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简答题大全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1、简述劳动二重性学说在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意义?答:①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上所完成的伟大的革命性变革。
②由于确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确立了真正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③正事依靠劳动二重性学说,马克思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创造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其他一系列学说。
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石。
2、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答:①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②货币共有五种职能,分别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其他三种职能则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二者的基础上逐渐产生的。
3、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分的依据及意义?答:①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根本是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②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叫做不变资本。
以劳动力形成存在的资本,价值量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叫做可变资本。
③区分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第二,为了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正确反映剥削程度的概念是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4、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其客观必然性?答:①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别人劳动的成果,来继续无偿占有别人更多的劳动,以扩大资本规模和增殖资本价值。
②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在于:一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生产目的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
二是资本主义竞争是迫使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5、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哪些?答:①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
③所有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④预付资本的总量大小。
6、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要经历哪些阶段和采取哪些职能形式?答: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1. 简述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答:①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取必需的物质资料的社会经济活动。
②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因为:第一,人类要生存就需要有食物、衣服、住房等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这些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获得。
第二,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从事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的先决条件。
2.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答:①社会生产力就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在生产过程中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创造物质资料的能力。
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由于科学技术日益广泛和深入地渗透到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中,引起它们素质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技越是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管理,就越能提高生产力的水平,可见,科技包括在生产力之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3.简述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特点。
答:①经济规律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②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第一、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经济规律的作用都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和制定经济规律。
但人们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
③经济规律的特点: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的,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具有阶级背景。
④经济规律有三种类型,第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共有的经济规律:第二,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第三,某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4.什么是商品,商品的价值是什么决定的?答: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是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②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有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区别。
政治经济学重点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2 )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
经济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生产关系体系。
(3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于揭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客观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实现了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答:(1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它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对于某种特定性质的生产关系;各个阶级都从本阶级利益出发,采取拥护或者反对的态度,因而政治经济学必然具有阶级性。
各个不同阶级,都有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性质不同的政治经济学。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又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代表的无产阶圾利益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同社会发展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3,学习政治经济学有什么意义?答: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武器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从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科学依据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提高马克思主义自觉性和改造世界观的指。
导思想4、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社会主义部分研究对象的异同(简答题)二者既相统一,又有差异。
——统一面在于,二者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经济运动规律。
——差异面在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重在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其内在矛盾、阶级对抗性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客观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简答题41.简述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答:依据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作用的方式不同,相应地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二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1)粗放型增长方式是在生产要素质量、结构和使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通过扩大生产场地、添加原有技术水平的机器设备、增多劳动力投入等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
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实质就是单纯以数量的增长速度为中心,即单纯数量扩张型的增长方式。
(2)集约型增长方式是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增加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等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
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实质就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即质量效益型的增长方式。
42.简述实现资本连续循环的基本条件。
答:产业资本实现连续不断地循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即具有并存性。
(2)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资本在时间上相继进行转化,即具有继起性。
43.简述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区别。
答:(1)它们表示的关系不同。
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资本增殖的程度。
(2)二者在量上也有差别。
由于预付总资本在量上大于可变资本,从而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
因此,利润率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3)剩余价值率表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可变资本,而利润率却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似乎剩余价值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
44.垄断利润的获取途径有哪些?答:垄断利润获得的途径是:(1)加强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2)垄断组织以垄断低价购买非垄断企业的产品,并以垄断高价出售自己的产品,来掠夺非垄断企业剥削到的一部分利润。
