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现象》课外作业4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docx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蜡烛A的懒〔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选填“竖立〞、“斜立〞〕在白纸上.〔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其目的是.移动蜡烛B直到它与蜡烛的像位置相同,小明记录了两根蜡烛的位置,目的是°〔3〕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将〔选填“靠近〞、“远离〞〕玻璃板,像〔选填“变大〞“变小〞“不变〞〕.〔4〕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重趣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o【答案】竖立为了比拟物像的大小关系便于比拟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否相等远离不变玻璃的两个外表同时反射,每个表而成一个像【解析】【分析】〔1〕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否那么不管怎样移动后而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成的像完全重合. 〔2〕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移动蜡烛B直到它与蜡烛的像位置相同,小明记录了两根蜡烛的位置,便于比拟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否相等:〔3〕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从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可知能成两个像,从这个角度去析此题.【详解】〔1〕像与物是关于镜子对称的,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立放置,如果不竖立,成的像就偏高或偏低,后而的蜡烛是摆在桌而上的,不管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而蜡烛的像完全重合.〔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拟物像的大小关系;移动蜡烛B直到它与蜡烛的像位置相同,小明记录了两根蜡烛的位置,目的是便于比拟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否相等;〔3〕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此假设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那么像将远离玻璃板移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等于物体的大小〕.〔4〕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2.小勇同学利用如下图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0〔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而镜,是为了便于.〔2〕为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时,小勇做了如下操作:他先点燃蜡烛A并将其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外形与蜡烛A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观察到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3 〕在实验中,小弟将蜡烛A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了3cm,再次将蜡烛B移到蜡烛A 像的位置,经测量,蜡烛A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化了cm,同时观察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确定像的位置像和物大小相等6不变【解析】【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而,它们到镜而的距离相等,根据成像的特点分析实验操作的要求:〔2〕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与竖立在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3〕平面镜成像,像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相等.【详解】〔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同时还可以确定像的位置.〔3〕他将蜡烛A向玻璃板远离3cm,蜡烛A的像也向玻璃板远离3cm:因此,再将蜡烛B 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发现蜡烛R与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6cm: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此过程像的大小不变.答案:〔1〕.确定像的位置〔2〕.像和物大小相等〔3〕. 6 〔4〕.不变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实验时应选较—〔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应在玻璃板一〔选填“前面〞或“后而〞〕观察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3〕当棋子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o〔4〕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像〔5〕用木板紧贴在玻璃板反面,挡住玻璃板后而的光,人眼在玻腐板前—〔填“能〞或“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6〕实验时,选择两个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拟像与物体的: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比拟 .〔7〕他在找准像的位置后,画出了A、B、C三点做标记〔如图乙〕,在测量物距和像距时,他应分别测出两点到平面镜的距离作为物距和像距【答案】薄前而不变虚能大小关系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大小关系A、C【解析】【分析】〔1〕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每个反射面都可以成一个像,这样由于两个像的干扰,像的位置不易确定准确,需要两个像距离越近越减小误差:〔2〕由于平面镜成的是反射形成的虚像,应在A的一侧进行观察像实验;〔3〕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同.〔4〕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是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承现在光屏上.〔5〕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形成.〔6〕选择两个相同的棋子可以比拟像和物的大小关系;通过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可以得出像距等于物距的结论.〔7〕为了比拟物距和像距,应找到对应的点进行测量.【详解】〔1〕玻璃板两个面都能成像,当越薄时,两个反射而所在的像距离越近,这样可以使确定的像的位置更加准确,厚玻璃板会形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所以选薄的玻璃板:〔2〕由于平面镜是反射形成的虚像,故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眼睛应该在镜前才能观察到蜡烛A经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3〕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人们感觉到的近大远小是一种视觉效果,不影响真实的大小.所以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不变.〔4〕由于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所以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虚像.〔5〕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所以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而,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仍能看见棋子A的像.〔6〕实验时,选择两个相同的棋子,当后面的棋子和前面棋子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比拟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可得像和物体大小相等的结论: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比拟像和物体到镜而的距离大小关系.〔7〕他在找准像的位置后,画出了A、B、C三点做标记〔如图乙〕,由图知,A点在蜡烛的左侧边缘,根据成像时像与物对称的特点,A的对应像点在B点,所以在测量物距和像距时,他应分别测出A、C两点到平而镜的距离作为物距和像距4.小明同学根据课本中的“试一试〞,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⑴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的像AB.⑵小明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像的高度H E 1.02,0 3.04,0 5.0像到小孔的距离5/cm 2.0 4.0 6.0S.010.0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以下图坐标中画出h与S的关系图像:⑶从图像中可以看出h与s的关系为:.【答案】见解析所示见解析所示h与S成正比【解析】⑴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分别做出由A、B两点在透明纸上的像,从而得出AB的像,如下图:小孔B 甲⑵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3)从图象中看出;h随s的变大而变大,且增大的倍数相同,即h与s成正比关系; 因此,此题正确答案是:(1),见解析所示(2).