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育方案一、培育目标本专业培育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进展的,具有较扎实的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能从事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电子设备与系统的争论开发、设计制造、应用和治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一〕学问目标把握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根底等根本学问;把握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 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根本理论与应用学问。
〔二〕力量目标初步把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力量,取得电工〔中级〕资格证书、计算机维护修理中级证书、计算机一级〔以上〕证书及英语三级〔以上〕证书和一般话二级乙等证书。
在具备根本根底理论和专业学问的根底上,重点把握从事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电子设备与系统的根本力量和根本技能。
〔三〕素养目标1、政治素养:坚持四项根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文化素养:具备肯定的人文科学素养、语言文学艺术素养。
3、身心素养:具有安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能够和人友好相处。
4、职业素养:具有敬业爱岗、踏实肯干、虚心好学、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学问力量要求表学问构造根底理论学问专业理论学问技能根底学问技能专业学问主要支撑课程: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线性代数、概论与数据统计、电路根底主要支撑课程: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信息理论与编码、数字信号处理主要支撑课程:计算机文化根底、有用英语、就业指导、工程制图根底主要支撑课程:电子测量技术根底、微波与天线技术、微机掌握技术、数字电视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力量构造学习力量专业力量沟通力量创力量应具备的学习力量:具有跟随时代步伐,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力量。
培育方式或途经:开展选修课,通过相应的自学和培训,规定学生取得相应证书等。
应具备的学习力量:具有学习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电子设备与系统的根本力量和根本技能,具备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控制术 大型 PLC
小计 Linux 基础 嵌入式系统项目
开发 小计 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 劳动 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 小计
总 学
其中
理实 论践
技 能 考
考 核 方
学 分
时 学 学 核式数
时时
64 32 32 √ 试 4
建议开设时间及周学时数 一二 三四 五 六
4
24 32 560
00
35
12 16 7
. 专业资料 .
..
..
..
专业方向课( A:计算机控 制技术、大型 PLC等)、专 业方向课( B:Linux 基础、 嵌入式系统项目开发)等。
. 专业资料 .
..
..
..
表 4:课程的学时、学分及学期安排表
课
程
课程
类
模块
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其中
建议开设时间及周学时数
总 学 时
理 论 学
实 践 学
16 12 4
查1
1
小计
416 276 140
26 9 9 6 1
选修课
64
4
02021 计算机应用基础*
64 16 48 √ 试 4 4
02015 C语言程序设计*
64 32 32 √ 试 4 4
02042 高等数学 (1)
64 64 0
试4
4
专
02043 高等数学 (2)
64 64 0
查4
4
专
业 02073 电路分析 *
基础、嵌入式系统项目开
发)等。
( 1)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公共选修课(文科类、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讨
注重其针对性和适用性, 使内容和真实工作岗位接轨。() 2教 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方面遵循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 长规律, 按照“ 基本一专项一综合一职业” 逐层递进来安排 ,
设计由简单到复杂, 全方位、 全过程地对学生实施以就业为导 向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就业能力与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电子工程师。( ) 3 按照教学规律整合教学内容; 按照教、 做一体化设计学习 学、 性工作任务; 课程考核采用“ 目 项 评价” , 模式 避免了传统的期 末考试“ 一锤定音” 的片面评价学生现象。() 4 教学内容的具
中 图分 类 号 :G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70 文 章编 号 :10 - 8 5 (0 2 (—0 3 —0 0 8 30 2 1 ) ) _ 0 6 2 4
口前, 电子信息 程技术及其应用已深入到了社会的诸 多行业, 作为为地方区域性经济提供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技术 学院, 其专业人才方案也应作出相应的改革。
程技术都有 泛的心片 . 】 .
