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 物态变化单元总结 经典练习题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单元练习 (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单元练习 (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A.冰化成水B.露的形成C.雾的形成D.雪的形成2.“镓”是一种奇特的稀有金属,它的熔点很低,只有29.8℃,被称为“半导体工业新粮食”。

如图,将一块金属“镓”轻轻地放在手心,很快出现银白色液滴,该过程中镓的温度始终为29.8℃。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镓是晶体B.在此过程中,金属镓发生了熔化C.在此过程中,金属镓放热D.金属镓可用于制作测量高温的温度计3.某同学在实验室通过对物体均匀的加热方式研究物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依据实验数据正确地画出了如图所示的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其中属于晶体凝固图像的是( )A. B. C. D.4.同学们都玩过肥皂泡泡,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

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

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5.近日,为缓解农业旱情、助力森林防火,山东部分地区开展了人工增雪作业。

具体措施如下:人为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促进云中的“水气”结为雪花降落下来。

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A.进入云层的干冰升华B.云层中的水蒸气汽化C.云层中的小冰晶凝固D.云层中的小冰晶液化6.2022年8月度门各核酸采样点通过搭建爱心帐篷、安装降温喷雾系统、放置电扇、摆放大冰砖等方式积极做好市民与医务人员防暑工作,如图。

下列对降温措施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搭建爱心帐篷是通过减慢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来减缓水分蒸发B.降温喷雾系统喷的“雾”是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C.电扇开动后,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D.摆放大冰砖是因为冰块熔化吸热,会让人觉得凉快7.下列关于“白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形成的B.打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冒出的“白气”,是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冬天在室外讲话时嘴里会冒出“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在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8.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4℃。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经典)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经典)

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经典)有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把0℃的冰放进0℃的水中,若它们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则: ( )A 、冰会增多,水减少B 、冰会减少,水增多C 、冰多则水就会凝固;水多则冰就会熔化D 、冰和水的多少跟原来的相同2、在下面列举的现象中,不是升华现象的是( )A 、碘加热时变为蒸气。

B .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C 、萘制的卫生球日久变小。

D .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3、在夏天开着空调的公交汽车和寒冷的冬天的公交汽车车窗上都会出现水珠,水珠是在车窗的( )A.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内表面B.夏天在内表面,冬天在外表面C.都在内表面D.都在外表面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霜在形成的过程中要吸热B. 冰必须先熔化成水,才能变成水蒸气C.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要放热D. 樟脑丸在逐渐变小的过程中要吸热5、炎热的夏天,以下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温度的方法是( )A 、打开正在工作地电冰箱的门B 、打开风扇,并且调到转速最大的档位。

B 、关闭房门 D 、在地面上适当地洒些水。

6.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 )A 、铁的密度比锡小B 、铁比锡硬C 、铁传热比锡快D 、铁的熔点比锡高7、牙科医生在给病人检查时要用到一个小的平面镜,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是先放到酒精灯上烤一烤,再进入病人口中,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 、为了卫生,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下,能杀菌B 为了让病人不感到太凉,放在火焰上升温C 纯属职业习惯,不烤也行D 为了防止口中水蒸气在平面镜上液化,影响看病8、如图2所示,甲试管装水,乙试管装酒精,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使里面的水沸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沸腾B 、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不沸腾C 、甲试管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不沸腾D 、甲试管内的水不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沸腾9、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0℃,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0℃和38.60℃,那么两次测温后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36.90℃和38.60℃B.37.50℃和38.60℃C.36.90℃和37.50℃D.37.50℃和37.50℃10. 如图所示的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海波在CD 段是固态B. 海波的熔点是48℃C. 海波在BC 段不吸收热量D. 海波熔化经历了12 min11、下面有几个常见的物理现象,各属什么物态变化:(1)湖面结冰: ;(2)烧水时看到“白气”: ;(3)自来水管“出汗”: ;(4)严冬玻璃窗上结有“冰花”: ;(5)冰箱中取出冰棒冒“白气” ;(6)放在衣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就消失了,这是_______现象。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估计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60℃B.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是10m/sC.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2.2dm D.我国国歌演奏的时间是4分06秒2.冻豆腐内部有许多小孔,做菜时这些小孔饱含汤和佐料因而味道鲜美这些小孔的成因是()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B.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里而成C.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D.豆腐自身膨胀而成3.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纯度极高的碳化硅晶体,该晶体制成的半导体将大大提高电子设备的效率。