见解析所示(3).h与s成正比【的距离】〔1〕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物体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物半透明纸体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因此通过小孔后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 〔2〕找出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中的对应点,然后连接成平滑的曲线;〔3〕可以看出,当像离小孔越远,像的大小是变大的.5.如图是小红“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小红的实验装置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 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0〔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拟像与物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拟像与物的关系.〔4〕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腐板代替平而镜,虽然成像不如平而镜清楚,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5〕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 .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o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一o〔6〕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那么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 像〔填“虚〞或“实〞〕.〔7〕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o〔8〕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以下哪一项操作?〔〕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屡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屡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答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大小较黑暗玻璃板后面的蜡烛重合相等垂直相等不能虚不变B【解析】〔1〕实验过程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既能看到蜡烛A的像,也能看到代替蜡烛A的蜡烛B,当蜡烛A的像和燃烛B重合时,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从而便于比拟物像大小.〔2〕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是来测量像到镜的距离和物到镜的距离,从而得出二者的关系.〔3〕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而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实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拟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 〔4〕点燃蜡烛,烛焰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比照度较小,成像不太清楚;烛焰在黑暗环境中,烛焰和黑暗环境的比照度大,成像更清楚.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楚,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5〕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A. 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6〕由于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因此移走后面的蜡烛B,光屏不能接收到蜡烛R的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7〕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不变.〔8〕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防止实验现象的偶然性, 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所以应采取B操作.点睛: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成像物体和环境的比照度越大,并且物体越亮,物体成像越清楚.6.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⑴如图乙中A、B所示,其中图是水沸腾时的气泡变化情况: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举措是_______________ :⑵小杰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而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石.方向入射,如图丙所示,小杰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填“A〞或"B" 〕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 射到.点〔如图丁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而镜垂直,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答案】A减小水的质量B在【解析】【分析】⑴沸腾前,上层的水温度较低,上升的气泡遇低温液化,气泡减小.沸腾时,由于此时整个容器内的水温相同,气泡不断升高,深度不断减小,水压不断减小,并且产生水蒸气不断进入气泡,气泡逐渐变大;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举措是减少水的质量、加盖或者提升水的初温.⑵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始终在同一平面内.【详解】⑴田沸腾时,由于此时整个容器内的水温相同,气泡不断升高,深度不断减小,水压不断减小,并且产生水蒸气不断进入气泡,气泡逐渐变大,所以如图乙中A、B所示,其中A 图是水沸腾时的气泡变化情况.⑵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举措是减小水的质量.⑵⑶小杰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而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0方向入射,如图丙所示,小杰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B绕OV向前或向后弯折,观察纸板B上有没有反射光线.⑷任何反射现象都要遵循反射定律,所以纸板未与平面镜垂直,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也在同一平面内.7.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用镀膜玻璃板和两个相同的电子蜡烛a、b可以发光〕进行实验,如下图:⑴为了便于观察蜡烛的像,以下一些做法可行的是;A.将玻璃板镀膜的一面朝向蜡烛a8.在较暗的实验室让a蜡烛发光C.在较暗的实验室让a、b蜡烛都发光D.用手电筒对着玻璃板照射⑵为了在实验中精确测量物距和像距,小王同学在白纸上标记蜡烛a底端上的一个点〔图中的A点〕,在玻璃板后移动另一只蜡烛b,使之和像完全重合,也在白纸上标记蜡烛b 底端上的一个点,量出两点到玻璃板的距离,那么蜡烛b上符合实验要求的点是⑶当把蜡烛a远离玻璃板,其在玻璃板中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不变〞〕o【答案】AB C不变【解析】【分析】【详解】⑴田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因此用一而镀了膜的玻璃板做实验时,镀膜的一面应该 朝向像一侧放置,一面镀膜的玻璃板反射水平比拟强,成像比拟清楚,便于测量物距和像 距,故A 符合题意;在比拟明亮的环境中,有较多干扰人视线的光,在较黑暗的环境中, 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而镜的光最多,反射光最多,进入人眼的光最多,感觉蜡烛的 像最亮,所以最好在比拟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故B 符合题意、C 不符合题意;物体成 像要清楚,就必须让物体有足够光线射向平面镜才能成像,而不是让平面镜上有足够的光 线,故D 不符合题意:应选AB .⑵⑵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相等,但是左右相反,蜡烛b 上符合实验要求的点是C ⑶⑶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大小相等,故当把蜡烛a 远离玻璃板,其在玻璃板中像的大小不 变.8.如图甲所示,小丽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 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 和B 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只点燃蜡烛A 〕,在此实⑴如果有5 mm 厚和2 mm 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填“明亮〞或“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⑵小滨应在玻璃板 〔填“前而〞或“后面〞〕观察蜡烛A 经玻璃板.射〞或“折射〞〕所成的像;⑶实验中,假设用一张黑纸完全遮住Bf 那么的镜面,将— 镜中观察到烛焰的像:⑷假设向左倾斜玻璃板,如图乙所示,蜡烛A 的像将向 “左〞“右〞 “上〞 “下〞或“不〞〕 【答案】2; 黑暗:前面;反射:能;上.【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仪器选用、实验原理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点.【详解】 ⑴[1]]由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 应选用较薄即2mm 厚的玻璃板:⑵这个实验探究要求成像物体尽量亮,而环境尽量暗,这样可以防止环境中的光线对成像 的干扰,从而能观察到更清楚的像,所以应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⑵⑶蜡烛所成的像在玻璃板后,所以为了观察成像的情况,小滨应在玻璃板前:⑷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而此探究中用玻璃析代替平面镜,所以经过玻璃板成像 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⑶⑸平面镜本来就是不透光的,即光射到镜而被反射回来而成像,并不是光透过镜而成 像,所以用黑纸遮住B 侧琉璃而,虽然光不能透过玻璃,但会被反射回来而成像,故能继 续观察到烛焰的像:⑸⑹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是垂直的,当镜而竖直放置时,像和物的连线在 水平方向.