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地区八上历史导学案 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

合集下载

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教学设计

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教学设计

年级八年级科目历史任课教师何绍芬授课时间2016/11/23课题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来源于北师大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本单元主题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本课包括“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孟良崮上火如潮”、“千里跃进大别山”三目,主要介绍了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并转入战略进攻的基本情况,,它是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双方战略态势的转折,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胜利的步伐。

二、学情分析经过七年级一年的训练培养,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收集处理历史资料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读图识图和运用历史地图表述说明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

就教材内容而言,学生对解放战争的内容也非常感兴趣,从学生年龄上看,他们虽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但更喜欢感性的、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孟良崮战役的基本史实,知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过程与方法采取问题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究解决问题,感知历史。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两幅地图,培养读图识图能力,学会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通过观看录象、图片等,增加对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的领袖风范和用兵如神的的智慧,培养不畏困难,冷静、机智、乐观、坚毅团结合作的优秀品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基本史实编号:教学难正确理解中共中央作出的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战略决策点五、教法学法讲授法问题讨论法六、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一、知识回顾导入新课:1、抗日战争开始的时间和标志事件?2、毛泽东为什么要亲赴重庆和国民党谈判?3、解放战争开始的时间和标志事件?(师提出问题,生思考回答)二、探究新知(一)、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历史八年级上北师大版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教案-1

历史八年级上北师大版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教案-1
(多媒体展示)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25万大军进攻陕北
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45万大军进攻山东
1947年6--8月,十万人民解放军跃进大别山
1947年在解放战争的历史上注定是风云变幻的不寻常的一年。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出示课题),去了解一下这不同寻常的一年。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五、回顾总结本课内容
六、考点训练
板书设计:
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
国民党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山东解放区--------------孟良崮上火如潮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序幕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
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山东重点进攻的史实。
知道1947年6月,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由此揭开了我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
采用问题解决法和多媒体教学的形式。
结合教学地图,讲述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情况和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经过。
(二)孟良崮上火如潮
1、归纳孟良崮战役的情况(时间、指挥者、部队、成果)
2、出示陈毅诗篇《孟良崮战役》,让学生齐读感知战役的磅礴气势。
《孟良崮战役》1947年5月
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
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
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
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我军个个是英豪,反动王牌哪得逃。
四、新课探究
(一)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1、结合地图,明确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地区(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学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学案

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学案
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
【目标导航】1、学习目标: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2、学习重点:识图能力、结合地图叙述史实的表达能力。

3、学习难点:正确战略战术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

【课前预习】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17-121页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并把相关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

三次重要的军事行动
时间
中共部队及指挥者
结果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1947.3
孟良崮战役
1947.3
陈毅、粟裕带领的华东野战军
全歼国民党“王牌军”整编七十四师,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
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6
【课堂探究】1、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2、你的疑点、难点:【课后练兵】a、必做题一、单项选择题1、邓小平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大贡献是()a. 指挥百团大战,增强了人们对抗战胜利的信心 b.成立了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为建党打下基础c.指挥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d.率军挺进大别山2、人民解放军选择中原地区作为战略反攻方向的主要原因是()a.中原地区群众基础好 b.国民党防守力量薄弱 c.中原地区地理位置险要d.有利于人民解放军进行大规模作战3、解放战争中,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的目的是()a.指挥全国战争 b.实现战略转移 c.争取战略主动 d.转移到河北西柏坡
4、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导学案】八年级上册《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学案

【导学案】八年级上册《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学案

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学习目标】1.了解中共转战陕北的原因,采取的正确战略、战术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2.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山东重点进攻的史实【学习重点】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基本史实【学习难点】 正确理解中共中央作出的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战略决策【学法提示】 系统解剖法、表格归纳法、联系比较法。

一、导入示标: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被我军粉碎,此时敌人改变了战略——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面对国民党的重点进攻,我军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采用灵活的战术,仅用五个月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反攻。

战略反攻鼓舞人心哦!二、自学知疑:(一)预习检测:(每格1分,共6分)1.1947年3月,国民党军集中25万兵力,向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延安发动突然袭击。

大敌当前,中共中央决定采取 的方针,主动撤离 ,转战陕北,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

2. 年6月, 、 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开始了 千里跃进大别山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 的序幕...。

(二)质疑问难:三、探究交流:步骤一:电影《巍巍昆仑》片段 ——镜头一:“黑云压城城欲摧”: 镜头二:转战陕北斗强敌1947年3月,蒋介石调集国民党25万兵力,向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延安发动突然袭击,大敌当前,中共中央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主动撤离延安。