下图是该晶体的熔化图像,a、b、c、d四点中,表示该晶体正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的是()A.a B.b C.c D.d4.用一支水银温度计测量放在24℃房间里的一盆热水的温度时,当温度计的水银上升经过“29℃”这一刻度时,温度计的读数表示的是()A.房间里的温度B.热水的温度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D.无法判断5.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

A.(1) (3)B.(2) (4)C.(4) (3)D.(1) (4)6.下列所给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的温度大约是 40℃B.每周一升旗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 20sC.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5m/sD.心脏的跳动频率大约是 1.2Hz7.下列验证性小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将正在发生的音叉接触平静的水面,看到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包上浸过水的棉花,放在恒温的环境中,观察到其示数会下降,说明液体蒸发要吸热C.对着冰冷的镜面哈气,发现镜面变模糊,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液体汽化D.在玻璃板上滴等量两滴酒精,让它们表面积相同,放在温度条件相同而通风条件不同的环境中,发现通风条件好的地方的酒精先消失,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空气流速越快,蒸发越快8.一支刻度均匀,但标刻数值不准的温度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经典题型汇编(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经典题型汇编(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经典题型汇编(含答案)一、填空题1.小亮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填“a”“b”或“c”);温度计读数方法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A”“B”或“C”)。

第1题2.如图所示是手机中显示天气预报的截图。

观察此图可知,当天的最大温差是________;19:54时的气温是________。

第2题3.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

第3题(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3) 图乙是某患者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图,此时患者的体温为________℃。

4.小杨同学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特点”的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_℃;小宇画出了“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海波是___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在第10min时处于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并存”)。

第4题5.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

飞机装有无锡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零件,3D打印技术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

6.小明做“探究物质的熔化特点”实验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象,该物质是___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图线中CD段物质处于________态,此过程中物质________(填“吸收”或“不吸收”)热量。

第6题7.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用时________min,熔化过程中,物质的内能________。

(带答案)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经典大题例题

(带答案)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经典大题例题

(带答案)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分析正确的是()A.撒盐可以促使雪熔化,说明盐可以提高雪的熔点B.严冬,窗户上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外侧C.热水瓶口的“白汽”是瓶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液化石油气是常温下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钢罐中的2、“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需吸热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需吸热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需放热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需吸热3、下图中,正确描述巴中铁路铁轨的铸造过程中凝固阶段温度变化的是()A.B.C.D.4、“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对于摩托车驾驶人来说,头盔就是“救命盔”。

天气变冷后,妈妈骑电动时头盔面罩会起雾变模糊影响视线如图,于是小丽查阅资料将洗洁精涂抹到头盔面罩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关于面罩起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妈妈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汽化形成的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空气中的水蒸发形成的D.水雾的形成需要放热5、下面四个有关生活实例的分析正确的是()A.北方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会产生冰花,是凝固现象B.晾晒在太阳光下的湿衣服不久会变干,是沸腾现象C.炒菜前滴入热锅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升华现象D.医务工作者戴的护目镜内侧产生水珠,是液化现象6、下面四个有关生活实例的分析正确的是()A.北方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会产生冰花,是凝固现象B.晾晒在太阳光下的湿衣服不久会变干,是沸腾现象C.炒菜前滴入热锅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升华现象D.医务工作者戴的护目镜内侧产生水珠,是液化现象7、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B.人讲话时声音的响度约为200dB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50℃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cm8、下列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汽车夏天开冷气,冬天开暖气,夏天车窗玻璃外侧起雾,冬天内侧起雾B.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雪糕,—会儿,小明发现包装袋上有—些小冰晶,这是凝固现象C.加油站要求“熄火加油”,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发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升华D.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9、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板上小水滴不见了,是发生了液化现象B.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干冰能够降温是由于干冰升华吸热D.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10、“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经典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经典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固体都是晶体的一组是()A.固态水银铁海波B.食盐冰糖玻璃C.冰松香雪花D.萘铜沥青A解析:AA.固态水银、铁和海波都是晶体,故符合题意;B.玻璃是非晶体,故不符合题意;C.松香是非晶体,故不符合题意;D.沥青是非晶体,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谚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结冰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热量B.“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雪水化成河,粮食千万箩”,雪水化成河是液化现象C解析:CA.结冰是由液态凝固成固态,需要放出大量热量,故A错误;B.露的形成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C.霜的形成是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固态,故C正确;D.雪水化成水是熔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3.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D.用地膜覆盖农田A解析:A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

