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_孙从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所固有的弱质性或风险性等因素, 制约着农业资本收益率和 农民收入的可预期增长。在此情景下, 收入作为一项局限条件使 得农民的借款欲望并不构成金融市场的有效需求, 真实的借款需 求乃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或者说并不构成对所谓正规金融市场 的有效需求。如此说来, 商业化原则下的农村金融市场是局限条 件下的均衡, 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是想象中事情, 而非事实。对于 这种所谓超额的借款需求,商业化的农村金融机构是无法满足 的, 由此给政策性金融机构留下了可操作的空间。 !) 利率管制下的农村金融市场均衡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 在利率上限存在时, 如果利率上限低 于市场的均衡利率, 就产生了金融产品的短缺, 即金融产品的需 求量大于供给量的现象, 此时的金融机构必然采取信贷配给的方 式在众多的借款者中配置稀缺的金融资源。在这种非价格的金 融资源配置方式中, 稀缺的金融资源并不一定落到给予它最高评 价的需求者手中, 因而市场是无效率的和不公正的。 我们的问题来了,既然金融机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主体, 稀缺的金融资源怎么会不落到出价最高的需求者手里? 说不通。 看来问题并非如此简单。既然利率上限限制了利率配置金融资
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人贷给亲朋好友, 关系、 友情折算成货币抵 补了价格上限以外的部分。等等。 无论如何, 在利率管制下的市场均衡中, 上述情形下借款者 愿意和实际付出的代价等于利率上限加上某些非价格的成本, 而贷款者同样愿意和实际得到了利率上限加上某些非价格的收 益, 二者都等于所谓的均衡价格。我们这里的分析并不完全在于 理论上的之争, 我们所要强调的是, 在非价格手段协助市场运行 的过程中,某种程度的资源浪费和重新分配损害了市场的效率, 同时产生了诸如腐败、 非公正等一些社会学意义上的问题。 !" 竞争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市场均衡 经济学能够严格证明, 在一个非完全竞争的寡头市场中, 生 产者面对着向下弯曲的需求曲线行事,当寡头企业个别地选择 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时, 其产量低于均衡产量, 其价格高于均衡价 (或高于边际成本 ) 格 , 结果是缩小了市场的规模, 因而资源的配 置是无效率的。 目前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市场结构介于垄断市场和寡头市场 之间,为数不多的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着几乎完全相同的金融产 (在国家价格管制的 品, 他们拥有对其提供的金融产品的定价权 约束下 ) ,价格订在边际成本之上或获得垄断利润是其理性的选 择。那是说在金融资产价格高于市场均衡价格或者说高于借款 者的边际评价时, 部分潜在的金融需求者退出了市场, 使得农村 正规金融市场上出现了供给大于需求的奇异现象。 我们的分析并没有证明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不等于需求, 所谓的失衡是研究者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定义不同,如果我们把 所谓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纳入研究范围的话,那将是另外一 番景象。实际上, 在正规农村金融市场上得不到满足的金融需求 者,他们的金融需求在所谓非正规的金融市场上已经得到了满 足。这样看, 农村正规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价格一定是高于需求者 的边际评价和非正规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价格, 否则的话, 借款者 怎么会到通常认为是非法的民间金融市场上借款。农村民间金 融市场上的资金利率和利润水平也许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如此 之高,正规金融的借款利率(包括一些非价格的因素 )也并不是 想象中的如此之低。总之, 由于严格的金融机构准入制度, 缺乏 竞争的农村金融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偏离了完全竞争下的市场均衡,造成了某 些浪费或无谓损失。 二、 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发展模式选择: 尝试性的解答 构建竞争性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 改革金融管理体制, 改革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允许商业化的农村中 小金融机构合法设立, 并给予国有金融机构同等的国民待遇, 同 时将其纳入政府的监管范围。一个多层次、 竞争性的农村金融服
参考文献: ) # * 曼昆 " 经济学原理 ) + *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中国金融中介与城 ) $ * 章奇, 刘明兴 " ./01203 4/5 678 9:20 和陶然: ) ; * " 中国金融学研究, = %# > " 乡收入差距 ” $%%< , ) ! * ?@AB" B75CD2 E 2FG2F HI78FJ KLL/1/201M NO 2P5/3/3M /0 Q20F/0G 37 3:2 6778" ?@AB R O 3:2ST3/1 O35FM 70 858TD L/0T012 /0 1:/0T" KNTD5T3/70 687U = %! > " L/D2 ,$%%$ ,
经济理论讲, 金融与经济良性互动的前提条件是借款本息的 如期归还, 在一个分散决策的市场体系中, 借款者和贷款者都要 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而贷款本息如期 归还的前提条件是借款者要有足够的还款能力, 即生产经营性贷 款的资本收益率要大于等于借款的利率, 消费性贷款的借款者要 有预期的收入作抵押。否则的话, 贷款市场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 的经济基础。 从现象上看, 中国的城乡差别或贫富差距这一历史的景象到 今天依然没有改观的迹象, 而且还有逐步扩大的趋势。来自于官 方最新的资料显示,城市人均收入与农村人均收入之比为 &) !* 仅此一项倒不足以解释城乡差距的存在。除此之外, 在目前的 %, 制度背景下, 由于农业生产的分散化和产品的单一化, 以及农业
一、 局限条件下农村金融市场的均衡: 理论与现实的思考 对于目前农村金融市场是失衡还是均衡的判断, 牵涉到经济 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有细说的必要。经济学意义上的均衡, 是 指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中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一种状态, 在均衡 价格下, 资源达到有效率的配置。而当市场价格偏离了均衡价格 时, 就出现了所谓短缺或过剩的现象, 此时的市场状态被称为失 衡或无效率的市场。 失衡论者认为,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量大于供给 量, 是一个失衡的市场。其判断的基本依据是: ! 近年来农业产 而农业贷款额只占贷款总额的 ’( 值占国民总产值的 %’( 左右, 左右, 二者存在着很大差距, 农村金融市场有被边缘化的倾向; " 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所需要的资金得不到满足, 致使民间金 融和高利贷盛行, 增大了农村金融市场的风险。 “失衡 ” 实际上,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呈现的这种所谓 现象, 是 缺少了对有关局限条件的考察所致, 在引入交易费用的分析范式 下, 事情可能并非如此。只不过是在这样的均衡中, 采用了某些 非价格的准则配置金融资源, 因而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租值消散或 浪费的现象, 这正是本文所要强调和分析的重点。
财金之窗
新形势下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 孙从海 % 李炳忠 !