的知识水平、 综合素质、 作技能低和专业管理维护人员跋乏 : r 是制约电子信息技术在煤炭行业应 的一个主要障碍。
二、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依据 i区域性经济和地域性行业的驱动: . 山两足我罔煤炭 产基地, 煤炭产量和调出量分别占全圈的 1 / 4和34 足山 /, 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煤炭是重要的不n再生的资源, T 同
安监局印发《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 建设完善基本觇 范( 试行) 的通知。六大系统指: 》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 井下人 员定位系统、 监测监控系统、 F 井 紧急避险系统、 矿井供水施 救系统、 矿井压风自 救系统 。 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号业人才在煤炭信息化建设 l . { 匮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愈发重要,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的一大重点。
为此,制定一套完善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一、培养目标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首要目标是通过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打造出一批符合现代电子技术行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1. 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电子技术应用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的能力的专业人才。
2. 培养适应数字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电子计算机软件技术及系统分析等多个领域的业务技能,具有一定的跨学科专业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的专业人才。
3. 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企业和社会做出贡献的能力。
4. 培养具备应用外语的能力,具有全球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适应国际化发展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内容1.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学科体系的核心,也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关键基础。
因此,教学内容要涵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路理论基础、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基础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基础理论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和应用技能。
2. 专业课程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电子技术应用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为此,专业课程要涵盖多个领域,包括数字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电子计算机软件技术及系统分析等。
通过这些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深入应用电子技术的能力,为其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3. 实验课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必须包含实验课程,以便学生可以将他们所学到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技术应用。
实验课应该涵盖到电子技术的各个领域,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等。
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实验技能,更好地应用电子技术理论。
高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代码:二、招生对象、学制及学习形式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学制:三年学习形式:全日制三、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毕业生能系统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
掌握电子产品的原理和使用,计算机程序思维和辅助设计方法。
能在生产制造企业从事电子产品的工艺实施、生产组织、技术管理;电子设备的运行、操作、管理、研制和维修;计算机的维修;电子产品的销售、产品售后服务等工作。
四、职业范围本专业学生职业范围主要涉及电子信息产业及相关产业群。
具体从事的职业岗位(群)如下:序号专门化方向或职业领域主要从事职业岗位(群)职业资格(名称、等级、颁证单位)1一线生产熟练技工表面贴装工线长质检员2 售后售后服务人员3 产品维修家电维修家电维修工手机维修无线电调试工技术员3 产品研发、管理制图员制图员五、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一)知识结构1、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知识。
2、一定的计算机知识。
3、为满足工作需要而必须的电子学知识。
4、电子产品生产实践性知识。
(二)能力结构1、语言表达、数学推导、英语读写的能力。
2、计算机程序语言简单的编写和修改能力。
3、硬件电路的识别、计算乃至简单功能设计的能力。
4、电子产品生产维修的的能力。
(三)素质要求1、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身体素质。
2、形成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素质。
3、与他人沟通、交流。
能够展现自己进行团队合作的素质。
六、毕业要求及说明1、本专业学生至少须修满 156 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基础课程总学分 34 学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总学分 75 学分,专业拓展课程 40 学分,公共拓展课程 2 学分,课外学分 5 学分。
2、为体现教学培养的多目标,计划中用“★”号标记的专业核心课程或技能训练课程成绩达到优秀(≥90分)者,或获高级专业技能证书者,可上浮2学分记,纳入学生的毕业总学分,可冲抵清考后仍不合格的带“☆”号课程学分或全院任选课程学分。
五年制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第一部分:中职阶段
五年制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第一部分:中职阶段一、培养目标本阶段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相关岗位工作的中级技术人员。
