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哲学文化观”的成长——兼论罗蒂与分析哲学

合集下载

罗蒂的后哲学文化思想述评

罗蒂的后哲学文化思想述评

罗蒂的后哲学文化思想述评
罗蒂的后哲学文化思想述评
罗蒂认为,哲学的历史是一个不连续的历史,其间不存在某个一以贯之的主题,哲学不可能成为其他文化的基础,哲学是其自身的确定性都没有得到保证的活动.罗蒂哲学体系的基本框架是由后哲学文化、新实用主义、种族中心主义、自由反讽理论、反本质主义、反表象论、教化哲学等构成.罗蒂先后涉足了传统认识论、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和实用主义.最后,他试图从学院哲学中走出来,成为一个在学院外谈论哲学或批判哲学的哲学家.罗蒂使我们永远放弃了对于最后性的追求,而仅仅满足于真理性事物的相对性、时间性和历史性.
作者:张国清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系浙江杭州310027 刊名:教学与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TEACHING AND RESEARCH 年,卷(期):2000 ""(4) 分类号:B089 关键词:后哲学文化传统哲学分析哲学新实用主义。

论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设计

论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设计

很明显,在这样一种文化中,传统哲学已丧失了存在的根据。在罗蒂看来,哲学家们之所以坚持基础主义哲学,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这就是哲学家们的职业自尊。如果我们否认存在着被用作调节知识论断共同根据的基础,作为合理性守护者的哲学家概念似乎就遭到了威胁。[⑩]那么,在罗蒂的后哲学文化的理想国里,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否还能存在?哲学家作为一种专门职业者是否还有存在的地位?罗蒂的回答是:否定传统的基础主义哲学,其结果只是将它所创生的各种问题以及对问题的解决方式加以否定,并不是对哲学本身的否定。专业比范式存留更久。人们仍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诠释过去的哲学著作,但是未来的哲学将决不再为文化的其他部门提供基础或证明,绝不再对有关其他学科的合法性问题进行裁决。哲学只是诸多话语中的一种,和艺术、宗教、文学、科学一样,它的存在不再是引导我们朝向某一目标的灯塔,而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好、更有趣。相应地,哲学家们只是一群博学的爱好者,他们只是说着什么,即参与一次对话,而非致力于一项研究。(11)他们将象艺术家们一样,其自我形象是去创作而不是发现的形象。这是曾经被浪漫主义用来称赞诗人的形象,而非被希腊人用来称赞数学家的形象。(12)

在罗蒂看来,一旦真理失去了它的大写意义,一旦我们只能骑在文学的历史的人类学的政治学的旋转木马上谈问题,我们的文化形态就会发生一种大的改变。
首先,在这个文化中,没有人或至少没有知识分子会相信,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有一个标准,它可以告诉我们是否与实在相接触,什么时候与(大写的)真理相接触。我们将认定,原来所谓的标准只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虚幻物。其次,在这个文化中,无论是牧师,还是物理学家,无论是诗人还是政治家,都不会比别人更理性更深刻。他们和文化共同体的其他成员一样,都只是平等的参与对话的一员。英雄崇拜是有的,但这不是对那些比别人更接近真理之光的人的英雄崇拜,而只是对那些非常善于做各种不同事情的特别出众的人羡慕。这样的人不是那些知道一个(大写的)奥秘的人,而不过是善于成为人的人。再次,与上相关,没有哪一个文化的特定部门可以被选作样板以供其他部门仿效。认为在现行各学科的自身标准之外还有所谓共同遵守的跨学科的、超文化的和非历史的标准,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哲学思想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哲学思想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哲学思想论文题目一、最新哲学思想论文选题参考1、时间·空间·人(四)——鲁迅哲学思想刍议之一章2、时间·空间·人(五)——鲁迅哲学思想刍议之一章3、时间.空间.人(二):鲁迅哲学思想刍议之一章4、对传统养生健身学说哲学思想的剖析与思考5、"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中国园林中的体现6、人的两重性和教育的两重性——康德教育哲学思想探析7、道家哲学思想对太极拳理论的影响8、时间·空间·人(一)——鲁迅哲学思想刍议之一章9、日常生活批判: 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研究 / 吴宁著.10、“撒向世界的思想酵素”——汉娜·阿伦特教育哲学思想简述11、时间.空间.人(三):鲁迅哲学思想刍议之一章12、根尖诱导成形术的历史回顾和哲学思想13、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中的语用蕴涵14、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探析15、论《黄帝内经》的医学哲学思想16、中国传统室内设计的哲学思想17、论希波克拉底的医学哲学思想18、巴赫金哲学思想与文本分析法19、灰色系统理论的哲学思想20、柏拉图体育哲学思想探讨二、哲学思想论文题目大全1、北美“审美”与“实践”两大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2、哲人科学家:站在时代哲学思想的峰巅3、巴赫金语言哲学思想分析4、试析马克思恩格斯的环境哲学思想5、德性与教化——从苏格拉底到尼采:西方道德教育哲学思想研究6、日本哲学思想史7、对话的妙悟: 巴赫金语言哲学思想研究8、试析蒙古草原文化中的生态哲学思想9、乔姆斯基语言学哲学思想解读10、中日近代对西方政治哲学思想的摄取 : 严复与日本启蒙学者11、关于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几个问题12、佛学环境哲学思想13、泰戈尔的哲学思想14、自我意识、心身关系、人与机器--试论笛卡尔的心灵哲学思想15、鲍曼及其音乐教育哲学思想16、当前高校班级管理的哲学思考——罗尔斯政治哲学思想的几点启示17、论胡宏的哲学思想18、主体间性哲学思想的人本特征19、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生态哲学思想20、爱因斯坦 :批判学派科学哲学思想之集大成者和发扬光大者三、热门哲学思想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论杜维明的文化哲学思想2、对蕴涵在《内经》中的中国传统阴阳哲学思想的总结3、论印度瑜伽哲学思想的发展(下)4、经济学究竟是严密自然科学还是行为科学?——A.罗森伯格经济学哲学思想解读5、公共产品理论的公共哲学思想基础:关系探析及本土化路径6、冯友兰哲学思想的转变给我们的启示7、中医哲学思想的特定内容8、“语言共性”与“家族相似性”——维特根斯坦和乔姆斯基语言哲学思想比较研究之一9、“哲学大众化第一人”——《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评介10、后哲学文化演进中的体育哲学——基于理查德·罗蒂哲学思想的探究11、先秦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研究12、仁义礼智四位一体:论孟子哲学思想13、实践哲学思想溯源——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14、论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马克思哲学思想演化中的一个关节点15、马克思何以在激进主义上逗留?——再现马克思《德法年鉴》时期的政治哲学思想16、儒家环境哲学思想对建构和谐社会的意义17、交往行为理论视野中的普遍语用学——“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探幽”之一18、论弗莱雷对话教育中的哲学思想与实践思想19、概率哲学思想的几次进化20、德鲁克管理哲学思想述评四、关于哲学思想毕业论文题目1、论韩礼德的语言哲学思想2、哈佛大学和MIT的人文艺术教育及其哲学思想3、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环境哲学思想4、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5、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展开逻辑6、索绪尔与后期维特根斯坦:继承与超越——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思想系列研究之一7、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8、雷切尔·卡森的生态文学成就和生态哲学思想9、从思维与存在的同质性到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马克思哲学思想演化中的一个关节点10、思考与启示--伽达默尔的哲学思想与翻译研究11、任意符号系统和自然符号系统——索绪尔与韩礼德语言哲学思想探索12、本体论视域中的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观——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思想系列研究之二13、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14、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几点区别15、美国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本质特征探析——基于后现代哲学思想的解读16、知识管理的哲学思想及其方法论研究17、统计学的哲学思想以及起源与发展18、鲍德里亚后期的技术哲学思想19、篮球运动的规律与哲学思想20、马克思恩格斯环境哲学思想新探五、比较好写的哲学思想论文题目1、面对他者: 莱维纳斯哲学思想研究2、“大乐与天地同和”:《乐记》的艺术哲学思想3、阿普尔教育哲学思想中的“合法知识”与“意识形态”问题4、从哈代哲理诗的艺术风格看其哲学思想5、哲人科学院:站在时代哲学思想的峰巅6、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智慧之源7、美国审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历史演变8、萨满教灵魂观及其哲学思想9、情绪的早期哲学思想10、岭南建筑的文化背景和哲学思想渊源11、论瓦格纳的哲学思想与歌剧创作--兼论瓦格纳的艺术人生观12、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的哲学思想述评13、解析诺曼·梅勒作品中的"美国存在主义"哲学思想14、英国和欧洲大众体育哲学思想的变迁15、技术的道德化:现代技术问题的后现代解决之道——齐格蒙特·鲍曼技术哲学思想研究16、论弗洛姆的社会哲学思想17、从阳明心学到“力行”实学——论黄宗羲对王阳明、刘宗周哲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与理论创新18、方东美哲学思想的道家精神19、试论中国古代儒道家哲学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20、思入现代社会的本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刍议。

