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寒温统一

合集下载

寒温统一论简介

寒温统一论简介

寒温统一论简介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注解1拼音hán wēn tǒng yī lùn2英文参考Unity of cold and warm3注解寒温统一论这里的“寒”是指伤寒学意义上的伤寒,“温”是指温病学意义上的温病。

寒温统一论认为,温病与伤寒并不是两种或两类性质不同的疾病,而是不同时期、不同学术流派对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通称,由于学术的演变,所包含的病种有所不同,但其本质涵义是基本一致的,故温病学与伤寒学不是两门对立的学科。

1983年出版的万友生著《寒温统一论》一书认为。

伤寒学说是温病学说的基础,温病学说是伤寒学说的发展,二者实为一体。

伤寒学说比较详于表里虚实的寒证治法而重在救阳,温病学说比较详于表里虚实的热证治法而重在救阴,分之各有缺陷,合之便成完璧。

指出:伤寒温病的致病外因主要是外五淫毒(外风、外热、外燥、外湿、外寒)与外五疫毒(风木疫(疠)毒、火热疫(疠)毒、湿土疫(疠)毒、燥金疫(疠)毒、寒水疫(疠)毒);内因主要是内五淫邪(内风、内热、内燥、内湿、内寒)和内五体质(心火热质、肝木风质、肺金燥质、脾土湿质,肾水寒质)。

伤寒温病的发生多先见表证,或先见里证,或先见表里相兼证、半表半里证。

伤寒温病的发展不外由表入里或由里出表,由寒变热或由热变寒,由实转虚或由虚转实。

八纲是伤寒六经辨证和温病三焦,卫气营血辨证论洽的总纲。

临证又可分为表寒虚实证,表热虚实证、半表半里寒热虚实证,里热虚实证和里寒虚实证,分别以辛温解表法(虚证兼益气或助阳)、辛凉解表法(虚证兼养血或滋阴)、和法、清法(实证清而攻之,虚证清而补之)、温法(实证温而攻之,虚证温而补之)为治疗大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保证100%正确,涉及到药方及用法用量的问题,不保证正确,仅供参考。

由此造成的问题,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寒温统一观——疾病形层传变论

我的寒温统一观——疾病形层传变论

我的寒温统一观——疾病形层传变论我的寒温统一观——疾病形层传变论2009-7-22 11:42 【大中小】【我要纠错】近日读到李致重教授《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一文,感慨很多。

寒温统一看来是中医外感病发展的趋势,但到底该如何统一,是以伤寒六经统温病,还是以温病卫气营血三焦说概伤寒,还没有一致的认识。

我是赞成寒温统一的,但我对寒温统一的理解与此不同。

其实无论是六经还是卫气营血三焦,都已经不再是某一种疾病发展过程的简单的摹写,而是建立在对临床大量外感病资料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基础上的。

在中西医学不断碰撞的今天,我认为也只有以临床实际为基础,充分吸收中西医学一切积极的成果,在对大量的外感病资料进行充分深入的整合和抽象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完成寒温的统一,而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争辩谁统一谁。

思考的结果就是我下面这篇疾病形层传变论。

1疾病形层传变学说的简单历史回顾疾病形层传变学说由来已久,早在秦汉时期中医最重要的经典医籍《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有大量关于疾病传变内容的阐述,例如《灵枢。

百病始生篇》云:“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传舍于经……留而不去,传舍于输……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邪气淫佚,不可胜论”;《素问。

皮部论》云:“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舍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禀于肠胃。

”其它所述,大同小异,此外还有五脏之间次第传变的内容,不再赘述。

总之,始而皮毛,次而经络,内而脏腑,这就是外感病的一般传变规律。

此后汉张仲景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伤寒六经传变学说,第一次系统形成了疾病形层传变学说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理法方药相统一的辩证论治体系;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又提出了卫气营血传变、三焦传变学说,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疾病形层传变学说的内容。

论六经辨证与寒温统一(中)

论六经辨证与寒温统一(中)

论六经辨证与寒温统一(中)姜建国★主审:曲夷★编辑:寇本沧【简介】姜建国,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全科医学”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名中医药专家,国家级姜建国名医工作室负责人,齐鲁伤寒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

姜建国教授师从著名伤寒学家徐国仟、李克绍教授,进行《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思维”的研究30余年,先后提出20余项新观点,出版学术著作及教材36部,其中学术专著5部,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伤寒思辨》、《伤寒析疑》、《伤寒论释难》、《伤寒论品读》、《李克绍伤寒解惑论四讲》、《伤寒一得》等学术专著。

因观点新颖,立论独特,在伤寒学术界颇具影响。

《伤寒论》详于寒,略于温;温病学则以温热(包括湿温、暑温、温毒)为重点,补充了《伤寒论》之不足,因而详于温而略于寒。

可见,将《伤寒论》的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诸证,以及其他五经有关外感病的内容(包括《金匮》“痉湿”篇),补入温病学的卫分证及相关证中,就能较为全面地体现与涵盖“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所导致的外感疾病的基本内容与框架。

其实,所谓太阳病,就其病理概念的阐述而言,不如讲卫分证更为顺理及容易理解。

讲“太阳主外”,要从膀胱脏腑讲起,要从太阳经络走背布表阐述其部位之理,要从“卫出下焦”阐述其气化之理。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太阳病讲到具体病理,仍然不离于“卫”。

