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校医培训

合集下载

教体局校医培训计划

教体局校医培训计划

教体局校医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教体局校医是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承担着学校师生的健康保障工作。

为了提高教体局校医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教体局决定开展校医培训工作。

本培训计划旨在提高校医的专业水平,增强其工作技能,确保学校师生的健康安全。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教体局所属各校医。

三、培训内容1. 健康教育知识培训a) 健康教育理论知识b) 健康教育在学校的实践c) 学校常见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干预2. 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a) 师生心理健康知识b) 师生心理健康的评估与干预c)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开展3. 急救知识培训a) 常见急救知识与技能b) 恶劣天气下的急救处理c) 学校急救设备的使用4. 疾病预防控制培训a) 常见传染病知识b) 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c) 学校疾病预防工作的开展5. 学校卫生管理培训a) 学校卫生管理制度与规范b) 学校卫生设施与设备的维护与管理c) 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开展四、培训形式本次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包括理论教学、专业技能培训、案例分析、实地实训等多种形式。

希望通过多样化的培训形式,使学员能够更全面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五、培训时间为了保证校医工作的正常运转,本次培训将分为多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的培训时间安排如下:第一阶段: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时间:3天第二阶段: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时间:2天第三阶段:急救知识培训,时间:2天第四阶段:疾病预防控制培训,时间:2天第五阶段:学校卫生管理培训,时间:3天六、培训机构本次培训计划由教体局指定专业机构进行培训,同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授课,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七、培训考核为了保证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将进行培训成果考核。

校医需通过考核才能取得培训证书。

八、培训后续培训结束后,教体局将对校医进行定期督导和考核,确保校医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学校师生健康保障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为教体局校医培训计划的相关内容。

校医培训实施方案

校医培训实施方案

校医培训实施方案一、培训目标校医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师生健康负有重要责任。

因此,校医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以更好地服务师生健康。

本次培训的目标是提高校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学校日常的医疗保健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培训内容1. 医疗知识培训:包括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急救知识、常见药物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以提高校医的医疗技能和应对突发疾病事件的能力。

2. 保健知识培训:包括健康教育、常见疾病预防、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以提高校医的健康教育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 专业素养培训:包括医德医风、沟通技巧、危机处理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校医的服务态度和专业素养。

三、培训方式1. 理论学习:通过专业讲座、学术交流等形式,向校医传授医疗、保健知识和专业素养。

2. 实践操作:组织校医参与模拟急救演练、健康教育活动等,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校医学习实际工作中的处理方法和经验。

四、培训评估1. 考核方式:采用考试、实际操作考核、案例分析等方式对校医进行综合评估。

2. 考核内容:包括医疗知识、保健知识应用能力、专业素养等方面的考核内容。

3. 考核标准:根据培训目标和内容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确保培训效果。

五、培训后续1. 资源支持:为校医提供持续的学习资源和专业支持,保持其专业水平。

2. 经验交流:组织校医定期进行经验交流和学术研讨,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水平。

3. 培训跟踪:对校医的工作进行定期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六、总结通过本次培训,旨在提高校医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学校师生的健康保驾护航。

希望校医们能够认真参与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医疗技能和服务水平,为学校医疗保健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医专项技能培训方案

校医专项技能培训方案

一、背景与目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对校医的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校医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师生的健康与安全,特制定本校医专项技能培训方案。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对象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的校医及保健员。

三、培训时间与地点培训时间:2024年第一季度培训地点:XX市卫生健康教育培训中心四、培训内容1. 基础急救技能培训- 心肺复苏(CPR)-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 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 创伤处理与包扎- 中暑、休克等常见急症的初步处理2. 学校卫生管理知识培训- 学校传染病防控- 学校卫生环境监测- 学校健康教育3. 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教育- 校医法律法规- 校医职业道德4. 实操技能培训- 基础急救技能实操- 学校卫生管理实操五、培训方式1. 讲座: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讲解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提高校医的应急处理能力。

3. 实操演练:组织校医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巩固所学技能。

4. 现场考核:对校医进行实操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六、培训考核1. 理论考核:通过笔试或口试形式,检验校医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操作考核:通过实际操作,检验校医对急救技能的熟练程度。

七、培训保障1. 组织保障:成立校医专项技能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

2. 资金保障:确保培训经费的充足,为培训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3. 后勤保障:提供培训场所、设备、资料等后勤保障。

八、培训效果评估1. 参训校医对培训内容的满意度调查。

2. 参训校医对培训效果的自我评价。

3. 通过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评估校医的技能水平。

九、总结与反馈培训结束后,对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调整培训方案,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通过本次校医专项技能培训,旨在提高校医队伍的专业素质,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为保障广大师生的健康与安全贡献力量。

学校校医的培训计划

学校校医的培训计划

学校校医的培训计划第一部分:培训目标学校校医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一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和学校的卫生环境。

因此,校医的培训至关重要。

通过培训,既可以提高校医的专业技能,也可以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学校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制定了以下培训计划。

第二部分:培训内容1. 健康知识及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通过学习健康知识和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校医可以提高对学生健康问题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流感、感冒、发热、腹泻、过敏性疾病等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知识。

