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研修——中国式管理的和合性

合集下载

中国式管理的和合性(职场经验)

中国式管理的和合性(职场经验)

中国式管理的和合性(职场经验)儒家“和”的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愿望和理念,管理者必须把它确实融入到管理实务之中,达到一种“和而不同”的境界。

易经的乾卦有“保合太和”、“万国成宁”的字句。

“太和”指自然界阴阳调和的生存发展原理,称为天德。

把天德放在心里,不敢违背叫做“保”。

一言一行,都配合天德才是“合”。

保合太和,意思是心中存有天德,并且在言行中确实遵守。

如果具备这样的修养,不但可以齐家、治国,而且能够平天下,使得万国安享太平。

20世纪从1914-1939年间,先后发生两次世界大战,人类社会的正义几乎被推翻,长久积累而成的文明险遭毁灭。

21世纪的首要任务,旨在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由于现代科技发达,武器已经非常精准厉害,不战则已,一战则人类毁灭,势所难免。

虽然各国都以和平、裁军作为组织目标,然而战争的危机却依然存在。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世界是由“天”和“地”组合而成的。

天地既不是对立,也不是同一的。

他们相辅相成,互相映照。

通过“阳”和“阴”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构成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而生生不息。

人与自然的存在与发展,决定于阴阳的和谐关系。

换句话说,阴阳和合的程度如何,决定了世界和平、社会安定、家庭圆满以及个人健康的正常与否。

在现代社会,管理的成效决定于人与天、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的关系是不是和谐合理。

德国著名哲学家斯宾格勒(OswaldSpengler,1880-1936)曾说过:“与西方文化相反,中国人所寻找的,并不是人与自然的对立,而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中国人感兴趣的,不是‘强力意志’(willtopower),不是征服自然,而是与自然融为一体,乃至于顺应自然。

”他以中国的庙宇为例,指出它们不是一个个单独存在的建筑物,而是整个风景中的一部分,占有一定比例的山、水、花、木、石块与大门、院墙、走廊,同等重要,彼此融合在一起,无法分开。

由于讲求天人合一,阴阳和谐,自然的世界便成为人类生活不可分隔的一部分。

中国式管理新版珍藏本-曾仕强著

中国式管理新版珍藏本-曾仕强著

《中国式管理新版珍藏本曾仕强著》一、中国式管理的核心思想1. 人本管理: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式管理强调,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成长,管理者应关注员工的需求,激发员工的潜能,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进步。

2. 和谐共生:追求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在中国式管理理念中,和谐是企业发展的基石,管理者要善于化解矛盾,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

3. 中庸之道:讲究平衡,追求适中。

中庸之道是中国式管理的精髓,要求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平衡发展。

二、中国式管理的新特点1. 传承与创新:在新版珍藏本中,曾仕强教授提出,中国式管理要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2. 系统性与实用性:本书对中国式管理进行了系统梳理,既具有理论高度,又具备实用性,为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管理策略。

3. 案例丰富:新版珍藏本精选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生动展示了中国式管理的智慧与实践成果。

4. 易懂易学:曾仕强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深奥的管理理念讲解得清晰明了,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掌握。

三、中国式管理的实践策略1. 情感投资:在人际交往中,中国式管理强调情感的重要性。

管理者应当注重与员工的情感交流,通过情感投资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这种情感管理不仅体现在关心员工的生活,更在于尊重和信任员工,建立起一种心与心的连接。

2. 权变应对: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国式管理提倡权变应对。

管理者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管理策略,不拘泥于固定模式,以变应变,确保企业稳健发展。

3. 家文化:中国式管理倡导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家文化”,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和归属感。

这种文化氛围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工作积极性。

4. 教育培训:中国式管理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企业应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储备人才。

四、中国式管理的挑战与机遇1. 挑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式管理面临着外来管理理念的冲击。

中高层管理人员领导力提升研修班培训总结报告

中高层管理人员领导力提升研修班培训总结报告

中高层管理人员领导力提升研修班培训总结报告中高层管理人员领导力提升研修班培训总结报告导语:自古以来,领导力一直被视为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高层管理人员在组织中具有重要的职责和影响力,他们的领导力水平直接影响到组织的运营和战略实施。

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领导力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加强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领导力,提高其管理和领导能力,我们组织了一场专门的培训班。

本文将对该研修班进行总结和回顾,并分享我对中高层管理人员领导力提升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培训班概述1.1 培训目标中高层管理人员领导力提升研修班的目标是帮助参训者全面提升其领导力水平,提高组织管理和战略实施能力,增强危机处理和团队建设能力。

1.2 培训内容本次培训班的内容涵盖了领导力的各个关键要素,包括领导行为与能力评估、领导力模型与理论、沟通与影响力、团队领导与激励、危机管理与决策、战略规划与执行等。

1.3 培训形式培训班采用了多种形式,包括理论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实践活动等。

参训者通过互动学习和实践演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二、培训效果2.1 知识与理论通过本次培训班,参训者对领导力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掌握了领导行为与能力的评估工具,了解并了解适应不同领导风格的技巧。

参训者还学习了各种领导力模型和理论,例如事务型领导、变革型领导和参与型领导等,并分析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2 沟通与影响力培训中,参训者充分认识到良好的沟通和有效的影响力对于领导力的重要性。

