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技术研究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复合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
2 中 国 石油 天然 气 股 份 有 限公 司长 庆 油 田分 公 司第 三 采 油 厂 , 川 700 ) . 银 506 摘 要 长 庆 油 田盘 古 梁 长 6 藏 属 于低 渗透 裂 缝 性 油 藏 , 重 影 响 到 水 驱 油 波 及 效 率 。针 油 严
对 该 油 藏 地 质 特 征 和见 水 状 况 , 研制 了 预 交联 颗粒 / 驱 流 向改 变 剂/ 合 物 弱 凝 胶 复 合 深 部 调 驱 水 聚 体 系 , 中 预 交 联 颗 粒 / 驱 流 向改 变 剂 具 有 较 高 的膨 胀 率 , 挥 了深 部 调 剖 作 用 , 效 封 堵 大 裂 其 水 发 有 缝 出 水 通 道 ; 合 物 弱 凝 胶 主 要 发 挥 了 驱 油 作 用 , 效 启 动 中 小 裂 缝 中 剩 余 油 。利 用 该 调 驱 体 系 聚 有 在两井组进行了矿场应用 , 果两井组在 1 结 4和 1 月 中分 别 增 油 3 6 . 38 1O 。 5个 43 t 0 . t 5 8和 0 关 键 词 复 合 深 部 调 驱 体 系 预 交 联 颗 粒 聚 合 物 弱 凝 胶 水 驱 流 向 改 变 剂 低 渗 透 裂 缝 性 油 藏
部分 堵塞 , 地层 中微裂 缝 中油不 能流人 井 中 , 生产 井 附近大小 裂缝 由于 堵 剂 的堵 塞 作 用 , 能提 供 不
的提高 。所 以盘 古 梁 区的 开 发 中 , 要 充分 发 挥 既 裂 缝改 善渗 流能 力 的 优势 , 又要 抑 制 裂缝 水 淹 的
不 利 因素 。 为了解决 上 述难 题 , 文 所 述 研究 采 用 预 交 本 联 颗 粒/ 驱流 向改变剂/ 合物 弱凝胶 复合 深部 水 聚 调驱 体系 , 预交 联颗 粒 和 水 驱 流 向改 变 剂 发挥 了 深部 调剖 作用 , 有效封 堵大裂 缝 出水通 道 , 聚合 物 弱凝胶 主要 发挥 了驱 油 作用 , 有效 启 动 中小 裂 缝
长庆油田低渗透开发技术应用
长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1超低渗透油藏特征长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是指渗透率小于0.smD、埋深在2(X)om左右、单井产量较低(2t左右)、过去难以经济有效开发的油藏。
与已规模开发的特低渗透油藏相比,超低渗透油藏岩性更致密、孔喉更细微、应力敏感性更强、物性更差,开发难度更大。
该类储层资源潜力大,且适宜于超前注水开发。
1.1储层颗粒细小,胶结物含盆高,孔喉细微1.1.1颗拉细小超低渗透储层颗粒细小,以细砂岩为主,细砂组份平均比特低渗透储层高13%左右,粒度中值只有特低渗透储层的84%左右。
表1储层图像粒度数据对比表表2储层胶结物组分对比表1.1.2胶结物含量高超低渗透储层胶结物含量比特低渗透储层高出2%,以酸敏矿物为主,宜于注水开发。
1.1.3面孔率低,孔喉细微超低渗透储层面孔率仅为特低渗透储层的57%,中值压力是特低渗透储层的3倍。
表3不同类型储层微观特征对比表12储层物性较差,非达西渗流和压力敏感特征明显超低渗透油藏储层渗透率一般小于0.smD,非达西渗流特征明显,压敏效应强,随渗透率的降低,启动压力梯度和压力敏感系数快速上升。
1.3埋藏适中原油粘度低流动性好一般埋深1300一2soom,原油性质较好,粘度低、凝固点低,易于流动。
1.4开发初期递减大但后期稳产时间长开发初期递减大,第一年递减10%一巧%第二年后递减仅为5%一8%,具有较长的稳产期。
2超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2.2四项关键技术2.2.1产能快速预测技术超低渗透油藏开发采用大井场钻井、超前注水开发,造成油井试油、投产滞后,油层与单井产量得不到及时落实,加大了产能建设风险。
为了尽快落实油层与单井产量,以已投产油井资料为基础,筛选对产量影响敏感的电性参数,建立了产能预测模型,结合三元分析方法,编制产能预测图版,形成了超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快速产能预测评价技术。
应用低渗透油藏产能快速预测技术,建立了不同区块的产能预测图版。
应用产能快速预测图版开展随钻分析研究,实现了超前预测,及时调整,有效提高了钻井成功率,加快了产建速度。
长庆低渗透油藏油层解堵技术综述
长庆低渗透油藏油层解堵技术综述庞岁社;李花花;赵新智【摘要】长庆油田三叠系延长组储层渗透率0.96×10-3μm2-6.43×10-3μm2,粘土矿物中酸敏、水敏性物质含量较高,地层水矿化度高达119舡,部分油藏Ba2+含量1200~2400mg/L。
因储层孔隙喉道细小,注水开发中因粘土颗粒运移,原油乳化液、结蜡、结垢所导致的油层堵塞十分严重。
几十年来,油田不断深入研究并大规模实施了多种形式的油层酸处理、油层清防垢、油层压裂等解堵技术。
在所统计的151口油井酸处理施工中,平均单井增油量由早期的142t上升到近期的391t,在所统计的48口油井清防垢施工中,低渗透层油井平均单井增油量由早期的321t上升到近期的338t,在所统计的92口油井压裂施工中,平均单井增油量由早期的112t上升到近期的161t。
最近研制的油层综合解堵体系,又将单井增油量进一步提高到944t。
相比之下,综合解堵、酸处理和清防垢的解堵效果优于油层压裂。
将油层挤注防垢剂工艺与油层压裂工艺或油层酸处理工艺组合作业,可大幅度提高油层解堵效果。
%The permeability of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Changqing oilfield is 0.96×10-3μm2-6.43×10-3μm2.The formations have been choked by clay micrograins,wax,scales and emulsions. Three operation methods, such as the integration of operation by squeezing scale inhibitor and by squeezing scale remover, the operation by acidizing and the operation by fracturing, are used to formation choking solve.In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increasing the pro- duction for 151 producers by acidizing, the production increased to391t/per producer. For 48 producers by squeezing scale inhibitor and by squeezing scale remover, the production in- creased to 338t/per producer.For 92 producers by fracturing, the production increased to 161t/per producer. The