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
2020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精品课件
![2020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c68ab9227916888486d7c5.png)
最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
2020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套)精品课件
引言
2020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套)精品课件
一、奇妙的物理现象
2020最新苏教版八年( 全套)精品课件目录
0002页 0046页 0048页 0092页 0094页 0096页 0098页 0100页 0116页 0186页 0188页 0212页 0236页 0299页 0361页 0391页 0449页
最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 一、奇妙的物理现象 第一章 声现象 二、声音的特性 综合实践活动 第二章 物态变化 二、汽化和液化 四、升华和凝华 第三章 光现象 二、人眼看不见的光 五、光的反射 一、光的折射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五、望远镜与显微镜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二、速度 四、世界是运动的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ppt课件-光的折射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ppt课件-光的折射](https://img.taocdn.com/s3/m/e5997f4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1a.png)
S
思考
当一束光线斜穿过一块玻璃时,光线传播的路线将会怎样呢? 画出光路图并回答。
空气
玻璃
射入的光线与射出的光线不在同一直线上,但两条光线平行。
光的折射和反射的比较
三线关系 两角关系 特殊情况
反射 三线共面 法线居中 两角相等 同增同减 垂直入射原路返回
折射 三线共面 法线居中 空气中角大 同增同减 垂直入射方向不变
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B)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三、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
1.潭清疑水浅 池水为什么看起来比实际浅呢?
S点反射的光射向水面,射向空气时发生 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眼逆着折射 光的方向看去,感觉光就是由S′射出去的 一样。S′就是我们看到的S的像,感觉这点 的位置升高了。
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池水看起来很浅,实则不浅,注意安全。
2.筷子变弯 放入水中的筷子,看 上去为什么向上偏折?
如图:从筷子底端S点射向空气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 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离法线,眼晴逆着折射光线看去,觉得 好像是从S′射来的,S′是S点的虚像,S′在S的上方,水中的筷子 每个点的虚像都比实际偏高,所以看起来筷子变弯了。
提出问题:光在折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猜想假设:光束从空气进入水中后可能向法线偏折(或远离法线)
实验探究 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
实验器材∶激光笔、半圆形玻璃砖、圆形刻度光盘(标有角度)、 玻璃水槽、水、量角器等。 探究问题:(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位置关系? (2)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3)随着入射角的变化,折射角如何变化? (4)当入射光线垂直于玻璃入射时,折射光线的方向如何?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ppt课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ppt课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82c0ada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0.png)
B. 将蜡烛移至b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缩小、倒立的实像;
C. 将蜡烛移至c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倒立的实像;
D. 将蜡烛移至d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虚像
★课后作业
6在验证凸透镜成像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
表格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的性质
物与像
的位置
像距v
光屏能
否承接
应用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2f>v>f
能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异侧
v=2f
能
测焦距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异侧
v>2f
能
投影仪
不成像
u=f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获得平行光
|v|>u
不能
放大镜
★课堂活动
课堂练习
1.如图1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
长相交成虚像。延长、反向延长都不
相交不成像。
s
o
F
F
S’
①物距大于2倍焦距,即u>2f 时
2F
F
F
f
2f
2F
f
2f
①物距 u>2f 时,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v
f<v<2f
② 物距u : f<u<2f 时
2F
F
F
f
2f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ppt课件-声音是什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ppt课件-声音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3b2984a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3d.png)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人说话发声是靠空气振动产生的 B.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说明液体也
能传声 C.固体传声一般比气体慢 D.能区分自己讲话的回音和原声,人与障碍物的 距离不得小于34m
2.在相同的条件下,声音在下列三种介质中的 传播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D) A.铝、海水、空气 B.铝、空气、海水 C.空气、铝、海水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归纳 (1)声速是描述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 (2)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当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再 传入耳朵,我们就听到了回声。
回声的形成
声音的反射
想一想 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1)人靠耳朵听声音。如上图是人耳构造中的最重要的器官。 (2)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 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 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3)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4)人耳听到声音的必备条件:①有声源(发声体振动);②有 介质传声;③声音能引起人耳的听觉;④人耳的听觉正常。
振动停止 ,发声也 停止
实验三:我们在鼓面撒上一些碎纸屑,敲击鼓面使其发声 ,先用肉眼观察正在发声,你发现了什么?
