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酶反应核酸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合集下载

端粒酶活性检测研究进展

端粒酶活性检测研究进展

第18卷第1期2018年3月应用技术学报JOURNAL OF TECHNOLOGYV0I.I8N0.IMar. 2018文章编号 $096-3424(2018)01-0001-13D O I:10. 3969/j.issn.2096-3424. 2018. 01. 001端粒酶活性检测研究进展郑婷婷,冯恩铎,田阳(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上海200241)摘要:端粒酶是细胞内常见的一种逆转录酶,其功能在于维持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端粒的长度。

端粒酶活性的异常升高通常与肿瘤细胞的产生以及生长相关。

端粒酶的活性已经成为了癌症诊疗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生物标志物。

因此,对于端粒酶活性准确且高效的定量分析检测方案是当今分析科学,临床医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

随着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超高性能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案。

总结了近5年来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案的发展全貌并且预估了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端粒酶;活性检测;电化学分析;荧光分析;拉曼分析;在体分析;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O 657 文献标志码:AProgress in the Analysis of Telomerase ActivityZHENG Tingling,FENGEnduo,TIAN Yang(School of C hem istry and M olecular E ngineering,East China N orm al U n iv e rs ity,Shanghai 200241,China)Abstract:Telomerase is a common type of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 ce lls,w hich plays an im p orta m aintaining the length of telom eres at the ends of chromosomes.There is always a tig h t relationshipbetween the g ro w th of tu m o r cells and the high expression of telomerase a c tiv ity.Telomerase a c tiv ity hasbeen a very im p o rta n t biom arker in the fie ld of cancer diagnosis and trea tm en t.e fficient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elomerase a c tiv ity is one of the key points in the fie ld of analyticalscience,clinical medicine and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A series of novel telomerase a c tiv ity detectionmethods w ith very good analytical performance have been proposed w 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sting technology.T h is article summarizes telomerase a c tiv ity detection scheme in the recent five yearsand we also forecast the fu tu re developm ent direction of telomerase a c tiv ity detection.Key words:telom erase;a c tiv ity detection;electrochemical analysis;fluorescence analysis;Ramananalysis;in-vivo analysis;research progress端粒是一段具有重复序列(T T A G G G)的D N A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会导致端粒的不断缩短[3]。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手抓羊肉是西北地区餐桌上常见的美食,其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煮熟后蛋白质变性,更容易被人体消化B.蛋白质可分解成氨基酸被人体细胞吸收C.人体细胞的生命活动主要由蛋白质承担D.蛋白质的功能主要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2.Ca2+在维持肌肉兴奋、收缩和骨骼生长等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液中Ca2+含量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下图是Ca2+在小肠的吸收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钙在离子态下易被吸收,维生素D可促进Ca2+的吸收B.Ca2+通过肠上皮细胞腔侧膜Ca2+通道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C.Ca2+通过Ca2+-ATP酶从基底侧膜转出细胞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D.Na+-Ca2+交换的动力来自于Nat的浓度差,属于被动运输3.甲型流感病毒和肺炎支原体都是引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常见病原体。

甲型流感病毒是单链RNA病毒,肺炎支原体是原核生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型流感病毒和肺炎支原体的正常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B.甲型流感病毒和肺炎支原体的遗传物质都集中在拟核区域C.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可能导致原疫苗的保护效果减弱D.肺炎支原体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侵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4.当细胞接受到凋亡信号后,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细胞色素c(参与电子传递)会释放进而引发细胞凋亡。

研究人员用某种药物处理家蚕细胞不同时间后,用凝胶电泳法测定细胞不同结构中细胞色素c及微管蛋白的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凝胶电泳分离不同蛋白分子的关键是所带电荷性质B.细胞色素c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化学反应C.在细胞中含量比较稳定的微管蛋白可作为实验参照D.该种药物可促使细胞色素c释放到细胞质基质5.每条染色体的两个末端DNA片段称为端粒,体细胞的每次分裂,都会使端粒缩短一截,随着端粒缩短、消失,细胞将失去分裂能力。

RET_指样蛋白3_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RET_指样蛋白3_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山东医药2023 年第 63 卷第 35 期RET指样蛋白3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孙程妍,杭晓朦,程凯,陈政华,马维昌,李文杰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山东烟台264100摘要:RET指样蛋白(RFPL)作为一类RET指样蛋白类似物家族,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广泛表达。

RET指样蛋白3(RFPL-3)是RFPL中的一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乳腺癌中,RFPL-3主要通过促进人端粒逆转录酶基因(hTERT)转录和上调端粒酶活性,来介导乳腺癌的发生。

RFPL-3还可以通过MAPK通路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通路以及与p53重要的负调控因子双微体同源基因2(MDM2)竞争p53结合位点,从而促进肺癌的进展。

而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RFPL-3表达下调促进了肿瘤细胞的转移和增殖相关通路激活,包括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黏着斑信号通路、黏附连接信号通路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和Hippo信号通路。

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中,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的重要原因在于RFPL-3对Yes-associated蛋白的修饰,从而激活Hippo信号通路。

因此,RFPL-3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潜在靶点,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关键词:RET指样蛋白3;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恶性肿瘤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35.021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35-0085-03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复发转移仍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主要难题[1]。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寻找恶性肿瘤新的分子标志物以及治疗靶点,避免肿瘤的复发、转移则显得尤为重要。

RET 指样蛋白3(RFPL-3)作为RET指样蛋白(RFPL)家族的主要成员,在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端粒酶

端粒酶

端粒酶抑制剂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新进展近年来,肿瘤细胞永生化的“端粒—端粒酶学说”已为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所证实。

端粒酶是唯一的一种以自身RNA序列为模板将端粒重复序列复制添加到染色体3′末端的核蛋白酶。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人类85%~90%的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呈阳性,端粒酶的激活及端粒长度的稳定与肿瘤、衰老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针对端粒酶基因的调控可以通过抑制端粒酶的活性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并促进其凋亡,具有对肿瘤细胞特异性的作用,是肿瘤靶向治疗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本文中对端粒、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端粒酶活性的调控,端粒酶与肿瘤和衰老的关系,端粒酶抑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在肿瘤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和分析,为进一步开发天然来源的端粒酶抑制剂、研发肿瘤靶向治疗新药提供参考。

1.端粒与端粒酶1.1端粒端粒(T elomers)为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由端粒DNA和端粒蛋白质组成,其DNA 含有大量的TTAGGG n串联重复结构,其功能是完成染色体末端的复制,防止染色体融合、重组和降解,起着保护染色体末段的作用。

端粒是线性DNA,它的末端会随周期性的复制而逐渐缩短。

Muller1于1938年首次发现这一结构并将其命名为端粒(T elomers)。

由于末端复制问题,细胞每分裂1次,端粒就缩短50~100,当端粒缩短到临界长度时,细胞就会出现衰老以致死亡,因此在正常真核细胞中,端粒可被看成是“生命的时钟”或“有丝分裂的计数器”2。

1.2端粒酶端粒酶(T elomerase) 是一种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特异核糖核酸蛋白复合体,具有逆转录的酶活性,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5’-CUAACCCUAAC-3’通过逆转录合成端粒重复序列并连接到染色体末端以补偿细胞分裂时端粒的缩短,使细胞获得无限增殖能力3。

端粒酶的主要功能是:①通过自身的RNA 模板、催化亚单位和辅助蛋白将端粒DNA 添加到染色体的末端;②维持和平衡端粒序列长度;③修复断裂的染色体末端4。

端粒端粒酶研究进展

端粒端粒酶研究进展

端粒端粒酶研究进展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段DNA序列,它起到保护染色体稳定性和完整性的作用。

然而,由于染色体在每次细胞分裂时会缩短一段,当端粒长度过短时,染色体会发生异常,并最终导致细胞老化和死亡。

端粒酶则是一种重要的酶,它能够补充并保持端粒的长度稳定。

近年来,对于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首先,科学家们对于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端粒由重复的TTAGGG序列组成,这些序列会通过端粒酶的作用被补充。

端粒酶主要由两个亚基组成:一个叫做端粒酶反转录酶TERT,另外一个则是端粒酶RNA(TERC)。

TERT具有酶的活性,而TERC则是TERT的模板,用于合成新的端粒DNA。

端粒酶通过不断循环地合成新的端粒DNA来补充端粒的长度,从而延长染色体的寿命。

其次,研究表明端粒和端粒酶在癌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正常细胞中,端粒的长度会随着细胞的分裂而缩短,从而限制了细胞的生命周期。