effect of acidizing and scale controlling i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of fracturing. Recently,the choking solve tests are operated by squeezing the multifunction choking solve agent. It is shown that the production increased to 944t/per producer. Besides the integration of operation by fracturing and by squeezing scale inhibitor, the integration of operation by fracturing and by acidizing and the integration of operation by squeezing scale inhibitor and by squeezing scale remover are used to formation choking solve tests. The re- sult showed that the effect of the integration of operation by fracturing and by squeezing scale inhibitor i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of other two methods.【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年(卷),期】2012(031)007【总页数】7页(P1-6,13)【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油层堵塞;油层解堵;现场应用;效果【作者】庞岁社;李花花;赵新智【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8;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8;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输油处,甘肃庆阳745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9长庆油区低渗透砂岩油藏主要有安塞油田、靖安油田、西峰油田、华池油田部分油藏、姬塬油田。
对低渗透油田井压裂工艺浅析
对低渗透油田井压裂工艺技术浅析编写:韩庆高芳清单位:长庆石油勘探局井下技术作业处二 0 0七年六月对低渗透油田井压裂工艺技术浅析韩庆高芳清(长庆石油勘探局技术作业处甘肃庆阳745113)摘要本文通过对低渗透油层压裂工艺技术的总结分析,比较好的采取措施通过压裂(酸化)改善地层渗透性,增强油层近井地带的渗流能力,提高油井产能。
主题词低渗透水力压裂工艺技术前言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储层属典型低压、低产、低渗储层,其特殊的成藏条件使储层一般不经过措施改造是没有产能的,压裂(酸化)作为提高储层产能的最有效手段已经成功应用于油气田的勘探开发。
长庆油田是以陆相河流及三角洲沉积为主形成的以细中石英砂岩为主的多层系储层形成的油气田。
储层非均质性强,平均孔隙度3~10%左右不等;渗透率0. 1~10×10-3um;泥质含量占储层岩石总量的3~10%,呈中弱水敏性。
储层压力系数普遍小于0.97Mpa/100m。
油气储集空间以孔喉为主。
经过三十年的勘探开发、实践与总结,在鄂尔多斯盆地内对低渗透油田井基本上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压裂(酸化)改造增产工艺技术,同时在新技术领域,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和技术。
一、分层压裂技术压裂施工中目的层有多层时如果采取笼统压裂技术,往往只能压开其中一个层或某几个层,达不到彻底改造的目的。
分层压裂技术可分为采取投球封逐层压裂方法、封隔器封堵逐层压裂方法以及取流分层压裂方法完成井压裂。
1、投球分层压裂投球分层压裂技术适用于间隔小、油气井段跨度大(一般大于50 m)、层间岩性、特性差异大,不能用封隔器分卡的已射孔的多个油层进行压裂。
当一个压裂层段内有多个已按常规射孔的压裂目的层时,在第一个目的层(破裂压力最低的层)被压开后,绝大部分压裂液都将被已压开层吸收,井底压力很难上升到第二个目的层破裂的水平,通常一层施工只能压开一个目的层。
投球施工的顶替液,将堵球携入井内,堵球依靠孔眼处的液体分流速度所产生的对堵球的拖力,使堵球携入井内,堵球靠孔眼处的液体进入其它未压开层。
长庆局压裂技术汇报
长庆在安塞长6油藏开展了完成了八口水平井14层次的分
段压裂改造,已基本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点的水平井分段
试油压裂工艺技术。
技术关键及取得的 主要成果:
(1)裂缝数目与造缝 点的优化技术
产量 (m3/d)
60
55
50
n=2
45 40
n=3
35
n=4
30
n=5
25
20
15
10
5
0
0
12
24
36
48
60
生产时间(d)
液、测压求产、注保护液、开采生 产等各种工艺间的转换,利于气层 保护,并大大降低建井费用。 工作压差:静压最大值70MPa; 工作温度:油浸最大值150℃; 最大外径:Φ146mm。 最长年限:封隔器及密封系统10年。
中国 . 西安
一、长庆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改造现状概述
低渗透油气藏试油试气技术
1、低渗透油藏试井综合解释技术
(m) 10-3μm2 (m3) (m3) (t/d) (t/d) 油(t/d) 18.6 1.98 12.0 18.0 1.34 2.73 1.39
17.3 19.5 14.0 27.3 1.41 4.33 2.92 16.3 2.2 16.6 33.5 1.3 3.2 1.9 13.47 2.84 30.1 17.9 2.64 5.18 2.56
中国 . 西安
二、长庆低渗透油气藏压裂酸化改造特色技术
安塞油田整体压裂达到的技术指标:
压裂加砂量20m3左右, 砂比35—40%, 排量1400—1800 l/min;
压裂综合成本下降了约30%; 平均单井压后初期产油4—5t/d; 专家组对安塞油田王窑区开发5年所作的后评估认为, 结合注水补充地层能量,平均日产油达到3.19t,稳产见效 井日产油提高到4t,部分井达到5t。采收率由自然能量开发 的8%可提高到20%。
长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开发地面设计探讨
