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人体的呼吸》
初中生物《人体的呼吸》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 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2、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和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3、理解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本单元包括“呼吸系统的组成”、“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空 气质量与人体健康”三个专题。专题一通过填图识图活动增加学生对 呼吸系统的的感性认识,描述呼吸系统的的组成;通过资料分析活动, 理解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专题二通过分组测量胸围差,观察动 画模型活动理解人体呼吸运动过程中胸廓的变化,从而概述肺与外界 气体的交换过程。通过资料分析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气体成分比较表 推断肺的结构特点及与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专题三在前两个 专题综合的基础上回扣人与生物圈的这个生物主题。
专题问 题设计
1、人体会溺水死亡原因是什么? 2、人体是通过自身那些器官获得环境中的氧? 3、参与人体呼吸的器官各具有什么作用?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模型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观察填图活动 问题引领:观察课本 47 页图 想想空气是如何进入人体的肺?并完成 图中填空。 1、先自主完成填图。 2、对照屏幕上的呼吸系统的组成图(已标注结构名称)。认识各结构 的名称、位置。 活动二,资料分析 问题引领:组成呼吸道的各个器官各有何结构特点?对吸入的空气有 何作用?感冒时鼻腔堵塞,为什么呼吸会感觉嗓子疼?(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 1、了解呼吸道的结构特点保证了气体出入畅通。 2、认识鼻毛、鼻黏膜、黏膜中的毛细血管的作用。理解用鼻呼吸比 用口呼吸好。 3、了解气管和支气管的结构纤毛和腺细胞的作用。 4、总结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温暖空气的作用。(小组合 作展示) 5、多媒体展示哮喘、肺炎、尘肺等呼吸道疾病对人的危害的资料及 沙尘暴图片使学生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是有限的。
初中生物_《人体的呼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体的呼吸》教学设计复习时,笔记尤为重要!借助此题目,讲解中考时图文结合题目应该怎样答!此部分是学生经常理解错误的点,是吸气导致胸廓增大还是胸廓增大导致吸气?中考重难点突破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生成答案。
引导学生理解胸廓扩大的原因。
讲解完毕后,笔记整理。
链接中考,图文结合题目6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吸气导致胸廓增大还是胸廓增大导致吸气?”必要时,教师出示PPT中的图片诱导思考。
学生讨论结束,并且发言结束,教师总结最后结论。
胸腔扩大导致吸气。
并引导学生总结胸腔缩小导致呼气。
(三)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7氧气通过吸气进入到了肺中,下一站将被运输到哪里呢?在哪里被利用呢?学生整理学生解题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此问题的见解思考,整理笔记。
继续以氧气为主线复习,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错选的原因,一般都是没有仔细审题。
讲练结合对于复习课来讲,此部分应该补充上,氧气在人体“旅行”的完整性,以及最终用于呼吸作用为人体提供能量。
构建整体知识网络。
教师出示PPT,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并引导学生理解气体扩散的原理!链接中考,此题目有的学生会错选A(四)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8氧气随着血液的运输,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在此处组织细胞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氧气在组织细胞中用于呼吸作用氧化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
氧气的旅行结束,总结本章节的整体知识网络。
再次回扣考点,点出复习重点学生回答肺泡处的毛细血管。
学生做题书写呼吸作用反应式,学生易错点。
自己写呼吸全过程结构图。
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备学生学情分析从学生特点分析:本节是一节复习课,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内容,比如明白了气体进出肺须经呼吸道,但部分学生对于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的理解仍然不是很明确,初中阶段是七年级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也是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之迅速发展。
从年龄特点看,初中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好发表意见,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注意力分散,所以在教学中,要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是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注重将本节课设置在一个情景中去学习。
生物教案:人体的呼吸与循环 (2)