二、课程设置1. 专业基础课•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子工艺学•电子测量技术2. 专业核心课•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电子系统设计•RF射频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电子信息工程实践3. 通识教育课程•政治经济学•体育健康教育三、实践教学1. 实习实训学生在校外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实训,实践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项目课程学生参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相关的项目设计和实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实验室建设学校配备现代化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实验室,提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五、评估与考核1. 考试进行期中、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和核心技能的掌握情况。
2. 课程设计评估对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实习报告等综合评估,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六、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拥有一支专业素质过硬、教学经验丰富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教师队伍,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学术指导。
以上为中职阶段的培养方案,希望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特殊应用场合1. 电子产品研发与制造企业针对电子产品研发与制造企业,可以增加以下条款:•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增加与企业合作的实训项目,让学生了解电子产品从设计到制造的整个流程。
•引入行业专家或企业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进行专业指导,使学生更接近实际工作环境。
问题与解决办法问题:学生在校内学习的技能和实际工作需求不符。
解决办法:学校与企业合作,在课程设计中融入实际案例和项目,让学生通过项目实践更贴近实际工作需求。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应用电子技术【590202】2.【入学要求】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文化程度3.【学习年限】三年4.【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区域内电子信息行业企业,培养能从事电子产品辅助设计、电子产品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及售后服务等岗位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爱岗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
5.【职业范围】6.【人才规格】知识目标:●熟悉常用电子器件及电子产品的基本功能、外特性、主要参数;●掌握常用电子基本单元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具有对基本的电子电路定性分析和工程估算的能力;●掌握电子产品焊接工艺、常用半导体器件的基本性能、单元电路组成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的分析;●熟练掌握分析典型电子电路所需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熟练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知识,熟悉放大电路,振荡电路,功放电路,直流电源等常用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熟悉常用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及特点;●掌握单片机开发产品的过程和应具备的硬件和软件知识;能力目标:●能识别、测量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元器件;●能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子仪器、仪表及工具;●能熟练装配、焊接、调试、制作各种模拟电路;●能熟练装配、焊接、调试、制作各种数字电路;●能分析、设计、维修各种电路;●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电路图、设计印制板;●能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合适的单片机芯片,并能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能根据功能要求设计电子产品;●具备常见自动化设备的基本编程、操作及常见故障维修能力;●能够进行工艺指导、工艺设计、工艺管理及基本的生产、质量管理;●具备生产线物料管理、元件成型、插件、焊修、调试、检验、包装等各工位的操作能力,能够在工艺技术方面指导操作工人;●能够编制产品生产的工艺文件和工具、设备操作规程;●具备基本的质量管理能力;●能够进行产品基本的工艺技术管理;●能够熟练运用办公软件制作图表、文档、报告的能力;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能够自觉按规章进行操作;●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能够自觉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主动适应团队工作要求;●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爱岗敬业、具有高度责任心;●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社会活动;7.【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7.1电子产品装接工职业资格标准7.2工作过程岗位职业能力分析8.【专业(实训)课程】9.【教学安排表】9-1.时间分配表9-2.教学环节统计表10.【学分制教学实施方案】见附表11.【专业教师任职资格】(1)专业带头人具备的条件专业带头人的要求看他能否具有带领专业内的教师在人才培养、科研与技术开发、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实绩的能力,其标准:①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宽广的专业视野,能站在专业的前沿并掌握相关行业的最新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②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熟练地掌握专业基本技能,教学效果好;③对高职教育的特点理解较深,熟悉本专业个教学环节,具有组织制定专业建设方案的能力;④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和服务能力;⑤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2)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任课教师标准具备高校教师资格证书,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机电等相关专业毕业,本科以上学历,具有维修电工技师证(或高级维修电工证)、电子专业或相近专业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为人师表,工作认真,爱岗敬业;实践能力强,最好在企业一线有实践工作经历。
五年制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第一部分:中职阶段
五年制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一部分:中职阶段一、专业名称、招收对象、学制及代码1.专业名称:微电子技术与器件制造2.招生对象:应往届初中毕业生3.学制:3年4.专业代码:360101二、职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子装配与器件制造等电子服务一线。