镜头三:“黄河战略”战“黄河”毛泽东把蒋介石的黄河战略部署作了生动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 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

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

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

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镜头四:刘邓登上大别山 镜头五:五台山上显“神灵”阅读上述图文,回答下列问题:(1)毛泽东、周恩来等为什么既要撤离延安,还要留守陕北?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的战略部署指什么?“敌人胸膛”指的是哪里?这一军事行动有何战略意义?(3)说出毛泽东留守陕北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间的关系。

23八年级历史走向战略进攻教案

23八年级历史走向战略进攻教案

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教学目标1.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及意义。

2.了解孟良崮战役。

3.分析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意义。

教学重点:三次重要的军事行动。

难点:理解解放军的战略战术。

师生互动,探讨学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复习旧知,引出课题-----走向战略进攻环节一。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教师活动: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自学提纲,并在课本上标注所填内容学生活动:自读,个别举手回答1.______年___月,国民党军集中25万兵力,向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延安发动突袭击。

中共中央决定采取__________的方针,主动撤离延安。

学生活动:分组限时讨论,你认为中共中央撤离延安这种行为可取吗?说明理由。

教师活动:对各组发言进行即时点评。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1.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后,具体做了哪些工作?2.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有什么意义?学生活动:带问题齐读课文,个别举手回答问题。

环节二。

孟良崮上火如潮教师活动:见课件陈毅的诗,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活动。

学生活动:看关于孟良崮战役的视屏,听关于孟良崮战役的解说。

学生活动:在老师限制的时间里,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完成老师要求的任务。

环节三:千里跃进大别山教师活动:出示预习提纲,要求学生自读。

学生活动;学生带问题自读,个别举手回答,教师及时作出评价。

教师活动:出示讨论题“为什么说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你战略进攻的序幕?”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展示结果。

小结本课:师生共同进行。

国民党重点进攻 陕甘宁解放区 山东解放区 解放军战略防御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孟良崮上火如潮千里跃进大别山 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板书设计。

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导学案

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导学案

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学习目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探讨其中的原因,培养学生站在历史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2.知道中国共产党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史实,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3.知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开始转入战略进攻的史实,分析原因,培养学生利用制作图表和阅读地图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的能力。

【预习导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背景是什么?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的进攻经过那几次战役?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作用是什么?2.孟良崮战役背景、时间、指挥者、结果及其影响各是什么?3.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背景是什么?4.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的时间、领导人、参战部队、结果和影响各是什么?【问题探究】(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探究活动一〗材料一: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部分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任务》材料二:下文是毛泽东对一次战略部署的生动比喻: 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

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

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

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1.材料一中所说的“内线”和“外线”分别是指什么?2.材料二中“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的战略部署指的是什么?“敌人胸膛”指的是哪里?3.材料二的战略部署的意义是什么?〖探究活动二〗材料一:在战争开始的八个月里,解放区军民积极作战,歼灭敌人70多万,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不久,又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

材料二: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后,急于寻找解放军主力决战。

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牵着敌人的鼻子,忽南忽北,忽东忽西,将敌人拖得精疲力竭,然后,集中兵力固歼敌人。

八年级历史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

八年级历史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

12/7/2021
第十页,共十四页。
1
2
3
4
5
6
4.1947年夏,“刘(邓)的部队越过陇海铁路,向南猛插300英里,在鄂豫皖边界……
开辟出一块新的根据地”。这一历史事件( )。
B
A.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B.改变了战争的战略态势
C.消灭
解析: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将战争由解放区引向国统区,人民解放军开始
邓小率平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 的壮举。 大别山
的序幕。
战略进攻
12/7/2021
第五页,共十四页。
12/7/2021
第六页,共十四页。
【问题】 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
探究:(1)大别山具有重要(zhòngyào)的战略地位,是国民党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
弱的地区。
请完成: (1)材料中的“第二年”指哪一年? (2)“内线”“外线”分别指的是什么? (3)举出解放军执行上述方针的例子。
参考答案:(1)1947年。 (2)解放区;国民党占领区。
(3)刘邓大军(dàjūn)挺进大别山。
12/7/2021
第十三页,共十四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陈毅
的方针(诱fān敌gzh深ēn入g),(主yòu动d撤í shēn rù)

,转战延陕安北。
2.结果:西北野战部队在
解陕放甘区宁的重点进攻。
彭德怀等指挥下,粉碎了国民党军对_________
12/7/2021
第三页,共十四页。
一二三
二、孟良崮上火如潮
1947年,华东野战军在
陈、毅(chén yì) 等指挥粟下裕,在山东________地