生物教案:人体的呼吸与循环一、引言呼吸与循环是人体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的功能,负责供应给身体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排出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
本文将探讨人体的呼吸和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配合,以及呼吸和循环系统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
二、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 鼻腔与呼吸道人体的呼吸系统始于鼻腔,鼻腔内覆满了细小的毛发和粘液,具有过滤空气、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的作用。
空气通过鼻腔进入呼吸道,经过喉咙、气管,再分为左右的支气管,最终到达肺部。
2. 肺的结构和功能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人体内共有两个肺,分别位于胸腔内。
肺的外部被覆盖着肺脏膜,内部则分为许多小而薄的袋状单位,称为肺泡。
肺泡内血管丰富,形成了气体交换的场所。
当呼吸进行时,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则由血液经过肺泡壁排出体外。
3. 呼吸的过程呼吸过程主要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阶段。
在吸气过程中,膈肌收缩,胸腔扩大,导致气流进入肺部。
而在呼气过程中,膈肌放松,胸腔缩小,使气流从肺部排出。
这种由肌肉收缩和放松所引起的变化,使得呼吸得以顺利进行。
三、人体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核心器官,位于胸腔中。
心脏可分为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两个心室。
心房主要负责接收血液,而心室则负责将血液送往全身各处。
心脏通过心肌的收缩和舒张运动,推动血液在循环系统中的流动。
2.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人体循环系统由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
动脉将含有氧和营养物质的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和器官,静脉则将含有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从全身各处回流至心脏。
毛细血管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连接通道,负责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交换。
3. 循环的过程循环过程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个部分。
体循环是指将含氧血液由左心室通过动脉输送给全身各组织和器官,而肺循环则是将含二氧化碳的血液由右心室通过肺动脉送往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由肺静脉将含氧血液输送回左心房。
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学案

第四单元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第一课时)一、自学目标: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二、自学指导1、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____和__组成的,呼吸系统具有____与外界进行____的结构和功能。
2、呼吸器官包括__、__、__、____、____和肺。
3、呼吸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
4、既是呼吸器官又是消化器官的是__。
5、完成下图。
三、当堂训练1、下列器官中,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道的器官是()①口腔②鼻③咽④喉⑤气管⑥支气管⑦肺A、①②B、③④C、⑤⑥D、①⑦2、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A、鼻B、咽C、喉D、气管3、在下列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中,最主要的是()A、鼻腔B、肺C、气管D、咽4、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A、鼻、咽、喉、肺B、呼吸道和肺C、鼻、咽、气管、支气管、肺D、气管和肺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第二课时)一、自学目标通过资料分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二、自学指导1、呼吸道都有__或___作支架,使呼吸道处于开放的状态。
2、鼻腔前部生有__;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__,黏膜中还分布着丰富的____。
3、__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类职业病。
这些疾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患者会出现___、____等症状,目前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疗法。
4、呼吸道具有保证气体_____的结构。
5、呼吸道出了保证气体的通畅外,它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___、___、____。
不过,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___的,因此,保持环境中的空气__、__是非常重要的。
6、吃饭时说笑,若吞咽时____来不及盖下,会使食物进入__,引起剧烈咳嗽。
三、当堂训练1、下列关于呼吸道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呼吸道可保证气体顺畅通过B、呼吸道对吸入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C、呼吸道可彻底清除吸入的空气中的灰尘D、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课减少气体对肺的刺激2、呼吸道不仅仅是气体的通道,它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进入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能完成这些功能的结构有()A、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及黏膜中的毛细血管B、鼻毛C、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及其表面的纤毛D、以上都参与3、患感冒时,常常刚到呼吸不畅,主要原因是()A、鼻黏膜分泌物过多堵塞鼻腔B、喉肿胀气体流通不畅C、气管分泌痰过多堵塞呼吸道D、鼻黏膜肿胀而堵塞鼻腔4、某城市正积极争创文明城市,其中有一项要求市民不能随地吐痰。
初中生物人体呼吸教案

初中生物人体呼吸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其功能;
2. 掌握呼吸的过程和作用;
3. 理解呼吸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4. 能够正确描述人体呼吸过程。
二、教学内容:
1.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 呼吸的过程;
3. 呼吸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或图片展示呼吸器官,让学生猜测这些器官的功能,并引出本堂课的主题。
2. 学习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介绍鼻腔、喉咙、气管、肺部等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每个器官的作用。
3. 学习呼吸的过程:教授正常呼吸的过程,包括气流进出流程、肺部的作用等,并结合示意图进行解释。
4. 呼吸与生命活动的关系:通过例题或实验等形式,让学生理解呼吸与生命活动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呼吸对身体的重要性。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或作业,巩固学生对呼吸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呼吸的过程以及呼吸与生命活动的关系,使学生对人体呼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生动形象地呈现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
初中生物《人体的呼吸》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3