三、培养目标面向电子及相关行业,培养具有社会公德、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胜任电子产品的组装、检测、生产工艺及流程、、技术与服务、懂得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对智能设备能够进行信息控制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四、培养规格1.职业素养(1)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责任感。
(2)具备良好的诚信品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协作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3)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素质;(4)能够适应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的需要,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2.专业知识(1)掌握的文化基础知识、一定的体育和卫生知识;七、教学时间安排1.基本要求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教学时间18周,复习考试 2 周),累计假期12周。
1周为30学时。
顶岗实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1学时)。
3年总学时数约为3000—3300学时。
16-18学时为1个学分,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1/3,累计总学时约为1学年。
2.教学安排建议微电子技术与器件制造(光电技术应用方向)专业设置及课时安排说明:1.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原则上在教室进行,专业技能课安装“模块化小班额、工学交替”的方式进行教学。
2.本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进行调整。
八、教学实施1.教学要求(1)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实施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实施的基本方法:一是合理区分不同学生的层次差异;二是按照不同层次要求编制教学计划;三是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和内容;四是将激励与竞争机制引入教学过程;五是形成多元评价的成绩考核机制;六是延伸与拓展分层次教学的理念,把分层次教学的理念运用到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去。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报告九江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二零一六年四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项目负责人:金春花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项目成员:李美长舒展熊凡陶炎芬一、调研简介 (1)(一)调研的对象与范围 (1)(二)调研的专题内容 (1)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分析 (2)(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总量需求分析 (2)(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及能力需求分析 (3)表1 电子生产企事业典型工作任务及岗位能力要求 (4)岗位 (4)工作任务 (4)岗位能力要求 (4)1.PCB 图的识别; (4)2.元器件检测、整形、插装焊接; (4)3.万用表、斜口钳、尖嘴钳、电烙铁等工具的使用。
(4)1.具备模拟电路及数字电路分析能力; (4)2.具备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能力,掌握电子元器件、材料、电子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相关标准; (4)3.能熟练使用各种常用焊接工具与焊接材料,具有较强的板图和元件装配图的识图能力以及编写装配工艺流程卡的能力,具有使用新的焊接设备与装配工艺的能力; (4)4.能熟练地手工焊接贴片电子元器件及插件元器件; (4)5.熟悉电子产品的工艺流程。
(4)电子产品调试 (4)1.服从生产部经理的安排,完成各项测试、调试及维修任务; (4)2.每批次产品调试完成后,及时向生产部经理反映质量问题; (4)3.产品在转运过程中,确保产品标识状态准确无误,做好产品的防护。
. 41.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 (4)2.具备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的应用能力; (4)3.能分析电子电路原理及相关知识; (4)4.具备判断电子产品的基本故障的能力; (4)5.熟悉电子产品的工艺流程。
(4)电子产品检测 (4)1.完成各种材料、外协件、配套件的检验工作,并对其质量负责; (4)2.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 (4)测试、调试、维修所产生记录的正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4)3.对最终产品进行检验; (4)4.对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检测设备进行维护; (4)5.对加工工艺、加工方法提出改进方案。
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五级渐进式”订单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之一。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先后与富士康、大唐移动公司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探索建立了一套值得推广的“五级渐进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
一、电子信息类专业订单培养模式及存在的问题作为移动通信等相关专业订单班建立的需求方,企业尤其渴望在电子信息类专业内设立订单人才培养班。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于2000年首届招生,先后与12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特别是与富士康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士康)多次建立富士康PE专班等,8年培养人数达904人。
电子信息类专业订单培养取得出一些成效,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一是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与企业要求有差异。
学校教育理念与思想方面仍然落后,人才培养的重心依然放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岗位技能都不够重视。
另外,课程体系建设并不适合高职学生的发展,一些课程是本科教育的微缩版,没有本质区别,学校所开设的部分课程和企业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二是教师教学能力欠缺,“双师型”教师匮乏。
很多教师理论素养和知识体系比较完备,但缺乏企业实践经验。
大多数非“双师型”教师对企业的运作过程和实际生产过程并不熟悉,对企业一线的相关技能不能熟练掌握。
订单培养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在最短时间内投入到企业一线。