石油工程建设2010年4月长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开发地面设计探讨!!!!!!!!!!!!!!!!!!!!!!!!!!!!!!!!!!!!!!!!"!!!!!"!!!!!!!!!!!!!!!!!!!!!!!!!!!!!!!!!!!!!!!!"!!!!!"张箭啸,夏政,穆冬玲,郭志强,商永滨(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18)摘要:长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地面工程设计针对黄土高原复杂地形特点以及大规模滚动建产和快速建设需要,根据地质开发特点、原油物性和管理需求,应用了大丛式井布井和井站一体的小站布局模式,功图计量、树枝状不加热集输、油气混输二级布站的油气集输工艺,供注水一体化的水源直供、小站增压注水工艺,流沙连续过滤、反洗的水处理工艺等,优化简化了地面系统,同时推行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实现了地面建设投资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超低渗透油藏;优化;简化;数字化;投资控制中图分类号:TE3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206(2010)02-0080-061长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开发概况长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系指渗透率小于1mD 、单井配产2t /d 左右的油藏,其显著特点是分布广、储量大、埋藏深、产量低,较常规产能开发区块(平均配产4~5t /d ),万吨产建的油水井数几乎翻倍,建设工程量大,开发成本较高。
在超低渗透油藏开发中,推行勘探开发一体化、快速建产、规模开发、滚动建产、超前注水开发模式。
2007年在沿25、庄9、白155等井区进行了超低渗透油藏先导性试验开发,2008年随即进行大规模开发,截止目前已建成产能385万t/a ,建井6300余口。
油田超低渗透油藏平均井深2200m ,井网形式一般为菱形反九点注采井网,井网密度为10~12.5口/km 2,单井平均配产2~2.3t/d ,采用超前注水开发,超前注水时间为95~105d ,注水井配注量20~25m 3/d ,最大注水压力:20.8MPa (长6)、24MPa (长8)。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注采系统调整技术研究
尺 :
。
。
Q ・ 警
其 中 :K 径=K K +
(
尺( )1 )
() 3
A
当裂缝性油藏注水方式由反九点转为沿裂缝注水
向裂缝两侧驱油的线状注水后 ,渗流形式变为平面平
收 稿 日期 :20 -0 05 1一0
际 ,研 究 认为有 以下 认识 :
( )储层渗 透率越低 、裂缝越 发育 ,油水井 数 1
比应越 大 。
由式 ( )和式 ( )可 见,吸水指数与采液指 7 8 数均与储层渗透率和裂缝发育程度有关 。对于低渗透 油藏注水压力高,在注水井附近天然裂缝和人工压裂 缝张开程度大 ,注水井吸水指数高,而油井由于井底
K —— 水相 相对渗 透率 ,无 因次 ; S ——含 水饱 和度 ,小 数 ;
m—一 油水 流度 比,无 因次 ;
— —
驱替 压 差 ,MP ; a
—
—
供 给半 径 。n; l 采 液指 数 ,i / MP ; n d・ a
井 半 径 。i。 n
—
—
—
—
根据上述计算油水井数比公式 ,结合矿场开采实
l ~ ——原 油粘 度 ,m a・ ; ——有 效厚 O m ; P s 度 ,m;R 、尺 ——供 给 半 径 和 井 径 ,m;P 、
p— — 注 水 井 、油 井 流 动 压 力 M a 平、A —— f P ;A 傩
启动压力 梯度,M am;卜 P/
长度 ,m。
注水波 及体积 。
2 裂缝性 低 渗 透 油藏 注 采 系统 调整 理 论探讨
2 1 反九点注水转线状注水渗流特点 . 砂岩油藏反九点注水渗流形式为平面径向流 , 其 低渗透油藏油井产量公式为’
裂缝油藏深部调驱技术研究
初 期裂 缝 非 常 发 育 ,裂 缝 储 集 层 占 比 达 3 . 。 46 采 取大 规模 的重复 调剖 堵水措施 ,裂缝水 窜通道 得 到有效 封堵 ,裂缝储 层 比例不 断下 降 ,双 重介质储
层 占比增加 ,天然 裂缝 的封堵 在试井 上表 现 为裂 缝 型储层模 型 向双重介 质转 化 。T 油 田现阶段 的渗 流 介 质分 布较前 期有 较大 差异 ,各 小层 注水 井 的注 入 压力 明显上 升 。
1 8
油 气 田地 面 工 程 第 2 7卷 第 1 1期 ( 0 8 1 ) 2 0 . 1
裂缝 油 藏 深 部 调 驱 技 术研 究
鞠 洪文 吴涛 高成 武 赵 玉 炜。 张 力
( .长庆 油 田采 油三 厂 ;2 1 .新 疆石 油管理 局采 油工 艺研究 院 ;
3 .中 国石 油 吐哈油 田分公 司工 程 院新 技术研 发 中心 ; .长庆 油 田采 油二 厂) 4
发 现 ,注 入 水 驱 油 过 程 中 有 两 个 推 进 速 度 ,一 个 是 裂 缝 或 大 孔 道 中 部 水 驱 油 的 推 进 速 度 ,另 一 个
注入 压力 普遍 升高 ,平均 上升 1 5MP ,证 明近井 . a
地带 裂缝 得到有 效封 堵 ,剖面 吸水状况 得 到明显改
( )调 驱剂选 择 。根据试 验 区的地层 温度 和地 1
层水 矿化 度 ,选 择不 同强度 的冻 胶体 系形 成组 合调 剖剂 ,弱冻 胶用 于封堵 远井 地带 的高渗 透层 ,强冻
胶用 于封堵 近井 地带 的高渗 透层 。还适 当加入 高强 度颗 粒型堵 剂 以增加封 堵强 度 ,保证注水 井 注入压 力升 高控制 在 1 5 . a 围 。 . ~2 5MP 范 ( )现场实 施 。选 择 了 T 2 3层 控 水稳 油 试验 区
长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体积压裂技术研究与试验
优 化 选择 雄腹 人
中图 分 类 号 : E T S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8 9 5 (0 ) — 0 0 0 1 0 — 2 X2 1 09 0 5 — 2 2
摘要 : 长庆油 田超低渗透油藏是指油层平均渗透率为(.— . 1 - 1 2的油藏 , 鄂 尔多斯盆地分布 广泛 , O1 1 )X 0 3 m 0 * 在 储量 资源
减快 ,储层非达 四渗流特征 明 , 启动压 力梯度大 , 从而影响单 储 层 转 化 . 层 的 渗 透 率 已经 达 到 T 03 03n2 储 . Ll、目前 压 裂 r 艺 1  ̄ "产世 , H渗透率越低 . 油井产量降低 幅度越大 非均质性对驱 已经不能适应超低渗透油藏 开发的需要 .为 _ r 解决新 投油井单
参考文献 : [ 催旺来. 1 ] 政府海洋管理研究 [] M. 北京 : 海洋 出版社 ,0 9 20 [《 2 浙江省 舟山市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 ( 0 6 2 2 ). ] 2 0 — 00 }舟山市
人 民政府 .0 0 2 1 3 适度控制 围垦指标 、 『 俞树彪. 3 1 舟山群岛新 区推进 海洋 生态文明建设 的战略思考 填海造地 、围海造 田曾为国家经济 的发展作 出了很大 的贡 J未来与发展 ,0 2 1 . 】 2 1() 献 .但大 面积的填海 围垦给海 洋 自然生态带来毁 灭性的破坏也 [. [ 俞燕 . 于舟 山海 洋生 态文 明的若 干思考 [ _ 4 】 关 J 商业文 化 , 】 是不争 的事实 舟山市沿海滩涂 资源丰富. 滩涂围垦是缓解土地 资源 紧缺的重要手段 未来几 年舟 山市 围填海规模 将达 到 10 2 1 ( ) 0 0 2 1.