而〔填“反〔填“能〞或“不能〞〕继续在 移动.〔填镜面向左倾斜时,像与物体的连线要稍向上偏离水平线才能与镜面垂直,故像将向上移动.9.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梦设计了如以下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长方形硬白纸板,F可绕接缝ON转动.〔1〕组装器材时,应将纸板与平面镜之间保持o〔2〕为了显示光路,应使光束射向平而镜.〔3〕请你为小梦设计一个在纸板上记录光的传播径迹的方法:.〔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测得一组数据后,为得到普遍规律,接下来应—,可以得到两角之间的关系是.〔5〕在图乙中,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那么在纸板F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答案】垂直贴着E板先使光束贴着E板入射,在E纸板上做出入射光线,保持E板不动,反复折转右半局部F板,直到F板上也出现一条反射光线为止,再做出反射光线屡次改变入射角进行实验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同一平而内【解析】【详解】〔1〕口]组装器材时,为了使法线与平面镜垂直,应将纸板与平而镜保持垂直;⑵⑵为了显示光路,应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向平面镜:⑶⑶先使光束贴着E板入射,在纸板上作出入射光线,保持E板不动,反复折转右半局部F板,直到F板上也出现一条反射光线为止,再作出反射光线;〔4〕[4]⑸测出两角后,为得到普遍规律,接下来应屡次实验测量,可得出两角关系,即反射角等于入射角:〔5〕[6][7]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后,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10.在探究"平而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甲乙〔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应选在〔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2〕该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而镜,是为了方便确定,此时成像的清楚度比日常使用平面镜〔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3〕实验时,将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把另一个相同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的另一恻,边移动、边观察,使它与A的像重合,观察时,眼睛应该在如图乙中处观察〔选填"a"、"b"、"c"或"d"〕,蜡烛B的位置即是的位置.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选填"蜡烛A"或"蜡烛B"〕位置放一个光屏,并在如图中的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选填"a"、"b"、"c"或"d"〕;〔4〕在实验中,小军看到蜡烛A有两个不重合的像,为了减小这个影响,以下做法可行的是〔选填序号〕:A.换用较薄的玻璃板B.换用较厚的玻璃板C.调整观察的角度,使像重合〔5〕如图丙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所成的像应是如图丙中的〔填序号〕:〔6〕如图丁所示,假设将玻璃板与水平桌而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当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填选项字母〕运动:A.水平向右B.水平向左C.竖直向下D.竖直向上〔7〕移动蜡烛A进行屡次实验,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8〕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变B,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C.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像和物相距20cmD.假设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缓慢平移,蜡烛的像也跟着向上平移【答案】较暗像的位置差一些a像蜡烛B b A A C得到普遍规律D【解析】【分析】【详解】⑴田在实验时,为了能看到更加清楚的像,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⑵⑵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我们可以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方便确定像的位置,此时有部分光透过玻璃板射出,因此清楚度要比平面镜差一些:(3)[4]⑸平面镜成像是虚像,因此要在蜡烛的同侧观察,透过玻璃板来确定像的位置,因此应该在图乙的.处观察,把B放在像所在的位置,B的位置即为像的位置;⑹⑺要确定像是虚像,可在成像位置,即B处放一个光屏,然后在图中b处观察光屏上是否会成像,如果接收不到,说明是虚像;⑷网成两个不重合的像可能是玻璃板较厚,在玻璃板两个而上都成像,因此要消除此影响,可换用较薄的玻璃板,应选A:(5)⑼平面镜成像时所成的像是等大的,左右对称的,因此A为小军的像:(6)[10]图丁中蜡烛成像关于玻璃板对称,当蜡烛右移靠近玻璃板时,像也靠近玻璃板,因为玻璃板与桌而成45°角,因此它的像原来在桌面正上方,向桌面移动,即竖直向下移动,应选C:(7)[11]移动蜡烛屡次实验是为了得到多组不同情况下的数据,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8)[12]A.平面镜成像时所成的像是等大的像,与距离无关,A正确,不符合题意:B.蜡烛与像是关于玻璃板对称的,因此它们的连线是与玻璃板垂直的,B正确,不符合题意;C.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C正确,不符合题意:D.蜡烛的成像位置与蜡烛的位置有关,与玻璃板的位置无关,D错误,符合题意.。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第四节《平面镜》教学教案合集
4.3平面镜成像(一)认识平面镜生活中常用的镜子是平的.用它可以照出人的“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物体”,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一样.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___镜,把出现在镜子里的“面孔”物体叫做__.(二)猜想:当你改变与平面镜间的距离时,像怎样变化?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三)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先阅读课本P77页的实验方案,明确探究方法和过程2.分组实验,将观察到的现象和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课本相应位置和表格中。
3.归纳结论:分析:①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___.因为无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远还是近,一支蜡烛与另一支蜡烛的像总是___的.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因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___.结论: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①像和物体的大小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③像和物体的连线于镜面.学以致用:1.身高1.6 m的人站在穿衣镜前,离镜0.5 m,他在镜中的像高____,像离镜___;当他后退0.5 m时,像高和像到镜面的距离分别是____、____。
2. 小春同学去眼镜店配眼镜,商家采用了如下方法给她检查视力,请根据图中的数据找出正确选项: ( ).A.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2.1米B.小春距离她的像5米C.视力表的像距离小春4.6米D.小春的像距离视力表的像2.1米3. 小猫在平静的池塘边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像,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 ).(四)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认识所成像的性质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射入眼睛,我们也能看到物体在平面镜里的成像,成像的光是从哪里来的呢?1.在图中蜡烛的火焰上取一发光点S,思考:①S能发出多少条光线,方向如何?②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有多少条?2.在下图先画出出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再画出出另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3.思考:这两条反射光线沿传播方向能否相交?如果人的眼睛正处于这两条光线传播的路径上,会觉得这两条光线是从哪里发出的?①这两条反射光线___相交.②当眼睛正处于反射光线的路径上时,根据光线沿直线传播的经验,眼睛会觉得反射光线好像是从镜__面另一个发光点发出的。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现象实验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军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如图(1)应选择_____(选填“明亮”“黑暗”)的环境;(2)实验时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优点在于既能看到A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B,其原理为_____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3)小军选用了两只大小完全一样的蜡烛,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选填“不能”“能”)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选填“虚”或“实”)像.(5)小军把玻璃板沿直线MN向右平移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蜡烛A的像_____(选填“会”或“不会”)向右平移.(6)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是为了多次实验_____(选填“寻找普遍规律”“求平均值减小误差”).(7)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_____(选填“亮”或“暗”);如果实验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的位置成两个清晰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cm.【答案】黑暗 D 等效替代法不能虚不会寻找普遍规律暗 0.4【解析】(1)应选择在黑暗的环境进行实验,像看起来更清晰。