把湿手伸到干手器的下方吹,能加快空气的流速,能加快蒸发;给盛有酒精瓶子加盖、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用地膜覆盖农田,会减小液体的表面积,蒸发会减慢;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利用小纸锅可以将水加热至沸腾,但纸锅却没有燃烧。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烛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B.水沸腾后,水不再吸热C.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D.在加热过程中,只有水吸热,纸锅不吸热C解析:CA.纸的燃点是183℃,酒精点燃的火温度是500℃-600℃,则烛焰的温度高于纸的着火点,故A错误;B.液体沸腾时的特点: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CD.在加热过程中,水和纸锅均吸热;当水沸腾后,水继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沸点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纸的着火点约180℃,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因此纸锅不会燃烧,故C正确、D错误。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总结加经典例题加课后作业(强烈推荐)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总结加经典例题加课后作业(强烈推荐)

(1)响度表示声音的,是由声源振动的决定的。

第六讲物态变化一、旧知复习1.声音的产生:由物体而发生,停止,发声停止。

2.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虽然我们看不见,但可以通过观察去了解,这种研究方法称为:3.声音以的形式传播,声音能使蜡烛烛焰摇晃,声音能粉碎小石头说明声音具有4.当我们将瓶中的气体抽出后,我们发现手机仍在振动,但却听不到声音说明了:(1)(2)5.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声音在金属中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它在固体和液体中的要。

在装满水的长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较远处的另一端听到了三次响声,为什么?,首先听到的声音是从中传来.6.声音的三个特征:7.令人厌烦的噪声(1)噪声和乐音的区别:乐音的波形是的。

噪声的波形是的。

在有些情况下,乐音也误会某日,张三在山间小路开车,正当他悠哉地欣赏美丽风景时,突然迎面开来一辆货车,而且满囗黑牙的司机还摇下窗户对他大骂一声:“猪”。

张三越想越纳闷,也越想越气,於是他也摇下车窗回头大骂:“你才是猪!”刚骂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不要错误的诠释别人的好意,那只会让自己吃亏,并且使别人受辱。

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学会按捺情绪,耐心观察,以免事后生发悔意。

)(2)音调表示声音的是由声源振动的决定的。

(3)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音色不同,声波的也不同。

有可能是噪声,请举例:(2)噪声的级别和危害:人们用(符号)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3)噪声的控制8.人耳听不见的声音(1)阅读图并回答问题物理上把频率范围在 Hz至 Hz之间的声波叫做可听声。

频率高于 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频率低于 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2)超声波的应用【巩固训练】:二、新课讲解1、温度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③换算关系T=t + 273K【例1】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A.人体的正常温度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2、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八年级物态变化实验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八年级物态变化实验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是某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以下器材的合理安装顺序是_____(填序号)①装水的烧杯②酒精灯③铁杆A和温度计(含厚纸盖)④铁圈B和石棉网(2)下表是小强记录的实验数据.时间/min01234567温度/℃8890929496989898请根据上表数据绘出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象____________(3)小明撤掉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后,发现有段时间烧杯底部的温度仍高于杯内水的温度,水不会继续沸腾的原因是_____.【答案】②④①③杯内的水沸腾需要吸收热量,烧杯底部吸收的热量不能够提供水沸腾所需的热量【解析】【详解】(1)酒精灯要使用外焰加热,所以合理顺序应先放好酒精灯,由其外焰高度确定铁圈及石棉网的高度,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浸没在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所以接着应放置烧杯,最后安装温度计,即合理安装顺序为:②④①③;(2)由表格中的数据描点连线得:(3)小明撤掉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后,发现有段时间烧杯底部的温度仍高于杯内水的温度,水不会继续沸腾的原因是杯内的水沸腾需要吸收热量,烧杯底部吸收的热量不能够提供水沸腾所需的热量.2.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1)请你指出图1中实验操作错误之处是______;(2)图2______(选填“甲”或“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3)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______。

【答案】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甲不变液化用温度较高的水实验【解析】【分析】【详解】(1)[1]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这样测量的温度不是液体的温度了,同时还容易损坏温度计。

