)37、徐州市2220亿元增长13.5%(江苏6)38、邯郸市2220亿元增长11% (河北3)39、大庆市2120亿元增长12.1%(黑龙江2)40、临沂市2110.18亿元增长13.4%(山东7)41、鄂尔多斯2100亿元增长23% (内蒙古1)42、洛阳市2074亿元增长13% (河南2)43、东营市2060亿元增长11.8%(山东8)44、台州市2025.47亿元增长8.5% (浙江5)45、包头市2000亿元增长18%(内蒙古2)46、合肥市2000亿元增长17% (安徽1)47、威海市1970亿元增长11% (山东9)48、嘉兴市1917.96亿元增长9.3% (浙江6)49、鞍山市1915亿元增长12%(辽宁3)50、沧州市1862.5亿元增长11% (河北4)51、盐城市1860亿元增长13.5%(江苏7)52、南昌市1820亿元增长13% (江西1)53、昆明市1808亿元增长12% (云南1)54、扬州市1800亿元增长13.5%(江苏8)55、保定市1790亿元增长12% (河北5)56、南阳市1780亿元增长11% (河南3)57、金华市1765.94亿元增长9% (浙江7)58、泰安市1700亿元增长13%(山东10)59、泰州市1650亿元增长14%(江苏9)60、厦门市1619亿元增长8%(福建3)2010年全国各城市GDP排名前50名常住人口万、全国人均GDP排名排名城市生产总值常住人口万全国人均GDP排名1 上海市14900.9 沪1888 82 北京市11865.9 京1664 173 广州市9112.7 广东1 1011 64 深圳市8201.2广东2 876 55 天津市7500.8 津1176 226 苏州市7400 江苏1 629 37 重庆市6528.7 渝2832 100+8 杭州市5098.6 浙江1 791 219 无锡市5000 江苏2 604 910 青岛市4850 山东1 838 2411 佛山市4814.5广东3 596 1212 成都市4502.6 四川1 1270 7313 武汉市4500 湖北1 897 4314 大连市4410 辽宁1 613 1815 沈阳市4359 辽宁2 776 3216 南京市4230.2 江苏3 758 2917 宁波市4214.6 浙江2 568 1318 唐山市3850 河北1 729 3419 东莞市3763.2 广东4 694 2320 烟台市3720 山东2 701 3321 济南市3350 山东3 605 4122 郑州市3300 河南1 739 4823 长沙市3300 湖南1 658 3924 哈尔滨3258.1黑龙江1 988 8225 石家庄3110 河北2 970 8126 泉州市3002 福建1 779 5927 长春市2919 吉林1 747 6028 潍坊市2910 山东4 889 8929 南通市2760 江苏4 763 5830 西安市2719.1 陕西1 837 9431 温州市2530 浙江3 791 7432 福州市2524福建2 683 6633 常州市2518.6 江苏5 440 2534 淄博市2450 山东5 450 2635 绍兴市2375.4浙江4 571 5036 济宁市2280 山东6 822 9237 徐州市2220 江苏6 917 100+38 邯郸市2150 河北3 850 100+39 大庆市2120 黑龙江2 277 840 包头市2100 内蒙古1 247 1141 鄂尔多斯2100内蒙古2 158 142 临沂市2100 山东7 1168 150+43 东营市2060山东8 201 444 洛阳市2030 河南2 642 7745 台州市2025 浙江5 574 6246 合肥市2000安徽1 486 5747 威海市1970山东9 279 1648 嘉兴市1917.9 浙江6 423 4549 鞍山市1915 辽宁3 350 3850 沧州市1900河北4 696 100+2010中国人均收入排名前五十名都突破了万元大关。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学案:第2部分 第5章 第2讲 人口的迁移 Word版含答案
第2讲人口的迁移考纲考点知识细化能力要求应用实践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的含义正确区分人口移动现象分析人口统计图表、考查人口迁移特点及原因国际人口迁移历程、特点简图示意大洲之间的人口迁移我国国内人口迁移表现特点解读“闯关东”“走西口”“孔雀东南飞”抓住人口发展指标的变化,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能分别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影响规范全面表述研究区域人口的变化,考查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影响规范全面表述关注人口迁移新动向,考查人口迁移影响(对应学生用书第129页)1.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1)概念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2)分类人口迁移――→是否跨国界⎩⎨⎧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3)国际人 口迁移 ⎩⎪⎨⎪⎧新大陆发现前:集中在旧大陆新大陆发现后:出现跨洲迁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劳务输出成为主要形式;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人口迁移流向发生一些变化(4)国内人口迁移①我国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a .历史上:发生过大规模的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人口迁移。
b .清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人口自由迁移较少;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频繁,迁移规模加大,流向以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为主。
②重要形式:城乡间人口迁移。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特别提醒] 我国的“民工流”的新变化镇化进程加快导致民工流动方向的改变。
一、综合思维——正误判断1.高中毕业去外地上大学属于人口迁移。
(√)2.“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是我国历史上的国内人口迁移。
(×) 3.南美洲始终是主要的人口迁入地区。
(×)4.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外流也会影响其经济发展。
