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读书笔记
新课标读书笔记
新课标读书笔记在阅读了《新课程标准》后,我对其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本书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指导性书籍。
以下是我对《新课程标准》的一些读书笔记。
一、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它也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种教育理念对于我们的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课程目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这些目标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还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的发展。
这种全面的课程目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课程内容《新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各个学科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它强调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综合性,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融合。
这种课程内容设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课程实施《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实施的指导原则和方法,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
它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注重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同时,它也强调教学评价的多元性和科学性,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
这些指导原则和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实施课程,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五、课程评价《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评价的指导原则和方法,包括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
它强调评价目标的明确性和具体性,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同时,它也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和指导作用。
这些指导原则和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课程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
总之,《新课程标准》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指导性书籍,它为我们教育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方向。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目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中新课程读书笔记
初中新课程读书笔记初中新课程读书笔记1新课程改革要求有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
为了能够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熟悉新教材,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我拜读了倪文锦主编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这本书,从中我了解了很多内容,受益匪浅。
本书内容包括语文课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及讨论,写作教学的新理念及讨论,口语交际的新理念及讨论,综合性学习及讨论,语文新课程实验教材,语文新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语文课程评价,新时代语文教师的素养,校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十二章。
本书充分体现新的课程理念,采用崭新的结构和体例,以教育科学的规律为支撑点,把握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教育的导向,围绕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创设情景,导入案例,致力于促进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变革。
此书对我所研究的课题《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探究》有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一、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融入学法指导,对学生的教育由“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授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尽最大努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便于学生参与各项语文学习活动,保证他们有足够的自主活动时间,为学生提供学习、积累语文文化的广阔天地,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传统教育赏识尊重,激发兴趣人的潜意识都盼望着得到赏识和尊重,尤其是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变化的特殊时期,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及家长的赏识、尊重和信任。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对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常常出现的疑难问题和情绪变化,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和爱心,努力营造师生和谐的氛围,多方面给予关怀和帮助,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教学准备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深入钻研课本,了解文本的内涵和外延,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为课堂教学提供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研究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随时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反应和表现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
四、创学方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创学方法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关键。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课堂管理,保持课堂秩序,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五、注重评价和反思、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评价和反思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度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式,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
同时,教师还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不足和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只有不断地进行评价和反思,才能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不断提高。
深入钻研教材文本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一环,每位教师都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做。
在教授新的课文之前,我通常会先阅读全文并为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对于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我会预设解释方法,包括查字典、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结合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等。
我还会朗读或默读几遍课文,标记难以理解的语句并在备课时写入教案,以便在课堂上指导学生。
同时,我会在阅读教学参考书时分析文章结构并标注每段的段意和重点词句的含义,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
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
创设精彩课堂和提高学生研究兴趣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技术。
教师读书心得《2023版语文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
教师读书心得《2023版语文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引言在阅读《2023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本文将分享我对该标准的一些心得和观点。
内容简介《2023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改革,旨在提升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该标准将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知识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升级。
个人观点- 标准的重要性:《2023版语文新课程标准》体现了对语文教育的深思熟虑和前瞻性规划,强调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文化自信具有重大意义。
- 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新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这一理念的落实需要教师实施灵活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
- 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新标准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多元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