4.实验现象
实验一中,可以将悬吊着的泡沫塑料球接触不发声的音叉,球并不 跳动;将音叉敲响,再使泡沫塑料球接触音叉,会发现球跳动; 实验二中,可以将振动的音叉插入水中一部分,会看到水花飞溅;
思考1: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说说看
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说 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捕鱼 话声吓跑 结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声音又能在固体中传播吗?
听远处驶来的列车声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精品ppt课件-光的反射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精品ppt课件-光的反射](https://img.taocdn.com/s3/m/655910e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d.png)
A.地上暗处是光发生镜面反射 B.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镜面反射 C.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漫反射 D.地上发亮处和暗处都发生镜面反射
【解析】 水面光滑,光射到水面上会发生镜面反射,而地面比较粗糙, 光射到地面会发生漫反射。当迎着月光走时,月光照到水面发生镜面反 射,反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几乎全部进入人眼,而地面发生漫反射,
射
角
角
ir
入射点 O
反射光线
B
反射面
一、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 1. 如图所示,使一束光紧贴演示器射向镜面的O 点,将演示器的右半部分向后折,观察在面板上是否还能 看到反射光线?
在面板上不能 看到反射光线
结论①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一、光的反射定律
2. 使激光束沿着面板以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 沿另一个方向射出。读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大小,分别记录在 表格中。
猜一猜 根据你观察到的现象猜测:
1. 什么情况下入射光与反射光重合? 2. 当入射光从与反射光重合的位置偏转一定角度时, 反射光的方向怎样变化?他们可能有什么关系?
一、光的反射定律
设计实验 ①实验器材
光的反射定律演示器: 包括激光笔(光源)、平面镜(反射面)、演示器左右 两部分可折转。
一、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定律研究的对象是反射光线、反射角,选项 ABD都颠倒了因果关系,只有选项C正确。
五、课堂练习
5. 如图所示,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 其中反射角及其大小分别为( C )
A.∠1、30° B.∠2、30° C.∠1、60° D.∠2、60°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1声音是什么 课件(共29张PPT)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1声音是什么 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dccbe126bec0975f565e213.png)
听一听:请你闭上眼睛,仔细的听一 听你的周围,你能听到哪些声音?
想一想:你刚才听声音时,你和声 源之间有什么物质?(空气)
结论:这个生活事实说明了 空气可 以传播声音。
说明:其它的气体也能传播声音。
做一做:
(1)甲同学用一根细线吊住一个 这衣个架声,音将是细通线过的两空端气缠绕传在播两到手人的耳食朵的。
读一读:阅读课本上第10页中间的相关 内容后,完成下列填空。
1.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2.声音在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较慢,在 固体中的传播速
度较快,在
液中体的传播速度介于两者之间。
3.声速的大小与 介质种类和
温度有关。
完成学案内容(四、声速)
课堂反馈:
1.声音是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 真空 中不能传播声音。 3.悠扬的琴声是靠 琴弦振动产生的,琴声是通过 空传气到人耳朵的。 4.声音是一种 波 ,声音具有能量 ,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 5.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完成学案内容(二、声音的传播)
读一读:请大家阅读课本第9页下方的 内容,进一步的了解声音。
结论:声音是一种 波 ,叫做 声波。
读一读:请大家阅读课本上第10页的 生活物理社会,了解声能。
结论:声音能引起其它物体的振动,说 明声音具有 能量,这种能量叫 声能。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 声。源
体固、
体液、 体气都可
以振动发声作为声源。
考考你:
指出下列声音的声源: (1)老师讲课的声音(声带) (2)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空气、声带、水) (3)悠扬的小提琴声、二胡声、吉他声、琵琶声等(琴弦) (4)动听的笛声、箫声、唢呐声、口哨声等(空气) (5)古战场上激励人心的战鼓声(鼓面) (6)潺潺的流水声、淅淅沥沥的下雨声(水)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25584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6.png)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第一单元走进物理世界第一章声音的发生与传播知识点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物体振动产生声波,声波通过介质(如空气、水、金属等)传播到人的耳朵,引起听觉。
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知识点3:声音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声速可以用“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来衡量。
一般来说,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第二章光的传播知识点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会在物体后面形成阴影,这种现象称为光的直线传播。
知识点2: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知识点3:光的折射现象可以用折射定律来描述。
折射定律规定了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角度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光的色散知识点1: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当白光通过一个三棱镜时,会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知识点2:光的色散可以用牛顿实验来证明。
牛顿实验中,白光通过一个透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表明了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第二单元运动和力第四章机械运动知识点1: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机械运动的快慢可以用速度来描述。