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教学案

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教学案

课题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主备教师姚亚琼参与教师审核人课时 1 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史实.②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山东重点进攻的史实。

③知道1947年6月,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我军转入战略进攻序幕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①分析解放战争初期敌我双方实力、战略态势,采用问题解决法,结合教学地图,探讨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原因,所采取的正确战略、战术及产生的影响。

②分析全国战局变化,了解陕北战场和山东战场情况。

③根据解放战争第二年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和形势变化,分析我军转入战略反攻原因和有利条件。

结合地图,讲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经过及其意义。

④培养识图并结合地图叙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解放战争初期粉碎敌人重点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军事行动及其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感受当年宏阔历史场景、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用兵如神”智慧。

②分析解放战争初期敌强我弱形势下,我军能利用有利条件、采用灵活多变战术,变被动为主动,取得胜利史实,培养不畏困难、冷静、机智、乐观、坚毅的品格。

重点知道三次重要军事行动的过程及相关史实,将识图能力、结合地图叙述史实的表达能力.难点正确战略战术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方法自主学习、讨论、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讲述法、材料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法准备配套练习册、填充图册、历史地图册、教材、双色笔、小黑板导学过程导学设计补充完善【预习案】一、【预习检查】(5)分钟配套练习册P49二、【预习自测】(5 )分钟 1.由于敌强我弱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但是坚持转战陕北指挥全国战争,稳定了军心鼓舞了士气.2.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南京国民政府开始走向灭亡. 3.1947年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地区是陕甘宁解放区、山东解放区【探究案】一、【导入】(2)分钟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八年级历史上册《走向战略进攻》复习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走向战略进攻》复习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走向战略进攻》复习学案第23走向战略进攻【学习目标】1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

2知道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我军战略进攻得的序幕。

【自主学习】中共中央转战陕北①中共中央为什么主动撤离延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主要领导人:、率中共中央陕北,指挥全国战场。

③结果:西北野战军在指挥下,粉碎了敌人的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④意义:极大地鼓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17页到119页的内容,完成下面问题:二、读一读陈毅元帅的诗,结合本第二目内容,讲一讲与此诗有关的故事。

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

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

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

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三、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20页到121页的内容,完成下面问题千里跃进大别山时间:________年____月;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率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于8月底胜利到达___________。

意义:揭开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序幕。

1946年内战爆发前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共同探究】1看右表:在解放战争之初,国共两党力量众寡悬殊。

蒋介石曾狂妄的叫嚣:只用三到六个月,就可以消灭共产党。

一年之后,人民解放军不但没有被消灭,却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想一想: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共产党为什么能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21947年解放军的战略反攻,为什么选择在大别山地区?【归纳整理】本节你学习了哪些知识?请你做一个小结,写出本的内容提纲。

【拓展练习】1右图照片拍摄的历史背景是A长征时B国民党重点进攻时反”围剿”时期D反“扫荡”时期2(XX•咸宁中考)1947年夏,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的是①彭德怀②贺龙③刘伯承④邓小平A①②B①③②④D③④3(XX•广安中考)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八上23 走向战略进攻 学案

八上23  走向战略进攻 学案

初二年级历史科自学探究学案班级:姓名:主备:审核:初二历史小组时间:2014 年11月27日学习内容: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学习目标: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重点:识图能力、结合地图叙述史实的表达能力;难点:正确战略战术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就一定行!)二、小组学习(各抒己见,达成共识,有你课堂才会更精彩)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三、展示反馈(积极主动,展示风采)材料一: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25万兵力,向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发动突然袭击。

材料二:毛主席转战陕北纪念馆请回答:1、结合材料,指出当时“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在哪里?中共中央为什么要主动撤离?2、中共中央当时采取怎样的措施对付敌人的进攻?3、对毛泽东等人留在陕北、转战陕北,你有何感想?四、拓展延伸(学有所用,提升自己)材料一:在前有敌军阻拦、后有重兵追击的险恶形势下,大军是否能够在几个小时内强渡汝河,关系到整个战略行动的成败。

指挥员号召大家:“面前即使是横着刀山火海,我们也必须打过去!狭路相逢勇者胜。

”材料二:见右图材料三:毛泽东说:“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请回答:1、以上的情景发生在哪一年的哪一历史事件中?2、材料二的图片中的人物是这一历史事件的指挥者,请说说他们是谁?所率领的这支军队被称为什么?3、这一历史事件对解放战争态势有什么影响?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毛泽东说能够打败蒋介石,他凭借的是什么?三次重要的军事行动时间中共部队及指挥者结果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947.3孟良崮战役1947.3 陈毅、粟裕带领的华东野战军全歼国民党“王牌军”整编七十四师,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1947.6教学设计(收获)教学反思(疑惑)中共中央转战陕北①中共中央为什么主动撤离延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学案