然而,在肿瘤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会显著增加,导致细胞端粒的长度不断维持,并且细胞可以无限制地分裂。

这种增强的端粒酶活性对于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增殖和转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端粒酶已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开发端粒酶抑制剂,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此外,最近的研究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在衰老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端粒长度会逐渐缩短,从而引发细胞衰老和组织功能下降。

研究人员尝试通过增强端粒酶的活性来抑制细胞衰老,以延长寿命和改善老年病的发生率。

实验证据显示,通过增加端粒酶的表达或给予端粒酶活性的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胞衰老。

这些发现为老年病的治疗和延长寿命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总之,端粒和端粒酶在细胞衰老、癌症等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迅速。

研究人员们对于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逐渐揭示了它们在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深入探究端粒和端粒酶的调控机制,并开发出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手段,为人类健康的维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9年度四川省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精品]

2009年度四川省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精品]

附件二:2009年度四川省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推荐单位泸州医学院所属学校泸州医学院(非部属)课程名称医学遗传学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验(践)课所属一级学科名称医学所属二级学科名称基础医学课程负责人税青林申报日期 2009年4月1日四川省教育厅制二○○九年三月填写要求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课程负责人情况(4)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考试制度及考试方法改革泸州医学院 2008- 2010 第一主研(5)临床医学本科实验教学质量监控的研究泸州医学院 2008-2010 第一主研(6)《医学生物学》院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泸州医学院主持人(7)《医学遗传学》院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泸州医学院主持人(8)医学形态学实验中心建设泸州医学院 2005-2006 主持人之一4.教学相关论文、著作及教材(1)医学遗传学教学反馈信息的初步分析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0,(9)2:7(2)医学生物学多媒体教学初探中国医学生物学研究,2004,4:120- 122(3)医学遗传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主编(4)医学遗传学(案例版)科学出版社(2007)主编(5)医学遗传学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主编(6)基础医学实验教程-形态学实验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主编(7)医学遗传学(第二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编委(8)医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国家十五国家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编委(9)医学生物学(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07)副主编(10)医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学习指导(卫生部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编委(11)SYNOPSIS OF ENGLISH FOR PRE-CLINICAL MEDICINE 四川科技出版社(2003)副主编(12)医学遗传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副主编(13)医用分子细胞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副主编(14)医学生物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副主编5.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1)泸州医学院首届教学名师(2006)(2)泸州市劳动模范(2004)(3)泸州医学院优秀教师( 2005)(4)泸州医学院优秀骨干教师(2006)(5)泸州医学院优秀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6)泸州医学院学生科技活动优秀指导教师(2007)(7)医学生物学科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泸州医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第一获奖者(2008)(8)基础医学实验教材泸州医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研(2008)1-3学术研究1.承担的研究课题(1)乳腺癌组织中端粒酶的表达研究四川省教育厅 1999-2001项目负责人(2)c-myc反义寡核苷酸对MCF-7细胞中hTERT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四川省教育厅 2002-2004 项目负责人(3)孕妇外周血内胎儿有核红细胞的富集分离及遗传学分析四川省计生委2003-2005 项目负责人(4)RNA干扰hTERT基因表达对MCF-7细胞端粒酶活性影响及生长抑制研究四川省科技厅2004-2007 项目负责人(5)靶向性RNA干扰抑制乳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研究四川省卫生厅2007-2009 项目负责人(6)端粒相关双基因联合RNA干扰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研究四川省教育厅2007-2009 项目负责人2.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1)Effects of neferine on potassium channel is guinea pig ventricular ceel and porcine cor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hin J Parmacol and Toxical ,2000,14(6):405-410 通讯作者(2)乳腺癌中端粒酶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大小、TMN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中华综合医学杂志 2003,4(1):3-6 第一作者(3)乳腺癌中端粒酶活性的定量检测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3,20(11):986-988 通讯作者(4)脂质体介导反义核酸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05,21(3):13-16 通讯作者(5)脂质体介导c-myc反义寡核苷酸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肿瘤 2006,26(1):17-20 通讯作者(6)c-myc反义核酸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及hTERT基因表达的影响肿瘤防治杂志 2007,34(1):14-17 通讯作者(7) hTERT-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MCF-7细胞生长、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7, 32(6):561-564 通讯作者(8) siRNA表达载体对MCF-7细胞生长及其hTERT基因表达抑制的研究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8,33(3):246-249 通讯作者(9)特异性siRNA抑制hTERT基因表达的位置及时间效应遗传2008, 30(7):857-862通讯作者(10)乳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定量检测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癌症2004.23(9)1041-1046 通讯作者3.学术研究表彰/奖励(1)泸州医学院科研先进个人(2000)(2)泸州医学院科研先进个人(2004)(3)结合珠蛋白遗传多态性与哮喘的关系研究,泸州市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二等奖(2000),泸州医学院科研成果三等奖第一获奖者(2000)(4)端粒酶及针对端粒酶的乳腺癌肿瘤基因治疗研究,泸州市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第一获奖者(2008)(5)hTERT特异性RNAi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研究,四川省细胞生物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优秀论文三等奖通讯作者(2008)(6)腺病毒介导的TRF2 RNAi表达载体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研究,四川省细胞生物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通讯作者(2008)(7)Effects of neferine on potassium channel is guinea pigventricular ceel and porcine cor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泸州医学院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一获奖者(2003)(8)医用分子细胞生物学,泸州医学院优秀专著二等奖,第一获奖者(2003)(9)脂质体介导反义核酸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泸州医学院优秀论文二等奖,第一获奖者(2005)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2. 主讲教师情况⑴(4)《医学遗传学》院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泸州医学院主研(5)医学形态学实验中心建设泸州医学院 2005-2006 主研(6)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监控的研究泸州医学院2008-2010 参研(7)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考试制度及考试方法改革泸州医学院2008-2010 参研(8)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整合教学模式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尝试泸州医学院 2008-2010 参研4.教学相关论文、著作及教材(1)利用方正奥思制作医学多媒体课件的研究现代医药卫 2006,22(7):1103-1104第一作者(2)高等医学院校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现代医药卫生 2005,21(12):1610-1612 第一作者(3)医学生物学多媒体教学初探中国医学生物学研究 2004,4:120-122 第二作者(4)研究生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探讨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8,10(4):399-340 第三作者(5)医学生物学(第六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07)编委(6)基础医学实验教程-形态学实验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编委(7)医学遗传学实验指导(第二版)泸州医学院(2004)编委(8)医学遗传学学习指南(第三版)泸州医学院(2006)编委5.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1)泸州医学院教师教学技能(讲课)比赛三等奖 2008.6 第一获奖者(2)医学生物学科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泸州医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2008.12 第二获奖者(3)基础医学实验教材泸州医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8.12编委2⑴-3学术研究1.承担的研究课题(1)哮喘候选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泸州医学院2007-2009 项目负责人(2)微量元素与精液质量的相关性研究泸州医学院 2001-2003 项目负责人(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原性表达研究四川省教育厅2004-2006 第一主研(4)转永生化基因后干细胞的功能学改变泸州医学院 2002-2004 第一主研(5)HLA-DQA1基因多态性与川南地区汉族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泸州医学院 2009-2011第一主研2.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1)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贵州白水牛与普通水牛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动物学杂志 2007,42(4):33-39 第一作者(2)贵州6个地方水牛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畜牧与兽医2007,39(7):26-29 第一作者(3)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贵州水牛的遗传多样性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45(2)第一作者(4)小儿锌、铁、钙营养状况与Hp感染的关系研究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1):2919-2920 第二作者(5)Influential factors for G-band chromosome exhibition in sperm atogonial stem cells of mice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1):2178-2181 第三作者(6)水飞蓟“北药南移”的栽培技术研究中药研究与信息2004,6(5):13-15第三作者(7)hTERT-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MCF-7细胞生长、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7,32(6):561-564 第四作者3.学术研究表彰/奖励端粒酶及针对端粒酶的乳腺癌肿瘤基因治疗研究泸州市科技成果三等奖2008.12 第五获奖者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⑵研(3)转永生化基因后干细胞功能学改变泸州医学院 2002-2004 第三主研(4)RNA干扰hTERT基因表达对MCF-7细胞端粒酶活性影响及生长抑制研究四川省科技厅2004-2007 第三主研(5)c-myc反义寡核苷酸对MCF-7细胞中hTERT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四川省教育厅 2002-2004 第四主研2.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1)Massive deletion in AZFb/b+c and azoospermia with Sertoli cell only and/or maturation arres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Andrology . Volume 31 Issue 6 (December 2008) (p 573-578),ImpactFactor: 3.040. The first co-author(2)chromosome haplogroups may confer susceptibility to partial AZFc deletions and deletion effect on spermatogenesisimpairment. Human Reproduction. 2008 Vol 23, Number 9 (PP2167-2172),Impact Factor: 3.543. The first co-author(3)Evidence for the association of Y-chromosome haplogroups with susceptibility to spermatogenic failure in a Chinese Hanpopulatio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2008 Apr:45(4):210-5,Impact factor of 5.535.The first co-author(4)四川汉族人群Y染色体单倍组及其特点的研究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7,24(3):261-265 第一作者(5)AZFc区部分缺失与原发性男性生精障碍的相关性研究华西医学,2007,22(2):294-295 第一作者(6)联合应用巢式PCR和创造酶切位点法检测单核苷酸改变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15(6):13-14 第一作者(7)AZFc区gr/gr及DAZ基因拷贝缺失与原发性男性生精障碍的相关性研究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15(5):20-21+98 第一作者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⑶(1)医学遗传学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编委(2)医学遗传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编委(3)医学遗传学(案例版)科学出版社(2007)编委,编写秘书(4)医学形态学实验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编委(5)医学生物学实验指导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编委(6)医学生物学实习指导(第二版)泸州医学院(2004)编委(7)医学生物学学习指南(第三版)泸州医学院(2006)编委(8)研究生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探讨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8,10(4)第二作者5.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1)医学生物学科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泸州医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2008.12 第三获奖者(2)泸州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师教学技能(讲课)比赛二等奖 2004.06 第一获奖者(3)泸州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师教学技能(讲课)比赛二等奖 2007.10 第一获奖者(4)泸州医学院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多媒体)优秀奖 2007.11 第一获奖者2⑵-3学术研究1.承担的研究课题(1)孕妇外周血内胎儿有核红细胞的富集分离及遗传分析泸州医学院 2003-2006 项目主持人(2)利用胎儿游离DNA非侵入性产前诊断非整倍体异常的研究泸州医学院 2009-2010 项目主持人(3)Bmi-1/hTERT基因敲除对乳腺癌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影响及其相关性研究四川省卫生厅2008-2010 参研(4)c-myc反义寡核苷酸对MCF-7细胞中hTERT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四川省教育厅 2002-2004 参研(5)转永生化基因后干细胞的功能学改变泸州医学院 2002-2004 参研(6)泸州桃花水母染色体组型研究四川省教育厅2003-2004 参研(7)哮喘候选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泸州医学院2007-2009 参研2.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1)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的遗传效应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3,14(4)第一作者(2)泸州地区570例遗传咨询者细胞遗传学分析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4,12(2)第一作者(3)甲基化特异性PCR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现代医药卫生 2008,24(12)第一作者(4)乳腺肿瘤端粒酶活性表达及其与病理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39 第四作者(5)21-三体综合征患儿发病与母亲年龄和环境因素的关系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1(2)第四作者(6)特异性siBNA抑制hTERT基因表达的位置及时间效应遗传2008,30(7)第五作者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3. 教学队伍情况3-1 人员 构成 (含外 聘教师)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税青林 男 1954.9 教 授 医学遗传学 理论和实验雷章恒 男 1964.4 副教授 医学遗传学 理论和实验 田 强 男 1974.7 副教授 医学遗传学 理论和实验 马明义 男 1971.4 副教授 医学遗传学 理论和实验 余 红 女 1975.8 讲 师 医学遗传学 理论和实验 叶乐夫 男 1975.10 讲 师 医学遗传学 理论和实验 赵 矫 女 1977.1 讲 师 医学遗传学 理论和实验 刘 岚 女 1976.3讲 师 医学遗传学 理论和实验 陈绍坤 女 1977.12 讲 师 医学遗传学 理论和实验 周 进 男 1980.8 讲 师 医学遗传学 理论和实验 曾永秋 女 1980. 1 讲 师 医学遗传学 理论和实验 赵小萍 女 1957.10 实验技师 医学遗传学 实验技术 黄 燕 女 1967.3 高级实验师 医学遗传学 实验技术 李 洁 女 1982.5 助理实验师 医学遗传学 实验技术 3-2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 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现有教学人员14人,其中教师11人,教辅人员3人。