(3)加强对国外人民的剥削.(4)通过资产阶级国家的财政和信贷,对国民收入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再分配。
45.为什么要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答:(1)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简答政治经济学
简答政治经济学简答题1、什么是经济制度?什么是经济体制?(1)经济制度是对一定社会历史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关系的概括。
(2)经济体制是指一定区域内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什么?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实现人民生活的共同富裕。
3、决定人的经济利益的社会条件是什么?条件是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以及由它所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关系。
4、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利益主体科学含义的重要性是什么?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的利益主体的经济性质,①对于明确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动机和目的,②明确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③对于科学地调节和控制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和发展,都有重大意义,可以说,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基本前提。
5、私有制经济利益主体的一般性质有哪些?①他们是生产条件私有产权及其经济价值的承担者。
②他们生产经营的动机是私人利益。
③在依法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他拥有私人决策权。
④私营经济的利益主体具有一定剥削性质。
6、公有制经济利益主体的一般性质有哪些?①他们是生产社会主义公有产权及其经济价值的承担者。
②他们生产经营的动机是联合劳动者的共同富裕。
③在依法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实行经济民主。
④联合劳动者内部贯彻经济平等的原则。
7、全民所有制利益主体和集体所有制利益主体的差别体现在哪些方面?①利益主体作为总体劳动者的性质不同。
②利益主体的代表者不同。
③利益主体的结构不同。
④利益主体的利益实现方式不同。
8、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含义是什么?①公有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占优势。
②公有资本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优势。
③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④公有制经济在全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实质上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存的多种生产关系中占统治地位。
9、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原因是什么?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必须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经济利益实现最优化的客观需求。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1、社会再生产的含义及其内容、简单再生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方式?答:社会再生产的含义及其内容:(1)社会生产、总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地进行的。
再生产就是、生产的不断重复和更新,再生产过程就是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
(2)任何社会再生产都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另一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因此,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答:简述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社会再生产按照他的规模来划分。
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简单再生产是指规模不变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指超过原有生产规模的再生产。
(2)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和出发点,如果简单再生产都不能维持,就根本谈不到进行扩大再生产。
(3)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再生产总是包含在扩大再生产之中。
答: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方式:(1)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来看,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
(2)外延扩大在生产是指在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不提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扩大再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
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来扩大再生产规模。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2)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数量变化的概念,而经济发展是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映国民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
(3)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1)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者的素质。
(2)科学技术及其应用。
(3)生产管理和劳动组织。
(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5)自然条件。
(6)产业结构和比例关系。
(7)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1)粗放型经济增长是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扩张来实现的经济增长,它是在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实现的经济增长。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国贸161班1.简述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1)商品二因素的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统一性的表现:①价值必须以使用价值为的物质承担者;②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价值; 总之,二者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缺一不可。
矛盾性的表现:①生产使用价值的直接动机是为了实现价值;②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是两者的分离;③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以商品交换为条件。
(2)劳动二重性的关系:统一性: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矛盾性:①形式不同②反映的关系不同③作用的范围不同④考察对象不同(3)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2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是:二重性决定二因素。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生产商品所消耗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2.简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
首先,资本积聚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实现的,随着单个资本的积聚,社会资本总额也会增大起来;而资本集中则是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它是原有资本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和重新组合,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
其次,资本积聚的拉长受到社会财富(包括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绝对增长的限制,它的增长是比较缓慢的;而资本集中的进展,则不存在这种限制,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大量的资本。
或者主要区别在于:(1)资本积聚是在资本积累基础上实现的,因此它不仅使单个资本增大,同时还增大了社会总资本的总量;而资本集中只是现有分散资本的合并,不会使社会总资本增大。
(2)资本积聚的数量受到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等因素的限制;而资本集中则不受这些因素的限制。
(3)资本积聚由于受到资本积累能力和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速度是比较缓慢的;资本集中因为不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所以速度比较快。
3.什么是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过剩人口?资本有机构成为何有不断提高的趋势?(1)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的构成应从两方面来考察。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7、产业结构优化和高度化对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产业结构优化或合理化,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是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其次,它是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再次,它是一国经济进入新的成长阶段的客观要求;最后,它也是迎接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大调整挑战的迫切需要。
8、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பைடு நூலகம்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必须是多层次多渠道的。可选择的出路大致有三个:(1)“离土不离乡”,即到小城镇就业。(2)“不离土也不离乡”,即在经营农业的同时兼营家庭工业、家庭运输业等。(3)“离土离乡”,即到城市和工业中心就业。其中,“离土不离乡”是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第三,按劳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来进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商品生产和经营的主体,具有法人地位,具有自已特殊的经济利益。按劳分配的实现同企业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由于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效果不同,经济收入不同,因而每个企业的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的水平也就不同。劳动者个人收入的多少,不仅取决于本人的劳动状况,还取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状况。这就决定了现阶段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原则还只能在企业范围内实现。以企业为主体进行按劳分配,可以把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企业的经营效果直接挂起钩来,有利于调动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总之,社会主义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是极少数人富裕和两极分化更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