2. 学校卫生管理及食品安全学校校医需要掌握学校卫生管理的基本知识,包括学校卫生制度、学校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学校卫生管理制度、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学校环境卫生管理等。

3. 急救技能校医需要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以便在学生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时进行及时的救援。

培训内容包括:心肺复苏、止血救护、骨折固定、休克处理等急救技能知识。

4. 心理健康教育校医在日常工作中也需要与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

校医需要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以便对学生进行咨询和引导。

培训内容包括:常见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技巧等。

第三部分:培训安排1. 培训时间:每周安排2至3天的课程培训,每天4至6小时。

2. 培训地点:学校校医办公室或教室。

3. 培训方式:以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实地操作等方式进行。

4. 培训周期:为期2个月,每月安排2周的集中培训和2周的实践总结。

第四部分:培训评估培训结束后,对校医进行培训效果评估。

依据培训内容制定评估表,由学校领导和专业教师对校医进行实际操作考核和书面考核。

考核不合格者需进行补习或重新培训。

第五部分:培训成果1. 提高校医的专业技能,提高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2. 增强校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履行学校卫生工作;3. 为学校创造更加良好的卫生环境,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4. 增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对学校校医工作的认可度和参与度。

校医安全培训计划

校医安全培训计划

校医安全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校医是学校医务部门的重要成员,负责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救助工作。

为了保障校医的工作安全,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本人提出了以下培训计划,旨在加强校医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培训对象全校医务人员,包括校医、护士等相关人员。

三、培训内容1. 安全意识培养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校医的安全意识,加强对危险因素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2. 医疗器械使用培训针对常见的医疗器械使用,进行操作规范的培训,确保校医正确使用医疗器械,避免操作失误导致意外伤害。

3. 应急处置培训学习紧急情况的处置流程,包括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急救技能的培训等,提高校医的应急处理能力。

4. 感染控制培训学习感染控制的基本知识,包括传染病的防护措施、院内感染的预防等,保障校医的工作环境卫生和个人防护。

5. 心理健康培训提高校医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包括疾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危机的干预措施等。

6. 职业道德培训加强对校医职业道德的培训,要求校医珍视生命、尊重人权,严守医疗纪律,维护医患关系。

四、培训方式1. 网上培训通过网络课程、视频资料等形式进行培训,提供相关学习资料和在线答疑服务。

2. 现场培训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现场培训,通过模拟演练等形式进行实际操作培训。

3. 自主学习鼓励校医在工作之余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个人能力和知识水平。

五、培训周期本培训计划为期半年,包括网上培训、现场培训和自主学习三个阶段,每月组织一次培训活动。

六、培训评估1. 考试评估每月组织一次考试,考核校医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并根据成绩进行评定和奖惩。

2. 实际操作评估组织实际操作演练,检验校医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评估其实际操作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3. 问卷调研通过问卷调研了解校医对培训效果的评价和需求,为后续培训提供参考。

七、培训效果通过本培训计划,提高校医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

学校医疗救护培训计划

学校医疗救护培训计划

学校医疗救护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医疗救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尤其在学校环境中,每一名教职员工都应该具备一定的医疗救护知识和技能。

因此,本培训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教职员工的医疗救护能力,使他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急救,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计划的对象为学校所有教职员工,包括教师、辅导员、保安、后勤人员等。

三、培训内容1. 医疗救护基础知识- 心肺复苏技能- 创伤处理- 突发疾病急救-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 休克与失血的处理2. 医疗救护实操- 紧急呼救流程- 实际操作训练- 紧急状况的快速判断和处理3. 体育场所医疗救护- 运动伤害的处理- 运动自救知识- 运动中的紧急情况处理4. 学校应急预案- 学校应急预案的浏览- 个人在应急情况下的应对5. 心理疏导- 应对学生紧急事件之后的心理疏导- 应对紧急情况下自身心理调适四、培训时间为期5天,每天8小时,共40小时。

五、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 通过视频、PPT、讲座等方式进行医疗救护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教学。

2. 实操培训- 由专业医疗救护人员指导,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六、培训具体安排第一天:医疗救护基础知识学习- 紧急呼救流程- 心肺复苏基本原理和技能- 创伤处理基础知识第二天:急救实操- 心肺复苏实操- 创伤处理实操第三天:AED使用和休克处理- AED使用方法- 休克紧急处理第四天:体育场所医疗救护- 运动伤害处理- 运动中的紧急情况处理第五天:总结与复习- 总结医疗救护基础知识- 急救实操复习七、培训评估1. 考核- 培训结束后,进行医疗救护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

2. 笔试- 考核结束后,进行医疗救护基础知识的理论考试,评定学员的掌握程度。

3. 实操考核- 进行医疗救护技能实操考核,评定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八、培训师资1. 医疗救护专家- 负责医疗救护基础知识的理论讲解2. 医护人员- 负责医疗救护实操指导3. 心理专家- 负责心理疏导相关知识的讲解九、培训成绩评定与奖励1. 考核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 考核合格者颁发医疗救护结业证书,作为教职员工的资质证明。

