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足少阴肾经要点
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从脚小趾下边开始,斜向脚底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然谷、照海、水泉),沿内踝之后(太溪),分支进入脚跟中(大钟);上向小腿内(复溜,交信;会三阴交),出窝内侧(筑宾、阴谷),上大腿内后侧,通过脊柱(会长强)属于肾、络于膀胱(肓俞、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横骨;会关元、中极)。
它直行的脉:从肾向上(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通过肝、膈,进入肺中(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沿着喉咙,夹舌根旁(通廉泉)。
它的支脉:从肺出来,络于心,流注于胸中,接手厥阴心包经。
肾脏依现代医学而言,是掌管水份的调节,并具有将体内多余水份和代谢废物由膀胱排出体外的功能;但在中医医学的领域中,肾脏包含着生命的原动力,是生殖力的源泉。
因此,和现代医学中的副肾机能很相近。
副肾是小型的内分泌器官,是控制人体内脏机能的重要组织。
因为其所处地位的重要性,所以此一机能一旦发生异常,便会引发各种不适的症状。
如脸部皮肤带黑,失去光泽。
口干舌燥,喉咙重痛。
站起身时头晕、食欲减退,特别是心窝处有无力感。
下痢、容易疲劳。
背、脚内侧冰冷,脚底、脚尖发热,有倦怠感,腰痛、精力衰退。
精神衰弱,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劲。
肾是健康、生命之源,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衰弱。
若出现以上所述症状,请刺激肾经上的穴位,以谋求症状的改善。
肾经共有二十七个穴位。
俞府KI27俞府Shufu[释名]俞,转输;府,会聚。
足少阴肾经脉气由此会聚而转输至胸中,故名。
[出处]《针灸甲乙经》。
[位置]胸部锁骨下缘,胸正中线(璇玑)旁开2寸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在巨骨下,去璇玑傍各二寸陷者中”。
[局部解剖]肌肉:胸大肌。
(深层为肺脏)神经:锁骨上内侧神经。
血管:胸内动、静脉穿支。
[功效]利气、平喘。
[主治]古代记述:咳逆上气、喘不得息、呕吐、胸满不得饮食、咯血。
近人报道:胸膜炎。
[方例]气喘风痰:俞府、乳根。
[刺灸法]横刺0.3~0.5寸,不可深刺。
足少阴肾经的功能主治
足少阴肾经的功能主治1. 功能足少阴肾经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一条经络,起源于足底的涌泉穴,终止于胸部的灵墟穴。
它主要负责传输和调节肾脏的功能,对全身的生理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经络系统是人体内部的一种特殊系统,它通过气血的循环来联络和调节全身各个部位。
足少阴肾经是经络系统中的一条重要经络,主要负责调节和保护肾脏的正常功能。
具体而言,足少阴肾经主要承担以下功能: - 保护肾脏:足少阴肾经与肾脏紧密相连,可通过经络系统向肾脏供应气血和营养物质,从而保护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 调节水液代谢:足少阴肾经对人体的水液代谢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它通过传输和调节气血,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防止水肿和排尿问题的发生。
- 调节生殖系统:足少阴肾经与生殖系统有密切关系,可以调节内分泌的平衡,提高生殖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生育能力。
- 调节骨髓的生产:足少阴肾经可以经由肾脏促进骨髓的生成,维持骨髓造血功能的正常运作。
- 维持心脏功能:足少阴肾经与心脏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调节心率和心律,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
2. 主治足少阴肾经在临床中具有多种主治作用,常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和调节: - 肾脏疾病:足少阴肾经在肾脏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调节肾脏的功能,促进肾脏的修复和再生,减轻肾脏病变引起的症状和不适。
- 泌尿系统疾病:足少阴肾经对泌尿系统疾病也有良好的疗效。
例如,尿频、尿道炎、尿路感染等疾病可以通过刺激足少阴肾经来缓解和调节。
- 生殖系统疾病:足少阴肾经的调节作用对生殖系统疾病也有显著的疗效。
例如,性功能障碍、月经不调、不孕症等疾病可以通过刺激足少阴肾经来得到改善和治疗。
- 骨骼系统疾病:足少阴肾经对骨骼系统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和调节作用。
例如,骨质疏松、骨折、骨髓炎等疾病可以通过刺激足少阴肾经来促进骨髓的生成和修复。