他们学会了与下属、同事和上级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积极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目标。

他们还学会了如何利用影响力建立信任和合作,促进组织内部的团队合作和协作。

2.3 团队领导与激励有效的团队领导是中高层管理人员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通过培训,参训者深入理解了团队领导的要素和技巧,学会了建设和激励高效团队的方法。

他们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激励团队成员,鼓励员工发挥潜力,并与团队共同实现组织目标。

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六项必备修炼

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六项必备修炼

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六项必备修炼中高层管理人员在企业中扮演着决策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角色,他们的修炼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能力。

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修炼和素养。

以下是六项中高层管理人员必备的修炼。

首先,卓越的领导力是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首要修炼。

作为领导者,他们需要具备明确的愿景和目标,能够激发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卓越的领导力不仅体现在管理决策和资源调配上,更需要在沟通、激励和团队建设方面有所突破。

通过提供正确的指导和示范,以及培养员工的能力和潜力,中高层管理人员可以有效地带领团队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其次,战略思维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必备的修炼之一。

战略思维是从宏观角度看待问题,具有整体观和长远眼光,帮助中高层管理人员制定战略目标和规划发展方向。

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中高层管理人员需要能够及时调整战略方针和市场策略,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只有通过战略思维的修炼,中高层管理人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协调能力是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要修炼内容。

在现代企业中,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非常重要。

中高层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协调各个部门之间利益冲突的能力,处理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

同时,中高层管理人员还需要能够处理员工之间的矛盾和团队内部的协作问题,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促进团队的和谐并发挥最佳效能。

第四,创新能力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必备的修炼之一。

在一个不断变化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创新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中高层管理人员需要勇于创新,并为团队提供积极的创新文化和环境。

通过不断推陈出新,破旧立新,中高层管理人员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并推动企业持续创新和发展。

第五,情商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必备的修炼内容之一。

情商是指人们在个体生活和与他人互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行为和社交能力。

中高层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高度的情商,能够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准确地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中国式管理探析

中国式管理探析

中国式管理探析中国式管理是近来管理学界和管理培训领域很热门的一个话题。

本文从科学的检验标准和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中国式管理的弱点和不足,深刻分析了中国式管理的文化实质,并从中国式管理的理论本身分析了其不成熟性,指出了中国式管理的研究方向。

标签:中国式管理科学文化中国式管理是近来管理学界和管理培训领域很热门的一个话题。

中国式管理最早由台湾的曾仕强先生提出,引起了理论界与实业界的极大关注。

随着近年来中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有关中国式管理的声音也逐渐洪亮起来[1]。

1 中国式管理的兴起从管理的发展过程来看,发展市场经济的国家都会随着经济建设的过程,形成区别于他国的各自有效的企业管理模式。

根源于美国文化的美国管理模式与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相一致,根源于日本文化的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与日本的群体主义文化相匹配。

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和在西方的实践经验应用于中国市场时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延伸或重新创造,西方管理理论和方法如果不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也不可能行之有效。

中国企业要想在世界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必须在学习欧美与日本的先进管理经验过程中创造出与中国文化价值观相一致的中国企业管理模式,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正是基于此,理论界和实业界掀起一股研究中国式管理的热潮。

什么是中国式管理?一般都认为中国管理哲学加西方管理科学即为中国式管理。

如魏长霖等人认为中国式管理是指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并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以及心理行为特性以达成更为良好的管理效果[2]。

中国企业家联合会副理事长胡新欣认为,管理体系应该像一棵树,哲学层面是它的根,所以前提是东方智慧,加上全球视野与本土化方案,具备这三点就可称作中国式的管理。

复旦大学苏东水先生所下的定义最全,但似乎使中国式管理具有包容天下管理的气势。

苏东水认为,中国式管理就是以中国管理学、西方管理学、华商管理学“三学”为理论基础,以“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三为”和治国论、治生论、治家论、治身论“四论”再加上人道、人心、人谋、人缘、人才“五行”和和贵、和合、和谐“三和”为主线,凝练中国古、近、现代管理思想精华的现代管理模式[3]。

中国式管理有感读书笔记4000字

中国式管理有感读书笔记4000字

前些日子,在专业课人力资源的讲授老师袁洁秋老师的推荐下,拜读了曾仕强老先生所著的?中国式管理?一书,读来感觉还是很有收获的。

首先我想我们应该感谢曾老先生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国式管理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和分析,在丰富我们管理文化的同时,给我们中国的管理开展方向只出了一条明路。

想起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富士康跳楼事件〞,如果富士康郭台铭等领导层能少一点西方式冷酷的指标制度式管理,多一点“修己安人〞的中国式管理,或许,结果就不会如此悲剧。

然而,现在悲剧依然发生,如果除了扼腕叹息,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反思:究竟现在在我们中国,中国企业管理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