因此,订单培养模式对教师的专业技能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教师除了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有较强的实践能作者简介李小强(1977- ),男,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郑州,450046);李晨阳(1991- ),男,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助教基金项目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五级渐进式’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2017SJGLX157);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职院校结构化教师教学团队建设路径研究与实践”(2019SJGLX645),主持人:李小强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五级渐进式”订单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李小强 李晨阳摘 要 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订单班在长期实施过程中存在课程设计与企业需求差异大、“双师型”师资匮乏、订单班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中职与高职(专科)对口人才一体化培养方案一、招收对象及学制1。
招生对象:面向全市2015年应届初中毕业生2。
学制:五年制二、培养目标:面向电子信息及相关行业,培养具有社会公德、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胜任电子产品的组装、检测、生产工艺及流程、维修、技术咨询与服务、懂得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对智能设备能够进行信息控制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三、培养规格1。
职业素养(1)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责任感。
(2)具备良好的诚信品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协作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3)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素质;(4)能够适应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的需要,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2.专业知识(1)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一定的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2)掌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3)掌握电子设备、电子产品中常用元器件及材料的基本知识;(4)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了解计算机在本专业中的具体应用;(5)掌握典型电子产品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电子产品生产中的各种技术和工艺;(6)掌握家用电气的基本原理,会选购和使用常用的家电产品.3.专业技能(1)具备较扎实的焊接、装配、调试能力(2)熟悉家用电器的基本原理,分析相关故障、排除简单故障的能力(3)具备相关电子元器件和家用电器零配件的检测能力、选购能力(4)具备电子电器设备经营中的各个业务环节的基本工作能力(5)具有一定的智能控制技能,熟悉电气、PLC知识和应用技(6)具有简单控制程序的编写能力(7)具备较扎实的焊接、装配、调试能力(8)具有电子产品生产组织和管理的能四、课程结构课五、课程设置及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课.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以及其他公共基础课。
电子信息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办法
精心整理铁道供电与电气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3+2贯通培养)人才培养方案前言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133+2”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专业代码:590201二、招生对象、学制及学历本专业招收普通高中理科毕业生。
全日制五年(高职三年,本科两年),前三年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后两年接受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充分考虑该领域的职业特点,培养学生具有信号的获取、处理及应用、信息系统的构建、电子设备设计与制造、建筑弱电系统工程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通过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实践训练以及各类竞赛的磨炼,加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毕业后能在电子制造行业和建筑弱电工程行业从事开发、照明1(1(2)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必要的网络知识;(3)掌握基本的电路定律和电路分析知识,熟悉基本的供电和安全用电知识;(4)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电子元件规格、参数知识;(5)了解电子信息行业相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6)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知识;(7)了解电子产品生产设备、制造工艺和生产质量控制方面的知识;(8)熟悉单片机、DSP和ARM等嵌入式技术的知识;(9)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知识。
2.能力结构专业能力:(1(2(3(4(5(6(7(8(9力。
(1(2)具有掌握电子信息工程新知识、新技术的自学和继续学习的能力;(3)具有独立制定生产作业工作计划的能力;(4)具有利用规范、标准、文献资料、信息网络等手段查找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5)具有一定的阅读和翻译本专业英文资料的能力;(6)具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科学的思维能力。
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标准,遵章守纪;(2)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素质,具有敬业奉献精神;(3)具有较强的吃苦耐劳能力,适应艰苦岗位的工作;(4(5(63(1(2(3(4(5(6本专业学生面向电子信息产业,兼顾铁路和地方企业双重需求,从事的首要就业岗位为:铁路、城轨、地铁各种列车电子设备检修和维护岗位;电子企业产品辅助设计、生产设备操作与维护、质量检验、工艺管理、销售和技术支持等岗位。
高职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
Vo 1 . 1 8
第 2期
No. 2
重 庆电力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C h o n g q i n g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C o l l e g e
2 0 1 3年 4月
Ap r . 2 01 3
1 高职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
究 的意义