- 心脏疾病:足少阴肾经与心脏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心脏疾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帮助。
例如,心律失常、心悸、心绞痛等疾病可以通过刺激足少阴肾经来稳定心脏功能。
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从脚小趾下边开始,斜向脚底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然谷、照海、水泉),沿内踝之后(太溪),分支进入脚跟中(大钟);上向小腿内(复溜,交信;会三阴交),出窝内侧(筑宾、阴谷),上大腿内后侧,通过脊柱(会长强)属于肾、络于膀胱(肓俞、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横骨;会关元、中极)。
它直行的脉:从肾向上(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通过肝、膈,进入肺中(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沿着喉咙,夹舌根旁(通廉泉)。
它的支脉:从肺出来,络于心,流注于胸中,接手厥阴心包经。
肾脏依现代医学而言,是掌管水份的调节,并具有将体内多余水份和代谢废物由膀胱排出体外的功能;但在中医医学的领域中,肾脏包含着生命的原动力,是生殖力的源泉。
因此,和现代医学中的副肾机能很相近。
副肾是小型的内分泌器官,是控制人体内脏机能的重要组织。
因为其所处地位的重要性,所以此一机能一旦发生异常,便会引发各种不适的症状。
如脸部皮肤带黑,失去光泽。
口干舌燥,喉咙重痛。
站起身时头晕、食欲减退,特别是心窝处有无力感。
下痢、容易疲劳。
背、脚内侧冰冷,脚底、脚尖发热,有倦怠感,腰痛、精力衰退。
精神衰弱,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劲。
肾是健康、生命之源,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衰弱。
若出现以上所述症状,请刺激肾经上的穴位,以谋求症状的改善。
肾经共有二十七个穴位。
俞府KI27俞府Shufu[释名]俞,转输;府,会聚。
足少阴肾经脉气由此会聚而转输至胸中,故名。
[出处]《针灸甲乙经》。
[位置]胸部锁骨下缘,胸正中线(璇玑)旁开2寸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在巨骨下,去璇玑傍各二寸陷者中”。
[局部解剖]肌肉:胸大肌。
(深层为肺脏)神经:锁骨上内侧神经。
血管:胸内动、静脉穿支。
[功效]利气、平喘。
[主治]古代记述:咳逆上气、喘不得息、呕吐、胸满不得饮食、咯血。
近人报道:胸膜炎。
[方例]气喘风痰:俞府、乳根。
[刺灸法]横刺0.3~0.5寸,不可深刺。
足少阴肾经、腧穴讲义
足少阴肾经、腧穴大纲要求: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共27穴)要点:涌泉、然谷、太溪、大钟、照海、复溜、肓俞一、足少阴肾经循行:1.起于足心之涌泉,沿大腿内侧后缘上行,贯脊柱,属于肾,络于膀胱→从横骨穴处上行于腹部前正中线旁0.5寸,胸部前正中线旁2寸,止于锁骨下缘(俞府穴)2.直行支脉:从肾上行,经肝,膈,入肺→沿喉咙,夹舌本3.另一支脉,从肺分出,联络心考点一:1.胸部,距离正中线,依次是2寸肾经,4寸胃经,6寸脾2.腹部,距离正中线,依次是0.5肾经,2寸胃经,4寸脾经考点二:足少阴肾经联络的脏腑最多!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上贯肝,入肺中,络心循喉咙,夹舌本二、足少阴肾经主治概要主治范围临床表现原理分析头和五官病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肾主骨生髓,髓通于脑---头痛肾经沿喉咙,夹舌本---咽痛肾主骨,齿为骨之余---齿痛肾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耳病妇科病,前阴病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肾主生殖---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肾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小便频数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下肢厥冷,内踝肿痛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厥冷肾经循行内踝部位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1.涌泉井穴【定位】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涌泉穴主治】①昏厥、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井穴的通性)②癫狂痫、头痛头晕、目眩、失眠等神志病证③咽喉肿痛、喉痹、失音等头面五官病证(支脉走喉咙)④大便难,小便不利等前后二阴病证(肾开窍于前后二阴)⑤奔豚气(特殊记忆,公孙,期门皆治奔豚气)⑥足心热(腧穴所在主治所及)---掌心热的鱼际。