“中国人过去只了解自己,不了解世界;现在的中国人只了解世界,不了解自己。

〞这句话很好的说出了中国的现状。

过去我们不了解外面的世界,把外面的世界说的如何如何好,现在我们却过分地学习国外,而忘记了我们中国自己独有的特色文化。

处在这样的环境中,现在中国企业的管理也呈现出这样一种状态。

就现在情况而言,国外管理制度有什么新的创新甚至风吹草动,中国企业就会马上跟进,不假思索的照搬学习,继而不管结果如何,都会对外宣称自己制度的先进性。

诚然,由泰勒、韦伯、德鲁克、波特等人构筑的西方式管理制度有其很强的历史价值和实践价值,没有这套制度体系,就不会有现阶段高度兴旺的商业文明,也不会有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因此,我们是有理由继续坚持运用这些成熟的制度方法继续指导我国企业的管理。

但外来的毕竟是外来的,很多情况下,这套制度体系与中国的管理现状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空间的,某些环节也是存在缺失情况的,由此导致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显现,与其置之不理,不如果断采取措施加以修缮,读完?中国式管理?,我相信:走中国式管理道路是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的。

中国式管理简介中国式的管理理念是“天人合一〞,以以人为主、因道结合、依理而变为三大理论主轴,强调把人与自然看成是相互联系、和谐一致的整体,寻求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融合,把主客体的和谐当作是人们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中高层管理人员领导力提升研修班培训总结报告

中高层管理人员领导力提升研修班培训总结报告

中高层管理人员领导力提升研修班培训总结报告1. 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领导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他们提升领导力,许多公司和机构都会组织各类研修班和培训课程。

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个人观点,撰写一份关于中高层管理人员领导力提升研修班的总结报告。

2. 研修班内容概述在这个部分,笔者可以选择列举一些研修班的内容亮点,包括课程设置、讲师团队、教学方法以及学习体验等。

3. 领导力概念解析在这一部分,笔者可以通过对领导力相关概念和理论的解析,为读者呈现一个研修班探讨的主要内容。

这包括但不限于领导力的内涵、外延、形成机制等。

4. 研修班体会共享在这一部分,笔者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共享研修班上的所思所悟,体现出对领导力的更深刻、全面的理解。

这可以包括对个人领导力优势和不足的认识、研修班的启发和收获、对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影响等内容。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这一部分,笔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感悟,共享对领导力提升的认知和愿景,表达对研修班的建设性意见和对领导力提升的未来期待。

6. 总结与展望在这一部分,笔者可以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阐述对领导力培训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

同时可以提出对于研修班内容和形式的改进建议,为读者留下一个深度思考的空间和启发的余地。

通过以上结构,细致的研修班内容梳理、知识点的深入阐述、个人体会的共享和讨论、对领导力培训及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展望,可以使整篇文章既有深度和广度,又有重点和连贯,能够让读者在深入思考的同时对领导力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研修班内容概述中高层管理人员领导力提升研修班通常包括多个主题和内容,旨在帮助学员提升领导力技能、增强团队管理能力,以及提高战略规划和执行能力。

课程设置通常涵盖领导力概念、情绪智商、沟通技巧、决策能力、变革管理、团队建设、冲突解决、战略规划等内容。

讲师团队一般由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士组成,他们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能够给予学员全面且深入的指导和建议。

中国式管理

中国式管理

中国式管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管理方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变化和创新,而中国式管理也应运而生。

中国式管理是指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管理方式。

与传统的西方管理方式相比,中国式管理更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尊重、关怀和信任,通过对员工的管理和激励来达到企业的目标。

一、中国式管理的起源和特点中国式管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社会。

在古代社会里,封建皇帝统治下的国家和官僚机构,采用的是家族式、官僚式、父母式的管理方式。

家族式的管理方式是以家庭作为单位,家族成员之间的管理关系和企业中员工之间的管理关系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官僚式管理方式是以官僚机构为基础,在机构内部建立相应的层级和职能,以此来实现对员工的管理。

父母式的管理方式是建立在家族式和官僚式的基础上的,管理者在与员工沟通时会表现出亲切、关心、慈爱和理解的态度,从而使员工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管理者的意图。

中国式管理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式管理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员工视为公司的宝贵资源,始终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团队协作精神。

中国式管理不仅强调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还强调员工之间的关系。

管理者会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员工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帮助员工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改善企业的工作氛围。

2.注重道德和信任中国式管理更注重道德和信任的建立。

中国人一直注重自律和诚信,这种传统的道德准则在中国式管理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管理者会通过自己的榜样和其他方式来促进员工自律和诚信,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信任和相互理解的关系。

3.宽容和理解中国式管理更注重宽容和理解。

宽容是中国文化传统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者会以宽容的心态对员工的错误和失误进行处理,相信员工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改进不足之处。

理解是中国式管理的另一个核心概念,管理者会通过对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状况的了解和关注,建立起彼此的感情和信任。