(2)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既能看到A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B,A的像形成原理是光的反射;光在穿过玻璃时发生折射,透过玻璃看到B是光的折射,故D正确。
(3)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确定像与物大小,用B替代A的像,此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光现象实验(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直接观察白纸,可发现_____________,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为_____________像.(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____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OO'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_________(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答案】竖直比较像和物的大小移去棋子B,在B处放置一白纸像不能成在白纸上虚不转向自己【解析】【分析】(1)像与物关于玻璃板对称,玻璃板的摆放角度要能够使后面的棋子与前面棋子的像完全重合;(2)实验中让A棋子与B棋子完全相同,B又与A的像完全重合,结果就可以得出A的像与A大小相同的结论;(3)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而,所成的像是虚像,用光屏接收不到,只能用眼睛观察;(4)平面镜成像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据此判断像的变化。
【详解】(1)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玻璃板对称,如果玻璃板不竖直,则后面的棋子与前面棋子的像不在同一高度上,所以怎样操作都不会重合的,也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实验时玻璃板应该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可以将白纸竖直放在蜡烛B处,移开蜡烛B,观察像能否成在白纸上(或白纸上有没有像);若像不能成在白纸上(或白纸上没有像);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若像能成在白纸上(或白纸上有像);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实像;(4)当镜子沿00′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时,由于像与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镜子在竖直方向上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镜中的像相对于A不移动;当镜子绕OO′向人转动时,像也向人的方向转动,如图:2.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
考点攻克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专题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专题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大小有关B.平面镜所成的像有虚也有实像C.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成像D.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看到天空中正在飞行的飞机是光在其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缘故B.太时光下彩色的泡泡是光的折射现象C.牙科医生检查用放大镜D.射击项目中涉及光学知识与日食月食的原理相同3、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
若在桌面右端用力向上提桌面,使桌面绕点O转动到与水平面成5°夹角,则此时()A.入射角增大了5°反射角增大了5°B.标尺上的光斑向右移动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减小10°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减小5°4、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华在玻璃板前放置了一支蜡烛A,并将其点燃,将另一支与蜡烛A大小相同的蜡烛B放于玻璃板后方,移动蜡烛B直到在玻璃板前看起来蜡烛B 与蜡烛A的像重合。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蜡烛A的像也将向上移动B.为了让蜡烛A的像更清晰,实验应在较明亮的环境中进行C.在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可以在光屏上看到蜡烛A的像D.若按图中乙的方式摆放玻璃板,蜡烛A所成的像偏低且倾斜5、如图所示,这是牛顿曾经做过的光的色散实验。
【精选】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现象实验(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用如图甲所示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1)选取两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 关系.(2)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动玻璃板的位置,会看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________ (仍能/不能)重合.(3)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了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下一步应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才能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答案】大小不能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测出A和A′、B 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比较各个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或将纸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判断像与物得两对应点是否重合)【解析】【分析】(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对称来解答此题.(3)从实验的目的: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角度分析,利用刻度尺,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分别测量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比较得出结论.【详解】(1)实验要选取完全相同的两只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动玻璃板的位置,此时,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不再相等,因此会看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能重合.(3)本实验是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他们下一步应该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测出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比较各个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或将纸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判断像与物得两对应点是否重合).2.小勇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_____。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时作业2 3.4平面镜
平面镜一、填空题1.小明身高l.76m位于平面镜前3m处,像与小明的距离是m,如果小明向镜面前进1m,小明在镜中的像会 1.76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如图所示的方法,将刻度尺垂直于玻璃板放置,能粗略地测出被薄玻璃板封闭的容器深度,这是利用了的特点;测量时通过玻璃板观察到的是刻度尺的像。
(选填“虚”或“实”)。
3.小明站在平面镜前3m处,看到了自己在镜中的像,这是由干光的现象而成的,他到镜中像的距离为m。
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选填“前”或“后”)观察。
5.人站在平面镜前2 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m。
若人以0.5 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大小为m/s。
6.晶晶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晶晶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m。
二、选择题1.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
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正确的说法是()A.实像,距离变大B.实像,距离变小C.虚像,距离变小D.虚像,距离变大( )2.一个刚学站在竖直平面镜前l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A.1 m B.2 mC.0 m D.0.53.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 )A.白塔的影子B.白塔的实像C.与白塔等大的虚像D.比白塔略大的虚像4.下面方框中的四个图像,其中一个是福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你认为应当是( )5.如图所示,平静的水面上有一座石桥,桥孔看上去是圆形的。