3、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个性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外,还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个性特征。主要表现是: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1.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主要因素有两个:((1)社会的需求结构。
社会需求的结构提出对各类产品及其数量的要求,也就是提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要求,从一个方面决定社会总劳动如何分配于各个部门。
(2)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主要从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长度、劳动强度三个方面决定生产各种一定数量的产品需要多少劳动量。
它从另一方面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2.一国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商品交易,在什么情况下能获得比较利益?(1)商品国际价值的大小是由国际范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商品国别价值的大小则是由生产国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只要用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的比值较小的商品换回其比值较大的商品就可以获得国际比较利益。
具体来说,可以发生在以下三种场合:第一,用国别价值小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等于或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
第二,用国别价值等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
第三,用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相比其比值更大的商品。
3.科技进步是怎样推动经济增长的?(1)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2)技术进步通过两种途径来推动经济增长:一是技术进步通过对生产力三要素的渗透和影响,提高各个部门和行业的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
二是在高科技基础上形成的独立的产业,其产值直接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1.合理的产业结构的主要标志是什么?(1)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以及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2)合理的产业结构的主要标志是:第一,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第二,各个产业部门互相协调;第三,能够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第四,能够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第五,能够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第六,能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P71
47.试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48.试述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和根本目的。
41.简述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决定作用。P20
44.简述资本全球化的根源。P200
45.简述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之间的关系。P391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总体小康的特征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P386
47.试述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P128
46.试述我国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这一对外开放战略的依据和意义。P402
47.试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联系和区别。P69
48.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46.试述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P59
47.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P187
42.马克思是怎样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
43.简述资本主义地租与封建地租的区别。P159
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再生产的功能。p
45.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实质。P379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
48.试述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P169
41.简述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P57
42.简述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P87
政治经济学试题简答题汇编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如何?答案要点:⑴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其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和发燕尾服要求时,它阻碍生产力发展。
2.如何认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经济规律有何特点?答案要点:⑴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2分)⑵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或改造规律。
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失败。
但人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掌握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在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这一前提下,按规律办事,可以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
(3分)⑶经济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点:第一经济规律是随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第二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第三在阶级社会里,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带有阶级性。
(3分)第一章商品经济1.简述商品生产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答案要点:商品生产产生和存在的条件,一是社会分工(4分);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4分)。
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如何?答案要点:⑴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
(2分)⑵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分)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
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生产的使用价值就多,但价值总量是不变的,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量就会减少,因而价值量就会变小。
政治经济学简答
政治经济学简答第一章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2.物质资料生产的三要素:(1)劳动,人们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自生产实践,反过来又给予生产发展以积极推动。
(2)劳动资料,劳动资料发展的状况,标志着人们进行生产和对自然界的改造所达到的程度,标志着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3)劳动对象,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人们的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4.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揭示经济规律5.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可知性(1)客观性,指经济规律依存的条件是客观的(2)可知性,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利用经济规律来为发展社会经济服务第二章1.商品的两因素(1)使用价值○1含义:商品具有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2属性:使用价值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在人们使用和消费它的时候才实现的(2)价值○1含义: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实指抽象劳动○2属性:价值反映了人和人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3)商品有用性的特点:是通过交换实现(4)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2.劳动的二重性(1)劳动二重性决定劳动二因素○1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2抽象劳动创造价值(2)地位: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3.商品价值量(1)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某个商品生产者所消耗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价值量的变化:劳动生产力越高,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就越多,但所形成的价值量却不变,因而平均到单位产品内的价值量就越少。
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这一商品的劳动生产力成反比。
(3)简单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4.货币(1)本质: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2)职能:○1价值尺度,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价值的外在表现○2流通手段,指货币作为买卖商品的手段来使用(3)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商品流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通货膨胀时,超过流通中所需金属货币量的纸币发行量与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成反比,与物价上涨的程度成正比;通货紧缩时,反之5.价值规律(1)含义:就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比例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政治经济学简答汇总
1.简述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得原因。
其原因包括:10)都就是在一定得客观经济条件得基础上产生得,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得变化而变化,有什么样得客观经济条件,就会有什么样得经济规律。
2)都就是不以人们得主观意志为转移得,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得创造或指定它。