什么叫中国式管理

什么叫中国式管理

什么叫中国式管理?依据大学之道来从事的管理,就叫中国式管理。

就是合理化管理;(各国合理的标准不一样)成功的管理;管理要现代化是自己的管理要现代化,不是盲目移植别人的管理。

管理一定要制度化,但是制度化管理一定不是好管理。

大学之道以前被当做一本修身养性的书,其实他更应该是一本管理书籍。

中国人只理会那些合理的制度,那些不合理的制度,我们根本不理会。

干部就是处理那些依法行不通、模棱两可的事情,依法行得通,员工就处理完了,处理不了的事情找你,你还说依法办理那就是笑话,就是官僚了。

中国的制度可大、可小、可松、可紧。

中国人的思维是有深度、有层次的,而不像外国人的思维是平面的。

美国式管理:(以事为本)1、核心能力本位:中国人会承认运气不好,他就是不承认没有能力;你告诉一个中国人你能力不足,他比谁都火大。

我能力不足,你做给我做看看,你不做给我看就算了,还说我能力不足,没有一个中国人会承认我的能力不足。

我们会说,先来回到了,运气不好了,这些不是真心话,是安慰的话,因为我们不能接受能力不足;中国人之福气有本事的人,我们不欣赏有能力的人;当我们讲到没人很有能力,这句话机几乎都是不好的话,你要小心哦,他有能力,他很可怕,我们说这个人有本事,有本事我就服了么。

中国人讲我有能力,但是不够;美国人讲,我有能力,就够了,他们比较单纯,我们有能力的人经常死的快,所以说见不得人家好啊,好人不能出头啊,多错了,中国社会,没有一个人会受委屈的,就是你有没有本事而已。

一个有能力的人,他要加上表现的让大家很欢迎,他就是本事;一个有能力的人,他一表现所有人都要打击他,就表示他没有本事了,只有能力而已了;2、依法办理一刀切法有不周到的地方,法经过文字后就开始扭曲了,完全依照法,就是不负责任了。

中国人是合理处理事情,依法很多人不服,你这什么规定,你家的规定,你这种规定算什么规定。

3、短期考核美国一般是一年考试,中国人是十年、百年。

就一个短期考核,害死后面人。

中国式管理(袖珍版)

中国式管理(袖珍版)
理,而事业只是修身、齐家、治国的实际演练。
读书笔记
「修己安人」「持经达变」「圆满合理」看懂了很多工作中的事,实操超强,不愧是曾大佬。
管理管理,不要管他却要理他。
身为中国人以为自己了解中华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人,其实“只缘身在此山中”,难以自知,才是当前的最大
问题,遑论好坏和改变,更有甚者鄙视中华文化,盲目推崇西方文化,实不知也!不智也!拜服曾教授。
乐、利的层次
先求忠诚再求能力
由安员工而安顾客
激励大家重
视兼顾
情境配合激
励大家随机
应变
作者介绍
这是《中国式管理(袖珍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读了曾老师15本书籍,学到很多,也衍生很多想法,值得学习,也期待这本书带来的新观念,新思想,新收
获…。
行之日久却不自知,与人虚与委蛇,以为正道,殊不知一两真诚大于万斤聪明,修己方️安安安安安安安安安安安安
如此终身未知者,少以。
作者认为中国式管理应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以及心理行为特征,并强调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应努
产生同心”的一连串“心”的变化,所以对中国人来说,管理是“心连心”的过程,而安人则是“心连心”的结
果,应无疑义。
第二,自律。当我们不满意别人的表现时,不可以直接指责他,也不能立刻和他讲道理。最好先给他面子,
用情来点醒他,使其自动讲理,合理地调整他的言行。
自觉受人敬重必须自动讲理,自律并敬重他人应该给足面子,自主地提高自动自发的精神,便是修己的三大
要领。
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修己的具体表现,在于促进组织成员的自觉、自律与自主。
安人的基础,在人人自觉,各有其分,并且各守其分。只有“人人各守其分”,才可能“大家和合为一”。

中国式管理 象上帝一样思考,象魔鬼一样行动

中国式管理 象上帝一样思考,象魔鬼一样行动

中国式管理:象上帝一样思考,象魔鬼一样行动!北京锡恩管理顾问公司总裁姜汝祥一,在什么情况下有中国式管理:正确地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本身更重要如果你的公司来了一位残疾客户,你会不会因为他的残疾而降低价格?如果你在谈判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位希望小学的校长,你会不会因此而放弃谈判技巧?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公司内部:如果员工要求转正,升级甚至奖金等通过民主评议而不是主管领导说了算,你觉得如何?如果你是企业家,同时也是一项技术专利的拥有者,在企业核算中,有员工要求你放弃专利费,因为这样的企业家“没有企业家精神,企业家都是倾家荡产的”?你如何选择?当一个问题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经济交换,还涉及到背后的道德与文化时,“文化”或者“民族性”就起主要作用了。

我觉得,这就是中国式管理这一问题提出的价值所在――在表面“西化”的背后,骨子里仍然是中国式思维,表面“制度化”的背后,仍然是情感主导的潜规则在发生作用,这种时候怎么办?所以,如果我们不能够真正从骨子里完成“中西交融”,迟早要被那些个人英雄们“复辟”。

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就证明了一个道理:中华民族只有拥抱世界一切先进文明,才会有我们的“进化”。

也就是说,“全盘西化”或者是“唯我中华”都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的出路在于融合:没有所谓的你我,只有在“时势规律之下”中西融合的“新我”!什么是“时势规律”?以上面的举例而言,如果你的公司来了一位残疾客户,你大可不必因为他的残疾而降低价格,同样,如果你在谈判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位希望小学的校长,你也不必要因此而放弃谈判技巧,而在心里有任何愧疚。