一种实用主义的文化观——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观

一种实用主义的文化观——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观
身没 有 消失 。只 是 不再 具有 文 化之 王 的地 位 。这 就
罗蒂认为 , 过去和现在的实用主义者都试图建
立一种后哲学文化。从他们 的著述 中, 我们 可以提 炼出一个纲领作为实现后哲学文化 的基本要求 。这 个纲领就是“ 认为认识是 由特 别的心理的精确表象 的观念应予抛弃 ;认识基础 ’ ‘ 的观念 和把哲学家看 作是以笛卡儿主义怀疑论者的回答 为核心的观念应
学文化中一个新的哲学形象。在罗蒂所倡导的这样一币 开放 、 } 宽容、 平等的“ 后哲学文化” 传统意义上的哲学、 中。
哲 学 家 、 学 、 学 家厦 真 理 问题 等 失 去 了其 “ 写” 意 义 。 科 科 大 的 随之 我们 的 文 化 形 态也 发 生 了一 种 重 是 的 转 变。 [ 键 词 ] 罗蒂 ; 哲 学 文 化 ; 用 主 义 ; 化 观 关 后 实 文 [ 中圈 分 类 号 ]B 8 [ 献 标 识 码 ]A [ 章 编 号 ]10 6 8 (0 6 1 07 文 文 08— 2 5 2 0 )2—0 6 0 5—0 3
改变 了传 统 哲学 家 的任 务 , 学 也 不 能再 以文 化 之 哲
王 自居。但罗蒂否定传统 的基础 主义哲学的结果并 不是对哲学本身的否定而是将它引出的各种问题以 及对 问题 的解决 方式 加 以否 定 。在 这 个后 哲学 文 化 中, 大写的哲学死 了, 但哲学作为文化的一个部 门本
摈弃二元论 的哲学传统 , 否定基础主义 、 本质主 义、 表象主义是整个实用主义的共 同呼声 。然而真 正将这一主张贯彻到底 , 以人为一切理论出发点 , 从
而彻底 坚持 人 道 主义 立 场 的 只有 罗 蒂 。其 “ 哲学 后
于 内在空间, 包含使认识成 为可能 的成分或过程 的 观念应予取消。 过去 , ” 人们总认为在认识 中有一 种精确的标准来衡量被认识 的内容 , 认识 的结果就 是在认识 内容与超验 实在之 间建立某 种确定 的联 系, 罗蒂把这种标准 的哲学称 为“ 大写 的” 哲学 , 这 是他极为反对的, 他提倡 的后哲学 时代 的“ 小写的” 哲学则克服 了对这种确定性的寻求 。 在这种实用 主义后哲学文化观 中, 我们可 以将 “ 放弃确定标准” 看成是贯穿 罗蒂整个思想的精神。

罗蒂后哲学文化观的现实意义

罗蒂后哲学文化观的现实意义

罗蒂后哲学文化观的现实意义作者:刘子赫来源:《世纪桥》2013年第12期摘要:美国哲学家理查德·罗蒂所倡导的后哲学文化观是对传统西方哲学的一种颠覆,他把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以人为核心重新看待世界和处理相应的社会问题。

可以说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观有效地避免了传统西方哲学的缺陷,消除了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之间的隔阂,符合现今时代发展的需要。

因此,本文主要对罗蒂后哲学文化观的现实意义进行深入分析。

试图提出行之有效的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新实用主义;现实意义理查德·罗蒂是美国最优影响力的哲学家、思想家,同时也是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

罗蒂在哲学领域的影响力源于他通过英美分析哲学中的精密论和严格方法论,对当代社会哲学和主要历史思潮进行了形象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融入了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等欧陆哲学思想,形成了更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实用主义思想和话语;其次,罗蒂善于通过宏观的历史视野思考人们展示新实用主义信仰对人们行为产生的影响。

由此可见,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观是力图与通过哲学文化的方式来解决传统西方哲学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对于现代哲学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力也远远超出了美国,以至于在整个西方哲学界和人文科学领域都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一、后哲学文化观对传统哲学文化观的批判实用主义(Pragmatism)是美国重要的哲学传统,同时也是20世纪美国主流哲学思潮。

对法律、政治、教育、社会、宗教以及艺术等领域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实用主义的宗旨是鼓励人们通过实际行动应付周围复杂多变的环境,强调“生活”、“行动”和“效果”,把“经验”和“实在”归结为“行动的效果”,把“知识”归结为“行动的工具”。