知识点2:速度可以通过位移和时间的比值来定义,表示物体在一定时间内运动的距离。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符号为m/s。
知识点3:匀速直线运动是指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一个定值,与时间无关。
第五章参照物和相对运动知识点1: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择一个参照物作为标准。
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择,但通常选择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知识点2:相对运动是指两个物体相对于同一参照物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相对运动可以用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
第六章力与运动状态的变化知识点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精品课件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74张ppt)
![精品课件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7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075d23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c.png)
动能与势能
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公式为$E_{k} = frac{1}{2}mv^{2}$。
势能
物体由于位置或高度而具有的能量,常见的有重力势能和 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公式为$E_{p} = mgh$。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如自由落体运 动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光的合成
不同颜色的光可以通过棱镜重新组合成白光。这是因为不同波长的 光在棱镜中具有不同的折射率,从而在另一侧重新组合。
光谱分析
通过对物质发出的光谱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该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06
第五章:运动和力
物体的运动
总结词
描述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详细描述
物体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通过研究物体的 运动,我们可以了解物体速度、加速度等运动状态的变化 规律。
总结词
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
详细描述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其质量与加速度 的乘积,即F=ma。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可以 计算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牛顿第二定律在解决动力学问 题时具有广泛应用,如求加速度、力、动量等物理量。
重力与弹力
总结词
理解重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详细描述
重力是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物体所受的力之一。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方向竖直向下。地球上 不同位置的重力加速度略有不同,但通常近似为9.8m/s²。
重力与弹力
总结词
掌握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详细描述
弹力是指物体发生形变后恢复原状时对施加形变物体产生的反作用力。弹力的产 生条件是施加形变和恢复原状两个过程的存在。弹力的方向与施加形变的方向相 反,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常见的弹力有支持力和压力等。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4b8d5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6.png)
光的反射
总结词
光的反射是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发生方向改变的特性。
详细描述
当光遇到障碍物时,会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发生反射,这一现象是 日常生活和工程中常见的现象。光的反射定律是几何光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 于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光的折射
总结词
光的折射是光在传播过程中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方向改变的特性。
THANK YOU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 同,通常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
,其次是液体,气体中最慢。
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距离越远 ,传播时间越长。
声音的特性
01
02
03
音调
声音的高低特性,由声源 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 高,音调越高。
响度
声音的强弱特性,由声源 振动的幅度决定。幅度越 大,响度越大。
音色
声音的品质特性,由声源 的振动模式决定。不同物 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音色。
凹透镜成像规律
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且虚像在透镜的同侧。
透镜成像公式
1/f=1/u+1/v,其中f为焦距,u为物距,v为像距。
透镜的应用
放大镜
利用凸透镜的聚焦和放大作用 ,用于观察细小物体。
眼镜和望远镜
利用透镜组合,矫正视力或观 测远处物体。
摄影和投影仪
通过透镜实现物体的成像,用 于摄影和放映电影等。
电功率的概念
电功率是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瓦特 (W)。电功率越大,用电器消耗电能越快。
电功率的计算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是 P = UI,其中 P 是电功率,U 是电 压,I 是电流。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认识透镜》ppt课件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认识透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af95ef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5.png)
凸透镜成像规律之解题思路总结
已知像的性质和物距U
大像 像性 小像
大范围 小范围 f<U<2f U/2<f<U
像位
物位 U与f关系 f范围
小范围 大范围 2f<U f<U/2
认识透镜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认识透镜
认识透镜
F
主轴
凸透镜对所有光线都起会聚作用,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有会聚作用,那么凹透镜呢?