3)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得要求办事,否则就会受到经济规律得惩罚。
2.简述自然经济得基本经济特征。
1)自然经济就是与低下得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得经济形式。
2)自然经济就是一种自给自足得封闭型经济3)自然经济就是直接得劳动交换与经济联系形式。
3.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就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得枢纽?1)劳动二重性学说就是建立科学得劳动价值论得坚实基础2)劳动二重性学说史剩余价值理论建立得重要基础3)劳动二重性学说史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及其她一系列理论建立得理论基础4.为什么说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得矛盾就是简单商品经济得基本矛盾?1)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得矛盾决定与影响着私有制商品经济得其她一切矛盾2)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得矛盾决定了商品经济得本质及其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与发展得全过程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得矛盾直接决定着商品生产者得命运5.世界货币得主要作用就是1)作为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商品2)做为支付手段,用来清场国际贸易差额或债务3)作为社会财富得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6.简述剩余价值率(m')得表示方法。
有两种1)物化劳动表示法,即m’=剩余价值/可变资本=m/v、该公式表示在雇佣工人得劳动所创造得得价值中,资本家与工人各占多少份额。
2)活劳动表示法,即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该公式表明,在公认得一个工作日得全部劳动时间中,有多大部分用于补偿劳动得价值,多大部分用来无偿得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7.简述产业资本得定义及其循环型式与职能形式。
1)产业资本就是指投在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得资本,就是能够实现价值增值得资本2)产业资本得循环就是指一次经过购买,生产与销售三个阶段,并相应得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与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1.简述商品二因素的相互关系。
一、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
前者4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后者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二、商品二因素具有统一性。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三、商品二因素又具有矛盾性,是互相排斥的。
商品生产者为占有价值必有让渡其使用价值;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必须支持价值。
2.平均利润形成后,部门内部的各企业是否还有利润率的差别?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只是各部门之间利润率平均化,并不排除各部门各企业之间利润率的差别。
二、平均利润形成后,部门内部各企业仍存在着商品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别。
三、个别企业由于生产条件优越;劳动生产率较高,其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会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从而获得超额利润。
3.简述价值规律为什么会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一、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量必须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二、个别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他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会低于社会价值,按社会价值销售商品,可获得更多利润。
三、商品生产者为得到更多盈利,便都力求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4.解释固定资本无形磨损及其形成原因。
一、固定资本无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耗。
二、无形磨损分为两种情况:A、由于生产方法改进和劳动资料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
B、由于出现新技术和新发明引起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
5.简述价值规律为什么会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一、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量必须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二、个别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他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会低于社会价值,按社会价值销售商品,可获得更多利润。
三、商品生产者为得到更多盈利,便都力求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6.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政治经济学复习简答题.doc
1.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价格以价值为基础。
商品交换依据价值进行等价交换。
它反映的是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
作用: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2.简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一,资本积聚是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而资本集中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
二,资本积聚要受到社会财富绝对增长的限制,因此增长缓慢;而资本集中则不存在这种限制。
三,对于增大个别资本来说,资本集中快于资本积聚。
联系:一方面,资本积聚的增长,必然加速资本集中的进展。
另一方面,资本集中的速度加快了,又会反过来促进资本积聚的发展。
3.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第一,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第三,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省情况。
4.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是什么?.产业资本循环顺序地经历三个阶段:购买;生产;售卖三个阶段。
产业资本在循环运动中,依次采取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5.为什么平均利润率呈下降趋势?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因素有哪些?O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原因在于社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条件下, 资本有机构成高,则造成同量资本推动的活劳动不断减少,利润率不断下降,形成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
平均利润率下降并不表明工人阶级所受剥削程度减轻和剩余价值率降低。
障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剥削程度的提高。
不变资本各要素价值的降低。
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
对外贸易的发展。
6.简述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形成条件。
(1)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形成这一矛盾的条件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
(3)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的属性,社会分工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社会劳动的属性。
政治经济学资料试卷简答题
1.为什么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答: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的各种矛盾的根源。
是决定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全过程。
是决定着商品经营者的命运。
2.简述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含义?答:资本主义扩大在生产是技术进步,从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条件下进行的,在以技术进步为特征的扩大再生产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就会发生第一部类比第二部类生产快的现象,即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3.资本主义土地价格是油什么决定的?答:土地是自然界存在的东西,并不是劳动产品,不会有价值,但是土地被私人占有后就可以充当商品来买卖,也就有了价格。
土地价格由两个因素绝决定:一时地租数量,二是银行存款利息率。
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4.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为什么是历史必然?答: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生产社会化程度得到很大的提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其生产方式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局部调整,对生产力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能解决社会化的生产力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立。
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必要要求以社会主义制度来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格形成的因素是什么?答:价格形成要以价值为基础,受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受纸币发行量的影响,受经济政策的影响。
6简述社会在生产的含义极其内容?答:社会生产总是连续不断的,周而复始的进行的,再生产就是生产的不段重复和更新,在生产过程就是不断重复和不断更新的过程。
任何社会在生产都包括两方面:一是物质资料在生产,另一方面是生产关系再生产,因此,社会在生产是物质资料在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同意。
7.资本的本质是什么。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是什么?答: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质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它们的区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通过区分,说明剩余价值不是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可变资本产生的,因此,工人的剩余劳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资本主义制度是榨取剩余劳动的剥削制度,第二,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证据,正确反映剥削程度的概念是剩余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学思考题
(资本主义部分)
一、导论
1、重要概念: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经济规律。
2、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4、如何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应用?