随着 信 息时代 的 到来 , 我 国 电子 信 息 产业 步 人 快 速发展 的轨道 , 其产业增长强劲 , 人才需求旺盛。 然而 , 电子 信息类 行 业市 场竞 争激 烈 , 知 识技 术更 新 换 代快 , 对人 才 培养 质量 提 出了更 高 的要 求 。 因此 , 高 职 电子信 息专 业要 想 培养 出适应 市场 需求 的高端 技 能 型人才 , 就需 要 紧跟 时代 步伐 , 重构 一套 科学 合 理 的人 才培 养方 案 。
【 摘 要 】分 析研究 高职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的意义 , 介绍人才培养方案 的具体 内容及其 实践情况 , 包 括人
才培养定位 、 人才培养模式 、 课程体 系建设 、 师资 队伍建设 、 教学方法应用 、 实践基地 建设 等。
【 关键词 】高职高专 ; 电子信息 ; 人才培养方案 ; 校企 合作 【 中图分类号】 G 7 1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8 0 3 2 ( 2 0 1 3 ) 0 2 - 0 0 1 0 - 0 4
能 型人 才 。就业 方 向 : 主 要 面 向 电子 产 品与设 备 的 生 产企 业 , 从事 电子设 备装 配 、 电子 产品调 试 、 检测 、 应 用工 作及 辅助 设 计 与 开发 工 作 ; 面 向 电子 产 各 种 电子产 品 与设 备 的安 装 运 行 和维护 管理 工作 。
产业发展期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
2018年7月刊1 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背景1.1 产业发展情况电子信息产业是湖北省的支柱产业。
湖北省“十三五”规划中关于重大领域规划里强调要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首先就是推进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化、特色化、融合化发展,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把湖北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到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万亿元。
依托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武汉新芯国际级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中心、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加快在光纤接入、激光加工装备、集成电路、数字家庭、物联网、云计算、地球空间信息等领域的技术突破。
在信息服务业、智慧医疗、智慧物流、生命健康管理、智能制造等方面,特别强调物联网技术应用和智能机器人的开发与应用。
区域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职业教育专业体系的结构,影响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产业布局会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应的,合理的职业教育可以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两者呈现一种“互动、共赢”的关系。
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产业布局改变,必然带来新的就业岗位、新的就业方向,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数量、规格和质量也提出了新的更高产业发展期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徐雪慧,王 川,刘 骋(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摘要】电子信息类专业一直是高职院校的重点发展专业。
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同时对高职电子信息类人才提出新需求。
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及学校专业特点,本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适应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培养方案,并积极实践多方向、多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成效。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多层次;多方向;创新型【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065(2018)07-0015-05收稿日期:2018-2-12作者简介:徐雪慧(1978—),女,湖北浠水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物联网、职业教育;王川(1962—),男,湖北浠水人,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刘骋(1962—),女,湖北武汉人,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电子技术。
《电子与信息技术(高职升学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与信息技术(高职升学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电子与信息技术(0912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修业年限3年四、职业面向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注重文化基础课教育,突出高职高考升学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具有一定的英语交际与应用能力的人才。
(二)培养规格1、达到高中阶段文化基础的知识水平。
2、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职业道德,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3、具有在信息化社会中工作、学习、生活所必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能力。
5、毕业时应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全国英语等级证书,并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以及拓展练习。
二)专业(技能)课程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和实习实训。
1、专业核心课2、实习实训实习实训是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要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
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实行工学交替、多学期、分阶段安排学生学习。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一)基本要求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和实训),实行学分制,原则上一般以18学时计1学分,入学教育(军训)、校外实习、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三年制毕业总学分为175学分(含军训1分)。
(二)教学进程安排表(见附录)八、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强师工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意见》,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三二分段高职学段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三二分段”高职学段)专业代码:610101一、专业名称及代码高职学段: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代码:610101)二、招生对象转段考核合格的中职学校相应专业的正式学籍学生。