当水面上升时,看到桥孔的形状的是下图中的( )6.平面镜中的“花”的大小取决于( )A.花本身的大小B.平面镜的大小C.花到平面镜的距离D.平面镜放置的高低7.小新同学对着平面镜检查仪容,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三、实验探究1.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镜成像”的实验时。
江苏省苏州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未点燃的蜡烛B的位置放光屏,用眼睛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可以判断像的虚实B.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C.蜡烛离玻璃板越近像越大D.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解析:AA.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可以用光屏来判断蜡烛像的虚实,若在光屏上承接到像,说明成实像,若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成虚像,故A正确;B.玻璃板必须要与纸面垂直,若不垂直则代替像的蜡烛不会跟点燃蜡烛像重合,无法验证像与物大小关系,故B错误;C.像的大小与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无关,无论怎样移动物体,像和物体始终等大,故C 错误;D.做多组数据的目的不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而是得到普遍性规律,故D错误。
故选A。
2.(0分)生活中常见到各种光现象,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透过树丛的光B.海市蜃楼C.手影D.水中倒影解析:BA.透过树丛的光,这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这是由于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手影,这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水中倒影,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0分)现在,城市里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作为装饰。
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光滑的表面时,会产生炫目的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光污染”。
产生“光污染”的原因从物理学角度讲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镜面反射D.光的色散解析:C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光滑的表面时,光滑的表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产生炫目的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光污染”。
故选C。
4.(0分)关于光现象的相关知识:①小孔成像,皮影戏都可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②湖水中出现“鱼在云中游”的奇异现象,水中的“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造成的;③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中遇到空气中的水滴,经反射、折射后产生的现象;④红外线可用来测体温,紫外线可用来灭菌。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现象》课外作业4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光现象》课外作业4【课外作业】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两只相同的蜡烛⑥火柴。
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________(填序号)。
(2)如图1所示,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B蜡烛与A蜡烛的像____________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_____________,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如图1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B蜡烛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______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3.小明利用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选用平板玻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同步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小王同学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白色纸板A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纸板A可以绕NO转动,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向O点。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白纸板是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B.图甲和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C.当入射光垂直于平面镜入射时,入射角为90°D.图乙中,将纸板沿NO折叠后,反射光依然存在2、2000多年前,《墨经》中就记载了如图所示的小孔成像实验,小孔成像是下列哪种光现象形成的()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3、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若入射光绕O点顺时针转动,则反射光也绕O点顺时针转动B.图甲中若入射光沿NO方向入射,则反射角为90°C.图乙中反射光不存在D.甲、丙两图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如题图所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两个人在冰面上推着巨大的地球仪入场,在地球仪靠近光源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仪影子的形成与倒影的原理相同B.靠近光源过程中地球仪的影子变长C.靠近光源过程中地球仪的影子变短D.冰面发亮,是因为冰面也是光源5、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选项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像,透过玻璃版看到的像是蜡烛的虚像B.小孔成像透过小孔只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发生漫反射时,有些光线不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光的色散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在光学实验室内,将一辆玩具汽车放置在白色背景板前。
【精选】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现象实验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直接观察白纸,可发现_____________,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为_____________像.(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____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OO'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_________(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答案】竖直比较像和物的大小移去棋子B,在B处放置一白纸像不能成在白纸上虚不转向自己【解析】【分析】(1)像与物关于玻璃板对称,玻璃板的摆放角度要能够使后面的棋子与前面棋子的像完全重合;(2)实验中让A棋子与B棋子完全相同,B又与A的像完全重合,结果就可以得出A的像与A大小相同的结论;(3)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而,所成的像是虚像,用光屏接收不到,只能用眼睛观察;(4)平面镜成像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据此判断像的变化。
【详解】(1)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玻璃板对称,如果玻璃板不竖直,则后面的棋子与前面棋子的像不在同一高度上,所以怎样操作都不会重合的,也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实验时玻璃板应该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可以将白纸竖直放在蜡烛B处,移开蜡烛B,观察像能否成在白纸上(或白纸上有没有像);若像不能成在白纸上(或白纸上没有像);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若像能成在白纸上(或白纸上有像);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实像;(4)当镜子沿00′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时,由于像与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镜子在竖直方向上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镜中的像相对于A不移动;当镜子绕OO′向人转动时,像也向人的方向转动,如图:2.新思维科技社团的同学们学完光学中小孔成像知识后,提出一个问题,小孔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同学们经过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像的形状可能与物体形状有关;猜想二:像的形状可能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现象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选填“竖立”、“斜立”)在白纸上。
(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其目的是_____。
移动蜡烛B直到它与蜡烛的像位置相同,小明记录了两根蜡烛的位置,目的是_____。
(3)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将_____(选填“靠近”、“远离”)玻璃板,像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4)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