认识透镜
凹透镜
认识透镜
凹透镜对所有光线都起发散作用(也叫发散透镜)。
认识透镜
太阳光穿过浓密的树叶孔隙,在地面上形成明亮的光斑;当太阳 光正对凸透镜,有时也能看到一个明亮的光斑。前者光斑的形成 说明_____光__的__直__线___传__播_____,后者光斑的形成说 明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游客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 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 凸透镜镜, 对太阳光有_会__聚__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A. 仍然平行 B. 会聚 C. 发散 D. 无法确定
认识透镜
你有几种简易的方法,辨别某一眼镜是用凸透镜 还是凹透镜?
方法一:“摸”
厚薄部位
方法二:“看字”
字的大小
方法三:“照”
光路聚散
02Part Two 透镜作图
三、透镜的基本概念:
光心(O) 主光轴
C1
C2
透镜作图
光心(O) 主光轴
C1
C2
凸透镜成像规律
初二秋季
03凸透镜成像规律 04 透镜的应用
目录
01Part One 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探究凸透镜与距离的关系
实验器材
点燃的蜡烛
光屏
光具座
苏科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一、声音是什么(共23张PPT)
![苏科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一、声音是什么(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db0626abb68a98271fefaa8.png)
声音由声源通过什 么传到人耳的呢?
探究活动
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
探究活动
两人一组,一个同学在课 桌的一端轻轻敲击桌子,另 一个同学先在空气中听,再 紧贴桌面听,说说感受。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 你能在生活中举一些例子吗? 你能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 验证这个问题吗?
有同学在寺庙中游玩时,发现 当大钟被敲击后,大钟就会发出 声音,已经停止了敲击,大钟仍 有余音,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 解释吗?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是什么
你知道声音 是什么吗?
试一试:
一张纸、一根橡皮筋、一个 笔帽、一杯水、怎样使它们发 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 谁的方法与众不同?
探究活动
归纳与思考:
1、这些发声的物体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发声的物体一定是固体吗?
3、指出下列情况中声音主要是靠什 么传播的: (1)人们交谈时听到的 对方讲话声,是靠 空气 传播的;
(2)耳朵贴在枕头上,可以听到放
在枕头下机械手表的“滴嗒”声,是 靠枕头
传播的; (3)潜水员水在水下 听到岸边人的谈话声,是靠 传播
的.
4、如图所示,当用小锤敲响右边的音叉时,发 现挂在左边音叉旁的塑料小球会被弹起,这个 实验说明了:(1)声音是由于___________ 产生的;(2)__________能传播声音。如果 这个实验在月球上进行,塑料小球__________ (选填“也会”或“不会”)像图示那样被弹 起,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
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0a874c48aa00b52acfc7cadd.png)
第一章 声现象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一、声音是什么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二、乐音的特性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三、噪声及其控制
第二章 物态变化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一、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小结与评价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58页 0141页 0220页 0230页 0272页 0327页 0388页 0465页 0513页 0594页 0640页 0727页 0729页 0811页 0834页 0903页
第一章 声现象 二、乐音的特性 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第二章 物态变化 二、汽化和液化 四、升华和凝华 小结与评价 一、光的色彩 颜色 三、光的直线传播 五、光的反射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二、透 镜 四、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小结与评价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三、直线运动 小结与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音的传播
动手实验:
液体可以传声吗?怎么验证?
现象得出的结 论:
气体、固体、液体都能传播 声音
受困的 矿工会 获救吗?
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
图中事例说明什么?
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捕鱼,水中的鱼 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1.描述一下你观察到的现象 2.实验说明了什么?
1.声音可以在 、固体 、液体 中传气播体,不能在 真空中传播。
1
第一章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声的世界
探究声音的产生
试一试: 一张纸、一根橡皮筋、一个笔帽、一杯
水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比比谁的方法 多?谁的方法特别?
方法交流:
思考: 上述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点?
做一做: 讲话时,声带在振动吗?发声的尺贴
近面颊你有什么感觉?