《人体的呼吸》主题单元教学设计适用年七年级级所需时1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人体除了必须不断地从生物圈中获取各种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时刻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利用吸进的氧,氧化细胞内的一部分有机物,释放其中的能量,以便满足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人体内的细胞是通过怎样的结构和过程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探究空气质量状况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概述人体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以及肺部通过呼吸运动和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过程,了解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并积极参与防治大气污染的活动。
本章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测量、取样和测算等基本方法,这些都属于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学生应当学会的。
本单元包括“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两个专题。
专题一是单元的第一节,是学生探究本章内容的基础,特别是呼吸系统的组成,这部分内容是贯穿单元的主体,同时对学生探究呼吸系统卫生保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呼吸道的作用这部分内容,教材安排的资料分析和讨论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进行探究,学生可以自主活动意识到生活中的卫生保健,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好素材,安排合理,能达到《课标》的标准要求。
专题二主要解决外界气体如何进入人体组织细胞的问题,这在单元教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以“人体是怎样将气体吸入的?”为题,让学生感受到呼吸的存在,引起学生的直觉分析,提出各种猜测和假设。
通过胸围差的测量和计算进入科学的认识。
演示肋间肌收缩与肋骨、胸骨位置变化的实验。
让学生在完成测量胸围差的实验后将测量结果和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结合起来,完善学生对呼吸运动使胸廓容积发生变化的认识。
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引导学生继续思考。
七年级生物人体的呼吸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呼吸的定义和作用。
2.掌握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了解呼吸过程中吸氧、呼气和运动能量的关系。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提高其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呼吸过程中吸氧、呼气和运动能量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实验室设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呼吸的理解,引出呼吸的定义和作用。
2.让学生观察一个跑步的人,封闭鼻孔5秒钟后迅速放开,并记录下跑步前后的感受。
二、呼吸的定义和作用(1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呼吸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呼吸为何物。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论证呼吸在人体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任务。
三、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0分钟)1.多媒体课件展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结构,导入学生对呼吸系统的认识。
2.学生观察并完成教师提供的人体解剖图,标注呼吸器官的名称和功能。
3.教师组织学生针对呼吸系统的不同部分,进行小组讨论,回答与呼吸器官有关的问题。
四、呼吸过程中吸氧、呼气和运动能量的关系(30分钟)1.通过多媒体展示呼吸过程的步骤和流程。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观察吸氧、呼气和运动能量关系的实验。
实验步骤:a.将一杯水倒入烧杯中,使其充满氧气。
b.通过硬管吹入烧杯,观察烧杯中水的变化。
c.将吸入口进行封闭,进行跳绳或快跑等运动,再观察烧杯中水的变化。
3.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探究呼吸与吸氧、呼气和运动能量的关系。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呼吸的定义和作用,以及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回答关于呼吸的拓展问题,如:除了人类,还有哪些生物有呼吸?3.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分析为什么运动后人会出汗?【教学延伸】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进行更多关于呼吸和呼吸系统的实验和研究。
2.学生可以调查一些相关的疾病,如哮喘、肺炎等,了解其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
人体呼吸教案初中生物

人体呼吸教案初中生物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呼吸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理解人体呼吸的呼吸器官和呼吸过程;3. 了解呼吸与生命活动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 掌握人体呼吸的基本知识;2. 理解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3. 理解呼吸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2. 掌握人体呼吸的调节机制。
教学准备:1. 课件、教材、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2. 实验器材: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试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用一段简短的视频介绍人体呼吸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1. 老师用图文介绍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等;2. 让学生观察氢氧化钠试纸的变化,说明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三、呼吸过程1. 介绍呼吸的过程,包括吸氧和排出二氧化碳;2. 示范如何正确呼吸,让学生跟随练习。
四、气体交换的原理1. 讲解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泡中的交换过程;2. 带领学生进行模拟呼吸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
五、呼吸的调节机制1. 讲解呼吸中枢对呼吸的调节作用;2. 组织学生进行呼吸频率实验,观察呼吸频率与活动强度的关系。
六、小结与作业1.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呼吸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2. 布置作业:设计一个关于人体呼吸的实验,并进行分组讨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人体呼吸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了他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七年级上册 4.3.1呼吸道 教案