【答案】竖立为了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便于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否相等远离不变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反射,每个表面成一个像【解析】【分析】(1)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否则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成的像完全重合。
(2)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移动蜡烛B直到它与蜡烛的像位置相同,小明记录了两根蜡烛的位置,便于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否相等;(3)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从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可知能成两个像,从这个角度去析此题。
【详解】(1)像与物是关于镜子对称的,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立放置,如果不竖立,成的像就偏高或偏低,后面的蜡烛是摆在桌面上的,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 和B,是为了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移动蜡烛B直到它与蜡烛的像位置相同,小明记录了两根蜡烛的位置,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否相等;(3)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此若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则像将远离玻璃板移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等于物体的大小)。
初二物理上册学探诊光现象习题答案
第四章光现象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特点。
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了解色散现象。
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2.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4.通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
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5.通过实验,探究光的色散现象。
知道白光是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
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
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观察和实验,是认识物理现象和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要通过观察和实验体验、感悟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感知相关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归纳、总结探究结论。
通过实验,培养初步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密切联系实际,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提高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探究诊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实验同组人______【复习】1.光的反射定律。
图2-12.实像和虚像: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现象实验(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棋子A 的像.(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棋子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棋子B与棋子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________(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答案】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分别测量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分析得出结论: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的距离相等.【解析】【分析】(1)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3)从实验的目的: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角度分析即可.【详解】(1)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即垂直于桌面,如果不竖直,所成的像不在桌面上,所以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2)实验时用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本实验是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他们下一步应该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像距和物距是否相等;通过归纳处理即可得出如下结论: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宁宁对有关光学实验进行了回顾和思考:(1)如图甲所示把一个小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在白纸上画出一条垂直于镜面的法线ON,用激光笔沿着白纸表面让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①让光沿着白纸的表面照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②让光沿AO方向照射在平面镜的O点,a图能观察到反射光OB,而b图却看不到反射光OB,这说明________.(2)如图乙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①宁宁将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定________,取两只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②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③排除了上述情况的干扰后,他继续进行实验,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④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⑤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40cm处,现以5cm/s的水平速度向玻璃板匀速靠近,则经过2s后蜡烛A与像的距离为________ cm,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将玻璃板放置成与水平面成45°角,将会观察到蜡烛A运动的方向与像运动的方向互相________.【答案】显示出光的路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三者不在同一平面内像的位置大小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等效替代法不能 60 不变垂直【解析】【分析】(1)①白色物体能够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②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三线在同一平面上,是通过光屏展现在眼前的;(2)①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确定像的位置是关键,像的位置用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来确定,实验中既能看到物体A的像,又能看到蜡烛B,要采用透明的玻璃板,研究物像的大小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把蜡烛A像的大小用蜡烛B来代替;②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像会偏上或偏下,使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蜡烛的像不能完全重合;③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等效替代法是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④虚像光屏接收不到,实像光屏能接收到;⑤利用svt=计算出2s蜡烛A移动的距离,求出其距离平面镜的距离,利用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计算经过2s后蜡烛A与像的距离;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且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作图解答.【详解】(1)①为了更好的观察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实验中采用了白色硬纸板,光线在白色纸板上的轨迹就容易观察到了,也方便观察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②让光沿AO方向照射在平面镜的O点,a图能观察到反射光OB,而b图却看不到反射光OB,这说明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2)①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选用大小相同的两个蜡烛,是为了用蜡烛B 代替蜡烛A的像,来比较物、像的大小;②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像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像会偏上或偏下,所以如果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则原因是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③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④光屏能接收到实像,但接收不到虚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⑤根据svt=可得2s蜡烛A移动的距离5cm/s2s10cms vt==⨯=,蜡烛A此时距离平面镜的距离为40cm−10cm=30cm,则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30cm,所以,经过2s后蜡烛A与像的距离为30cm+30cm=60cm;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像等大,故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不变;若将玻璃板放置成与水平面成45°角,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且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当蜡烛A沿桌面由A位置运动到B位置时,分别作出蜡烛在两个位置所成的像,将会观察到蜡烛运动的方向与像运动的方向互相垂直,如图所示:3.