太阳中风证的病理是风中肌腠,卫失开合(又称营弱卫强);太阳伤寒证的病理是寒闭肌表,郁遏卫阳(又称营卫滞涩)。

所以太阳病总的病理叫作营卫不和。

可见,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两大证仍然未出“卫分证”的范畴。

所不同的是由于感受邪气是风寒,而非温热,因此所表现的证候及治法、方药与温病有异。

中医解表的两大治法及方剂的两大类型,辛温解表法(方)始于《伤寒论》,辛凉解表法(方)始于温病学(《温病条辨》)。

《寒温统一论》序

《寒温统一论》序

《寒温统一论》序原创半聪先生抱朴堂丹道2022-05-02 00:00收录于合集 #万友生寒温统一专辑 2个作者:万友生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的论争,由来甚久,至今未息。

其实,从伤寒和温病学说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它们本来就是由合而分,又由分而合的。

即:从春秋战国到东汉时期的《内经》、《难经》和《伤寒论》都是寒温合论的。

如《内经》指出热病皆伤寒之类,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夏至日前为温病,夏至日后为暑病;《难经》所谓五种伤寒中就包括有温病、热病、湿温;《伤寒论》不仅论及伤寒,而且论及温病、风温、风湿和痉湿喝病等,都足以证明。

但应看到的是,这一时期的寒温合论,在内、难两经中是有论无方的。

继之而起的《伤寒论》才把它充实起来,形成为理法方药具备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

只是由于《伤寒论》详寒略温,尚未能满足外感病辨证论治的需要而已。

还应看到的是,这一寒温合论的局面,由东汉延伸到晋、隋、唐、宋时期,大都是谨守仲景成规的。

金元四大家出,诸子争鸣于医坛,活跃了学术气氛,尤其是刘河间倡言火热,主用寒凉,突破了仲景成规,开拓了医家心境。

后人因有伤寒宗仲景,热病主河间之说。

但他对于热病,只能说是在病机理论上有所发展,还未能说是在治法方药上臻于完善。

到了明代,温病学说逐渐兴起,并从伤寒学说中分化出来,独立发展,吴又可首先著成《温疫论》,开创了寒温分论的新局面,但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内容还不够完备。

迨发展到清代,叶天士、薛生白、王孟英、吴鞠通等人,著成《温热论》、《湿热条辨》、《温热经纬》、《温病条辨》等书,才形成了理法方药具备的三焦和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

由于这一体系是在张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因而它们是一脉相承,相得益彰的。

正由于伤寒学说是温病学说的基础,温病学说是伤寒学说的发展,所以寒温两说发展到清代后期,又在寒温分论的局面中,逐渐地走上了寒温合论的道路,如杨玉衡著《寒温条辨》等。

民国以后,主张寒温合论者渐多。

六经辨证与寒温统一(二)

六经辨证与寒温统一(二)

六经辨证与寒温统一(二)六经寒温如何统一的问题作者/曲夷审定/曲夷⊙ 编辑/李文英寒温统一是伤寒与温病的统一,在寒温分争久持不已的态势下,在寒温分争的前提思维有问题的情况下,提出寒温统一观点是有益的。

而且在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证学说发展日趋完备的当代中医学,也确实需要有一部较为完整、系统的外感病学。

问题是,寒温统一究竟如何“统”?以什么“统”?其实质就是如何处理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包括三焦辨证)的关系问题,这是关键所在。

统一的思路无非有二:一是从以上三个辨证纲领中,拿出一个较为适宜的,作为外感病的专用辨证纲领;二是舍其三者,另辟蹊径,创出一个全新的外感病辨证纲。

我认为,创新不易,完全可以从以上三个辨证纲领中比较选择。

前面述及,六经辨证从实质内容上突破了外感病的范围,并非单纯的外感病的辨证纲。

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相比较,卫气营血辨证是由表及里的辨证,这种横向层次的辨证,更能从本质上体现外感病的演变规律,因此,用卫气营血辨证统辖外感病的辨证转为适宜。

《伤寒论》与温病学相比较,最大的区别是:就内容而言,温病学除风寒外,包括了所有六淫外邪导致的外感疾病,如风温、暑湿、湿温、温燥及温毒等。

就辨证而言,温病学的卫气营血辨证,较之六经辨证,更能体现外感病由表及里的传变规律。

即使三焦辨证,虽然与卫气营血辨证同属温病的辨证纲领,但由上及下的纵向辨证,总不如由表及里的横向辨证更直接、自然的反映外感病邪的传变规律。

所以,我认为人们视为外感病三大辨证纲领的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只有卫气营血辨证最适合于外感病辨证。

《伤寒论》详于寒,略于温;温病学则以温热(包括湿温暑温、温毒)为重点,补充了《伤寒论》之不足,因而详于温而略于寒。

可见,将《伤寒论》的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诸证,以及其他五经有关外感病的内容(包括《金匮“痉湿”篇),补入温病学的卫分证及相关证中,就能较为全面地体现与涵盖“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所导致的外感疾病的基本内容与框架。

论寒温统一3400字

论寒温统一3400字

论寒温统一3400字【摘要】外感病学是研究外感病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及其防治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一个统一、完整、不可分割的理论体系。

寒温之分不仅严重影响了外感病学的自身发展,还冲击着中医学的理论根基,使比较全面、系统、严密的中医理论在伤寒与温病中经常处于互相矛盾、难圆其说的尴尬境地,给学习中医、传播中医、发展中医带来诸多困难与困惑。