学校校医岗位人员培训计划

学校校医岗位人员培训计划

学校校医岗位人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学校校医岗位人员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

为了提高学校校医岗位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制定了该培训计划,旨在帮助校医岗位人员提升医学知识和技能,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学生健康。

二、培训内容1. 学校校医岗位人员基本工作规范培训a. 校医室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b. 学校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方法c. 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2. 学校校医岗位人员专业素养提升培训a. 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b. 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c. 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培训3. 学校校医岗位人员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培训a. 专业服务技能培训b. 服务态度和沟通技巧培训c. 学校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培训三、培训时间安排本次培训计划分为两个阶段,共计6个月。

第一阶段,为期3个月,培训内容包括学校校医岗位人员基本工作规范培训和专业素养提升培训。

第二阶段,为期3个月,培训内容主要是学校校医岗位人员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培训。

四、培训方式1. 理论学习培训期间将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理论讲解和学术交流,并邀请学校医学专业人员进行专题讲座,以丰富学员的知识结构。

2. 实践操作培训期间,学员将有机会到附属医院、卫生院等医疗机构进行实地观摩和临床实习,提高学员临床操作技能和医疗服务水平。

3. 课程考核培训期末将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合格者可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五、培训管理1. 培训督导为确保培训计划的顺利进行,将设立专门的培训督导组织进行培训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培训计划的执行和效果。

2. 培训评估培训期结合学员和专家的意见进行培训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培训计划进行调整和改进。

3. 培训总结在培训结束后,将组织学员进行总结交流,收集意见和建议,并对培训计划进行总结和归纳,为以后的培训提供参考和借鉴。

六、培训资源保障1. 资金保障学校将为培训计划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确保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

校医室培训计划

校医室培训计划

校医室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在校园医疗服务中,校医室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对于校园学生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了提高校医室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我们有必要制定一个完善的培训计划,以确保医务人员能够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具体培训目标包括:1.提高校医室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包括诊断能力、治疗能力、急救能力等。

2.加强校医室医务人员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能够更好地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和协调工作。

3.加强校医室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使其能够做到守纪律、守规矩,履行医疗执业责任。

4.营造团队合作的氛围,增强医务人员的团队协作意识,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培训内容1.专业知识培训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我们将组织专门的专业知识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临床诊断、急救处理、常见疾病诊疗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将邀请相关专家教授药物知识和治疗技巧,以确保医务人员能够做到临床诊断准确、治疗规范。

2.沟通与协调能力培训作为校医室的医务人员,他们需要与学生及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因此我们将组织相关的沟通与协调技巧培训课程,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解决医疗问题。

3.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培训医务人员作为医疗服务的从业者,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能够做到守纪律、守规矩,履行医疗执业责任。

因此,我们将组织相关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培训,帮助医务人员强化职业道德意识,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

4.团队协作培训为了加强医务人员的团队协作意识,我们将组织团队协作培训,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融入团队,相互合作,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三、培训方式1.课堂培训我们将邀请相关专家教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安排医务人员参加相关课程学习。

课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临床诊断、急救处理、常见疾病诊疗等方面的知识。

2.实践培训除课堂培训外,我们还将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实践培训,让他们亲自操作、实践,熟悉临床操作流程。

3.讨论交流我们将组织相关主题讨论和交流活动,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分享医疗经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红十字会校医培训

红十字会校医培训

红十字会校医培训红十字会校医培训项目是一种为校园提供医护技术培训的机制,旨在培养学生的急救技能和医护意识,以提高学校内突发情况的应急响应能力,保障师生的健康与安全。

以下是该培训项目的介绍和实施细节。

一、培训项目简介红十字会校医培训旨在贯彻红十字会的人道救援精神,提高校园内救助和急救意识,培养学生在突发情况下的急救技能和自救能力。

该项目涵盖了如何正确应对晕厥、出血、烧伤、中暑等常见的突发状况,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急救常识和技能,以保障自身和同学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二、培训内涵1. 急救知识学习:通过理论课程的讲授,学生将了解到各种急救知识,包括危急重症状况的判别、正确的急救手法和使用急救器材的方法等。

2. 实践操作训练:学生将通过模拟实践训练,掌握正确使用急救器材的技巧,例如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等。

同时,学生还将进行身体锻炼,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体力和反应能力。

3. 紧急情况应对演练:学生将参与紧急情况模拟演练,通过真实场景还原,提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和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

三、培训组织与安排1. 培训班级的设置:每个班级培训人数不超过40人,以确保每个学生得到有效的培训和指导。

2. 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时间一般安排在校余时间或者节假日,以不影响正常的课程安排。

培训地点可选用学校医务室、体育馆等场所,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最佳决策。

3. 培训师资:培训由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急救证书的红十字会医护人员负责。

他们将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培训成果评估为了确保培训的有效性,我们将对学生进行培训成果的考核和评估。

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和实践操作能力评估。

我们将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学生相应的奖励和表彰,以激发学生对急救知识的学习兴趣和认真程度。