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学案

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年级:八年级 科目:历史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陈海宽 时间:2011-11-26 审核:【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记住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

2.记住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我军战略进攻得的序幕。

【学习重点】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史实【学习难点】正确的战略战术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自主学习】(A 、B 、C 三组同学独立完成)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17页到119页的内容,完成下面问题:二、读一读陈毅元帅的诗,结合课本第二目内容,讲一讲与此诗有关的故事。

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

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

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

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1. 看右表:在解放战争之初,国共两党力量众寡悬殊。

蒋介石曾狂妄的叫嚣:只用三到六个月,就可以消灭共产党。

一年之后,人民解放军不但没有被消灭,却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想一想: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共产党为什么能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2.1947年解放军的战略反攻,为什么选择在大别山地区?【归纳整理】(小组合作、讨论、互帮互助、共同解决!)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请你做一个小结,写出本课的内容提纲。

【拓展练习】1.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是为了 ( )A .声东击西B .诱敌深入C .调虎离山D .迂回战术2. 右图照片拍摄的历史背景是 ( )A.长征时B.国民党重点进攻时C.反”围剿”时期D. 反“扫荡”时期3. 1947年夏,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的是( ) ①彭德怀 ②贺龙 ③刘伯承 ④邓小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人物中谁与此诗句提及的战役有关( )A .贺龙B .彭德怀C .陈毅D .刘伯承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①中共中央为什么主动撤离延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历史第23,24课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第23,24课导学案

太阳中心学校八年级历史导学案年级: 八年级学科: 历史课题: 23、走向战略进攻主备教师: 陈梦时间: 2010.12.5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史实。

2、通过分析解放战争初期敌强我弱形式下,我军能利用有利条件、变被动为主动,取得胜利的史实,培养不畏艰难、冷静、机智、乐观、坚毅的品质。

3、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孟良崮战役、千里跃进大别山。

(重点)4、正确战略战术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

(难点)【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年3月,国民党25万军队,向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发动突然袭击。

大敌当前,中共中央决定采取的方针,主动撤离。

2、西北野战军部队在等指挥下,经过五个月连续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军的进攻。

3、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主力,突破黄河天险,迈开大步南下,开始了的壮举。

揭开了的序幕。

【课堂研讨】“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

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

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

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胸膛”——毛泽东回答:1、“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胸膛”的战略部署指的是什么?敌人的胸膛指的是哪里?2、在《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地图中标出大别山的大致方位。

3、这一战略部署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自主检测拓展训练】一、选择题1、1947年3月在胡宗南率领下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A、山东解放区B、中原解放区C、陕甘宁解放区D、大别山根据地2、指挥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是()A、彭德怀贺龙B、陈毅粟裕C、刘少奇邓小平D、刘伯承邓小平3、1947年,陈毅指挥华东解放军全歼国民党最精锐部队之一整编七十四师的战役是()A、青化砭战役B、羊马河战役C、孟良崮战役D、沙家店战役4、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是()A、三大战役B、渡江战役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百团大战5、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目标是()A、陕甘宁解放区和中原解放区B、山东解放区和豫皖苏解放区C、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D、中原解放区和豫皖苏解放区6、解放战争时期,西北野战军采用的“蘑菇”战术是属于()A、运动战B、游击战C、阵地战D、闪电战7、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在陕北同国民党军队周旋的将领是()A、朱德B、陈毅C、彭德怀D、邓小平二、读图题《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行军路线图》用彩笔绘出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路线,并填写出陕北解放军击溃蒋军的战役地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学案 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学案 北师大版

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目标导航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

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某某重点进攻的史实;知道1947年6月,X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序幕的史实。

2.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分析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根据解放战争第二年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和形势变化,分析我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原因和有利条件;结合地图,讲述X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经过与意义,培养利用地图、结合地图叙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了解在解放战争初期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我军利用有利条件,采用灵活的战术,变被动为主动,取得胜利的史实,培养不畏艰难、冷静、机智、乐观、坚毅的性格。