【操作】直刺0.5~1.0寸。
针刺时要防止刺伤足底动脉弓。
临床常用灸法或药物贴敷。
2.然谷荥穴【定位】在足内侧,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然谷穴主治】①月经不调、阴挺、阴痒、带下病、白浊等妇科病证②遗精、阳痿等男科病证(肾主生殖)③癃闭、小便不利等泌尿系统病证④咯血,咽喉肿痛(肾经支脉行经咽喉,故治咽肿)⑤消渴,腹泻(特殊功能,特殊记忆)⑥下肢痿痹,足背痛(经络所行主治所及)⑦小儿脐风,口噤(脐风多为肝风,用然谷体现滋水涵木)【操作】直刺0.5~0.8寸。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考点必背:足少阴肾经
脐旁0.5寸。
1腹痛、泄泻、便秘等胃肠病证;
2月经不调;
3疝气
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足少阴肾经腧穴
涌泉
足心前三分之一的凹陷中
1急症及神志病
2头痛、头晕、目眩
3肺系病(咳血、咽喉肿痛、喉痹)
4大便难、小便不利
4奔豚气
5足心热
涌泉急,便肺奔,凉足心,志眩晕
涌泉急,便飞奔,凉足心,止眩晕
井穴
然谷
内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缘凹陷中
1月经不调、阴挺、阴痒、白浊等妇科病证;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考点必背:足少阴肾经
1.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支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2.主治概要
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及咽喉病、舌病,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太溪五月肺气,治肾虚腰痛,便消厥冷
太息五月肺气,治肾虚腰痛,便消厥冷
输穴;原穴
大钟
太溪穴下0.5寸稍后,当跟腱内缘处
1痴呆;
2癃闭、遗尿、便秘;
3月经不调;
4咯血、气喘;
4腰脊强痛、足跟痛
络穴
照海
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
1精神神志病(失眠,癫痫)
2五官热性病(咽喉干痛、目赤肿痛)
3妇科病(月经不调带下阴挺)
4小便频数、癃闭
照热妇女五官,利小便,精神足
八脉交会穴(通于阴跷脉)
复溜
太溪直上2寸,当跟腱的前缘。
1水肿、汗证等津液输布失调疾患;
足少阴肾经
1神志病:失
志病:晕厥、 月经不调、 1肾虚证:遗 2妇科病证: 眠、癫狂等。
中暑、小儿 带下、阴挺、精、阳痿、健 月经不调。 2妇科病证:
惊风、癫狂 阴痒。
忘、失眠、耳 3外经病:腰 月经不调、痛
痫。
2生殖病: 聋等。
脊痛、足跟痛。经、带下、阴
2肺系病:
3外经病: 足心热。
遗精、阳痿 等。 3消渴。 4外经病:
直刺1~1.5寸。
直刺1~1.5寸。
足少阴肾经经脉循行小结
1、经脉走向 体表:起于小趾下,斜走足心,循
内踝,沿下肢内侧后缘上行,经腹胸 第一侧线,止于锁骨下。
体内:属肾,络膀胱,贯肝入肺, 循咽喉,挟舌本,支脉从肺联络心脏 ,流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本经联系的脏腑器官包括肾、膀胱 、肝、肺、心、喉咙、舌。
膝股内侧痛。
直刺0.5~1寸;可灸 。 直刺1.0-1.5寸。
8.大赫(KI12) 9. 肓俞(KI16) 【作用】
共性: 补益肾气, 调理下焦。
特定穴 共性 特性
刺灸
大赫
肓俞
1胃肠病: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 2妇科病:带下、月经不调、阴挺、痛经。
1男科病:遗精、阳痿。 1疝气。 2肠病:痢疾、泄泻
◼ 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 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 、厥,嗜卧,足下热而痛。
二.足少阴肾经脉病候
1.经络病候: 头痛,头晕,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
,内踝肿痛,足跟痛,腰脊强痛,腘内廉痛,小腿内侧 痛。 2.脏腑病候:
月经不调,痛经,遗精,阳痿,小便不利,遗尿, 肠鸣,泄泻,水肿。 3.其他:
舌本。 ◼ 体表主干:小趾之下→足心→然谷→内踝后→脚跟→腓肠肌
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1. 十二经脉之一,足三阴经之一,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上接足太阳膀胱经于足小趾末端,下接手厥阴心包经于胸中,本经一侧27个穴位。
2.循行:足少阴肾经,起于足部小趾之下,斜着走向足心(涌泉穴),出于舟骨粗隆下(然谷)沿着内踝后(太溪、大钟、水泉、照海),进入足跟,再上行于小腿肚内侧(复溜、交信,筑宾),向上循行,出于腘窝内侧(阴谷),向上行大腿内侧后缘,通向脊柱,属于肾,联络膀胱。
上行主干,从肾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中,沿着喉咙,向上夹舌根旁,(通于廉泉)。