长庆油田挑战低渗透,实现低品位油田开发利用的重大突破
长庆油田:挑战低渗透,实现低品位油田开发利用的重大突破长庆油田所处的鄂尔多斯盆地,面积2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陆上沉积盆地。
早在北宋时期,就在这里发现了石油,可以说,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源地。
然而,长期以来,这里的石油开发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直到1994年,一年的原油产量才区区196吨。
近10年来,中石油旗下的长庆油田,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深入开展地质综合研究,积极探索先进适用的勘探技术,强化勘探项目管理,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积极向低渗透油藏挑战,并在低渗透油藏勘探和开发方面取得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突破,原油产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近年来已成为中石油集团公司增储上产速度最快的油区。
近五年来长庆油田实际新增探明、控制、预测三级石油地质含量均超过亿吨,石油含量替换率高达到2.94~3.65。
2001年长庆油田原油产量突破500万吨大关以后,年均递增100万吨以上,2005年产量达到940万吨,比上年增加129万吨,增幅高达15.9%。
2006年,长庆油田原油产量已经突破1000万吨大关,成为全国第七个千万吨级的大油田。
低渗透油藏勘探的三次重大突破由于侏罗系延安组古地貌油藏分布范围小、储量规模有限,三叠系延长组受低渗透因素的困扰,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大的发展。
面对严峻的勘探开发形势,长庆油田勘探系统的员工在冷静分析过去石油勘探历程的同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将勘探工作不断向新的领域、新的层系进军,先后在志靖-安塞三角洲、陇东长8油层和姬塬地区长4+5油层获得三次重大突破,为原油产量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开发系统则不断向低渗透极限挑战,成功地开发了特低渗安塞、靖安和西峰大油田,实现了原油产量跨越式发展。
应用新理论。
陕北石油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先后发现了七亿吨级的安塞-靖安大油田。
1983年,塞1、5、6井在延长组均获工业油流,其中塞1井获日产近60吨的高产油流,评价勘探后提交石油探明地质储量1.0561亿吨,找到了盆地内第一个亿吨级油田,同时也证实了三叠系延长组具备形成大型岩性油藏的有利条件。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技术及应用
中 图分 类 号 : 3 8 TE 4
低 渗透 储层 是我 国陆 相沉 积盆 地 中的重要 类 型 , 目前 已探 明储量 的 1 3以上 , 占 / 随着各 盆地勘 探程度 的不 断提 高 , 此类 储 量还将 逐年 增 大.这种储 层 岩 石致 密 , 性 程 度大 , 构 造应 力 作 用 下容 易 形成 裂缝 脆 在
成 为油气 的主要 渗流 通道 , 控制 渗 流特性 , 而使 其 开发 具 有 特殊 的难 度_ .此 类 油 藏 注水后 , 从 _ 】 ] 高低 渗透 区的吸水 指数差 异很 大 , 裂缝 的渗 透率高 , 入水很 容 易沿 裂 缝 窜流 , 注 导致 沿 裂 缝方 向上 的采 油 井过 早 水 淹 , 中低 渗透 区油 层 的动用 程度 很差 , 而 甚至 没有 动用 .即使动 用 , 程度 也不 均衡 , 导致 油 田含 水率 上 其 并
地 开发这 类油 田, 我 国石 油工业 的持 续稳 定发 展具 有战 略意 义_ . 对 _ 2 ]
大 庆肇州 油 田州 1 3合作 开发 区州 1 4断块 北部 属于低 渗透 裂缝 性 油藏 , 注水 开发 过程 中水淹 速度 6 在
快, 水驱 油波及 效率 低 , 油 控水技 术难 度 大.对 此 , 据 现场 实 际情 况 , 者 进 行 了室 内调 剖 体 系评 价 , 稳 根 笔 并 以该 断块 的州 3 —2 0 8注水 井 和该井 周 围 4口生产 井 ( 3 —2 州 2 8井 、 1 4井 、 3 —2 州 6 州 0 6井 、 3 —3 州 2 0 井) 为例 , 分析 调剖 体 系矿场应 用效 果 .