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折.(1)如图甲,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线光与ON在_____内.(2)当纸板E、F在同一平面内,将一束光沿原BO方向射O点,它反射后沿_____方向射出.这现象说明:_____;当入射光线垂直于平面镜入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3)小明在测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时只记录了一组数据(如乙表),根据这组数据,他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关于光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的结论,理由:_____.【答案】不能同一平面 OA 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0 不能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解析】【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知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若沿反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则反射光线沿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当入射光线垂直于平面镜入射时,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三线重合.(3)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详解】(1)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由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构成的平面与平面镜垂直,故不能看到反射光线.(2)当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当入射光线垂直于平面镜入射时,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三线重合,入射角为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0°;(3)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故答案为 (1)不能;同一平面;(2)OA;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0°;(3)不能;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4.如图甲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精选】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现象实验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在此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2)此实验最好在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观察到的效果会更好些.(3)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答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大小较暗虚【解析】(1)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选用大小相同的两个蜡烛,是为了用蜡烛B代替蜡烛A,来比较物像的大小. (2)因蜡烛是点燃的,所以适合在较黑暗的环境下才可看清蜡烛的像. (3)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光屏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所以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点睛: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确定像的位置是关键.像的位置用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来确定.实验中既能看到物体A的像,又能看到蜡烛B,要采用透明的玻璃板;研究物像的大小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把蜡烛A的大小用蜡烛B来代替;当实验环境光线较暗时,实验现象会更加明显.2.如图是小红“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小红的实验装置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4)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现象》课外作业5平面镜成像作图.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光现象》课外作业5【课外作业】平面镜成像作图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1中画出物体所成的像。
2.(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2中画出人可以看到光源A点的像的范围.(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3中画出人可以看到光源A点的像的范围.3.在图4中画出人眼通过平面镜能够观察到的范围4.如图5所示,S点为平面镜前跳棋子的位置,S′点为跳棋子的像的位置,P为人眼的位置,请在图中完成人眼在P点看到两个跳棋子的光路图。
AB(1)AB(1)AB(1)(1)(1)(1)图1图2 图3 图4S图5唐玲5.如图6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从A 点发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固定光屏PQ 上形成一个光斑,光斑的位置随水位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当水面在CD 时,屏上的光斑移到了B 点。
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6.如图7所示,一个人站在河岸上,在B 点位置可以看到对岸上发射塔的塔尖A 在水中的倒影A ′,完成光路图.7.图8中S 为发光点,从它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分别与a'、b'重合,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井找出S 在平面镜里的像S ′。
8.如图9所示,在练功房里,小静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
画出她的脚上B 点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眼A 点的光路图。
9.某人站在木架上,眼睛P 正下方的地面有一光源S ,眼睛到地面的高度为3m 。
现在人面前2m 处竖直立一块平面镜MN ,如图10所示。
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求出光源S 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到达人眼所走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_m 。
图8 图10图9 图6图7初中数学试卷灿若寒星制作唐玲。
(人教版)苏州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他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然后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则()A.选择玻璃板进行实验,是为了看到蜡烛A的像更清晰B.实验用到刻度尺,是为了测量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将光屏放到玻璃板后面蜡烛B位置上,光屏上没有像2.同学们在公园的湖水里看到了“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美景。
正确的是()A.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实像B.水中的云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C.水中的鱼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实像D.水中的云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3.城市洒水车在夏天洒水时常常拖着彩虹尾巴,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是()A.光的漫反射B.光的色散C.光的镜面反射D.光沿直线传播4.光从玻璃射向空气中,以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B.C.D.5.关于光现象的相关知识:①小孔成像,皮影戏都可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②湖水中出现“鱼在云中游”的奇异现象,水中的“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造成的;③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中遇到空气中的水滴,经反射、折射后产生的现象;④红外线可用来测体温,紫外线可用来灭菌。
上述判断中,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6.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小孔成像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