八年级物理专题练习《物态变化》(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专题练习《物态变化》(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专题练习《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2018·枣庄)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2.(2018·黔南州)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凝固D.熔化3.(2018·无锡)如图是“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烛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受热均匀D.烛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烛蜡是晶体4.(2018·巴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正在熔化的冰放到0℃的房间内,冰将继续熔化B.夏天打开风扇,感觉凉爽是因为风扇吹来的是凉风C.寒冷的冬季,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汽化现象D.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棒周围出现“白气”,这是液化现象5.(2018·临沂)对下列各图解释正确的是()A.甲图中冰凌的形成过程是凝固,需要吸热B.乙图中雾淞的形成过程是升华,需要吸热C.丙图中露珠的形成过程是液化,需要放热D.丁图中湿衣服变干过程是汽化,需要放热6.(2018·宁波)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肯定不合理的是()A.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B.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C.太阳辐射导致条形砖上方的曾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D.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7.(2018•梧州)如图所示是我国“神舟”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它的表面有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当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通过大气层过程中,“烧蚀层”可以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减慢的是()A.用扫帚把洒在地上的水向周围散开B.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C.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D.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吹风C解析:CA.用扫帚把洒在地上的水向周围散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的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B.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提高了水的温度,同时也加快了水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了水的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C.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降低了水分的温度,同时也减慢了水分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减慢了水分的蒸发,故C符合题意;D.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吹风,加快了汗液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了汗液的蒸发,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以下物态变化的事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冬天池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B.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在-10℃时也能晾干C.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上附着一层“白霜”D.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周围“冒”出的“白气”D解析:D【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冰是液体水形成的固态物质;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的冰变成水蒸气;冰棍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冰晶;冰棒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水珠。

A.冬天池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冰,属于凝固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在-10℃时也能晾干,属于升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上附着一层“白霜”属于凝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棒,在其表面周围“冒”出的白气属于液化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佩戴护目镜时往往会形成一层水雾覆盖在护目镜内侧,如图所示,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形成与护目镜上的水雾形成相同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D.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B解析:B医护人员护目镜内侧的水雾是液化现象,而霜是凝华现象,露是液化现象,雪是凝华现象,冰是凝固现象,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卷-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卷-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卷-带答案①、知识回顾②、练习巩固一、单选题1.准安地区气温适宜,四季分明,物态变化万千。

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路边枝叶产生露珠B.太阳升起浓雾渐散C.气温升高冰雪消融D.铁丝网上出现白霜2.图为物质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为非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B.图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C.图中FG段表示物质在吸热D.图中GH段表示物质处于液态3.以下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气温低于水银熔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C.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了水的汽化吸热D.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洗澡间的玻璃上有水雾过一段时间又没了,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液化后汽化B.用扇子扇沾有酒精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其示数将一直下降C.冰棍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到温暖的室内镜片变得模糊,一定是凝华现象5.如图所示是小宁在教室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B.小宁可以选用量程为-10℃至60℃的酒精温度计进行实验C.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D.小宁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可以不需要吸收热量6.如图是市面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炒酸奶”。

将﹣196℃的液态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不断地翻炒,容器中“烟雾缭绕”,酸奶裹着水果变成了美味的块状“炒酸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氮迅速凝固,同时吸收热量B.液态氮迅速升华,同时放出热量C.“烟雾缭绕”是水蒸气液化而成,此过程中要放出热量D.块状“炒酸奶”是由酸奶凝固而成的,此过程中要吸收热量7.“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通用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必练题总结

通用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必练题总结

(每日一练)通用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必练题总结单选题1、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液化的是()A.早春,冰雪消融B.初夏,晨雾弥漫C.深秋,树枝凝霜D.寒冬,河水结冰答案:B解析:A.冰雪消融冰雪由固态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晨雾弥漫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B符合题意;C.树枝凝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C不符合题意;D.河水结冰是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冰,是凝固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个世界水日,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下图所示水分物体变化,吸放热情况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冰融水开B.雾绕险峰C.露润绿叶D.霜打枝头答案:A解析:冰熔化需要吸热;雾是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露是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霜是凝华形成的,需要放热,故A不同,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3、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

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A.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内外罐B.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C.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D.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答案:B解析:A.陶罐隔热效果较好,铁导热性好,不适合,故A不符合题意;B.经常在两罐间的沙子上洒些水,利用了水蒸发吸热,使食物的温度降低,故B符合题意;CD.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或湿热环境内不容易蒸发,所以不适合,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答案:C解析:由图像可知,丙放热变为甲,甲放热为乙,故甲是液态、乙是固态、丙是气态,所以甲到乙是凝固,乙到丙是升华,丙到甲是液化。