升速 度快 , 开发 不久 油井 就进 入高 含水 阶段 ; 油井 注水 见效 及水 淹特征 的方 向性 明显 , 注水 井注入 压力 低 ,
低渗透油藏滑溜水压裂工艺技术探讨及效果评价
低渗透油藏滑溜水压裂工艺技术探讨及效果评价摘要:随着长庆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的不断进行,常规压裂已经不能满足多段厚层低渗透致密储层的改造需要,低渗透油藏改造中出现压裂液返排低、单井产量低、投产后产能下降等问题。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储层;滑溜水;压裂工艺技术;效果评价一、前言长庆油田大多数多段厚层低渗透致密储层通过压裂改造后,才能获得工业油流。
但是,常规压裂液成本较高,并对储层造成一定的伤害。
而滑溜水压裂技术成本低,更能有效的改造多段厚度较大的低渗透致密储层。
二、滑溜水压裂改造储层的适应性分析(一)低渗透致密储层造长缝、网缝的需要对于长庆油田低渗透致密油藏而言,由于储层基质的低渗特性,支撑裂缝对油藏内部的整个渗流机理起着决定性的改变作用。
足够的水力裂缝长度可形成较大的泄油面积,从而显著地提高单井产能和采收率。
(二)前期加砂规模小,稳产期短长庆油田低渗透致密油藏,前期单层加砂量绝大部分在20-30m3之间,少数井规模达40m3,改造后支撑裂缝半径较小。
(三)纵向储层厚度大,横向砂体展布好长庆油田低渗透致密储层砂体空间展布范围大,砂体的延伸长度较大,且底水边水不发育。
针对这类“厚大型”油层,大型压裂可以更好地改造储层,从而提高单井产量、延长单井稳产效果,提高油藏整体开发效益的目的。
三、滑溜水压裂现场试验实例分析现介绍1口试验井的滑溜水压裂试验情况。
实例:一口由小型滑溜水压裂完成的预探井。
压裂共使用了滑溜水510.0m3,活性水60.0m3和40/60目陶粒31.4m3。
首先进行活性水测试压裂;其次,进行了滑溜水测试压裂,主压裂施工排量6000L/min,砂比8.4%,用滑溜水间歇注入40/60目陶粒31.4 m3(图1所示)。
该井从加砂压裂阶段净压力分析及压前、压后偶极子声波结果来看,该井压裂改造良好,被改造层位已经打开、压裂缝主要在油层段发育,改造效果良好。
综合分析认为,达到了储层改造增产的目的。
四、滑溜水压裂效果评价(一)滑溜水压裂整体改造效果评价截止2011年11月26日,长庆油田低渗透致密油藏滑溜水压裂规模逐步加大,并逐步形成了以“大型混合滑溜水压裂”为特色的混合水压裂工艺技术体系,最大程度的改造储层,形成水力裂缝,大大的改善了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增产效果明显。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调整及有效缝长研究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 年第 19 期
Ξ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调整及有效缝长研究
马 宁
(1.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 黑龙江 大庆 163314 )
摘 要: 根据 S 油藏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储层中裂缝分布规律与注水开发动态特征 , 在开展低渗透储 层有效驱动体系、 裂缝基质系统渗流特征、 裂缝储层水驱油特点、 裂缝储层渗吸法采油理论机理等低渗 透油藏开发调整理论的基础上 , 深入研究了以提高有效动用为核心的裂缝性油层反九点井网转线状注 水调整、 井网调整, 并对裂缝有效缝长进行计算 , 应用这些技术指导了注水开发调整 , 为提高和改善开 发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裂缝; 注水; 开发调整; 注采系统 S 油藏类型主要为断层岩性和构造岩性复合油 藏。储层主要为河流相沉积的窄条带和断续条带砂 体, 区块平均空气渗透率在 0. 1~ 10. 5× 10- 3 Λ m2 之 间, 大多储层发育不同程度的天然裂缝。 根据各区块 渗透率和裂缝发育程度存在裂缝发育低渗透储层、 裂缝发育特低渗透储层、 裂缝发育差特低渗透储层 和裂缝不发育特低渗透储层。初期主要采用 500m × 180m 反九点法注水井网 , 裂 缝发育储层注水开发 平面矛盾突出 , 含水上升快、 产量下降快; 裂缝不发 育储层油井见效差或不见效。 油藏有效动用程度低, 采油速度低, 开发效果差 , 需要进行开发调整。 为此, 开展了注水开发调整技术研究。 1 注水开发调整理论探讨 为了探索渗流特点及 其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 响〔1〕 , 依据低渗透油藏非达西理论, 结合开发实际, 探讨了注水开发调整理论。 1. 1 低渗透储层有效驱动体系 1. 1. 1 储层各向渗透率分布 一般情况下储层渗透 率为一个对称的二阶张 量〔2〕 , 若裂缝为主渗流方 向, 则某一方向渗透率与 主渗透率之间有如下关系: 2 2 k Η = k x cos Α+ k y s in Α
长庆油田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技术研究
长庆油田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技术研究对长庆油田具有低渗透特征的裂缝储层进行储层物性与非均质性的分析,进行相应的聚合物调剖剂优选实验。
选取水解聚丙烯酰胺作为聚合物,同时配以交联剂与促进剂的优选配方。
利用动态研究与静态分析结合的研究手段,对长庆油田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的成胶时间、成胶强度、抗温性质等参数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使用弱凝胶调剖剂可以获得更为合理的成胶强度、成胶时间,同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可以做到对不同低渗储层进行有效的封堵。
另外能够合理的调整吸水剖面,能够满足长庆油田各油藏的调剖要求。
标签:长庆油田;油气开发;低渗透;提高采收率;调剖油藏开发中用到的调剖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注水井调剖到现在的油田区块调剖,通过使用油藏工程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将调剖技术发展到油藏深部位调剖,增强了水驱开采的工作效率,同时长庆油田的调剖技术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
故此,开展长庆油田低渗裂缝性油藏调剖技术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相关研究可以提高长庆油田水驱开发效率,提高油田采收率,实现老油田的稳产。
另外通过进行相关的调剖实验,对长庆油田低渗透裂缝储层的调剖剂进行相关研究,并应用到水井调剖的工作中能够实现对产量的控制与增加,同时减少的油井的产水率,进一步调高注水效率,增加注水躯体的效率。