此外,由于《伤寒论》与《温病学》自身存在的片面性、局限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还加大了学生对中医理论的怀疑,动摇了学生的专业思想基础,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中医事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因此,结束寒温分离对中医事业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实现伤寒与温病的合二为一,建立一个统一、完整、开放的外感病学体系,不仅能为其自身的进一步充实、完善提供更为广阔和自由的空间,也有利于外感病学全面、系统的发展。

1六淫之邪的致病特点,以及外感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特殊性与复杂性是寒温统一的基础1.1六淫之邪的致病特点六淫之邪虽种类各异,但大多具有以下致病特点。

1.1.1首先袭表六淫之邪为病,多首先袭表而见恶寒、发热、脉浮、有汗或无汗等卫外失职、正邪相争、开合失司的表证症状。

此外,清窍、肺、肠胃与外界相通,而经络又外邻肌表,因此这些部位及脏器,也最容易同时受累。

若邪涉清窍则清窍不利,或鼻塞、喷嚏、流涕或口干鼻燥、咽喉肿痛;若邪涉经络则经输不利,轻者肢体酸楚不适,重者头、身、关节疼痛;若邪气涉肺,则肺失宣降而咳嗽、喘息;若邪涉肠胃,则肠胃失调,或食欲不振,或恶心、呕吐或肠鸣、下利等。

所以,这些症状常与恶寒、发热、有汗或无汗、脉浮相伴出现而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表证。

1.1.2与季节、环境有关六淫之邪致病,与季节、环境密切相关。

如风寒之邪为病,多发生在冬春或其它季节气温骤降时;暑热、湿热之邪为病,多发生在盛夏至秋初时节,或在高温与潮湿的环境下发病等。

1.1.3可单独或夹杂为病六淫之邪虽可单独为患,但多数情况下是以兼挟的形式侵袭人体,这种兼挟形式除表现在阳热或阴浊之邪的同类相求而混杂外,如风热袭表、寒湿袭表、燥热犯肺、寒饮犯肺、寒湿阻中等,还表现在性质完全不同邪气的相互杂合,如寒遏暑湿、湿热相杂、寒热错杂等。

寒温统一

寒温统一

伤寒与温病,同时外感,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相似的地方,那么,这两大疾病是否能够以某种理论统一起来,以使本来水火不容的中医两大派别来个“大同”呢?答案是肯定的。

而联系二者之间的理论,就是经络。

首先,寒邪是属于阴性的,它比较容易伤害人体“阳”的部分,而经络与脏腑相比,经络偏于阳而脏腑偏于阴。

而腑与脏相比,腑于阳而脏偏于阴,于是,六腑的经络就可以说是阳中之阳,而五脏的经络就属于阴中之阳。

如此一来,寒邪最容易伤害的首先就是六腑的经络。

伤害人体六腑的经络的时候,寒邪也很严格地按照次序,由表及里(从阳至阴)地逐个排列。

先太阳,再阳明,再少阳,然后才是各阴经。

都说“伤寒传足不传手”,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手不是属于阳而足属于阴的吗?寒邪为什么不是“传手不传足”呢?刘力红说:“在人的十二经脉当中,我们看一看哪些经能够真正地贯穿南北,连接上下?是足经还是手经?很显然是足经。

手经它只走到一半,它没有贯穿整个南北,它没有贯穿人的整个‘经',所以,手经它并不能完全的代表人的特性,惟有足经能够做到这一点。

它从头到足,从天到地,走完人的整个‘经'线,所以,足经才能真正地代表这个‘经'。

《内经》也好,《伤寒》也好,在谈到很重要的问题时都是举出足经为代表,道理就在这里。

实际上,这是以足赅手,以足统手,言足经手在其中矣。

并不是言足不言手,更不是传足不传手,这个问题大家应该这样来理解。

”但是知霖我并不同意这种说法。

个人认为,“伤寒传足不传手”是由于温邪类于火而寒邪类于水,水性是往下走的,所以它在伤害人体的时候也会表现出这个特性来,并非什么“以足统手”。

否则,如果是这样,为什么温病却传手不传足,“以足统手”统哪里去了?对应地,由于温邪类于火而性善上扬,所以温邪就比较善于伤害人体的手经。

所以,吴鞠通的“温病起手太阴论”还是比较有见地的。

但需要更正的是,温病虽起手太阴,其实温邪很少伤害肺经,而它主要侵袭的却是肺脏,这一点我们看《温病条辨》的条文就会清楚,在本文下篇的时候我还会跟大家逐条分析。

寒温统一论(中)

寒温统一论(中)

寒温统一论(中)邪气进入人体之后,它们是怎么样开始演变的呢,有什么规律可循吗?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寒邪自风池、风府进入人体后,沿着足太阳膀胱经开始侵犯人体正气,如果人体的免疫监察系统是正常的话,那么人体会自动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就是将毛孔紧闭,以免更多的邪气进入,之后就有点像关门打狗的方式开始对付邪气。

那么,人体将会选择怎么的“打狗棒法”呢?就是人体发现这原来是寒邪,当然是“寒者热之”,人体比《内经》对邪气的认识还要深刻!所以人体就启动发热机制,令自己“烧”起来。

如果你的一切系统(阳气正气)都不是很差的话,其实只要喝点开水帮助身体(但也不能喝得太多,因为胃里面的一部分正气被调动到体表太阳经那里抵御外敌去了,这个时候太大量地喝水其实也会伤胃。