五、培训效益1. 提高学校内突发情况的应急响应能力,提高校园内的安全保障水平;2. 为学生提供一种实用技能的学习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保护意识;3. 教育学生关注他人的安全和健康,培养公民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校医务室培训计划

校医务室培训计划

校医务室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校医务室是学校的重要健康保障机构,负责学生及教职工的日常健康管理和治疗工作。

为了提高校医务室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制定本培训计划,旨在提升医务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提高对学生和员工的健康服务水平,增强校园健康管理和救治能力。

二、培训对象校医务室全体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行政人员等。

三、培训内容1. 健康管理知识:了解学生和教职工的常见疾病、健康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掌握健康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急救知识与技能:学习常见急救方法和技能,熟练操作急救设备,增强对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的应对能力。

3. 传染病防控:了解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学习传染病的防护措施和消毒处理方法,提高校园传染病的防控能力。

4. 基础医学知识:加强对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提高诊断能力和治疗技能,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

5. 学校卫生管理:了解学校卫生管理规定和标准,掌握校园卫生管理和维护知识,提高学校卫生水平。

四、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邀请专业医生、专家进行健康管理、急救知识、传染病防控、基础医学知识、学校卫生管理等方面的理论授课。

2. 实践演练:开展急救演练、传染病防治操作演练、卫生管理工作实践等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应对能力和操作技能。

3. 案例学习:邀请有经验的医生和护士分享实际工作中的典型案例,让工作人员学习借鉴,提高工作质量。

4. 自学和互动: 鼓励医务室工作人员利用网络、图书和其他媒体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通过互动讨论、交流经验,共同提高工作能力。

五、培训计划时间:本培训计划为期一个学年,每学期分两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两个月。

内容和安排:第一阶段:健康管理知识和急救知识学习时间:9月-10月具体内容:- 理论授课:专家授课学习学生健康管理知识和常见疾病预防控制;- 实践演练:急救操作演练,掌握基本急救技能;- 案例学习:学习典型疾病案例,提高诊断治疗能力。

第二阶段:传染病防控和基础医学知识学习时间:11月-12月具体内容:- 理论授课:传染病防控和消毒处理知识学习;- 实践演练:传染病防治操作演练,掌握操作技能;- 案例学习:传染病防治实际案例学习,提高应对能力。

学校校医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学校校医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学校校医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1. 介绍
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学校校医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以保障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以下是培训资料的内容概要。

2. 常见安全问题
2.1 事故类
1. 烫伤和烧伤急救措施
2. 摔倒和骨折应急处理方法
3. 电击和触电事故的防范与处理
4. 化学品泄漏和中毒的应急处理
2.2 健康问题
1.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处理
2. 急性过敏反应的紧急救助措施
3. 常见慢性病的管理方法
3. 应急设备和工具
1. 急救箱和应急药物的储备和使用
2. 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
3. 灭火器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4. 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1. 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2. 避免危险行为和不安全环境的影响
3. 日常保健和体检的重要性
5. 急救培训和提升
1. 参与急救培训的必要性
2. 定期组织模拟演练和应急演练的重要性
3. 持续研究和更新知识的方法
6. 总结
通过本次培训,希望校医们能够全面了解学校安全知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为学生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

以上为学校校医安全知识培训资料的内容概要,详细内容请参考培训材料。

感谢大家的参与和关注!。

校医对教室的培训计划

校医对教室的培训计划

校医对教室的培训计划第一部分:教室安全一、教室安全知识梳理1、了解学校相关安全规定和政策2、熟悉教室安全设施和设备3、学习教室火灾逃生知识4、了解常见教室事故及处理方法二、教室环境卫生1、学习教室日常卫生保洁方法2、了解教室疫情防控策略3、制定教室环境卫生检查计划三、教室急救知识1、学习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技巧2、了解常见急救药品及使用方法3、掌握教室常见急救知识第二部分:教室常见疾病预防与治疗一、传染病防控1、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学习疾病预防知识的科普技巧3、掌握传染病的早期识别和隔离措施二、常见疾病诊疗1、掌握常见疾病的早期症状和诊断方法2、了解学生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识3、学习急救药品的使用方法三、心理健康教育1、了解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性和影响2、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科普知识3、掌握学生心理危机的处理方法第三部分:教室医疗应急预案一、制定教室医疗应急预案1、了解学校医疗应急预案的制定流程和要求2、学习教室医疗应急预案的设计原则和内容3、制定教室医疗应急预案二、应急演练1、组织教室医疗应急演练活动2、评估演练效果并及时修订应急预案3、培训教职工和学生参与医疗应急演练三、教室医疗器械和药品管理1、了解教室医疗器械和药品的种类和数量要求2、学习医疗器械和药品的使用和管理规定3、建立医疗器械和药品的监管制度第四部分:教室卫生管理一、制定教室卫生管理制度1、了解教室卫生管理的规定和要求2、学习教室卫生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巧3、制定教室卫生管理实施方案二、卫生防疫知识普及1、开展教室卫生防疫知识宣传活动2、培训卫生员及卫生宣传志愿者3、定期进行卫生防疫知识测试三、教室卫生检查与整改1、定期开展教室卫生检查2、及时整改教室卫生问题3、建立卫生问题台账,并及时通报处理情况第五部分:教室卫生设施和设备管理一、教室卫生设施设备管理1、了解教室卫生设施设备的种类和管理要求2、学习卫生设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法3、定期进行卫生设施设备的维护检查二、安全设施设备管理1、了解学校安全设施设备的用途和管理要求2、学习安全设施设备的使用和检测方法3、定期进行安全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三、紧急救援设备管理1、了解教室紧急救援设备的种类和使用方法2、学习救援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3、定期进行紧急救援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结语此次培训计划旨在提升校医对教室卫生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