这里的区别是,商业就是商业,道德是道德,它们有着各自的逻辑。

在商业行为中,你必须按商业原则,这不仅能够帮助残疾客户自立,帮助希望小学校长懂经营,而且能够帮助你自己获得更多的利润。

一旦你“富起来”,要表达你对社会的责任或是善意,你可以把钱捐给相关的社会福利机构呀!在商业交换中按照商业原则,在商业行为结束之后应用社会原则,我想这种做法本身无所谓中西,因为这就是商业本身所包含的规律。

中国式管理——娜整理

中国式管理——娜整理

中国式管理概念:台湾的曾仕强先生最早提出“中国式管理模式”一词,即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并充分考虑到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及心理行为特性,从而达到良好管理效果的管理模式。

中国式管理是真正以人为本的管理,具体地说就是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过程中,通过人性化的管理艺术和方法,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优化配置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不断提高管理效率,有效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并且使人的知识、品格、体力得到全面发展。

中国式管理的内涵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人本、整合、创新、和谐。

1.人本:人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是组织产生成长的基础,也是管理的基本对象。

为此,以人的现实性出发,才能构建有效的管理。

中、西方之间企业管理逻辑“原始起点”的根本性不同在于——西方人管理逻辑的起点是“组织”、而中国人管理逻辑的起点却是“人”。

西方人从“组织”这个起点出发后,由此展开的管理逻辑也就自然成了组织战略——组织计划——组织结构——组织绩效等等管理问题,所形成的是“企业管理学”。

而当中国人从“个人”这个起点出发,它所由此展开的管理逻辑,就成了品德修养——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凝聚和谐等等管理问题,所形成的是“管理者个人的修养学”。

2.整合:对于一个具有人的集合体而言,通过管理的作用,设计适合人发展的组织架构,实现人与人之间力量的“耦合”,而不是相互之间的对立甚至是对抗,关键在于发挥组织的整合功能。

在管理实践中,组织建设与发展,能够影响与制约管理发展的状况。

但是,关键在于要找到一个借以实现这个方向的途径。

而中国式管理所提供的途径是学习。

中国式管理是一种面向个人之间协调发展的组织模式,也是一个支撑、帮助、倡导个体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模式。

3.创新:创新就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生产方式,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创新对于组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是因为创新是组织发展的基础,是组织获取经济增长的源泉。

中国式管理精要

中国式管理精要

中国式管理精要一、中国式管理的含义1、中的意思,是合理。

凡事求合理,是中国人特质。

2、中国式管理,便是合理化的管理,务求管得合理。

3、应该管的才管,管的方式要合理,即中国式管理。

二、首先要有共同认识1、管理必须和自己的风土人情结合在一起,才有效。

2、对中国人、中国社会,要有深一层的体认和理解。

3、合乎中国人性格的管理,必须有更为优良的成果。

多少,不必刻意求齐全。

三、把自己的定位做好1、基层员工,以“务实”为主,遵守规定照章行事。

2、中高干部,以“应变”为主,合理应变以求制宜。

3、企业总裁,以“前瞻”为主,随时抓住市场变化。

四、培养敏锐的第六感1、总裁的主要职责,在领航、掌舵,方向感要准确。

2、五官的感觉会骗人,一切依据有形来判断会上当。

3、第六感最可靠,但是很不容易运用,要多多磨练。

五、先孕育出合用制度1、逐渐形成,需要多少建立多少,不必刻意求齐全。

2、由下而上,各单位自己去讨论,反正很快会调整。

3、保留弹性,以适应内外的变数,在法中衡情论理。

六、在团队中完成自我1、有本事,才能够充分表现能力,使大家乐于接纳。

2、有理想,必须充分了解现况,才能够有效地实现。

3、能调整,在动态的环境中,适时应变求生生不息。

七、把能干团队带出来1、第一圈最要紧,多费心神培养彼此的共识和默契。

2、由第一圈去带第二圈,依此类推,务求彼此呼应。

3、大圈圈中有小圈圈,不要公而无私,就有利无害。

八、维持合理的不公平1、对待员工,公正合理,基本上很不容易做到公平。

2、因为机会有限,资源不足,不可能公平,做不到。

3、最好以合理的不公平来取代不合理的公平、合理。

九、让干部去从事管理1、作业是基层员工的职责,干部最好订规范少干扰。

2、管理是干部的工作,总裁最好多支持少直接参与。

3、总裁的主要职责在经营,知人善任才是首要任务。

十、把人安顿好最要紧1、识人、知人、留人、用人一连串都和人心有关系。

2、关心、用心、交心、绑心是领导员工的主要过程。

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十二项修炼

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十二项修炼

封面作者:ZHANGJIAN仅供个人学习,勿做商业用途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十二项修炼【一代宗师培训网】培训师邓涵兮■课程背景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定位,是以担任管理职务为职业的专业人才。

中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哪些能力? 中高层管理员要做到以上的境界,需要以下的职业化能力,称为KAS。

K指的是拥有充足的专业知识,例如商业知识、政府法规、产品行业知识、科技知识、管理知识等。

A指的是敬业的态度,例如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负责守法、保守业务机密、不从事与公司利益相违背的工作,能与他人合作,愿意栽培部属等。