其支脉从肺出来,络心,注入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交接。
3.重点穴位:1.涌泉[定位]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主治]头顶痛,头晕,眼花,耳鸣,耳聋,咽喉痛,舌干,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难,小儿惊风,足心热,癫疾,昏厥。
2.然谷[定位]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
[主治]月经不调,阴挺,阴痒,白浊,遗精,阳痿,小便不利,泄泻,胸胁胀痛,咳血,小儿脐风,口噤不开,消渴,黄疸,下肢痿痹,足跗痛。
3.太溪[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胸痛咳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4.照海[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主治]咽喉干燥,痫证,失眠,嗜卧,惊恐不宁,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疝气,小便频数,不寐,脚气。
5.复溜[定位]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主治]泄泻,肠鸣,水肿,腹胀,腿肿,下肢痿痹,盗汗,身热无汗,腰脊强痛。
6.阴谷[定位]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主治]阳痿,疝气,月经不调,崩漏,小便难,癫狂,膝股内侧痛。
7.肓俞[定位]在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寸。
中医经络养生保健之:最具防御力的足少阴肾经_0
---------------------------------------------------------------最新资料推荐------------------------------------------------------ 中医经络养生保健之:最具防御力的足少阴肾经中医经络养生保健之:最具防御力的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是人体最具防御力的经脉 17 点-19 点;肝我们身体内最大的排毒器官那么肾就是负责把这些毒素排除体外的,如果肾功能不足那么我们身体的毒素谁来负责清除呢?此时是肾经开穴运行的时间,在饮食上可以建议选择芝麻、香蕉、花生、海带、金针、韭菜、黄豆、木耳、螃蟹、乌贼、牛肉、羊肉、鸭肉、鸡肉、羊乳、番薯等。
循行路线:起于足小趾下面,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缘,分出进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
本经脉直行于腹腔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
本经脉一分支从肺中分出,络心,注于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主要证候: 虚症:耳鸣、健忘、尿频、腿酸、性欲减退、便秘、元气不足、易疲劳、骨质疏松,天寒手脚冰冷、脚气等。
实症:耳鸣、月经不调、口干舌燥、血压异常、小便量少、色深、浑浊、性欲减退、神经衰弱、足发热发汗、生殖器病变等。
1 / 4主治:本经主要治疗妇科、前阴、肾、肺、咽喉病证。
如月经不调、阴挺、遗精、小便不利、水肿、便秘、泄泻,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肾是先天之本。
一个人生命的本钱,大多来自父母的遗传,也就是祖上的遗产,如果没有先天的厚赠,那就真的太需要后天的培补了。
我们人体的器官就像天天运转的机器,是很容易磨损的;但是只要我们经常保养它,时时除垢润滑,那么我们仍然能够日久弥新,甚至脱胎换骨。
肾经上的太溪、复溜、涌泉这三个穴,它们个个都是身怀绝技。
太溪穴位于脚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这个穴说白了就是一个大补穴,拔罐、按摩都行,什么体质都可以按。
足少阴肾经
八、足少阴肾经1.涌泉(井穴)(木)作用:清热开窍,回阳救逆,交济心肾。
主治:昏厥,头顶痛,眩晕,失眠,舌干,咽喉肿痛,失声,小便不利,便秘,心烦,善恐,中风昏迷,中暑,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足心热,霍乱转筋,下肢痉挛。
取法: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焦点上。
解剖:在足底第二、三跖骨之间,跖腱膜中,内有趾短屈肌腱、趾长屈肌腱、第二蚓状肌,深层为骨间肌;深层有来自胫前动脉的足底弓;布有足底内侧神经分支。
刺灸法:直刺0.5~1寸。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别名:地冲,地衞,蹶心。
作用:滋阴补肾,清热利湿,舒筋通络。