5、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政治经济学?
二、商品和货币
1、重要概念:商品、价值、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货币、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价格、市场机制。
2、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什么要从分析商品开始?
3、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怎样?
4、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使用价值量的关系怎样?
5、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6、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7、什么是货币流通量规律?
8、什么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
9、如何理解商品的拜物教性质?
三、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1、重要概念:资本总公式、剩余价值、资本、价值增殖过程、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2、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3、怎样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4、什么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5、资本的本质是什么?
6、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它怎样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四、资本积累过程
1、重要概念: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资本集中、资本积聚、资本有机
构成、相对过剩人口、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资本原始积累。
2、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而且是生产关系的再生
产?
3、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
4、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因素有哪些?
5、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积累的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
条件?
6、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五、资本的流通过程
1、重要概念: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预付资本总周转、年剩
余价值率。
2、产业资本循环经历哪些阶段和采取哪些形式?
3、什么是资本周转和周转时间?
4、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5、社会总资本运动有什么特点?
6、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7、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是什么?
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
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六、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
1、重要概念: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生产价格。
2、成本价格对资本主义生产经营活动有什么重要作用?
3、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有何区别?
4、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5、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有何意义?
6、阻碍平均利润下降的因素有哪些?
七、商业资本与平均利润
1、重要概念:商业资本、商业利润、商业流通费用。
2、商业资本是如何形成的?
3、商业资本有何作用?
4、试论商业利润的来源和实质。
5、商业流通费用是如何补偿的?
6、假定产业部门的资本总额为1800万元,资本的有机构成为8:2,在所用资本和
费资本相等的条件下,剩余价值率为100%。
如果商业资本家经销全部商品,必须预付商业资本为200万元。
试计算:
①商品全部由商业资本家经销的条件下,平均利润为多少?
②商业资本家按什么价格购进商品,按什么价格出售商品?
八、生息资本和利息
1、重要概念:借贷资本、利息、利息率、银行资本、信用、虚拟资本。
2、借贷资本是怎样形成的,有何作用?
3、简述银行业务的基本形成。
4、信用有哪些形式?
5、假定有三个生产部门,其中甲部门的资本总量为1200万元(其中借入资本400元)资本有机构成为7:2;仪部门的资本总量为600万(其中借入资本2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8:2;丙部门的资本总量为200万(借入资本2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9:1;假定三个部门的剩余价值率都是100%,试计算:
①各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是多少,生产价格为多少?
②在年利率为8%的情况下,各生产部门实际获得的利润是多少?
九、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与地租
1、重要概念:地租、土地价格、级差地租、绝对地租。
2、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是如何形成的?当代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有何新变化?
3、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是什么?它与封建地租有何区别?
4、资本主义地租有哪些形式?
5、级差地租是如何形成的?
6、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有何区别和联系?
7、绝对地租是如何形成的?
8、如何理解“虚拟是社会价值”?
9、为什么最坏土地也能提高级差地租?
十、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1、重要概念:垄断、垄断竞争、垄断价格、垄断利润。
2、垄断是如何形成的?
3、垄断的特征是什么?
4、垄断条件下利润分配规律作用形式有那些变化?
十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重要概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有化、经济计划化。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如何形成的?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哪些?
十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1、重要概念:社会生产方式、科学技术革命、资本社会化。
2、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步性?
3、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
4、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