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范畴,促进他们的负责任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 教材与实践的结合:新标准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教材,并在实际教学中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这个要求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论总体而言,我对《2023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持积极的态度。
这一标准的出台将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我相信通过教师的努力和创新,我们一定能够更好地贯彻新标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注意】本文所述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
走进新课程读书笔记(推荐3篇)
走进新课程读书笔记(推荐3篇)1.走进新课程读书笔记第1篇通过学习《走进新课程》我深深体会到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新课程关于转变学习方式的理念,改变了学生们传统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能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的能力和习惯。
素质教育已经被提及很多年,我们教师已经被动的变为加工“标准件”的工人。
对学生‘车,铣,刨,磨’,使我一度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首先应是一名关注学生心灵导向和人格塑造的教师。
自责中看到新课改倡导的理念与教学方式使我更加认识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更加确信教育改变家庭和世界的未来。
下面谈一谈我在分组讨论式教学模式中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面的心得。
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的能力和习惯。
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着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等自主合作学习,但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例如:在最初组织合作学习的时候布置任务后,立刻让同桌之间组成小组,展开讨论,既不指导学生如何相互交流,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组内的交往活动。
各组之间都在热热闹闹的讨论,气氛高涨。
不再是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我发现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学习效率也不高。
甚至有学生会借机“放松一下”,或“吵闹一下”,有的学生趁机偷懒。
为了找到症结所在,我认真的总结反思,觉得要想让学生自主的参与、主动的合作探究并不只是简单的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简单的同桌交流、小组合作。
那么怎么才能真正的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呢?为此我再一次仔细的研读《走进新课程》,这使我懂得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相比,并不只是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简单地分组、自然地合作并不能使学生相互协作,而只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小组活动,也不能保证合作学习取得成功。
2023年新课程听课和评课读后感
2023年新课程听课和评课读后感今年,我们学校引进了一套全新的课程,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新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理念,我参加了几堂相关的听课,并完成了评课工作。
这次的听课和评课经历让我深受启发,对新课程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首先被新课程所蕴含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设计所吸引。
与传统课程相比,新课程明显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一堂数学课上,老师通过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
学生们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思路,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整个课堂气氛活跃、积极,学生们主动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力。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另外,新课程强调跨学科的整合与实践。
一堂有关生态环保的科学课上,老师不仅教授了相关的知识和概念,还组织了一次户外实地考察。
学生们穿越庄稼地、河流和树林,观察和记录身边的自然现象。
通过实践的方式,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切身感受到了生态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
这样的跨学科实践有助于学生对多个学科的综合运用和理解,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际应用能力。
除了教学理念和课程设计的优势,新课程还有着更广阔的教学资源。
在我参观的一堂语文课上,老师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多媒体教学工具,让学生通过阅读网络小说,进行文学创作和分享。
学生们热情高涨,通过网络平台展示了他们的作品,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赞赏。
这种利用新技术和多样化教学资源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还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机会。
在评课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新课程需要老师具备全新的教学观念和教育理念。
由于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的影响,有些老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新课程的理念和实践存在一定的阻碍和抵触。
教育部门和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和挑战。
其次,新课程的改革需要合理的课程安排和资源支持。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开放、平等、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下面就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谈一谈教学经验。
一、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
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数学的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也正是为了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
二、创设情境,提供主动探究的空间青少年学生天性好奇,求知欲望强,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
教师的教学活动应当顺应这一规律,充分保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尽量创设问题情境,使青少年的天性得以舒展。
教学实践证明: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组织丰富而有趣的教学活动,给学生新异刺激,巧设悬念,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并能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引导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想探究”、“想尝试”的过程中。
三、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都是以已有的知识技能、生活经验为基础。
但是,学生自己一时无法把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学习材料联系起来。
这样就产生困惑,增大学习难度。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设法在新旧知识之间搭桥铺路,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经验与要学习的内容产生自然的联系,相互沟通。
这样,学生就能“以旧识新”。
四、引导学生探索,培养创新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数学教学模式。
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的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机会。
五、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新教材的实施中,教师应积极参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新课程理念学习笔记[修改版]
第一篇:新课程理念学习笔记新课程理念学习笔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
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
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
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
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
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
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了每天都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场攻坚战。
在学习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有些感触特别深刻,我想我们的教学改革必须明确这几点:1、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
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2、新课程追求的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其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