主治:月经不调,阴挺,阴痒,崩漏,带下,遗精,阳痿,消渴,黄疸,小便不利,泄泻,气喘,咽喉干痛,咯血,胸胁胀痛,自汗,盗汗,小儿脐风,口噤不开,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取法: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
解剖:有拇趾外展肌;有跖内侧动脉,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跗内侧神经分支,小腿内侧皮神经末支,足底内侧神经。
刺灸法:直刺0.8~1.2寸。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别名:龙渊,龙泉,然谷。
作用:滋阴补肾,清肺止嗽,通调冲任。
主治:咽喉干痛,齿痛龈肿,耳鸣,耳聋,胸痛,咳嗽,气喘,咯血,消渴,失眠,健忘,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小便频数,腰脊痛,内踝肿痛。
取法: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前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当胫神经经过处。
刺灸法:直刺0.5~1寸。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别名:吕细作用:滋阴补肾,清热肃肺。
主治:胸闷,气喘,喉鸣,咯血,舌干,口中热,痴呆,嗜卧,遗尿,小便淋沥,癃闭,大便秘涩,月经不调,足跟痛。
取法: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
解剖:在胫后动脉跟内侧支;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胫神经的跟骨内侧神经。
刺灸法:直刺0.3~0.5寸。
【图解经脉】足少阴肾经
【图解经脉】足少阴肾经
中医讲的人体十二经络,与十二时辰相对应,不同时辰对应不同的经络,针对不同的经络,又有相应的养生保健方法。
足少阴肾经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
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
肾为先天之根。
”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
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也不适宜大量喝水。
肾经不通:手足怕冷,口干舌燥,腰膝酸痛,咽喉炎;月经不调,性欲减退;前列腺肥大,足跟痛,尿频尿少尿黄。
对治方法:拍打通用部位+膀胱经+肾经
+小腹+腰骶+腹股沟+大腿内侧+用拉筋凳拉
筋
肾经的常见易堵点有如下3个:
水泉穴:轻揉足内踝尖与足跟尖连线的中点,如果肾气弱,有尿频、尿急、脚凉的人,此处会酸、胀痛,初次点揉后可能有红肿。
大钟穴:轻揉足内踝尖与跟腱连线中点,向下轻移,遇骨头则停住不动,这是肾经的大钟穴,为常见堵塞点。
轻点按1分钟后有刺痛的感觉,说明肾经堵塞,可能会有腰酸、咽痛等症状,持续点揉五分钟,疼痛可减轻。
照海穴:照海穴在水泉穴的斜上方,踝骨的骨缝处,点揉穴位处向斜上方微微发力。
照海穴是八脉交会穴,只要咽喉有问题,点揉照海穴会有刺痛或胀痛。
实践中,疏理“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对慢性咽炎效果颇佳。
古典针灸入门:足少阴肾经
水泉(郄穴) 侧坐或仰卧位。先 确定太溪穴的位置, 由太溪直下1横指处, 按压有酸胀感,即 为此穴。
照海(八脉交会) 侧坐或仰卧位。由 内踝尖垂直向下推, 至其下缘凹陷处, 按压有酸痛感,即 为此穴。
复溜(经、金、母) 侧坐或仰卧位。先 确定太溪穴的位置, 由太溪直上3横指, 在跟腱前缘处,按 压有酸胀感,即为 此穴。
古典针灸入门
足少阴肾经
起于涌泉,终于俞府。 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
为五俞穴。 脉起小指之下,斜趋足心, 出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 别入跟中,上腨内,出腘内 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 肾,络膀胱;其直行者,从 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 咙侠舌本;其支者,从肺出 络心,注胸中。
涌泉 (井、木、子穴) 仰卧位。卷足,足 底前1/3处可见有一 凹陷处,按压有酸 胀感,即为此穴。
阴谷(合、水、本) 站立或正坐屈膝位。 从膝内高骨向后缘 推,在腘窝横纹内 侧端可触及两条筋, 两筋之间可触及一 凹陷,按压有酸胀 感处即为此穴。
横骨: 沿骨盆上口边缘向 正中摸,至耻骨联 合上缘与前正中线 交点,旁开半横指, 按压有酸胀感处即 为此穴。
大赫: 先确定横骨穴的位 置,由横骨直上1横 指,按压有酸胀感 处即为此穴。
神藏: 自乳头垂直向上摸2 个肋间隙(即第2肋 间隙),在该肋间 隙中,前正中线旁 开3横指,按压有酸 胀感处即为此穴。
彧中: 仰卧位。自乳头垂 直向上摸3个肋间隙 (即第1肋间隙), 在该肋间隙中,前 正中线旁开3横指, 按压有酸胀感处即 为此穴。
俞府: 在锁骨下可触及一 凹陷,在该凹陷中, 前正中线旁开3横指, 按压有酸胀感处即 为此穴