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单元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单元训练题含答案

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训练题1. 下列发生了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 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B. 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C.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D.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2.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A.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B. 飞机在蔚蓝的天空飞过,留下长长的“尾巴”C. 樟脑丸越放越小D. 冰箱冷冻室的内壁结出“白霜”3. 同学们都玩过肥皂泡泡,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 ℃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

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

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 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B. 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C. 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 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4. 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 海波是非晶体B. 海波在AB段是液态C. 海波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D. 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8 min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B. 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C. 夏天吃棒冰时,棒冰在嘴里发生熔化现象,需要吸热D. 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6. 图中有关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 冰是凝固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B. 雾是液化形成的,会放出热量C. 霜是凝华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D. 雪是升华形成的,会放出热量7. 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A. 同时沸腾B. 稍后也沸腾了C. 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 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8. 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

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A. 棒冰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B. 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C. 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D. 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9.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B. 加油站都有“请熄火加油”的提示,这是因为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成汽油蒸气,汽油蒸气遇明火容易爆炸C. 衣柜中的樟脑丸一段时间会变小甚至没有了,这是汽化现象D. 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273.15 ℃以下,因为自然界没有低温极限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夏天自来水管外壁“冒汗”是液化现象B. 物体的温度高,是因为它具有较多的热量C. 酷暑在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快,是利用了升华吸热D.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属于凝华现象11. 夏天,沥青路面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变得越来越软,由此可知沥青是非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医院抢救中暑病人时,会在病人的额头上大面积地擦酒精降温,依据是酒精蒸发会(选填“吸热”或“放热”)。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经典练习(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经典练习(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冻豆腐内部有许多小孔,做菜时这些小孔饱含汤和佐料因而味道鲜美这些小孔的成因是()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B.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里而成C.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D.豆腐自身膨胀而成2.用一支水银温度计测量放在24℃房间里的一盆热水的温度时,当温度计的水银上升经过“29℃”这一刻度时,温度计的读数表示的是()A.房间里的温度B.热水的温度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D.无法判断3.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在AB段是气态C.海波在BC段需吸热,温度升高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4min4.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B.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着火点较高,高于水的沸点且水沸腾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C.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D.纸锅里的水烧干后,继续加热会使纸锅燃烧5.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B.在0℃时,物体的状态为固、液共存C.冰在熔化过程中,冰的质量在减少,温度不变,内能在减少D.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6.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B.烧水时在壶口上方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C.云的形成涉及的主要物态变化为液化和凝华D.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是汽化现象7.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这是一种非晶体物质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此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D.物质熔化时间为10分钟8.如图所示,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干冰消失,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在这个现象中()A.干冰发生了汽化现象B.罐外壁所结的霜属于凝固现象C.干冰消失的过程要放热D.罐外壁的霜在形成时会放热9.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6℃;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6℃。

新人教版本初中八年级的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总结复习测验题包括答案.docx

新人教版本初中八年级的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总结复习测验题包括答案.docx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验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2× 2 分 =24 分)1. 如图所示的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2.A B C D在工厂里用铜块浇铸铜件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熔化 B .先熔化后凝固C. 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3.玻璃在 200 ℃时开始熔化,温度升到300 ℃时还没有熔化完。

由此可知()A. 玻璃难熔化B.玻璃太大了C. 玻璃是晶体 D .玻璃是非晶体4.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 : “禁止抽烟”、“请熄火”、“请不要使用手机”等。

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A. 液化 B .汽化 C. 凝固 D. 熔化5.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

当锅里的水开始沸腾以后,碗中的水将()A . 不会沸腾,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B.不会沸腾,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C.同时沸腾D.稍后沸腾6.夏天,游泳的人刚从河水中上岸,会感到比在水中冷;如果身子抱成团又会觉得比站着暖和些,如图所示。