达标训练
习题检测及巩固
集体作答。
检测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
①鼻:北欧人的鼻子大,鼻腔长,这有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与北欧寒冷环境相适应,我们生活在温暖地区,不需要具有这种高鼻梁。如果我们感冒鼻子呼吸不通畅,我们会选择用什么呼吸?说明气体可以通过鼻腔进入,也可以通过口腔进入。用口呼吸和用鼻呼吸哪个更卫生,为什么?(鼻腔里面的结构可以清洁、温暖、湿润吸入的空气)。闻到
3、小组活动:呼吸系统的各部分结构具有什么功能呢?我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学习这些问题。寒冷地区(如北欧人)鼻子长有什么好处?吃饭时大声说笑会呛着,为什么?痰在哪里形成,是如何形成的?阅读课文52-53页,思考与讨论的时间为5分钟,倒计时开始。
板书:呼吸系统,呼吸道,肺
4、请小组代表作答,并进行引导和鼓励性反馈。
板书:喉
④气管:管壁内表面纤毛摆动通过咳嗽排出灰粒、病菌和黏液,也就是痰。痰里面有非常多的病原体,我们不能随地吐痰,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板书:气管
5、以上是呼吸道各个结构的学习。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是气体进出的通道。
1、学生集体回答。
2、阅读课本,思考并与小组成员讨论。
3、个别作答。
5、个别作答。
4、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1、观看视频
2、互动并回答问题。
3、齐读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构建框架
呼吸道
鼻
咽
喉
气管
1、图中所示是呼吸系统的组成,我们吸入的空气会依次经过(鼻、咽、喉、气管、肺)。图中箭头指的是什么结构?气管分支后形成支气管,再形成细支气管。
2、我们将呼吸系统的器官进行归纳,气体由鼻进入到达气管的这个通道我们称之为呼吸道,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
初中生物教案人体呼吸

初中生物教案人体呼吸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呼吸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人体呼吸的器官和功能。
3. 能够说明氧气在人体内的运输和利用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人体呼吸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氧气在人体内的运输和利用。
难点:理解呼吸气体的交换原理。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水槽、试管、吸管、水、酚红溶液。
2. 播放相关视频或动画,展示人体呼吸的过程。
3. 板书或PPT,呈现人体呼吸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人体呼吸都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2. 引导学生回忆,回答提问。
二、讲解人体呼吸(15分钟)1. 通过讲解和展示相关视频,介绍人体呼吸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介绍人体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三、实验检测呼吸气体(15分钟)1. 在水槽中放入试管,将试管倒立放入水中。
2. 用吸管吹气进试管中,观察试管中的水位变化。
3. 将试管中的水加入酚红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4. 解释呼吸气体的交换过程。
四、讨论氧气在人体内的运输和利用(10分钟)1. 通过讨论,了解氧气在人体内的运输和利用过程。
2.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于氧气的见解和意见。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人体呼吸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激励学生对健康生活和卫生有更多的意识。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呼吸道健康。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人体呼吸的基本原理和过程,理解了氧气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让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和生活习惯。
在后续的学习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验和案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人体呼吸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初中生物教案人的呼吸