(√)二、地理实践力——读图填空读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人口迁入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上海和北京等,人口迁出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广西、四川等。
上海人口变化及结构变化分析
历年上海市人口数目变化情况(参考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历史年份1953年(一普)1964年(二普)1982年(三普)1990年(四普)2000年(五普)2010年(六普)人口数量6204417人620.44万10816458人1081.65万11859748人1185.97万13341896人1334.19万16407734人1640.77万23019196人2301.92万一、人口性别1、常住人口性别比微升上海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上海2301.92万常住人口中,男性1185.49万人,占总人口的51.5 %;女性1116.43万人,占48.5 %;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6.19,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相比,上升0.51。
其中,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为118.7,比“五普”时下降11.27个百分点。
2、婴幼儿性别比上升“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上海0-3岁婴幼儿性别比为113.71 ,比“五普”上升3.23 ,且0-3岁年龄段每岁组的性别比均高于“五普”。
其中,外来常住人口0-3岁组婴幼儿性别比为126.13,比常住人口高12.42 ,而户籍常住人口0-3岁组婴幼儿性别比为106.09(见图1)。
显然,外来常住人口婴幼儿的性别比偏高,拉升了全市0-3岁组人口的性别比。
图1 上海0-3岁组婴幼儿年龄性别比3、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下降“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上海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中,男性占52%,女性占48%,性别比为108.41,比“五普”时下降2.06。
其中,户籍常住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为101.43,比“五普”时下降3.96;外来常住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为117.47,比“五普”下降13.31(见图2)。
10年来,外省市女性大量流入,拉低了上海的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
图2 上海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4、老年人口性别比提高由于老年女性人数高于男性,所以上海老年人口性别比低于100。
上海人口变化及结构变化分 析
历
史 1953年 1964年(二 1982年(三 1990年(四 2000年(五 2010年(六
年 (一普)
普)
普)
普)
普)
份
人 6204417 10816458 11859748 13341896 16407734 23019196
口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三、人口老龄化 1、老龄化有所缓解并呈高龄化态势 上海自1979年进入老龄化,比全国早了20年。随后的历次普查资料 显示,上海老年人口规模不断上升,老龄化程度不断深化(见表 3)。“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上海老龄化程度略有缓解,这主要是由 于以劳动年龄为主的外来人口大量流入,一定程度延缓了上海人口老龄 化逐渐加剧的趋势。 表3 上海人口年龄构成类型 单位:%
同时,上海老龄化进程呈现出高龄化态势。普查资料显示,上海老 年人口比重变化不大,但老年人口中高龄人口(80岁及以上)比重上升 明显。2010年,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比重已超过高龄型老年人口标准的 下限,老年人口年龄中位数和低龄老人比重等指标长期徘徊在高龄型老 年人口标准的边缘(见表4)。
表4 上海老年人口年龄类型 单位:%
4、老年人口性别比提高 由于老年女性人数高于男性,所以上海老年人口性别比低于100。 “六普”资料显示,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和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性别
比均高于“五普”,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性别比为91.7,比“五普”时提高 7.69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性别比为85.19,提高5.03;80岁及以上老年 人口性别比为65.76,提高6.69(见图3)。
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年龄金字塔呈“伞”型结构,主要表现为少儿比 重偏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老年人口比重偏高(见图5)。
1990-2010年全国及各省(市、区)人口数(来源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11》)
9380 5710 6326 9194 4660 828
9392 5693 6342 9442 4719 836
9360 5699 6355 9660 4768 845
9429 5711 6380 9893 4816 854
9487 5720 6406 10130 4856 864
9405 5728 6570 10441 4610 869
3481 2378 474 504 1632
注:1.本表数据均为年末人口数。 2.全国人口数中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人口。 3.全国人口数中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分地区人口数中未包括。 Note: a) Data in this table are the year-end population.