下列光学现象与小孔成像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日食现象B.湖中倒影C.海市蜃楼D.雨后彩虹7.2020年6月21日下午,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可看到如图所示的“金边日环食”奇观,下列现象中与日食成因相同的是()A.海市蜃楼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C.凸面镜扩大视野D.水中舞月8.夜间潜水时,水面下的人与岸上的人以光互传信息,现在水面下的人向岸上的人照射一束激光传递信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的是()A.B.C.D.9.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如图所示的光路中正确的是()A. B. C.D.10.蓝天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池塘中鱼自由游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作业pdf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由此可推断
A 所成的都是实像ꎬ甲透镜的焦距小于乙透镜的焦距
B 所成的都是实像ꎬ甲透镜的焦距大于乙透镜的焦距
C 所成的一个是实像、一个是虚像ꎬ甲透镜的焦距小于乙透镜的焦距
D 所成的一个是虚像、一个是实像ꎬ甲透镜的焦距大于乙透镜的焦距
4 图 4 - 3 - 8 是利用一个凸透镜观察蚂蚁时的情形ꎬ所看到的像是
捏一下果冻盒ꎬ白纸上没有清晰的像了ꎬ白纸应向 ( 选填“ 靠近蜡烛方向” 或“ 远离
蜡烛方向” ) 移动才能重新承接到清晰的像ꎻ若不移动白纸则应在果冻盒前放一个 ( 选
填“ 凸透镜” 或“ 凹透镜” ) ꎬ白纸才能重新承接到清晰的像ꎮ
图 4 - 3 - 13
水平面成 45°角的平面镜ꎬ右边竖直放一屏幕ꎬ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ꎬ可在屏上成
一清晰的像ꎮ 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ꎬ发现在屏幕上画面太小ꎬ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45 —
( )
A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ꎬ下调凸透镜ꎬ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ꎬ上调凸透镜ꎬ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的焦距甲为 ꎬ乙为 ꎬ丙为 ꎬ丁为 ꎮ 你还有什么方法来
辨别四块透镜的焦距? 请简明说出至少两种方法ꎮ
— 47 —
拓展延伸
10 小雨利用一个空的半球形的果冻盒装了一定量的水来做凸透镜成像实验ꎬ如图 4 - 3 - 13 所示ꎬ把
蜡烛放在果冻盒的前面ꎬ在另一侧的白纸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ꎬ说明蜡烛在这个凸透镜的
( 选填“ 二倍焦距外” “ 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 或“ 一倍焦距内” ) 位置ꎻ如图ꎬ若小雨沿 AB 方向
( )
A 虚像ꎬ且蚂蚁离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
B 虚像ꎬ且蚂蚁离透镜的距离小于透镜的焦距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课练(含答案)——3.4 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特点
3.4 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特点1.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回想我们的实验过程,我们是选用了__________作为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2.某同学在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后撰写了一份实验报告。
下面是报告中的部分内容,其中错误的是( )A.需要的器材:刻度尺、平面镜、两支相同的蜡烛、白纸B.将蜡烛逐渐靠近镜面,观察到像也逐渐靠近镜面C.改变蜡烛到镜面的距离,观察到像的大小保持不变D.改变蜡烛到镜面的距离,通过多次实验来总结规律3.如图所示,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时用茶色玻璃板的目的是在玻璃板后成实像B.选择完全相同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D.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4.物理学中把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称为________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只能用眼睛直接看到的像称为________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它能用眼睛来观察,不能用光屏来承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要验证像与物的大小相等,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方法叫____________.5.如图所示,茶色玻璃板后面有一支蜡烛,它竟然能在水中燃烧!关于玻璃板后面的水和烛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虚像,烛焰是实物B.烛焰是虚像,水是实物C.水和烛焰都是虚像D.水和烛焰都是实物6.关于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光屏可以呈现虚像B.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C.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D.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 m 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 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 )A.2 mB.1.4 mC.0.6 mD.2.6 m8.如图甲所示,玉林园博园的彩虹桥桥面距湖面3 m,它的“倒影”距桥面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光现象》课外作业4
【课外作业】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两只相同的蜡烛⑥火柴。
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________(填序号)。
(2)如图1所示,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B蜡烛与A蜡烛的像____________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_____________,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如图1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B蜡烛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_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3.小明利用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选用平板玻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
(4)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__________造成的;(5)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__________。
(6)用蜡烛B与A所成的像重合,从而得出像与物大小相等,并以此确定出了虚像的位置,这里运用的是_______________法。
4.如图2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B.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C.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前应先将其点燃 D.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5.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选用了两只同样的蜡烛,玻璃板等器材。
(1)实验时,取一支点燃的蜡烛A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支蜡烛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某同学实验时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
他这样做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2)请在图3中画出一条眼睛能看到蜡烛S点的像S′的光路图.
B
A
图1 图2 图3
6.如图4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铅笔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白纸一张;火柴—盒。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2)放置玻璃板时,应该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
.
(3)做完某次实验后,四个小组都将收集和处理的信息记录在白纸上,如图5所示。
则正确的是。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4)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 ________(选填“亮”或“暗”)。
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C.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D.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图4 图5
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
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6),(1)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___ ____ __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
使它与棋子 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2)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数学试卷
灿若寒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