而一般感冒的时候胃口都不会好也是这个原因),然后好好地睡一觉(大凡身体需要作大调整非进入深度睡眠使得阴阳彻底相交不可,最好覆被出点小汗),这样第二天就会好起来,并非一定按照六经传变七天周期。

因为你的正气本来就不差,现在只不过是不慎感受风寒而已,这邪气虽然侥幸进入你的第一道关卡,但它怎么能够再轻易进入第二道防线呢?它还不得乖乖地被逼得投降出来!问题是,如果你的正气系统本来就差,特别是一些老人,似乎一感受风寒就是直接的少阴证,这其实不是邪气直接就进入到少阴区域,而是从它们进入太阳经开始,他的正气系统根本就没有发现,直到少阴区域才开始被发现进而人体才组织反击而已,其实很早就已经得病的了。

对应地,温邪自口鼻进入人体后,如果人体的免疫监察系统是正常的话,身体也会作出类似的反应,首先也是“关门打狗”,但是身体很快就会发现这样,火是包不住的,于是只好让毛孔开放,让自己流汗散热,这样身体才会觉得舒服一点。

既然现在是温热的火邪,当然要用水来灭。

于是身体会调动附近的津液去灭火,所以温病的口干而渴就特别明显(并且温邪本来也会烧光一部分津液)。

如果你的津液本来就很充足,阴液的转化能力正常的话,同样的道理,只要你喝点开水(能够吃个雪犁或者喝点甘蔗水之类则更好)帮助身体,然后好好地睡一觉就可以了。

论寒温统一

论寒温统一

的理论体 系。寒温之 分不仅 严重影 响 了外感病 学的 自身发展 , 冲击着 中 医学的理论根基 ,使 比较全 面、 系统、 还
严 密的 中医理论 在伤寒 与温病 中经 常处于互相 矛盾 、难 圆其说 的尴尬境地 ,给 学 - 医、传播 中医、发展 中医带 7中
来诸 多困难 与 困惑。此外 ,由于 《 伤寒 论 》与 《 温病学 》自身存 在的 片面性 、局限性 、随意性和不确 定性 ,还加 大 了学生对 中医理论的怀疑 ,动摇 了学生的专业思 想基 础,挫 伤 了学 生的 学-兴趣 ,给 中 医事业带 来的 负面影 响 - 7
脉浮 相伴出现而形成各种不 同类 型 的表证 。 1 12 与季节、环境有关 .. 六 淫之邪致病 ,与季节 、 环 境密切相关 。如风寒之邪 为病 ,多发 生在冬春或其 它季节气温 骤降时 :暑热 、湿 热之邪 为病 ,多发 生在 盛夏 至秋初 时节,或在高温 与潮湿 的环境 下发病 等 。 1 1 3 可单独或夹杂为病 .. 六 淫之邪虽可 单独为患 , 但多数情况下是 以兼挟 的形 式侵袭人 体,这种兼挟形 式除表现在阳热或阴浊之邪 的同类 相求 而混杂外 ,如
是 巨大的。 因此 ,结束寒 温分 离对 中 医事业发展产 生的不利影响 ,实现伤 寒与温病 的合 二为一 ,建 立一个统一、
完整 、开放 的外感病学体 系,不仅 能为其 自 身的进一步 充实、完善提 供更 为广阔和 自由的空间 ,也有利 于外感病
学全 面 、 系 统 的发 展 。
【 关键词 】寒温统一
始于手太 阴;伤寒发病后 ,按太 阳、阳明 、少阳 、太 阴、少 阴、厥阴之顺序 发展 。温病发 病后 ,依卫 、气 、 营 、血 、上焦 、中焦 、下 焦之次第变化 ;伤寒病 至三

对寒温统一的认识

对寒温统一的认识

对寒温统一的认识寒温的分歧:寒邪从皮毛而入,寒自下而上、始于足太阳,寒发病后,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顺序发展,寒病至三阴为里虚寒;温邪从口鼻而入,温自上而下、始于手太阴,温发病后,卫气营血、三焦之次第变化,温病至下焦为肝肾阴虚。

因此,伤寒适用六经辨证,温病适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

寒温统一的关键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外感病辨证论治体系。

外感病可分为表证、半表半里证、里证(包括正盛邪实与正气亏虚),即三个层次(表、半表半里、里)、四个阶段(初期—病变开始阶段、前期—病变发展阶段、中期—病变深重阶段、后期一病变恢复阶段)。

在此基础上,将外感病的辨治体系统一,有利于其辨治方法的系统化、规范化,真正实现寒温统一。

辨证的重点在于:首分表里、次辨寒热、后定虚实。

1、首分表里确定病变之部位辨病位,是辨证的核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确定表里病位,即表、半表半里、里三个表里病位;二是确定具体病位,即清窍、上焦、中焦、下焦、经络、关节等各种具体病位。

2、次辨寒热判断病变的属性辨寒热,既是确定病变寒热属性的方法,又是分辨感邪性质、表里病位、阴阳盛衰的重要依据。

六淫之邪,大致可分为阴邪与阳邪两类。

其中,阴邪、或阴阳相杂以阴为主之邪致病,多见恶寒重、发热轻的表寒或半表半里偏寒的表现;若病邪深人或进一步损伤人体的阳气,则出现但恶寒、不发热的里寒或里虚寒的表现。