2141 7762 5212 6135 3639 4400 9417
2210 7810 5276 6131 3666 4432 9470
2303 7869 5447 5957 3693 4462 9588
9667 5685 6663 8963 4857 811
9717 5698 6698 9111 4889 818
3618 2543 510 543 1774
3644 2515 517 554 1849
3653 2523 523 563 1876
3662 2531 529 572 1905
调查基础上,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有所修订。
ng SAR, Macao SAR and Taiwan Province. in the national total population, but are not included in the
4.1990、2000、2010年数据为当年人口普查数据推算数;其余年份数据在年度人口抽样调查基础上,根据人口普查数据
2000-2010各省人口数
[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总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时间]/[指标2000 13821001674432972376423827282001 13831004669932722377419426912002 14231007673532942379420326992003 14561011676933142380421027042004 14931024680933352384421727092005 15381043685133552386422127162006 15811075689833752397427127232007 16331115694333932405429827302008 169511766988.823410.612413.734314.727342009 17551228.167034.43427.362422.0743192739.552010 1961.91299.297193.63574.112472.184374.92746.6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总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368916747438467759863471414090799256 381116147355461363283440418690419555 381316257381464763383466422290829613 381517117406468064103488425491259667 381717427433472064613511428491809717 382017787475489861203535431192489380 382318157550498061103558433993099392 382418587625506061183581436893679360 3825.391888.467677.351206135360444009417.239429 3826192177255180613136274432.169470.39487 3833.42302.667869.345446.515956.7136934462.259587.869405.47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总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60286440864244897873090832935254288 59756596778347887963097864037994287 59886629785948228033107867338374333 60026663795448578113130870038704376 60166698830448898183122872539044415 57106326919446608282798821237304450 56936342930447198362808816937574483 56996355944947688452816812737624514 5711638095444816854283981383792.734543 5720640696384856864.072859818537984571 5727.916570.110440.964610868.552884.628044.923478.944601.6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总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262360525625185621925 263365925755235631876 267367425935295721905 270369026035345801934 274370526195395881963 277372025945435962010 281373526065486042050 284374826175526102095 28737622628.12554.3617.692130.8290.0337722635.46557.3625.22158.63 300.723735.232559.98563632.962185.11。
2000_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人口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_王露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69卷第12期2014年12月V ol.69,No.12December,2014收稿日期:2013-09-23;修订日期:2014-05-16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项目(201011)[Foundation:Foundationof the Key Laboratory,MLR,China;Foundation of Bureau of Floating Population,NHFPC,China,No.201011]作者简介:王露,博士生,主要从事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研究。
E-mail:wangl.11b@通讯作者:封志明,博士,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0361M),主要从事国土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研究。
E-mail:fengzm@1790-1798页2000-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人口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王露,封志明,杨艳昭,游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摘要:人口空间分布及其集疏变化是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科学基础之一。
2000-2010年中国人口变化格局及其驱动因素有待进一步梳理。
鉴于此,以分县为基本研究单元,利用2000年与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首先根据人口密度变化将中国不同地区划分为快速增加、缓慢增加、缓慢降低和快速降低四个类型,并分析其空间格局与地域特征。
在此基础上,选取11个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全国及四类地区的人口密度变化影响因素及其地域差异进行了定量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①相较于2000年,2010年全国超过60%的分县单元人口密度增加,平均增速为21人/km 2,主要分布在城镇密集地区;不到40%的分县单元人口密度减少,平均降低13人/km 2,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省份、老城区和边境地区;②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密度变化均有影响,但社会经济因素影响更大。
2000年至2010年全国城镇家庭住房状况变动
2000年至2010年全国城镇家庭住房状况变动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首次对居民住房状况进行调查,由于其覆盖面广、专业性强、样本量大,能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全国居民住房状况,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再次对住房状况予以统计。
