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苏科版.doc

合集下载

苏科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苏科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苏科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章声现象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4.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5.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6.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7.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二章物态变化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物态变化:(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5.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图像:6.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7.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雾、露――――液化(2)雪、霜――――凝华8.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第三章光现象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2.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射击瞄准、小孔成像。

3.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初二物理 上册知识梳理(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册知识梳理(苏科版)

初二物理上册(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判断标准:物体是否振动。

人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源→介质→耳朵2.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一般情况下传播速度,V固体>V液体>V气体(V软木比较特殊);声音通过介质传播,传播介质有几种,就能听到几个声音。

3.一般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4.声音是一种波,它具有能量。

5.回声的产生: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时,人能够把原声与回声区分开,就听到了回声,否则回声与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二、乐音的特性乐音通常是指那些悦耳动听、令人愉快的声音,它是声源做有规律振动产生的。

乐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

1.声音的强弱叫作响度。

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例如:轻声细语,扩音器等都说的是响度。

2.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

音调由声源振动的频率(振动的快慢)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例如:这首曲子的音太高,其中音就指的是音调。

3.根据音色,人们能够分辨不同声源发出的声音(由于它们的材料不同、结构不同)。

例如:人们通常通过辨别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三、噪声噪声通常是指那些刺耳难听、令人厌烦的声音,它是声源做无规律振动产生的。

用声强级来客观的描述声音的强弱(指声音的响度),它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声强级为0dB的声音,人耳刚刚能听到它;90dB以上的噪声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

噪声的控制或减弱噪声的办法:1.在声源处采取措施。

例如:安装消声器,禁止鸣笛等。

2.在声音传播途中采取措施。

例如:道路旁种植的行道树、高架桥旁的隔音屏。

3.在人耳(接收)处采取措施。

例如:戴耳塞、耳罩、头盔。

四、超声波与次声波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叫作可听声波,它的频率范围通常为20~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作超声波。

初二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苏教版

初二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苏教版

初二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苏教版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能够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即使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招生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每一章的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每一章的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每一章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 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四、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五、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六、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控制噪声:(1)在生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七、声音的利用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第二章物态变化一、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摄氏温度:(1)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苏科版八上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八上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八上物理知识点总结苏科版八上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在空气中,声速为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液体传播又比空气快。

利用回声可以测距离。

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可听声波的频率在20Hz~Hz之间,超声波的频率高于Hz,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的特点。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次声波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摄氏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是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常见的温度计有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1℃。

使用温度计时,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底或壁;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凝固是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知识梳理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知识梳理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知识梳理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知识梳理如下: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 运动的概念和种类
2. 运动的描述与研究方法
3. 运动的规律: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4. 速度的概念和计算
5. 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与力的概念
2.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的质量、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4.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实例
第三章动量与杠杆
1. 动量的概念和计算
2. 动量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变化定律
3. 简单机械原理:杠杆的工作原理、力矩的概念和计算
4. 杠杆的应用实例
第四章能量与功
1. 能量的概念和种类:势能和动能
2. 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3. 功的单位和功率的概念
4. 能量守恒定律
5. 能量转化与能量传递
6. 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章压力与浮力
1.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压力的大小与压强的关系
3. 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4. 物体浸没和浮出的条件与原理
5. 浮力的应用:气球、潜水、飞机等
第六章机械振动与波动
1. 机械振动的概念和特点
2. 振动的周期、频率和角速度
3. 波的概念和分类
4. 波的特点:传播介质、传播方式、传播方向
5. 波的传播和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
6. 声、光波的传播和特点。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声现象声音是什么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是声源)。

3.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4.声音是一种波(声波),即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声波是具有能量的(声波是能量传播的一种)。

声波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我们听到的回声,就是声波反射形成的。

5.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其次,在气体中最慢(固>液>气)。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在水中约为1500m/s;在钢铁中可达到5200m/s。

影响声速的因素为介质和温度。

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快。

乐音的特性1.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loudness,单位是分贝,用字母表示为dB)2.物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

3.声音的响度与○1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距离声源远近有关,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响度越小。

4.声音的高低(尖粗)叫做音调(pitch)。

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5.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frequency)表示。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合为Hz。

例如,某人的脉搏是每分钟72次,即每秒钟1.2次,因此频率就是1.2Hz。

6.一般情况下,声源质量越大,发出的音调越低。

7.声音的品质叫做音色。

音色与声源本身的材料、结构等有关。

注意点:○1响度小,声源振幅不一定小,还可能与距离声源远近有关;○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变,音调不变;○3听音调可以判断机器是否损坏,瓷器是否完好、瓜果是否成熟;○4一部分乐器是空气柱振动而发声,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8.乐音是声源做规则振动产生的,可以用响度、音调和音色来描述它的特性。

人们常将响度、音调和音色称为乐音的三要素。

噪音及其控制1.从生活角度来说,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叫做乐音,波形是有规律的;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叫做噪音,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整理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整理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编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声音t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四、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这是乐音三要素)在响度和音调相近的情况下主要通过音色来判断发声体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五、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六、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苏科版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
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
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
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能够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
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
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
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
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
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
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
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即使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
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
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招生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5、控制噪声:(1)在生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

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八、声音的利用
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3




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
话,一音,未接触的音 )
一、光源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1、冷光源 ( 水母、 节能灯 )光源 ( 火把、太阳 );2 、天然光源 ( 水母、太阳
),人造光源
( 灯泡、火把 );3 、生物光源 ( 水母鱼) ,非生物光源 ( 太阳、灯泡 )

、播
1
、光在同种均中 ;
2、光传
用:
(1) 小孔成像:
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像 ( 树
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
(2)
:激光准
直 (
挖隧道定向 );集合;瞄准 ;
(3)
线天 ( 要求会作有水、野的光路
); 一叶障目 ;
(4) 影的形成:影子 ; 日食、月食 ( 要求知道月球; 月 地球) 3
:常用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
三、光速
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
2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 c=3×108m/s;
3、光在
水中的为3/4c ,光在玻璃中的为2/3c; 4、光年:是光在一播的距离,光位 ;1 光年 ≈ 9.46 ×1015m;
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
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100m赛跑时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
不计)。

四、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
(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法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

(入射光线与镜面成θ角,入射角为90°-θ,反射角为90°-θ)
(3)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有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
化而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
于反射角。

(镜面旋转θ,反射光旋转2θ)
(4)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多少?答: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0度,反射角亦等于0度。

4、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双眼)
5、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画一般的光路图(要求会作):
(1)、确定入(反)射点: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或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入射(反射)点
(2)、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5、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
的反射出去;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
射出去;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
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
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
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
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
五、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
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
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
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能
够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
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
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
了。

(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
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表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
(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