阳邪、或阴阳相杂以阳为主之邪致病,多见发热重、恶寒轻的表热或半表半里偏热的表现;若病邪深人或进一步损伤人体的阴液,则出现但发热、不恶寒的里热或里虚热的表现。

对于既不发热、也无恶寒之里证,或虽有寒热并见之表证与寒热往来之半表半里证,但仅凭寒热表现不能确定其寒热属性,须结合渴与不渴,是否喜饮、喜冷饮还是热饮,有无咽干、口燥,痰涎稠稀,大便软硬,小便颜色,以及舌脉等予以判别。

3、后定虚实根据病变的性质定虚实,既是判断病变虚实性质的方法,也是了解邪正消长变化的重要依据。

伤寒概论(七):吴门伤寒的特点: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古今一统、中西一统

伤寒概论(七):吴门伤寒的特点: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古今一统、中西一统

伤寒概论(七):吴门伤寒的特点: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古今一统、中西一统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古今一统、中西一统以六经气化为基础,融通各家学说,这是我们的特点。

寒温一统,就是要统一伤寒与温病;内外一统,即统一外感与内伤;古今一统,需要把经方与时方有机统一;中西一统就是汇通中医与西医。

综合起来,就是我们说的“大一统”。

我们国家是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种医学并存。

那么什么是中西医结合呢?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自从我们国家提出中西医结合以来,到今天都没有搞得很明白。

国外说的整合医学是基于循证医学的原理,把传统医学的一些知识结合到现代医学里面去。

那么中西医结合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用中医的理论来诠释一些西医的理论,也可以用西医的理论来诠释一些中医的理论。

这本质上是做一个翻译,就像把英文和汉文之间相互进行翻译的工作。

当然,受文化背景的影响,要诠释的很好也是不容易的,这是中西医结合的第一块内容。

其实中西医结合更重要的内容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不光是诠释,其更重要的内容应该是融通,也就是如何把中医和西医的东西融为一炉,发挥各自的优点,弥补各自的缺点。

从理论到临床上融为一炉,就是我们讲的中西医互补。

第三个是中西合璧,就是做大一统,把中医和西医最终统一起来,形成一门新医学。

几十年前就提到新医学的问题,当然过去的实践其实是失败的。

因为要让中西医合璧,当时各方面条件都不具备,而且真正要做到中西医合璧的人,对中医和西医都要做到极深的了解,其实很难找。

所以我们说中西医结合包含了三个的内容,第一个内容是中西互参,相互诠释,用中医诠释西医,西医诠释中医;第二个就是中西互补,发挥各自的优点,弥补缺点;第三个就是中西合璧,把中医西医融合以建立一个新医学。

既然要做中西医合璧,那就要做中西医大一统,要把中医和西医统一起来,我们叫中西医一统。

要做到中医和西医一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你中医要统一起来,就先要把中医的知识统一起来。

要做中医的一统,我们说第一个,《伤寒》、《金匮》一统,这个大家比较好理解。

论寒温统一

论寒温统一
病 的发 展 过 程 中, 有 表 里 传 、 下 传 、 经 传 、 传 与 逆 传 , 虽 上 六 顺
括 从 皮 毛 而入 , V鼻 而 入 , 通 过 蚊 虫 叮 咬 、 损 的 伤 V等 从 I 或 破 I 其 它 途 径而 入 。在 临 床 上 , 邪既 可 单 途 径 传 入 , 可 通 过 双 外 也 途 径 同 时而 入 。一 般 说 来 , 邪从 皮 毛 而 入 者 , 涉 经 络 、 节 ; 易 关 邪从 鼻 入 者 , 涉 清 窍 与 肺 、 旁 及 心 包 ; 从 口入 者 , 涉 肠 易 并 邪 易 胃与 脾 、 旁 及 肝 胆 ; 从 其 它 途 径 而入 者 , 多缠 绵 难 愈 。 并 邪 病 113 六 淫 之 邪 的致 病 特 点 : 淫 之 邪 除具 有 “ 先 袭 表 , ,. 六 首 首 先 涉 肺 , 涉 清 窍 、 络 、 胃” “ 首 经 肠 、 与季 节 环 境 有关 ” “ 病 急 、 、发 变 化快 , 与 疫 疠 之 邪 相 杂 为 患 , 又兼 具 传 染 性 、 行 性 ” 若 则 流
特征 : 邪气袭表, 发热与 恶寒并见 ; 邪犯半表半里, 发热与恶寒
交 替 出现 ; 气 入 里 与 气 血 阴 阳 亏 虚 , 发 热 而 不 恶 寒 , 但 邪 但 或 恶寒 而 不 发 热 , 既 不 发 热 、 无 恶 寒 。 或 也 12 2 外 感 病 的 传 变 : 1 传 变 的 形 式 : 要 有 表 里 传 、 下 .. () 主 上 传 、 传 、 传 与 逆 传 . 及 寒热 变 化 、 实 转 化 等 。 ( ) 六经 顺 以 虚 2 传 变 的 因素 : 要有 体 质 因素 、 气 因 素 、 主 邪 治疗 因 素 。一 般 说 来 , 若 正气 充足 、 感 邪较 轻 、 治 疗 及 时 恰 当 , 邪 去 病 愈 可 只 或 或 则

寒温同用,应对复杂疾病;辛开苦降,提高临床疗效

寒温同用,应对复杂疾病;辛开苦降,提高临床疗效

寒温同用,应对复杂疾病;辛开苦降,提高临床疗效作者 / 1赵进喜 2贾海忠 1刘宁 1李志红 1刘鑫源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赵进喜、刘鑫源(硕士研究生)],消化科(李志红),针灸科(刘宁) 2北京慈方中医馆董事长寒温同用的用药思想,在《伤寒杂病论》中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时代更迭,疾病谱改变,面对新的临床问题,寒温同用依然是一种重要的用药思路。