詹姆士在其《实用主义》一书中指出:“真理的观念乃是那些我们能够同化、证实、确证和检验的观念。

而观念最终在于它有助于我们和我们经验的别的部分发生令人满意的联系。

罗蒂的哲学观

罗蒂的哲学观

作者: 韩毅
作者机构: 海军后勤学院政教室,天津300450
出版物刊名: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页码: 40-43页
主题词: 认识论;非认识论;语言分析;教化;后哲学文化;协同性
摘要:罗蒂从新的文化视角分析西方传统哲学和现代分析哲学,指出西方哲学企图建立永恒的知识构架的做法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当代哲学应当走一条非认识论之路,以追求协同性为目标.主张一种无主导性哲学的后哲学文化,体现了对认识论思维范式的超越和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关注,但其片面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后形而上学视域中理查德·罗蒂的小说伦理

后形而上学视域中理查德·罗蒂的小说伦理

( 黑 格 尔) , 比较 鲜 明地 表 达 了后 哲 学 文 化 的 “ 众 声 喧

“ 伦 理 转 向” 中 的小说 文体
哗( He t e r o p h o n y ) ” ; 小 说作 为 “ 这 个 时 代 苏格 拉 底 式
罗蒂重视小说 等叙 事形 式 的哲学 价值 , 思想 启 发
域 中的 伦 理 转 向 跟 伦 理 学 的 文 学 转 向是 密 切 相 关 后 形 而上学 视域 , 完 成“ 伦理 学 的 文学 转 向” 和“ 文 学
的。 ” [ 5 。 在 当代 哲 学 领 域 , 玛 莎 ・努 斯 鲍 姆 ( Ma r t h a 的伦 理转 向 ” 的融合 , 并进而 阐明其“ 小说 伦理” 思 Nu s s b a u m) 、 伯纳 德 ・威廉 斯 ( B e r n a r d wi l l i a ms ) 和 罗 想 。他认 为在 文学批 评 和伦 理 批评 ( 及 道德 哲 学 ) 之
Vo 1 . 3 7 NO . 3
Ma y 2 0 1 4
后 形 而 上 学 视 域 中理查 德 罗 蒂 的小 说 伦理

殷 振 文
( 中 国人 民 大 学 文 学 院 , 北京 1 0 0 8 7 2 )
摘 要 : “ 伦 理 学” 已成 为后现 代 哲 学 的 关键 词 之 一 , 哲 学 领 域 中的“ 伦 理 学 的文 学 转 向” 不仅 促 使 当代 哲人 重新 审视伦 理 学 与文学 的联 系 , 也促 成 了文学 批评 的“ 伦 理 转 向” 。美 国最 有影
关键 词 : 理查 德 ・罗 蒂; 伦理 转 向 ; 后形 而 上学 文化 ; 哲 学家 ; 小说家 ; 小说伦 理 中 图分类 号 : I 1 0 9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0 — 1 7 5 1 ( 2 0 1 4 ) 0 3 — 0 4 0 5 — 0 8

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观述评

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观述评

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观述评标签:后哲学文化观;对话哲学;小写哲学;宽容后哲学文化观是罗蒂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思想。

它不仅摧毁了以追求大写“真理”和大写“善”为己任的西方传统的哲学观,而且也摧毁了传统的科学观和哲学观,是一种新的文化观,即把所有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统一起来的包括人在内的文化观。

后哲学文化所弘扬的对话哲学正符合现今时代的要求。

它不仅给我们理解美国的民主和自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而且已经远远地超出了美国学术争论的范围,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文化的意义。

理查德·罗蒂是美国实用主义传统最有成就的继承者和20世纪美国下半叶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代表。

罗蒂重新审视了两千多年来的西方传统哲学,并对当代西方分析哲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但是,他在对分析哲学进行了二十多年的研究之后,却转向对分析哲学和传统哲学的批判。

他认为哲学家并没有特别的知识、特别的洞察力和特别的方法来解决人生的重大问题,哲学也并不比其他学科具有优越的地位,我们应该抛弃这种超历史、超文化的哲学观。

相反,哲学应当同自己时代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并同诗歌、艺术、科学融合在一起。

他认为小说家和诗人可能比哲学家能告诉我们更多和更好的东西。

但是,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观并不是要消解哲学,而是试图用后哲学文化来解决传统哲学的一些问题,并力图在英美分析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的沟通中开辟出一条新路,为未来西方哲学设计出一个新的自我形象,为西方文化的发展指出一条新的道路。

一、罗蒂后哲学文化观的含义罗蒂在其代表作《哲学与自然之镜》和《后哲学文化》中宣告了作为“自然之镜”的传统哲学的终结,代之以“教化哲学”或“后哲学文化”。

“后哲学文化”(culture of post-philosophy)的基本特征是打破传统形而上学的中心性和整体性观念,倡导一种综合性的、无主导性的哲学;它的表现形式是“非哲学式地写哲学,从外面达到哲学”。

按照罗蒂的理解,“非哲学式地写哲学”就是摒弃传统哲学的预先用未经证明的假定作为论证的形而上学手段,而是以追求不确定性、可能性、多样性和解释性等作为哲学研究的基本特征。

罗蒂的后哲学文化思想述评

罗蒂的后哲学文化思想述评

罗蒂的后哲学文化思想述评作者:张国清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系浙江杭州 310027刊名:教学与研究英文刊名:TEACHING AND RESEARCH年,卷(期):2000(4)被引用次数:3次参考文献(5条)1.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 19982.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 19923.莎特康普罗蒂和实用主义 19954.罗蒂后哲学文化 19925.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 1987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1.王鹤岩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观[期刊论文]-学术交流2006(8)2.潘德荣偶然性与罗蒂新实用主义[期刊论文]-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1)3.陈亚军.CHEN Ya-jun非形而上的伦理学何以可能?——论罗蒂新实用主义道德哲学[期刊论文]-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4.王鹤岩.李学丽.WANG He-yan.LI Xue-li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观述评[期刊论文]-教学与研究2008(12)5.李日容重塑哲学的自我形象——罗蒂后哲学文化思想探究[学位论文]20066.王为理.程金生哲学、思与人——对海德格尔之思与禅的主题理解[期刊论文]-学术研究2000(2)7.岳介先关于地方综合大学哲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期刊论文]-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4(2)8.王南湜哲学的分化:公域哲学与私域哲学[期刊论文]-江海学刊2000(1)9.谢本书<大众哲学>奠定了艾思奇的历史地位--纪念艾思奇诞辰90周年[期刊论文]-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7(3)10.王慧博后现代社会理论的发展观[期刊论文]-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2)引证文献(3条)1.王鹤岩.李学丽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述评[期刊论文]-学术交流 2008(10)2.王鹤岩罗蒂哲学思想研究述评[期刊论文]-理论探讨 2007(1)3.王鹤岩罗蒂哲学思想研究述评[期刊论文]-理论探讨 2007(1)本文链接:/Periodical_jxyyj200004010.aspx。