端粒及端粒酶的研究进展

端粒及端粒酶的研究进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BIOPHYSICS1999年 第26卷 第5期 Vol.26 No.5 1999端粒及端粒酶的研究进展任建国 周军 戴尧仁摘要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独特的蛋白质-DNA结构,在保护染色体的完整性和维持细胞的复制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端粒酶则是由RNA和蛋白质亚基组成的、能够延长端粒的一种特殊反转录酶.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的变化与细胞衰老和癌变密切相关.端粒结合蛋白可能通过调节端粒酶的活性来调节端粒长度,进而控制细胞的衰老、永生化和癌变.研制端粒酶的专一性抑制剂在肿瘤治疗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关键词 端粒,端粒酶,衰老,永生化,癌变学科分类号 Q50Progress in the Studies of Telomere and Telomerase.REN Jian-Guo, ZHOU Jun, DAI Yao-Ren(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China).Abstract Telomeres are unique DNA-protein complexes at the terminals of chromosomes that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protecting chromosomal integrity and in maintaining cellular replicative potential. Telomerase is a specialized reverse transcriptase, composed of both RNA and protein subunits, that elongates telomeric repeats. The changes in telomere length and telomerase activity are closely linked to cell aging and carcinogenesis. Telomere binding-protein may regulate telomere length by regulating telomerase activity, and then control cell aging, immortalization and carcinogenesis.The development of specific telomerase inhibitors will have broad prospect in the aspect of tumor therapy.Key words telomere, telomerase, aging, immortalization,carcinogenesis 近年来,有关端粒及端粒酶的研究异常活跃,许多新的结构和功能的发现使之成为生物学和医学关注的热点.本文拟对端粒及端粒酶的最新进展予以阐述.1 端粒(telomere) 端粒是真核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蛋白质-DNA结构,其功能是完成染色体末端的复制,防止染色体免遭融合、重组和降解[1~3].从单细胞的有机体到高等的动植物,端粒的结构和功能都很保守.1.1 端粒DNA 大多数有机体的端粒DNA由非常短而且数目精确的串联重复DNA排列而成,富含鸟嘌呤.个别种类的端粒DNA重复单元很长.此外,果蝇的端粒结构非常新颖,重复序列是一个可互换的因子.端粒的DNA序列多种多样,其功能不需要独特的序列来维持.尽管在许多物种中端粒DNA有相当大的变化,但仍可在进化关系非常远的生物中发现相同的端粒序列,如所有的脊椎动物、原生动物锥虫及几种粘菌和真菌都有相同的端粒序列T2AG3.其他情况下,尽管不同的有机体有不同的端粒序列,但彼此总有明显的相关性. 端粒DNA的平均长度因物种而异.在人中大约15 kb,在大鼠中可长达150 kb,在小鼠中一般在5~80 kb之间变化,而在尖毛虫中却只有20 bp.在所有的有机体中,端粒DNA的长度总是波动变化的.酵母的端粒DNA在200到400 bp间随遗传或营养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四膜虫和锥虫等有机体的端粒长度在对数期会持续增加.相反,在人体中,随着细胞的持续分裂,端粒会缓慢缩短.1.2 端粒结合蛋白 目前对端粒结合蛋白还了解甚少.在酵母中,端粒的主要结合蛋白是Rap1p,在体外以很高的亲和性与端粒上的许多识别位点相结合.研究表明,Rap1p与端粒长度的调节有关,Marcand等[4]认为Rap1p能够阻止端粒酶接近端粒从而负调节端粒的长度.相反,Ray等[5]的研究结果表明Rap1p可以在端粒周围通过聚集端粒酶或提高端粒酶活性而延长端粒.编码尖毛虫端粒小体蛋白的基因和RAP1的基因没有相似的序列. 该蛋白的结合需要单链的T4G4T4G4尾.同Rap1p不同的是,此蛋白仅限于同染色体的末端相结合,故称之为末端专一性DNA结合蛋白.此外,在爪蟾提取物中也检测到末端专一性结合活性.因此末端限制性结合蛋白可能是端粒染色质的一个普通特性. 在人中已经鉴定出两个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telomeric repeat-binding factor,TRF).TRF1是一个60 ku的同源二聚体双链TTAGGG重复序列结合蛋白,包含一个Myb型的C端螺旋-转折-螺旋区和一个DNA结合折叠的同源区,N端是酸性疏水区[6].另一个端粒结合蛋白是TRF2,它与TRF1很相似,所不同的是其N端碱性很强[7].两种蛋白在体外都专一性地与双链TTAGGG重复序列结合,在体内则位于端粒.人的hTRF与Rap1p 没有同源性.长期过表达TRF1将导致端粒逐渐地和过程性地变短.该过程可能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而实现.TRF2则可以防止染色体末端相互融合[2].最近,Kim等[8]在水稻中也鉴定出三个TTAGGG专一性结合蛋白复合物.这些复合物对双链DNA及富含胞嘧啶的单链序列无亲和性.其功能目前仍不清楚.2 端粒酶(telomerase) 端粒酶是一种自身携带模板的反转录酶,催化端粒DNA的合成,能够在缺少DNA模板的情况下延伸端粒寡核苷酸片段.其活性取决于它的RNA和蛋白质亚基[9].Prescott等发现酵母的端粒酶至少包含两个功能性相互作用的RNA分子,两者都可充当DNA聚合作用的模板,端粒酶至少包含两个活性位点.端粒酶除了具有反转录活性外,还具有核酸内切酶的活性[10].小腔游仆虫中有活性的端粒酶复合物的分子质量大约是230 ku,含有一个约66 ku的RNA亚基及两个123 ku和43 ku的蛋白质亚基,大亚基专一性地和端粒DNA底物结合.端粒酶的主要功能是维持染色体末端的端粒序列,从而抵消因细胞分裂而导致的端粒DNA的消耗.最近发现,端粒酶另外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合成串联重复的TTAGGG序列,为TRF2提供结合位点,防止染色体的末端融合[2]. 端粒酶的RNA亚基是合成端粒DNA的模板,对于端粒酶的结构和催化活性都十分重要.四膜虫端粒酶RNA有159个核苷酸,模板区为5′-CAACCCCAA-3′.人端粒酶RNA有455个核苷酸,模板区为5′-CUAACCCUAAC-3′.不同种类的纤毛虫,其端粒酶RNA长度在148~209之间变化,其中9~15个核苷酸具有种的专一性,与特定种类的端粒DNA序列互补.端粒酶RNA重要序列缺乏保守性,但都有保守的二级结构.这对于保持端粒酶的活性极为重要.端粒酶RNA的基因已经在纤毛虫、酵母、小鼠、人等生物中得到了克隆.将突变的RNA基因导入细胞后发现这些改变的序列在端粒DNA中出现,表明端粒酶的RNA决定了端粒DNA的序列.在酵母或乳酸菌中,缺失单拷贝的端粒酶RNA 基因会导致端粒缩短和细胞死亡.这些证据表明模板RNA对端粒酶的活性至关重要. Romero等和McCormick-Graham等推导出一个端粒酶RNA的二级结构模型:从5′到3′方向包含四个保守的双螺旋,双螺旋Ⅰ是最保守的区域,双螺旋Ⅱ、 Ⅲ、Ⅳ是茎环结构,这些保守的茎环通常是蛋白质结合区域.在双螺旋Ⅱ与Ⅲ之间存在模板序列,其上游的保守序列5′-(CU)GUCA-3′限制了模板区的5′边界.在双螺旋Ⅳ中有一个结构上保守的GA结,有助于蛋白质的识别与结合.最近研究表明,模板区的位置因物种而异.Autexier等[11]为了阐明端粒酶中RNA亚基的功能,将一系列缺失或替换一定数量碱基的RNA与野生型端粒酶蛋白质亚基进行酶的重构,研究了RNA特殊二级结构区域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当5′端和茎环Ⅰ、Ⅱ和Ⅳ中的残基缺失或替换时,端粒酶的活性降至野生型的15%~35%.