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新中国的外交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共31张ppt)
二、外交抉择 2、中苏关系
甚至在渡江战役前夕,斯大林还致电毛泽东要求国共和谈。
——曲星 钟龙彪《当代中国外交》
在当时情况下,如果解放节奏减慢,对峙局面延长,万一国 际形势变化,极易造成两党“划江而治”的国家分裂局面。
——曲星 钟龙彪《当代中国外交》
毛泽东在电报里使用“无需再次”这样的措辞表达不满。
望美国能在国共两党的争斗中保持中立,然而美国的对华政策却
让中国共产党彻底失望。
——曲星 钟龙彪《当代中国外交》
二、外交抉择 1、中美关系
1944年11月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介入调处国共关系。起初赫尔
利与毛泽东达成改组政府、成立联合政府等五点协议,总体上比
较公正。但遭蒋介石否定后,赫尔利转而支持蒋介石,企图通过
二、外交抉择 3、是否存在外交上的中间道路
思考:当时中国能否不在美苏当中选边站?
二、外交抉择 3、是否存在外交上的中间道路
新中国必须面对世界头号强国长期激烈的侵略威胁。美 国先后在中国台湾、朝鲜、越南布置了三条针对中国的战 线,并采用种种手段威胁、遏止新中国。
——张历历《当代中国外交简史》
思考:当时新中国面临什么样的外部环境?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
司徒雷登建议美国政府不要主动承认中国新政府。“要让中共 知道……想要获得美国的外交承认,就必须满足美国设定的条件”。
——曲星 钟龙彪《当代中国外交》
思考:司徒雷登的做法反映出什么? 美国仍然坚持帝国主义政策,妄图在华享有特权。
毛泽东以《别了,司徒雷登》宣告中共对美国彻底失望。
——曲星 钟龙彪《当代中国外交》
二、外交抉择 3、是否存在外交上的中间道路
思考:当时新中国国内形势如何? 长期战乱,经济凋敝,百废待兴,急需援助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3课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 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斯在意条大义约林:上出签席促字签进。字经这仪济是式新。的中周恢国恩复与来外总与国理发签兼展订外,的长第代打一表破个中帝条国约政。府 国主义的封锁与孤立,巩固中苏团结。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缔约国双方 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 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 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一 方受到日本或日本同盟国之侵略而处于战争状 态时,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 助。”
• A.求同存异方针 • B.平等互惠原则 •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多边外交策略
“求同存异”的内涵:
同: (1)共同的遭遇:都遭受过殖民主义的 侵略; (2)共同的任务:都面临民族独立、发 展民族经济的任务;
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体制不同, 意识形态不同。
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
外交基本方针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新
中 初期外交成就:
国
初 1、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际会议上的发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
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
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地注意。中国人
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
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你认为这次会议
应该是
A.第26届联大 B.中苏建交谈判
C.日内瓦会议
D.亚非会议
• 7.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进一步阐述 的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是
②形成了“万隆精神”。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 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 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 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 显然是存在的。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1)
作用
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地位, 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 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 屋子再请客” 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
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
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 权,为与世界各地世界 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 交关系奠定基础
“一边倒” 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 使新中国在国际交往中不
邻近国家:“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方针 ,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 的关系;
非洲国家: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
结合作。 特点: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2.十九大以来的外交关系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九大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 合作共贏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 、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经济全球 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A.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B.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 C.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作用 D.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答案】A
4.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由1957年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交下引领
◆“全方位”,不结盟政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全球治理
主要内容: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负责任大国.
1.1949年10月3日,《解放日报》发表张乐平的新闻漫画《大旗招展全 球》(见右图),对这幅漫画所含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新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B.国民党政权统治已被推翻 C.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 D.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新中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共16张PPT)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新二十一条》)
1949年10月1日, 毛主席在天安门城 楼上向全世界庄严 宣告:凡愿遵守平 等、互利及互相尊 重领土主权等项原 则的任何外国政府。 本政府均愿与之建 立外交关系。 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
——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进展,达成协议。
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自我测评:阅读课本回答: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针对什 么情况提出求同存异? 这次会议有何特点?周恩来总理 谈判的“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是什么?