然谷:荥、火 侧坐或仰卧位。先 找到内踝前下方较 明显之骨性标志— —舟骨,舟骨粗隆 前下方可触及一凹 陷,按压有酸胀感 处即为此穴。
8-足少阴肾经精选全文完整版
• 本经主治的重点:肾虚;咽喉病
$27知%
涌泉*、然谷*、太溪*、大钟*、 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 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 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 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 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
胃肠病
肝脾范畴之郁结证 通肠滞及燥结
部位 胸部
腧穴 步廊 神封 灵墟 神藏 彧中 俞府 灵墟 神藏 彧中 俞府
类别
一般规律 胸肺病证
特殊主治
神志病 痰喘满闷之症
足少阴肾经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 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 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 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总结
① 本经1条主干,1条直行经脉,1条支脉。 ② 体表循行通道妇科病
特殊主治 中风闭证,引邪下行 滋阴补肾,清热利湿
滋阴益肾
兴阳振奋
月事不调、小便淋漓
肾阴虚;失眠,嗜睡;足内翻 补肾阴;盗汗
部位 腧穴
横骨
大赫
下腹部
气穴 四满 中注
肓俞
商曲
石关
上腹部 阴都
腹通谷 幽门
类别
一般规律
特殊主治
前阴病 妇科病 肠腑病
子宫、阴器、局部之虚证 纳气要穴 诸胀满之症
后缘腹正中线旁开0.5寸胸正中旁开2寸止于胸骨下端俞府穴。 ③ 体内联系脏腑:属肾,络膀胱;
联系器官:肝、肺、心、脊髓、舌、喉咙。 ④ 本经经气在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病候
• 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 起,目 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病善恐,心惕惕 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
第18讲 足少阴肾经
要想老人安 涌泉常温暖
引血气 下行
涌泉(降压小技巧)
取中药吴茱萸25克 研末醋调成糊 睡前敷于两脚心涌泉穴,
用纱布包裹。
通常20小时左右, 血压开始下降, 且有持续效果。 重症者可多用几次。
涌泉(止鼻血小技巧)
敷大蒜泥,左侧流血敷左脚心,右侧流 血敷右脚心。两鼻孔俱出血俱贴之,有 立即止血之效。此法还可醒神通窍,以 治疗慢性鼻炎。
复溜(经穴)
太溪配复溜=身上的六味地黄丸
腹 部 旁 开 0.5 寸
共11穴பைடு நூலகம்
肾 经 腹 部 经 穴
腹 部 旁 开 2 寸
共6穴
肾 经 胸 部 经 穴
经络按摩
揉肾经经穴的时候,配合心经经络的
揉法,效果更佳。因心肾相通。肾经
为“足少阴肾经”,心经为“手少阴
心经”,实则属同一经络。在上肢为
心经,属火;在下肢为肾经,属水。
• 用双拇指从足跟向足尖方向涌泉穴处,作前后 反复的推搓 ;
• 用双手掌自然轻缓的拍打涌泉穴,最好以足底
部有热感为适宜;
• 脚心相互摩擦,或脚心蹬搓床头或其他器械 ;
• 每天洗脚后按摩涌泉穴10分钟到15分钟;
• 用热盐水浸泡双侧涌泉穴 15~30分钟。
涌泉(按摩效果)
老年性的哮喘、 腰腿酸软无力、 失眠多梦、神经衰弱、 头晕、头痛、高血压、 耳聋、耳鸣、 大便秘结等五十余种疾病
如腰酸、头晕、 耳鸣、脱发、 牙齿松动、哮喘等
太溪(按摩手法)
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虚,都适用。
肾俞配太溪
尤其对于肾虚腰痛,疗效良好。 用穴位补肾,躲过了脾胃之关, 所以不会有虚不受补的情况,
痛不可摸
而且补的直接迅速。
大钟(络穴)与水泉(郄穴)
中医经络之足少阴肾经
然谷 Rangu(KI2)
【主治病症】
1.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膀胱炎,尿道炎,睾丸炎,精 液缺乏,遗尿;
2. 五官科系统疾病:咽喉炎,扁桃体炎;
3. 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不孕症;
4. 其它:心肌炎,阴痒,糖尿病,精神病。
【刺灸法】
刺法:直刺0.3~0.5寸,局部胀痛,针感可向足底部
1. 五官科系统疾病:急性扁桃体炎,慢性咽喉炎;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癔病,癫痫,失眠;
3. 妇产科系统疾病: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4. 其它:便秘。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整
个踝部。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整理课件