对上述现象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A.上岸后感到冷是因为岸上的气温比水温低B.上岸后感到冷是因为身上的水蒸发放热造成的D. 抱成团暖和些是因为加快了蒸发吸热的速度7.在 20℃的室内,将一支长时间放置于酒精瓶中的温度计抽出后的一段时间内,它的示数变化情况是()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先降低后升高8.许多房间都有玻璃窗,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 水雾”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房间的“ 水雾” 都在外表面B. 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内表面9.C. 甲房间“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 水雾” 在内表面D.甲房间“ 水雾” 在内表面,乙房间“ 水雾” 在外表面将少量粉末状的樟脑装入烧瓶,用酒精灯缓缓加热, 然后冷却 , 封闭在瓶内的树枝上逐渐出现玲珑洁白的“人造雪景”;取出树枝, 美丽的“雪景”会慢慢消失 , 消失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升华 B. 凝华 C.汽化 D. 液化10. 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正在发烧的小明的体温可能是()A.18℃B.35℃C.39℃D.55℃2.卫星发射时,火箭点火升空刹那间,可看到发射平台升腾起大量白雾,这是喷水系统同步将大量的水喷撒到平台上所致。

该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A.仅液化B.仅汽化C.先液化后汽化D.先汽化后液化3.下列图中的自然现象,需要吸热的是()A.冰凌消融B.霜满枝头C.露珠晶莹D.大雪纷飞4.一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凸显出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江、河、湖、海、湿地、树木和植被在调节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于降雨和地球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表水和海水放出热量后,液化成水蒸气B.部分上升的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会液化成小水滴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时放热,凝华成小冰珠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放出热量,熔化成雨水5.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不停地循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水循环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海水升华成水蒸气B.②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C.③是水蒸气凝固成小冰晶D.④是小冰珠凝华成雹6.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的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从外部看到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侧面有小水珠产生。

在白霜和小水珠形成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分别是()A.升华汽化B.熔化凝华C.凝固液化D.凝华液化7.如图所示,甲试管装酒精(酒精沸点为78℃),乙试管装水,对大烧杯加热至使里面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都不沸腾B.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C.甲试管内的酒精先沸腾,乙试管内的水后沸腾D.甲试管内的酒精会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沸腾8.如图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分析图中信息可以得出()A.A、B两物质都可能是晶体B.在第5.5分钟时,A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B开始熔化的温度是80℃D.物质B一定没有熔化二、填空题9.如图体温计的量程是:,示数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总结1. 温度(1)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单位:摄氏度,符号是℃。

规定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定为100 ℃,在1℃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

2. 温度计(1)作用:测量温度的工具。

(2)原理(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

(3)常用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3. 体温计(1)作用:测量人体温度。

(2)使用:a.使用前:需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将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允许甩);b. 读数时:要把它从腋下或口腔中拿出来读数。

1. 测量温度用温度计,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原理制成的,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是℃,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首先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然后看温度计液柱上表面在零刻线上方还是下方;最后从零刻线开始数格,先数大格数,再数小格数,两者相加既是温度计的示数.若温度计的零刻度没标记,则让液柱变静为动来判断温度值是“零上”还是“零下”。

若刻度值随液柱的升高而变大则为“零上”温度,否则为“零下”温度值。

知识要点二:熔化和凝固1. 熔化(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2)吸、放热情况:熔化时要吸收热量。

(3)举例:冰雪消融、铁化成铁水等。

2. 凝固(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2)吸、放热情况:凝固是放出热量。

(3)举例:水结冰、铁水凝固成元件等。

3: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分子整齐排列的固体叫做晶体。

a.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b.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d.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常见的晶体有:海波、冰、石英、水晶、金刚石、食盐、明矾、金属等。

(2)非晶体:分子杂乱无章排列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非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石蜡、沥青等。

2.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2)乙图中BC段物质处于(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3)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种即可).:利用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或凝固)特点,通过分析物态变化图像或数据表格进行解答。

另外还要熟知实验装置中各器材的作用。

知识要点三:汽化和液化1. 汽化(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2)吸、放热情况:汽化要吸收热量。

(3)举例:水蒸气蒸发、酒精挥发等。

2. 液化(1)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吸、放热情况:液化要放出热量。

(3)举例:白气、雾、露、雨等。

(4)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a.降低温度;b.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体积。

3:蒸发与沸腾蒸发(1)定义: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2)特点:a.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b.蒸发需要吸热。

(3)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a.液体的温度;b.液体的表面积;c.液体表面空气流动沸腾(1)定义: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特点:沸腾吸热,但温度不变(3)沸腾条件:a.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即液体的沸点;b.不断吸热3. 明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 )分折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低于l00℃.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图(填“乙”或“丙”)内能反映水沸腾前产生气泡的情形.:利用液体沸腾特点、沸点跟气压的关系以及液体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结合图像或实验数据进行解答。