论罗蒂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论罗蒂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论罗蒂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代力阳;黄思玉【摘要】后现代主义主张对任何事物都要有多层面的解释与无限的可能性。

罗蒂作为后现代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对话、协商与无限可能性。

罗蒂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以批判传统哲学为逻辑起点,以杜威、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以及马克思等人的思想为理论支撑。

他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可以从三方面来看:一是他主张用以对话的方式拓展人的眼界、丰富人的思想与情感的哲学替代追求事物终极本质的哲学;二是在大文化背景下他否认任何学科的权威地位,提出各学科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三是强调弱化理性,指出真理是在现实生活中事实与价值的融合,是随着社会与历史的发展不断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而非结果。

罗蒂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关注的不再是冷冰冰的概念,而是活生生的人。

罗蒂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和发展哲学,为处于困境中的现代哲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名称】《知与行》【年(卷),期】2016(000)011【总页数】5页(P136-140)【关键词】罗蒂;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反形而上学【作者】代力阳;黄思玉【作者单位】[1]长春市社会主义学院研究室,长春130041;[2]中共长春市委党校人事处,长春1301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087罗蒂通过自己的方式将不同思想融合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他针对一些传统哲学观点,即所谓的“镜式哲学”进行的批判,重新对哲学的合法性进行了解读,并着重关注人的现实生活问题,他主张的哲学从观念世界向现实世界的转变、哲学与文化的融合与交汇,体现了哲学的极大包容性。

罗蒂作为分析哲学阵营中的新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在从事20多年的分析哲学研究后转向了抨击分析哲学和传统形而上学的立场,最终又走向新实用主义,他思想的形成与转变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

罗蒂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中一个高产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不仅丰富,而且在形成过程中有着不断的进化与超越,而构成他思想的理论背景更是丰富且杂多,既包括实用主义,又包括分析哲学,更包括存在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传统哲学之维——罗蒂的后现代哲学观之批判严春友北京师范大学

传统哲学之维——罗蒂的后现代哲学观之批判严春友北京师范大学

传统哲学之维——罗蒂的后现代哲学观之批判□严春友(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100875)【内容摘要】传统哲学与现代哲学是两种不同的视角,各自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

传统哲学指向永恒、普遍、绝对、形而上,现代哲学则指向短暂、特殊、相对、形而下。

传统哲学的观点有其局限,但不可全部否定,当我们以现代哲学的视角将其加以限制时,它依然具有有限的真理性。

传统哲学代表着人类从混沌到主体性觉醒的过程,是从特殊向普遍的上升;现代哲学则是其逆过程,是从普遍向特殊的返回,是从高处的落下。

前者力图把握必然与绝对,后者力图把握偶然与相对。

传统哲学的视角是现代哲学不能代替的,正如现代哲学的视角不能被传统哲学所代替一样。

【关键词】本质;实体;普遍;永恒;形而上学。

【作者简介】严春友,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方哲学、美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

传统哲学是否像后现代哲学说的那样一无是处呢?笔者认为,传统哲学的观点固然有其局限,但不可全部否定,依然具有有限的真理性。

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传统哲学所寓示的是这样一个过程:人类随着意识的产生,从最初与自然物浑然一体的状态中觉醒,逐渐与自然分离,主体性日益增强和提升,最后不仅要超然于物,而且要主宰物,主宰世界甚至宇宙。

这是人类在前现代时期精神发展的基本取向,其指向是普遍、永恒、绝对。

现代哲学则是上述过程的逆反,是从高处的下落,是思维方向和视角的转换,指向个体、特殊、短暂、相对。

一、本质传统哲学在本体论上往往被现代哲学称之为本质主义或基础主义。

这种本质主义主张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不变的,这个本质规定了事物的性质及其过程。

所谓本质,无非是指使事物成为这一事物的东西,它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从而使此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

现代哲学普遍否认事物有内在的本质,主张事物是由其环境造成的,或者是由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事物的存在方式、性质等也是由此决定的。

两种“真”——兼评罗蒂的“后哲学文化”

两种“真”——兼评罗蒂的“后哲学文化”

两种“真”——兼评罗蒂的“后哲学文化”
卢风
【期刊名称】《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7(000)002
【摘要】无
【总页数】8页(P16-23)
【作者】卢风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对话哲学”的逻辑——评王鹤岩《罗蒂后哲学文化思想研究》 [J], 张志顺;唐丽丽
2.后哲学文化演进中的体育哲学——基于理查德·罗蒂哲学思想的探究 [J], 杨韵
3.西方哲学出路何在──评R·罗蒂的“后哲学文化” [J], 黄颂杰
4.罗蒂的逻辑斯蒂——评《后哲学文化》的逻辑 [J], 刘克苏
5.文化世界境遇下“种族中心主义”思想的哲学意蕴——对罗蒂“后哲学文化”一个关键词的解读 [J], 樊军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罗蒂科学观的文化哲学阐释

罗蒂科学观的文化哲学阐释

可能 地达 成一 致 的问题 。某种 程度 上来 说 ,传统 意义 上 的真理 概念 已被 罗蒂 在终结认 识 论 的同 时
彻底 打 翻 ,认 识论追 求 的真被 伦 理 学 追求 的善 所 取 缔 。在 实 用 主 义 者那 里 ,甚 至 已经 “ 没有 一 种真 理理论 ” ⑦。
罗 蒂对于 真理 的判 定标 准进行 了实 用 主义 的改造 。既 然真 理不 是非 人 的实在 ,人们 便无 需 穿 越表 象 的迷雾 ,不 断擦 亮心灵 之镜 才 能够 达到正 确认 识 。对真 理符 合论 的拒 绝被 罗蒂 视为 实用 主 义 的核 心要义 ⑧。他 追 随杜威 ,将 符合 论 称 作 “ 旁观者知识观” ⑨,并 断 言 对 于 他 们 实 用 主 义 者 而 言 ,“ 真理 的 首要标 准 是其 与一 个 人 的其 他 信念 的一 致 ……我 们 的信念 和愿 望形 成 了我们 的 真
把 握 真理就 是运 用正 确 的方 法 明晰表 象下 的终 极实 在 。罗 蒂认 为 ,把 真理视 为绝 对 、客观 的存 在 是 本 质主义 旧时代 的遗物 。 旧式 真 理 及 其 所 代 表 的合 法 性 、确 定 性 、权 威 性 是 他 的 “ 后哲学”
革 命所 极力 摒 除的对 象 。在罗 蒂看来 ,“ ‘ 真 理 ’这 个词 所指 的 ,是所 有 真 的 陈述共 有 的一 种 性
[ 关键词]罗蒂 科学 观 协同 性 话语 文学文化哲学
[ 中 图分 类号 ]B 0 8 9[ 文 献标 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 0 0 0 — 1 1 4 X( 2 0 1 5 )0 2— 0 0 5 9 — 0 8
尽 管 罗蒂 一再 抗拒 被贴 上后 现 代主 义者 的标 签 ,由于他 异常 清 晰 的反 本 质主义 、反表象 论 基 础 主义 、反 二元 论 哲学 路径 ,恐 怕很 难 与后 现代 主 义完 全撇 清关 系 。后现 代 主义者 对 待科学 的态 度 各有 特色 :费耶 阿本 德 以其 非理 性 主 义 和 多 元 论 著 称 ,他 坚 持 把 科 学 当作 “ 一 种 本 质 上属 于