2. 五官科系统疾病: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
3. 消化系统疾病:胃痉挛,黄疸;
4.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尿潴留;
5. 运动系统疾病:足底痛,下肢肌痉挛;
6. 其它:子宫下垂,支气管炎,心肌炎,风疹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0.8寸,局部胀痛,针感可扩散至
整个足底部。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4. 运动系统疾病:下肢瘫痪,足跟痛,腰肌劳损;
5. 其它:心内膜炎,神经衰弱,乳腺炎,膈肌痉挛。
【刺灸法】
刺法:1.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
2.深刺透昆仑穴,局部酸胀,麻电感向足底扩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整理课件
17
太溪 Taixi(KI 3)
【配穴】
【取法】正坐或仰卧位,在足 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取穴。
【特异性】五输穴之输穴,五 行属土;足少阴经之原穴。
【十二经络】足少阴肾经
【⼗⼆经络】⾜少阴肾经⾜少阴肾经,简称肾经,是⼈体⼗⼆经络之⼀。
本经⼀侧27⽳(左右两侧共54⽳),其中10⽳分布于下肢内侧⾯的后缘,其余17⽳位于胸腹部任脉两侧,⾸⽳涌泉,末⽳俞府。
肾经起于⼩趾之下,斜⾛⾜⼼,出于然⾕之下,循内踝之后,别⼊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少阴肾经与⾜太阳膀胱经相表⾥,流注时⾠为下午五⾄七点,即⾣时。
【循⾏路线】⾜少阴肾经,起于⾜⼩趾下,斜⾏于⾜⼼(涌泉⽳),出⾏于⾈⾻粗隆之下,沿内踝后分出进⼊⾜跟部,向上沿⼩腿内侧后缘,⾄腘内侧,上股内侧后缘⼊脊内(长强⽳),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
直⾏者:从肾上⾏,穿过肝和膈肌,进⼊肺,沿喉咙,到⾆根两旁。
分⽀:从肺中分出,络⼼,注⼊胸中,交于⼿厥阴⼼包经。
【联系脏腑】⾜少阴肾经属于肾,络于膀胱,与肺、⼼、⼼包有联系。
【主治病症】本经主治泌尿⽣殖系统、神经精神⽅⾯病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如⽉经不调、阴挺、遗精、⼩便不利、⽔肿、便秘、泄泻,以及经脉循⾏部位的病变。
【主要⽳位】1、涌泉主治:头顶痛,头晕,眼花,⽿鸣,⽿聋,咽喉痛,⾆⼲,失⾳,⼩便不利,⼤便难,⼩⼉惊风,⾜⼼热,癫疾,霍乱转筋,昏厥。
配伍:配然⾕治喉痹;配阴陵泉治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配⽔沟、照海治癫痫。
配太冲、百会治头项痛。
附注:肾经井⽳。
2、然⾕主治:⽉经不调,阴挺,阴痒,⽩浊,遗精,阳痿,⼩便不利,泄泻,胸胁胀痛,咳⾎,⼩⼉脐风,⼝噤不开,消渴,黄疸,下肢痿痹,⾜跗痛。
配伍:配承⼭治转筋;配⽓冲、四满治⽯⽔;配太溪治热病烦⼼、⾜寒、多汗。
附注:肾经荥⽳。
3、太溪主治:头痛⽬眩,咽喉肿痛,齿痛,⽿聋,⽿鸣,咳嗽,⽓喘,胸痛咳⾎,消渴,⽉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配伍:配然⾕主治热病烦⼼,⾜寒清,多汗;配肾俞治肾胀;配⽀沟、然⾕治⼼痛如锥刺。
附注:肾经腧⽳、原⽳4、⼤钟主治:咳⾎,⽓喘,腰脊强痛,痴呆,嗜卧,⾜跟痛,⼆便不利,⽉经不调。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考点:足少阴肾经、穴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考点:足少阴肾经、穴足少阴肾经、穴的考点有哪些?为帮助大家了解,我们为您整理足少阴肾经、穴常见考点如下:(一)经脉循行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走足心,行舟骨粗隆下,经内踝的后方,向下进入足跟中,沿小腿内侧上行,经腘窝内侧,沿大腿内侧后缘上行,贯脊柱,属于肾,络于膀胱(有穴通路还出于前,从横骨穴处上行于腹部前正中线旁0.5寸,胸部前正中线旁2寸,止于锁骨下缘俞府穴处)。
其直行支脉,从肾脏向上经过肝、膈,进入肺脏,沿着喉咙,夹舌根旁;另一支脉,从肺分出,联络心,流注于胸中。
(二)主治概要1.头和五官病: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等。
2.妇科病,前阴病: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等。
3.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下肢厥冷,内踝肿痛等。
(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1.涌泉【定位】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约当足底第2、3趾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凹陷中。
【主治】①昏厥、中暑、小儿惊风、癫狂痫、头痛、头晕、目眩、失眠等急症及神志病证;②咯血、咽喉肿痛、喉痹、失音等肺系病证;③大便难,小便不利;④奔豚气;⑤足心热。