自我测评:阅读课本回答: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针对什么情况提出求同 存异?这次会议有何特点?周恩来总理谈判的 “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是什么?
亚非会议上各国代表对周总理发言的反应
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 ——印度总理尼赫鲁
这个演说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现了民主精神。 ——菲律宾外长罗慕洛
周恩来善于等待时机的外交才能简直是登峰造极。 ——美国记者
想一想:万隆会议对当时中国的外交起何
作用?万隆精神是什么?
会后,我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万隆精神: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 国友谊的精神。
辩论:弱国是否有外交
• “弱国无外交”其潜台词“落后就要挨 打” ,强权即公理。它更多地强调国家实 力在外交中的作用。
• “弱国有外交”强调的是弱国的团结、 外交家的努力、良好的机遇等。
• 作为中国,应大力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 勇于承担国际责任,为建立国际政治新 秩序,建立平等、和谐的国际关系而努 力。
提出原因:①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②与会国家 间的矛盾和分歧,③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 和疑惧。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共17张ppt)
任务;异:社会制度。 提出: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意义:受到与会各国赞誉,推动会议进行
一、新中国时期的“中国智慧”——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思考: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的原因?
国际形势:欧共体成立、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世界格局 出现多极化趋势。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依据?
以经济建设成就为依据,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国际形势发生变 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中美正式建交。
试题链接: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我国外交关系突破的关键因素是( C )
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 使新中国不致处 实行““一一边边倒倒””政策的世基界本和历平史民背主景阵是营帝一国边主义国于家孤对立中地国位的封锁...站 在社会主义阵一边,并非听命于他人,做别国的附庸。
——《教师教学用书》第198页
一、新中国时期的中国智慧——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2、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成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 ①中美关系早就应该实现突破。 ②中美关系突破是70年代的特定产物 选择阐述:①中苏关系破裂、国际局势、中美建交带来的积极后果 选择阐述:②文革阻断、国家力量不足、国家需要
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智慧”—— 全方位外交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
2010年“金砖五国”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
国内形势:制定一系列正确的外交政策;亚非拉国家对中国的信 任和支持,中国地位提高;中法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 系的突破;中美关系改善 。
高中历史14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必修1
D.新中国只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外交关系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D选项说 法与史实不符。 【答案】 D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 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 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材料二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
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 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请回答: (1)材料二中所说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原则? (2)“这些原则”是由谁提出来的?
(3)“这些原则”的提出在国际事务中有何意义?
同的利益加强团结和合作。 (2)促进会议取得了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
(2009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
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 C.不结盟 ) B.另起炉灶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日关系是怎样实现正常化的? 【精讲】 (1)中国重返联合国和尼克松访华后,日本朝野各界强烈要求 早日恢复中日邦交。 (2)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双方签署建立外交
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
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对国际关系产生了哪些影响? 【精讲】 (1)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中美、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揭开了中国与美、日关系的新篇章。 (3)中美、中日和平友好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中、美、日人民的利 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了世界紧张的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新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共21张PPT)
意思:★★标在志国着际中上国产外生交了政越策来逐越渐广走泛向的成影熟响,
成为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
走向国际舞台
日内瓦会议
目的: 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时间: 1954年4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
成就: 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
(1949年---20世纪50年代末)
二战后世界形势图
苏联
社会主义阵营
美国
资本主义阵营
1、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历史背景
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 急于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
国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
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 (2)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仇视、包围封锁中国 (3)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承认中国,给予
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 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 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殖民主 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并不要 求各国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 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 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 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节选
宝贵支持。 (4)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周恩来曾满怀义愤的指出:中国的 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 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 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 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 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 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 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 和战争政策
内瓦公约》,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 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 议。发挥重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 的声誉。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共29张PPT)
苏联:大量援助
美国:政治上孤立、经 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 外交上不承认
一、站立于世界舞台: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50年代)
时空背景 国际:美苏冷战
国内:新生政权需巩固和外援
外交诉求 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总方针)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
70年代
站稳脚跟
1978
走向世界舞台
二、“走”向世界舞台: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1978-2012)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历史背景,概括此时的外交诉求
时空背景八十国年际代:我和平们与要发做展的主要是三国件内事:。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 第一件事,是在国际事务中反重对大霸调权整 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第二件事,是台湾归回祖国,实现祖国统一。……
(5)1956年
一、站立于世界舞台: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二)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时空背景 国际:美苏威胁国防安全
国内:阶级斗争思维影响
外交诉求 维护国防安全,冲破封锁