罗蒂后现代哲学思想演变的特征

罗蒂后现代哲学思想演变的特征

3从语言的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主义走向语言的自然主义
罗蒂新实用主义理论的建构与其语言观的确立和转变息息相关。因此,在罗蒂思想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对传统指称论的责难,对实用主义语境论的青睐以及对自然主义语言观的定位,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在罗蒂看来,罗素、塞尔、唐纳兰、普特南是指称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8)]而他们正是罗蒂所要责难和批判的对象,究其因为:首先,随着逻辑实证主义的衰退,语言哲学中的指称论不断弱化,经历了一个从经典语义学到可能世界语义学的转变。历史地讲,在指称论上,罗素坚持了传统的意义决定论,塞尔代之以行为惯例决定论,唐纳兰和普特南则提出了因果指称论。这种发展表明,指称论一直面对着许多不可解决的矛盾和挑战而不得不变换形态,其中内含了语言哲学由图景论走向游戏论、由广义语义学走向语境论的发展趋势,换句话说,语言哲学的发展已经逐渐远离了传统的语言与世界如何直接相对应的主题。
首先,在逻辑实证主义和语言分析哲学的统治衰落之后,许多不同的流派和思想家在美国逐渐流行起来。一方面,语言分析的繁琐令人厌烦,同时以罗尔斯和诺里斯为代表的伦理学和政治哲学日渐成熟;另一方面,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使美国人重新思考人类主义的民主和自由问题。这些因素促使哲学家们追寻原本属于大陆哲学家的思想,唤起对解释学、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兴趣,发现大陆和分析哲学之间的联系。而罗蒂对这一文化环境的变化作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他认为在这二者之间建立桥梁、寻求联结力量,尤其是用不同方法探讨相同的问题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当然这源自于其义无反顾的反传统的勇气和决心,他坦然道:我们不应担忧分析哲学是否依然保持赖欣巴哈为逻辑经验主义所设定的科学模式,而应赞赏百花齐放的局面,让下个世纪有兴趣的历史学家对其进行研究、评判。[(3)]
2从对传统的消解走向实用主义的建构