如何认识《伤寒杂病论》中寒温同用的思想,如何理解寒温同用的临床价值,如何学习《伤寒杂病论》中寒温同用的学术思想,掌握其临床应用的技巧,以解决复杂的临床问题,非常值得探讨。

“铿锵中医行”第三十三期围绕如何学习和应用《伤寒论》寒温并用思想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组织专家展开了热烈讨论,今总结报告如下。

1 寒温同用源于《伤寒杂病论》,对临床实践确有重要价值赵进喜教授:我们都学过“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即针对热证应用寒凉药物,针对寒证用于温热药物。

这是针对单纯的寒证和单纯的热证,但是随着临床实践增加,我们就会发现临床疾病往往错综复杂,单纯的热证或寒证很少见,寒证、热证共存于同一病人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所以经常会用到寒温同用的办法,经验丰富的大夫往往善于寒温同用,以适应复杂的临床病情。

所以掌握寒温同用的理念和具体操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天津的心血管病专家伊永禄教授平素喜欢用川草乌、炮附子、盐知柏、青蒿等药物,当时有一位风湿性心脏病的小孩,在西医院治疗四十多天发热不退,请伊永禄教授会诊,伊教授书以川草乌、炮附子、盐知柏、青蒿,加秦艽、板蓝根、水牛角、板蓝根等药物,几副药之后患者热退身静,心律失常也恢复,这说明寒温并用在疑难重症疾病的治疗中也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一个方法。

刘宁副主任医师:寒温并用指的是针对寒热错杂疾病,将寒性药物和温性药物组合在一个方剂里进行施治的方法。

《内经》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热以寒,治寒以热”。

医者取其性味之偏胜用以消、补、温、清,是为常法。

寒温统一新论

寒温统一新论

见元 气是机 体生命 活动 的原动力 , A P作 用类似 ; 这 与 T 而 个 火是与元气 相对来讲 的火 ( 与元 气不两立 的火 ) 不 属于 ,
自由能 , 当然 是指 产 生热 能 的火 。中 医 中还 有一 对 概 念 : 君火和相火。君火和相火其 实也 可对应 于 自由能与热 能。 君火主于心 , 心为 五脏 之 主 , 以五 脏 活动及 神 志是 在君 所 火的作用下完成 的 , 也就是说 机体各种 生理 活动需要 君火 的保 障, 这种保 障显然仅靠热能不 能完成 , 更需 要一种 “ 不
现代科学早 已 明确 , 机体 内 的能量 有 两种 存在 形 式 ,

种是在 A P中存在 的 自由能 , T 另一种 就是热能 。 自由能
避免机体太 多能 量用 于产 热而 发生 壮火 食气 。两者 的 目 的都是为 了产 生 更 多 的 自由 能 , 这样 才 能 维持 机体 的健 康 。从这个角度讲 , 中医 的种种 治法都 可 以归于 “ ” , 补 法
中医说“ 壮火食气 ” 。反之 , 自由能增多也必然 伴随热能 的 减少 , 以有 “ 所 甘温 除大 热” 的说 法 , 温法 补足元 气就 是 甘 补充了 自由能 。现在 回过 头来看 温 阳派 与滋 阴派的矛盾 , 可以发现前者 的 目的是补 充机体 的总能 量 , 者 的 目的是 后
热 之 火 ” 能 量 , 种 “ 热 之 火 ” 特 性 和 A P有 些 相 的 这 不 的 T
词多 义 的情 况 , 论述 中不 知不觉 地用 乱 了概念 , 也是无
奈之举 。我们 借鉴了现代 的 自由能 与热 能的概念 , 这样 分 析寒热或许能稍微明晰一些 。 热力学第二定 律 指 出: 自然过 程是 朝着 熵 增加 、 生 产 混乱无序的方 向发展 , 而达尔 文进化 论则指 出生物 的进化 朝着 产生有 序 的方 向发展 , 者演化 方 向相反 , 二 因为生命 体是一个开放系统 。按 照物理 学家 薛定谔 的说 法 , 生命是 靠从外周环境 吸收负熵( 即增加 有序 ) 而生存 的 , 不难想像 如果没有 A P的 自由能 , T 生命 即不 存在 , 吸收 负熵 也无从 谈起 。从这 里可以发现负熵与 A P具 有明显 的相关 性 , T 也

浅谈寒温统一

浅谈寒温统一

浅谈寒温统一摘要】温病学与伤寒学在学术上一脉相承,不可分割。

虽然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等名目,以及它们所归纳的证侯类型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基于机体抗病强弱和病情进退轻重运用八纲制定的,同时它们之间还有由表及、由寒化热、由实致虚的一般规律。

本文通过对寒温辨治体系的辨证、论治规律简要说明寒温的统一性。

【关键词】外感病寒温统一辨证论治《伤寒论》虽以伤寒命名,但同时论述了中风、温病等病。

其第8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堪为温病学提纲,后世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温病学体系。

《伤寒论》是主干,温病学为枝叶。

二者在不断地争鸣与融合中,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外感病辨治体系。

1 从辨证规律谈寒温的统一《伤寒论》六经辨证是《内经·热论》六经病证的继续和发展,六经是对外感疾病病机变化规律的概括。

在传变规律上,不仅有“一日巨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的循经传,还有越经传、表里传、直中等方式。