2.照海【定位】在踝区,内踝尖下1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主治】①癫痫、失眠等精神、神志病证;②咽喉干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③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阴痒等妇科病证;④小便频数,癃闭。
3.太溪【定位】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①头痛、目眩、失眠、健忘、遗精、阳痿等肾虚证;②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等阴虚性五官病证;③咳嗽、气喘、咯血、胸痛等肺系疾患;④消渴,小便频数,便秘;⑤月经不调;⑥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4.复溜【定位】在小腿内侧,太溪穴上2寸,当跟腱的前缘。
【主治】①水肿、腹胀、腹泻等胃肠病证;②水肿、汗证(盗汗,无汗或多汗)等津液输布失调病证;③腰脊强痛,下肢痿痹。
5.阴谷【定位】在膝后区,腘横纹上,半腱肌肌腱外侧缘。
十、足少阴肾经
十、足少阴肾经《内经》曰: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耳,藏精于肾。
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
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其液唾。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志为恐。
恐伤肾,思胜恐。
寒伤血,燥胜寒。
咸伤血,甘胜咸。
癸水之脏,脉居左尺,一脏而二形,左名肾,男子以藏精;右名命门,女子以系胞。
元气之根,精神之舍。
受病同归于膀胱,诊候两分于水火。
实则脉实,小腹胀满而腰背急强,便黄舌燥者,泻肾汤可以广推;虚则脉虚,气寒阳痿而言音混浊,胫弱脉代者,苁蓉散宜加寻讨。
肾气不和腰胁痛,散号异香;阳经郁滞背肩疼,汤名通气。
腰痛散八角茴香,精泄末一升韭子。
气滞腰间堪顺气,血凝臂痛可舒经。
五味能交心肾,须茯神远志川归,山药苁蓉枸杞;龙骨安养精神,与益智茴香故纸,鹿茸牛膝黄芪。
地黄补肾益阴,加当归而补髓;附子驱寒去湿,倍人参而壮阳。
龙骨治骨虚酸痛,猪肾济肾弱腰亏。
大抵咸能走肾,秋石须明配合;寒能败命,春茗要别陈新。
渗淡泻水之剂宜慎,烧炼助火之丹勿食。
东垣曾谓肉桂独活报使,钱氏独用地黄枸杞引经。
抑又闻竹破须将竹补,胞鸡还要卵为。
谁知人人本有长生药,自是迷徒枉摆抛;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
井蛙应谓无龙窟,篱鹤争知有凤巢。
丹熟自然金满屋,何须寻草学烧茅。
导引本经:人禀天地之气以有生,而太极之精寓焉,比吾之所固有,而充塞乎两间者也。
人惟志以情诱,念以物牵,以有限之天真,纵无穷之逸欲,消耗日甚,中无所主,则群邪乘之,而百病作。
是洞开四门以纳盗,几何不至于败哉!然自古圣人率多令考,岂其浑蒙沕穆,得于天者独厚,嘘吸偃仰,成于人者有异术耶。
亦以志宁道一,神爽不漓,俾吾固有之真,常为一身之主,则荣卫周流,邪无自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经脉循行:起于足小趾下,斜走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腿肚内侧,出于腘窝内侧半腱肌腱与半膜肌之间,上经大腿内侧后缘,通向脊柱,属于肾脏,联络膀胱,还出于前(中极,属任脉),沿腹中线旁开0.5寸、胸中线旁开2寸,到达锁骨下缘(俞府)。
肾脏直行之脉: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两侧。
肺部支脉:从肺出来,联络心脏,流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2.主治概要:本经主要治疗妇科、前阴、肾、肺、咽喉病证。
如月经不调、阴挺、遗精、小便不利、水肿、便秘、泄泻,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3.常用腧穴:
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
相关推荐>> 2012年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准考证打印入口
2012年各地医学综合笔试准考证领取时间汇总
2012年医师综合笔试考试时间9月8日、9日
2012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全真模拟习题汇总
2012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冲刺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2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最新模拟试题汇总
2012版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