初中生物教案人的呼吸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类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人类的呼吸过程。
3. 发现并理解呼吸对人类生命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人类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人类呼吸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教学难点:
1. 掌握人类呼吸的复杂过程。
2. 理解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 课件、教学PPT。
2. 呼吸系统模型。
3. 相关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入话题引起学生对呼吸的兴趣,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10分钟)
通过课件和模型展示呼吸系统的结构,包括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等,并讲解各部位的功能和作用。
三、呼吸的过程(15分钟)
1. 吸气与呼气:通过示范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吸气和呼气的过程;
2. 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排出:讲解氧气在肺泡中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排出过程。
四、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性(10分钟)
通过相关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呼吸对人类生命的重要性,强调呼吸与生命的联系。
五、小结与拓展(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提出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
鼓励学生主动查阅资料,深入了解人的呼吸过程。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如整理呼吸系统结构,总结呼吸的重要性等。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人的呼吸系统及其重要性,为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6章 第2节 人体的呼吸 教案

第2节人体的呼吸一、设计思路呼吸是人体共有的生命现象,有关呼吸系统的知识,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阅读书本内容,然后通过角色扮演,每个小组代表一种器官以第一人称的形式介绍本器官的特点和功能,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有关呼吸运动,学生有亲身体会。
首先让学生亲身体验呼吸,认识到呼吸与胸廓的扩大和缩小有关;然后通过演示实验以及flash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分析呼吸运动的原理,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气体交换的过程是教学难点,通过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现象、分析气体成分数据,解释气体成分变化的原因。
最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几位同学测定其肺活量,然后通过比较肺活量值,说明运动对呼吸的影响。
这节内容,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运动的过程”;第二课时完成“气体交换”和“运动对呼吸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了解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②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
③概述气体交换的过程。
2.能力目标:①初步学会分析胸廓运动与呼吸的关系。
②掌握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测定的方法,初步学会测定肺活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呼吸系统的知识的学习,关注自己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②增强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为当地环境保护作贡献。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①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②呼吸运动的原理。
③气体交换的过程。
学习难点:①理解胸廓运动与呼吸的关系。
②气体交换的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来源:学科网]引言观看图片,思考:为什么要给“非典”病人用呼吸机?这说明什么?展示一组“非典”病人用呼吸机抢救的图片,引到学生认识到呼吸对于生命的重要。
创设教学情境引出课题《呼吸》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引入新课,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促使学生关注环境。
呼吸系统的组成阅读课本115页的图,每组第一名同学抽签选择号码,然后挑选相应的小帽子,看谁又快又准。
初中人的呼吸教案

初中人的呼吸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掌握呼吸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3. 探究呼吸运动的原理;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呼吸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3. 呼吸运动的原理。
教学难点:1. 呼吸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2. 呼吸运动的原理。
教学准备:1. 人体呼吸系统图示;2. 呼吸过程示意图;3. 呼吸运动原理图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人体呼吸系统图示,让学生初步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2. 提问: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重点讲解呼吸道、肺的结构和功能;2. 讲解呼吸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引导学生理解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3. 讲解呼吸运动的原理,包括吸气和呼气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呼吸肌的作用。
三、课堂探究(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呼吸过程示意图,分析呼吸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3. 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呼吸运动原理图示,分析呼吸运动的原理。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以及呼吸运动的原理;2. 提问学生是否还有疑问。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课堂所学,绘制人体呼吸系统图示,并标注各部分的功能;2. 绘制呼吸过程示意图,标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3. 绘制呼吸运动原理图示,标注吸气和呼气的过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了呼吸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以及呼吸运动的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图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同时,通过课堂探究和课后作业,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实例和实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二节人体的呼吸讲解