表明这些结构对端粒酶的活性很重要.缺失5′端大于11以上的残基时酶活性完全丧失.说明一些重要的序列或结构上的相互作用都发生在这一区域.有趣的是,影响端粒酶RNA潜在假结的突变、缺失整个茎环Ⅲ和替换茎环Ⅳ中的GA 结,并不明显影响酶的活性. 端粒酶的蛋白质成分不如RNA亚基研究得那样清楚.在过去几年里,端粒酶的催化亚基已经在酵母[12,13]、原生动物[12]和人[14]中分离出来.该蛋白质亚基的功能区与已知的反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 RT)在序列和功能上有明显的相似性,故称为端粒酶反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TRT).酵母的Est1p是一个77 ku的多肽,专一性地与RNA亚基结合.缺失该基因,细胞会产生如同缺失端粒酶RNA亚基一样的表型. Weinrich等发现在端粒酶特殊的保守区和RT组分中,单个氨基酸的改变会降低或消除端粒酶的活性,直接证明hTRT是端粒酶的催化蛋白组分.在四膜虫中,发现两个端粒酶相关的蛋白质p80和p95.p80专一性地和端粒酶RNA结合,而p95则可和G链引物交联.在人和啮齿类动物中,已发现p80的同源物[15].从小腔游仆虫中纯化的端粒酶中发现另外两个蛋白质p123和p43,这两个蛋白质似乎与p80和p95没有相关性[12].p123包含有RT组分,是酵母Est2p的同源物[12].Est2p的RT组分对于体内、体外端粒DNA的合成是必需的.Est2p/p123在真核生物中很保守,在反转录酶的进化树上代表一个很早的分支[13].目前,仍然不清楚的是生物界里是否存在两类端粒酶,一类依赖于p80和p95;另一类依赖于p123/Est2p. 端粒酶的特殊性使端粒酶活性的测定在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早期的测定方法是通过测定细胞提取物将端粒重复片段加到一个合成的寡聚脱氧核苷酸引物3′端的能力进行的.但由于哺乳动物细胞端粒酶含量低,又有干扰现象,故难度较大.Kim等[16]建立了灵敏、快速、高效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以后又在引物方面作了改进.此后人们又相继建立了荧光法、原位端粒重复片段扩增法及TRAP与闪烁技术联用的SPA法等敏感的检测手段,在医疗检测中得到了迅速的应用.3 端粒及端粒酶与衰老和癌变的关系3.1 端粒及端粒酶与衰老的关系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端粒长度控制着衰老进程,端粒缩短是触发衰老的分子钟. 在大多数正常的人体细胞中并不能检测到端粒酶的活性,端粒随细胞分裂每次丢失50~200个碱基.Cooke等认为,这是由于正常的人体细胞中端粒酶未被活化,导致了端粒DNA缩短的缘故.保护性端粒酶的减少可能最终制约了细胞的增殖能力.当几千个碱基的端粒DNA丢失后,细胞就停止分裂而衰老.端粒及端粒酶涉及衰老最有力的证据是Bodnar等的工作.Bodnar等[17]将人的端粒酶基因导入正常的细胞中,使得端粒酶异常表达.活化的端粒酶导致端粒序列异常延长,细胞旺盛增殖,细胞寿命大大延长.这一结果首次为端粒钟学说提供了直接的证据.3.2 端粒酶活化与肿瘤 在正常的人体细胞中,端粒程序性地缩短限制了转化细胞的生长能力,这很可能是肿瘤形成的一个抑制机制.端粒酶的重新表达在细胞永生化及癌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人甚至认为表达端粒酶的正常细胞更易癌变.人们在代表不同肿瘤类型的大约1 000多个活检样品中发现大约85%的样品呈端粒酶阳性反应.相反,90%以上的邻近正常组织却是端粒酶阴性.从而将这个酶与永生化和肿瘤的形成密切联系在一起!端粒酶活性与肿瘤的这种特殊关系使之在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8,19].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可能对某些类型的肿瘤来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治疗方法[20].3.3 衰老和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 细胞衰老和癌变与端粒及端粒酶的关系可以表述如下:端粒的数量控制着细胞的增殖能力,是细胞内的分裂钟.端粒酶在生殖细胞系中维持端粒的长度,随着细胞的发育端粒酶活性受到抑制,端粒持续变短.当正常人体细胞的端粒缩短至一定程度时,启动阻止细胞分裂的信号,细胞开始衰老死亡,此即所谓的Hayflick界限(M1期).另外一些细胞由于癌基因、抑癌基因等的突变逃逸M1期,获得一定的额外增殖能力,进入第二死亡期(M2).此时端粒酶仍为阴性,端粒进一步缩短.大部分细胞达到极限而死亡,生存下来的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端粒酶重新活化,成为永生细胞.在肿瘤形成过程中,端粒的延长是一个重要的甚至是一个必要的步骤! 既然端粒异常缩短后会触发细胞衰老和癌变,那么细胞一定有某种方式监测端粒的长度变化并用这些信息来调节端粒酶的活性,从而将这些重复序列加到染色体的末端.研究酿酒酵母时,发现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Rap1p负调节端粒的延长.最近van Steensel等[21]与Cooper等[22]分别在酵母和人中发现一个新的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同样阻止端粒的延长.Cooper等[22]在粟酒裂殖酵母中克隆了Taz1p的基因,此蛋白质与端粒DNA的双链结合.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粟酒裂殖酵母,酿酒酵母和人的端粒重复序列不同,Taz1p、Rap1p和TRF1这三个端粒序列结合蛋白却有相似的DNA结合区(类Myb型).在这个结合区以外,Taz1p与TRF1几乎没有同源性,与Rap1p就根本没有同源性.然而,taz1+基因的突变与Rap1p碳末端平头突变却有相似的表型,即端粒片段大大延长.这些新的工作表明端粒长度的调节机制是高度保守的. 细胞究竟是怎样调节端粒的长度的呢?van Steensel等[21]首次报道了人端粒结合蛋白(TRF1)的功能性研究,并提出端粒长度的调节机制.在端粒酶阳性的肿瘤细胞系HI1080中,长期过表达TRF1导致端粒逐渐的和持续性的缩短.相反,当TRF1负显性突变后,失去与端粒DNA结合的功能,最终诱导了端粒的延长.证明TRF1是端粒延长的一个抑制因子,负反馈调节端粒的长度.由于在可检测的水平上并不影响端粒酶的表达,因此,van Steensel等认为TRF1与端粒DNA结合后,顺式抑制端粒酶的活性,从而控制端粒的长度.根据这些结果,他们提出一个简单的端粒长度调节模型:与端粒重复片段结合的TRF1的数量可以调节端粒酶.野生型蛋白的加入,增加了端粒上TRF1的数量,从而为端粒酶提供了一个负信号.然而,通过负显性突变使TRF1功能缺失,却导致端粒酶的活化和端粒的延长.总之,这些研究表明,端粒重复序列的双链结合蛋白负调节端粒的延长.Shore[23]指出:细胞内可能存在一个感受染色体末端重复序列结合蛋白数量的机制,当这个数量超过一定的界限后,就产生一个信号阻止由端粒酶引起的端粒延长,或者,此信号可以活化缩短端粒重复片段的核苷降解或重组的过程.去除重复片段结合位点的不完全复制或降解事件,将消除对端粒酶的抑制.目前,人们还不清楚上述信号是如何产生与传导的.Ku等发现一些细胞周期抑制剂、DNA损伤因子、TopⅡ抑制剂均不能抑制端粒酶的活性,相反,一些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 PKC)的抑制剂却能大大地降低端粒酶的活性.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因为PKC的失活使得活化端粒酶表达的效应分子不能活化,另一方面PKC可能在体内直接调节端粒酶的活性.c-myc是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一个中心调节子,c-myc的表达严格依赖于分裂信号,被生长抑制信号或分化信号所抑制.Fujimoto等发现抑制c-myc的表达能够抑制端粒酶的活性,表明原癌基因c-myc对于端粒酶的调节是必需的.Mandal等发现在HeLa细胞中过表达Bcl-2导致端粒酶的活性增加5~10倍.Maxwell等的结果却表明端粒酶的活性不受P53的过量表达及凋亡的影响.这些证据表明端粒酶活性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与细胞内一系列信号识别与传导有关系,其详细的调节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3.4 端粒假说遇到的挑战 最近的研究表明,端粒酶的活化并非肿瘤细胞中的独特现象,许多正常增殖的细胞中也观察到了端粒酶的活化.Starling等、Kipling等及Broccoli等在小鼠中的研究结果表明,端粒缩短同衰老和肿瘤间并没有密切的联系.