2000年至2010年我国GDP年均增速9.6%,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年均增速2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280元增至19109元,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住房状况也会有所变化。
本文依据两次住房状况调查数据以家庭户为单位重点分析城镇家庭十年来住房状况的变动情况。
一、总量规模变动:城镇化加快,镇快于城市(一)城镇家庭户数量2000年至2010年,全国城镇家庭户占全国家庭户比重由38.6%增至51.5%,其中城市家庭户户数由8488.9万户增至12866.1万户,占比由24.9%增至32.0%,增幅约达51.6%,镇家庭户户数由4640.9万户增至7852.8万户,占比由13.6%增至19.5%,增幅达69.2%。
由此看出我国城镇家庭户数量在不断增大,且镇的数量级扩张要快于城市,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将不断得到推动。
图1 2000年-2010年城镇家庭户占全国家庭户比重变动情况(二)城镇家庭户规模2000年至2010年,我国城镇家庭户规模由3.11人将至2.85人,其中城市家庭户规模由3.03人降至2.71人,镇家庭户规模由3.26人降至3.08人。
伴随着城镇家庭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城镇家庭户规模有所减少,同时这也与我国近年来人口增速下降有关。
图2 2000年-2010年城镇家庭户规模变动情况二、住房条件变动:居住面积及设施不断改善(一)住房面积1.户均住房间数2000年至2010年全国户均住房间数由2.7间增至3.1间,其中城市户均住房间数由2.3间增至2.4间,变动较小;镇户均住房间数由2.6间增至3.1间,增幅较大。
我国近十年整体住房拥挤程度降低,且镇住房条件改善情况要好于城市。
2021年人教版(2019)必修2地理第一章_人口单元复习题含答案
2021年人教版(2019)必修2地理第一章人口单元复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生活方式型移民”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喧嚣。
据此完成(1)~(3)题。
(1)“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A.环境条件的差异B.就业机会的差异C.经济水平的差异D.投资政策的差异(2)形成“生活方式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缓解人地矛盾B.改善环境质量C.降低住房价格D.带动服务业发展(3)可导致迁入地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是()A.科技水平提高B.资源过度使用,利用率低下C.环境质量相对稳定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2. 下列表示影响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的是()A.矿产资源丰富B.文化教育发达C.土壤盐渍化D.人口老龄化3.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省级行政区两个地区人口统计图。
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1)据材料推断导致甲、乙两地区人口数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交通C.气候D.水资源(2)乙地区人口数量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A.计划生育政策有力,人口出生率下降B.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死亡率升高C.人口的净迁出率大于人口自然增长率D.生育观念改变,人口出生率下降4. 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历史时期估算的环境人口容量相同B.对外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C.科技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小D.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小5. 湖南省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北部低平,形成向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下图为湖南省某年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湖南省人口分布的特点是()A.南部人口密度最大B.西部人口密度较小C.中部人口密度最小D.自南向北数量递减(2)影响湖南省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交通B.经济水平C.地域文化D.地形6. 人口的迁移往往造成的影响有()①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人地矛盾②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联系③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巨力④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的环境问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于2020年11月1日正式开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数据来源: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二号公报
从中可以看出,京津沪广浙这五个沿海发达地区人口增长比例较高,重庆贵州湖北安徽四川等人口流出比例最多,由此可以看出全国人口在空间上的重新分布。
其中,广东的人口超过一亿成为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北京的人口增长幅度超过上海
西藏新疆宁夏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增长也较为迅速
2000年人口 2010年
人口
增长率
增
长数
北京市1382 1961 1.419129378 579 上海市1674 2302 1.375098447 628 天津市1001 1294 1.29252987 293 广东省8642 10430 1.206932793 1788 浙江省4677 5443 1.163713727 766 西藏自治区262 300 1.145864885 3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25 2181 1.133160208 256 宁夏回族自治区562 630 1.121236655 68 海南省787 867 1.101844727 80 青海省518 563 1.086239768 45 山西省3297 3571 1.083169882 274 江西省4140 4457 1.076509058 317 云南省4288 4597 1.071973857 309 河北省6744 7185 1.065453766 441 福建省(不含金门、马祖等岛
屿)
3471 3689 1.062927571 218 江苏省7438 7866 1.057541046 428 山东省9079 9579 1.055105904 500 内蒙古自治区2376 2471 1.039828325 95 黑龙江省3689 3831 1.038553104 142 陕西省3605 3733 1.035433509 128 辽宁省4238 4375 1.032239807 137
广西壮族自治区4489 4603 1.025320316 114 湖南省6440 6568 1.019933571 128 河南省9256 9402 1.015812089 146 吉林省2728 2746 1.006682441 18 甘肃省2562 2558 0.998253474 -4 安徽省5986 5950 0.993994487 -36 贵州省3525 3475 0.985715404 -50 四川省8329 8042 0.965520471 -287 湖北省6028 5724 0.949531188 -304 重庆市3090 2885 0.93353301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