外交政策 “两个拳头打人”;远交
外交成就 (1)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
(2)中国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 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第三件事,要加紧经济建设,就是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
三件事的核心是现代化建设。这是我们解决国际问题、国内问题的
最主要的条件。一切决定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我们在国
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_课件1
【拓展延伸】“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
政策”的不同 (1)从目的上看,三大政策以维护独立和主权为主,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是为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 (2)从内容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 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因而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3)从影响上看,三大政策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 则,也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过关题组】 1.右图中的文字是“中苏两国人民友谊 万岁”。它所揭示的中苏关系的时代背 景是 (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解析】选A。本题考查获取信息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由图片 信息可知,当时中国与苏联关系非常友好,由此可判断这应该是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事情。故选A。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和意义 1.特点: (1)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也 适用于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既适用于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 于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2)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 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 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3)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现代国际关系中的民主精神, 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与运用,是国际关 系中的一大创举。
3.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革命性质决定。中国共产党领导 革命的最终前途是社会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需借鉴社会主义 国家的经验,取得它们的支持和合作。
4.党的外交政策也决定了我们必须实行该政策。早在1949 年6月30日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毛泽东就提出新中国 成立后实行“一边倒”的基本方针。
岳麓书社高中历史必修一.《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同17国建交 参加两次国际会议
中美关系紧张 中苏同盟破裂 “一大片”
一边倒
总结
“两只拳头回击”
联合国合法利的恢复 突
破 和
关键 中美关系正常化
转
推动
机
中日邦交正常化
建交热潮
无敌国外交
调
整
“不结盟”
1972年2月26日,周恩来总理陪同尼克松总统在赴杭 州的飞机上。访问杭州后,尼克松一行飞往上海。 1972年2月28日,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上海公报》 (又称《上海公报》)。
1973年2月17日晚上,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
利·基辛格博士。在基辛格此次访问期间,中美双方商定:各自在对方首都设立 联络处,以建立两国间的直接联系。同年5月,两国联络处开始工作。
• 1982年8月17日,中美双方发表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简称 “八一七”公报。
中美联合公报
• “八一七”公报 美国重申无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无意干涉中国的内政,也无意执行“两个 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政策。
中 美 建 交
时间 1971.4
事件 美乒乓球队访华
中美上海公报
• 上海公报 公报指出:
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美国声明: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 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表明: 中美两国在经历20多年的对抗之后,开始步入 关系正常化的轨道。
中国的回应:毛泽东接见斯诺
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斯诺参加国庆典 礼,向美国传递愿意改善中美关系的 信号。
来华访问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游览长城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课程标准:1.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新中国建立到20世纪50年代末)1.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1)内容:①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②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2)成就: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中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背景:在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实践:①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②1955年,中国在亚非国际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4)意义: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②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
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突破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原因: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中美关系的改善(1)原因: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长期敌视中国的政策难以继续;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国面临苏联的威胁;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
(2)过程: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中美上海公报》;1978年12月,中美两国发表《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五第3课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26张)
2.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材料一:中反国永对远霸不权会主称义霸,,永远不会欺侮 别人,永远维站在护第世三界世和界平一边。
——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材料二:邓小平说:“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
自主的,是真正不的结不盟结政盟。策中国不打美国牌,
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材料三:任何一个国家,孤立起来,闭关自守
OVER
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中国积极参加世界维和行动
活动2.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成员国:6个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 斯坦、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总面积:达3018.93万平方公里,约占欧亚大陆面 积的3/5; 人口:14.89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4,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多极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
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上来;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材料一 (1984年)我们曾经谈到战争危险,现在我 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一点变化。我们感到战争危险 仍然存在,仍要提高警惕,但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因 素在增长。 材料二 (1985年)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 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3课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 卢敏
课程标准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组 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 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 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一:新时期对外政策的调整
新时期,新中国面临着怎样 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
70年代外交关系的突破
1.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积极推行新型的区域合作
高中历史必修一 26课 新中国的外交 (共27页)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70年代的外交成就
三、中日关系正常化
1972年9月,周恩来和来华访问的 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
1972年9月,毛泽东主席会见来访的日本 首相田中角荣,田中访华期间,两国政府 首脑签署了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实现 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70年代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对中国外交带来什么影响?