一、呼吸的重要性呼吸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使我们能够从空气中吸入氧气,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维持机体内部的气体平衡。
正常的呼吸对于维持生命活动,保持健康至关重要。
二、呼吸系统的构成1. 呼吸系统主要由鼻腔、咽部、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其中,鼻腔和咽部是气体进入体内的通道,气管、支气管和肺则是气体进出的主要器官。
2. 肺是呼吸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它包括左右两个肺叶,能够充分地与气体进行交换。
三、呼吸的过程1. 吸气:当我们吸气时,横膈肌下降,胸膜腔扩大,肺部内部气体压力降低,空气通过气道进入肺部。
2. 气体交换:肺部内部的氧气通过腔内血管传递到全身各个器官,而二氧化碳则从全身各个器官通过血管传递到肺部,然后排出体外。
3. 呼气:当我们呼气时,横膈肌复原,胸腔缩小,肺部内压增加,气体通过气道排出体外。
四、呼吸的调节1. 呼吸中枢: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延髓和脑干的中枢呼吸神经元,它能够感知到身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并控制呼吸频率和深度。
2. 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呼吸过程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五、呼吸系统的疾病与保健1. 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流感等常见的疾病,它们在呼吸系统中引起炎症,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
2. 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可能导致气道炎症,引起慢性咳嗽和喘息。
3. 肺癌:吸烟是引起肺癌的主要原因,要注意预防和戒烟。
六、呼吸与运动1. 运动时,肺活量会增大,呼吸频率加快,以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
2. 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提高肺活量和呼吸系统的效率,有益于身体健康。
七、总结呼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且必须的生命活动,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保持健康、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注意保护呼吸系统,远离有害的环境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八、呼吸系统的保健方法1. 避免吸烟:吸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要坚决远离吸烟,同时也要避免被动吸烟的危害。
初中生物人的呼吸教案

初中生物人的呼吸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的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2. 掌握人的呼吸活动的过程和机制。
3. 理解呼吸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教学内容:
1. 人的呼吸器官: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
2. 呼吸活动过程:吸气和呼气。
3. 呼吸活动机制:肺叶、支气管、肺泡等的结构。
4. 呼吸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教学重点:
1. 掌握人的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2. 了解呼吸活动的过程和机制。
教学难点:
1. 理解呼吸活动过程中气体的交换原理。
2. 理解呼吸器官之间的协调作用。
教学方法:
1. 观察呼吸器官模型,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2. 实验模拟呼吸活动,观察气体交换的过程。
3. 讨论呼吸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人的呼吸器官,并进行简单介绍。
2. 学习:学习人的呼吸器官及其作用,了解呼吸活动过程和机制。
3. 实验:进行呼吸活动模拟实验,观察气体交换的过程。
4. 总结:总结呼吸与生命活动的关系,并进行讨论。
5.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人的呼吸器官及其作用,掌握呼吸活动的过程和机制,增强对呼吸与生命活动的理解。
同时,通过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复习课件

胸廓扩大
胸廓缩小
胸廓前后、左右径的增大是肋间肌收缩的结果, 胸廓前后、左右径的缩小是肋间肌舒张的结果。
胸廓的扩大和缩小,还与膈的运动有关。
膈肌收缩
膈肌舒张
膈顶降落
膈顶上升
胸廓扩大
胸廓上下径的增大是膈肌收缩的结果, 胸廓上下径的缩小是膈肌舒张的结果。
胸廓缩小
胸廓扩大导致吸气的过程:
胸廓前后
肋间肌收缩 径、左右 胸
A .有利于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 .有利于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
D .不利于气体交换
3.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几层细胞( B )
A .一层
B .二层
C .三层
D .四层
工业生产的排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车辆、船舶尾气
秸秆焚烧
地面扬尘
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森 林 浴
高压氧治疗
的气体交换 液的气体交换 的运输
胞的气体交换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会厌软骨 肺
鼻 咽 喉 呼吸道
气管 支气管
膈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
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肺 (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二、呼吸道的作用。 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资料1)
鼻 腔 软 骨
有氧运动
练习
1.一天中,进行森林浴的最好时机是( A )
A.晚上 B.下午 C.上午 D.早晨
2 .下列人员中,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最低的是( D )
A.工业区居民 B.被动吸烟者
C.交通警察
D.园林工人
《人体的呼吸》教学设计