校医岗前培训计划

校医岗前培训计划

校医岗前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校医是学校中的重要职务,在学生健康成长和保障校园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校医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有效应对各种应急情况,本次培训旨在提供全面的医疗知识、技能培训和应急处置能力培训,使校医能够胜任岗位工作,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和校园安全。

二、培训内容1. 医疗知识培训1)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2)学校常见健康问题及预防3)应急医疗处理流程4)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处理5)传染病防控知识2. 技能培训1)急救技能培训2)基本医疗器械使用与维护3)公共卫生常识培训4)药品储存与管理3. 应急处置能力培训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2)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护3)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三、培训方式1. 课堂授课1)邀请学校内外医疗专家授课,交流医疗经验2)邀请公安、消防等部门进行安全知识培训3)现场模拟救援演练2. 实践操作1)实地参观医疗机构,了解医疗设备的运作与管理2)参与平时学生的健康体检工作3)参与应急演练,检验培训成果四、培训安排1. 时间安排:连续3天,每天8小时培训2. 地点:学校医务室、医疗机构及校园各处3. 培训人员:全体校医及相关人员4. 费用:由学校承担,包括课程费用、场地费用及教材费用五、培训目标1)全面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断与基本治疗方法2)熟练掌握急救技能,提升抢救能力3)熟悉医疗器械的使用与维护4)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应对突发事件5)加强校园卫生防控工作6)提升服务意识和综合素质六、培训考核1. 课程考核1)开设定期考试,测试学员对医疗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2)培训师现场观察评估学员的实操能力2. 综合考核1)结合平时考勤、卫生检查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2)根据考核结果,对学员进行奖惩3)考核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七、培训效果评估1. 学员反馈1)对本次培训进行匿名调查,了解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和建议2)接受学员意见,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和方式2. 绩效评定1)根据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定2)通过实际指标检查,总结培训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八、培训后续1. 定期复训1)每年组织一次培训复训,巩固学习成果2)关注医疗行业新技术、新知识,及时更新培训内容2. 经验交流1)建立校医交流平台,定期组织交流研讨会2)促进校医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提高服务能力以上是关于校医岗前培训计划的详细安排,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能够提升校医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和校园安全。

学校校医传染病培训计划

学校校医传染病培训计划

学校校医传染病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学校校医在校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是学生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也是传染病防控的第一线工作者。

为了提高学校校医对传染病的预防、诊断和处理能力,使其能够快速、准确地应对校园中出现的传染病疫情,保障师生健康安全,学校决定开展校医传染病培训活动。

通过培训,提高校医的业务水平和应对能力,确保校园内传染病的有效防控。

二、培训内容1. 传染病基础知识(1)传染病的定义、特点和分类;(2)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3)传染病的防控原则和措施。

2. 传染病预防(1)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基本知识;(2)传染病高发季节的预防措施;(3)传染病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和程序。

3. 传染病的识别和处理(1)传染病的早期识别和报告程序;(2)传染病的防护措施和隔离管理;(3)应对传染病疫情的应急处置措施。

4. 校园传染病防控组织与管理(1)传染病防控的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2)校园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3)校园传染病防控机构和专业人员的配备和培训。

三、培训方法1. 通过专业讲座学习邀请公共卫生专家、传染病防治专家和校园传染病防控工作人员为校医讲解传染病防控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校医对传染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2. 现场教学观摩组织校医到当地疾控中心或者医院急诊科、传染病科进行现场教学观摩,让校医亲身感受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 实际操作培训组织校医进行传染病检疫物品的消毒处理操作、隔离环境的搭建和应急处置等实际操作培训,提高其实际操作技能。

四、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时间定于寒假期间,为期5天。

培训地点设在学校医务室和校园内的教室。

五、培训考核和评定1. 考核方式采用笔试和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内容主要考查校医对传染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操作考核主要考查校医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操作技能。

2. 评定标准根据考核结果和培训时的听课情况,评定校医的培训成绩。

校医业务培训计划

校医业务培训计划

校医业务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随着校园医疗服务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校医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成为学校医疗服务的关键,提高校医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对于提升学校医疗服务质量和满足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就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培训将围绕校医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服务意识进行系统培训,提高校医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培训目标1. 系统掌握校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诊疗水平;2. 增强校医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就医体验;3. 加强校医的职业道德和患者安全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三、培训内容1. 校医基础知识(1)医学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和学习,包括解剖生理学、病理学、临床医学等;(2)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感冒、发烧、头痛等常见病症的诊疗方法;(3)突发事件的处理,包括心脏骤停、呼吸困难等突发疾病的急救措施。