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人物及其基本主张浅析

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人物及其基本主张浅析

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人物及其基本主张浅析理查德·罗蒂(1931-2007年6月8日逝世于加州帕罗奥多,享年75岁)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和耶鲁大学,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和哲学教授,是当今英语哲学界中最具妨碍力得哲学家之一.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哲学与自然之镜》[②]和《偶然、反讽与团结》[③]等一系列极具思想冲击力得著作得咨询世,确立了罗蒂作为新有用主义领军人物得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对反本质主义和反基础主义得本体论、相对主义真理观、最低纲领自由主义政治观、有用主义得女权主义和后哲学文化及政治理论得积极倡导,也使他同时成为了西方学界一位颇受争议得人物.重要著作包括:《哲学与自然之境》(1979)、《有用主义得后果》(1982)、《偶然、反讽与团结》(1989)、《客观性、相对主义与真理:1991)、《论海德格尔及其他哲学家:第二集》(1991)、《真理:第三集》(1998)、《立国论》(1998)和《哲学与社会盼望》(2001)等.理查德·罗蒂对传统哲学得批判差不多上是循着:1.在本体论上反对实在论、2.在认识论上反对基础论、3.在心理学上反对自我论等三个维度展开得.罗蒂不同于其他得后现代主义者,即不仅仅对现代哲学进行解构、对现代社会进行批判,而是要在批判与解构中进行重建.这种重建就表现为罗蒂以哲学与文化得关系为差不多点,提出了“后哲学文化”.后哲学文化包含以下内容:今日之哲学充当了各学科得法官,获得了与中世纪神学一样得至尊地位.这种哲学追求大写得“真理”、“善”、“理性”是一种大写得“哲学”,与神学一样,哲学也应该失去至上得地位,进入后哲学文化.Wwwm在后哲学文化中,哲学仅仅是后哲学文化中得一员,哲学和哲学家是小写得哲学和哲学家,在这个地方,没有任何专门得科学标准能够遵循,也因此没有人声称他们拥有讲明一切得神秘,没有科学家和学者以为他们得著作具有“普遍得人类意义”和“哲学意义”.在《后哲学文化》中,罗蒂提出“后哲学文化观”:启蒙运动得先知们以哲学文化观代替中世纪得神学文化观,但随着人们对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日益增长得怀疑,哲学最终无法成为文化得核心.不论是哲学、科学依然政治,基本上平权得文化,不存在“文化之王”和“文化得最后法官”,而民主先于哲学.罗蒂还反对真理符合论,认为真理是人们相信为确实东西,认为真理只是指所有确实陈述共有得一种性质,真理没有本质,它只是用来表示人们对事物得态度,不表示对事物得讲明.因此,真理是我们最好加以相信得东西.德里达得解构主义雅克·德里达,j jacques derrida (1930~)20世纪下半期最重要得法国思想家之一,法国哲学家、解构主义得代表.他得思想在60年代以后掀起了巨大波澜,成为欧美知识界最有争议性得人物.德里达得理论动摇了整个传统人文科学得基础,也是整个后现代思潮最重要得理论源泉之一.要紧代表作有《文字语言学》(1967)、《声音与现象》(1967)《写作与差异》(1967)、《散(sàn)播(bō)》(1972)、《哲学得边缘》、《立场》(1972)、《人得目得》(1980)、《马克思得幽灵》等.解构主义针对结构主义而言.结构主义,顾名思义,确实是对世界采取结构式得、系统式得研究.由来已久.然而,严格意义得上得结构主义指得是索绪尔结构语言学兴起之后得思维方式,它所强调得是一个系统得意义并不取决于外部,而是依靠于系统内部之间得关系.系统个不单位之有意义并不是他们本身具有什么实体性得意义,它们得意义仅仅是由于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得作用.德里达解构得对象要紧是传统哲学.认为一切基本上不确定得,他从语言入手,拆解“逻各斯中心主义”与“在场”,否认本体、本质得存在.事物不存在一个固定得、先在得全然性特征或本质,一切基本上变动得、不确定得,意义只存在于解释者得解释行为中,“阅读确实是一种误读”.因此本体、在场是不存在得,“逻各斯中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得在场”也是必须解构得.反对二元论,主张自由嬉戏,德里达从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动身,消解中心与本原,颠覆二元结构和等级结构,使事物之间、等级结构得两极之间变得“自由嬉戏”.假如坚持以“逻各斯中心主义”或“在场得形而上学”得观点观看事物、认识事物,则必定会导致形而上学得“二元论”.即认为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中心与非中心等得二元结构.认为要把一切都放在同一平面上,让各要素之间、等级结构得两极之间进入一个自由嬉戏得范围.全然不能回头想什么源头或根源.反对语言中心主义,并由此更进一步地解构形而上学大厦本身,语言中心主义确实是认为语言和写作是对立得,“语言得本质是讲话而不是写作,写作只是是讲话得派生物(记录)”语言更能直截了当地表达讲话人得意思,写作则使讲话人得意义不能完全自我呈现.言讲优于写作.他认为言讲和文字是一种平等和互补得关系:文字、书写记录言讲,是讲话得记录形式,讲话是文字、书写得补充形式,二者不可偏废.循着对语言中心主义得颠覆、拆解,德里达一鼓作气,直抵形而上学大厦本身,拆解中心本身得在场与不在场.德里达不顾一切地解构,使其解构主义走向了另一极端,即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利奥塔得知识合法化危机与元话语、中心得被放逐法国当代闻名哲学家、后现代思潮理论家让—弗郎索瓦·利奥塔(1924—1998).青年时代经历过二战和德国纳粹对法国得占据.纳粹得暴行,尤其是“奥斯威辛”集中营得大屠杀,成了利奥塔不断反思得对象,也令他对黑格尔思辩叙事得前提“凡是存在得基本上合理得”产生怀疑,这成为后现代主义得来源.利奥塔得要紧理论著作有《利比多经济学》(1974),《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得报告》(1979),《公正》(1984)和《多元共生得词语》(1986)等,《后现代状况》一书,曾经在80年代初引起西方哲学界有关后现代主义咨询题得深入论争,至今仍被认为是研究这一课题得经典著作之一.利奥塔是以“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为人所熟知得,何谓后现代主义?利奥塔称:“我将后现代一词定义为对元叙事得怀疑.”那么,何谓元叙事?利奥塔讲:“元叙事或大叙事,确切地是指具有合法化功能得叙事.”利奥塔后来对“后现代”这一提法不满,因为它容易使人误以为“后现代”是“现代”之后得一个时代,而事实上,后现代乃“现代得一部分”,后现代只是对“现代”得预先规定及假设提出疑咨询,“后现代总是隐含在现代里,因为现代性,现代得临时性,自身包含着一种超越自身,进入一种不同于自身得状态得冲动”.由于在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大伙儿得思想家中,只有利奥塔坦承自己是“后现代主义者”,因此他对“后现代”得解释具有专门得权威性,并基于其立场,利奥塔反复强调“后现代”乃“对宏大叙事得怀疑”,因而应对宏大叙事得霸权予以批判.利奥塔讲:“假如哲学家们关心了如此一种观点:在不存在权威得地点存在权威,并予这种权威以合法性,那么他们就不再是在真正得考虑.”利奥塔还认为,在普遍适用得宏大叙事失去效用后,具有有限性得“小叙事”将会繁荣,给予人类新得意义价值.利奥塔不像德里达直截了当以本体论为批判对象,也不像罗蒂以哲学和文化得关系为差不多点,来建构一个后现代理论,而是把对本体论得批判转化为对知识得合法性和知识分子得地位得考察,以此来实现他“去中心”、消解同一性和整体性、放逐元话语得目得.他宣告:元话语差不多过时,元叙述得社会语境如英雄圣贤、挽救解放、伟大胜利等已散入了后现代知识得杂乱得星空中,人们不再相信伟大“推动者”、伟大“主题”,人们只运用“小型叙事”,只相信后现代世界是一个“凡人”得世界.哈贝马斯得现代性救助哈贝马斯认为资本主义得科技和理性出现偏差得缘故并不在于科技,而在于日益官僚化得行政机构以及由此而来得文化意识形态防备系统.需要冲破资本主义得意识形态系统,摆脱思想压制,进行自由交流,重建新型人类关系和新理性.主张后现代性是不可能得,强调交往和共识,建立“新理性”,“自己能证实一个种类为了生存必须依靠语言交往和合作得结构,理性得活动必定要依靠理性”.哈贝马斯将人与人之间得交流、沟通、理解和获得共识作为自己研究得重点.他得“新理性”确实是一个人们通过交往、交流并对阻碍交往、交流得社会因素进行批判而达到一种具体得共识得过程.。

论罗蒂的反讽自由主义

论罗蒂的反讽自由主义

论罗蒂的反讽自由主义作者:张书宁来源:《西部学刊》2024年第08期摘要:以柏拉图为代表的传统西方哲学认为世界存在本质,个体的意义在于发现本质真理,找到统一的基础。

而当代美国哲学家理查德·罗蒂则认为所谓本质不过是一种虚妄。

借助反讽概念,罗蒂批判了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认为世界充满着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德性和幸福都是无法论证的,二者的统一,是偶尔有之。

他还提出将公共和私人领域加以区分,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社会应该赞成创造才是个人进步的关键。

同时,罗蒂也主张,在追求独特的同时,要理解他人的终极语汇,最大可能地减少残酷,加强团结。

关键词:反讽;偶然性;公共和私人领域;团结中图分类号:B7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08-0140-04On Rorty’s Ironic LiberalismZhang Shuning(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Abstract: Traditional Western philosophy represented by Plato holds that there is an essence in the world, and tha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dividual lies in discovering the essential truth and in finding the basis for unity. However, contemporary American philosopher Richard Rorty, on the other hand, argues that the so-called essence is nothing but a delusion. Drawing on the concept of irony, Rorty criticizes the essentialism of traditional philosophy and argues that the world is full of contingency and uncertainty. Neither virtue nor happiness can be proved and their unity is occasional. He also proposes a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pheres, and that a genuinely liberal society should favor creativity as the key to individual progress. At the same time, Rorty argues for the pursuit of uniqueness while understanding the ultimate vocabulary of others, minimizing cruelty and strengthening solidarity.Keywords: irony; contingency; public and private spheres; solidarity理查德·羅蒂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

罗蒂:当代分析哲学中的一种实用主义观点

罗蒂:当代分析哲学中的一种实用主义观点

罗蒂:当代分析哲学中的一种实用主义观点李红译这篇论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了我所喜爱的科学哲学家法因(Arthur Fine)的观点。