《人体的呼吸》教学设计省实附中于立青一、教学设计概述(一)设计思路概述本教学设计尽可能利用各种亲身感受导入课堂,先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内容上根据七年级上册学的植物的呼吸作用让学生回忆起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人体除了必须不断地从生物圈中获取各种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时刻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利用吸入的氧来氧化细胞内的一部分有机物,释放其中的能量,以便满足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人体内的细胞是通过怎样的结构和过程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探究空气质量状况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本教学设计是要求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调查、分析资料、收集资料、动手测量、测算、取样等活动使学生应当能够概述人体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说出呼吸道的作用,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了解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关注大气污染问题,积极参加防治大气污染的活动,思考应当怎样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
本章还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测量、取样和测算等基本方法,提高探究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知识和技能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组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2.通过测量胸围差等活动,能概述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3.掌握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及意义;4.明确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尝试了解并学会分析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
过程和方法目标:1.调查、收集和分析事实材料的能力;2.培养探研能力及运用知识解释生活实际问题能力;3.提高自主合作、沟通等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关注呼吸在生活中的作用。
2.培养关注环境中空气质量的自觉性。
3.引导学生关注大气污染问题,思考应当怎样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1.知识方面:通过资料分析,归纳出呼吸道的作用。
呼吸运动的过程、原理。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2.科学方法、能力方面:提高分析事实材料的能力,培养探究能力、运用知识解释生活实际问题能力、合作能力。
七年级生物人体的呼吸教案

1.让学生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自觉维护环境中的新鲜清洁。
2.让学生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作用。
2.如何防止呼吸道疾
3.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4.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教学难点:?
1.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的作用。
?a肺泡内充满了痰液b肺会吸水呈海绵状
c肺泡充满了血液? d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
16.适应于肺泡与外界空气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
?a鼻腔内有鼻毛???????????????? ?b?气管、支气管都有软骨支架
?c肺泡壁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肺泡外保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17.体育课进行100米赛跑后,同学们出现的现象是(?? )
2.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教学方法:分析法、综合法、实验法、讲解法
教学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挂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为什么新生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
学生思考、讨论后发言。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我们是通过哪些器官进行呼吸的?
?①声带②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③鼻黏膜④会厌软骨⑤鼻毛⑥嗅细胞
? a③⑤⑥???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4.吃饭时说笑,若吞咽时_______来不及盖下,会使食物进入_______,引起剧烈咳嗽
???? a软腭?? b会厌软骨?? c气管??? d食道
5.平常所说得痰来自(???)? a鼻?? b咽?? c喉?? d气管支气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一)知识
1. 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
2.了解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二)能力
通过资料分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应自觉地维护环境中空气的清新、清洁。
2.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资料分析,掌握呼吸道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阅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引如新课. 通过思考,描述感觉,回答问题. 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如捏鼻子,闭嘴。
请学生谈谈感受,引起学生思考。
然后引出呼吸的重要性。
呼吸系统的组成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看书43页图Ⅳ-25,思考: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 讨论捏鼻子,张嘴;不捏鼻子,闭嘴;捏鼻子,闭嘴的感受。
明确鼻、咽都与外界相通,是外界气体进入肺的门户。
根据不同的感觉来推测呼吸道的作用。
演示课件: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和肺。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一个通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呼吸道。
组织学生比较捏鼻子,张嘴;不捏鼻子,闭嘴的感受,来推测呼吸道的作用。
从而引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三、呼吸道的作用 1、气体进出的通道。
2、具有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
3、发声 学生阅读资料,讨论45页的讨论题,明确:1、骨与软骨作支架,使整个呼吸道畅通。
2、用鼻呼吸,黏液能湿润空气,鼻毛能清洁空气。
鼻黏膜内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温暖的血液流经鼻腔时,散发出许多热量,可以温暖吸入的空气。
3、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如果生活在空气污染较严重的环境,就可能患呼吸系统疾病。
增强保护环境,减少空气污染,尤其是不要随地吐痰的认识。
组织学生阅读44页资料分析,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以下问题: 1.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 演示图片:气管呈C 型的软骨、喉部的软骨、鼻骨与软骨。
2.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的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 情景:在冬天张大嘴巴呼吸和用鼻呼吸感觉有什么不同? 演示图片:鼻黏膜
3.有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为什么? 4.痰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
演示:气管壁纵切图
结合SARS 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
通过资料分析,你能概括出呼吸道有什么功能?
咽、喉有什么作用?请欣赏小品:三心二意 为什么吃饭时不要大声谈笑?
演示课件:呼吸与吞咽的关系,示会厌软骨的作用。
演示课件:声带的发音,示喉的作用。
四、小结 学生思考,阐述自己的认识。
引导学生回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
掌握了哪些知识?对呼吸道的作用有哪些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