S则是指纯熟的工作技能,包含四个方面,思维能力、组织能力、绩效管理能力以及专业风采。

只有通过以上这些能力的组合,才能使中高层管理人员有效的完成任务,换句话说,具有这些能力才称得上是职业经理人。

中高层管理人员工作技能的四大方面,具体表现为多方面、跨专业的管理技能。

从思维能力来看,作为管理人头脑清楚,这样才能做好事情。

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说“要做对的事,再把事情做对”。

所以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思维能力是最重要的事,也是最抽象、最难培养的。

中高层管理人员应具体表现为多方面、跨专业的管理技能。

作为管理人员头脑清楚,这样才能做好事情。

■课程目标:● 学习——全面的时间管理知识● 掌握——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 提升——系统的时间管理技能及工作效率■培训对象:l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新上任或既将上任务的管理人员。

l 职业经理人。

■授课方式:●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视频分享● 小组讨论+经验分享+头脑风暴● 实战演练+管理游戏+情景对话■标准课时:3—4天(6小时/天)本课程可以根据企业需要的方面有所侧重,也可以只讲需要部分压缩至2天。

课程大纲:第一项修炼: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角色定位及认知思考: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具备素质有那些?中高层管理人员将面临哪些方面挑战?中高层管理人员承担的角色有哪些?如何理解你所扮演的角色?小组讨论:中高层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如何培养这些能力?第一部分:角色转变管理者角色转变的对比骨干员工与管理者的区别角色转变困难的4个原因第二部分:定位误区中高层管理人员常见的角色错位1、土皇帝:如一方诸侯或小国之君2、民意代表:站在下属的立场意气用事3、自然人:把自己当成普通员工.4、传声筒:此类中层,可有可无避免中层经理的两种病症1、新经理并发症2、老经理综合症如何应对管理的两难现象1、有情的领导2、无情的管理3、绝情的制度第三部分:定位分析关于管理者角色的历史观点管理者在企业结构中的位置针对上中下三层的定位分析第四部分:定位认知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烦恼管理者的各角色认知中高层管理者的三大内伤第二项修炼:卓越的时间管理了解时间管理的现状总结你的时间掌控一、什么是时间管理价值取向二、如何进行时间管理有形的时间杀手三、高效时间管理法则四、时间管理工具:时间象限、ABC法则、主次意识依个人高峰周期:企业设置工作时间的依据五、领导人的时间管理第三项修炼:有效的沟通能力修炼沟通的重要性一、沟通的四种基本型态沟通是一个信息传递与反馈的过程二、沟通重要原则三、沟通之道:人性沟通沟通三要点:让对方听得进去、让对方听得乐意、让对方听的合理四、沟通中的四要素:信息获取、判断、表述、调整沟通的主要障碍:来自传递方的、来自传递管道的、来自接收方。

中国式管理培训课件

中国式管理培训课件

中国式管理培训课件【曾仕强】2011年12月.沈阳中国式治理培训课件总裁领导学主讲:曾仕强目录PI 中国式治理的含意。

P2 第一要有共同的认识。

P3 把自己的岗位做好P4 培养敏捷的第六感P5 先孕育出合用制度P6 在团队中完成自我P7 把能干团队带出来P8 坚持合理的不公平P9 让干部去从事治理P10 把人安排好最要紧P11 凡事务求善始善终P12 无为才能够无不为P1-中国式治理的含义【摘要】美国式治理:紧张忙碌日本式治理:集体主义全世界最好面子的是日本人中国式治理:轻松愉快中:即合理之意,中庸之道即合理主义。

治理的全部意义是管得合理美国人在会议上会不停的讨论,日本人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把文字用口头让上司了解他,中国人和上司讲不通,就不哼声,然后把你活活气死。

合理不合理是变动的,不是固定的,西方人合理不合理是固定的,日本人也是变动的。

西方合法确实是合理。

西方人对法是没通过往常想尽方法干扰你,想尽方法找到一条我能够同意的东西,但一旦通过,就全力配合,专门守法。

中国人绝对不遵守不合理的法。

中国人讲话先讲不重要的,把重要的留在后面,因此听到最后,不知在讲什么。

中国人的法律永久少一条,确实是差你要的那一条。

中国人绝对不违法,只是做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况。

中国人,中国制,中国化差不多上专门宽松的,专门有弹性,没什么文法结构的。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会找理由的人,叫理由专家。

最后找不到理由就不行意思,我忘了。

中国人讲的“合理就合法”的意思是:如果合理而难道不合法,就表示此法全然不合理,那不合理的法还要遵守吗?我们不讲如此才有情,我们讲如此才合情合理,合情的目的是为了合理,把合理再和情跟法拉在一起叫“情理法“,这是专门好用的东西。

中国是凡事都讲合理的国家。

合理能够用一个字代替“安”无一事不合理叫中,没有一项不合理才叫中,样样都合理,中国人是什么情况都要做到合理的地步,这就叫中国人。

企业治理在做四件事:安股东(为资本主制造利益)安顾客(为消费者谋求品质)安职员(为职员谋求福利)安社会(为社会谋求就业)怕了解自己的人,不怕并不了解自己的人。

中高层培训意义及作用

中高层培训意义及作用

中高层培训的意义和作用摘自中国第一管理培训机构—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始于1985中层管理者是企业人才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好与差、能力能否获取充分发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