总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 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 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 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 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 振幅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
(1)声音是由物体的_振__动__产生的;
(2)物—体—发—声—时—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 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 小
2. 日 常 生 活 中 我 们 常 说 声 音 “ 震 耳欲聋”,这是指它的响度 很 大;
3. 水 牛 “ 哞 哞 ” 的 叫 声 和 蚊 子 “ 嗡蚊 嗡 ” 的 叫 声 相 比 较 , ___水子__牛___ 叫 声 音 调 高 , _________叫声响度大。
声音的响度还与人耳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越近, 响度越大;
另外,声音集中沿某个方向传播,响度增大。
信息快递:
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做一做】将一根20cm长的尺子先伸出桌面 15cm左右,拨动尺子,然后伸出桌面7cm左右, 用同样的力度再拨动尺子。注意两次听到声音 的高低有什么不同?看到的振动有什么不同?
在固体中最 快 ,在气体中最 慢 。
太空中宇航员即使靠近说话 也听不见,这是为什么?那么宇航 员在太空中采用什么方式进行交 流呢?
•打闪后经过1s人才听到雷声,则由此可 判断人离打闪处的距离约为_3_40_m。 •当声音由空气传入水中其速度将_变_大_。
•在较长的空钢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
端最多可听到_两__次响声,第一次响声 是经过钢_管__传播过来,最后一次响声是 经过空_气__传播过来的。
信息快递:
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 符号是Hz。
总结:
音调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猜一猜:弦乐器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 结论:弦越短、越细、越紧,音调越高。
练一练
1.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 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 )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 都可以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
声音的传播方式:
声音在介质中是以_波_的形式传播的,我 们把它称为声波 。
用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石头”说明 声波能使物体振动,具有能量。
声速
问题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要时间吗? 猜想 发令枪响后,先看到烟后听到枪声
猜想的依据
雷电
思考一:是不是物体不振动就不产生声音?
教师演示:小锤敲击音叉,音叉发声;用手捂 住音叉,声音立刻停止。
思考二:气体能不能产生声音呢?
学生演示:向笔帽中吹气可发出声音
思考三:液体能不能产生声音呢?
学生活动:晃动水瓶发出声音,把水倒入另一 个杯子中也可以发出声音
1.固体、液体 、气体 都能发声。 2.正在发声的物体被称为_声__源_。
消声
吸声
隔声
控制噪声源
在人耳处减弱
雪后的天气为什么格外寂静?
城市高架道路某些路段有高3~4m的透明板墙,目的是( )
A.保护车辆安全行驶
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
C.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
D.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污染
第一章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复习与提问
1.声音的三大特征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贝(dB)是_____的单位 响度
•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为 dB
0
____dB以上的噪声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
90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小于____ dB
50
监测仪测出目前的噪声为_______它 表示声音的______
自动噪声监测仪
减弱噪声的主要途径
噪声体系
发生 传播 接收
减弱噪声
控制噪声源
阻断噪声传播 在人耳处减弱
测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器 秒表、尺子 实材验设计
1s
300m
材料: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着 “行军宿营时,让士兵头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觉, 可以及时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看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想法?
声音的速度 识记
空气 340m/s
水 1500m/s
钢铁 5200m/s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是 _不_同_的。
【做一做】 将一根20cm长的尺子伸出桌面15cm左右,
先轻轻拨动尺子,再稍用力拨动尺子,注意两次 听到声音的强弱有什么不同?观察尺子振动的幅 度有什么不同?
【总结】 1. 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2.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通过分析探究过程可 知: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 越大,响度越大;
第一章第三节 噪声及其控制
• 乐音: 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
波形是有规律的
•噪 声:
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 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乐声音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
噪声的来源
噪声的危害
•影响工作和学习、休息 •损害人的听力 •引发神经衰弱症状 •是心脏病和高血压分贝(dB) 人们用________为单位表示声音的强弱
小结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要依靠介质
(气体、液体、固体) 三、声音是一种波,声波具有能量
四、声音的传播速度
第一章第二节 乐音的特性
活动1.3 探究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
• 思考:要使鼓声更响些,你会怎么做? • 设计:想出一种能显示鼓面振动幅度大小的方法
信息快递:
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