自主学习随堂演练一、选择题1.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25万兵力重点进攻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 ( ) A.陕甘宁解放区 B.某某C.某某解放Ⅸ D.晋冀鲁豫解放区2.指挥西北野战军连续作战5个月,粉碎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解放区重点进攻的是( ) A. B.周恩来 C.彭德怀 D.陈毅3.1947年,X伯承、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重要战略意义是( )A.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B.歼灭了大量敌人C.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D.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区4.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是( )A.、周恩来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B.西北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C.X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地区并建立了根据地D.华东野战军在某某孟良崮歼灭国民党王牌军“憝编七十四师”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崇山峻岭,绵延不绝。

它东临某某,西视某某,南扼长江,俯瞰整个中原地区。

大别山又是老革命根据地,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X邓大军在那里建立了33个县某某政权,站稳了脚跟,还吸引了国民党精锐部队90个旅。

(1)X邓大军进军大别山开始于什么时间?标志解放战争进入什么阶段?(2)X邓大军进军大别山在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某某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方面有什么重大作用?活动探究X邓大军突破黄河天险,开辟大别山根据地后,周恩来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黄河是蒋介石的“外壕”,陇海铁路是他的“铁丝网”,长江是他的“内壕”,我们已经过了“铁丝网”,打到他的“内壕”了。

八上23课学案

八上23课学案

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班级小组姓名评价【学习目标】1.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2.体会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用兵如神”的智慧,养成不畏困难、冷静、机智、乐观、坚毅的品格。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自学指导要求:阅读教材117页-121页(包括大字、小字、插图、注释),在教材中勾划、标记下列问题,并将疑难问题标出写在“我的疑惑”处。

1.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概况:年3月,国民党军集中兵力袭击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

中共中央决定采取的方针,主动撤离延安。

、率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各战场作战。

(2)主要战役:在课本118页“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路线示意图”中标出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时歼灭国民党军的主要战役的地点。

(3)意义:野战部队在等指挥下,粉碎了国党军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

2.孟良崮上火如潮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等指挥下,在山东蒙阴东南的地区,全歼国民党军整编七十四师,粉碎了敌人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千里跃进大别山(1)概况:年6月,和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开始了千里跃进的壮举。

(2)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的序幕。

(二)自学检测(三)我的疑惑二、合作探究要求:阅读史料,独立思考,组内讨论,准备展示(学法提示:解读和运用史料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不要忘了认真阅读材料哦!相信你能行!)(一)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国民党发动25万大军进攻延安,我们在陕甘宁边区的部队仅有2万多人,装备极差。

材料二:毛泽东在撤离延安前,告诉部队指战员:“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敌人进延安是握着拳头的,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头伸开,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地切掉它……我们要用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材料三:毛泽东:“我不能走,党中央最好也不要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

2.知道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我军战略进攻得的序幕。

【自主学习】(推开一扇窗,你会看见满眼的绿色!)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17页到119页的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

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

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

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三、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20页到121页的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看右表:在解放战争之初, 国共两党力量众寡悬殊。

蒋介石曾
狂妄的叫嚣:只用三到六个月,就
可以消灭共产党。

一年之后,人民解放军不但
没有被消灭,却先后粉碎了国民党
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想一想: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共产党为什么能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2.1947年解放军的战略反攻,为什么选择在大别山地区?
中共中央 转战陕北 ①中共中央为什么主动撤离延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主要领导人: 、 率中共中央陕北,指挥全国战场。

③结果:西北野战军在 指挥下,粉碎了敌人的对 解放 区的重点进攻。

④意义:极大地鼓舞了1946年内战爆发前国共双方力量对比: 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
【归纳整理】(倾满天甘露,润明每一天渴盼的眼睛)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请你做一个小结,写出本课的内容提纲。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右图照片拍摄的历史背景是 ( )
A.长征时
B.国民党重点进攻时
C.反”围剿”时期
D. 反“扫荡”时期
2.(2009·咸宁中考)1947年夏,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
主力挺进大别山的是( )
①彭德怀 ②贺龙 ③刘伯承 ④邓小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08·广安中考)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 )
A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 .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
D .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4、(2010·江苏淮安)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是( )
A .重庆谈判
B .转战陕北
C .挺进大别山
D .渡江战役
5.(2010·浙江温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兄弟阋墙】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

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显示(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1)在1927~1936年的十年中,蒋介石为了“安内”,对中国革命犯下了哪些罪行?
(2)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 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
【同仇敌忾】全品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3)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

【败走麦城】 1950年,败退的蒋介石在反思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此次战争(指解放战争)的失败实在是国民党自己打倒了自己!
(4)你如何看待蒋介石的这一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周恩来转战陕北途中批阅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