若是把一个企业比做一个人,高层管理者就是大脑,要思虑企业的方向和战略;中层就是脊梁,要去协助大脑传达和执行命令到四肢——基层。

可以说,中层就是老板的“替身”,也就是支持大脑的“脊梁”。

基于这种特别地位使中层管理者肩负着企业决策、战略的执行及基层管理与决策层的管理沟通的责任。

他们的工作拥有既承上启下,又独当一面的特点。

麦肯锡企业的一项检查表示:有的企业能保持连续发展和改革,达到更高的业绩,要点的因素不在于高级管理者,而在于一批拥有改革才能的中层管理者和专业人才。

可见中层管理人员在企业中起中流砥柱的作用,详尽说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层管理者是企业战略的执行者中层管理者所处的中间地址,决定了他们作为企业战略执行者的地位。

企业的成功取决正确的决策与有效的执行 ,二者缺一不可以。

中层管理人员作为企业战略规划的执行者,正逐渐开始被企业重视和关注。

如何有效发挥中层管理者的这一作用,提高他们的执行能力,已经成为关系到企业成败的要点性问题。

二、中层管理者是企业战术决策的拟定者由于经营规模的扩大,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过程的高度复杂化以及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迫使企业需要迅速、及时地推行战略决策。

对企业中的中层管理者来说,不但要严格的执行和组织推行企业高层的决策方案,还要发挥其作为一位领导人的影响力 ,经过有效的战术决策,提高方案的推行效率和收效,立足于企业和自己负责部门的全局,推行领导行为以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目标。

三、中层管理者是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中层管理者在企业中一方面起到将高层决策向基层管理者进行推行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负有将基层管理者在推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向高层管理者进行反响的职责。