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这里的“一切”指的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学生”,显然是指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这里的“发展”,指的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一切课外活动,都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之上,有利于学生在学校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学会办事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以保证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
2024年《信息科技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
《信息科技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为了紧跟新时代的潮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把握新方向,我又认真研读了《信息科技新课程标准》。
结合专家的解读,我对新课标又有了一些新的思考,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体会。
一、从培养信息科技课程核心素养出发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开展任何一门课程,都要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出发。
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计算思维。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
在自媒体泛滥的今天,这一点可谓非常及时。
现在的信息推送机制,个人很容易陷入信息茧房,提升孩子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尤为必要。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选用合适的数字设备、平台和资源,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开展探究性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
如何有效地发挥网络的长处,利用信息科技获取、加工、管理、评价和交流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可以说是信息社会中每个人的必备技能之一。
但需要警惕的是,利用信息科技获取资源要避免形成拿来主义甚至抄袭的不良倾向。
信息社会责任是指个体在信息社会中的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承担的责任。
有些不法分子把网络当成法外之地,各种网络欺诈、盗取行为层出不穷,此外,还有那么一部分人肆意使用网络语言暴力进行人身攻击,酿成了许多悲剧。
为此,我们要尽早让孩子明白网络空间是人们活动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需要遵照网络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规范。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涉及的抽象、分解、建模、算法设计等思维活动。
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我也有一些自己的理解,总结为以下几点:(1)如果觉得困难,就从简单的开始尝试:比如让学生用程序画出一个图案,可能学生没有思路,那我们就从画基本图形开始学。
能画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依次不断增加难度,慢慢去发现技巧,其实好多漂亮的图案都是由基本图形通过旋转和平移得来的。
语文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
《语文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渝北区悦来中学谭世平一、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内容相当广泛: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都可以纳入学生的语文学习X围,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鼓励学生在电影、电视、广播、网络中学习语言的使用,在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中体味语文的妙用,在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中搜寻语文的影子,做到随时随处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是基础课程的基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学习对每个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着坚实的基础,可有的孩子偏偏不重视语文的学习,特别是到了中高年级,部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减弱,兴趣不浓。
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本条件,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对语文学习浓厚的兴趣应该成为我们每个语文老师研究的课题,尽量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把语文上得生动些,丰富些,有趣些,感染力更强一些。
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基本功水平,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使自己一站上讲台就成为一本语文的活教材,让自己对语文的热忱感染学生,吸引学生。
此外,不断学习修炼,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将语文课堂变成师生人际交往、情感交流、思维碰撞的圣地,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爱上语文。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语文教师不能只关心学生当前的语文考试成绩,更应该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师应着力于培养学生查阅工具书的习惯,主动阅读并作读书笔记的习惯,正确的书写习惯,良好的倾听、表达习惯,利用身边资源查找资料的习惯等等。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海洋里快乐遨游,以兴趣为出发点,以习惯为主线,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2023年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
2023年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篇一通过学习,让我感受到了新课程标准制定的完善,课标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核心概念、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方面都进行了修订。
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感受。
从新的课标来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所以,有效的数学活动不是老师在台上自说自演,而是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得到更好有效的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学生是由活生生、有个性的个体组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正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极大,教师应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多一些自由的体验。
2.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给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让他们以数学的意识,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体验生活。
新教材体现的是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用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让学生充分暴露和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发表独特地见解。
总而言之,新教材新理念的实施,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我们能更好的践行课标新理念,我们的教学舞台将是精彩的,我们教育成果将是丰硕的。
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篇二学习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工作中给我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作为一名一线的普通教师,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将课改的精神贯穿于我的教学之中。
新课程听课和评课读后感
新课程听课和评课读后感听课体会:新课程的引入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在听完新课程的课程介绍之后,我对新课程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并对其中的一些理念和改变感到非常震撼和激动。
首先,新课程明确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在过去的教育体系中,教育的目的往往只是单纯的传递知识,而新课程强调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学会学习、合作与交流、创新思维等方面。
这样的目标对于当今社会的需求非常符合,培养了这样的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听了这些介绍,我对新课程所倡导的核心素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其次,新课程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的源泉和学生的灌输者的角色,而新课程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来主动地获取和应用知识。
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我对这样的教学模式非常赞同,并且希望能够在自己的教学中加以应用。
评课读后感:通过听课我对新课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其中的一些理念和改变感到非常赞同。
新课程的引入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在我看来,新课程不仅仅是一种课程的改革,更是一种教育的改革,它正在引领着教育的发展方向。
首先,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这一点对于一个好的教育体系来说至关重要。
传统的教育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有机会更全面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样的教育模式需要学校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听完课程介绍后,我意识到在我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传统模式,需要加以改进和调整,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发展自己。