在正常人的口腔角化细胞的衰老过程中,也未观察到端粒的缩短.Blasco等[1]通过基因敲除使小鼠中的端粒酶RNA基因缺失,导致端粒酶的活性丧失.发现在快速增殖的器官中,细胞由于缺乏端粒酶而凋亡[3].但丧失端粒酶活性的细胞在培养中能够永生化、被病毒癌基因转化及在裸鼠中形成肿瘤.在某些肿瘤去分化的过程中端粒酶活性也未受到抑制.研究小鼠皮肤乳头状瘤的结果表明,端粒酶的活性与增殖率没有密切联系.总之,澄清这些例外的事实需要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期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总之,端粒和端粒酶在衰老和癌变中的作用使得人们对研究前景充满信心.对端粒和端粒酶深入细致的研究将有助于清楚地阐明衰老和肿瘤的机理,为在实践中抗衰老和治疗肿瘤提供新的理论基础.目前关于端粒及端粒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a.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b.端粒酶的纯化和激活机制.c.寻找端粒酶的专一性抑制剂及其在抗癌中的应用.d.端粒的高级结构及结合蛋白的作用机理.这几个方面仍需进一步的探索.衰老和癌变无疑都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但端粒和端粒酶很可能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北京 100084参考文献1 Blasco M A, Lee H W, Hande M P, et al. Telomere shortening and tumor-formation by mouse cells lacking telomerase RNA. Cell, 1997, 91(1):25~342 van Steensel B, Smogorzewska A, de Lange T. TRF2 protects human telomeres from end-to-end fusions. Cell, 1998, 92(3):401~4133 Lee H W, Blasco M A, Gottlieb G J, et al. Essential role of mouse telomerase in highly proliferative organs. Nature, 1998, 392(6676):569~5744 Marcand S, Gilson E, Shore D. A protein-counting mechanism for telomere length regulation in yeast. Science, 1997, 275(5302): 986~9905 Ray A, Runge K W. The C-terminus of the major yeast telomere binding-protein Rap1p enhances telomere formation. Mol Cell Biol, 1998, 18(3):1284~12956 Bianchi A, Smith S, Chong L, et al. TRF1 is a dimer and bends telomeric DNA. EMBOJ,1997, 16(7):1785~17947 Bilaud T, Brun C, Ancelin K, et al. Telomeric localization of TRF2, a novel human telobox protein. Nature Genet, 1997, 17(2):236~2398 Kim J H, Kim W T, Chung I K. Rice proteins that bind single-stranded G-rich telomere DNA. Plant Mol Biol, 1998, 36(5):661~6729 Nakamura T M, Cech T R. Reversing time:origin of telomerase. Cell, 1998, 92(5):587~590 10 Greene E C, Bednenko J, Shippen D E. Flexible positioning of the telomerase-associated nuclease leads to preferential elimination of nontelomeric DNA. Mol Cell Biol, 1998, 18(3):1544~155211 Autexier C, Greider C W. Mutational analysis of tetrahymena telomerase RNA: identification of residues affection telomerase activity in vitro. Nucl Acids Res, 1998, 26(3):787~79512 Lingner J, Hughes T R, Shevchenko A, et al. Reverse-transcriptase motifs in the catalytic subunit of telomerase. Science, 1997, 276(5312):561~56713 Nakamura T M, Morin G B, Chapman K B, et al. Telomerase catalytic subunit homologs from fission yeast and human. Science, 1997, 277(5328):955~95914 Meyerson M, Counter C M, Eaton E N, et al. Hest2, the putative human telomerase catalytic subunit gene, Is Up-regulated in tumor-cells and during immortalization. Cell, 1997, 90 (4):785~79515 Harrington L, Mcphail T, Mar V, et al. A Mammalian telomerase-associated protein. Science, 1997,275(5302): 973~97716 Kim N W, Piatyszek M A, Prowse R K, et al. Specific association of human telomerase activity with immortal cells and cancer. Science, 1994, 266(5193):2011~201517 Bodnar A G, Ouellette M, Frolkis M, et al. Extension of life-span by introduction of telomerase into normal human cells. Science, 1998, 279(5349):349~35218 Hoos A, Hepp H H, Kaul S, et al. Telomerase activity correlates with tumor aggressiveness and reflects therapy effect in breast-cancer. Int J Cancer, 1998, 79(1):8~1219 Kyo S, Takaura M, Tanaka M, et al. Telomerase activity in cervical cancer is quantitatively distinct from that in its precursor lesions. Int J Cancer, 1998,79(1):66~7020 Hoos A, Hepp H H, Kaul S, et al. Telomerase activity correlates with tumor aggressiveness and reflects therapy effect in breast cancer. Int J Cancer, 1998, 79(1):8~1221 Vansteensel B, Delange T. Control of telomere length by the human telomeric protein Trf1. Nature, 1997, 385(6618):740~74322 Cooper J P, Nimmo E R, Allshire R C, et al. Regulation of telomere length and function by aMyb-domain protein in fission yeast. Nature, 1997, 385(6618): 744~74723 Shore D. Telomeres-different means to common ends. Nature, 1997, 385(6618): 676~677收稿日期: 1998-07-07, 修回日期: 1998-09-25。