2. 校医专业技能(1)基本护理技能的学习,包括测量体温、测量血压、打针等基本护理技能的训练;(2)临床技能的提升,包括皮肤缝合、伤口处理等临床操作技能的提高;(3)实用医技设备的使用,包括心电图机、血氧仪等医疗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3. 校医服务能力(1)患者沟通技巧的培训,包括倾听患者心声、沟通技巧、咨询能力等方面的培训;(2)患者就医体验的提升,包括排队等候、候诊环境、医患交流等方面的服务提升;(3)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和分析,通过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和分析,了解患者对校医服务的评价,并不断改进和提升服务品质。

4. 校医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1)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包括医务人员应遵守的行业规范和职业操守;(2)患者安全意识的培养,包括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患者隐私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四、培训方法1. 理论讲座组织专业医生进行理论讲座,全面系统地介绍校医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专业知识的讲解,提高校医的专业水平。

2. 实践操作现场模拟实践操作,包括医疗设备的实际操作和临床技能的操作训练,使校医能够熟练掌握医疗操作技能。

校医核酸采样培训计划

校医核酸采样培训计划

校医核酸采样培训计划一、引言面对当前新冠疫情的严峻形势,校园内的疫情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作为学校内的医务人员,校医在核酸采样方面的专业能力将直接关系到疫情防控的成效。

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校医核酸采样技能,确保校园内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位、做到好,特制定了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本培训旨在提高校医在新冠疫情期间进行核酸采样的技能和水平,使校医在面对疫情时能够熟练、规范地进行核酸采样工作,并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样本,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位。

三、培训内容1.核酸采样的基本理论知识介绍-核酸采样的定义和作用-核酸采样的适用对象和对象判定-核酸采样的工作原理-核酸采样的操作流程和要求2.核酸采样工具和消毒方式的介绍-核酸采样工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核酸采样工具的消毒方式和注意事项3.核酸采样的操作规范和技巧-核酸采样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核酸采样的常见错误和解决方法-核酸采样的技巧和注意事项4.核酸采样培训实战演练-模拟校园内疫情场景,进行核酸采样实战演练-针对实战演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和解答5.核酸采样知识的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核酸采样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6.核酸采样的质控和质量管理-核酸采样的质控要求和管理标准-核酸采样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措施7.核酸采样相关政策法规和要求-核酸采样相关的国家政策法规和要求-核酸采样的技能培训和考核要求四、培训方式本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专业老师的讲解、案例分析、实打实的操作和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让校医全面深入地了解核酸采样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时间为两天,地点设在学校内设备齐全的会议室或者实验室。

六、培训人员设置本培训针对学校内的校医以及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人数不超过30人。

七、培训效果评估在培训结束后,将对参加培训的校医进行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实战操作考核和综合能力考核。

通过考核合格者将颁发结业证书。

八、培训成果应用通过本培训,希望能够提高校医在核酸采样方面的专业能力,增强校园内的疫情防控能力。

小学校医培训计划

小学校医培训计划

小学校医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针对小学校医的培训,我们制定了以下目标:1. 提高小学校医的专业素养和临床技能;2. 增强小学校医的健康教育能力;3. 建立小学校医团队协作意识和职业责任感;4. 提高小学校医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技能培训:包括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技能;2. 健康教育培训:包括健康教育知识、技巧和方法;3. 团队协作培训:包括医生、护士、行政人员之间的协作和沟通技能;4. 应急处置培训:包括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心理援助技能。

三、培训方式培训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理论课程:通过讲座、讨论等形式传授医学理论知识;2.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病例、实际操作等形式提高医护人员的临床技能;3. 听诊观摩:组织参观其他医疗机构,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4. 互动学习:组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加强学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四、培训计划根据以上目标、内容和方式,我们制定了以下培训计划:第一阶段(2天)内容:健康教育知识、技巧和方法方式:理论课程、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目标:提高医生的健康教育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健康指导。

第二阶段(3天)内容: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技能方式:理论课程、实践操作、听诊观摩等形式目标:提高医生的临床技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第三阶段(2天)内容:医生、护士、行政人员之间的协作和沟通技能方式:团队合作训练、角色扮演、沟通技巧培训等形式目标:建立医疗团队的协作意识和职业责任感,提高服务质量。

第四阶段(2天)内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心理援助技能方式:理论课程、模拟演练、心理辅导培训等形式目标:提高医生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五、培训评估为了保证培训效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措施:1. 培训前评估: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和需求;2. 培训中评估:通过定期考核、综合练习等形式检查学员的学习情况和技能水平;3. 培训后评估:通过闭环调查、实际应用等形式检验培训效果,及时调整培训方案。

校医室培训计划方案

校医室培训计划方案

校医室培训计划方案一、培训目标本次校医室培训旨在提高校医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学生和全校师生。