综上所述,企业要想的确的发挥中层管理者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就应该做到:1、企业的高层领导必定对中层管理人员的重要性和在企业中的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从1914-1939年间,先后发生两次世界大战,人类社会的正义几乎被推翻,长久积累而成的文明险遭毁灭。21世纪的首要任务,旨在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由于现代科技发达,武器已经非常精准厉害,不战则已,一战则人类毁灭,势所难免。虽然各国都以和平、裁军作为组织目标,然而战争的危机却依然存在。
儒家“和”的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愿望和理念,管理者必须把它确实融入到管理实务之中,达到一种“和而不同”的境界。
易经的乾卦有“保合太和”、“万国成宁”的字句。“太和”指自然界阴阳调和的生存发展原理,称为天德。把天德放在心里,不敢违背叫做“保”。一言一行,都配合天德才是“合”。保合太和,意思是心中存有天德,并且在言行中确实遵守。如果具备这样的修养,不但可以齐家、治国,而且能够平天下,使得万国安享太平。
人格的成长,主要来自于每一个人的自制(self-discipline),由自觉而自律。罚款的措施,容易使员工产生“公司所看重的,说穿了还是钱,并不是自己行为改变”的错觉,是一种强硬的压制手段。这往往使交罚单的员工对公司敢怒不敢言,产生一种憎恨心理。长此以往,就破坏了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一旦员工另有去处或者生活稍微改善,就会掉头离去,因为长期生活在怀恨或恐惧之中,是大多数员工所不能忍受的。
一个社会,要求人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严格培训交通警察的射击技术,务求百发百中,然后配置在交叉路口的高处,凡有违反交通规则的就地枪决,保证人人守法,绝无违规的可能。但是,这样的社会人民快乐吗?这样活着还有尊严吗?
有一位老板,秉持“做不好就开革掉”的原则,为人大公无私,结果却把自己唯一的姐妹也开革掉,弄得不敢回家过春节,因为团圆的时候,父母的心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因他而不好,一句“你有几个姐妹,怎么这么狠心”的埋怨,平日再有狼性,恐怕也支撑不住。和谐绝对不是和稀泥,而过分严苛,只能够做到同而不和,也不是真正的和合。短暂的和,必然是形式上的假和谐;看长久,才有真和谐的可能!
就算把中国人的性格,变得完全和美国人一模一样,也不过是灭族亡国,自取其辱,岂不是呜呼哀哉?
不知不觉中养成很多坏习惯,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一种无奈。家庭教育是第一道关卡,若是家教不严,父母争着想当子女的朋友,却不能善尽教育子女的责任,制造虚假的和乐气氛,最终只会使子女受害终生。于是责任就转移到第二道关卡——学校教育。现代教育主张废止体罚,甚至骂都不能骂,教师很无奈,只能在家庭教育否定了我国谚语“棒下出孝子”之余,在学校教育中,搁置下西方谚语“免了鞭子,毁了孩子”(spare the rod and spoil the child)。由这样的家庭和学校教育陶冶出来的年青人,步入社会进入公司之后,再加上不能够勤教严管,怎么可能成为规规矩矩的好员工?然而,给员工良好的待遇、优越的福利,便采取强制手段来管理员工,动不动就开罚单,也是一种虐待。
分析心理学家荣格(C.G.Jung,1875-1961)认为,西方古代科学和中国的易经在原则上是共通的。但西方现代科学的因果规律,由于过分受到统计学的局限,反而比不上古代人的主观智慧,成为西方文明很大的弊病。他说,中国人常说的“物极必反”就远远超越了西方科学的因果关系论。当如今的中国人好像看到只有“赛先生”(Science)和“德先生”(Democracy)能够挽救中国时,荣格却大胆的指出:“唯有中国古代文明才是互解西方文明的榜样。”荣格还表示,每一次物质文明的重大进步,都为人类带来灾难甚至是浩劫。这样的结果,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方文化的价值。现代西方人因此而陷入精神的空虚、迷惘,于是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换句话说,对意识生活的不满,使西方人企求从心灵生活中求取补偿。然而西方的宗教,又不能在心灵方面为人们提供理性的满足,反而促使西方人倾向于享乐主义。他说:“西方的科技工业扰乱了东方的社会,东方则以非物质的成就扰乱了西方。西方从外部攻破了东方,东方正从内部把西方包围。”
只要牵扯到金钱,无论重赏或重罚,很快就会变质。罚少了产生不了作用,罚重了怀恨之心更加剧烈。公司采用重罚策略,还要到处宣扬,更加对不起自己的员工。
儒家“和”的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愿望和理念,管理者必须把它确实融入到管理实务之中,达到一种“和而不同”的境界。正如孔子在《论语•子路篇》中所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人与人之间应和谐相处,彼此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个性,相互之间并不盲目求同。如果要所有员工都表现出一致性的行为,势必同而不和。表面上大家害怕被开罚单,不得不规规矩矩;实则心中各怀鬼胎,一肚子无奈,总有一天忍无可忍,爆发激烈的反弹。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世界是由“天”和“地”组合而成的。天地既不是对立,也不是同一的。他们相辅相成,互相映照。通过“阳”和“阴”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构成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而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存在与发展,决定于阴阳的和谐关系。换句话说,阴阳和合的程度如何,决定了世界和平、社会安定、家庭圆满以及个人健康的正常与否。在现代社会,管理的成效决定于人与天、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的关系是不是和谐合理。
员工应该遵守规矩,这是管理最起码的要求。问题是领导者使用的策略、采取的手段是不是合乎人性?某些管理者大言不惭地说,透过某些手段可以改变中国人的民族性。首先,我们必须加以澄清,有些人随地吐痰、不喜欢排队、不遵守秩序与民族性无关。这些现象,只是人的习惯而已。习惯是可以改变,但并不表示民族性也容易改变。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与习惯最好区分清楚。
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共同争取持久和平,为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简而言之,就是和平与发展。
儒家主张富者、强者不应侵略贫者、弱者。从管理的角度看,领导者属于相对的富者、强者;而员工则不得不承认自己属于相对的贫者、弱者。若管理者阶层采取“给员工多一点薪资,便要求绝对服从”、“不服从便重罚,使员工不敢稍有违犯”的策略,那就是霸道强权,没有学习借鉴的价值。员工守规矩究竟好不好,要看其守规矩的动机是什么。规矩合理,员工自动乐意遵守,当然很好。若是心有恐惧,害怕被开罚单,这样的规矩,遵守了又有什么价值?久而久之,员工的羞耻心不见了,自动自觉的乐趣也消失了,内心的愉悦再也感受不到了。
同而不和,表现在对上级一味迎合附和,不表示不同的意见;对下属则搞一言堂,不欢迎不一样的意见。在行为上,为了避免被罚款而显得特别规矩。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和谐,只能够勉强维持形式上短期的假和谐。
对于同仁的要求,最好是“求同存异”。“求同”指在彼此之间寻找共同点,保持某些共同的观念以建立共识,提供某些共同的利益以奠定和谐共处与真诚合作的良好基础;“存异”则是保留不同意见、不同主张、不同利益,不刻意寻求同一,更不强制求取齐一。
“和为贵”的概念,已经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基本价值观。以和为贵,是把“和谐”当做一切人或事的出发点和归宿。从和谐的愿望出发,追求和谐的目标,将是不是和谐以及是不是有利于和谐做考核的标准,最后达到和谐的效果。由于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宇宙万物,其存在形态都是和而不同的,所以“和为贵”必须遵循“和而不同”的自然法则,求“和”而不求“同”。要求员工在必要的生产过程中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实属不得已的措施;在生活行为上做出这样的要求也是违反人性的。提倡社会和谐并不是要取消差别,归于同一,而是要和而不同,在个别差异之中寻求和谐共处的艺术。
德国著名哲学家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1880-1936)曾说过:“与西方文化相反,中国人所寻找的,并不是人与自然的对立,而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人感兴趣的,不是‘强力意志’(will to power),不是征服自然,而是与自然融为一体,乃至于顺应自然。”他以中国的庙宇为例,指出它们不是一个个单独存在的建筑物,而是整个风景中的一部分,占有一定比例的山、水、花、木、石块与大门、院墙、走廊,同等重要,彼此融合在一起,无法分开。由于讲求天人合一,阴阳和谐,自然的世界便成为人类生活不可分隔的一部分。他明白地指出:如今,被人类当做理想而极力追求的“自由”、“民主”、“情爱”、“科学”、“人权”等,实际上在西方世界已经显露出相当严重的弊病,并且正酿成为深层的危机。在斯宾格勒的名著《西方的没落》中,他毫不掩饰地表示,20世纪大家所热衷追求的“普世价值”,基于人类持续和平发展的需求,应当做出合理的修正,而不应盲目地在21世纪宣扬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