法因因其在当代哲学的中心问题——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中所坚持的立场而得名。

他认为,我们既不应该是实在论者也不应该是反实在论者,一切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都应该被取消。

在这个问题上,法因与我所青睐的语言哲学家戴维森、布兰顿(Robert Brandom)的观点一致。

我认为在此取得的越来越多的一致标志着向一个新的哲学世界的突破。

在这个新的哲学世界中,我们不再认为思想或语言包含了对实在的表象。

我们应当从自笛卡尔以来就统治着哲学领域的主-客体问题中解脱出来,从自希腊以来伴随着我们的现象-实在问题中解脱出来。

我们不应当再受认识论和存在论的诱惑了。

论文的第二部分比较简短,它由一些简略的、断断续续的、独断的论题组成。

这些论题表明,我们有必要放弃“哲学方法”和“哲学问题”这些纠缠不清的想法。

我认为这些观念的流行是哲学过于专业化的一个不幸后果,这损害了自康德以来的这一文化领域的形象。

如果接受非表象主义(non-represenationalist)的思想和语言观,那么就会在黑格尔的历史主义的引导下远离康德。

历史主义并不适用于如下思想:存在着反复出现的哲学问题,哲学家们使用着各种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它们。

我认为对哲学史的这种描述应该为另一种说明所代替,根据这种说明,哲学家与其他知识分子一样为重新描述人的处境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建议,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用以谈论我们的希望和畏惧,我们的抱负和前景。