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特异性核酶对乳腺癌细胞MCF-7活性的作用及影响

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特异性核酶对乳腺癌细胞MCF-7活性的作用及影响

文章 编 号 :0 94 2 (0 8 0 -3 1 6 10 -82 2 0 )40 2 - 0
人 端 酶 催 化 亚 单 位 ( T R 特 异 性 核 酶 粒 h E T) 对 乳 腺 癌 细 胞 MCF7活 性 的 作 用 及 影 响 -

(. 1北华 大学 基础医学院 , 吉林 吉林
a ay e y n lz d b PCR a DNA s q e c n .T e t e ib z me e e n h nd e u n i g h n, h f o y g n a d TERT e e g n we e r s rb d n i o r ta c i e i vt n r r s e tv l .Th r c mbi a t c n ani g i o y DNA we e ra i n l ta f ce it MCF- c ls y e p cie y e eo n n s o t i n rb z me r t nse ty rnse td n o 7 el b
c nsr ce nd te r nay e y a a o e g le e to h r ss a o tu t d a n we e a lz d b g r s e lc r p o e i nd DNA e u n i g t e c ns r ai e h h s q e c n h o e v tv TERT
R Z和靶基 因 h E T,Z对靶基 因 h E T具有切割活性 . TR R TR 构建 好 的核 酶真核 表 达载体转 染乳腺 癌 M F7细胞 , C-
发现其潜伏期延长 , 对数生长期减缓 , S期细胞 比例 降低 , 1期细胞 比例 增高 ( G P<0 0 ) 端粒酶 活性检 测发现 .1 .

端粒酶的功能

端粒酶的功能

端粒酶的功能端粒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分子,它在细胞分裂和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端粒酶主要参与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和稳定,保证染色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端粒酶的功能。

一、端粒酶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端粒酶是一种由蛋白质和RNA复合物组成的酶,它主要由两个亚单位组成:催化亚单位和RNA模板亚单位。

其中,催化亚单位是由TERT基因编码的蛋白质,RNA模板亚单位则是由TR基因编码的RNA分子。

催化亚单位含有一个特殊的催化中心,可以将RNA模板亚单位所携带的信息转化为DNA序列,从而合成端粒DNA。

端粒酶的特点在于,它具有反转录酶的功能,可以将RNA模板亚单位所携带的信息转化为DNA序列,从而合成端粒DNA。

此外,端粒酶的催化亚单位还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只能在染色体末端的特定区域进行作用,不会对其他区域的DNA产生影响。

二、端粒酶的功能1. 保护染色体末端端粒酶主要参与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和稳定,保证染色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染色体末端的DNA序列叫做端粒,它具有一定的长度和结构特点。

端粒的长度和结构对于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裂非常重要。

如果端粒过短或结构异常,将导致染色体末端的异常融合、断裂或丢失,从而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裂。

端粒酶的主要功能就是在染色体末端合成和维持端粒DNA序列,从而保护染色体末端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端粒酶通过合成端粒DNA序列,可以防止染色体末端的损伤和丢失,保证染色体的正常生长和分裂。

2. 参与细胞分裂和生长端粒酶还参与了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过程。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需要复制和分离,每个子细胞都需要获得完整的染色体。

端粒酶的作用可以保证染色体末端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染色体的正常复制和分离。

此外,端粒酶还可以调节细胞的生长过程。

端粒酶的活性和端粒长度可以影响细胞的生命周期和老化过程。

研究表明,端粒酶的活性和端粒长度与细胞的寿命和老化程度密切相关。

3. 参与维持干细胞的功能端粒酶还参与了干细胞的功能维持。

连城县第一中学2021高三生物下学期周考试题2

连城县第一中学2021高三生物下学期周考试题2

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周考试题2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2021、3、10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其中,1~12小题,每题2分;13~16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大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B。

DNA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C。

RNA与DNA的分子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D。

单糖和二糖可直接被细胞吸收,淀粉必须经过消化分解后才能被细胞吸收2。

细胞与生物一样,都要经历产生、生长、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生命历程。

下列关于这一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

多细胞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主要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B。

细胞的成熟常伴随着结构和功能特异化等现象,这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C。

衰老的细胞中水分减少,会导致细胞体积变小,代谢减慢D。

细胞凋亡的发生是不利因素诱导的,其结果往往对个体有利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和协调发展B.封山育林、治理荒漠体现了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率和方向C。

生态缸中生产者的种类、数量比例越大,生态缸保持稳定的时间就越长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4。

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及其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在紧张时,血液中的肾上腺素水平会升高从而使心率加速B.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葡萄糖的分解,说明激素具有催化作用C。

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D.性激素属于固醇,可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5.2020年11月20日《科学》杂志刊登了浙大医学院、良渚实验室关于绿硫细菌的相关研究,该研究解析了绿硫细菌古老光合反应中心的空间结构,揭示了独特的色素分子空间排布及能量传递机制,有助于理解光合反应中心的起源和进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物光合色素分子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保证了光反应的正常进行B.该生物的核糖体的形成和核仁有关,其代谢越旺盛,核仁的体积就越大C。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教学情况调研(一) (一模)生物含答案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教学情况调研(一) (一模)生物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生物(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

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

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糖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导致其构成的多糖功能不同B.ATP中磷酸基团均带正电荷而相互排斥导致特殊化学键易断裂C.水支持生命系统的独特性质与其极性及相互间形成的氢键有关D.蛋白质变性时氨基酸之间的氢键、二硫键以及肽键会遭到破坏植物细胞被某需氧型致病细菌感染后会发生一系列防御反应,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下列与图中致病细菌及植物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均有质膜,但致病细菌膜内侧含有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B.两者的细胞壁成分相同,都可为细胞能量代谢提供关键糖类C.两者正常细胞内均存在RNA-蛋白质复合物,便于RNA复制D.两者均存在核糖体,表明两者均具有与rRNA合成有关的核仁3.下列与植物细胞防御过程中相关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质膜上的受体与诱导子特异性结合的过程体现了质膜的选择透过性B.图中NADPH氧化酶主要功能是将光反应阶段产生的NADPH氧化C.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的NO能影响植物细胞内的基因表达D.转运蛋白在转运Ca2+时发生的变化与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时的变化相同4.下列与植物细胞内一系列防御反应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活性氧和H2O2的强氧化性使致病细菌的生命活动受抑制B.植物合成的抗毒素属于其生命活动必需的初级代谢产物C.植物合成的水解酶可能会引起致病细菌细胞壁的降解D.水杨酸的含量可通过Ca2+参与的调节机制维持动态平衡5.利用层析液分离提取的紫色鸭跖草叶中的色素,滤纸条上出现五条色素带,如右图所示。

某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173)

某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173)

某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50分,每题5分)1. 荧光显微镜技术只能静态观察细胞组分的分布位置和量的多少。