为老油田实现生产目标提供必要的保障。
1 室内试验1.1 实验方法将长庆油田联合站收集的污水配置浓度为四千毫克每升的水解聚丙烯酰胺聚合物母液以及质量分数为百分之一的交联剂母液和百分之一浓度的促进剂母液备用。
再根据合理的比配将两者进行混合,在搅拌的同时加入交联剂母液,共同搅拌直到交联剂均匀分散在溶液中。
依次循环操作,将各种不同的水解聚丙烯酰胺聚合物母液、交联剂和促进剂混合。
可以得到不同浓度的弱凝胶调剖剂,把这些调剖剂用不同的密闭瓶子装起来,进行密闭处理后放入五百摄氏度恒温干燥箱,利用粘度计对他们的粘度变化进行相应的监测。
1.1.2 HPAM 浓度优先HPAM 的使用量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对其进行浓度选择时要进行合理的分析。
长庆低渗透储层安全环保石油压裂技术
长庆低渗透储层安全环保石油压裂技术【摘要】长庆油田以低渗、低压、低产为特点,本文分析在当地使用的渗透储层的石油压裂技术,同时也介绍安全环保的石油压裂技术。
【关键词】长庆低渗透领导安全环保石油压裂技术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庆油田主要开发层系为三叠系延长组和穆罗系延安组油层,延长组油层平均渗透率小于3×10-3μm3,得[寻组业岐不明无法糁透率为10×10-3μm3,该地的油田特点是低渗、低压、低产,属于低渗油田和特低渗油田,无法自然产能,若需要开采石油,需要进行压裂改造投产。
挑战“低渗透储存极限安全环保”是长庆石油努力实现的方向,目前通过不懈的努力,长庆石油在低涌透储存极限安全环保等各方法均作出突出成果,也解决了复杂地貌、臻密储层、低品位油气藏三大世界性难体。
1 压裂技术的概念压裂技术是指在采油或者采气的过程当中,利用水力的作用,把油水层形成裂缝,该种技术也可称为水力压裂。
油气层的压裂工艺,一般使用压裂车,它的过程是把高压大排量子力学,又有一定粘度的液体挤入油层,把油层压出裂缝之后,加入如石英砂等一类支撑剂充填进裂缝,提高油气层的渗透能力,以增加油井田的产油量。
目前常用的压裂液有水基压裂液、乳状压裂液、油基压裂液、泡沫压裂液、酸基压裂液等类型。
压裂选井的基本原则有:油气层受污染或者堵塞较大的井;注不进去水或注水不见效的井。
2 低渗透油田压裂技术对长庆这种低渗、特低渗的油田开发区中,压裂技术是提高油气产量、可采储量的关键技术,长期以来,长庆的低渗油田开发中,一直以提高单井产量的开发效益为目标,在多年研究与矿场试验为基础,形成了从压裂地质研究、室内试验、压裂液支撑剂优化、优化设计实施、压裂实时监测控制、压完评估完备的增产措施技术模式,同时也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
长庆的压裂技术从单项压裂技术发展为一系列整体压裂技术。
目前,通过引进、集成创新、发展、重点攻关的技术有直井分层压裂技术、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
长庆低渗透油田增产改造技术
1.59 41.54 1.1 51.6
1.29 61.7
1.62 50.9
平均(24)
0.5
1.5
10.9
3.2
10.4
3.8
1.8
43.7
3.1
1.6
39.3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技术研究院
缝内转向压裂工艺技术
(三)多裂缝压裂工艺技术
1、技术背景
超低渗储层岩性致密,原油流动困难,单井产量低下。虽然 储层微裂缝较发育,但尺寸微小,不能成为油流通道,压裂过程 如何实现对微裂缝的改造和利用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技术研究院
缝内转向压裂工艺技术
(二)油田新井缝内转向压裂技术
1、技术背景
近几年来,长庆油田每年总有5<%的新井投产后达不到工
业投产产量要求,甚至有部分新井压后不产油,试油产液量也
很低(小于4m3/d),与周围邻井相比产量明显偏低。
油田新井低产原因
(1)储层砂体局部变化剧烈,储层平面物性和含油性差异大,压裂 裂缝可能伸入致密或低含油区域,造成油井低产或不产油。 (2)储层微裂缝发育贯穿砂岩和泥岩层,造成投产压裂时人工裂缝
570.7 192318 385.7 26997 538.86 219315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技术研究院
缝内转向压裂工艺技术
2009年重复压裂:11口,日增油1.0t,累计增油1525t。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井号 西31-34 剖39-7 董73-55 剖7-5 董73-54 华201-11 西31-30 西33-32 西28-24 西232 西27-23 区块名 白马中 华152 董志 华152 董志 华201 白马中 白马中 白马中 庄19 白马中 措施层 位 长8 长3 长8 长3 长8 Y8 长8 长8 长8 长8 长8 3.65 1.92 1.44 0.97 措施前 日产 液 2.75 0.97 0.64 1.25 0.60 6.05 日产 油 0.95 0.06 0.36 0.39 0.45 1.15 暂关 1.81 0.00 0.39 0.00 41.6 100 67.9 100 含水 59.3 93.0 33.6 63.0 11.4 77.6 目前(09.12) 日产 液 4.24 0.95 1.79 2.44 1.43 19.4 1.86 2.88 4.8 1.92 6.79 日产 油 1.42 0.1 1.35 0.96 1.04 4.54 0.67 1.57 0.89 1.17 2.29 含水 60.7 88.1 10.5 53.9 13.3 72.4 57.8 36 78.3 28.6 60.4 有效 天数 269 255 209 181 165 140 149 37 72 70 68 日增 油量 (t) 0.47 0.9 0.99 0.57 0.59 3.39 0.67 0 0.89 0.78 2.29 累增 油量 (t) 231 239 168 79 108 305 137 1 54 62 140 备注
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调整
低渗透油藏一般非均质性比较强,存在大量人工和天然裂缝, 开发难度较大,普遍暴露出的问题为:
1.水驱动用程度不高;
2.油井见水过早; 3.油井动液面较低,井底流压过小,提液困难; 4.采油速度递减过快。 为了探讨改善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本文针对低渗透油藏最
常用的九点井网。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注采井网转换和井网加密
通过对比同期采出程度可以看出,井网加密方案优于井网转换
调整方案,前者采出程度高出后者2个百分点,即增加油量98200t。
假设钻井和铺设管线成本为500万元每口,原油3000元0 /t,忽略井 网转换调整费用(即认为两方案年操作成本持平),则5年后井网加
密方案比井网转换调整方案增
加收益近25000万元,因此井网加密方案为该区块最优调整方案。
调整方案设计
2.1 井网调整方案