外交 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另起炉灶”
三大政策
2.“一边倒”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其三者的含义?
1949——50年代中期的外交成就展
图二 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在《中 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上。
1.苏联第一个与中国建交,新中国成立一 周年时,中国已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 交关系。
1949——50年代中期的外交成就 1.同苏联等十七国建交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
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 本准则)
3.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
五大国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4.参加亚成就
一、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 2758号决议,驱逐了台湾 当局的代表,恢 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和一 切合法权利。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原因?
70年代的外交成就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图一 周恩来迎接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
图二 1972年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会见尼克松
图三 1979年1月1日 中美发布 建交联合公报
70年代的外交成就 1.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 2. 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关键) 中美建交(1979年)
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4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之小船创作第14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标要求]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自主学习夯基固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及其成就1.背景□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资本主义阵营和□2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2.总原则新中国始终奉行□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基本方针(1)“另起炉灶”:不承认□4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2)“一边倒”:旗帜鲜明地站在□5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6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在此基础上,再与一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4.主要成就(1)1949年10月2日,□7苏联宣布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断绝同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
随后,保加利亚等国相继与中国建交。
(2)1949年12月,□8毛泽东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苏联;1950年2月,两国签订《□9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及其他一系列经济援助协定。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背景1953年□1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
2.目的争取□2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为国内即将展开的□3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3.提出(1)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4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5周恩来首次提出了“□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准则。
4.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7领土完整、互不侵犯、□8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意义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9基本准则。
三、走向国际舞台1.参加日内瓦会议(1)概况:□11954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这是新中国□2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高中历史 当代中国外交(思维导图)
当代中国外交四五十年代背景国际美苏两极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采取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政治上不承认的政策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能够执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前提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需要进一步巩固,经济上积贫积弱,百废待兴。
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特点革命性、同盟性、内向性、过渡性由革命性外交向国家型外交转变成就新中国成立之初,与苏联等国建交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次建交高潮。
1954年,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的进展1956年,中国又与挪威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五六十年代背景亚非拉国家民族运动蓬勃发展中苏关系恶化,中美敌对国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方针两个拳头出击成就20世纪60年代,中国与批非洲国家建交的同时,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
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七十年代方针一条线、一大片成就自1970年起,中国先后同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希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中英、中荷关系也升格为大使级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中日正式建立。
中国外交打开新的局面,迎来新中国成立以来又一次建交高潮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4中美关系正常化原因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美苏争霸处于劣势陷入越战的泥沼中国综合国力提升中苏关系恶化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过程1971年乒乓外交1972年尼克松芳华1979年中美建交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政策背景国际中国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朝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进行重大调整成就1978年,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巩固发展周边关系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3国的边界问题全部解决。
高一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高一历史必修一(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新中国的外交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953年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954年,中国以五大国之一地位出席了日内瓦会议。
1955年,中国参加了亚非国家万隆会议。
二.外交新局面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
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
这样,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遏制共产主义”主张,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称为“冷战”。
“冷战”的主要表现:(1)“杜鲁门主义”——标志美苏“冷战”的开始。
(2)“马歇尔计划”是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的重要政策。
(3)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1955年,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组成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1949年,在美苏的主宰下,德国被_为东德、西德两个国家。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1973年美军从越南撤军。
苏_领袖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使苏联改革走入了误区。
1989年,东欧国家发生剧变。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高一历史必修一(二)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岳麓版)
5.日内瓦会议(1954.4-7 )
6. 万隆会议(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
二、 中国外交新突破(20世纪70年代)
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1971.10;第26届联大)
2、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和中美正式建交: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与《中美联合公报》的
发表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3、中日邦交正常化:
思考讨论
是什么促使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原因)
材料一: 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
重大进展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我们必须与他们有比今天更多的联系。 如 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 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国际秩序是 不可设想。
——尼克松
思考讨论
是什么促使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原因)
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弱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增强
2、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经历了一个较长 的过程。请按表完成此过程。
时间
事件
1971
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
尼克松访华
1978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1979
中美正式建交
1971年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在机场握手
③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2、中日关系的改善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日本追随美国敌视中国; ②中美《联合公报》震动了日本; ③主张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田中角荣当选首相。 (2)过程: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3)中美、中日建交的影响: 国际上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外
交出现了新局面。
新中国外交的三个阶段
一、建国初期外交(1949--20世纪50年代期) 二、中国外交新突破(20世纪70年代) 三、新时期外交(改革开放以来)
高中历史 专题5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精美课件 人民版必修1
知识网络
互动探究
【探究】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的“三大政策” 探究】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的“三大政策” 相比有哪些不同? 相比有哪些不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大政策” 思路点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三大政策” 相比,实际上是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内容、 相比,实际上是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内容、影 外交政策实质上的特点。 响、外交政策实质上的特点。 答案 (1)从内容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 (1)从内容上看, 从内容上看 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 “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因而 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2)从影响上看 从影响上看, 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2)从影响上看,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共处五项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 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 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 深远影响;(3)从外交政策的实质上看 从外交政策的实质上看, 深远影响;(3)从外交政策的实质上看,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三、走向国际舞台 1.参加日内瓦会议 (1)概况:1954年 (1)概况:1954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旨 概况 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在和平解决朝鲜和 印度支那 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促使会议最终达成了《 促使会议最终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 日内瓦协议》。 日内瓦协议》 (2)意义: (2)意义: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 大国身份 意义 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 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提高了新中国 的国际声誉。 的国际声誉。
2.参加万隆亚非会议 (1)背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 (1)背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 背景 (2)概况:1955年 (2)概况:1955年4月,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 概况 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 29 在印尼的万隆召开国际会议, 在印尼的万隆召开国际会议,周恩来率中国代表 团参加。面对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的干扰破坏, 团参加。面对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的干扰破坏, 以及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 生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提出了“ 生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提出了“ 求同存异 ”的 方针,促使会议最终通过了《 方针,促使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 世界和平 和合作的宣言》。 和合作的宣言》
高中历史: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它主要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在国际上造成广泛深远影响,发展成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
了解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情况
日内瓦会议(瑞士):1954年,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结果:中国代表团积极推动下,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大大提高新中国国际声誉。
万隆国际会议(印尼):1955年,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作用: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使会议成功,加强中国同亚非各国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 1、周恩来求同存异中的“同”指的是什么?“异”又 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同:①共同遭遇: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 ②共同任务和愿望: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
、发展经济的任务和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愿望; 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
“另起炉灶” 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 消除帝‘特权和势力 屋子再请客” 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独立与主权
“一边倒” 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 义阵营一边
不被孤立
一、50s的中国外交 4.外交成就 (1)与苏联17国建交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
1950.2.14 ,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 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苏联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为首 的西方国家拒不承认;1950年 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
对立 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全面禁运 ;1954年12月,美国同蒋介 主义 石集团签订“共同防御条约” ,并支持蒋军对大陆和沿海进 行军事骚扰。
两大阵营对峙
一、50s的中国外交 1.背景 国际 两大阵营对峙
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和封锁 国内 建国之初,基础薄弱 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
材料五 1964年第一颗原 子弹爆炸。此后第一颗氢 弹也成功爆炸
毛泽东主席曾有过一个精辟的概括:“是非 洲朋友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它充分表明 ,只要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就可材料以六形19成61年强,第一届不结 大的力量,就可以战胜任何邪恶盟国势家力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
二、70s的中国外交 1.联合国席位的恢复(1971年)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原因 是中美两国国家利益共同要求的结果 美国: ①孤立中国政策失败196;宝9年岛3月,苏联军队入侵中国一侧的珍
--新中国外交
新中国的外交
困境抉择定方向
1.50s——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70s——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历史性的握手 打破坚冰获转机
3.80s——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时俱进谋新篇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一、50s的中国外交
1.背景 建国初期的国际国内外交形势?