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校医室工作人员的医疗、护理等专业技能水平;2. 增强校医室工作人员的健康知识、预防保健等相关知识;3. 增强校医室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4. 提高校医室工作人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培训内容1. 医疗常识及处理方法1.1 常见疾病的诊断与处理1.2 急救知识及技能1.3 医疗设备的使用与维护2. 护理常识及技能2.1 个人护理知识与技能2.2 慢性病患者护理2.3 传染病防治3. 健康知识及预防保健3.1 常见疾病的预防3.2 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与推广3.3 疾病的自我管理与监测4. 团队合作与沟通4.1 有效沟通与倾听技巧4.2 团队合作与协作4.3 团队建设与管理三、培训方法1. 理论学习通过专业医疗期刊、医学书籍等资料进行系统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2. 实践演练在实际工作中,集中进行医疗护理技术的演练,以提高技术水平。

3. 经验交流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专业讲座,邀请学员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工作经验。

4. 案例分析针对实际工作中的病例进行分析讨论,加深对专业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四、培训计划为了保证培训的深入有效,我们拟定了以下培训计划:培训时间:一个学期培训方式:定期课堂培训 + 现场实操 + 实习实践培训具体安排:1. 第一周1.1 医疗常识及处理方法的理论学习;1.2 医疗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培训;1.3 完成医疗常识及处理方法的理论考核。

2. 第二周2.1 护理常识及技能的理论学习;2.2 个人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实操训练;2.3 完成护理常识及技能的理论考核。

3. 第三周3.1 健康知识及预防保健的理论学习;3.2 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与推广培训;3.3 完成健康知识及预防保健的理论考核。

4. 第四周4.1 团队合作与沟通的理论学习;4.2 团队合作与协作的实践演练;4.3 完成团队合作与沟通的理论考核。

校医室培训计划

校医室培训计划

校医室培训计划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校校园医疗服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升校医室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学校医疗保健工作,制定了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的1.提升校医室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增强校医室医护人员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工作效率。

3.掌握最新的医疗知识和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三、培训内容1.基础知识培训–解剖生理学知识–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急救知识2.专业技能培训–医疗器械使用技巧–注射技术培训–伤口处理技能3.团队协作培训–案例分享讨论–医疗急救演练–情景模拟演练四、培训安排•时间:每周定期组织培训,每次2小时,持续3个月。

•地点:校医室会议室。

•培训方式:专家授课、案例分享、实际操作演练等多种形式。

五、培训考核1.理论考核:每月举行一次理论知识考核,合格方可进入下一阶段培训。

2.实操考核:培训结束时进行实际操作考核,合格者发放结业证书。

六、培训效果评估1.学员反馈:每次培训结束后,收集学员的培训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

2.医疗服务质量评估:定期对校医室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借助培训前后的比对,评估培训效果。

七、结语通过本培训计划的实施,将有利于提高校医室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健康。

希望各位学员能够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学校医疗保健工作的发展。

以上为校医室培训计划的具体内容,请各位学员认真阅读,并严格按照计划参与培训,谢谢!。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医职责1、校医具体负责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是学校领导在卫生保健工作方面的参谋和助手。

在主管校长领导下,积极开展卫生保健工作,并认真贯彻学校卫生有关文件及参加业务会议和学习。

2、积极做好学生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预防工作。

3、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经常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

做好流行病的预防、宣传工作。

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4、积极了解教学过程中的卫生问题,进行教学卫生监督,并做好评价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一、什么是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

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数为2—4天。

临床上可有急性高热,体温多在38度以上,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症状。

一般持续2—3天后减退。

二、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流感主要通过含有流感主要通过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传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也可以传播儿童、老年人及患有慢性基础病等流感高危人群极易感染流感病毒;学校和托幼机构开学伊始更容易出现暴发疫情。

三、对于流感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流感是一种很常见的传染病,而且可防可控,在流感期间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2、个人要注意用手卫生,尤其是小学生,要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脏毛巾擦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或手帕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一定要戴口罩。

3、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增减衣物。

4、尽量避免接触流感样病例患者,必须接触时,应配戴口罩。

若出现流感样症状,尽量回家休息静养或及时就医.5、学校、托幼机构等聚集人群单位每天进行晨检,发现发热病例时,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就医;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实施湿式扫除,也就是先擦后扫,减少灰尘扬起;班级有病例出现后及时进行消毒,可用过氧乙酸或“84”消毒液等对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

流感的隔离期为一周一、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夏秋季多发,以5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

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二、手足口病是怎样发生和传播的?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

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

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

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三、哪类人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人群对手足口病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

实践中发现,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及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四、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22.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4.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5.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腮腺炎预防控制措施要点1、组织制度的保障,建立健全防控手足口病的管理组织及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2、每日晨检,逐一检查儿童体温和手掌、脚掌、口腔等部位皮疹情况。

3、晨检后,儿童浸泡手、彻底洗手后入教室。

4、饭前便后要洗手。

5、上一堂手足口病预防课,让儿童熟知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和正确洗手的方法。

6、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7、开展致家长手足口病防治知识一封信活动,让儿童带回家,并请家长读给儿童听。