温病学家叶天士根据《内经》有关卫气营血生理功能和《伤寒论》六经辨证中有关卫气营血病变机理的论述,认识到温病的发生发展主要是温邪侵犯卫气营血的病理变化,创“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辨证论治体系。

继后吴鞠通在《伤寒论》有关上中下三焦病位概念和六经脏腑病机理论启发下,认为温病的病机变化规律,主要与三焦所属脏腑的病变有关,创“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始上焦,终下焦。

”及“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的辨证论治体系。

阐明温邪侵犯人体后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和实质损害,六经本自包括三焦。

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是外感热病的辨证纲领,都是对外感热病的病机变化规律、表里、轻重、浅深、虚实的相互转化规律,加以理论概括,用以指导辨证施治。

由发病过程与用药看外感热病的寒温统一的开题报告

由发病过程与用药看外感热病的寒温统一的开题报告

由发病过程与用药看外感热病的寒温统一的开题报告
题目:由发病过程与用药看外感热病的寒温统一
摘要:
中医理论认为,外感热病的病因是外邪入侵,致使人体阴阳失衡,导致病理反应。

传统上,外感热病被分为寒性热病和温性热病。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
证据表明,外感热病的寒温属性并非对立的,而是相对的,存在着寒温统一的特点。

本文从发病过程和用药两个方面探讨外感热病的寒温统一。

发病过程部分,首先介绍了外感寒病和外感温病的典型症状。

然后,从中医阴阳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些症状的本质,指出外感寒病和外感温病都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衡所
导致的。

最后,结合实例,分析了外感热病在发病过程中寒温属性的统一,强调外感
寒病和外感温病有时可能发生“寒温夹杂”的情况。

用药部分,本文以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为例,从药物性质和功效两个方面探讨了寒温属性的统一。

通过对寒性和温性中药的分类和功效进行详细介绍,指出中医药治
疗外感热病的关键在于寒温属性的统一应用,而不是单纯追求寒热药性的对立。

本文希望通过对外感热病寒温统一的探讨,加深人们对中医阴阳学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外感热病;寒温统一;中医药;发病过程;用药。

简述寒温统一思想的研究概况

简述寒温统一思想的研究概况

简述寒温统一思想的研究概况
裴茹;郭永洁;郎正宽
【期刊名称】《求医问药(学术版)》
【年(卷),期】2012(010)005
【摘要】寒温统一是就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之间关系而言的一种主张,其主旨是坚持伤寒与温病理法方药等兼容并蓄,共同指导临床实践。

众所周知,历代医家在温病学和伤寒学之间进行了较长一段时间激烈的学术争鸣,甚至至今亦是如此。

期间不乏重寒轻温、重温轻寒的分而治之的观点,而之后有不少医家又提出寒中有温、温中有寒、寒温相辅相成的寒温统一思想,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具体体现。