知识要点四:升华和凝华1. 升华(1)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2)吸、放热情况:升华要吸收热量。

(3)举例:樟脑丸变小、结冰的衣服变干等。

2. 凝华(1)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2)吸、放热情况:凝华要放出热量。

(3)举例:霜、冰花、雾凇等。

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①首先明确六种物态变化的类型和特点;②然后从物理现象中分析物理情景,找出物质状态变化前后的初态和末态;③对照概念确定物态变化类型及吸热、放热情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总结知识要点一:温度和温度计1. 温度(1)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单位:摄氏度,符号是℃。

规定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定为100 ℃,在1℃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

2. 温度计(1)作用:测量温度的工具。

(2)原理(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

(3)常用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3. 体温计(1)作用:测量人体温度。

(2)使用:a.使用前:需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将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允许甩);b. 读数时:要把它从腋下或口腔中拿出来读数。

1. 测量温度用温度计,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原理制成的,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是℃,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答案】:热胀冷缩;36;﹣14.【解析】:由图可知,两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图1中,40在30的上面,此时的温度高于0℃,示数为36℃;图2中,20在10的下面,此时的温度低于0℃,示数为﹣14℃.:首先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然后看温度计液柱上表面在零刻线上方还是下方;最后从零刻线开始数格,先数大格数,再数小格数,两者相加既是温度计的示数.若温度计的零刻度没标记,则让液柱变静为动来判断温度值是“零上”还是“零下”。

若刻度值随液柱的升高而变大则为“零上”温度,否则为“零下”温度值。

知识要点二:熔化和凝固1. 熔化(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2)吸、放热情况:熔化时要吸收热量。

(3)举例:冰雪消融、铁化成铁水等。

2. 凝固(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2)吸、放热情况:凝固是放出热量。

(3)举例:水结冰、铁水凝固成元件等。

3: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分子整齐排列的固体叫做晶体。

a.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b.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d.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常见的晶体有:海波、冰、石英、水晶、金刚石、食盐、明矾、金属等。

(2)非晶体:分子杂乱无章排列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非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石蜡、沥青等。

2.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2)乙图中BC段物质处于(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3)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种即可).【答案】:(1)80;(2)液态;(3)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解析】:(1)A点为开始加热时刻,萘开始计时时的温度60℃,BC段为萘的熔化过程,对应温度为熔点,则萘的熔点是80℃(2)图中BC段表示萘的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3)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说明熔化过快,可能是因为没有用水浴加热而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利用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或凝固)特点,通过分析物态变化图像或数据表格进行解答。

另外还要熟知实验装置中各器材的作用。

知识要点三:汽化和液化1. 汽化(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2)吸、放热情况:汽化要吸收热量。

(3)举例:水蒸气蒸发、酒精挥发等。

2. 液化(1)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吸、放热情况:液化要放出热量。

(3)举例:白气、雾、露、雨等。

(4)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a.降低温度;b.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体积。

3:蒸发与沸腾蒸发(1)定义: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2)特点:a.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b.蒸发需要吸热。

(3)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a.液体的温度;b.液体的表面积;c.液体表面空气流动沸腾(1)定义: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特点:沸腾吸热,但温度不变(3)沸腾条件:a.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即液体的沸点;b.不断吸热3. 明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 )分折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低于l00℃.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图(填“乙”或“丙”)内能反映水沸腾前产生气泡的情形.【答案】:(1)温度不变;(2)98;低于;(3)乙.【解析】:(1)由表格知水从2.5min开始沸腾,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2)由表格知水的沸点98℃,小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则当地大气压强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3)丙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乙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利用液体沸腾特点、沸点跟气压的关系以及液体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结合图像或实验数据进行解答。

知识要点四:升华和凝华1. 升华(1)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2)吸、放热情况:升华要吸收热量。

(3)举例:樟脑丸变小、结冰的衣服变干等。

2. 凝华(1)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2)吸、放热情况:凝华要放出热量。

(3)举例:霜、冰花、雾凇等。

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B【解析】: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故A不符合题意;②盛夏,旷野里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故B符合题意;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故C符合题意;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是物质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升华过程,升华吸热,故D 不符合题意.综合分析②③符合题意.:①首先明确六种物态变化的类型和特点;②然后从物理现象中分析物理情景,找出物质状态变化前后的初态和末态;③对照概念确定物态变化类型及吸热、放热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