8、早晨和下午上课前,教室和寝室活动场所通风换气、消毒。

9、每天对儿童的玩具、餐具、毛巾等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定期晾晒被褥等。

10、每天早晚对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钮、桌椅、公共电话等用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1~2次。

及时消毒儿童粪便。

11、教职工入园上班时,首先浸泡消毒、彻底洗手。

12、进行清扫或消毒时,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手套。

清洗结束后要立即洗手。

13、家有手足口病患儿的教职工,不能上班,以免把病毒带入托幼机构。

患儿痊愈2~3周后再上班、带课。

14、晨检发现手足口病患儿,不能入托,立即去医院诊治。

不让患儿接触其他任何儿童,患儿每次大便要消毒。

痊愈2~3周后入托。

15、对缺课儿童,立即追查原因,做好登记。

16、校门口和班级门口张贴手足口病宣传画和宣传单,黑板报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17、托幼机构一个班出现2例手足口病患儿或1例重症及死亡病例的,本班儿童消毒洗手后建议停课2~3周。

并对本班所有物品及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18、在流行季节,当地有疫情发生时,避免不同托幼机构的学生或外来人员的往来或交流活动。

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 mumps)简称腮腺炎或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

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征,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

因此,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症状。

潜伏期8~30天,平均为18天。

患者大多无前驱期症状,而以耳下部肿大为首发病象,少数病例可有短暂非特异性不适(数小时至2天),可出现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倦怠、头痛、低热、结膜炎、咽炎等症状。

近10多年来我国流腮病情较前加重,表现为热程长,并发症增多,住院患儿占门诊患儿的比例也增高。

起病大多较急,有发热、寒意、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至1~2天后,腮腺即显著肿大。

发热自38~40℃不等,症状轻重也很不一致,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侧先肿胀,但也有两侧同时肿胀者;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而具坚韧感,边缘不清。

当腺体肿大明显时出现胀痛及感觉过敏,张口咀嚼及进酸性饮食时更甚。

局部皮肤紧张发亮,表面灼热,但多不红,有轻触痛。

腮腺四周的蜂窝组织也可呈水肿,可上达颞部及颧骨弓,下至颌部及颈部,胸锁乳突肌处也可被波及(偶尔水肿可出现于胸骨前),因而使面貌变形。

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

一旦患儿得了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学,以免传染给其他儿童。

对可疑患儿有接触的小朋友,应观察21天。

学生返校复课,必须要有医院诊断和康复证明。

什么是猩红热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

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

猩红热的传播与临床表现传播与流行:传染源是患者和带菌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通过被污染的书籍,生活用品,饮料及食物传播.流行特点:(1)像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一样,主要发生在寒冷季节(冬,春);(2)主要是儿童发病,但成年人也可以;(3)在托幼机构可以发生暴发流行.临床表现:猩红热有三大主要症状:发热,咽痛和皮疹.1,发热:常在38℃左右,同时伴有头痛,全身不适等.2,咽痛:患者从一开始即有明显的咽痛,并常伴咽部红肿,有时扁桃体上可有黄白色的脓性分泌物.3,皮疹:常从发病第2天开始出现,先从耳后,颈部,上胸部开始,很快波及到全身,只有口鼻周围无皮疹,形成所谓的“口周苍白圈”.4,其他:在疾病初期,舌头上有白苔,并有红肿的舌乳头,很像草莓,故又称“草莓舌”;2—3天后,白苔脱落,露出充血的舌面及肿大的舌乳头,类似杨梅,故又称“杨梅舌”.预防:1,托幼机构有猩红热流行时,对急性咽岬炎患者及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均应和猩红热患者一样进行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应严密观察,每天早晨进行咽部检查,必要时可做咽拭子培养,以便早期发现患者.2,猩红热患者最好住院隔离,在家隔离时应住单间;房间应经常通风,用品应消毒;严禁其他儿童与患者及其用品接触;护理患者的人员应戴口罩.3,有猩红热流行时,儿童应避免到公共场所活动.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染病:这类传染病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呼吸道粘膜和肺,病原体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的,多发生在冬春季节.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染率很高。

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

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

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

临床以皮肤黏膜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

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病因水痘传染性强。

病人为惟一传染源,传染期一般从皮疹出现前1-2天到疱疹完全结痂为止。

免疫缺失患者可能在整个病程中皆具有传染性。

儿童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痘,因二者病因同一。

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

也可接触污染的用物间接待染。

临床表现该病潜伏期为12-21日,平均14日。

起病急、轻、中度发热且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

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

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旁疹→症疹→脱症的演变过程,脱症后不留皮痕。

水疤期痛痒明显,若因摧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

体弱者可出现高热,约4%的成年人可发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

大多见于1~10岁的儿童,潜伏期2~3周。

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

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

约经2~3天水疱干涸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瘢痕。

皮损呈向心性分布,先自前颜部始,后见于躯干、四肢。

数目多少不定以躯干为多,次于颜面、头部,四肢较少,掌跖更少。

黏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

皮损常分批发生,因而丘疹、水疱和结痂往往同时存在,病程经过2~3周。

若患儿抵抗力低下时,皮损可进行性全身性播散,形成播散性水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