()答案:错误解析:萤光显微镜技术也磷光可用于动态观察。

例如,将标记荧光素的纯化肌动蛋白显微注射培养细胞后中,可以看到肌动蛋白分子装配成肌动蛋白纤维等。

2. 分泌功能旺盛的细胞,其糙面内质网的数量越多。

()[浙江师范大学2010研]答案:正确解析:糙面内质网是内质网与核糖体共同形成的复合机能结构,其主要功能是合成分泌的蛋白质和多种膜蛋白,因此在分泌细胞和分泌抗体的浆细胞中,糙面内质网非常发达。

3. 磷脂极性头部是带正电荷的,因此它可以直接与带负电荷的氨基酸残基直接相互作用。

()答案:错误解析:磷脂极性头部是带负电荷的,它可以直接与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直接相互作用,与时带负电荷的氨基酸残基作用时,需通过Ca2+、Mg2+等阳离子为中介。

4. 癌基因是有害的基因,因为它们的表达会导致肿瘤或癌。

()答案:错误解析:癌基因是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正常基因的一种突变方式,能引起正常细胞炎症,癌基因并不一定能致癌,例如鸡体内的src基因编码一种与细胞分裂调控相关的蛋白激酶,它并不致癌。

5. ribozyme(核酶)的化学本质是RNA,但具有酶的活性,专门负责切割RNA。

()答案:错误解析:核酶具有多种酶活性,不仅能够切割RNA,有些还具有连接酶、磷酸酶的活性。

6. 秋水仙碱可同微丝的(+)端结合,并阻止新的单体加入。

()答案:错误解析:秋水仙碱只能作用于微管。

7. 生长因子通过不依赖于CDK的途径促进细胞增殖。

()答案:错误解析:生长因子通过与其受体抗原结合此后,激活下游许多线粒体的活性,包括MPF等CDK酶,从而促进细胞的增殖。

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邓志华;王琦;韩子岩
【期刊名称】《肿瘤防治研究》
【年(卷),期】2006(33)6
【总页数】3页(P455-456)
【关键词】端粒酶;肝癌;反义寡核苷酸;细胞凋亡
【作者】邓志华;王琦;韩子岩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
【相关文献】
1.靶向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基因hEST2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J], 杨波;脱朝伟;张宁;刘秋珍;王明耀
2.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对乳腺癌端粒酶活性及细胞生长的影响 [J], 高金波;陈道达;田元;张景辉;蔡开琳
3.人端粒酶催化亚基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对卵巢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生长的影响[J], 袁碧波;糜若然
4.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对食管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生长的影响 [J], 樊祥奎;严瑞华;李毅;林乐胜
5.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对MCF-7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生长的影响 [J], 高金波;陈道达;蔡开琳;张锦辉;田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端粒和端粒酶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及意义

端粒和端粒酶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及意义

端粒和端粒酶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及意义摘要: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DNA串联重复序列,对基因组稳定性和完整性起保护作用。

端粒的长度与细胞周期密切相关。

其长度变化机制分为依赖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重组两类,氧化应激和铅(Pb)与端粒酶的功能蛋白相结合抑制其活性,致使端粒缩短,硒(Se)与二者具有拮抗作用,延缓衰老。

相关数据表明85%肿瘤细胞与端粒酶活性成正相关,以端粒酶活性作为肿瘤治疗靶标称为当代热点之一。

主要对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与端粒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端粒和端粒酶在癌症治疗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端粒;端粒酶;肿瘤20世纪30年代,人们开始了解染色体上的一种特殊结构——端粒。

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与端粒结合蛋白一起构成了特殊的“帽状”结构,维持染色体的完整和细胞活性,其实质为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

端粒与有丝分裂有着密切的联系,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30~200bp,当缩短到2~4kb,会导致细胞复制功能衰退,引起细胞衰老或死亡,被科学家称为“有丝分裂时钟”和“生命时钟”[1,2]。

端粒的延长和重组机制都是通过端粒酶来催化和介导的,端粒酶在保持端粒稳定、基因组完整、细胞活性和潜在的增殖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鉴于端粒酶在正常组织体细胞中的活性被抑制,而在肿瘤中则被重新激活,可能参与肿瘤恶性转化的机制,成为医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2009年美国3位科学家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结构及其对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功能,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端粒和端粒酶1.1端粒的结构和功能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由一个富含G的DNA串联重复序列[3]和端粒结合蛋白组成,每个重复序列一般为5—7bp[4]。

不同物种其重复序列存在l~2个碱基差异,哺乳动物的端粒重复序列为5’-(TTAGGG)n-3’[5],植物的端粒重复序列为5’一(TTTAGGG)n-3’[6]。

端粒长15~20kb,其重复序列成T环结构,像帽子一样能有效防止染色体间末端重组、融合和染色体退化[7]。

端粒酶活性对HeLa细胞生长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端粒酶活性对HeLa细胞生长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端粒酶活性对HeLa细胞生长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奚玲;吴鹏;朱涛;张萍;卢运萍;马丁【期刊名称】《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6(35)4【摘要】目的研究抑制端粒酶活性对HeLa细胞在体内外生长和对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野生型端粒酶逆转录酶、端粒酶逆转录酶显性负突变体和对照质粒电转染于HeLa细胞中,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分析(Annexin V)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接种裸鼠观察其致瘤性及对顺铂敏感性的影响.结果端粒酶逆转录酶显性负突变体转染于HeLa 细胞后,端粒酶活性显著下降,细胞生长速度延缓,显著增强顺铂诱导的凋亡,端粒酶活性抑制后对裸鼠致瘤性丧失,而端粒酶活性增强后顺铂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下降.结论端粒酶活性下降能抑制HeLa细胞生长,增强顺铂的杀伤作用,反之端粒酶活性升高将导致对顺铂耐药.【总页数】4页(P521-524)【作者】奚玲;吴鹏;朱涛;张萍;卢运萍;马丁【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武汉,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相关文献】1.沉默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对其在裸鼠体内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J], 石英爱;赵强;张海英;张丽红;王光兰;陈爽;王勇2.miR-106 b对 HeLa细胞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J], 饶玉梅;陈刚;李留霞;李秀芳;余静丽3.姜黄素联合顺铂对宫颈癌Hela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J], 冯冰霜;雷张涛;张春华;刘正香;朱俊峰4.宫颈癌组织和Hela细胞中miR-664的表达及其对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J], 魏茜雪;秦雪;陈青青;严丽梅5.雌激素通过上调COX-2的表达影响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及化疗敏感性 [J], 蔡海瑜;刘爱珍;宋芷霜;刘路玖;李幔;刘志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端粒\端粒酶研究及应用进展

端粒\端粒酶研究及应用进展

端粒\端粒酶研究及应用进展端粒、端粒酶在维持生命遗传信息稳定、调控细胞生命周期中具有重要作用,端粒酶通过维持端粒的长度,使细胞永生化,为抗衰老提供了光明前景,同时也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研究端粒、端粒酶在肿瘤监测中的作用及研发端粒酶抑制剂作为治疗肿瘤的创新药物已成为近年医学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端粒、端粒酶研究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标签:端粒;端粒酶;肿瘤;衰老端粒及端粒酶的研究已成为近年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这不仅因为它们具有维持生物遗传信息稳定、调控细胞生命周期的重要功能,还由于端粒及端粒酶的行为异常与多种人类肿瘤及遗传性疾病密切相关。

在这些疾病中端粒可表现出缺失、融合及序列缩短等异常,而这些异常又可能受端粒酶的调控。

1端粒、端粒酶的发现上世纪初,著名遗传学家McClintock B[1]与Muller HJ[2]发现:染色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是由染色体的末端来维持的。

基于此发现,Muller HJ将其命名为“telomere”,此定义来源于希腊词根“末端”(telos)及“部分”(meros)的组合。

20世纪60年代,Hayflick研究发现:经过体外培养的正常人成纤细胞的复制过程并非细胞的死亡过程,而只是细胞群中的大部分细胞在经历了数次分裂增殖后停滞在了某个特定状态,仅仅是基因表达方式发生了某些改变,细胞群大部分细胞仍保持其代谢活性,由此,Hayflick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细胞衰老的表征:即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的“有限复制力”。

同时Hayflick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即细胞内存在某种控制细胞分裂次数的控制器,类似于我们使用的“时钟”。

为验证自己的猜想,Hayflick做了大量的细胞核移植实验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并发现这种“钟”位于细胞核染色体的末端,于是将其命名为端粒[3]。