针对该区块菱形反九点井网由于井距与井排之比过大,造成注水无 法波及到长对角线的角井的实际,为提高注水波及系数和加大注水强度, 考虑到该区裂缝走向、主渗流方向和注采井距等诸多因素,将15 口角井 转注,并对转注井进行相应调层,构成交错排状注水。 为研究转换注水井网的可行性及确定合理的转注时机,共设计5 个方 案(表1)。
(1)改变了储集层裂缝的流线方向,扩大了注水井排两侧注入水波及体 积。 (2)提高了水驱控制程度。试验区井网调整后,采注井数比由原来的2.8 变为1.1,油水井连通方向由97个增加到126个。对水井和转注井调层 后,水驱控制程度由56.9增大到75%。
(3)调整了压力场变化。裂缝上高含水井转注
后,地层压力分布均衡,区块平均压力回升。相同采 液量情况下生产井底流压由2.3Mpa 上升到4.0Mpa,因而解决了地层
进行可行性研究,并通过对比方案预测指标得出其最优的转换时 机。
长庆油田特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井调堵压裂技术
长庆油田特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井调堵压裂技术达引朋;李建辉;王飞;黄婷;薛小佳;余金柱【期刊名称】《石油钻探技术》【年(卷),期】2022(50)3【摘要】长庆油田特低渗透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后受储层高渗带影响,常规重复压裂存在含水率上升、增产幅度低等问题。
为解决该问题,根据典型油藏长期注采开发实际,采用油藏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结合加密井生产资料,研究了中高含水油井调堵压裂增产机理,分析了不同调堵压裂参数对油井重复改造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前置调堵控含水、动态多级暂堵压裂提单产”的重复压裂技术思路。
通过室内试验,研发了PEG-1凝胶,凝胶主剂质量分数为5%~10%时,可保持较高水平的凝胶强度;优化注入排量为1.5 m^(3)/min,注入量为300~600 m^(3),可在裂缝深部40~80 m 处封堵高渗条带;优化动态多级暂堵压裂技术,缝内净压力提高到5.0 MPa以上,实现了压裂裂缝由低应力区向高应力区扩展,以动用侧向剩余油。
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实施调堵压裂后单井日产油量平均增加1.07 t,含水率降低9.0百分点,实现了中高含水井重复压裂“增油控水”的目的。
该调堵压裂技术为长庆油田特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井重复改造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总页数】6页(P74-79)【作者】达引朋;李建辉;王飞;黄婷;薛小佳;余金柱【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1【相关文献】1.大型压裂技术在特低渗透薄互层油藏的应用--以梁家楼油田梁112块为例2.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暂堵转向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3.聚合物滞留率对特低渗透非均质油藏调堵效果的影响——以长庆西峰油田某边底水天然能量开发油藏为例4.腰英台油田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5.宽带压裂技术在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井的应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特低渗透油藏开发压裂技术_赵惊蛰
文章编号:1000-0747(2002)05-0093-03特低渗透油藏开发压裂技术赵惊蛰,李书恒,屈雪峰,刘莉莉(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摘要:介绍靖安油田长6油藏开发地质特征和开发压裂试验区的试验方案优化设计,重点分析开发压裂实施效果,讨论开发压裂技术对特低渗透油藏开发的适应性与可行性。
认为对于非均质性较强的特低渗透油藏,实施开发压裂有利于实现井网与人工裂缝的合理匹配,既可保证单井控制足够的经济可采储量,又能充分满足特低渗透油层加大压裂规模的要求,并易于在压裂缝的侧向建立有效压力驱替系统,提高油藏的注水波及系数及最终采收率。
开发压裂技术在特低渗透油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图3表4参4(赵惊蛰摘)关键词:特低渗透油藏;开发压裂;矩形井网;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T E537.2 文献标识码:A九五 期间,长庆油田针对特低渗透油田的地质特点及生产特征[1]提出开发压裂技术,以优化匹配井网系统、裂缝系统与压力系统为目标,开展多项相关专题研究,在靖安油田五里湾一区进行的开发压裂技术试验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
1试验区地质特征靖安油田五里湾一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段的新红鼻褶带。
试验区长62主力油层是志靖三角洲五里湾朵状体的一部分,渗透层平均厚17.8m,油层厚12.4m,以近北东向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相复合砂体为主,岩性主要为中 细粒的岩屑质长石砂岩,孔隙度为12.2%,空气渗透率为1.27 10-3 m2,油、水相等渗点处的含水饱和度为51%,相对渗透率为13.4%,束缚水饱和度(35.6%)下的油相渗透率为0.26 10-3 m2,残余油饱和度(38.6%)下的水相渗透率为0.182 10-3 m2,平均无水采油期驱油效率24.8%,含水98%时水驱油效率41.2%,最终水驱油效率48.9%。
属中孔特低渗储集层。
露头及岩心观察证实,长62油层的成岩缝和构造缝较发育(裂缝线密度为0.2~0.6条/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庆油田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技术研究
作者:齐海钧
来源:《石油研究》2019年第01期
摘要:对长庆油田具有低渗透特征的裂缝储层进行储层物性与非均质性的分析,进行相应的聚合物调剖剂优选实验。
选取水解聚丙烯酰胺作为聚合物,同时配以交联剂与促进剂的优选配方。
利用动态研究与静态分析结合的研究手段,对长庆油田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的成胶时间、成胶强度、抗温性质等参数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使用弱凝胶调剖剂可以获得更为合理的成胶强度、成胶时间,同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可以做到对不同低渗储层进行有效的封堵。