事实上,长期以来,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一直被统一为中医外感热病的说法。

对于外感热病,各医家在多方面运用伤寒与温病理论,并将其结合于临床实践。

然而对于二者之间的差异亦有不同的见解。

作为温病学说的研究与学习者,理当对寒温领域的知识进行分析,以期对温病学理论知识有进一步的提升。

【总页数】1页(P217)
【作者】裴茹;郭永洁;郎正宽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4
【相关文献】
1.从全面思维研究到学习学体系构建——温寒江先生《学习学》的研究历程 [J], 杨志成;董素艳
2.简述寒温统一思想的研究概况 [J], 裴茹;郭永洁;郎正宽
3.从寒温之争论述伤寒、温病的学术研究概况 [J], 潘冰
4.温胃散寒疏肝理气方穴位贴敷治疗肝癌TACE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J], 王军;罗保平;厉晶萍
5.寒地水稻大棚隔寒增温育苗技术研究 [J], 杨长志;魏淑凤;孟维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 和温 病学 说 在 中 医发展 史 中经 历 了漫长 的 演 变过程 。逐 渐形 成 了伤 寒病 和温病 的两 大辨证 体 系, 至此寒 温理 论 争论 不休 。其 理论 源泉 可 上溯 《 内 经 》 经 仲 景 创立 外 感 热 病 的六 经 辨 证 , 至温 病 学 , 直 家卫 气 营血辨证 、 三焦 辨证 的建立 , 温 学说 由合 到 寒 分 , 由分 到合 。近代 学者 提 出寒 温统 一 论点 . 取 再 汲 其辨 证方 法 的精华 , 其理 论 基础 、 从 临床 、 教学 、 研 科 等 角度 出发 , 创建 中 医外感 热 病学 体 系 . 这是 外感 热 病学 术上 的重 大进 步 。 以下就 寒 温统 一 谈谈个 人 的
看 根据东 汉 历史文 献及 作者 自序 , 当时 患者 那 么高 的死 亡率 , 明外感 病还 证 与戾 气 有关 。由于 仲景 学 说详 于寒 , 略于温 , 为后 这 世温 病 学说 的崛 起埋 下 了伏 笔 。 从 东汉 至宋 代 . 多数 医 家拘 泥伤 寒之 说 , 大 不知
型 。《 经 》 难 继承 了 《 内经 》 “ 寒 ” 对 伤 的认 识 , 温病 、 将 热 病与狭 义伤 寒并 称 , 者归 辖于 广义 伤寒 之下 。 三 后 世 多沿用 “ 伤寒 ” 名 , 时 尚属寒温 并论 的阶段 。 病 此 《 寒 论 》 承 了《 伤 传 内经 》 《 经 》 古代 医 著有 、难 等 关外 感病 的理 论 , 创立 了六经 辨证 体 系 , 用六 经 辨治 “ 伤寒 病 ” 兼 涉“ 病 ” 杂 病 ” 由于“ , 温 和“ 。 伤寒 病 ” 的病 因 为寒 邪 , 伤 阳气 , 景 从 寒 立论 , 扶 阳气 ” 易 仲 以“ 学 术思想 为指 导 , 故有 “ 寒法 在 救 阳” 伤 之说 。 中明文 论 提到“ 温病 ” 的条文 仪有 第 6条 :太 阳病 , 热而 渴 , “ 发 不 恶寒 者 , 为温病 。 且无 相应 的治 法 和方 药 。 ” 仲景 所 讨 论 的外 感 病 包 括 伤 寒 、 中风 、 病 、 温 痉病 、 湿病 、 中
变 通 , 法 不离 伤 寒 。 “ 方必 遵 仲 景 ” 对 伤 寒 病 与温 病 , 的概 念 混淆 不清 , 到 热病 竞 以治伤 寒 之方 治疗 之 , 遇 故 因误 治造 成许 多 变证 。直 至 金元 才 有 医家认 识 到 伤寒 之 法 已不能 应 付 与 日俱 增 的温 病 ,故刘 河 间创 制 了治疗 温 热病 的辛 凉解 表之 剂 ,而 不用 仲景 的辛 温发 汗 法 。 安道 云 :仲景 专 为即病 之伤 寒设 , 王 “ 不兼 为不 即病 之 温暑设 也 。”1 次 指 出了伤寒 与温 病 的 [ 首 区别 。到 了明清 , 叶天 士 、 鞠 通集 历代 温病 学说 之 吴 大成 , 揭示 了温 热类 疾 病 的诊治 规 律 . 创立 了卫 气 营 血辨 证 和三 焦辨 证施 治 体 系 , 全 跳 出伤寒 的窠 臼 。 完 独 自成 为一体 ,补 充和 丰 富 了伤 寒 论治 疗外 感 热病 的方 法 , 使温 病学 从伤 寒 学 中分离 出来 。 当然这 种新 兴理 论被 伤寒 派 认 为是 离经 叛道 , 到 口诛 笔伐 , 遭 此 时为 寒 温分论 阶段 .寒 温争 鸣有 力 地促 进 了温 病学 的形 成 和发展 。清代 俞 根初 、 坤安 等 曾提 出 “ 温 吴 寒 合论 ” 试 图 以寒 统 温 , , 正式 拉 开 了寒 温统 一 论 的序 幕 。江西 中医学 院 老 中医 万友 生于 15 9 7年就 在 《 江 西 中医药 》 志发 表 “ 温纵 横论 ” 文 , 杂 寒 一 极力 倡 导寒 温 统 一 。 氏认 为 :外感 伤寒 和温 病 两说 , 开来 各 万 “ 分 有 缺 陷 , 起来 便 成完璧 , 合 因而 是必须 统一 的 。叫] 2 寒温 统 一的 必要 性和 可行 性 不论从 学 术 理论 还是 从 临床 实 际来说 ,寒温 合

1 寒 温统 一的渊 源及 理论 基 础 中医 外感 热病 学体 系 是建 立 在寒 温 统一论 基 础 上 的 , 温 统 一 的理 论 基 础 源 自于 《 寒 内经 》 《 寒 、伤
论 》 温 病学 说 , 、 寒温 合 一 学 说 的 发展 及 形 成 经 历 了 寒温 并论 、 寒温 分论 、 温 合论 的三个 过 程 。伤 寒 与 寒 温病学 说有 源 与流 的关 系 ,索 问 ・ 《 热论 》 :今 夫 热 云 “ 病者 ,皆伤 寒 之类 也 ,……人 之伤 于 寒 也 ,则为 病 热 。” 热 病 ” 其“ 泛指 一 切外感 热病 , “ 其 伤寒 ” 指 病 仪 因 。《 问 ・ 素 生气 通 天论 》 《 问 ・ 阳应 象大 论》 与 素 阴 有 “ 伤 于寒 , 冬 春必 病 温 ” 的论 述 , 即所 谓 的伏 气 温 病 。
《 难经 ・ 十八雉 》 :伤 寒 有 五 , 中风 、 五 云 “ 有 有伤寒 、 有
湿 温 、 热病 、 温病 , 所 苦各 不 同 。” “ 有 有 其 其 伤寒 ” 指 病 名 . 为广 义 与狭 义 的 “ 寒 ” “ 分 伤 ,伤寒 有 五 ” 广 义 指 伤 寒 。有伤 寒 ” 狭 义伤 寒 , 外感 热病 中的一 种类 “ 指 为
福 建 中 医药
21 0 0年 6月
第4 1卷
第3 期 5 5
F j n Jun l f T M u e 0 0 4 3 ui o ra C J n 2 1 , 1( ) a o




吕黎 明


( 江西 中医学 院 , 江西 南 昌 3 0 0 ) 306
关键 词 : 寒 ; 伤 温病 ; 证 方 法 ; 感 热病 学 辨 外 中 图分 类 号 : 2 1 R4. 3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0R - 3 X( 0 0 0 - 0 5 0 1( 3 8 2 1 )3 0 5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