三、基本学制与学历(一)学制全日制二年。
(二)学历高职学段学习合格取得专科学历。
四、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掌握电子信息领域必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小家电、音响、灯具行业所需的电路设计、生产制造、质量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或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五、人才培养规格(一)知识目标(1)初步领会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知识。
(2)掌握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
(3)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电子产品的组装、调试与检测工艺。
(4)掌握单片机的原理与应用技术。
(5)掌握电子电路设计自动化的基本知识。
(6)熟悉小家电、音响、灯具等产品的基本电路知识。
(二)能力目标(1)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及软硬件系统的维护与管理能力。
(2)具有初步的英语应用能力,能查阅本专业的英语技术资料。
(3)具有电子电路原理图的分析能力、绘制能力及PCB板的设计能力。
(5)具有应用单片机进行产品开发的能力。
(6)具有小家电、音响、灯具等产品的电路设计与测试能力。
(7)具有小家电、音响、灯具等电路的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的编制能力。
(8)具有小家电、音响、灯具等电路的调测、检验、维修、生产管理、技术支持以及设备运行维护能力。
(9)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能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素质目标(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较强的法制观念,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代码:二、招生对象、学制及学习形式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学制:三年学习形式:全日制三、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毕业生能系统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
掌握电子产品的原理和使用,计算机程序思维和辅助设计方法。
能在生产制造企业从事电子产品的工艺实施、生产组织、技术管理;电子设备的运行、操作、管理、研制和维修;计算机的维修;电子产品的销售、产品售后服务等工作。
四、职业围本专业学生职业围主要涉及电子信息产业及相关产业群。
具体从事的职业岗位(群)如下:五、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一)知识结构1、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知识。
2、一定的计算机知识。
3、为满足工作需要而必须的电子学知识。
4、电子产品生产实践性知识。
(二)能力结构1、语言表达、数学推导、英语读写的能力。
2、计算机程序语言简单的编写和修改能力。
3、硬件电路的识别、计算乃至简单功能设计的能力。
4、电子产品生产维修的的能力。
(三)素质要求1、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身体素质。
2、形成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素质。
3、与他人沟通、交流。
能够展现自己进行团队合作的素质。
六、毕业要求及说明1、本专业学生至少须修满 156 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基础课程总学分 34 学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总学分 75 学分,专业拓展课程 40 学分,公共拓展课程 2 学分,课外学分 5 学分。
2、为体现教学培养的多目标,计划中用“★”号标记的专业核心课程或技能训练课程成绩达到优秀(≥90分)者,或获高级专业技能证书者,可上浮2学分记,纳入学生的毕业总学分,可冲抵清考后仍不合格的带“☆”号课程学分或全院任选课程学分。
3、其他替换学分说明: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创新设计、科技活动、艺术实践、社团活动、志愿服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
对在课外活动取得相应成绩而获得的学分可以替换院选修课的学分。
参加技能竞赛所获学分可替换任何课程清考后仍不及格课程的学分,其中获国家级(官方组织)技能大赛一、二等奖及省级(官方组织)技能大赛一等奖可按课外学分×1.5冲抵任何课程学分;其它只可替换选修课相应学分。
4、证书要求毕业生必须达到劳动和人事部门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相关的中级工要求水平。
部分优秀学生可以达到高级工或以上要求水平。
七、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市及省各个电子、光电子、计算机、通信等高新技术企业,在广泛深入的调研基础上,与各个用人单位一起构建符合“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为特征的“理实一体(2+1)”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
八、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学习领域转换九、课程(学习领域)结构十、实践教学体系十一、专业核心课程描述(一)单片机技术应用(二)电子产品工艺管理(三)现代通信技术应用(四)EDA技术应用十二、教学计划表(用“★”标记专业核心课程,用“☆”标记可被替换学分的课程)(用“★”标记专业核心课程,用“☆”标记可被替换学分的课程)(用“★”标记专业核心课程,用“☆”标记可被替换学分的课程)十三、课程执行进程表(仅供参考,根据专业需要修改)十四、相关教学统计(一)学期周数分配表(二)教学学时统计表十五、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安排表(供参考,可按专业进行修改)十六、课外读书书目1 《文心雕龙选译》勰著,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 1980年版2 《20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孔阳主编,复旦大学 1987年版3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文学 2002年版4 《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 1979年版5 《论语译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 1980年版6 《庄子今注今译》鼓应译注,中华书局 1983年版7 《史记选》王伯祥选,人民文学 1957年版8 《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 2002年版9 《唐宋词选》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 1981年版10 《红楼梦》雪芹著,人民文学 1982年版11 《鲁迅小说集》人民文学 1990年版12 《茶馆》老舍著,收《<茶馆><龙须沟>》,人民文学 1994年版13 《白鹿原》忠实著,人民文学 1993年版14 《余光中精品文集》人民 1999年版15 《悲惨世界》(法)雨果著16 《百年孤独》(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著,黄锦炎等译,译文 1989年版17 《等待戈多》(法)萨缪埃尔•贝克特著,人民文学 2002年版18 《泰戈尔诗选》(印)冰心译,人民 1981年版19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系列丛书》黄志伟等编著,航天航空大学 