因此,哲学的进步并不以所解决的问题为标志,而在于这种描述的日益完善。

一法因在其著名论文“自然存在论态度”开篇就宣告“实在论已死”。

在此文的脚注中,法因对实在论和有神论进行了富有创见的类比:支持实在论的理由似乎只是帕斯卡(Pascal)所说的那些理性并不熟悉的“内心的原因”(reasons of the hear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戴维森这位后期分析哲学的主将,罗蒂倾注了极大的关心,对他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根据我对20世纪哲学史的解释,逻辑经验主义是一个进一步退两步的反动发展。戴维森在破坏了逻辑经验主义假定的模式内容的二元论后,可以说,保存了逻辑而抛弃了经验主义(或更确切地说,保存了对语言的关心而抛弃了认识论)。这样,他使我们能够用弗雷格的洞见去确证杜威的整体主义和实用主义。他的工作使我们有可能做一种怀特预见的作为一种可能的哲学重整的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综合工作。〔10〕
后期分析哲学家蒯因、塞拉斯、后期维特根斯坦及戴维森等人的思想在罗蒂的眼中显然与前期分析哲学的不同。后期分析哲学家思想中的实用主义因素使他们获得了自称为实用主义者的罗蒂的大加赞赏。分析哲学出现了新动向,罗蒂认为分析哲学在蒯因、后期维特根斯坦、塞拉斯和戴维森那里达到了顶峰,就是说,超越和取消了自身。这些哲学家成功地、正确地模糊了实证主义在语义的与语用的、分析的与综合的、语言学的与经验的以及理论与观察之间的区别。〔4〕
正如启蒙运动思想家将神学拉下王位一样,罗蒂认为现在该轮到哲学被拉下王位了。哲学时代将随着哲学的失宠而步入后哲学时代,后哲学文化观盛行于世的条件即将成熟。是什么人,什么思想能充当当时启蒙思想家及人本主义思想的角色呢?在罗蒂看来,实用主义者正是后哲学文化的开路先锋,他们所处的境地与那些主张关于上帝的本质和意志的研究对我们没什么益处的非宗教主义者当初所处的境地非常类似。实用主义者一直在试图发现一些方法,用非哲学的语言来提出反哲学的观点。〔12〕
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是后期分析哲学家与罗蒂的共同目的,其各自的成果当然也就可以共享了。罗蒂认为,在后期分析哲学家的努力下,分析哲学现在已经超越了其实证主义的起源,而达到了一种实用主义的语言和思想观。〔5〕逻辑实证主义的原初教义在罗蒂看来被逐渐实用主义化了,詹姆士和杜威早已等在分析哲学所走的辩证道路的尽头。〔6〕
后哲学文化观的成长兼论罗蒂与分析哲学
【作 者】陈新
【作者简介】陈新,男,1972年生,1995年毕业于广西师大,哲学硕士,现为广西师大政治系助教。主要论文有《论当代释义学对历史哲学的贡献》、《感受、利益、教育》、《法家的评价都是以实用主义为立足点的。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观是在吸收后期分析哲学家的良好成份,加上对实用主义、解释学的继承逐渐形成的。这种哲学文化观总的来说是反表象主义、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的。
从罗蒂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将后哲学文化观完全看作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文化观,它是罗蒂充分理解了美国实用主义传统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实用主义的重新阐述。实用主义者不再仅仅包括詹姆士、杜威等老一辈人,还将容纳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戴维森、罗蒂本人等新秀,无怪乎当一些哲学家耻于被称为实用主义者时,罗蒂却带着一种自豪的语气称自己为实用主义者。
关键词 罗蒂 分析哲学 后哲学文化观
本世纪六十年代,年轻的罗蒂本是分析哲学运动中的佼佼者,但时隔不久,分析哲学在长期发展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令罗蒂难以在分析哲学内部作出回答,他逐步走出分析哲学的圈子。结合美国实用主义传统和当代欧洲大陆哲学的思想,对分析哲学进行再认识,并以其独特的思想自七十年代以来逐步提出了后哲学文化观。至今,后哲学文化观已颇具体系,它涉及的范围广、内容丰富,对当代哲学无论是大陆哲学还是英美哲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本文旨在就其中的一个方面,即分析哲学与罗蒂提出后哲学文化观之间的关系作一些考察,如:在建立后哲学文化观的过程中,分析哲学在罗蒂的心目中有些怎样的变化?后哲学文化观的主要内容及它是否抛弃了分析哲学遗留下来的形而上学残余?作为一种实用主义文化观,后哲学文化观为哲学发展指引的道路意义何在?
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观
关于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观,我们首先要了解的一点就是它并非一些固定的观点或思想,而是一种后哲学时代的状态。在其中,我们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应采取的态度,对各种各样的环境应做出的反应。
后哲学文化观是指后哲学时代的文化观,而后哲学时代是罗蒂相对所谓的后神学时代提出的。罗蒂认为,在启蒙运动以前,神学占据着各学科的领袖位置,任何学科的功能如何,是非曲直都要由他们的法官神学来判定,因为只有神学接触了终极实在,同时又把握了超自然的真理。在神学时代里,神学处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可是,启蒙运动以后,这种局面被打破了。世俗主义的盛行,神学的没落及人本主义的兴起,思想家们将神学拉下了精神科学的王座,而把哲学扶了上去,从此,人类文化进入了哲学时代,亦称后神学时代。哲学成了评判各学科的标准,在此时,较之文化的其余部门,哲学可以是基础的,因为文化是各种认识主张的集合,而哲学对它们作出判断。哲学可以这样做,是因为它理解认识的基础,是因为它以对作为认识者的人、对使认识成为可能的心理过程或者表象活动的研究中发现了这样的基础。〔11〕在这个以认识为中心的文化中,作为文化之王的哲学能告诉我们哪些学科是精确的,哪些是不精确的,因为哲学研究的是组成世界的各文化部门的共同本质。#p#分页标题#e#
事实上,罗蒂对分析哲学及其哲学家的评价都是以实用主义为立足点的。罗蒂认为后期分析哲学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意义深远,逻辑经验主义是标准的、学术的、新康德主义的、以认识论为中心的哲学的一个变种。我们不应当以为那些主要的实用主义者对这个变种提出的一种整体论的修正,而应当看作是与康德主义认识论传统的彻底决裂。〔7〕象蒯因这样的整体主义者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远不止是一种修正,而是一种根本上的变化。蒯因和维特根斯坦强调符号和思想对上下文的感受性,也就是把语言和思想不是看作准事物而是看作一个关系网络中的交点。〔8〕这种整体主义以一个关系网络取代了逻辑实证主义的还原论。罗蒂对蒯因反对分析与综合区别的论断也是支持的,他同意戴维森的说法:蒯因摆脱了分析综合的区别,从而拯救了作为一门严格学科的语言科学。〔9〕
当然,作为一个学科的专家,实现哲学的功用是哲学家的任务。罗蒂认为哲学家只有放弃获得永恒知识的希望后,才会集中精力构造未来。〔18〕以往前实用主义哲学家总是追求一种确定的知识,企图一举揭示世界的本质,成为社会和文化的先锋。虽然逻辑实证主义将有关世界问题弃之一边而不顾,但他们仍把逻辑当作先验的存在,将分析命题看成先天的真,这些哲学家仍旧没有逃脱出形而上学的巢臼。后哲学时代的哲学家不应自满地把自己当作社会文化中的领袖人物,不应一味去追求新的东西,而应满足于调和过去与未来。他们的工作是把新、旧信仰编织在一起,以便这些信仰能相互合作而不是相互干扰。 〔19〕哲学家本人的思想也应编织进这种共同的信仰中, 这就是哲学家的全部任务。
对早期分析哲学,确切地说对逻辑实证主义,罗蒂自始至终都没有什么好感。他毫不客气地说:我认为分析哲学一开始是一种科学崇拜,因此是一种迟到的19世纪实证主义。〔2〕虽然罗蒂受教于卡尔纳普等早期分析哲学家,但他对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的著作并不喜欢。在《语言学的转向》的长篇导言中,罗蒂提出了两个问题:一、语言哲学家关于哲学本性和哲学方法的陈述的真理性是否不依赖于任何实质性的哲学论题?二、语言哲学家们对于哲学的成就是否的确拥有相当清楚明白、因而被一致接受的标准?通过对第一个问题的论证,罗蒂得出结论:逻辑实证主义的逻辑远远不是没有前提的。分析第二个问题的结果是逻辑实证主义对哲学的成就有清楚明白的标准,但对如何确定排除哲学问题却没有明确的标准。〔3〕从这两个问题中得出的结论预示着罗蒂走上了背离分析哲学的道路。
罗蒂评分析哲学
形而上学问题自分析哲学兴起以来一直是分析哲学家力图批判的,拒斥形而上学是分析哲学的口号。逻辑实证主义想尽办法消解形而上学问题,可是,随着对分析哲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在消除形而上学问题的过程中,逻辑实证主义者到处都遗留下形而上学的残余。对此,国内外学者已多有论述,本文不再赘言。
分析哲学家内部意识到了形而上学残余给分析哲学运动带来的困境,一些分析哲学家如维特根斯坦、蒯因试图从分析哲学内部进行彻底改革,进一步清除残余的形而上学问题,摆脱困境;而罗蒂则期望走出分析哲学的圈子,寻求新的出路。他从一位分析哲学的实践者变成一位分析哲学的批评者,在这个过程中,他对分析哲学的看法是变化的,在了解他的后哲学文化观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他对分析哲学的看法,从中考察这一过程对后哲学文化观的提出有什么影响。
从罗蒂对分析哲学的评价可以看出,他对分析哲学前、后期的思想不只是简单的评论评论而已,前者是罗蒂抨击的目标,后者因与自己有相同的愿望而成了盟友。在罗蒂的哲学思想中,谁敢说后期维特根斯坦、蒯因、戴维森等人的思想不是后哲学文化观思想的一个来源呢?事实上,罗蒂对他们的评价已经表明,他不断在吸收后期分析哲学家的良好成分,这一点我们在后文中可以看到。正是从这些有益的成分,加上对实用主义、解释学的继承,罗蒂逐步形成了他新颖的文化观,一种后哲学文化观。
后哲学文化中对确定标准的普遍抛弃,自然也改变了传统上哲学家的任务,哲学不能再以文化之王自踞,哲学家亦失去了特权。在这样一个文化中,将不存在任何称作(大写的)哲学家的人,他们能说明文化的某些方面为什么和怎样能够具有一种与实在的特别关系。毫无疑问,在这样的文化中,也有能够理解事物如何关联的专家。但是这些人没有任何特别的问题需要解决,没有任何特别的方法可以运用,也没有任何特别的学科标准可以遵循,没有任何集体的自我形象可以作为专业他们是兴趣广泛的知识分子,乐于对任何一个事物提供一个观点,希望这个事物能与所有其他事物关联。〔17〕舍弃了把握确定标准能力的哲学家不再将自己看成何方神圣,他们应该成为兴趣广泛、生活积极的知识分子,而且是普通的知识分子。
罗蒂提出,过去和现在的实用主义者都试图建立一种后哲学文化,从他们的著述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一个纲领作为实现后哲学文化的基本要求。这个纲领认为认识是由特别的心理的精确表象的观念应予抛弃;认识基础的观念和把哲学看作是以笛卡尔主义怀疑论者的回答为核心的观念应予根除;为笛卡尔、洛克和康德共有的把心灵作为位于内在空间、包含使认识成为可能的成分或过程的观念应予取消。〔13〕过去,人们总是认为在认识中有一种精确的标准来衡量被认识内容,认识的结果就是在认识内容与超验实在之间建立某种确定的联系,罗蒂把含有这种标准的哲学称为大写的哲学,这是他极为反对的,他提倡的是后哲学时代的小写的哲学,它的形成有赖于克服了人们以为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建立与某种非人类的东西联系的信念。〔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