其次,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通过探究和实践来获得知识。
新课程怎样教的精彩读书笔记
-------------------- 精选公文范文-----------------《新课程怎样教的精彩》读书笔记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我阅读了新课程名师成功教学研究丛书之一的《新课程怎样教的精彩》100 个优秀教师教学心得一书。
该书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从事师范教育三十余年的方国才教授主编。
我认为,该书无论是促进我的课题研究,还是吸纳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我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教学都提供了难得的营养。
《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由六章节组成,围绕当前课改的一些关键问题,热点问题来构建全书的整体框架,体现出极强的针对性。
分别为新课程怎样提炼教师的素养、新课程怎样备课、新课程怎样上课、新课程怎样说课、新课程怎样听课、新课程怎样评课,汇集全国--- 精选公文范文1-------------------- 精选公文范文----------------- 100位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在新课程精彩教学过程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旨在展示他们优秀教学的经验和独具魅力的教学智慧,将给广大一线的中小学教师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教学以深刻的启迪。
我想,新理念需要阐释,好经验需要总结,问题和困难则需要在研究之后设计解决的方案。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一种做的哲学,是一种细节文化。
”比如,该书把新课程的新理念和新思想在课程实施者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和落实,作为关注的重点,特别强调了教师作为新课程实施者的教师,若要合格和称职,一定要在提高自身素养、锻炼教学的基本功上下工夫、花气力。
不仅如此.还进一步指明,教师应该怎样才能提高自身素养,尤其是对具体的途径和方法有相当清晰的思路与点拨。
再如,突出了教师实施教学整个过程的“微格”式的剖解,对一些众所周知却又一向悬而未决的问题,细致深入地研讨,这是可以帮助不少对教学颇有心得却又心------- 精选公文范文2-------------------- 精选公文范文-----------------存疑惑的教师一解燃眉之急的。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如下: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教育部制定了新的《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引领我们重新审视和理解初中数学教育。
二、内容概述1、课程目标新标准明确提出了初中数学的课程目标,即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强调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2、课程内容新标准对初中数学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设计,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
其中,综合与实践部分强调了数学与实际问题的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课程实施新标准在课程实施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方法。
例如,提倡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提倡合作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倡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4、课程评价新标准提出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品评定、口头表达、自我评价等。
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其潜能和不足。
三、感悟与思考通过阅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我深刻认识到数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也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和探索。
我也会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我也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努力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服务。
四、总结与展望《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育视角,为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相信,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进步和发展。
我也希望未来的教育改革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新课标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精选4篇)
新课标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精选4篇)新课标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篇1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由衷感激领导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每一天的讲座都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打动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活力,燃起了斗志,确实感到受益非浅。
经过学习,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及教育意义,信息化的社会来临对教育提出又一次挑战,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化的成长供给了一个平台,异常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让我明确了本次培训的目标、资料,力求使自我由专业型、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进取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要从重结论转变为更重过程,因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以人为本的教学要求教师要去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多去赞赏他们、而少去批评责罚他们,要用真爱去关心他们,还要时刻注意自我的言行并时刻留意关心学生的反应和变化,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使他们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在教育过程中多给学生一片属于他们本事表现的天地,让每一个孩子都充满阳光。
理解教师职业,提升自我素养。
教师代表着“学生的教师”,也代表着“学生的学生”。
作为教师,师德是必备的。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那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本事,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
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
初中语文新课标读书笔记
初中语文新课标读书笔记最近,我深入研读了初中语文新课标的相关内容,深受启发,也有了不少的思考和感悟。
新课标强调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它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语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课程目标方面,新课标提出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这四个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是要让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
这使我意识到,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包括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
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际运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审美创造则要求我们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新课标还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构建了学习任务群。
包括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重在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梳理,这是语文学习的根基。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涵盖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分别针对不同的语文能力进行培养。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则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在教学建议方面,新课标提倡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比如,在讲解古诗词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画面、音乐,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情境之中。
同时,倡导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促进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运用。
在评价建议中,新课标强调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进步,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
终结性评价则可以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
走进新课程读书笔记(精选10篇)
走进新课程读书笔记(精选10篇)走进新课程读书笔记(精选10篇)走进新课程读书笔记(一):一、促进者是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提出来的。
传统的教学难免会把教师个人的意志(或是出于学校、领导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身上,为了达成某项既定的目标会毫不犹豫以不择手段的方式来逼迫我们的学生完成任务。
即使新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的今日,这种现象仍然存在。