2006年20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备赛指导》少光主编,高等教育2010年版21 《EDA操作实训》永利主编,机械工业,2008年22 《PROTEL2004电路设计从基础到实践》景波等编著,2008年23 《嵌入式系统技术》培仁,可,松等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24 《嵌入式软件开发导论》何宗键主编,清华大学,2009年25 《数字移动通信》康晓非,暴宇等编著,人民邮电,2010年26 《3G移动通信系统概述》宝玲付长东等编著,人民邮电,2008年27 《高频电子技术》毛学军主编,邮电大学,2008年十七、保障体系(一)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强化“政府、学院、企业”三个结合,突出“管理体系、标准体系、监控体系、评价体系”四项重点,优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相关文件精神,以精品课程、专业教学团队等质量工程建设标准为引导,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制定人才培养管理体系、质量标准体系、监控体系、评价体系。
1.优化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务处的指导下,由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系督导组组成专业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负责专业教学质量管理过程的决策、实施、监控与评价。
在教育部文件精神指导下,按照学院、系(部)两级管理要求,实现院、系两级管理制。
依据学院教学管理相关文件,与校企合作企业共同优化教学质量标准、进行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评价,建立就业质量高、企业满意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
2.优化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与校企合作相关企业共同优化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制定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按照学院《关于制(修)订2012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严格执行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实践教学过程规、专业建设与评估标准、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等制度。
(1)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深入企业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市场调研,与企业实践专家一起论证,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核心课程标准,确保专业人才培养满足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要求。
(2)严格执行学院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严格执行学院规定的教师教学工作规、实践教学过程规、教材选用、授课计划编写、教案编写、课堂教学、辅导答疑、作业批改、课程考试与成绩评定,以及实训、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的质量标准,并制定本专业实施细则。
3.优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院建立了企业参与的教学督导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学院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对教学质量进行系统有效的监控。
结合本系的教学质量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教师考核制度、考试管理制度和顶岗实习管理实施细则等。
4. 优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企业、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社会为评价主体,以问卷调查、学生网上评教、同行听课、毕业生跟踪调查等为主要手段,以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实施、顶岗实习落实情况、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以及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主要评价对象,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教学质量评价,及时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促进本专业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质量评价流程(三)质量监控保障流程(四)顶岗实习流程各系顶岗实习管理流程十八、专兼职教师团队1、专任教师的职称和学历要求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11%),中级以上职称6人(67%),硕士5人(56%)。
专门为实验室配备专职实验员2人。
2、“双师”资格的比例“双师型”教师8人(89%),近三年具有两个月企业顶岗实践经历教师3人(33%)。
3、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聘请4名行业企业兼职技术专家或业务骨干做兼职教师,最终达到专兼职教师比为2:14、教师培训等方面选派2人到中等职业国家师资培训中心参加不少于2个月的进修培训,3人次到知名企业顶岗实践2个月,4人次到学校与企业共建的捷德万达金卡和市邦柯科技有限参加2个月以上生产实践。
到2012年,使全部专业教师都具有2个月的顶岗实践经历。
专业教师能够参与本专业弱电工程方案的设计与建设施工,锻炼教师的实践能力;以产品研发为载体,组织教师参与应用性研究;鼓励教师参加电子类考评员和技师考试,通过培训获得考评员资格3人,考取职业书8人,3人进修取得工程硕士学位。
十九、校外实习基地(一)校实训场所(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如果是“厂中校”请注明)二十、专业指导委员会组成二十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意见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高职)专业负责人:徐淼系主任:新生教务处长:周静主管院长:少斌电气电子工程系二○一三年六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应用电子技术代码:590202二、招生对象、学制及学习形式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学制:三年学习形式:全日制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主要立足,面向全省,辐射中部地区,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知识、较强专业技能、较高职业道德,具备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毕业学生可服务于各类电子产品生产、销售、维修企业,适应一线操作、生产管理、一般技术支持岗位,能从事电子仪器操作、工艺生产、产品维修、产品开发等工作。
四、职业围本专业学生职业围主要涉及电子行业及相关产业的所有硬件生产、维修。
也可以从事相关的技术支持服务及销售工作。
具体从事的职业岗位(群)如下:五、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素质规格(一)知识规格1、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