20世纪80年代,CW Greider和EH Blackburn 2位科学家在四膜虫的提取物中加入1段单链的末端寡聚核苷酸后,发现端粒的长度增加了,这表明的确存在一种可使端粒延长的酶,根据其特点命名为“端粒酶”(telomerase)[4]。

端粒酶抑制剂

端粒酶抑制剂

端粒酶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摘要: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能以自身的 RNA为模板,反转录成端粒的重复单元TT AGGG加到人染色体末端,阻止端粒随细胞分裂而缩短,使细胞绕过衰老途径成为永生化细胞,导致人类肿瘤的发生。

以端粒酶为靶点,可以有多种治疗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了端粒酶抑制剂的研究现状及新进展,重点对新型G ‐四联体稳定剂类端粒酶抑制剂、逆转录酶抑制剂及其他新型端粒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关键词:端粒酶抑制,G‐四联体,逆转录酶抑制剂,肿瘤,研究进展The newest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telomerase inhibitorsin cancer therapyKeywords:telomerase inhibitors,G-quadrplex DNA,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Tumor,research progress引言:端粒酶作为一种负责延长端粒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对于细胞染色体的稳定性和细胞活性的维持有重要作用,端粒酶的活性在正常组织中被抑制,而在恶性肿瘤细胞中其阳性率可达 84% ~95%,人体绝大部分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与端粒酶活性有非常紧密的联系,针对这一现象,并结合端粒酶本身的特点,人们开发出端粒酶抑制剂,应用不同端粒酶抑制剂针对端粒酶的不同组分及作用途径进行破坏或阻断,从而抑制端粒酶活性最终限制肿瘤的生长及发展,这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积极探索的一个方向。

1端粒与端粒酶概述端粒是位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由DNA片段和蛋白组成,其主要功能是维护染色体的完整性,端粒长度随着有丝分裂逐渐缩短,当缩短至不能维护染色体稳定时,则导致细胞凋亡。

人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段富含GC 的重复序列,其生物学功能主要有:①保护染色体末端完整性;②参与染色体的定位和复制,保证细胞的正常分化与繁殖;③与细胞凋亡和永生化关系密切[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末端逐渐缩短(图 1、2),当端粒缩短至l隔界值(4kb)以下时细胞趋向凋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 耵 。阳性对 照 : 表 达端 粒酶 活性 的 23细 皿值 恒 9
细胞株 M F 细胞 由本 室保存培养 , C- 7 培养于含
5 %小 牛血 清 的 D E 培 养 液 中 , 验用 对 数 生 长 MM 实 期 细胞 。反 义 寡 聚脱 氧核 苷 酸 (sO N) A _ D 与非 互 补 寡 聚核 苷 酸 ( - D ) NO N 由上 海 生工 生 物 工 程 公 司 合 成 , 硫 代 修 饰 。A .D 垒 SO N序 列 5 C C '' ,G . ’ TAGq C T IA G
酶 巳成 为新 的肿 瘤标 志 物 和肿 瘤 治 疗 的新靶 点u。 j 抑制端 粒酶 活性 有 多种方法 , 如反 义核 酸 、 逆转 录酶 抑制剂 、 胞分 化嗣 和鸟 嘌呤四联 体等 , 能抑制肿 细 均
瘤 细胞 生长 , 中以反 义棱 酸技 术 尤 为 突 出 。反义 其
后 的细 胞 数 , 每孔 计 数 3次 , 每组 细胞 设 3个 复孔 , 取其 平均值 。
性 的影 响 。
A -D SO N和 NO N作 用 7h后 , 培 养 液 中加 .D 2 在
入 MI2} , r  ̄ 继续 培养 4 , 培养 液 , 入 D S 二 T h弃 加 M O( 甲基亚 砜 )5  ̄ 10t L溶解结 晶 , 标仪 测 5 O m处 吸光 酶 9h
对治 疗恶性 肿瘤 有潜在意义 。
关键词 : 端粒酶; 反义棱酸; 乳腺肿瘤
中 田 分类 号 :779 R3 . 文t 标识 码 : ^
端 粒是 真核 细胞染 色体末 端 的保 护 性结 构。端 粒 随细 胞分 裂进 行性 缩短 , 致染 色体 不稳定 , 导 细胞 衰老 死 亡 。端 粒 酶 是 一 种 核 糖 核 蛋 白 , 以 自身 能 R A为模 板 合 成端 粒 , 持 端粒 长 度 , 细 胞 永生 N 维 对
度 A值, 计算抑制率 。抑制率 =( 一实验组 吸光度 1 A值t 白对 照组 吸光 度 A值 ) 0 空 x1 % 0
14 a E A法拉 涓细 胞螭粒 尊 活性 . P us
l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材 料 .
各 组寡核 苷 酸作 用 7h后 , 2 分别 收集 2xl' O 个 细 胞 , 照端 粒酶试剂 盒说 明操 作 , 参 以酶标 检 测仪
端 粒酶 反义 核 酸对 乳 腺 癌细胞 生长 的抑 制作 用
赵 丽 ,曹英 林 ,孙汶 生
( 山东大学 医学院 免 疫学 研究 所 ,济 南 20 1) 502
摘 要 : 了探讨针对人类端粒酶 R A hR 基 因的反义寡棱苷 酸 (SO N 对乳腺癌 细胞 系 M F 的影 响 , A_ 为 N (T ) A-D ) C- 7 将 s
T A A 3’ N O AG C K , . DN 序 列 5’ C G A T G AT AC G T C
胞 抽提 物 ( 试剂 盒 内备有 )阴性 对 照 : 细胞抽 提物 , 对
进 行 6 ℃ 的热处理 1 rn 5 0 i。 a
15 漉 式 细 胞 仪 检 测 .
MC - F7细胞 经 5aot V l n L的 A _ D S O N和 5to L的  ̄ l m t
O N作用于细胞 。进行 细胞计 数, l D 1' w r比色法畏 细胞 生长抑制率 ,C - LS I PRE I A法畏 端粒酶活 性, 式细胞 仪测细胞 I 流
周 期 与 凋 亡 。结 果 表 明 该 A - D SO N瞻抑 制 M F7细 胞 生长 , 低 端 粒 酶 活 性 并 诱 导 细 胞 凋亡 。针 对 h R 的 A - D C- 降 T SO N
维普资讯
基 础 医学 与 临床
Bs ei l c ne n l i ai M d a Si c s dCi ̄ c c e a a
17 4
文章 缡 号 :IO . 3 5 2 0 )2 0 7O D 16 2 0 2 0 ・ 1 ・3 c 4
18 4
基础 医学 与临床
B s ei l c ne ad Ci c a cM dc i cs n l is i a Se n
13 M T比色 涪测细胞 生 长的抑 制率 . q
核 酸技 术利 用碱 基互补 配对原 则选择 性 地抑 制特定 基 因的复制 、 录或 翻译 。本 研 究 以互 补 于人 端 转 粒酶 R A( r 的 反 义 核 酸 作 用 于 乳 腺 癌 细 胞 系 N hR) M F7观察 其 对 生 长 、 亡 、 胞 周 期 及 端 粒 酶 活 C -, 凋 细
化起重 要作 用 。绝大 多数正 常体细 胞没 有端 粒酶活 性, 而在 恶性 肿 瘤组 织 中端 粒 酶 被 激 活 。 因此端 粒
C A T C ’ 经微 机 检索 与 人类 基 因无 同源性 。端 CA G 3 , 粒酶 P R E IA检测 试剂 盒 , 国宝 灵曼 公司产 品 。 C - LS 德
NO N作 用 7h 与空 白对照 组 细胞 一 同收 集 , .D 2, 离心
收稿 目期 =0 1 O —3 20 一 8 0
目 目期 :0 1—1 —3 20 2 0
基 金 嘎 目 : 东卫 生 厅 基 金 (8000 ) 山 9 1113
■ _ —— 一

维普资讯 12 细 胞源自生 长 速 度 .培养细 胞浓 度 为 1 oYL接种 9 孔 板 , 2m xl 6 每孔 10 , 入终浓度 为 1, . ̄ o L的 A .D 0 加 05 1t l m / SO N作 为
实验 A B C 终 浓度 为 1/ o L的 N O N为非互补 … 0m l z / .D 对照组 D, 设不 加药 的空 白对照组 E 并 。计数 1 d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