这样的师生关系已经不能培养出当今社会急迫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我们陈旧的教育已经远远的跟不上趟了。
那么如何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呢?教师不是上帝,创造不出天才,唯一能做的是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帮组学生发掘自身所蕴藏的无限的潜能,激活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并进取引导他们走向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成功之路,以此促使他们成长为有独特个性和健全人格能够体现自我价值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是要敬小慎微,尽量不把自我个人的意志过多的强加在学生身上。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要引导和促进每一个不一样的学生成为他们应当成为的"人才"。
二、研究者是从教学和研究的关系提出来的。
教师要想成为学生好的促进者,自身的素养,尤其是自我专业的素养是要提高的。
仅有自我站的高了,才能给低处的人予以正确的指引。
做教师就必须时刻给自我充电,不断更新自我,做到与时俱进。
研究者就是让自我像一个学生一样对未知的东西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总结,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获得新的理论成果,从而才能不断推进我们的教学改革,使之我们的教学在研究中不断提升,在提升中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我们的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其实对学生而言这也是一种"身教"。
三、建设者、开发者是从教学与课程关系提出的。
此刻课程体系中增加了校本课程,许多学校都自我编印了校本书籍。
很多校本课的资料都很贴合当地的传统和特色,或是贴合学校的实际需求。
就我们体育学科来说,创编徒手操、自编舞蹈、武术套路、编写校本书、废旧器材的改造利用,游戏的开发等都能体现出体育教师在对待体育课程的改革中是走在前面的。
新课程读书笔记
新课程读书笔记【篇一: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读书笔记】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读书笔记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贯穿这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这本书,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校文化重建的角度,具体阐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确立培养“整体的人”的课程目标;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个体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改变学校个性缺失的现实,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一)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确立培养“整体的人”的课程目标“整体的人”包括两层含义: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
追求学生的智力与人格发展,同时注重个体与自然、社会的联系。
1、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传统的课程过于追求学术化,专门化,忽略了非学术性知识,如学生的生活环境与经验阅历,导致学生片面发展。
同时,机械的、“填鸭式”的教学忽略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否定性,忽视学生的自主性。
因此,新课程改革把统整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作为具体改革目标之一。
为实现这一目标,新课程首先通过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形式代替教学大纲。
国家课程标准是对学生某一阶段的的学习结果作出最低、共同的要求。
比原有的教学大纲更重视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个体的理解、想象和创造,这为学生的经验进入课堂调开了方便之门。
其次,国家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强度加以阐述,承认过程本身不仅具有手段性价值,亦具有目的性价值。
2、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新课程首先用一种整体主义的观点从三大关系上规划培养目标,即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以培养人格统整的人。
其次,新课程强调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回归,把自然、社会与自我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资源。
如作为新课程亮点之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就围绕这三条线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读书笔记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新课程读书笔记范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下面的这些镜头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可以见到:老师一发布合作交流的指令后学生匆忙分组每个人都在说话可谁也听不清其他人在说什么;有的是学优生在唱独角戏一个劲地嚷嚷而学困生只有充当听众的份了;有的学生茫茫然不知所措;更有一些纪律较差的学生干脆在自顾自玩耍……几分钟后甚至更短的时间老师一声令下"停"全体学生立即安静下来。
讨论完毕被老师点名的学生一张嘴就是"我认为……"而有的学生则一问三不知。
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合作有效吗表面上热热闹闹而实际的教学效果到底怎样呢显然这样的小组讨论其所以不能产生合作学习的效果是因为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合作学习并没有真正发生。
从目前课堂教学实践来看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分组不科学;时机不当;时间不足;教师指导不到位;评价不全面。
深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论和策略的.掌握不到位以致出现合作学习仅仅成为一种时尚。
但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实施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
有的老师甚至把合作学习当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开课必用有的则机械地把它作为好课的评价标准之一。
的确与传统教学相比它能有效地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18世纪初兰凯斯特和贝尔两人在英国首创因团体施教采用合作学习方法。
后该模式传入美国得到着名教育家杜威的赞赏。
合作学习的真正兴起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由于它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改善课堂心理气氛促进学生
非智力品质的发展在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进教学质量等诸多方面实效显着因此很快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逐渐成为目前国际上采用的一种主流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
在美国有众多专门研究合作学习的教育机构并且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促成了合作学习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蓬勃发展。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依据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
它通过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换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合作学习把班级看作是由几个组组成的"个体"无论什么形式的学习都以组为单位因此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尽可能减少两极分化现象。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教师应针对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研究和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1合理分组优化组合。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存在着智力能力爱好等方面的差异。
为了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互补学习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老师在分组时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力量均衡"的原则人数以4——6人为宜兼顾男女比例。
当然小组组成也可以是动态的。
2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时机。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
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
此外还应当选择恰当的时机如方法多样时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不统一时。
选择的关键在于提出的问题能否提供合作的契机是不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讨论将变成一种形式。
在一节课中也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
3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
没有一定的时间量作保证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
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
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
进行小组交流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讨论之中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
教师要对成功讨论的小组进行表扬并注意对讨论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5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
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
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
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