另外能够合理的调整吸水剖面,能够满足长庆油田各油藏的调剖要求。
关键词:长庆油田;油气开发;低渗透;提高采收率;调剖
油藏开发中用到的调剖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注水井调剖到现在的油田区块调剖,通过使用油藏工程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将调剖技术发展到油藏深部位调剖,增强了水驱开采的工作效率,同时长庆油田的调剖技术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
故此,开展长庆油田低渗裂缝性油藏调剖技术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相关研究可以提高长庆油田水驱开发效率,提高油田采收率,实现老油田的稳产。
另外通过进行相关的调剖实验,对长庆油田低渗透裂缝储层的调剖剂进行相关研究,并应用到水井调剖的工作中能够实现对产量的控制与增加,同时减少的油井的产水率,进一步调高注水效率,增加注水躯体的效率。
为老油田实现生产目标提供必要的保障。
1 室内试验
1.1 实验方法
将长庆油田联合站收集的污水配置浓度为四千毫克每升的水解聚丙烯酰胺聚合物母液以及质量分数为百分之一的交联剂母液和百分之一浓度的促进剂母液备用。
再根据合理的比配将两者进行混合,在搅拌的同时加入交联剂母液,共同搅拌直到交联剂均匀分散在溶液中。
依次循环操作,将各种不同的水解聚丙烯酰胺聚合物母液、交联剂和促进剂混合。
可以得到不同浓度的弱凝胶调剖剂,把这些调剖剂用不同的密闭瓶子装起来,进行密闭处理后放入五百摄氏度恒温干燥箱,利用粘度计对他们的粘度变化进行相应的监测。
1.1.2 HPAM 浓度优先
HPAM 的使用量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对其进行浓度选择时要进行合理的分析。
作为影响凝胶的强度的关键参数,HPAM 的浓度十分重要。
在本次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对 HPAM 的浓度进行调整,使其保持在 JL-A 与 CJ-B 的浓度不变的条件下,对其浓度对调剖体系成胶强度影响
的特征进行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加大聚合物的浓度,凝胶溶液的成胶时间得到了进一步的缩短。
同时凝胶的强度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大。
本次实验参考油藏的实际情况并且根据聚合物在地层中的吸附凝滞损失,将聚合物浓度设定为两千毫克每升。
1.1.3 JL-A 濃度优选
在进行成胶研究相关实验的同时,JL-A 的浓度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
对其浓度进行优选也被作为影响弱凝胶调剖体系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本次实验的温度环境为五百摄氏度。
根据JL-A 浓度对弱凝胶调剖体系性能的影响,将交联剂的浓度进行阶段性的增加,发现成胶粘度同时增加,成胶时间也相应的缩短了。
当其浓度调整至小于百分之零点一的时候无法成胶。
当其浓度被调至大于百分之零点三的时候,由于成胶的时间太快,粘度增强幅度太大,不利于注入,所以将其浓度定为百分之零点二五。
1.1.4 促进剂浓度优选
基于上述HPAM 与 JL-A 浓度的优选研究。
现改变 CJ-B 的浓度,在同样的五百摄氏度的实验温度下对 CJ-B 的浓度进行优选实验。
实验结果发现,成胶时间不随其浓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同时当促进剂的浓度小于百分之零点二五的时候,凝胶的粘度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强。
当其浓度大于百分之零点二五的时候,凝胶的粘度不再发生变化,所以确定了促进剂的浓度为百分之零点二五。
1.2 弱凝胶调剖体系的性能评价
在上述的实验之中,所用的溶剂来自于长庆油田联合采集站的污水。
因为其来自于注入水经过油藏之后才开采出来进行使用的,因此溶液内含有的离子矿化度与酸碱度都要低于地层水。
为了确保实验符合真实的生产条件,应该使得所用溶剂的矿化度与酸碱度调整到与地层水相近的情况下进行实验,这样才能有效的得出相应的调弱凝胶剖体系的性能。
1.2.1 钙离子对调剖剂的影响
称取适量的氯化钙试剂并配出浓度为五百毫克每升的母液。
利用上述方法进行凝胶的制备。
在加入交联剂与促进剂之前要先向其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钙离子溶液,进行均匀的搅拌之后密闭放入五十摄氏度的实验烘箱之中。
对其成胶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与记录。
根据实验结果,不难发现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增加,凝胶调剖剂的成胶强度的下降始终在百分之二十以内。
成胶的时间并未发生变化。
所以钙离子对凝胶体系的影响较小。
所以在进行调剖工作时,如果钙离子的浓度在一万六千毫克每升的范围内,则可以不考虑其对凝胶性能所造成的影响。
1.2.2 温度对调剖体系性能的影响
在进行调剖工作的同时,需要考虑温度的影响。
本次试验以五摄氏度为间隔分别进行了三十五摄氏度到六十五摄氏度温度环境下的实验,分析温度调剖体系所造成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会影响调剖体系的成胶性能。
在温度升高时,成胶体系的成胶时间减少,同时凝胶的强度也会增加。
1.2.3 pH值对调剖体系性能的影响
使用不同的酸溶液与碱溶液进行调节,在五十摄氏度的温度下进行相关实验,研究酸碱度对成胶性能的影响。
当 PH 值小于十的时候,随着酸碱度的不断降低,成胶速度不断增加,当PH 值大于十的时候无法成胶。
当 PH 值小于三十,成胶时间较短,但凝胶的强度较低。
实验发现,当 PH 值过高和过低的时候,其凝胶强度较弱,在 PH 值处于四到七之间时,其调剖性能较好。
2 结论
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技术进行研究,根据调剖之中所有调剖剂的参数进行实验。
长庆油田的不同注水优势通道、油藏水以及注入水的矿化度具有较大的差异,在整个油田范围内无法利用相同的调剖方法。
但是在同一区块内上述差异明显变小,所以研究人员应该通过实验找出合理的方法进行调剖,提高油田采收率。
根据长庆油田的生产环境以及实际条件,对弱凝胶调剖剂、地面以及油层中的成胶性能,稳定性等进行研究。
注入单一弱凝胶可以有效的改善吸水剖面,增大注水波及体积,有效提高采收率。
参考文献:
[1]韦强,张文军,冯向东.长庆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技术研究[J].辽宁化工,2013,42(09):1125-1127+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