+ %) 西华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 !) 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四川 成都 #%"""" ,
%) 收入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市场均衡
摘要: 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关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大计, 有 其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在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局限条件下的 均衡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对新形势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选 择作了尝试性的解答。 关键词: 金融制度; 均衡; 模式选择 -./01230* 45126 789293: 1:7;1< 29= =:>:6;?<:90 1:620:/ 0; 3;9/0153@ 08;9 ;7 /;38268/< 9:A 3;5901B/8=:, CD83D D2/ 0D:;1:08326 29= 1:268/083 <:2989E 89 1:/:213D) FD8/ ?2?:1 2926B/:/ :G5868.185< 59=:1 68<80208;9/ 7;1 HD89:/: 45126 789293826 <21I:0 ,29= E8>:/ 0D: 29/A:1 0; 0D: 15126 789293: =:>:6;?<:90 <;=:6 J 3D;83: 59=:1 9:A /805208;9 89 3D892) K:BA;1=/* L89293: M9/080508;9 ;NG5868.185<;O;=:6 J HD;83:
!""# 年 $ 月 !"#$%&’ ()*# +$)*),- 特区经济
%"&
源的功能, 利益最大化的金融机构必然是采用了某些非价格的制 度安排, 以使金融市场租值消散最小化。 包括: ! 各级政府的指令 性或干预性贷款,权力之价一般是金融机构愿意接受的;" 金融 机构的内部控 制人接受了借款者超过价格上限以外的款项; #
!
作者简介: 孙从海, 男, 安徽省利辛县人, 经济学博 #,&( 年 , 月生, (金融学方向 ) 士 。现供职于西华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主讲金融 学、 经济学等课程。从事金融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 李炳忠,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现供职于广东发展银行。
#%<
特区经济 !"#$%&’ ()*# +$)*),- $%%( 年 V 月
务体系具有如下的正外部性: ! 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促使农村 金融市场上的资产价格向均衡价格靠拢,提高了金融市场的运 利益最大化动机下的农村金融机构 行效率; " 在竞争的约束下, 会努力改善经营管理, 以避免被市场淘汰出局, 边际成本的下降 增大了社会的总剩余; # 金融资产价格的均衡以及金融服务便 利性的获得, 客观上会增加农村地区的国民产出, 提高整个社会 的福利水平。 $" 完善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支持形式,强化市场的 激励和约束机制 实际上, 在最近几年的农村金融改革中, 政府并非没有援手 农村金融机构。 比如, $%%! 起实施的对改革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 减免所得税和下调营业税, 按 $%%$ 年底资不抵债额的 &%’ 给予 长期、 低息的专项再贷款, 用中央银行票据置换农村信用社的不 良资产,以及允许一些地区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上浮至法定 等等。但政策执行的最终结果并不是那么令人 利率的 # 到 $ 倍, 满意,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依然是困难重重。 “工业反哺农业, 在当前 城市反哺农村 ” 的整体思路下, 需要 研究这种反哺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据国务院新闻办给出的信息, 仅 $%%( 年中央财政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支持就可望达到 #%%% 亿 元以上。本文提出的改革思路是: ! 取消现有对农村信用社的财 政补贴和隐性的政府担保, 将其补贴额直接发给农民补贴券, 专 项用于农民以补贴券自由选择农村金融机构入股,强化产权的 约束; " 将国家用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转移支付直接以补贴 券的形式发给农业生产家庭或农村中小企业,而不是拨给有关 机关和相关金融机构, 持券人可以以此支付贷款利息, 可以转让 但不能挪作他用,以市场化的方式激励和约束农村金融机构向 农业部门的家庭和企业发放贷款,缓解农村金融机构资金运用 的非农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