美国
资本 主义
16
坦克(辆)
2万
4万
核弹头(枚) 2万
3万
材料三 1970年 美苏实力对比
材料二 60年代美国反 对越南战争的游行
二、70s的外交
1.联合国席位的恢复(1971年)
(1)原因
①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②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③中国综合国力提高(根本)
(2)过程:1971年 第26届联大 (3)影响:提高国际地位
《南京条约》签字仪式 《辛丑条约》签字仪式
《马关条约》签字仪式
二 十 一 条
昨日的思考
屈辱 不平等
你能用一两个词
概括旧中国外交的 特点吗?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 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 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
—— 周恩来
第26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50s的中国外交 4.外交成就 (1)与苏联17国建交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 (3)日内瓦会议(1954年) (4)亚非会议(万隆)(1955年)
方针:求同存异
探究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 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 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 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1971年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在联合国潇 洒的大笑
二、70s的中国外交 1.联合国席位的恢复
为什么是“恢复”?为什么中国 能够恢复联合国的席位?
1945年,联合国大 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 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顾 维钧在联合国宪章上签 字。
想一想:60年代末—70年代,我国又面临怎样的外交环境?
特点: 意义:
包容性 开放性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国与国之间基本原则
一、50s的中国外交 4.外交成就
(1)与苏联17国建交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 (3)日内瓦会议(1954年)
特点:首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意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③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 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
瑞典(1950.5.9) ——第一个与中国 建交的西方国家
英国 ——最早承认中国的 西方大国(1950.1.6) 1954.6,互设代办处
一、50s的中国外交 4.外交成就 (1)与苏联17国建交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
目的 发展同邻国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内容: P114
首次提出: 1953年中印谈判
2.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3.三大政策
1.“另起炉灶” 2.“一边倒”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既要“新独中立国自独主立”自又主实的行和“平一外边交倒的”基岂本不方矛针盾? “一边倒”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绝不是
盲政目策的顺从苏联,含二义者并不矛盾。 意义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 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
美国
国民生产总值 9927 钢产量(亿吨) 1.0 发电量(万亿 1.3
度)
煤产量(亿吨) 10
苏联 9043 1.0 1.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4
材料一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 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 我们竞争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 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引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 克松的讲话》
航空母舰(艘) 18
②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①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②应付苏联的威胁;
③对解决台湾问题有重要作用。
(2)过程
①试探之旅--- “乒乓外交 ”(1971年4月)
②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
苏联(1949.10.2)
保加利亚(10.4)
罗马尼亚(10.5)
社 会 主 义
匈牙利(10.6) 朝鲜(10.6) 捷克斯洛伐克(10.6)
国 波兰(10.7)
家 蒙古(10.16)
民主德国(10.27)
阿尔巴尼亚(11.23)
越南(1950.1.18)
印度(1950.4.1) ——第一个与中国建 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